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讲课ppt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ppt课件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 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中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为中 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祉。
04
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发展
总结词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 程,包括古埃及、古希
对比分析
将不同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加深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取得优势,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 中商鞅变法最为著名,为秦国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
总结词
统一国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详细描述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汉朝则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了秦朝的制度,使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快速发展。
05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秦始皇
唐太宗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推行一系列改 革,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开创贞观之治,推行科举制度,促进 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汉武帝
开疆拓土,巩固中央集权,开创了汉 朝的盛世局面。
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文艺复兴
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 复兴,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
腊、古罗马等文明。
古埃及文明
介绍了古埃及的起源、 尼罗河的重要性、金字 塔和木乃伊等文化现象

古希腊文明
探讨了希腊城邦的形成 、民主政治的发展、哲
学和科学的成就等。
古罗马文明
概述了罗马帝国的崛起 、法律和建筑等文明成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史课件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史课件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包括 :坚持党的领导、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注重民生和社会公平等。
04
世界史部分
世界史概述
世界史的定义与范围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分析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关联性
比较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探究历史人物在事 件中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
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有助 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形成学生对历史的全 面认识和理解。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矛 盾和民族危机。
新文化运动
提倡科学、民主和新文化,推动思想启蒙 和文化革新。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推动军事、工业、教 育等方面的现代化。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尝试建立君主立宪 和民主共和制度。
03
现代史部分
详细描述
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等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结词
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 史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5
目录
• 古代史部分 • 近代史部分 • 现代史部分 • 世界史部分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交流
如果让你来记录个人史, 你会选择记录那些事情呢? (如何认识历史?)
口述史料: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 如电视采访、民间探访等。
文献史料: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的资料。第一手史料是被当时人记录 下来的公文、书信、日记、照片、视 频等。第二手史料是研究这个时代的 书籍。
实物资料:人类历史发展中保存下 来的文物遗存(遗迹、遗物)。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17、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合作探究
2、为什么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是我 们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
合作探究
3、怎样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三核心六要素
三核心:人——物——事 六要素: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物 ④背景 ⑤过程 ⑥影响
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
分别讲述的是: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认识教材的结构: 目录:要对全部内容及线索有一个总体把握 导读:单元导言以及课前导语。分别是对该册书的主 题、该单元的内容以及每一节课的内容的概括。起提 纲挈领的作用,并提示重点,引起思考。 正文:大字专述主题内容,小字是对正文的阐述或补 充发展。 其他材料:图表、史料、知识栏、思考题等。概括, 提示重点,帮助理解、启发思考,开拓视野。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太平天国课件(共21张PPT)

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1太平天国课件(共21张PPT)
5.组织准备:拜上帝会的创立及发展。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 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3) 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4.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同:都有反封建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 资本主义);实践上都失败。 异:社会经济发展主张根本对立(恢复小农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不能实现的原因,《天》绝对平 均主义思想超越现实,《资》缺乏社会基础(不是 农民战争的产物)。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天津郊区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曾国藩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 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三、《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853年)
1、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 “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853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 最初加入拜上帝会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 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 宣传的同时还创立了拜上帝会,传播拜上帝教思想 ,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 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 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 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
4.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31页PPT课件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31页PPT课件

• 描述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某些重要的历 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大场面、主要 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其特点是 形象性。其作用主要在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 力,使学生形成具体而鲜明的历史表象。
• 运用描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围绕教学任务和 教学目标;要有所选择和侧重;要语言生动、细 腻、准确、形象,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不能 违背历史的真实性;要运用教材中的各类图象进 行描述。
• 1、单一课 • ◎单一课分为导言课、讲授新课、复习课、检查
知识课四种类型。 • ◎导言课具有三个内容:说明学历史的目的和意
义;介绍本学期或本单元的历史时期断限和教材 内容的篇章;提出具体要求和介绍学习方法等。 导言课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认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 ◎讲授新课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新知识,包括四个 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中心 环节)——概括总结新内容——布置作业。
• 第一、必须能概括全课的主要内容,真正成为全 课的提要和纲领。
• 第二、结构合理,有史有论,逻辑性强。 • 第三、内容层次清楚,既系统,又突出重点。 • 第四、文字简明扼要,条目简练,详略得当。 • 第五、副板书要帮助正板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充实内容,有助于教师深入浅出地演化教材内容。 • 第六、板书的设计要有美感,具体地说,要求做
• 2、综合课
• ◎这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类型。其任务 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课堂 练习等几项。综合课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 较适宜。综合课的一般结构包括:组织教 学——复习提问——新课导入——讲授新 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 的技能、运用语言的技能、设疑和提问技 能、板书技能、讲授技能、总结结束课程 的技能等六个方面。

