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和应用

合集下载

XGPON技术特点及在接入网中的应用探讨

XGPON技术特点及在接入网中的应用探讨

XGPON技术特点及在接入网中的应用探讨摘要:XGPON(10G-PON)技术是下一代被广泛认可的高速光纤接入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高分辨率、长距离覆盖、大容量和灵活性等特点。

在接入网中,XGPON技术可以应用于FTTH、FTTB、FTTO、FTTC等多种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服务。

尽管XGPON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其也面临着管理复杂、成本高昂、设备间互操作性差等挑战。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XGPON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XGPON;接入网;高速率;大容量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光纤接入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的网络接入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其中,XGPON(10G-PON)作为下一代被广泛认可的光纤接入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高分辨率、长距离覆盖、大容量和灵活性等特点,在接入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XGPON技术概述XGPON(10G-PON)技术是下一代全光纤接入技术之一,采用了多波长复用技术和WDM技术,将一个光纤信道分成多个不同波长的信道,每个信道都可达到10Gbps的传输速率,最大支持64个用户接入。

XGPON技术具有高速率、高分辨率、长距离覆盖、大容量和灵活性等特点,在接入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XGPON技术还实现了对GPON和EPON用户的向后兼容,并可以同时支持GPON和EPON协议,减少了新设备的投资和更换成本,提高了网络升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总带宽可达40Gbps,与GPON相比提高了4倍以上的总带宽,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此外,XGPON技术也采用了增强型光功率衰减补偿技术(EAPC),可以实现长达60公里的覆盖范围,适合用于城市和乡村等不同地区的网络建设。

二、XGPON技术特点XGPON技术是一种高速、大容量的全光纤接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速率XGPON技术采用了多波长复用技术,每个波长速率可达到10Gbps,最大支持64个用户同时接入,可以满足用户对于高速率网络的需求。

下一代光接入网10 EPON技术

下一代光接入网10 EPON技术

K y e wo d: p i a a c s n t r s a d r ia i n;n u t y h i r o tc l c e s e wo k; t n a d z to i d s r c a n
无源 光 网络 ( O 技术 以其 节省 主 干 光 P N) 纤 和 局 端设 备 光 接 口 、 高标 准 化 程 度 高 、 业 务 透 明 性较 好 、 好 的 带 宽控 制能 力 、 网 较 组 灵活 、 良好 的扩 展 和 升级 能力 、 干 扰 能力 抗 强 、 营成 本 低 等 特 点 , 应 “ 运 适 光进 铜 退 ” 的 策 略要 求 , 实现 “ 网 融合 ” 解决 信 息 高 是 三 和 速 公路 “ 后一 公 里 ” 主流 宽带 接人 技 术 。 最 的 近 年 来P 技 术 已经 成为 世 界 各 国运 营商 ON 首 选 的宽 带 光 接入 网技 术 。目前 , 内PON 国 发展 非 常迅速 , 模 已接 近几 千万 线 。 然E 规 虽 P / P ON G ON[ 够 提 供 1 / . G p 的下 行 I  ̄ G 25 b s 带 宽 , 是 随着 三 网融 合 的 具 体实 施 、 联 但 物 网、 云计算 的快 速 发展 以及HD V、P V、 T I T 视 频 监控 等视 频 流 业 务 或 大 流 量宽 带 业 务 的 开 展 , 户 对 接人 带 宽 的需 求 不 断 提 升 , 用 必 须达 到5 - 0 Mb t s 现有 的E ON、 P 0 10 i , / P G ON 技 术显 然无 法 满足 带宽 要 求 , 成为 发展 的瓶 颈, 因此开 始 进行 下 一代 P ON技 术研 究就 非 常 必要 。 近 几年 F A S N和I E 组 织均 积极探 索 下 E E 代P N技术 的发 展走 向 。 0 O P N技术 主要 发 展 方 向有 : 网络 向多 波 长发展 , WD 如 M— O P

02.下一代PON技术介绍

02.下一代PON技术介绍

• • • • •
2006年03月 年 月 2008年03月 年 月 2008年12月 年 月 2009年04月 年 月 2009年09月 年 月
802.3avTF成立 (确定 成立 确定10GEPON标准目标) 标准目标) 标准目标 D1.1 确定主要技术类型 参数 确定主要技术类型/参数 D2.2 修订 D3.2 终稿 标准发布
2010年
2015年
时间
ZTE的NGPON方案
ZTE 10GEPON ONU F822
ZTE 10GEPON ONU F100
10GEPON应用——江苏移动试点
10GEPON应用——法电Tripeplay业务
目录
xPON新技术 10GEPON NGPON
NGPON路标
容 量
?? G
NG-PON2
更高速率,如高速TDM、 DWDM、CDM、 GPON
WDM PON
LR PON
EPON
10GEPON
xPON新技术进展— 10GEPON
标准草案已发布,10GEPON 标准802.3av计划 2009年发布正式标准 802.3av标准和802.3ah标准完全兼容,目前 EPON规模建设的FTTB可平滑演进到10GEPON 802.3av的下行带宽为10Gbps,上行带宽为1G或 10Gbps 利用C 波段和L波段用于WDM以及RF Video的传 输 部分芯片商和设备商已预研10GEPON芯片和产品, 2009-2010年推出相应产品
xPON新技术进展— LR-PON
LR-PON(Long Reach PON)
由欧洲IST的PIAMAN工程(光集成城域网和接入网络)根据欧洲的具体情况 提出的由现有的G-PON向多波长和高速率10Gbit/s的长距离PON 演化的 思路。要求PON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00km甚至更远。这种技 术试图将接入网和城域网集成到单一网络里面,将有源节点逐步采用无源 节点来进行替代,有利于简化网络结构和降低网络维护的费用,节省光纤 成本并方便管理。 其中以BT提出的Super PON的最为有名,Super PON的带宽可达到 10Gbps,传输距离将达100km左右,可以接入多达512~1024个用户,为 了实现远距离的传输,Super PON 采用多级串联的无源光分路器,利用 光放大器来补偿附加损耗,并达到距离远传输和提高分路比 ,是满足各 种宽带需要的一种很好的组网方案。 高的带宽,带宽可达上下行10Gbps甚至更高 提供更远的长距离覆盖,更大的分光比 可以对多种协议和业务进行透传 利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来提高光纤的利用效率。上下行波长数各为32个 采用突发性的EDFA来对波长信号进行放大,没有光电转换

