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则化验室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事故案例
![实验室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fa35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2.png)
实验室事故案例实验室作为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地方,然而在实验室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实验室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泼溅事故。
某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腐蚀性强的化学品溅到了手部。
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导致手部严重灼伤,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实验人员在操作时没有佩戴好防护手套,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二,实验仪器故障引发火灾。
一家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仪器发生故障,最终引发了火灾。
火灾不仅造成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还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调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三,实验室排风系统故障导致中毒事故。
某实验室的排风系统长期存在故障,但实验人员为了完成实验任务,依然在有毒气体环境中进行操作。
结果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幸好及时送医抢救,但也给实验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事后检查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排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严重疏忽,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实验室事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3da7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1.png)
1.油浴燃烧事故
肇事油浴
打落的反应瓶
1.油浴燃烧事故
事故原因 实验时, 试剂滴落到油浴中, 因油浴未及时更换, 导致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经常更换油浴。
(另: 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
2.爆炸事故
时间: 2019.11.9
事故经过: 用1,4-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氯-丁炔-1-醇, 反应 完成后用乙醚萃取。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 剩下500mL 有机物, 用水泵减压蒸馏, 蒸出产物。加热温度110-120℃, 减压20mmHg, 反应瓶 1000mL。当蒸出150 mL产品时, 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 随即发生爆炸。由于 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 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 因 反应量很小, 未曾发生事故。
8.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时间: 2019.11.22
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11:00左右, 当事 人完成反应后的处理工作。她用油 泵抽干氨基四氮唑的溶剂后, 用牛角 匙刮取附在瓶壁上的产物, 即发生了 爆炸, 碎玻璃将她的脸和左手手指炸 伤。
爆炸后, 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 击穿的小孔, 分液漏斗被击碎。
点评: 处理醚类溶剂必须非常小心, 它不仅易燃而且易爆。回流溶剂不开冷凝 水, 是一种严重的違规操作。
13.色谱操作
•经过: 2019年7月, 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 •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 已变形, 柱箱内的加热丝、 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 2个月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 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 情况下, 开启氢气, 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当时, 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 旁边, 幸免了伤害事故。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 仪器维修人 员对仪器进行改动后, 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 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 作。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9a41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e.png)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在某个高校的化学实验室里,有个年轻又有点莽撞的学生小明。
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就像一个装满神秘魔法药水的宝库。
这天,小明在做一个自己“突发奇想”的实验。
他看到一瓶强酸和一瓶有机溶剂放在旁边,也没多思考,就想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他完全忽略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玩火。
当他把强酸慢慢倒入有机溶剂的瞬间,就像点燃了一颗隐形的炸弹。
“轰”的一声,剧烈的爆炸发生了。
玻璃容器被炸得粉碎,碎片像子弹一样四处飞溅。
化学试剂也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仪器设备都被炸毁了一部分。
幸运的是,小明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没有受伤,但他的脸和手臂还是被玻璃碎片划伤了,流着血,看起来特别狼狈。
实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就像恶魔释放出的毒气。
其他同学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随意混合化学试剂而导致的严重事故。
在实验室里,每种化学试剂都有自己的“脾气”,不能随便乱搭配,就像不能随便给人乱吃药一样。
二、火灾事故。
有一个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面的研究员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进行各种实验。
其中有一个角落,堆放着一些实验用过的滤纸,这些滤纸之前接触过一些易燃的化学物质。
有一位研究员老张,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实验室里抽烟。
尽管实验室有明确规定禁止吸烟,但老张觉得自己就抽一小会儿,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像很多心存侥幸的人一样。
他点燃香烟后,不小心把烟灰弹到了旁边堆满滤纸的地方。
那一点点烟灰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掉到了充满易燃物质的滤纸堆里。
瞬间,小火苗就冒了出来,开始慢慢地吞噬着滤纸。
一开始,老张还想着用脚踩灭,可是火势蔓延得太快了。
那些滤纸就像干柴遇到了烈火,“呼呼”地燃烧起来。
火势迅速扩大,很快就烧到了旁边的一些木制的实验台和摆放着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化验室事故案例及分析
![化验室事故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2c217d55270722192ef791.png)
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人用拖布蘸上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
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
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
原因分析:因为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事故案例:某化工厂在气相色谱仪开机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致使色谱仪发生爆炸。
