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作品对比

合集下载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古典词的重要代表。

她以其高超的词术,优美的诗句,贴切的艺术技巧,以及贯穿其词中的情感抒发等特点,被誉为宋词之最。

李清照的词可分为三大阶段,也即应景词阶段、离别词阶段和乐府阶段。

应景词阶段是李清照从婚恋词开始,便开始活跃于宋代文坛的早年,完成了她至今被人们所称颂的最著名的应景词作品。

这段时期,李清照的作品以“叙事”为主,诗句里抒写的是清新的写实情景。

她的诗句里仿佛是在描绘自然景物,纯朴地表达思想。

句中小插画,抓住了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无一不是刻画生活细节的精粹。

例如,“浅草才能没马蹄,深池无人舞蛙鳞”(《五夜饮》),最简洁的几句诗表达了生活的真实,清新的意境洋溢在句中,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离别词阶段是李清照被夫父兴衰摇摆,以及撰写诗歌来安慰自己的绝境时期。

此时李清照的词表现出的是一种苦涩的、抑郁的情绪,“惆怅”、“挂怀”便是离别词中最多见的表现手法。

在《忆秦娥》中,李清照写到“千载一啼清芬,犹隔几许汉水滨”,这里李清照咏叹自己无法重聚,又表达了对秦娥的思念,在此句中可以看到满满的感伤意境。

乐府阶段是李清照在结束抑郁思想后,逐渐回归乐观、愉悦的另一个时期。

她的诗句中,从物象到意境,致力于以柔和、淡雅的笔触抒发情感。

多次的“凤求凰,鸾求鹤”,“西施照水,无人问津”,以及被誉为“宋词之冠”的《念奴娇》,成为李清照乐府时期的代表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李清照表达的是一种轻快、内敛的愉悦情感,尤其是《念奴娇》,更是一种带着浓浓思念的淡淡感伤之情泊于诗句中。

作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凭借其卓越的词术,便让其词饱含着深邃的情感,抒发出清新、淡雅的抚今追昔的思想。

尽管她的时代背景凄凉,但从她的词中仍可看到她十分乐观、勇敢的性格。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无疑为宋代审美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性思潮,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及其内在的思想世界。

李清照前后期词愁情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词愁情比较
l9 6 8
妇脆弱的 身体 和敏感的心 灵。 一
个 愁 肠 满 怀 的思 妇 形 象 顿 时 跃 然
纸上。
词人 唯有借泪来倾诉南 渡的亡 国 辛 酸 , 无 依 的 孀 居 之 痛 。 《 萨 菩
饱 经 风 霜 的 暮年 孀 妇 的形 象 已 悄 然 进人 读 者 心 间 。 “ 处合 成 愁 , 何
离 人心 上 秋 ” ,原 本 幸福 快 乐 的 李 二. 照 后 期词 中的 “ ” 李清 愁 清 照 ,就是 在 与 心爱 的 丈 夫离 别 , 与 深 爱 的祖 国 别 离 后 ,孤 寂 和 落 寞 牵 动 了 内 心最 柔 软 的 愁 肠 ,触
李 清 照 前 后 期 词 愁 情 比 较


李清 照 前 期 词 中 的 “ ” 愁
圃 廖 冬 . 车
( ) 女 的 浅 浅 闺愁 一少
“ ,是在品尝生命历程 中不 同 愁” 滋 味时 所生发 的思 绪 。南渡前 , 词 中带着几分 少女朦胧且稚 嫩的
愁 绪 ,将 一 个 愁 肠 绵 绵 ,生 。南 渡 后 ,词 中 蕴 含 着 围 破
心 念 国 家 存 亡 ,懂 得 亡 国 恨 的大
女 人 。满 腹 的愁 情 是 对 整个 民族 , 整 个 国 家 沦 亡 的 无 限 哀 叹 和 深 深
心 中无尽 的相 思 离愁 。
“ 下 眉 头 ,却 上 心 头 ” 的 才
痛惜 。 从 少 时 的 闺 愁 , 到之 后 的 离
也 唤 醒 了她 关 注大 局 的 忧 患意 识 。
感 中 的升 华 和 凝练 。在 前期 词 中 , 词 人 塑 造 的形 象 还 是 一 个 含 蓄 矜 持 的 大 家 闺 秀 ,一个 普 普 通 通 的 小 女 人 , 目光 仅 在 花 花 草 草 ,分 分 合 合 中游 离 , 独 享 一 花 一 世 界 的 快 乐 与 忧 伤 。 但 后 期 词 中 的 主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作品之比较

