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展示

合集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The ABCs of the U.S.A.”的课件设计为例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The ABCs of the U.S.A.”的课件设计为例

基金 项 目 : 四 川 省 教 育 厅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医 学 生 大 学 英语 自主 学 习 实证 研 究》 ( 1 0 S A 0 8 5 ) , 川 北 医 学 院 高等 教 育 “ 质量工程” 项 目“ 外语 教 学 测试 资 源 网络 平 台 建设 ”
3 信 息 技 术与 大学 英语 深 度整 合
语料 库等信 息技 术手段 革 新 大学英语教 学.
关键 词 :信 息化 ; 自主 学习 ; 多模 态; 语 料库
中 图分 类号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 1 0 — 0 2 3 2 — 0 3 者 M i c h a e l D o b b s 所作 .文 章用 2 6个英 语 单词 或 短语 ( 依 次 以 A到 z字母 开头 , 见附录 ) 简要 概 括 了欧洲 人 眼中 的美 国. 文 章语 言规 范 、 文 化 多元 , 知识 性 、 趣 味性 强 , 为教 学提 供 了丰 富 的素材 . 本文 结 合笔 者教 学 设计 实践 , 探 讨 如 何在 外 语 教学 理 论 指导 下 , 利 用 现代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 以计算
机为核 心 的网络 技术对 大学 英语 教学 观念 、 教学 目
标、 教学要求 、 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产生了
深远影响. 如何“ 以现代信息技术 , 特别是网络技术
为支撑 ,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
间 和地点 的限制 , 朝着 个性 化 和 自主学 习 的方 向发
摘 要 : 随着信 息化 的不 断深入 , 以计 算机 为核 心的 网络 技 术对 大学英语 教 学产 生 了深远 影 响. 本 文分 析 了信 息化 背景 下的 大学 英语 教 学设计 理 念 , 尝试在 课程 设计 实践 中以 建构主 义理 论 为指 导 , 将 信 息技 术

大学英语4级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4级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4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大学英语四级词汇、短语和基本语法结构。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课文中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语言特点。

3. 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撰写短文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和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四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对四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尚不熟悉,需要在课程中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为四级考试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需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词汇与短语:依据四级词汇表,选取并学习课程相关的高频词汇和短语,涵盖不同主题,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2. 语法:复习并巩固大学英语基本语法,重点讲解课程中出现的高级语法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选取教材中的各类文章,涵盖叙述、说明、议论等体裁,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听力训练:采用四级听力材料,进行听力技巧训练,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等,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5. 口语表达:结合教材话题,开展口语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写作技巧:学习教材中的范文,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技巧,进行四级写作训练,包括短文写作和图表作文。

以学生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 以需求为导向——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

S u e t n e d / W n e t d ns adN e s/a gW i
A s rc h ec ig pt en n ur c lm fr c lee Eg ih m jr uh o b c et fc ly b t atT e tah n at r sad cr iu u o o lg n ls a o sog tt e s in iia l a d r p r y d u t d n r f r e i o d r o a e t e h l e g s f c n m C t u t r l n p o e l a j s e a d e o m d n r e t f c h c a l n e o e o o i s r c u a
虑人才 培养 如何适应 市场 需求 , 是 以市场 需求为基 点着 重考 还

因此 ,在 教学 模式 的 改革 中必 须把 重心 放在 学 生身上 , 切 以提 高 学 生 的综合 素质 为 中心 。与 此 同时 ,应 当 以市 场
a j s m n n h h l i g j b m r e i h n . d u t e t a d t e c i ln o a k t n C i a K y w r s E g ih m j r :t a h n : c r i u u : r f r e od n ls a o s e c ig ur c lm e om
B iig Itr a in l t de n vr iy B ii g 102 ,C ia e j n n e n t o a S u i s U i e s t , e j n , 0 0 4 h n Leabharlann 1 改 革 的 必 要 性
求 , 应 首先确 保 作为社会 人的学 生 自 但 身全 面和健 康 的完善发

创新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二版第1册课程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二版第1册课程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二版第1册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创新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是一本经典的大学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活动提升英语综合素质。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英语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词汇量、语法能力和文化素养,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和主旨。

