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GHz天线的选择和选择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无委对2.4G频段的规定

国家无委对2.4G频段的规定

国家对2.4GHz无线设备发射功率的限制以及相关规定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3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各相关单位:为适应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科研、生产单位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研究频段及便利条件,满足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需求,根据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频谱使用情况,并参照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决定调整2.4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部分技术参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发文之日起,调整2.4-2.4835GHz频段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一)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天线增益<10dBi时:≤100mW或≤20dBm;天线增益≥10dBi时:≤500mW或≤27dBm。

(二)最大功率谱密度:1.直接序列扩频或其它工作方式:天线增益<10dBi时:≤10dBm/MHz(EIRP);天线增益≥10dBi时:≤17dBm/MHz(EIRP);2.跳频工作方式:天线增益<10dBi时:≤20dBm/MHz(EIRP);天线增益≥10dBi时:≤27dBm/MHz(EIRP)。

(三)载频容限:20ppm(四)带外发射功率(在2.4-2.4835GHz频段以外):≤-80dBm/Hz(EIRP)。

(五)杂散发射(辐射)功率(对应载波±2.5倍信道带宽以外):≤-36dBm/100kHz(30-1000MHz);≤-33dBm/100kHz(2.4-2.4835GHz);≤-40dBm/1MHz(3.4-3.53GHz);≤-40dBm/1MHz(5.725-5.85GHz);≤-30dBm/1MHz(其它1-12.75GHz)。

二、2.4GHz频段作为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系统、蓝牙技术设备、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等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共用频段。

符合技术要求的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在2.4-2.4835GHz频段内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及工业、科学和医疗等非无线通信设备共用频率,均为主要业务。

2.4G天线设计完整指南设计(原理、设计、布局、性能、调试)

2.4G天线设计完整指南设计(原理、设计、布局、性能、调试)

本文章使用简单的术语介绍了天线的设计情况,并推荐了两款经过测试的低成本PCB天线。

这些PCB天线能够与PRoC?和PSoC?系列中的低功耗蓝牙(BLE)解决方案配合使用。

为了使性能最佳,PRoC BLE和PSoC4 BLE2.4GHz射频必须与其天线正确匹配。

本应用笔记中最后部分介绍了如何在最终产品中调试天线。

1、简介天线是无线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发送和接收来自空中的电磁辐射。

为低成本、消费广的应用设计天线,并将其集成到手提产品中是大多数原装设备制造商(OEM)正在面对的挑战。

终端客户从某个RF产品(如电量有限的硬币型电池)获得的无线射程主要取决于天线的设计、塑料外壳以及良好的PCB布局。

对于芯片和电源相同但布局和天线设计实践不同的系统,它们的RF(射频)范围变化超过50%也是正常的。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最佳实践、布局指南以及天线调试程序,并给出了使用给定电量所获取的最宽波段。

图1.典型的近距离无线系统设计优良的天线可以扩大无线产品的工作范围。

从无线模块发送的能量越大,在已给的数据包错误率(PER)以及接收器灵敏度固定的条件下,传输的距离也越大。

另外,天线还有其他不太明显的优点,例如:在某个给定的范围内,设计优良的天线能够发射更多的能量,从而可以提高错误容限化(由干扰或噪声引起的)。

同样,接收端良好的调试天线和Balun(平衡器)可以在极小的辐射条件下工作。

最佳天线可以降低PER,并提高通信质量。

PER越低,发生重新传输的次数也越少,从而可以节省电池电量。

2、天线原理天线一般指的是裸露在空间内的导体。

该导体的长度与信号波长成特定比例或整数倍时,它可作为天线使用。

因为提供给天线的电能被发射到空间内,所以该条件被称为“谐振”。

图2. 偶极天线基础如图2所示,导体的波长为λ/2,其中λ为电信号的波长。

信号发生器通过一根传输线(也称为天线馈电)在天线的中心点为其供电。

按照这个长度,将在整个导线上形成电压和电流驻波,如图2所示。

2.4g天线效率范围

2.4g天线效率范围

2.4g天线效率范围
2.4GHz 天线的效率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天线设计、制造质量、安装环境等。