事故经过:2001年9月5日10时,某化工厂净化工段化验室班长张某让当班人员黄某对二楼一台色谱仪开机,黄某将色谱仪通入载气氢气后,打开主机开关,当打开加热控制器开关2min 后,仪器发生爆炸,致使仪器前门飞出打在2m外的试验台上,严重变形,幸好黄某打开加热开关后,转到仪器侧面检查尾气,未造成人员伤害。
原因分析:直接原因经事后调查分析,色谱仪内一色谱柱被卸走,导致大量氢气泄漏到色谱柱箱内,与柱箱内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当开启箱内加热丝开关,使加热丝加热烧成红色,产生明火引起爆炸。
主要原因该操作工黄某在开机前未按规程要求操作,对色谱柱箱内所有连接处未进行试漏。
如果当时打开色谱柱箱,就会发现缺少一根色谱柱,不致于使氢气大量泄漏于柱箱内。
其它原因该仪器停机后未按要求对仪器的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对仪器未作很好的保护,而在下次开机前很容易让人省去试漏这一项工作。
由于该仪器是进行临时样品分析的,1个月前还曾使用过,在停机过程中,原仪器维修工将仪器内一色谱柱卸走,又因其在此期间调离本岗位,未对仪器情况进行严格交接,致使黄某在开机时免去试漏这一程序。
班长张某对本化验室仪器情况了解不全面,未能协同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
事故案例:硫酸灼伤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3月19上午8:55左右,生产技术科中心化验室副组长朱晓娟在溶液室配制氨性氯化亚铜溶液(1体积氯化亚铜,加入2体积25%的浓氨水)时,在量取200ml氯化亚铜溶液放入500ml平底烧瓶中后,需加入400ml的氨水。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6d3e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4.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知识、创新技术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汲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试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化学试剂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门窗震碎,造成该研究生重伤,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潜在危险,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措施。
2、实验操作不规范,在添加化学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剂量进行,导致反应失控。
3、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防爆装置,无法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爆炸的危害。
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研究生重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财产损失: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损坏严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修复和更换。
3、科研进度受阻:由于实验室受损,相关的科研项目被迫暂停,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教训与启示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充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过导师或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防爆装置、消防器材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二:电气火灾事故事故经过在一家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一台老化的实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短路,引发了电气火灾。
由于实验室存放了大量的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d279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未知、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
然而,实验室中也潜藏着各种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防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
一、化学试剂泄漏事故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瓶装有强腐蚀性化学试剂的瓶子倾倒,试剂泄漏出来。
该研究生在惊慌失措之下,没有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而是试图用手去堵住泄漏口,结果导致手部严重灼伤。
同时,泄漏的试剂沿着实验台流淌到地面,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有毒气体,弥漫在实验室中。
幸好,其他同学及时发现并启动了通风系统,疏散了人员,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危险程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
2、实验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固定好试剂瓶,导致瓶子倾倒。
3、实验室缺乏必要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使得操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4、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排出泄漏产生的有毒气体。
事故后果:1、该研究生手部严重灼伤,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影响了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2、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受到污染和损坏,需要进行清理和修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由于有毒气体的泄漏,周边实验室的人员也受到了惊吓和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被迫中断。
教训与启示:1、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危险程度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2、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
3、配备齐全必要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完善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保证实验室空气的流通和安全。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69c5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0.png)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实验室是很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医药、食品、环境等。
在实验室工作中,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作人员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的案例,探讨其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案例一:实验室设备故障引发溢液事故在某实验室中,一台温度控制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温度失控,并造成药品溢液。
事故原因主要有两点:1. 设备维护不及时:实验室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而在该实验室中,长期缺乏设备维护,导致设备故障概率增加。
2. 人员疏忽大意:实验室人员对设备故障的警觉性不高,对温度控制设备异常反应迟钝,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实验室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设备定期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按时维护和保养,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
2. 培训人员技能:提供相关培训,加强人员对设备故障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提高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力。