2.增强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流程、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4.学习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设计涵盖以下主题:主题1:读写技能课堂活动:•阅读篇章并回答问题;•讨论有关主题的问题;•编写摘要,从文章中提取主旨和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写摘要,并参加小组讨论。

主题2:生活与文化课堂活动:•阅读和讨论短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和讨论影响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如何写作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文化主题,然后撰写一份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并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

主题3:阅读和写作技能课堂活动:•学习如何产生写作灵感和思路,创造性地阅读和写作;•分析和练习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例如说明文、议论文、个人陈述和简历;•提高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任务: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例如简历或个人陈述,并撰写一篇论文。

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交互式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写作、互动问答);•独立思考和写作;•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进行学习和互动;5. 课程评估为了确保学生在课程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和作业表现)占总分的30%;•期中考试占总分的30%;•期末论文占总分的40%;6. 总结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读写技能、扩大词汇量、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案例范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案例范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案例范文
标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案例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下面以我国某知名大学为例,介绍一次成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案例。

一、背景
该校一直重视英语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低。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学校决定进行一次英语教学改革。

二、改革措施
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在课前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自学,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讨论和实践。

增加口语练习:每个课堂都设有口语角,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

强化听说训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语音识别系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引入项目式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校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

三、改革成果
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从改革前的60%提高到80%。

学生的英语六级通过率从改革前的40%提高到60%。

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参与国际交流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总结
该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这次改革的成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未来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优秀英语能力的学子。

大学综合教学英语教案

大学综合教学英语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综合英语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日常英语交流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句型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运用日常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更加积极地参与英语交流和表达。

- 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词汇:本节课将引入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如:weather、food、hobbies等。

2. 语法:本节课将复习和巩固基本的英语语法结构,如: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将来时态。

3. 句型:本节课将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英语交流句型,如: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What do you like to do?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词汇和句型。

2. 词汇教学(15分钟):教师展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如:weather、food、hobbies等,并通过图片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语法复习(20分钟):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基本的英语语法结构,如: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将来时态。

4. 句型学习(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常用的日常英语交流句型,如: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What do you like to do?等,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第二课时:1. 复习和回顾(10分钟):教师通过问答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上节课所学的词汇、语法和句型。

2. 听力练习(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英语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听懂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3. 口头表达和交流(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如: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询问他人的喜好等。

全新主题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1册课程设计

全新主题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1册课程设计

全新主题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1册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全新主题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1册是针对初学者的英语听说教程。

本课程共16个单元,涵盖日常生活场景和常用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增强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2.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能够听懂基础英语会话。

3.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能够用基础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4.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实际口语交流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交互教学方式。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

3.鼓励学生在分组中进行口语练习和对话模拟。

4.提供额外辅助材料和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流程单元一课堂目标1.了解课程概况,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学习一些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英语表达和基础语法。

1.介绍课程概况。

2.学习日常问候语。

3.学习基础语法——动词时态。

教学方法1.老师 introductions 课程内容,引出学生的兴趣。

2.给学生展示日常问候语,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3.讲解动词时态,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演练。

课堂练习1.日常问候语的口语练习。

2.动词时态的练习。

辅助材料1.音频材料:日常问候语和动词时态的例句。

2.课堂ppt:介绍课程概况。

单元二课堂目标1.学习日常购物场景下的英语表达和数字的读法。

2.学习基础语法——名词和冠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1.学习购物相关的英语表达。

2.学习数字的英语读法。

3.学习名词和冠词的用法。

1.给学生展示购物场景中的英语表达,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2.给学生展示数字的英文读法,并进行讲解。

3.讲解名词和冠词的用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演练。

课堂练习1.购物场景下的口语练习。

2.数字的读法练习。

3.名词和冠词的使用练习。

辅助材料1.音频材料:购物场景下的英语语言模拟、数字的读法模拟。

2.课堂ppt:购物场景相关图片、数字展示。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课程设计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课程设计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听、说、读、写和译的训练,增进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社交场合用语:描述社交活动,介绍自己和别人,谈论个人兴趣爱好等。

2.研究生学术交流:介绍论文写作和学术会议参与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学术交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历史和文化:介绍英国和美国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和认识。

4.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介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提高学生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和参与度。