一般来说,2.4GHz是用于Wi-Fi、蓝牙等通信标准的频段,而天线的效率对通信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2.4GHz 天线效率的一般性信息:
1.内置设备天线:一些设备(如无线路由器、蓝牙设备)内置了
小型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天线。

这类天线的效率通常
在50%到70%之间,但具体取决于设计和制造质量。

2.外置天线:外置天线的效率可以更高,通常在70%到90%之间。

这种类型的天线常用于无线路由器、Wi-Fi适配器、蓝牙设备等。

3.定向天线:一些特定应用需要定向天线,例如用于点对点通信
的定向天线或用于无线网络的方向性天线。

这些天线的效率可
以更高,达到90%以上。

4.安装环境:天线效率还受到安装环境的影响。

例如,天线在受
阻碍或有多径效应的环境中可能表现不佳,导致效率下降。

5.设计技术:使用不同的天线设计技术(例如贴片天线、螺旋天
线、定向天线等)也会影响天线的效率。

要准确评估特定天线的效率,通常需要进行天线测试或查阅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规格。

在实际应用中,保持天线的正确安装和定期检查可以确保天线效率的最佳性能。

无线路由器天线的选择原理

无线路由器天线的选择原理

无线路由器天线的选择原理
无线路由器天线的选择原理如下:
1. 频段匹配:选择与无线设备频段相匹配的天线,例如
2.4GHz频段的设备需选择2.4GHz的天线。

2. 增益匹配:根据无线设备的需求,选择相应增益的天线,增益越高,传输距离越远。

3. 方向性匹配:根据无线设备的使用环境,选择定向或全向天线。

4. 线损匹配:考虑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线损,选择较低的线损天线。

5. 天气条件:根据使用环境的天气条件,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等天气条件较好的天线。

6. 品牌选择:选择信誉度较高、质量有保障的品牌天线。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无线路由器天线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其能够达到最优的传输效果。

ANTCOR 蚂蚁系列网络产品 2.4GHz超级无线终端机 说明书

ANTCOR 蚂蚁系列网络产品 2.4GHz超级无线终端机 说明书

目录ANTCOR蚂蚁系列网络产品 (1)2.4GHz 超级无线终端机车 (1)一、产品概述 (3)二、液晶配置 (5)2.1欢迎界面 (5)2.2屏幕菜单 (5)2.2.1设备信息 (5)2.2.2无线信息 (6)2.2.3无线扫描 (6)2.2.4学习过程 (7)2.2.5恢复出厂设置 (7)三、WEB页面配置 (8)3.1本地设置 (8)3.2登录设备 (8)3.3无线模式介绍 (9)3.3.1站点模式设置 (10)3.3.2中继模式设置 (12)3.3.3 3G无线路由器模式设置 (13)3.3.4无线路由器PPPoE设置 (14)3.3.5无线路由器设置 (15)3.4如何设置学习过的信息 (17)3.5高级设置 (19)3.6系统服务 (19)3.7系统设置 (19)3.8论坛 (22)附录A:无线安全设置说明 (22)附录B:无线工具使用说明 (23)7.1校正天线 (24)7.2 Ping (24)7.3跟踪路由 (24)7.4站点侦测 (25)附录C:FAQ(蚂蚁战车无线问答) (25)声明未经过本公司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仿制、复制、眷抄或译本部分或者全部内容。

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进行商品传播或用于任何商业、赢利目的。

本手册所提到的产品规格和资讯仅供参考,如内容有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除非有特殊约定,本手册仅做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等均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担保。