中学历史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中学历史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体验中考
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
A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2.尧、舜、禹通过,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选举制
D.武力夺取
( B)
2.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范围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 顶洞人。
3.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 进入新石器时代。
考点2 原始农耕生活(母系氏族社会)
1. 原始农业的发展
发展 (1)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历程 (2)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山顶 洞人
遗址地点
北京人活动过的区域
所处年代
距今约3万年(氏族社会)
生产生活 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 人工取火;会从事交易;出现爱美意识和丧葬礼仪;
过集体生活,共同劳动,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人体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特别提示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 件,学会使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距今约6000年
地点
长江流域 (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黄河流域 (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
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最具代表性)
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
生活
(1) 房屋:干栏式建筑(中国
最早的木构建筑)
(1)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2)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 (2)对居住区进行了划分生产
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1)主要农作物:水稻(遗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课件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邵长峰(共39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课件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邵长峰(共39张PPT)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出现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近代
14世纪
16世纪
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载 而归”
二、锻造“三足点”之备教材
本课由“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构成,意涵资本 主义到来的“两道曙光”。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 中世纪黑暗的神权统治和城市重新兴起,孕育着冲破很暗的生
机与活力,下启欧美早期资本主义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 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 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载
二、锻造“三足点”之备教材
新航路开辟一目由3节大字、3节小字、无史料、3张图片 和一个”动脑筋“构成。大字部分第一节讲动机和哥伦布航 行,第二节用简单不能再简单语言叙述了到亚洲和环球航行
一对生死冤家相邻着同被供奉着,一块双面纪念石的正面和 背面镌刻着不同的评价,其依据各是什么?
三、曙光之光
1、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哪个在前?联想一下,前者 对后者、对世界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
2、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者挑战了谁的权威?开辟新航 路的航海家冲破了什么束缚?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法。
过渡: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创新,那么新航路
的开辟则是人类在物质层面的探索。前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
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后者则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载 而归”
二、财富之光
英 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奥斯曼 土耳其
中 国 印 度
二、财富之光
自主学习: 任务单2 阅读教材“新航路的开辟”一目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PPT课件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PPT课件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改变 1941年秋发表 1942年初《联 美国 “中立” 《大西洋宪章》合国家宣言》 态度 英国 法国 苏联 世界各 国人民
支 援 支 援
支 援
世界反法西 斯联盟建立
德 意 日 法 西 斯 集 团
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对外政策的演变。
1935年8月31日,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中立法”,禁止向一切交战 国输出武器。 1936年2月,该法进行修改,增加禁止贷款给交战国和武器禁 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 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使武 器禁运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 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通过了新中立法, 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款自运”。
三、结果
(1)初期失利,损失惨重; (2)苏军仍坚持抵抗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 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 地歼灭掉! ---斯大林
苏军步兵在严冬恶 劣条件下行军作战
◆结合材料思考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①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 ②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 面前坚持下来。
3、影响
①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 ③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同盟成立后相互配合与矛盾
目标:打败法西斯
配合(1)军事上相互配合:中国战场抗日主力,拖住日军主力, 配合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是主战场,为配合苏军,英 美盟军从西欧北非登陆;重大军事行动:①北非战争的胜利;②西 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③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 攻人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⑤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ppt(正文)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总结九年级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并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希望通过这个总结能够让大家更好地复习巩固历史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 三皇五帝和夏商西周的建立与发展-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轩辕、颛顼、帝喾、尧、舜- 夏朝:大禹治水- 商朝:商汤建立商朝- 周朝: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2. 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变革与政治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封建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二、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繁荣1. 科技方面的进步与成就- 铁器的使用与冶铁技术的提高- 造纸术的发明与普及- 指南针和火药的出现与运用2. 文化方面的繁荣与发展- 儒家、道家和法家的兴起与影响- 兵马俑的发现与丝绸制作技术的传播- 诗经、楚辞等文化经典的形成与流传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铁腕统治1. 秦朝的中央集权与法治思想- 法家学派的兴起与影响-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地方行政管理2. 汉朝的封建制度与科举制度- 封建制度下的地方政权与官僚体系- 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1.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文化交流- 中西方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 世界各地商人、传教士和学者的旅行与交流2.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反抗-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对外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抵抗与反侵略斗争五、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奋斗1. 辛亥革命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启蒙的推动2.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奋斗- 五四运动对思想文化的冲击与推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我通过这份PPT 的展示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四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8张PPT)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四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28张PPT)