三、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听力和口语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

同时,还将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扩展学习资源。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期中、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2.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书面作业:包括写作、翻译、阅读等,反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将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课本和参考书: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及其相关参考书。

2.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PPT、视频、游戏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3.网络学习平台:开设课程相关的网上学习平台,提供课件、练习、论坛等辅助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

六、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助教团队共同开设和授课。

七、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成为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新教学模式下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现

新教学模式下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现

[] 1罗成基 . 深化 防原 医学教学改革 坚持 “ 四个结合 ”“ 、 四个为主 ”J . []
第 三军 医大学学报 ,0 0 2 ( )8 2 0 ,2 6 :5—8 . 6
[] 2高京生 , 程天 民. 军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 医学教学 内容 改革意见 [] J.
解 放 军 预 防医 学 杂 志 ,0 0 1 ( ) 17—19 2 0 ,8 3 :5 5.
力、 培养 能力 ” 的原则 , 通过课 堂教学 、 实验室教学和综合卫勤演 练, 使学员牢 固掌握核 武器损 伤的基础理论 , 及其它 电离辐射 医
识帮助现 场负责人 解决一些 问题 , 到了学 以致用 的效果 。通 收 过现场考察 , 使学员接触 实际 、 了解实 际 , 了解基层 科教 、 文化 、
警和防护系统 , 、 核 化学 灾害的救援组织与指挥 , 、 核 化学事故救 援队的组 织 、 训练 、 备等 。在 现场考察 中, 装 同学们 不仅 可 以发
现问题 、 出问题 、 论问题 , 可以利用 自己所掌握 的理论知 提 讨 也
本课程的教学 目 标是坚持“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开发智 和“
辉, 粟永萍 , . 等 防原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的探 索[ ]实验 J
情况 , 同时还必 须巧妙地应 用军事 、 医学 、 等多学科 领域知 卫勤
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0 0 2 ( ) 19 2 . J 2 0 ,2 6 : 1 —10
[] 7 冉新泽 , 徐
识与技能, 才能高效 、 准确、 全面地完成任务。演练中实行理论
与实践 、 时与战时 、 平 院校和部 队 、 勤务与 技术 的结 合 , 采取 讲 、
室研究与探索 ,0 4 2 ( )5 —5 . 2 0 ,3 7 :6 8 [] 8李 蓉, 高京生 , 冉新泽 , . 等 如何组织实施核爆背景下的医学救护演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

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

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案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案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案
背景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创新
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策略,以帮助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创新方案
1. 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和互联网等多媒体设备,呈现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堂内容,并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互动: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和互动。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注重实践应用: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结合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
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4. 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根据不
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可以通过测验、问
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提供实时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
和改正错误,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可以采用即时投票、小
测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6. 拓展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课外阅读材料、在
线学习平台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教师可以推荐相关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

总结
以上提出的创新方案可以帮助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
更好的效果。

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互动、注重实践应用、个性化教学、提供实时反馈和拓展学习资源等策略,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225教育智库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现状在各大高校中,英语教学是基础必修课的重要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其具备能够在职场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

随着招生改革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大高校的生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不但有普通的高考生源,还有自主招生的生源。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所具备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比较吃力,甚至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手段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整个课堂缺乏活力。

同时,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基础较强的学生而言,也存在消极的影响,虽然对知识有了足够的了解,但是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

OBE 教育模式综述所谓的OEB教育模式理念,主要是将成果作为导向进行教育的一种模式,这一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之后又在其他国家相继被广泛运用。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这一教育理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教育中的核心理念。

这一教育理念主张将学生至于课堂的中心位置,活动的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来展开,相对来说比较关注输出结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受到成果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与课程的成功与否具有紧密联系。

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全面地掌握,进而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就当前各大高校而言,已经对这一理念具有了充分的认识,知道了其在教学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纷纷采纳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OBE 模式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新兴的OBE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两者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

OBE这一教学理念主要将成果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根据预期的成果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不论是教张 磊 李 跃(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摘 要:各大高等院校生源存在很大差异,针对于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入OBE理念,不断促进英语教学得到创新改革,其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英语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程设计模板大学英语