一、产品概述感谢您使用本公司ANTCOR蚂蚁系列网络产品2.4GHz 超级无线终端机(蚂蚁战车)。

这份手册将会帮助您完成所有的安装使用。

本包装内应该包含下列对象:2.4GHz 超级无线终端机(蚂蚁战车)5dBi天线5V、2A电源交叉网线保修卡注意:如有缺少请与经销商联系。

ANTCOR蚂蚁系列网络产品室内型超级无线终端机(蚂蚁战车),工作在2.4GHz频段,符合IEEE802.11b/g标准,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数据速率高达20Mbps 以上,具有速率高、传输距离远等特点,是小区无线覆盖/农村无线覆盖/校园无线覆盖/无线城市覆盖应用的最佳选择。

【选择攻略】2.4GHz 频段天线选择

【选择攻略】2.4GHz 频段天线选择

2.4GHz 频段天线选择天线(antenna)是一种能量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

对于设计一个应用于射频系统中的小功率、短距离的2.4GHz无线收发设备,天线的设计和选择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天线系统可以使通信距离达到最佳状态。

2.4GHz天线的种类也很多,不同的应用需要不用的天线。

天线简介图1 天线传输原理为保证天线的传输效率,天线的长度大约是电磁波波长的1/4,所以信号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天线的长度越长;信号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天线的长度越短。

则常用的2.4GHz 频段频率高,波长短,天线的长度短,可用内置天线,也可以用外置天线。

天线做的更短,如1/8波长或1/16波长,也可以使用,只是效率会下降。

某些设备会采用“短天线+LNA”的方式,也能达到长天线的接收效果。

但是短天线要达到长天线的发射效果,就需要提升发射功率了,因此对讲机需要发射信号,都是长的外置天线,而FM收音机只收不发,有内置接收天线。

例如2G(900MHz)、4G(700-2600MHz)、WIFI和蓝牙(2.4GHz)、GPS(1.5GHz),这些常用的物联网通信方式,可以做内置天线。

对于手持机、穿戴设计、智能家居等小尺寸产品,很少使用外置天线,普遍采用内置天线。

集成度高,产品外观更美观,性能比外置天线略弱一点。

物联网、智能硬件产品,要联网传输数据,都需要有天线。

空间越小、频段越多,天线设计越复杂。

外置天线一般都是标准品,买频段合适的,无需调试,即插即用。

例如快递柜、售货机这些,普遍使用磁吸的外置天线,吸在铁皮外壳上即可。

这些天线不能放在铁皮柜里面,金属会屏蔽天线信号,所以只能放在外面。

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缺点是不能用在小尺寸产品上。

天线类别那如何从众多的2.4GHz天线中选择出适合自己无线收发设备的2.4GHz天线,接下来就通过对2.4GHz天线的分类和分类对比来介绍如何选择2.4GHz天线。

2.4 GHz天线和滤波器的器件选择与设计因素考虑

2.4 GHz天线和滤波器的器件选择与设计因素考虑

2.4 GHz天线和滤波器的器件选择与设计因素考虑2.4 GHz是现代RF设计的最佳选择,可以通过提及一些知名品牌来证明:蓝牙,ZigBee,Wi-Fi和WLAN。

人们还可以将细胞应用投入混合物中。

显然,这种未经许可的频段允许各种手持式,移动式和固定式基站设计,这些设计可以点对点通信,也可以通过蜂窝或网状网络进行路由。

但是,人气带来了技术问题。

即使使用通道分段,一个标准的信号也可以踩到另一个标准信号并阻塞吞吐量。

幸运的是,频率分配,算法,时间切片和后退定时器等技术有助于让每个人分享乐队并一起玩得很好。

即便如此,实现最佳性能和满足可靠性目标需要卓越的天线设计,并密切关注相关组件,以保持一切谐振。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平衡还是单端,发射增益和接收灵敏度取决于天线的物理特性及其辐射方向图。