三、案例二:实验操作不当引发化学品泄漏某实验室中,人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一次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事故原因如下:1. 操作不规范:实验人员对化学实验操作要求不够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2. 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应急处置培训,不知道如何迅速有效地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实验室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操作规范培训:加强对实验人员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其对安全操作的认知和理解,确保实验操作规范进行。
2.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包括应急预案、紧急联系方式等,确保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案例三:标本管理不善引发数据混乱在某检验科实验室中,由于标本管理不善,导致多个标本相互混淆,给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带来困扰。
事故原因如下:1. 标本标识不清晰:标本标识过于简单,易于混淆,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保证标本的唯一性。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f63c712b160b4e767fcfe3.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封管事故李某在进行实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
2-误操作事故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加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事请教解决方法,爆炸就发生了,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由于当事人在加药品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用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3-实验室微生物感染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中,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一种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炭疽病等20余种传染病并列)。
曾令全社会恐慌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一度传出病毒源自实验室泄露的说法。
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台湾和北京,后来发生的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实验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
4-仪器安全检查不到位4.1某化验室新进一台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m多高后崩离3m多远。
当场炸倒3人,其中2人轻伤,一块长约0.5cm碎玻璃片射人另1人眼内。
事故原因: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易燃气乙炔,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化验室事故案例和事故处理预案
![化验室事故案例和事故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193a8453610661ed9f4ef.png)
化验室事故案例和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案例案例一:浓硝酸燃烧事故事故经过:某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同志就用拖布蘸弄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
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
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案例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爆炸事故事故经过:某化验室新进一台独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该仪器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米多高后崩离3米多远。
当场炸到3人,其中2人轻伤,另1人由于一块长约0。
5厘米的玻璃射入眼内,而住进医院治疗。
事故原因:分析认为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燃气乙炔,可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查明原因后,厂家更换一台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把仪器内部的连接管全部换成不锈钢管。
案例三: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燃烧事故某厂化验室做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当班化验员做实验时加热速度过快,使润滑油很快达到燃烧温度,遇火发生爆炸。
化验员当时慌了手脚,没有采用旁边的灭火器灭火,而是大叫起来,结果在通风橱风力作用下,火焰更大、烟雾弥漫,其他人听到喊叫声冲进化验室,及时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
灭火后发现整个木制通风橱被烧的面目全非,玻璃都被烧变了形。
事故原因:化验员经验少,升温速度过快,发生事故慌做一团,放在附近的灭火器忘记使用,主要是平常演习次数少,遇事不冷静。
案例四:煤油、二甲苯燃烧事故事故经过:某厂化验室做粗酚中的酚及同系物试验,需制一种溶剂煤油、二甲苯,制作过程是:煤油经硫酸洗涤并与碱中和,再进行蒸馏,切取200~300℃的馏出物,在同二甲苯混合配成5:3的溶剂。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享和教训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享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83843f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9.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享和教训案例一:化学品泄漏导致火灾案例描述:一个化学实验室在清洗试剂槽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化学品泄漏,泄漏的化学品与周围的空气发生反应引发火灾。
由于实验室没有灭火设备且工作人员缺乏应急处理经验,火势很快失控,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教训:1. 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各种化学品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2. 实验室必须配置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实验室应建立紧急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在进行危险化学品操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化学护目镜等。
5. 如发生任何事故情况,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危害加重。
案例二:实验室玻璃器皿破裂伤人案例描述: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高温实验时,实验中的玻璃器皿突然破裂,导致化学品喷洒,造成工作人员的面部和手部烧伤。
教训:1. 实验室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玻璃器皿,并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或破损的器皿。
2. 在进行高温实验时,必须掌握合适的操作方法,如缓慢升温、避免突然冷却等,以减少器皿破裂的风险。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防止化学品喷溅对身体造成伤害。
4. 实验室中应配备急救设备,如急救箱、紧急洗眼器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案例三:电气设备起火案例描述:一个实验室使用老化的电气设备,由于长时间使用未得到及时维修,其中一台设备发生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教训:1. 实验室必须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如有老化或破损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2. 实验室应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并加强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培养。
3. 实验室中应配置火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火灾危险。