50G PON承载特性和应用浅析

50G PON承载特性和应用浅析

DCWTechnology Application技术应用111数字通信世界2023.01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宽带普及率的提高和宽带提速的深入,千兆业务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千兆光网络从消费领域向垂直行业领域延伸,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光接入网络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大视频是网络流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千兆时代,4K /8K /V R 以及端到端千兆的需求涌现;时代迎来了新挑战,疫情改变了生活,线下活动线上化,在线会议、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方面要求网络带宽、时延、稳定性全方位提升;工业制造、行业数字化、5G 小基站等新场景也要求低时延、确定性、高可靠性。

千兆宽带时代已经到来,超百兆带宽已成为用户套餐主流,数字化服务的连接基础进一步增强。

千兆光接入网作为“连接+算力+能力”的第一跳入口,需全面提升光接入网络的带宽、时延和确定性等网络基础能力,并融合网络感知和网络切片能力,支撑面向服务的差异化承载[1]。

50G PON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成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方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50G PON技术简介50G PON 是下一代光接入网系统,除带宽能力提升外,多场景综合承载需求对系统时延和时间同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1.1 50G PON系统要求一是单端口带宽提升4倍以上,主控板交换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兼容现网ODN 功率预算,上下行满足Class C+ 32 dB 功率预算要求;三是要支持承载差异化业务的PON 切片,保障不同类型业务的带宽时延等指标;四是支持PON 低时延能力,实现系统双向时延小于300 μs ;五是支持高精度时间同步,满足5G 小站承载场景同步指标要求。

50G PON承载特性和应用浅析黄旭阳,罗智明,唐慧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摘要: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网络升级、宽带普及率的提高和宽带提速的深入,千兆光网络从消费领域向垂直行业领域延伸,满足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对光接入网络的新需求成为现阶段的重点。

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解决方案

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解决方案

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解决方案一、NGB接入网简介NGB接入网是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的简称,意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

它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接入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稳定和安全的宽带接入服务。

NGB接入网采用了iPON技术,即基于光纤和无源光网络的接入网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全光纤覆盖和光纤到户的部署。

iPON技术是一种光分配网技术,通过光纤连接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和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实现高速宽带接入。

二、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的基本原理1.OLT(光分配机):OLT是NGB接入网的核心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网络中的ONU(光纤网络单元)。

2.ONU(光缆网络单元):ONU是连接用户终端的设备,负责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3.光纤:通过光纤连接OLT和ONU,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的优势1.高带宽: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数据,能够实现高速的宽带接入,满足用户对大带宽的需求。

2.稳定可靠: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采用光纤连接,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减少信号的衰减。

3. 高质量服务: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支持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可以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区分和优先处理,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4.灵活可扩展: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的架构灵活可扩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的扩展和改造,增加OLT的数量和ONU的连接数。

5.网络安全: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采用了光纤连接和无源光网络技术,不容易被黑客攻击,提供更高的网络安全性。

四、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的应用场景1.家庭宽带接入:NGB接入网iPON缆桥系统可为家庭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接入服务,满足家庭网络和互联网需求。

EPON技术简介

EPON技术简介

供平 台 ,它提供面 向无源光纤 网络的光纤接 口( O 接 PN
口1 。根据 以太 网 向城域 网和广域 网发展 的趋势 ,O T L
太 网上提供多种业务 。在一个E O P N中,光信号不需任
何复杂的协议就能准确地传送到最终用户 ,最 终用户 的 数据也能被集 中传送 到中心网络 。
N无 源分 光器分 配到P N上 的所有ON O U单元 。在上行 方 向 ,来 自各个ON U的多种业 务信息互不 干扰地通过
O N中的1 D :N无源分光 器耦 合到 同一根光纤 ,最终送
到 位 于局 端 的O T 收端 。 L接
2 E ON; 术 的 传 输 原 理 .P } - (
1 E ) P N( ten t O 是采用P N的拓扑结 构实现 O 以太 网的接人 ,是几 种最佳 技术 和 网络结 构 的结合 。 EO P N采用 点到多 点结构 ,以无 源光纤传输方式 ,在 以
OT L 既是一个交换机或路 由器 ,又是一个多业务提
A A E IRSAC 学 研 : C DMC EERH 术 究 >
E ON技 术简 介 P
◆黄 雪梅
摘 要 :E ON技 术是 下一代光接入 网的最佳选择 ,在 我 国得 到 了快速 P
的发 展 。本 文 介 绍 了E ON技 术 的发 展 和 优 势 , 阐述 了E ON技 术 的 网络 结 P P
E O P N从 OL 到 多 个 O T NU下 行 数 据 传 输 和 从 多 个
元O NU、光 配 线 网 络 O N组 成 。 O T 在 中 心 机 房 , D L放
耗 时 且 复杂 ,也 给O T和 O U增加 了额 外 的成 本 。 L N