论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作品之比较
李清照的作品被誉为“婉约派之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朱淑真与李清照诗词风格比较
章节副标题
朱淑真的婉约柔美
朱淑真的诗词风格以婉约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爱情、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朱淑真的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温婉,给人以美的享受。 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
李清照的词 作以豪放激 昂、情感丰 富著称,对 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二人的诗词 作品都反映 了当时社会 的风貌和人 们的生活状 态,具有很 高的历史价 值和文化价 值。
二人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的作品被视 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们的作品被视为中 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共同点:都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热爱和感慨,如朱淑真的《蝶恋花·春景》 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不同点:朱淑真的诗词更多关注个人情感,而李清照的诗词更关注社会、国 家大事,如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骤》。
女性意识与自我价值的比较
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意 识:关注女性内心世界, 表达对爱情、婚姻、家 庭的独特见解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 了重要影响。Leabharlann 后人对二人诗词作品的评价与影响
朱淑真被誉 为“宋代第 一才女”, 其诗词作品 在当时具有 很高的声誉。
李清照被誉 为“千古第 一才女”, 其诗词作品 在中国文学 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
朱淑真的诗 词作品以婉 约清新、情 感真挚著称, 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 响。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比较

秋雁 梧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种“淡”字表白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下阕】
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惊旳 微妙心理活动。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旳少女旳复杂情感, 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细腻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首词风格明快,节
奏轻松,活生生旳刻画了 一种活泼害羞,情窦初开 旳少女形象。李清照旳词 就是这么,把握人物旳心 理活动如此精确,勾勒人 物形象是那样旳生动,以 致呈现给一千数年后旳今 日旳我们面前,依然是那 么旳栩栩如生,感觉距离 还是那么旳近,好像就是 在昨天发生旳一切故事。

词人描写在残秋旳所见所闻所感 来充分展示她所处旳冷清悲凉旳环 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旳巨 大悲痛旳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旳心绪)
直接抒情旳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种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等
淡酒
找出词中旳 主要意象
黄花
晚风 细雨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 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李清照的词和她的人一样,永远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永远都是笼罩着一层美丽的轻轻的面纱,能够唤起我们很多很多对于情感的追索,对于情感的一种追忆。

李清照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最杰出、最有才华的女文学家、女作家。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清照这个人,我们也可以说李清照这个才女,她不容易,不简单,而且也不平凡。

她一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坎坷。

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还没有子嗣。

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但是,这些苦难的挫折从来没有打到过李清照,她的意志非常顽强,她挺住了,这作为一个女性,真是太不容易。

李清照的一生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巨变使词人视野不断扩大。

其前后期词作在内容上呈现出前期的闺阁相思、离愁别绪到后期的哀怨情愁,凄婉哀痛忧愤深沉迥然不同的特色。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之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幻,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而后期由于国破家亡之后,遭受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词作题材则由前期抒发个人感情发展到关注国家存1/ 6亡的感情,多写内心愁苦,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凄苦心情。

(一)前期的闺思闲愁李清照前期的创作局限于自我的狭小空间内,关注的是自己的感情世界和自然青春。

1、少女时代李清照在她的少女时代,生活幸福,性格天真活泼,她的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是充满了色彩的,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乐趣,这很集中地体现在她一首著名的词《如梦令》当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给我们描画出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运用白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日暮晚景图。