课程设计模板大学英语

课程设计模板大学英语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学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型,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多种交际活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英语,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如下:1.英语语法:学生将通过学习基本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掌握英语表达的正确性。

2.英语词汇:学生将通过学习常用词汇和短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英语听力:学生将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辨识能力,增强听力理解能力。

4.英语口语:学生将通过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5.英语阅读:学生将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6.英语写作:学生将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将通过讲解英语语法规则、词汇和句型结构,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将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活动,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学生将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实验法:学生将通过实践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我们将选用权威的大学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学生将被推荐阅读相关的英语参考书籍,扩大学习视野。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4 . 大学英语课程能够满足你的实际 A 需求吗 能; B . 不太能 ; c . 不能

学生作为人类 的一个成员和 个公 民, 在生 活中都 应具备的 知识 、 技能和 态度 的教 育。因而 , 具有 “ 基 础性 ” 。( 2 ) 通识 教育课程具有“ 导向性 ” 的特征 。通识教育 课程帮 助推动人 类在历史发 展进程 中不断完 善 自身 , 实现 理想与追 求。( 3 )
“ 没兴趣 ” , “ 很感兴趣 ” 的学 生是 极少 数 ; 最后, 学 生对 于大 学英语这 门课程的期望很多 , 从 中统计 了最为普遍 的几 点期 望, 依次为 : 希望大学英语课程设 置能够更加多样化 , 可以选 择 自己感兴趣 的课程进行学习 ; 希望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
容能够与 时俱进 , 满足学生 的实际需 求 ; 希望 大学英语课 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1 1 . 0 7 6
通识 教 育 视 角 下 的大 学英 语 课 程设 计
曹 蓓 蓓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 南京 2 1 0 0 4 6 )

要: 在 经济全球化 飞速发展和我 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 时代背景下 , 大学英语的培养 目标不再仅仅是提 高
关键词 : 通识教育 ; 大学英语教 学 ; 课程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 H 3 1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l 1— 0 1 7 2— 0 3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的性 质

高校课题申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EAPESP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EAPESP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EAPESP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效果实证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一、问题的提出1.1.1 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与生存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我们。

尽管我国大学生花很多时间在学英语,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听说能力有很大改善,但在自己专业领域用英语开展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

1.1.2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一方面大学英语学分和课程在压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改变了学生原来学习英语的目的。

大部分大学生和学科专业教师都希望大学英语能真正为学术和研究服务。

1.1.3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和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我国的出现改变了外语教学的目的和性质。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本身的学习或自身素质的修养,而是真正成为一门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从事现在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1.2 课题界定1.2.1学术英语(EAP)根据Hutchinson & Waters (1987 ),英语教学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英语(EGP),即打基础的、并没有具体目的的英语教学;另一种是专门用途英语(ESP),即为特殊目的的英语教学。

ESP 又可分为高校层面的学术英语(EAP)和企业培训的职场英语(EOP)。

学术英语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

学术英语可分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两种。

通用学术英语,简称EAP,侧重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即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英语书面交流能力,如如何用英语听讲座、查找文献、撰写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等。

专门学术英语,简称ESP,侧重特定学科(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思政出色实例

《大学英语教学》思政出色实例

《大学英语教学》思政出色实例引言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强调语言技能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实例分析1. 课程设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中,我们应充分考虑思政教育的融入。

例如,在选择教材时,可以选用包含思政元素的教材,如讲述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篇章。

此外,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教案,将思政教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2.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价值观,并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素养,还能增强对思政教育的认识。

3.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布置与思政相关的英语作业,如翻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章、撰写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作文等。

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又能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

4. 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应注重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政素养。

除了传统的语言技能考核外,还应增加思政知识的考察,如让学生撰写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文作文、进行思政话题的讨论等。

结论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改进课堂教学、丰富课后作业和全面课程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政出色实例的探讨。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与工具1. 教材:《大学英语教程》第X册第X课。

2. 辅助教材: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1. 课前导入 5分钟2. 学习新课文和相关词汇 15分钟3. 听力训练 10分钟4. 口语练习 10分钟5. 阅读训练 15分钟6. 写作指导 15分钟7. 课堂练习 10分钟8. 课后作业 10分钟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复习上一课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文和相关词汇(15分钟)教师板书并解释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词义并进行记忆。