下一代光接入网的核心光电芯片技术

下一代光接入网的核心光电芯片技术

下一代光接入网的核心光电芯片技术陈雷摘要:50G无源光网络(PON)已经成为下一代光接入网的主要技术。

该技术的实现有多种技术途径,采用高阶调制4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AM4)技术和不归零码(NRZ)技术是最重要的2种实现方式。

采用高阶调制PAM4技术,可以降低对光芯片的带宽要求,降低光芯片的成本,但需要额外增加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电芯片。

采用NRZ技术,则不需要增加其他功能的电芯片,但需要使用高带宽的激光器和探测器光芯片,这种高带宽的光芯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关键词:下一代光接入网;50GPON;PAM4;NRZKeywords:next-generationopticalaccessnetwork;50GPON;PAM4;NRZ1下一代高速光接入网的发展近年来,在“三网融合”和“光进铜退”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光接入网的接入用户数量和产品覆盖率得到了飞速发展。

截至2022年,中国大部分中心城市都已经基本实现光纤到户(FTTH)或者光纤到楼(FTTB)。

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光接入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由于市场规模效应的驱动,近些年来中国的光接入网产业以及光接入网技术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光接入网的技术标准是从最早的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开始,2003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吉比特无源光纤网络(GPON)标准。

随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22制定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标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到2022年光接入网先后发展形成了10GEPON、非对称10GPON第1阶段(XG-PON1)、40GPON第2阶段(NG-PON2),以及对称10GPON(XGS-PON)4种不同类型的标准,速率分为1.25Gbit/s、10Gbit/s、40Gbit/s。

图1是光接入PON的标准演进路线图。

除了这些主流的国际标准以外,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还衍生出了一些自定义的标准,例如:混合型无源光网络(COMBOPON)标准。

ngpon2相关系列标准

ngpon2相关系列标准

NG-PON2(Next 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2)是一种光纤接入网络NG-PON2(Next 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2)是一种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它是下一代无源光纤网络的升级版本。

NG-PON2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层规范:NG-PON2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波长,下行波长为1577nm,上行波长为1270nm。

这种双波长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传输距离:NG-PON2支持的最大传输距离为20公里,相比第一代PON(GPON)的20公里有所提高。

这使得NG-PON2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3. 带宽和分光比:NG-PON2支持的最大下行带宽为64Gbps,上行带宽为16Gbps。

此外,NG-PON2还支持更高的分光比,最大可达1:64。

这意味着一个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可以连接更多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

4. 多业务支持:NG-PON2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

这使得NG-PON2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 安全性:NG-PON2采用了基于MAC地址的安全机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此外,NG-PON2还支持加密和认证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6. 兼容性:NG-PON2与GPON兼容,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共存。

这有助于运营商在升级网络时降低成本。

总之,NG-PON2是一种先进的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具有更高的性能、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强的兼容性。

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NG-PON2将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

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的应用1. 引言1.1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背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需求的增加,传统的铜线网速度逐渐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宽带的需求,光纤接入网应运而生。

光纤接入网相比传统的铜线网具有更大的带宽、更低的传输损耗以及更稳定的信号传输性能,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

在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早期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到目前的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及XG-PON(1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等多个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PON技术在光纤接入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光纤接入网的发展背景为PON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

通过PON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光纤接入网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信息社会的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持续支撑。

1.2 PON技术的概念和特点PON技术(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网络技术,其特点是采用passively,即passively和active components 组成,不需要use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repeaters or regenerators to 每隔一段距离进行信号的增强。

这种passively nature of PON technology 减少了网络的复杂性,并且降低了维护和成本。

PON技术主要有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和XG-PON(10G-PON)。

中国联通_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应用部署

中国联通_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应用部署
单板级Vectoring (BLV)
•Vectoring处理芯片集成在新用户单 板上,背板及系统架构不变; • 单板容量24~48线。多个BLV线缆相 连的方式最大容量为96线。
Main Control Board
Uplink Board
系统级Vectoring (SLV)
VDSL2 VCE VDSL2 VCE Chips Chips VDSL2 VDSL2 Chips Chips I/O VDSL2 Board Chips
2.1 天津联通试点方案——10G PON
小区名称:万科新城 所属分局:天津联通河北分公司宜兴埠分局
宽带接入方式:DSLAM/FTTB共存
小区简介:万科新城地处天津市北辰区,建设 于2000年,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别由小高 层及别墅组成。
用户情况:共有居民约4000户,联通宽带用户 约1200户,用户存在强烈提速需求。2013年 中,建设FTTB+VD2实验局。
目录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趋势 宽带接入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10G PON技术分析 智能ODN技术
总结
7
2.1 中国联通10G PON研究进展
10G PON技术刚刚起步, 旨在了解该项技术的能力、 产品的研发程度,探讨其 适合的业务应用场景,做 好前沿技术储备 10G PON技术和设备经过 两年多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而带宽需求日益膨胀,迫 切需要引入更高带宽的技 术,进一步了解该技术和 设备的成熟度 针对单系统的功能、性能、 网管等成熟度指标做进一 步验证评估,并开拓了场 景验证,旨在应用场景、 业务类型、开通模式等方 面做现网储备验证
技术产生背景:VD2频段较高(最高30MHz)且距离较近导致线对间串扰较严重,其中近端串扰 (NEXT)可通过滤波器处理,远端串扰(FEXT)无法通过滤波器消除,因而带宽下降明显。VEC系 统对各线对的全部串扰(矢量信息)进行矩阵运算,输出矢量化串扰抵消信号。