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等景致动静交织,情景交融,表现出明快、清新、活泼的风格。

2、少妇时期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因与丈夫离别而产生的寂寞与忧愁。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

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

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强烈反封建意识。

这两首词同写秋季到来时的愁绪,但不一样的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同的愁绪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也曾度过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她18岁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为妻,李清照出身名门,赵明诚也是官宦人家,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但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李清照是才女,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夫妻共同写诗填词、探究学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人看成是姻缘天定的绝好例子。

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经常会有离别,李清照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悠远思念,这首《醉花阴》就是其中的名作。

元代伊世珍的《瑯嫘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清照把《醉花阴》词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读了赞叹不己,又自愧不如,一时间兴起了好胜之心:我为什么就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呢?于是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终于写出了五十首词,他把妻子的作品夹杂在里而给好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品味再三,说:“就三句最好。

”赵明诚迫不及待地问是哪三句,对方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

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生平跨越了南北宋两个时期,其中,南渡成为了她人生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南渡前后,李清照的词作在风格、主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李清照南渡前后的用词差异,揭示其词风转变的内在动因和深层含义,以期对李清照的文学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她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南渡事件对她的影响。

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从用词选择、意象构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探讨其词风的转变及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挖掘李清照南渡后词作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社会意义,以揭示其词作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将对李清照南渡前后用词对比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指出这一研究对于理解李清照文学创作和宋代词坛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李清照南渡前词作风格分析李清照,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宋代女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丽,深受后人喜爱。

南渡前,她的生活相对安逸,主要居住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她的词作多反映闺中生活、离愁别绪以及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细腻。

南渡前的李清照词作,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著称。

她的词作中,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爱情、生活的感悟。

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溪亭日暮为背景,通过描绘词人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展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还表现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会。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后期作品风格特点

李清照后期作品风格特点

李清照后期作品风格特点李清照擅长写词,《如梦令》、《醉花阴》等都是李清照词曲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前期和后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曲风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李清照后期的词风沉闷沉闷,表达了他离乡背井的悲哀。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临江仙庭院深深几许》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她的词风多变,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引发世人的深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后期的词曲经典作品,全词内容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人通过描写“雾”、“哀云”、“瑞敖”等意象来突出季节环境。

当秋天来临时,诗人感到窗外一片郁闷。

生活在这样一个凄凉凄凉的天气里,诗人的心情逐渐变得悲伤和沮丧。

后来,诗人写了重阳节,这反映了他的孤独。

中秋节原本是一个家庭共享菊花和饮品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阳节只留下诗人一个人,感觉有点孤独和凄凉。

在《夏侃》中,诗人用菅直人的形象来表达对丈夫和亲人的思念。

李清照是两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主要以词为主,诗歌相对而言较少。

尽管如此,她的诗歌也有很独特的风格:与婉约风格的词不同的是清照的诗歌具有一种豪迈的气魄!颇有一种大丈夫的气概,诗歌中善于使用历史典故、借古讽今、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诗《吴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这首诗中,“生是英雄,死也是鬼英雄”展现了一种壮丽的精神;后一句“我仍然想念项羽,拒绝过东河”借用项羽拒绝过南的典故,表达了他对项羽的钦佩,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腐败和软弱!李清照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不同的风格。

《小孟》这首诗具有典型的浪漫色彩。

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由王国。

当他陶醉其中时,他突然醒来,发现他周围的世界离他梦中的“天堂”太远了!作为一位女子,李清照能有这样的广阔的眼界,如此豪迈的气魄,这让很多男人都赞叹不已呀!清照自小便生活在一个有书香氛围的大家庭,对文学有着极深的兴趣爱好。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