本文将介绍2.4 GHz天线以及使其工作的耦合网络。

它研究了可在2.4 GHz ISM频段工作的商用单芯片天线。

它讨论了与使用单芯片天线相关的天线类型,RF分布模式以及范围和设计问题,而不是连接器安装的外部天线或PCB天线。

信号路径使天线按需运行的关键是天线的信号路径。

虽然大多数RF芯片具有良好的输出级,但仍可能需要匹配,滤波和分离,特别是如果单个天线用于多个通信标准。

因此,典型的RF 输出级仍然必须连接到单端,平衡或双工匹配网络(图1)。

图1 :虽然RF芯片具有很多功能,但与天线的匹配仍然是工程师的责任,并且根据所使用的天线类型以及它是否是共享RF级而不同。

例如,使用蓝牙的应用程序。

您可以使用带通或低通滤波器组合的单端输出级将IC驱动器级布线和匹配到天线(图2A)。

更好的方法是通过平衡- 不平衡转换器和带通滤波器使用平衡差分驱动器级(图2B)。

图2A:单个- 结束连接可以利用较低成本的过滤器和匹配元素。

2.4Gwifi的频道信道20M40M的概念,区别

2.4Gwifi的频道信道20M40M的概念,区别

2.4Gwifi的频道信道20M40M的概念,区别单天线 : 20MHz max 65Mbps, 40MHz max 150Mbps双天线 : 20MHz max 130Mbps, 40MHz max 300Mbps40MHZ 实际上是⽤了两个频道, 20MHZ 实际上是⽤了1个频道。

20MHz对应的是65M带宽穿透性好传输距离远(100⽶左右)40MHz对应的是150M带宽穿透性差传输距离近(50⽶左右)可能某channel下20MHz, 就会⽤2.42-2.44GHz40MHz, 就会⽤2.41-2.45GHz2.4G频率因为⼲扰不能上40MHZ的话,需要改⼀下设置,在⾼级设置⾥⾯把20/40MHZ共存选项取消,就可以了。

20MHz和40MHz并存,如果是⼀般家⾥⽤的话就别开了,时常会有很多设备接⼊的话就开着,就是接⼊设备数量不稳定可以打开这⾥“带宽”指的是⽆线⽹卡连接⽆线路由器时的信道带宽,⽽不是⽆线⽹卡的传输速率,也不是 ISP 运营商提供的带宽。

信道带宽,是指限定了允许通过该信道的信号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也就是限定了⼀个频率通带。

802.11n ⽀持 20MHz 和 20MHZ/40MHz 通道;以前的标准中(11a、11b 和 11g)使⽤的是 20MHZ 的带宽。

802.11n 标准⽀持 20MHz 和 40MHz 信道,其中 40MHz 信道将是最宽的信道,由两个邻近、遗留的 20MHz 频谱信道组成; 当然也可以只⽤ 20MHz 信道,这个是由具体的情况(⽆线⽹络标准)决定的。

当⽹络模式为 11b、 11g 和 11b/g 混合⽹络模式时,它只能使⽤ 20MHz 的信道带宽,当⽹络模式设置为 11b/g 混合模式时,信道带宽是不可以选择的,它只能使⽤ 20MHz 的信道带宽,当⽹络模式更改为 11b/g/n 混合⽹络模式时,它就可以同时使⽤ 20MHz 和 40MHz 信道带宽,。

2.4g天线部分电容电感

2.4g天线部分电容电感

2.4g天线部分电容电感2.4G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天线,它的工作频率位于2.4GHz频段。

在2.4G天线的设计中,电容和电感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对天线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2.4G天线中的电容和电感部分,分析其作用及设计方法。

一、电容部分1. 电容的作用在2.4G天线中,电容主要用于匹配电路和滤波电路。

匹配电路能够使天线与馈线之间的阻抗相互匹配,提高传输效率;滤波电路则可以滤除不需要的频率信号,降低杂散辐射。

此外,电容还可以用于调整天线的频率响应和阻抗特性。

2. 电容的设计在设计2.4G天线的电容部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容值:电容值应根据天线的谐振频率和所需的工作带宽来选择。