试论下一代光接入网及组网关键技术

试论下一代光接入网及组网关键技术

I E EE
I ・ FA TU T( S N)
P ON F mi a l y
Na e 竹’
j E ON G P
St andar d. ava l lt iablty
2 04 0
2 009
20 04
2 9 O1 00 0
Ca 2 5 01
DCF I ( ne la e )一 代 价 一 L It e v CD r r ONU R 灵 敏 度 : 1 — x 2 32 ( 2 — 一 一 0)= 7 8)。 C 段 内2 d 能 用 于 2 K 2d 波 7B 5 m距 离 的
(即 24 8 .8 Gb s 行 和 12 p 上 行 )由 IU— 9 4 p下 .Gb s T T G.8
接 入 网 “ 进 铜 退 ” 的趋 势 已 经 得 到 包 括 运 营 商 在 内 光 的业 界 的 广 泛 认 同 ,光 接 入 将 成 为 下 一 代 接 入 网 采 用 的 主 要 技 术 之 一 。 下 一 代 光 接 入 网 ( GOA )是 指 由 用 户 网 络 N 接 口 与 相 关 的 业 务 节 点 接 口之 间 ,全 程 以 光 纤 作 为 传 输 媒
1 E ON 要 应 用 在 亚 洲 。 G— P 主 下 行 1 Gb s P 0 p 的 ON 术 也 由 IU— / S N和 I E 标 技 T TF A EE
质 ,或者 以光 纤作 为主干传 输媒质 ,以金 属线或者 无线 作
为 用 户 末 端 传 输 媒 质 ,采 用各 种 宽 带 承 载 技 术 的一 系 列 信 息 传 送 实 体 所 组 成 的全 部 设 施 ;具 备 支 持 现 有 宽 带 业 务 、
上行 是基于T DMA,每个ONU 它 自已 的时隙发送 。X 在 G— P ON表 示具 有 1 Gb S 行 数据 线 路速 率 的P 0 P下 ON系统 。

华为:引入WDM技术,实现PON网络可持续演进

华为:引入WDM技术,实现PON网络可持续演进

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WD M 技术可满足未来光纤接入网高带宽、多业务、低成本、平滑演进的需要,目前已得到运营商和系统厂商的认同。

承载传送华为:引入W D M 技术,实现PO N 网络可持续演进本刊记者|黄海峰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宽带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运营商宽带建设中,光纤接入网正成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全球运营商都在积极推进基于PON 技术的光纤接入网建设,在未来的几年内,仅在中国,可以预见将有上亿根光纤进入千家万户。

当前光纤接入网技术GPO N/EPON 已经规模部署,10G PO N 商用正被业界热烈讨论。

对此,华为接入网营销工程部副部长吴华忠表示,光接入网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盯着眼前,需从宏观看起,把握光纤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而言,为满足光纤接入网高带宽、多业务、低成本平滑演进的需要,引入W DM 技术是下一代光纤接入网最优演进方案。

据悉,2009年中国移动提出的Uni-PON 架构已经包含了在PO N 网络中引入W DM 技术的理念,而近期,法国电信、意大利电信等国外运营商也表示了对这个理念的支持。

10G PO N 或难全面满足更远未来的接入需求“在成本相当的情况下,由于GPON 速率和分路比高,经济性更好,FTTH 建设将优选GPO N 。

”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如此表示。

这标志着GPON 将在国内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实际上,在PON 技术中,目前GPON/EPO N 均已规模应用。

针对10G PON 商用前景如何的问题,吴华忠表示,当前10G PO N 设备和技术都已经成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长期以来,华为积极投入接入网技术的研究,持续创新,引领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包括10G PON ”。