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b6fa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4.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一、“爆炸的酒精灯”咱先来说说这个酒精灯引发的“惨案”。
有个实验室的小伙伴,那是个急性子。
那天做实验的时候,他刚把酒精灯点着,突然发现旁边的一个试剂瓶标签没贴好,就想赶紧去处理。
他完全忘记了酒精灯还在燃烧,就这么随手一挥,胳膊肘把酒精灯给碰倒了。
你猜怎么着?那酒精灯里的酒精就像找到了自由的方向,“哗”地流了一地。
这还没完,旁边正好有个加热设备,温度那叫一个高啊。
这酒精一沾到热乎的地方,瞬间就着了起来。
小火苗“噌”地一下就变成了大火球,整个实验台都被火苗包围了。
这小伙伴当时就懵了,还好旁边的人反应快,拿着灭火器冲过来一阵猛喷,总算是把火给扑灭了。
不过呢,实验台上的那些仪器、试剂可就遭了殃,损失惨重啊。
从这事儿以后,大家在实验室里都特别注意酒精灯周围的东西,谁也不敢乱放东西或者毛手毛脚的了。
二、“错用强酸的悲剧”还有一个事儿,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特别后怕。
有个学生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要用到一种酸,但是他呢,没仔细看试剂瓶上的标签。
那瓶强酸和旁边的一瓶弱酸长得有点像,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拿错了。
按照他的实验步骤,就把这拿错的强酸当成弱酸开始操作。
当他把强酸往反应容器里加的时候,那反应可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了。
强酸的腐蚀性大家都知道,一下子就开始腐蚀容器,还“噗噗”地往外冒刺鼻的烟。
这学生吓坏了,手忙脚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实验室老师听到动静赶紧跑了过来,采取了紧急措施,把这个反应给终止了。
但是那学生的手还是不小心被溅出来的酸液给灼伤了,疼得他直叫唤。
从那以后啊,大家在实验室拿试剂的时候,都会看了又看,确认好几遍才敢用,就怕再发生这种低级错误。
三、“被忽视的通风橱”有一天,一个组员在做这个合成实验的时候,嫌麻烦就没把通风橱的门完全拉下来。
他心想,就这么一点气体,应该不会有啥大问题吧。
结果呢,随着实验的进行,那些有毒气体就慢慢在实验室里弥漫开来。
其他的小伙伴们开始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还觉得头晕眼花的。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722f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3.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中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总结出相关的教训,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一、案例一:化学品泄漏事故在某大学化学实验室中,一名实验室助理在操作时不慎将试管中的有毒化学品倒出,导致化学品泄漏,造成一人中毒。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1 缺乏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意识:实验室人员未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导致接触有毒化学品时无法及时阻止泄漏。
1.2 操作不标准:在倾倒试管时,助理没有使用漏斗或其他工具进行辅助,导致化学品溅溢。
1.3 缺乏危险品操作培训:助理在未接受过系统的危险品操作培训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对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知识了解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教训:1.1 加强安全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知识的学习。
1.2 强化操作规范:制定实验室操作规范,要求实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培训。
1.3 安全检查与监督: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加强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案例二:火灾事故某医药实验室在进行药物研制时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经过事故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2.1 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实验室内的电线经过多年使用已经老化,短路引发了火灾。
2.2 消防设施不完善:实验室内的消防器材维护不及时,灭火器过期未更换,导致无法迅速有效地扑灭火源。
2.3 缺乏火灾应急预案:实验室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没有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故后果加重。
应采取以下教训:2.1 定期检查电线设施:实验室应每年对电线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确保安全使用。
2.2 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实验室负责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ac50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f.png)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化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化学分析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实验涉及到各种化学试剂和设备,化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化验室安全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化验室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化验室在进行化学试剂混合实验时,由于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导致试剂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
由于实验室通风设施不完善,有毒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实验室内空气污染,多名实验人员中毒。
案例二:一名实验人员在进行化学试剂倒液实验时,由于操作不慎,试剂瓶口未及时擦拭干净,导致试剂瓶外侧残留了少量试剂。
后来其他人员在操作时不慎触摸到试剂瓶外侧,导致皮肤发生化学灼伤。
案例三:实验室内一名实验人员在操作化学试剂时,由于未佩戴防护眼镜,不慎溅入了少量试剂,导致眼睛受到化学刺激,严重影响了视力。
以上案例都是由于化验室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安全事故。
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实验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实验室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坏和污染。
因此,我们在化验室进行实验时,务必要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前应该对实验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充分了解和熟悉,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次,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该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另外,实验室应该配备完善的通风设施,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减少有毒气体的滞留。
最后,实验人员在进行化学试剂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混合和倒液,避免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灼伤。
总之,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和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的。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才能有效预防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共同维护好化验室的安全环境。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0a84cb020b1c59eef9c7b40f.png)
安全伴随着大家每一天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只有你时时具备安全意 识,事事具有安全意识,才能愉快的 度过每一天!
我们做实验,特别是化学实验, 更应强化安全意识!
也许你会觉得安全事故离我们遥远, 看看下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安全事件 吧!