通常,电容值越大,工作带宽越宽,但谐振频率越低。

(2)电容类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择陶瓷电容、薄膜电容、电解电容等不同类型的电容。

不同类型的电容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频率响应、温度稳定性、介质损耗等。

(3)电容布局:在天线设计中,电容的布局会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

一般来说,电容应尽量靠近天线元件,以减小寄生电感的影响。

二、电感部分1. 电感的作用在2.4G天线中,电感主要用于谐振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

谐振电路能够使天线在特定频率下工作,提高天线的工作效率;阻抗匹配电路则可以改善天线的阻抗特性,提高传输效率。

2. 电感的设计在设计2.4G天线的电感部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感值:电感值应根据天线的谐振频率和工作带宽来选择。

通常,电感值越大,谐振频率越低,但工作带宽越窄。

(2)电感类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择线圈、磁珠、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电感。

不同类型的电感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饱和电流、频率响应、损耗等。

(3)电感布局:在天线设计中,电感的布局会影响天线的辐射性能。

一般来说,电感应尽量靠近天线元件,以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

三、电容与电感的相互影响在2.4G天线设计中,电容和电感是相互影响的。

2.4GHz5.8GHz WiFi 天线基础知识

2.4GHz5.8GHz WiFi 天线基础知识

2.4GHz5.8GHz WiFi 天线基础知识若你发现新购买的2.4GHz 或5.8GHz 设备没有提供你心目中预料的无线覆盖能力,这不一定表示设备有问题,或你放置的设备位置不对,超过九成的原因是你没有为设备配上合适的天线;即使你的WiFi 客户端能通过你家中的无线路由器上网,你有没有检查过实际的无线信号强度,如果信噪比(SNR) 过低,无线传输速度便不能达到54Mbps 或更高速度,当然无线干扰等亦会影响传输速度,但连基本的无线信号也搞不好,便不要期望能高速上网。

那么我们应选购那一类型的天线? 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选用合适天线其实是一门学问,我们必须从了解天线的基础常识开始,下面的文章会介绍天线的原理及一些天线参数,相信能协助你选择及安装合适的天线,从而加强无线系统的有效覆盖面及表现。

天线是一个无源体,即不需要提供电力或其它能源,它亦非功率放大器,不会把输入的无线信号放大,相反由于馈线及接头带来的信号衰减,发放的无线能量会比输入到天线接点的能量为少,其实天线只是担当一个方向性放大器的角色,使收发能量集中于空间的某个特定区域,改变能量的发放区域到需要的地方是天线的唯一目的,若把能量发放到一些没有无线设备的地方,或者把能量过度发放到某一个区域都是浪费,根据能量不变定律,把发放到一个方向能量加强即把其它区域的能量减少。

增益增益是一个通用的天线特性表示方法,它是指相对于以下两种理想标准收发模式在某一个区域的强度增益,理想标准收发模式一是以辐射体的能量从一个isotropic 天线发出( 如下图),它是一个等方性辐射体,在空间中的任何方向放射出,所有方向都是0dB,根据此标准作为参考计算出来的增益单位为dBi,另一种理想标准收发模是基于一个自由空间半波长双极子放射出来的能量作为参考,计算出来的益单位为dBd,很明显后者的辐射体相对于前者的辐射体已存在增益,计算所得为2.16,即1 dBd = 2.16 dBi ,现时大多天线都采用dBi 为计算单位,2.4GHz 或5.8GHz 的典型增益由2 dBi 到26 dBi。

2.4G天线设计完整指南(原理、设计、布局、性能、调试).pdf

2.4G天线设计完整指南(原理、设计、布局、性能、调试).pdf

2.4G 天线设计完整指南(原理、设计、布局、性能、调试)2018-09-07 知明而行q...转自孤城夜影修改微信分享:本文章使用简单的术语介绍了天线的设计情况,并推荐了两款经过测试的低成本PCB天线。