尽管下一代技术标准10G GPO N 和10G EPO N 已完成,但吴忠华认为10G PO N 可能无法很好地满足未来接入网技术的需求。

宽带光接入网——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必然

宽带光接入网——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必然
远 看 ,如 果GI 能 够 存 产 1化 方 取 oN
得 突破 性 进展 ,市场 空 间 更大 。 从 技 术 沦 上 分 析 G 10 N比 EO P N更其 优 势
} EPO N 在 现 1 1 以 及 1 3 : 6 2 分 配点 ) ,ON U 采用 其 他 介 质 接 人 下
信 息 产业 部 电信 研 究 院通 信标 准 研 究所
卜卜 行 对 称速 率 , 上仃 不 一 霞 支持 定
1 is Gb / 以上 速 率 ,田 此 与E O 支 t 1 Nl能 持 埘称 l I s 一速 率 栩 比 ,GP Gb t 单 / ON
技 术 将 成 为下 一 代接 入 网 主 要采 用 的技
F T ( ie o T e U e) 光 纤到 T U FbrT h sr,
用 户。
+ 支 持接 入 网络 的 滑 演进
Th u d / ub e B u mg C r ,缩 写 F T / 。 T B C
术语 F T ( ie 0 T e Keb 中 T K Fb rT h r ) 的Ke b C r 意 义一 致 ,只 是拼 写 方 与 Ub r 式不 I 。
可 以作 为 下 一 l的 接 人 层 网络 ; 代删
分 光 比 的 情 况 f整 体 『 带 效 会 、
明 显下 降 ( 5 4 c l , 6 3 8 9 2 @ :6 7 6 0 @
用户,如现有的 金属线或无线 ,每个
0N U典型 支持 用 户 数 为 1多 户到 t 户 0 O O 左右 。 英 文沿 用 IU— 的 规定 为F brT T T 1e o
维普资讯
宽 带 光接 入 网
接 人 网 “ 进铜 退 ” 的 趋势 已 经 得 光 到包 括 运营 商 在 内 的广 泛 | 同 ,光 接 人 ^

下一代广电宽带接入网技术——EPoC

下一代广电宽带接入网技术——EPoC
后 台系 统 的 同时 , E O 1 — P N或 1G E O 向 以 P N(G E O 0 — P N)
美 国有 线 运 营商 之 所 以能 成 功 地运 用 D C I 技 O SS 术 , 由于 当初 F C 电信法》 有线运营商 的保 护 、 F 是 C( ( 对 HC
的巨大投 资 、 强大 的电缆产业支撑 、 十年积累的 同轴 电 几 缆 网络工程 经验 , 另一个重 要原 因就是美 国的居住 环境
案” 的结论 。
【 关键 词】广 电接入 网;o ;P N E o ;D E C E O ;PC S M
【 中图分类号】T 93 N 4. 6
【 文献标识码】 A
EP C : x — e e a i n S l t n f r Ca l o d a d Ac e s Ne wo k o Ne t g n r t o u i o b e Br a b n c s t r o o
E C的发展动 向。 o
D C I虽 然技术很成熟且可 承载多业 务 , O SS 但在 国内
有 线 电视 网络 的应 用场 景 中 , 在 以下 问题 : ) HF 存 1对 C
底层基础 网络质 量 、 中心机房基础设置 、 分 网络管理与运 维、 有线运 营商经济 与技术 实力等 的要求很 高 ; ) 、 2 上 下 行带宽不对称 , 尤其是上行带宽很小且几乎不 可扩展 ( 虽 有 厂商 在 2 1 al S o 0 1C be h w上推 出 5 2 0MH 上行 解决 -0 z
方案” 但速 率仅有 5 5Mbf , 】 , 7 is频谱效 率很低 ) 3 MT ;)C S 的单 位带宽成 本与 C M价格 目前仍 然很 高。 由此造成 的
的现 状为 : 国内成 功运 用 D C I 的有线 电视 网络 公 司 O SS

光接入网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光接入网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光接入网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光接入网的发展现状,光接入网技术的演进,最后对光接入网的应用前景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光接入网无源光网络APON EPON GPON1.光接入网发展现状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业务向宽带化、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接入网位于电信网络的末梢即“最后一公里”处,是电信网中接入方式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网络。

当前,各个运营商不断推出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以争夺更多的优质用户,各种新的宽带接入技术不断涌现。

基于有线电视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xDSL技术、基于光纤接入的xPON技术以及基于802.11x的WLAN技术都是宽带接入技术的典型。

光接入网泛指本地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接入网。

采用光接入网已经成为解决电信发展瓶颈的主要途径,光接入网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用户小区,而且也是更新现有铜缆网的主要替代手段。

2.光接入网技术的演进光接入网按照室外传输设备是否含有有源设备分为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两大类。

无源光网络是指在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的光分配网络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主要采用光分路器分路。

PON技术是一种纯介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可以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

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支持可变速率业务,支持时延要求较小的业务,并且具有支持多业务多比特的能力。

ITU-T自1998年以来,已完成一整套G.983建议,使PON携带的信息ATM化,即在PON 上传送ATM信元,即物理层上采用PON技术,链路层采用ATM技术。

这种ATM化的PON技术就成为APON。

APON系统最高速率622Mb/s,随着分光比的增加,ONU的数目也随之增加,那么每个ONU所用的带宽就非常有限。

随着IP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多数运营商已经将IP技术作为数据网络的主要承载技术,因此也衍生出大量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的接入技术。

宽带光接入网——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宽带光接入网——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本 文介 绍 了 宽 带 光 接 入 网 的应 用 类 型 , 对 的 几 种 应 用 模 式 进 行 了 归 纳 , 对 当 前 宽 带 接 入 并
网应用的 E O G O P N、 P N技 术进 行 了 比较 , 后 对 未 来 的 一些 技 术 热 点 进行 了 阐述 和 分 析 。 最
作为P N技术的两大代表.P N和 G O O EO P N技术在成本投 入、 支持速率等方面各有优劣。和 G 0 P N技术相比。P N的技 EO 术门槛较低, 核心芯片的设计难度较低. 目前已经有不少芯片厂
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仅利用光纤传输媒质连接通信
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 引入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 在
处,N O 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入用户, 如现有的金属线或无线, 每
全程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或者光纤作为主干传输媒质, 以金属线或无线作为用户末端传输媒质 ; 具有高带宽、 长距离的传送能力; 支持多业务接人 , 包括各种窄带业务 、 宽带业务以及对 未来业务的扩展支持能力和上述业务的同时接人; 支持 I P作为上层业务的承载,可以作为下一代网的接
国内外与 F l a 概念相当的其他术语有 :光纤到节点或 lC b ' '
1 概 述
接入网“ 光进铜退” 的趋势已经得到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业界 的广泛认同, 光接入将成为下一代接入网采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宽带光接入网(r dad p clce e o ,O N) b abn ta a snt r B A 具有以 o oi c s w k
光纤到公司, 办公室(broh f em 0 是宽带光接入 i o fe tte fc, i )
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 其特征是仅利用光纤传输媒质连接通 信局端和公司或办公室用户的接入方式 , 引入光纤 由单个公司