原因: 地势低,潮湿温热。
优点: 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 ➢ 干:“上面” ➢ 栏:“房屋”
卯榫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教育部审定 七年级 | 上册
( mǎo sǔn)
卯榫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湖南凤凰古城的吊脚楼
原始农 ①农作物的种植
业兴起 ②家畜的饲养
和发展 的标志
③聚落、磨制石 器的发展
为古代文明社会 的形成奠定了重 要的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去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河姆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7000年
遗址地点
浙江余姚
所属流域
长江流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实物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粟(小米)
耐寒 耐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石刀
石斧
磨制而成,表面光滑
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三展厅
手工业
彩陶
三展厅
手工业
半坡陶埙( xūn ) (乐器)
三展厅
手工业
半坡出土的纺轮
骨针、骨梭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
一展厅
建筑情况
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水井考古遗迹
木结构水井复原图
河姆渡人能够喝到干净的地下水,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二展厅
农业生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许多丰富 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堆 积,稻谷的大小已接近现代栽 培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0张PPT)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0张PPT)

火的使用 组织形式
知道用火
使用 天然火 群居
懂得人工取火
历史作业
• 1、练习册P 页, 2、预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意)
拓展延伸:元谋人、北京人距今 约几十万年,为什么我们能知道 他们的体貌特征、生活状况?
根据考古发掘的遗 物遗迹进行推测
学法总结:
学法总结:
学法总结:
1、预备铃响后,按时进入教室,保持安静。 2、课桌上只允许保留历史课本、练习册、填 充册、笔,缺一不可。 3、做好课前预习,听课注意力集中,不乱说 话,不吃零食,不做小动作,紧急需要上厕所, 举手请示。 4、课堂发言前先举手,然后大胆发言。 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
检查暑假作业: 1.填空题两大两小共四张 2.背诵默写中国古代朝代歌
北京人的头部特征
前额低平 眉骨粗大 颧骨突出 嘴巴前伸
像猿
手脚分工明显,能直
立行走
像人
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使用的工具: 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生活状况:
群体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 会使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驱寒。
三、北京人的特征
3.体质特征: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 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 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达尔文
距今300万年左右
直立人
距今约20 距今约5万年 万年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 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初中历史课件.ppt

初中历史课件.ppt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 (湖北铜绿山出土)
燕国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 始应用。
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战国武士复原图
“纵者,合众 弱以攻一强也;横 者,事一强以攻众 弱 也” ——《韩非子》
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1
战国七雄
2
商鞅变法
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西赵齐秦来自北魏燕