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

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

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

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

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

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

李清照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赏析

李清照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赏析

李清照词《醉花阴》与《声声慢》比较赏析作者:侯俊国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年第08期李清照的《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入选新课标教材已经近十年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或两词并重,或一详一略,多是将两首词分开来独立鉴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两首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并援引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达到了鉴赏词作及了解李清照词风的目的。

《醉花阴》与《声声慢》描写的时令都是秋季,共同选择的意象有:酒、风、黄花(菊花)。

意象相同,意境却不同,情感也有异。

先看《醉花阴》中所写:“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佳节又重阳”。

当时李清照在山东青州老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又到重阳佳节,一“又”字暗寓分别之久,相思之浓。

接着又以婉转的笔调写道“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相思难寐,“凉”字不仅写出环境,更写出心情。

“东篱把酒”。

过去每逢重阳,和她一起赏花品酒的应当还有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然而今年,两地分居,作者百无聊赖,只好黄昏独自赏花品酒,借酒排遣内心的寂寞。

有精致的佳酿,有淡雅高洁的菊花和作者,然而却少了一个知情知性的赏花人。

终于,作者写出了心声“莫道不销魂”,这是点明了“伤别”的主题,然而作者还是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西风,秋风也,其气清,其意凉。

西风卷起门帘,让作者看到黄花衰败,又反观自身憔悴,两相比较,“人比黄花瘦”。

就此作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这一句可做修辞中的“强喻”来解,一则写出了自己跟菊花一样的芳华、清品、高雅与憔悴,一则写出了自己比菊花更甚,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至此,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情才表达出来。

整首词意象鲜明,意境和婉清丽,表达感情含蓄婉转,自是婉约正宗。

在李清照早期作品中,很多意象的选择都是这样,如“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等,意境浅淡清新。

李清照《一剪梅》诗词对照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诗词对照赏析

李清照《一剪梅》诗词对照赏析李清照《一剪梅》诗词对照赏析引导语:《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红藕香残玉簟秋”,这是一首千古名词,下面我们来对照赏析一下这首词。

一剪梅作者: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诗词对照赏析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三美论原则下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翻译对比研究

三美论原则下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翻译对比研究

三美论原则下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翻译对比研究翻译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名家李清照赋诗《如梦令》所包含的精神内核,引发着无穷的诗意思辨。

本文从李清照16世纪中叶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出发,探讨三美论原则下的译文研究。

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李清照《如梦令》中三美论原则的运用;第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选取不同诗词翻译节首;第三,比较不同作者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翻译;第四,将三美论原则运用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翻译。

一、李清照《如梦令》中三美论原则的运用散文诗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由李清照写成的当代文学家被誉为“清词典烈”的中国十六世纪的文学名著之一。

词的内容主要是美感思想、抒情诉说及伤感情思,而结构则遵循古老的三美原则——临摹、写意以及言简意赅这三个原则。

例如,句中“昨夜雨疏风骤”押韵唱出古老的临摹歌谣;句子“寒蝉凄切”精简表达出抒情情思;句子“感我此蜀江水”更是寓意寡言却令人折服。

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选取不同诗词翻译节首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翻译,节首最常见的翻译是“La 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 the wind was strong”,是根据宋词押韵形式选择翻译出来的,尤其是句中的“雨疏风骤”,用节奏明快的“虚拟”押韵表现出诗词之美,使其得到更加完美的翻译及形象。

另外,选用它可以使英语读者体会到“此蜀江水”清澈莲花的画面。

三、比较不同作者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翻译在不同译者的译文中,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译者王兹特提出“The cicadas' cries sound so sad last night and the wind was so strong,”将押韵的形式调整成句子的连接,“寒蝉凄切”的内容用现代的语气表达出来;而英国现代诗人陶斯·迪安、行路人夫人,则用典故翻译形式,“Rainy Summer cicadas mordent, Grumbling north-wester-wind quatrains.,”用现代古典韵文翻译出来,表现了“寒蝉凄切”的内涵,以及“雨疏风骤”的画面。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情感对比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情感对比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声声慢》情感对比1. 引言李清照(1084年-1155年),北宋文学家,以其琴棋书画和才女风采而闻名。