3. 听力训练(10分钟)教师使用录音机播放本课文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4. 口语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5. 阅读训练(15分钟)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通过分析本课程的写作要求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学生在课堂上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8. 课后作业(10分钟)教师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评价。

2. 教学反思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总结课堂上的教学经验,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手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乐趣。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基础英语III》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基础英语III》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基础英语III》为例摘要:以《基础英语III》为例,探讨基于OBE理念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改革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现状,提出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改革的实施与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OBE理念进行思政教学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OBE理念;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基础英语III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日益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灌输,缺乏实际操作与实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OBE理念强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契合。

本文以《基础英语III》课程为例,将OBE理念引入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探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改革。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等方法,分析课程现状,制定基于OBE理念的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实施并评价改革效果,以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一、OBE理念及其研究现状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强调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展现技能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其核心要点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设计能力培养方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关注评价与反馈。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OBE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当前,学者关于OBE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育机构实践:许多高校和学校开始采用OBE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2)评价方法创新:针对OBE的特点,教育研究者不断创新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任务的评价、综合性评价等,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句型,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3. 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国际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旨在通过英语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习动机和自律性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选自《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 第1章:University Life- 课文A:Starting a New Life at University- 课文B:Campus Culture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语法: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词汇:与大学生活相关的词汇和表达2. 第2章:Health and Sports- 课文A: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Health- 课文B:Fitness and Exercise in Daily Life- 语法:被动语态- 词汇:与健康和运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周:导学,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学习课文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23
三、预期效果
通过整体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积 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以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联系的目标, 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h
24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一、单元主题 : 打招呼,个人信息咨询 二、主题特点: 知识基础,语言简洁,对话
•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 to you. h / How do you do?
32
• C. group work 小组练习
学生小组自由组合组织对话,同时, 教师需在教室留意走动观察,协助需要帮 助的学生.
h
33
• D. testing 评测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展示
h
1
目录
• Part One 教材分析 • Part Two 学情分析 • Part Three 课程整体设计 •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2
Part One 教材分析
h
3
一、改革原因
传统教材注重以读写为主,课堂教学 侧重于对语法知识的讲解,着重阐述教程 里的课文内容,与实际运用严重脱节,课 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 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发言机会极少。
• 各小组以完成的先后顺序至教师处进 行实景对话表演,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 听,必要时提醒,对话结束后,教师点评 并鼓励,纠正语音、用法、措辞等错误。 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h
34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35
• 1、改革原因:
以往读写教程以“读、写”为主,学 生学的是哑巴式英语,针对此情况,本课 程改成从听、说入手,培养学生真正的语 言交际能力,因而旧有的纯粹考试为主的 学生评价体系已不适合。
h
36
• 2、评价目标: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学生评价标准颠覆了以 往以笔试 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占主体的评 价方式,改革成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教 学中分单元话题测试给分的形式,旨在提高学 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师生互动性及会话表达 能力 。