WDM—PON技术及和下一代光接入技术的发展思路

WDM—PON技术及和下一代光接入技术的发展思路
没 有 获 胜 ,各 种 技 术 的 博 弈 才 刚 刚 开 始 , 下 一 代 光 接 入 网
络 基 础 结 构也 会 不 断演 GE ON、X P P ON P 0 G— ON技术的
继 续 研 究 ,解 决 规 模 部 署 后 带 来 的 管理 维 护 问 题 ; 二 是 随 着业 务 应 用对 更 高 接 入 带 宽 的 需 要 ,对 更 大 容 量 宽 带 光 接
光 波 分 解 复 用/ 用 层 ( / 复 0D OM ),完 成 多 路 不 同 波 长 信 号 的 复 用 与 解 复 用 功 能 。 ODN的 结 构 改 变 了 ,原 有 ODN网

ONI 』 Pa l n
S NI
媳端 : ,
^ d为d mt a 】 r m,n托 、 IJ d, e 靴 1盥J
入 技 术 的 研 究 ,如 W DM— ON、使 用W DM和 T P DM 的混 合 P ON、F MA— ON D MA P D P S CD — ON技 术等 等 。 如 果 说 1 Gb s 速 率 的 1 GE ON、 X P 0 p 0 P G— ON技 术 已 经成 为事 实 的标 准 ,那 么X P G— ON以后 技 术 发 展 则 看 不 清 楚 ( 朔 迷 离 )。 显 然 基 于 T 扑 DM ( )技 术 的 P A ON已
(l :, 】i 鼢一 :
簪 c ≈】 f j 。
( W R : ) zK ) N I j
V- S I 母^ N 夸
(NI ) I
绢 巾 ,_ l l
I I 誉 tr 】 [ NI +
相 比 ,系统 中增 加 了光波 分 复用/ 复 用层 ( 解 0M/ )和 OD
1 目前 W DM— ON的研 究状 况 、 P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技术介绍(NG波分)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技术介绍(NG波分)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技术介绍导读: 2011年1月11日消息,PON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电到多点接入技术,由局侧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光网络单元(ONU)以及光分配网络(ODN)组成。

“无源”是指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源,全部由光纤和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

关键词:光网络PON WDM 光纤ODN 光分路器2011年1月11日消息,PON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电到多点接入技术,由局侧光线路终端(OLT)、用户侧光网络单元(ONU)以及光分配网络(ODN)组成。

“无源”是指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源,全部由光纤和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

TDM-PON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化、商业化,BPON、EPON已经在很大的范围内被采用,GPON也已在2007年开始部署。

于是,很自然的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定位下一代PON技术的发展方向。

传统上谨慎的做法是构建一种可满足未来网络拓展需求,以更低的单用户价格连接大量的终端用户,按需求传送可灵活调整带宽的可扩展PON,它将无需对外部构件进行改进就可升级,朝着这个方向,下一代PON的主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WDM-PON、WDM/TDM混合PON、10G EPON、PON/ROF汇聚、长距离传输PON。

1 WDM-PON一种直接升级TDM-PON的途径是在OLT与ONU之间采用独立的波长信道,这种方式通过物理上点对多点的PON结构在OLT和每个ONU间形成了点对点的连接,被称为WDM-PON。

相比TDM-PON,WDM-PON有许多优势,例如高带宽,协议透明性,安全性更高,灵活的可扩展性,影响WDM-PON大规模应用的最大问题在于基于不同波长的使用导致ONU的成本高。

因此WDM-PON核心技术的发展都与如何为ONU 构建一个便宜和稳定的光发射机相关。

为了降低WDM-PON技术运行成本和提高其与原有资源的兼容性,系统设计者和设备供应商已经联手共同开发一种无色ONU技术,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可调谐激光器作为光发射器,但这类激光器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合用于接入网;另一种是宽光源和频率切割技术,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可发射出高输出功率,可以选择它的中心波长与带宽,同时它是十分成熟、廉价的光设备。