9
所内案例:违章操作 误伤手指
六. 乙醚爆炸事故
责任人:某某 时间:2019.7.6 地点:1#210
事故经过:
当事人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后处理,即用石油醚提纯产品。 反应瓶2升,石油醚1000毫升(30℃-60℃),电热套加热回流, 冷凝水冷却,至中午11时左右突然发现通风柜内有火花闪烁, 接着发生爆炸。爆炸引燃了电热套和周围的纸张,当事人立即 拔下电热套插座,并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教训:废液处理不当。
24
所外案例:中科院化学所实验室起火
2009年2月27日晚6点左右,中科 院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起火,室 内部分器材被烧毁。事发后,三 名保安因吸入烟气被熏倒。事发 后,双榆树消防中队和亚运村消 防中队先后赶往现场,在化学研
究所外拉起了近百米的警戒线。
化学所起火原因是一个以液体乙醇作为循环液体的小型冷却装置的塑料管老化, 泄漏出的乙醇引起了起火。该实验室在实验楼的五楼顶楼,烧毁一个通风橱,失 火面积约3平方米。
浙江大学博士生实验室死亡事件
2009年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发现 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拨 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 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 中心宣布于某抢救无效死亡。袁某某留院观察治疗,于次日出院。 经初步调查发现,浙大化学系教师莫某某、浙江某高校教师徐某某,于 事发当日在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做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将本应接入307实验 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211室输气管的行为。莫某某、徐某某的行为 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c229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1.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的事件。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实验室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化学试验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一种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泄漏。
由于实验室通风设施不完善,化学品蒸气扩散到周围空间,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呼吸道不适,部分人员出现呕吐、眼睛灼痛等症状。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并进行了相应的急救和处理。
事故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和通风设施不完善。
案例二,火灾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高温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室内发生火灾。
由于实验室内存放了大量易燃物品和化学试剂,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并进行了相关善后工作。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物品存放不当。
案例三,实验器材损坏事故。
某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实验器材老化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器材损坏。
损坏的实验器材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给实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事故原因主要是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要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实验人员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确保实验室通风、消防等设施完善;三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
总之,实验室安全事故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引起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工作环境。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讲解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c6d2f4e45c3b3566ec8b62.png)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1.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试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3.误操作事故一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老师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硝基甲烷(易制爆),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禁配物:强还原剂、酸类、碱类、卤代烷烃、金属氢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氨、胺类等。
小知识4.金属钠燃烧事故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
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
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
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
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0e12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6.png)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化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化学分析的重要场所,然而化验室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化验室安全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并且提高化验室安全意识。
案例一,化学品泼洒事故。
某化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位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硫酸泼洒在了自己的手上,造成了严重的灼伤。
事故发生后,其他实验员迅速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幸运的是实验员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这起事故也给化验室安全敲响了警钟,要求所有实验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二,实验器材损坏事故。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实验员使用的玻璃烧杯由于长期使用而出现了裂纹,导致在加热过程中突然破裂,造成了化学品的泼洒和烫伤事故。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化验室的实验器材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损坏及时更换,避免因为器材损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案例三,化学废物处理不当事故。
在某化验室,实验员在实验结束后将化学废物直接倒入下水道,导致了下水道的堵塞和污染。
这不仅对实验室的环境造成了污染,也给实验员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化验室需要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制度,对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案例四,火灾事故。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由于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导致实验台上的酒精灯失控,引发了火灾事故。