她的作品中最为著名而且广泛传播的词是《如梦令》和《声声慢》,这两首词是她表达情感最精彩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如梦令》与《声声慢》的情感对比分析,来探讨这两首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 《如梦令》2.1 情感描述《如梦令》描绘了一个深深受到失恋之苦困扰的女子。

在词中,她用叙述性语言表达了自己思念前任情人的痛苦。

这首词充满了哀伤、无助、以及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思念。

2.2 技巧运用李清照运用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营造出浓郁的悲伤氛围。

比如:使用"明月照高楼"来描述自己孤独辗转的心情,使用"玉人何处教吹箫"表达对前任情人的思念之情。

3. 《声声慢》3.1 情感描述《声声慢》描绘了一个深深受到分离之苦困扰的女子。

在词中,她用动情的语言表达了与爱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充满了相思、别离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3.2 技巧运用李清照再次展示了她出色的词作技巧,通过精细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描绘出别离时刻所带来的伤感与思念。

比如:使用"曾经沧海难为水"来形容与爱人之间特殊而珍贵的情感,使用"红豆生南国"表达对爱人回归的期盼。

4. 对比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从不同角度切入,抒发了李清照不同场景下所引起的不同情感体验。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梦令》更加强调个人失恋所带来的痛苦和内心的无助感,而《声声慢》则更加着重于与爱人的分离和相思之苦。

两者都以细腻动人的情感描写打动了读者。

5. 结论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表达情感上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她从不同角度切入,将个人遭遇的痛苦和思念转化为极富感染力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两首词也成为了宋代文学中情感表达的典范,并流传至今。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大全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大全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大全李清照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其词前期多写其悠然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我在此整理了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1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宋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厨通:橱;销金兽一作: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这首词是婚后所作,通过描述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气氛,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孤独的心情。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非常肤浅细腻。

畅达与肤浅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2夏日绝句李清照?〔宋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当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终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挖苦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21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宋代〕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这首《武陵春》是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美丽,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纳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肤浅愁闷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奇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殊是比方。

诗歌中用比方,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奇,却特别不易。

好的比方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详细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2022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对比赏析题及答案

2022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对比赏析题及答案

2022李清照《渔家傲》中考对比赏析题及答案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未知春信至,寒梅装饰琼枝芥末。

茶脸半开柠檬碧海,当庭际,玉人风情万种新
妆洗脸。

天道可能将略偏急于,故叫做明月妩媚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
掉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
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备注]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按:搓揉。

(1)两首词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
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
(2)两首词都写下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下人,创设的意境却全然相同。

先行详细分析
各就是怎样的意境。

(5分后)
参考答案
(1)①《渔家傲》中的“梅”:上开在雪中但春意初现,存有明月照亮,妩媚半开,
妩媚清爽,像是一个风情万种美人。

《清平乐》中的“梅”:上开在雪中受到狂风蹂躏,
零落好看。

②所抒发的感情相同。

《渔家傲》中的“醉酒”:梅花的娇艳姿色并使人观赏,雪绣琼枝、月照曝光梅花的.清爽意境并使人痴迷,力劝人饮醉,抒发的就是憧憬梅花、
惊讶春信的陶醉欢欣的感情。

《清平乐》中的“醉酒”:年年都醉酒,但是伤心泪,就是
伤感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伤感世事动荡不安变化、岁月流逝,而人生新陈代谢。

(2)①《渔家傲》的意境:淡雅、清新、宁静、玲珑、优美;②《清平乐》的意境:
冷落、萧索、沉郁、凄伤。

唐诗三百首之李清照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李清照解析

唐诗三百首之李清照解析李清照,北宋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清照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