智能光网络——下一代光网络

智能光网络——下一代光网络

单有 效的网络控制和管理 的智能光网络 ( ON)籽是 S
WD 光传送网未来 的发展方向 。 M
+强大而灵活的传送和交换能力, 支持复杂拓扑的
格状 网络 。传送平台普遍采用大容量 D WD 技术,提 M 供 由波长组成的端到端 的光通路 。 交换 平台解决网络规
超 大容量 密集波分复用 ( DWDM )技术 的飞速发 展,光纤的容量得到 了比较彻底的发掘, 解决 了网络节
+开放 的网络管理 。 由于业务 的多样性及多厂家环 境 的原因, 要求网络管理 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 。 同样 由 于容量 的迅速增长 和对业务质量 的要求, 要求网络管理 系统 向 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 以业务为 中心,支持多业务 I P技术的发展促
维普资讯
l 2
模扩展 问题 , 将链形和环形 网络变为网状拓扑, 提供光 通路的优化路 由, 在线路或节点 发生故 障时进行快速迂
回,能方便地升级和扩 充; +分布式的控制。 通过分布式的信令/ 协议实现网
络智能化的控 制。 随着光层 技术的不断提 高, 特别是多
协议标记交换 ( L )技术 向光层 的拓展,使建立分 MP 8 布式、 开放的 网络控制系统 成为可能。 这将大大提 高网 络的性 能,降低 网络的运营成本:
电信 工 程 技 术 与 标 准 化
使 光网络必 须能够 支持 多种业务 。 这些业务对带 宽 、 时 延和业务质量 等有不同的要 求 另外随着互联 网对人类 生活和工作 方式的影响进一步 加深, 些无法预测 的新 一 业务必 然兴起 。 这些都决定了未来的光网络必须是能够 支持多业 务和 开放的
现;
今后的 Itre传送同的结构将是 高速 I 路 由器+ nen t P 智能核心光 网并且光网的控制平面将是基于1 P的。 从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和应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宽带网络研究室张沛第一部分国家宽带发展战略第二部分中国联通宽带接入关键技术分析•下一代光接入技术网络部署选择•ODN 网络建设与运维第三部分总结目录22宽带战略l 全球十大宽带市场用户数在宽带市场中的占比高达72.2%l将宽带战略上升至国家高度,发展宽带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p 目前全球推出宽带政策的国家和经济体数已经达到112个,全球已有数千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投入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p 欧美、日韩等相继把发展宽带列为国家战略;33国家宽带战略l我国宽带整体发展水平(如普及率、上网速度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从普及率来看,我国宽带人口普及率2012年为13.3%。

l中国虽然已成为宽带用户数最多的国家,但还处于“低速宽带”阶段;44国家宽带战略(2012年)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30日2012年5月9日l国务院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工作组;l工作目标:研究并形成“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包括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大任务,路线图、时间表和政策措施等。

率;低。

l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启动;l阶段目标:p 增强宽带接入能力;p 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p总体上提升宽带用户的接入速率;p扩大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规模;p推动单位带宽价格的降l国务院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l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55“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l2013年3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基础上,发布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进度安排;l重点实施六大行动计划:1)城市宽带提速计划;2)农村宽带普及计划;3)农村学校通宽带计划;4)应用创新推广计划;5)宽带体验提升计划;6)宽带产品研发计划。

第一部分国家宽带发展战略第二部分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分析•下一代光接入技术选择•ODN 网络建设与维护第三部分总结目录中国联通下一代光接入技术选择•标准是否已经发布,并趋于稳定?•光模块是否已经成熟,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水平?•MAC 芯片是否已经ASIC 化,体积、功耗、性能是否具备规模商用化的标准?•设备是否可以成熟,是否满足运营商大规模组网的要求?产业链是否已经成熟,是否可以满足运营商大规模商用化组网的要求?运营商现有技术是否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要求,亟待通过新技术引入提高网络质量?商用化•未来三到五年,运营商宽带战略发展的目标?•现有技术是否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发展瓶颈?•新技术的引入是否可以解决宽带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光接入技术标准总体进展情况l10G PON 国际标准主体已基本稳定,ITU-T 正在开展NG-PON2系列标准研究。

GPON2.5GSIEPON20042004共ODN共ODNNGA2•2012H2:立项讨论,制定基本规格2012底:完成标准初稿2013:发布第一版标准2012.6 完成管理、互通规范<20082009201220102011*大体上看:802.3av = G.987 SIEPON = G.988共ODN管理互通更高带宽?10G EPON2009.9 完成技术规范: 802.3avEPON1GXG-PON1NGA12010.6 完成G987: 技术规范、光模块、TC 层G988: 管理、互通规范TWDM PONG987.1: Amd1G.987.2 : Amd1G988: Amd1&2EPON1G10G EPON2010.11 完成技术规范和光模块要求2008完成GPON2.5G200910G GPON对应G.987和G.988处于报批稿10G PON 芯片光模块进展Æ成本是制约10G PON 用于FTTH 部署的关键因素,未来几年内10G PON 的成本依然会远高于GPON/EPON 。

Æ10G PON 设备的成本变化主要体现在MAC 芯片以及光模块上,量产后MAC 芯片的成本差异将不大,主要成本差异将取决于光模块。

10G PON 尚处于测试和小规模商用阶段。

规模商用需要考虑的因素:业务需求,产品成熟度,成本,平滑升级,互通性从PON MAC 芯片和光模块的研制进度看,10G EPON 进展要快于XG-PON110G PON 应用场景分析-FTTBØ对于FTTH ,GPON 在1:128分光比/EPON 在1:64分光比下可以满足20M 左右的带宽需求,而现网中一般应用的分光比为1:32,故FTTH 在近几年不会有带宽瓶颈;Ø对于FTTB ,当EPON 带宽需求在10M 以上/GPON 带宽需求在20M 以上时将出现带宽瓶颈,需要引入10G PON 且最大分光比为1:32;Ø成本:10G PON 用于FTTH 成本昂贵,但FTTB 场景下,MDU 中光模块和MAC 芯片增加的成本同时还被十几或几十个用户分摊,因此成本增加比较有限。