这些PCB天线能够与PRoC?和PSoC?系列中的低功耗蓝牙(BLE)解决方案配合使用。

为了使性能最佳,PRoC BLE和PSoC4 BLE2.4GHz射频必须与其天线正确匹配。

本应用笔记中最后部分介绍了如何在最终产品中调试天线。

1、简介天线是无线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发送和接收来自空中的电磁辐射。

为低成本、消费广的应用设计天线,并将其集成到手提产品中是大多数原装设备制造商(OEM)正在面对的挑战。

终端客户从某个RF产品(如电量有限的硬币型电池)获得的无线射程主要取决于天线的设计、塑料外壳以及良好的PCB布局。

对于芯片和电源相同但布局和天线设计实践不同的系统,它们的RF(射频)范围变化超过50%也是正常的。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最佳实践、布局指南以及天线调试程序,并给出了使用给定电量所获取的最宽波段。

图1.典型的近距离无线系统设计优良的天线可以扩大无线产品的工作范围。

从无线模块发送的能量越大,在已给的数据包错误率(PER)以及接收器灵敏度固定的条件下,传输的距离也越大。

另外,天线还有其他不太明显的优点,例如:在某个给定的范围内,设计优良的天线能够发射更多的能量,从而可以提高错误容限化(由干扰或噪声引起的)。

同样,接收端良好的调试天线和Balun(平衡器)可以在极小的辐射条件下工作。

最佳天线可以降低PER,并提高通信质量。

PER越低,发生重新传输的次数也越少,从而可以节省电池电量。

2、天线原理天线一般指的是裸露在空间内的导体。

该导体的长度与信号波长成特定比例或整数倍时,它可作为天线使用。

因为提供给天线的电能被发射到空间内,所以该条件被称为“谐振”。

图2. 偶极天线基础如图2所示,导体的波长为λ/2,其中λ为电信号的波长。

2.4g方案

2.4g方案

2.4G方案概述2.4G方案是一种无线通信方案,使用2.4GHz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物联网和家庭智能设备等领域。

技术原理2.4G方案采用了IEEE 802.11标准中定义的Wi-Fi技术。

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具备高速、可靠的特点。

具体实现上,2.4G方案利用2.4GHz频段的电磁波来传输数据。

该频段受到众多无线设备的使用,如Wi-Fi、蓝牙和无线电话等,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干扰。

主要特点2.4G方案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高速传输2.4G频段具备较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需求。

2. 延迟较小2.4G方案具备较低的传输延迟,适用于对延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3. 经济实用2.4G频段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4. 多设备连接2.4G方案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可以满足多设备联网的需求。

5. 适用范围广2.4G方案广泛应用于家庭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智能健康等领域。

应用场景2.4G方案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1. 家庭智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系统、智能门锁等可以通过2.4G方案实现互联互通。

2. 物联网2.4G方案可以实现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监测、健康监护等的数据采集与传输。

3. 工业自动化工业场景中的传感器设备可以通过2.4G方案实现数据传输,方便进行设备监测与控制。

4. 智能健康医疗设备如心率监测器、血压计等可以通过2.4G方案传输数据,实现远程监测与管理。

2.4G方案的优化措施考虑到2.4G频段存在的干扰问题,以下是一些优化措施:1.信道选择:在2.4G频段中,选择一个较少干扰的信道进行通信,避免与其他设备产生冲突。

2.信号加密:对于2.4G通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3.发射功率控制:适当控制设备的发射功率,避免相邻设备产生干扰。