下面,我们将对李清照的诗歌进行深入解析。

一、《如梦令》《如梦令》是李清照最有名的词作之一。

这首词描绘了清瘦的蒹葭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词中的“露似的苹风馨香”和“空回首,低徊处,青楼薄幸长如昨”的描写手法独特而细腻,使人产生一种迷离感和深深的遗憾之情。

二、《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条小舟从吴江上经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船如青龙使晚风”的比喻,给人一种清新而动人的感觉。

整首词情感真挚,构思巧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三、《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是李清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词之一。

这首词描写了诗人对爱人失散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千回百转,凄凉别离,为谁泪流”和“寻觅着,寻觅着,那庭前春色无。

花落知多少”的抒情描写使人陷入对爱情的无尽思念之中。

四、《如是》《如是》是李清照的一首哀思词。

这首词以“如是”作为重复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事物的无尽眷恋之情。

词中的“不能相忆,为惜昨日之痛”和“倘若,并无疾病,即不离他方”的表达方式简洁而富有哲理,使人陷入对人生的深思之中。

五、《夜寒林中探梅花 / 江城子·夜雨寄北)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

词中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表达了李清照对北方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描写北方的自然景色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离故乡已久的眷恋之情。

这首词的诗意和音调和谐,构思巧妙,是李清照晚年创作的经典之作。

总结:通过以上对李清照的诗作进行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她的词作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构思上的独特之处。

她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离故乡人的深深眷恋和对爱情的无尽思念之情。

李清照前后期诗风为什么不同

李清照前后期诗风为什么不同

李清照前后期诗风为什么不同李清照前后期诗风为什么不同(一)社会背景因素虽然李清照在文学史上评价为“南宋词人”,但她的确出生并生长在北宋,北宋的社会历史状况对她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宋朝的财政收入数量是惊人的,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百姓生活得并不坏,社会也比较祥和安定。

宋徽宗时期,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足以彰显那时国泰民安的光景。

在这优越社会背景的照耀下,李清照所作的词自然是积极向上、爽朗明快的。

以《如梦令》为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她开朗、清纯、多情、善感的性格。

在这国泰民安的祥和氛围下,李清照的前期词作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婉转而略带忧伤的词中也透出淡淡的喜悦之感。

而社会的动荡引发了李清照词风的转变。

金人的金戈铁马冲破了词人“浓睡不消残酒”的平静幸福的生活。

公元1127年是宋代政治变化巨大的一年,也是李清照生活命运的转折。

金军攻陷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赵构仓皇南逃,在临安建立了南宋小王朝,政局的巨大改变使李清照由前期闲适的书斋生活转变为后期颠沛流离的生涯,这种苦难的经历丰富了她的后期创作,并使之发出积极的光芒,这是她前期创作所不能比拟的。

(二)家庭因素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

可以说,书香门第出身的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的闺阁生活,流露了她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爱情生活的向往,活泼清新,体现出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以《点绛唇》为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

李清照词前后期风格对比摘要:李清照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她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她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

前期的词主要写少女少妇的生活,通过一种清新活泼的少妇思夫的意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纯情的意境。

后期的词,由于时代的变迁带来个人命运的变化,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一种孤寂愁苦的意象。

她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意象,居婉约派之首。

正是从这些词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才华横溢、忠于爱情,在悲苦屈辱面前不低头的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李清照前期词后期词风格对比引言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主[1]要代表人物。

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古代诗歌史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她让很多文坛“英雄汉”黯然失色!不愧是女中豪杰,词坛传奇[7]。

她的词与她的人生密切相关。

以南渡为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

前期词的风格是细腻婉转的,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情相思,歌咏离愁别恨,爽朗明快,充满了早期生活的欢乐和浪漫气息,即使是表达离愁和相思之苦的词中也透出夫妻恩爱,两情相悦的幸福之感。

而后期词的风格却是沉郁忧伤、苍凉凄楚的,多表现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令人动容。

下面就李清照的家庭生活、时代背景以及她的部分词作来探讨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创作风格的异同。