OLTIPTV 语音上网LAN-MDUDSL-MDUMODEMIPTV 语音上网10G PON 应用场景-老小区提速改造l 改造区域:传统DSLAM 小区、传统LAN 小区、FTTH 入户困难区域、1G PON FTTB 小区;l 10G MDU 接入技术:ADSL2+、VDSL2、LAN ;l 降低建网成本,快速建网,推进普及业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增强竞争优势。

NG-PON2标准进展Q2/11Q3/11Q4/11Q1/12Q3/12Q4/12Q1/13Q2/13Q3/13Q2/12FSAN 运营商协商完成NG-PON2需求白皮书FSAN 设备厂家合作完成NG-PON2技术白皮书:包含TWDM PON 、40G TDM PON 、WDM PON 和OFDM PON 等多种技术,供运营商选择。

FSAN 运营商选择TWDM PON 做为NG-PON2的主要实现技术,编写G.ngpon2.1即NG-PON2总体需求,为ITU 立项准备。

FSAN 设备厂家编写G.ngpon2.2,即NG-PON2 PMD 层规范,未来的G.989.2G.ngpon2.1在ITU-T 会上提交获得通过,标准号为G.989.1G.989.3 TC 层基于G.987.3开始编写ITU-T 会议提交G.989.2和G.989.3。

OMCI 编写尚未开始,计划在G.988基础上针对NG-PON2技术特点进行修订。

FSAN最新会议进展•2013年5月份成都FSAN会议,NG-PON2技术标准取得进展l物理介质关联(PMD)层:标准G.989.2进一步细化完善,形成终稿,力争在今年7月ITUT-T全会上正式提交;l传输汇聚(TC)层:对可能影响TC层的问题进行了优先研究讨论,如波长调整、FEC开/关控制、各种线路编码的拉曼效应抑制、双速率信道激活等,形成多篇技术文稿;l保护技术:面向NG-PON2技术特点,探讨在NG-PON2中可能实现的保护技术方案,并将补充修订至G.Sup51和G.989.1.Amd。

l节能:对G.984.3、G.987.3、G.988等相关标准中如何进行修订补充进行了热烈讨论,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各种方案。

OLT PON 口汇聚带宽最低支持下行40Gbit/s ,上行10Gbit/s ;ONU PON 口需要至少支持1Gbit/s 的业务;汇聚带宽上下行比例可向1:2和1:1发展,也可支持更低比例;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之上,提供可扩展性,下行160Gbit/s ,上行80Gbit/s 是其目标值。

无源ODN 的条件下,最大支持距离可达40KM ,且差分距离需支持20KM 和40KM 可配置。

在不限制ODN 无源的条件下,NG-PON2系统距离需要支持60KM ,在长距装置的支持下,60km ~100km 也是可以考虑的。

NG-PON2基本特点系统容量传输距离ODN 中支持的用户数最大为256个;在需要支持更多分光比的场景,可以通过布放长距装置减少设备的复杂性和光功率预算的限制。

分光比公众客户、企业客户、移动和固网回传以及其它需要高质量和高速率的业务;支持传统的POTS 和E1,通过仿真或透传;网络侧和用户侧接口丰富,涵盖传统和未来的接口,如SDH/OTN/CPRI ;G.hn;100G/40G 以太网端口;系统灵活,满足各种业务承载,建议支持PtP 光纤接入。

业务需求距离是影响铜线带宽能力的主要因素1 对线FTTdpCO/FTTNFTTB/C6 km100m1.5 km3 km0.150205READSLMbps1001000ADSL2+200VectoringVDSL2800mVDSL2300MIMO Super MIMO300mADSL2G.fast铜缆宽带提速技术发展VDSL2技术l VDSL2技术l VDSL2标准:ITU-T G.993.2 (2006.02),YD/T 1996.2-2009l频段扩展到最大30MHz,有多个模版应用于不同场景l基于双绞线单线对可提供最高达100Mbps的对称速率,常用17a模版,实现50M/100Mbps的上下行速率。

向后兼容ADSL/2/2+l VDSL2技术虽然已经讨论很多年,但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l受制于铜缆质量,限制接入最大带宽l与ADSL2+共存时,同频干扰l家庭组网复杂多样性对于VDSL2线路所带来的影响l现阶段,VDSL2技术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部署,联通也仅仅在实验室进行过验证性测试,现网推广和部署经验匮乏第一部分国家及联通宽带发展战略第二部分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分析•下一代光接入技术选择•ODN 网络建设与维护第三部分总结目录用户室内/外用户室内终端设备分纤盒ONT光缆交接间/箱光纤光缆单芯光缆光跳线光/电缆插座OLT局端光缆光配线架局端(POS)(POS)q ODN设备及工程投资已成为FTTH投资的主体(占投资的70%~80%)q ODN网络建设周期比较长,一旦部署完成,需要长期使用,因此,在建设初期,需要考虑一步到位的建设方案;q ODN网络更贴近于用户,全程线路中80%以上的投资均位于建筑物内部;ODN(光分配网):FTTx建设的基石p“四点三段”p四点:机房点、汇聚点、接入点和用户点;p三段:主干段、配线段和入户段;ODN网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Æ入场难问题:小区物业对运营商FTTH建设收取不合理的费用或设置障碍,使用户驻地网建设面临困难Æ入户难问题:部分老旧小区用户担心破坏住宅原有装修而对FTTH 改造不予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