h
37
• 3、评价标准:
本课程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语音的 标准性、师生互动性、对话的流利程度等 几方面作出评价。主要采用分单元考评体 制,根据每个单元需要完成的项目目标, 已完成的项目成效酌情打分,每单元单独 评分,单元分数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 占30%,由出勤加课堂表现构成,其他(如 writing )占20%。期未成绩的构成=每次 单元评分的最高分+平时成绩+其他
h
38
4、存在的不足:
1)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必需的语音教室和 多媒体教室,致使学生无法正常进行听力训练。 2)班级人数过多,目前每个班级人数高达4050人,为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班人数 以不超过30人为宜。
h
39
h
40
h
15
四、改革目标
教学改革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通过 120课时的学习,争取使学生达到:
1. 听的能力: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对学生 的听力技能进行由易到难的训练,注重在提高 学生听力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增加其口语表达 自信心的目的。 •
h
16
2、说的能力:根据每个单元主 题,模拟场景设计,鼓励并要求每个学生 开口参与课堂训练,最终实现学生在日常 活动中能自如地与人交流的目标。
3 、读写能力:在听说为主的训练基础 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h
17
Part Three 课程整体设计
h
18
一、设计思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载体,它应该成 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一种必要的工具。针对 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 度的原则,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提高学生 用外语沟通的水平,使之掌握各种场合的基本 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应对今后职场需要,是本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实用
h
25
三、单元目标 :
• 1. 掌握正确标准的发音 • 2.在与老外会面时,能得体地问候及应对 • 3. 介绍和自我介绍
h
26
四、单元任务和要求
• 1. 发音标准 • 2. 能主动问候 • 3. 能回复对方的问候 • 4. 自我介绍 • 5. 介绍他人
h
27
五、教学形式:
• 1.教师先做简要讲解 • 2.组织学生听录音并跟读,以2-3人为一组
h
4
二、改革目标
着重锻炼学生听说能力,使课堂以 教师
口述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
h
5
三、教材特色
改革后以新视野听说教程为主。该教 材具有丰富的配套资源,通过丰富的内容、 生动的画面和互动的练习帮助学生进行自 主训练,提高听说能力。它从音节、词汇、 单句、简短对话等基本听力训练入手,逐 渐过渡到日常活动和未来职业相关活动中 使用的简短对话,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 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 a. My name is.../ You must be...
May I introduce myself? I’m.../It’s pleasure to meet you.
How nice to meet you! / Happy to meet you.
• b. Have you met... before? ---No, I haven’t
的对话听力,语言运用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h
12
Part Two 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所有院系大一学生
二、学生现状:
1.就整体而言,我院高职学生录取分 数低,还有部分2+3的。大多英语基础不好, 重专业轻文化,对学习英语更没有兴趣, 甚至有厌学心理,致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 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语音语调不规 范、词汇量小、语法概念模糊、翻译套用 汉语语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学生对英语 的后续性学习变得困难。
h
10
第四部分:Talking Together 大家一起谈
该部分锻炼学生根据话题或图片自主 对话的能力,让学生摆脱课本教材,以小 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彼此讨论,彼此交谈, 互相合作,既锻炼个人说话能力,又增加 小组团队合作能力。
h
11
第五部分:Testing 随堂测验 根据前四部分,随堂检测学生每单元
a. Hi/Hello./ Hi/Hello.
b. How do you do?/ How do you do?
c. How are you/you getting along/you doing/you keeping?/ Fine, thanks. And you? /Very well.
d. 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Pretty good./O.k. guess.
met him,
before./ No, I don’t
think we’ve met before.
• c. Do you know each other/him/her? /I remember his/ her face, but I’m not sure we’ve met.
• d. Mary, this is .../I’d like you to meet.../ I’d like to introduce...
h
6
四、教材内容
新视野听说教程共分十个单元,每个单元 从五个部分强化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h
7
第一部分:Telling Apart 辨音
该部分区分了英语词汇中近音词,通 过两两近音单词对比,纠正学生元音辅音 中错误发音,并辅助谚语,绕口令,既增 加学习趣味性,又强化学生发声练习。
h
8
第二部分:Testing Your Ears 把你的耳朵叫醒
该部分测试学生的听力能力,由简短 对话入手,通过multiple choice(选择), check the form(核对),match the information(比对信息)的形式检验学生 听力水平。
h
9
第三部分:Opening Your Mouth 大声说出来
该部分学生以组为单位(两人或三 人),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并通过单元 话题,加强学生日常交际能力,做到人人 参与,人人会说。
自由组合进行模仿练习 • 3.以组为单位检查学生口语作业并做打分
h
28
六、教学步骤: • Step 1. 介绍初次见面的相关礼仪 • Step 2.讲解场景中的常用词和句型 • Step 3.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模仿 • Step 4. 反复练习达到基本流利程度 • Step 5. 学生分组练习,自制实际对话 • Step 6. 教师测评
h
19
二、设计目标
h
20
1、知识目标
• 1)掌握各种情景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 • 2)发音准确规范 • 3)对话流利清晰
h
21
2、素质目标
• 1)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 2)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 • 3)培养和锻炼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
h
22
3、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下列情景中的对话和表达 • 1)Greetings • 2)Asking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 3)Thanks and Responses • 4)Asking for advice and Giving advice • 5)Offering help and Responses • 6)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 7)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directions • 9) Making apologies and responses • 10) Asking for permission and Respon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