幸运的是实验室内部配备了灭火器材,及时扑灭了火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在化验室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使用火源的规定,确保实验台上的火源安全可靠。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化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化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化验室的安全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实验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器材,科学处理化学废物,严格控制火源使用,确保化验室的安全生产。
试验检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试验检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4f67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0.png)
试验检测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化学试剂混合爆炸事故。
话说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呢,就像一群在魔法世界里探索的小巫师,不过有时候魔法也会失控。
有个年轻的实验员小李,他那天可能是脑子被门夹了一下,有点迷糊。
实验室里有一瓶强酸和一瓶强碱,这俩东西就像一对冤家,平时都得小心翼翼地分开存放。
可小李呢,他可能在想自己是不是能创造个什么新的化学奇迹,在没有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就把这两种试剂混合在了一起。
刹那间,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容器里“轰”的一声就炸了。
玻璃碎片到处乱飞,小李的脸都吓白了,幸好他当时戴着护目镜,眼睛才没受伤,不过手上还是被玻璃碴子划了好几道口子。
这就告诉我们啊,化学试剂可不是闹着玩的,千万得按照规定来,别乱搞什么“创新组合”。
二、高速离心机事故。
还有一个实验室里的大“家伙”——高速离心机。
这东西转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超级旋风小陀螺,转速那叫一个快。
有个叫老王的实验员,他那天着急忙慌的,为啥呢?因为他约了人下班后去喝酒,想着赶紧把实验做完。
他把样品放到离心机里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查样品管的密封性。
这就好比给一个装满水的破袋子系在一个高速旋转的轮子上,能不出事吗?离心机刚转起来没多久,就因为样品泄漏失去了平衡。
整个离心机就像发疯了一样,开始剧烈摇晃,然后“哐当”一声,从实验台上掉了下来。
这可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差点没把心脏病吓出来。
老王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好在没有人被砸到,但是离心机可就报废了,实验室还得停工好几天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所以啊,再着急也不能在设备操作上马虎,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引发大事故。
三、电气设备触电事故。
再讲讲电气设备方面的事儿。
在一个电气实验室里,有一台老旧的检测设备,电线都有点破破烂烂的,就像一个上了年纪、衣衫褴褛的老人。
小张是这个实验室的新人,对这个设备还不是很熟悉。
他在操作设备的时候,发现设备有点接触不良,这时候他没有按照正确的程序,比如说先切断电源再检查。
试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试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754e4cf524ccbff0218452.png)
附件2:实验室安全爭故典型案例一、火灾事故1.2001年5月20日,XX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XX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XX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XX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1 / 55.2003年5月31日,XX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6.2003年6月12 H,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7.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 0, XX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1.封管事故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 l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C。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 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2.盐酸气伤人事故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则化验室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浓硝酸燃烧事故
事故经过:某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同志就用拖布蘸弄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
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
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案例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某化验室新进一台独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该仪器在分析人员调试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窗户内层玻璃全部震碎,仪器上的盖崩起2米多高后崩离3米多远。
当场炸到3人,其中2人轻伤,另1
人由于一块长约0。
5厘米的玻璃射入眼内,而住进医院治疗。
事故原因:分析认为仪器内部用聚乙烯管连接燃气乙炔,可接头处漏气,分析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查不到位。
查明原因后,厂家更换一台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把仪器内部的连接管全部换成不锈钢管。
案例三: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燃烧事故
事故经过:某厂化验室做润滑油开口闪点分析,当班化验员做实验时加热速度过快,使润滑油很快达到燃烧温度,遇火发生爆炸。
化验员当时慌了手脚,没有采用旁边的灭火器灭火,而是大叫起来,结果在通风橱风力作用下,火焰更大、烟雾弥漫,其他人听到喊叫声冲进化验室,及时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
灭火后发现整个木制通风橱被烧的面目全非,玻璃都被烧变了形。
事故原因:化验员经验少,升温速度过快,发生事故慌做一团,放在附近的灭火器忘记使用,主要是平常演习次数少,遇事不冷静。
案例四:煤油、二甲苯燃烧事故
事故经过:某厂化验室做粗酚中的酚及同系物试验,需制一种溶剂煤油、二甲苯,制作过程是:煤油经硫酸洗涤并与碱中和,再进行蒸馏,切取200~300℃的馏出物,在同二甲苯混合配成5:3的溶剂。
但在蒸馏时化验员急于求成,擅自加快蒸馏速度,把的电炉上的石棉网取下,而且烧瓶内的液体体积也超过烧瓶的容积2/3,当煤油沸腾后烧瓶忽然破碎,没有在电炉上剧烈燃烧起来,顿时大火夹杂着浓烟笼罩整个化验室,化验员惊慌失措,大声喊叫。
这时正在走廊干活
的其他人人员见状,马上使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
大火后,电炉导线绝缘皮以被烧焦,附近一塑料桶和烘箱都被烧焦变形,粗酚样品也被烧掉。
事故原因:主要是化验员为了加快蒸馏速度,调大加热功率,撤掉石棉网,烧瓶内的液体太多,同时蒸馏瓶壁太薄,质量差。
案例五:色谱仪柱箱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2002年7月,某化验室正准备开启的一台102G型气相色谱仪柱箱忽然爆炸。
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
事故原因是2个月前一名维修人员把色谱柱自行卸下,而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氢气,通电后发生了这起事故。
当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
事故原因:化验员在每次开机前都应检查一下气路,仪器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改动后,应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并挂牌,而2人都没有按规定操作。
同时单位管理也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