一.上阕——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庭环境对她起了很正面的影响。

父亲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做过太学禄,太学正,是苏门后四学士[2]之一。

惟其如此,李清照少了许多女子固有的礼教束缚,活泼开朗,有大方优雅的气质。

这期间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活泼清新,语意隽秀,抒写了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有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体现了其独有的价值。

以《如梦令》[2]为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温庭筠《菩萨蛮》李清照《一剪梅》对比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李清照《一剪梅》对比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李清照《一剪梅》对比赏析温庭筠擅作闺词,李清照本身就是女词人,男儿闺音与女性词的艺术特征常常形神俱似。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对比赏析温庭筠的词极为香艳,词中的女子也有点俗脂艳粉的味道,而李清照笔下的女子却有着冰肌玉骨、超凡脱俗。

男子眼中的女子和女子眼中的男子本就有很多的不同,因为一个是写眼中的风景,一个是写心中的风景。

不管男词人怎样了解女子,写得怎样的生动,终归不能走进女子的心底,感受他最真挚的感情和感受。

往往感觉有点雾里看花,能欣赏到朦胧的美,却看不到美丽的花蕊。

王国唯形容温庭筠的词是“画屏金鹧鸪”我也深有同感,一个男子穷尽了所有的词语,想要描绘一个美丽的女子,却又如同用金线锈在画屏上一样,奢华而又呆板,终无法达到近在眼前,若隐若现的地步。

而李清照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将一段心情和感受写得活灵活现,仿佛自己就是词中的女子一般。

温庭筠写女子多描写外在的动作和外貌,也就是说他写的女子大多数是眼中看到的。

而李清照更多的是用景写情,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一剪梅》中很典型的例子。

在萧瑟的秋天,粉红色的荷花凋谢了,铺着光泽如玉的竹凉席,睡觉也觉得有些凉了,心事重重的女主人公在着秋意浓重的天气里,轻轻地解下了身上穿的绸制长裙,独自一人划着漂亮的小船荡漾在空荡的湖面上。

“残”、“轻”、“独”把女主人公的神态和心情一下子就显现了出来。

而“独”字更是表明了女主人公孤独、苦闷、惆怅的心情。

而温庭筠写女子时用了“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完完正正摆在面前的就像一幅画,少了很多灵动。

在他的笔下的女子很难分清谁是谁,仿佛千篇一律,因为他只抓住女子的外表作为自己描写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 望 星 空 —— 走 近 李 清 照
你认为这首词的
主题是什么?
以花自喻,惜自己的 青春易逝。表达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小结
《如梦令·昨夜雨疏 风骤》是李清照早 期的一篇名作,历 来为人们所称道。 词中刻画了一个年 轻女子爱花、惜花 的细腻感情,创造 了鲜明、优美的艺 术形象。
声声慢文章音乐欣赏
3.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是以一种怎 么样的心情去问丫鬟的?她为什么要这样问?
而丫鬟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回答主人的?
明确:李清照的问表现出她对昨夜雨后花儿的 关心,担心经过风雨的摧残花儿是否还依旧, 而丫鬟的回答似乎漫不经心,这令李清照很失 望,所以她纠正她的丫鬟说“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快 的
沉醉不知归路。 少
兴尽晚回舟, 女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再品一品另外一首: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仰 望 星 空 —— 走 近 李 清 照
1.你认为这首词是写她的早年还是晚年? 2.那么你认Biblioteka 那个卷帘人是谁呢?初读 感 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内容:闺情(离愁) 渡 词风:清丽明快 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走近李清照
文 学 地
宋代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李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
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取得
了这一词派的最高成就。
李清照一生跨越南北宋两个 时代,经历了南北宋之交国破 家亡的惨痛变化,属于南渡词 人之列。
品一品: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人生的那个时期?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凉、低沉 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
伤怀,表现思夫、思国、
思乡
文章音乐欣赏
课后作业
1.品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 2.李清照前后期词作有何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