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成长互助小组_教育模式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8月
第 4期 总第十五 期
高 校 辅 导 员
班级“成长互助小组”教育模式探索
◇初青松 姜铭奎
*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12-18岁的任务是建立对自身同一性的认识。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并没有充分认识自我以及自我未来的发展。因此,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上的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对自身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反思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并以此指导行动以达到设立的目标。尽管埃里克森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但并没有提供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方法,笔者以“成长互助小组”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小组工作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并在小组中认识与理解他人,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识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一、“成长互助小组”的提出
“成长互助小组”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团体动力学。1944年,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库尔特·卢因首先提出了团队动力学概念。团队动力学是研究团队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程序的一种团体行为理论。团体动力与其他学习型的团体作用不同,它具有整合个人内在觉察与外在互动干预的功能。团体动力学的核心是团体成员对团体的信任程度、成员的自尊与成员对自身行为的要求。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围绕育人这一核心任务,以学生的科学发展、成长成才为目标,借鉴了“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中“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特点,创建了“成长互助小组”这一教育管理模式[1]。该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实践中得到锻炼,获得最全面、最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学习互助,共同成长”,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二、“成长互助小组”的基本理念
新入学的大学生经常遇到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不适应的问题。有学者建议通过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方式帮助大学新生适应环境;有学者提出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笔者认为,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作用,特别是同年级之间群体的作用,建立班级“成长互助小组”,引
摘 要:“成长互助小组”是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的,其目的是以育人为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互帮互助”的理念,通过小组成员的“学习互助,共同成长”,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探讨“成长互助小组”的理论基础,确立“成长互助小组”的基本理念,制定“成长互助小组”的组成原则并在学生工作中予以应用,是探索班级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帮助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班级;成长互助小组;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初青松,男,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
姜铭奎,男,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讲师。
35
36
导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帮互助,共同应对大学新生活的挑战。
在建立班级“成长互助小组”的过程中,基于对大学生群体作用的重视,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互帮互助”的理念。“成长互助小组”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强调成员在小组中的完全自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形成内在动力,建立小组成员彼此支持的机制。其宗旨是实现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使成员们有机会探索和发展个人目标,更好地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锻炼学生执行能力、思辨能力和领导能力,获得成长[2]。
三、“成长互助小组”的组成原则(一)异质性原则
由于“成长互助小组”是混合性封闭式小组,组员由同一班级的学生组成,所以特别强调成员的异质性,在地域、宿舍、性别、性格、能力等方面避免过多的同一性,影响小组的凝聚力形成和发展。同时,异质性明显的小组,组员们可以将不同的地域文化、教育底蕴、生活经验等带入小组,增加小组的活力,丰富小组的资源。因此,“成长互助小组”在划分时,要尽量保证小组间水平均衡和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
(二)平等尊重原则
为小组成员平等赋权,在小组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每个人都是组长,都有为团队献计献策的权利,也都有为团队贡献力量的义务。
(三)人数适中原则
为了使小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每个小组成员数以5-8人为宜。
四、“成长互助小组”的具体应用(一)新生适应期
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处在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知识学习、人际关系、专业认知、情感困惑、经济窘迫等种种压力会使许多新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很多困惑和矛盾冲突,导致一些新生对大学学习、生活适应较差,出现许多不适应的现象。“成长互助小组”
自大一开始成立,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应是小组的形成和成员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具体环节包括组员间相互认识、澄清组员疑问、确定小组目标、制定小组规范等。
通过第一次活动,组员之间加深了印象、增进了解,帮助组员树立团队意识。小组成员彼此熟悉后,就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认识与剖析,进行专业、学业规划竞赛等活动,以帮助新生解决问题与困惑,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班级活动
“成长互助小组”要通过在学院、班级开展的各类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如各班级主题团日由各“成长互助小组”轮流承办,团支部组织评比与考核,会大大激发各小组的积极性。召开主题班会时,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发言。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终评选出优秀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辅导员可以进行现场指导把关,对各小组进行点评。
(三)专业学习
可以根据学院和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发挥“成长互助小组”在专业学习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随堂组织的讨论、竞赛等都可以通过成长互助小组的形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特色活动,学生可以以“成长互助小组”为单位参加。
(四)心理健康教育
以“成长互助小组”为单位开展团体辅导(如破冰训练、走进绳圈游戏等),是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合作、团结、认同的过程。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说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及时纠正。李开复博士也曾强调“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提出多做换位思考。通过团体辅导活动,能够引导组员认识自己、澄清问题、提升自信,学会赞赏和鼓励,学会包容和宽厚, 增进“同理心”,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