列表梳理:
主要 时期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影响
赵国得救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温故知新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齐桓公称霸 晋文公称霸 楚庄王称霸 越王勾践称霸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
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
大家来发言:
改革能促进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是符 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适应时代的需要, 勇于投身改革的人, 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文景时期,社会安定,国家富
景 裕,人民安居乐业,历史上称
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治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
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
” 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生活
和再生产。
汉文帝个人小档案:
姓名:刘恒 出生:高祖五年(前202) 属相:猪 卒年:文帝后七年(前157) 享年:46岁 谥号:孝文皇帝 庙号:太宗 陵寝:霸陵 父亲:刘邦 母亲:薄氏 初婚:13岁 配偶:3人,皇后窦氏 子女:4子,2女 继位人:刘启(景帝) 最得意的事:开创治世 最失意的事:刘兴居叛乱 最不幸的事:3子不明不白的夭折 最痛心的事:同父异母弟刘长自杀 最擅长的事:节俭
诸侯封地
原因 客观 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武 帝
政治 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
的 大 一 统
措施
思想
经济 军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统一五铢钱
抗击匈奴
简便明于意、识义直记白、加时强期了,中儒央家集思权想,成为西汉正进统入思鼎想盛。
课外补充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 “大一统”。
汉武帝个人小档案:
姓名:刘彻,字通,曾用名:刘彘 出生:景帝前元年(前156)七月初七 属相:鸡 卒年:武帝后元二年(前87)二月 享年:70岁 谥号:孝武皇帝 庙号:世宗 陵寝:茂陵 父亲:刘启 母亲:王娡,后封为皇后 初婚:16岁 配偶:8人,皇后2人:陈阿娇、卫子夫 子女:6子,5女 继位人:刘弗陵(昭帝) 最得意:漠北之战大捷 最失意:求仙落空 最不幸:嫁女于栾大 最痛心:巫蛊之祸 最擅长:开疆拓土
12岁 17岁
献帝 9岁
这副图反映了 什么问题?
文景之治


削弱诸侯国
建立时间、地点
汉大设武一计帝统意图加:带强独领尊中学儒央生术集重权新梳理知外识戚脉宦络,官及专时权
巩固新知,使知识系统化,点明了本课学习的 重点,及其难点。
西 汉 公元前202年
东 汉 公元9年 公元25年
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C

① 经济 萧条பைடு நூலகம்国家贫困。

背景 ②统治者吸取 秦亡 教训。


养 生
文景之治
措施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注重发展 农业 生产。
②提倡 节俭 ,并以身作则。 ③重视“ 以德化民 ”。

意义(作用):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

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
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课外补充
汉景帝个人小档案:
姓名:刘启 出生:惠帝七年(前188) 属相:牛 卒年:景帝后三年(前141) 享年:48岁 谥号:孝景皇帝 庙号:无 陵寝:阳陵 父亲:刘恒 母亲:窦氏 初婚:为太子时,年龄不详 配偶:7人,皇后薄氏、王娡 子女:14子,3女 继位人:刘彻 最得意的事:平定七国之乱 最失意的事:梁王刘武争储 最不幸的事:长子刘荣自杀 最痛心的事:冤杀晁错 最擅长的事:寡恩忍杀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 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发 展的主流。
三、东汉的统治
1、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刘秀(汉光武帝)
“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政治黑暗 顺帝 冲帝
11岁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统治腐朽 灵帝 少帝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
汉武帝的事情!
雄 才 大 略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道


仲家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韩非子
设太学
汉代讲学图
《诗》《书》《礼》《易》《春秋》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真的很大,汉 武帝该怎么办呢? 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 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 是怎样造成的?
依秦据的:暴通政过和阅秦读末提长问期的的方战式乱,。增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求 知欲,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的能力,为今后历史考试打
3.假如你是统治者,好面基对础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 么样的措施?
牛车
西汉农业生产
秦陵兵马俑
汉文帝的霸陵
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
汉 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
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
武 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 帝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
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 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 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 “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 术。
大一统的汉朝
08历史教育班 王锋
汉高祖刘邦艰苦的开
创的大汉王朝,他及他的继 承者面临着更艰难的守业问 题。他的子孙是如何做的呢?
……
·
牛驷 自食 饥民
- 车,天, 馑失
《 汉 书
。而 子死 。作 将不者 业
食 相能过 , 货 或具半 人而
志 》
乘 钧。 相大
历 史 资 料
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落后,民不聊生
返回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背景 措施
作用 原因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
三、东汉的统治
意义
加强中央集权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开
始于 D
A.春秋后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初年 D.西汉盛期
下一页
课堂练习
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B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国子监
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C
A.贾谊 B.东方朔 C.董仲舒 D.主父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