4.天线设计:优化设备天线的设计,提高接收和发送信号的灵敏度和效果,增加通信的稳定性。

2.4G RF天线的设计情况

2.4G RF天线的设计情况

本文章使用简单的术语介绍了天线的设计情况,并推荐了两款经过赛普拉斯测试的低成本PCB天线。

这些PCB天线能够与赛普拉斯PRoC™和PSoC®系列中的低功耗蓝牙(BLE)解决方案配合使用。

为了使性能最佳,PRoC BLE和PSoC4BLE2.4GHz射频必须与其天线正确匹配。

本应用笔记中最后部分介绍了如何在最终产品中调试天线。

1.简介天线是无线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它负责发送和接收来自空中的电磁辐射。

为低成本、消费广的应用设计天线,并将其集成到手提产品中是大多数原装设备制造商(OEM)正在面对的挑战。

终端客户从某个RF产品(如电量有限的硬币型电池)获得的无线射程主要取决于天线的设计、塑料外壳以及良好的PCB布局。

对于芯片和电源相同但布局和天线设计实践不同的系统,它们的RF(射频)范围变化超过50%也是正常的。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最佳实践、布局指南以及天线调试程序,并给出了使用给定电量所获取的最宽波段。

设计优良的天线可以扩大无线产品的工作范围。

从无线模块发送的能量越大,在已给的数据包错误率(PER)以及接收器灵敏度固定的条件下,传输的距离也越大。

另外,天线还有其他不太明显的优点,例如:在某个给定的范围内,设计优良的天线能够发射更多的能量,从而可以提高错误容限化(由干扰或噪声引起的)。

同样,接收端良好的调试天线和Balun(平衡器)可以在极小的辐射条件下工作。

最佳天线可以降低PER,并提高通信质量。

PER越低,发生重新传输的次数也越少,从而可以节省电池电量。

2.天线原理天线一般指的是裸露在空间内的导体。

该导体的长度与信号波长成特定比例或整数倍时,它可作为天线使用。

因为提供给天线的电能被发射到空间内,所以该条件被称为“谐振”。

如图2所示,导体的波长为λ/2,其中λ为电信号的波长。

信号发生器通过一根传输线(也称为天线馈电)在天线的中心点为其供电。

按照这个长度,将在整个导线上形成电压和电流驻波,如图2所示。

[无线技术]2.4G-无线通信标准比较

[无线技术]2.4G-无线通信标准比较

【转帖】[无线技术]2.4G 无线通信标准比较2010-05-19 9:262.4GHz无线技术标准及ZigBee抗干扰性能1 引言为了实现工业、家庭和楼宇的自动化控制,将人类从有线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以取代线缆为目标,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典型技术标准有蓝牙(Bluetooth)、ZigBee、无线 USB(WirelessUSB)、无线局域网Wi-Fi(IEEE 802.11b/g)等。

在人们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这些技术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现。

由于这些技术均选择了2.4GHz(2.4~2.483GHz)ISM 频段,再加上无绳电话和微波炉等干扰源,就使得该频段日益拥挤,各种信号带宽。

2.4GHz 频段日益受到重视,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频段,开发的产品具有全球通用性;其次,它整体的频宽胜于其他ISM 频段,这就提高了整体数据传输速率,允许系统共存; 第三就是尺寸,2.4GHz无线电和天线的体积相当小,产品体积也更小。

虽然每一种技术标准都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来减小干扰的影响,但是为了能让各种设备正常运行,对他们之间的干扰、共存分析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2 2.4GHz 频段的无线技术标准简介2.1 ZigBee/IEEE 802.15.4ZigBee 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是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LRWPAN,Low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典型特征是近距离、低功耗、低成本、低传输速率,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领域,目的是为了满足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典型的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详细特性见表1 。

2.4GHz频段是全球通用频段,868MHz和915MHz则是用于美国和欧洲的ISM频段,这两个频段的引入避免了2.4GHz 附近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相互干扰。

专业技能题库-WLAN维护(117)

专业技能题库-WLAN维护(117)

一、选择题1、中国的2.4GHz标准共有( B )个频点,互不重迭的频点有( C )个。

A. 11个B. 13个C. 3个D.5个2、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 A )A.无线电波B.红外线C.载波电流D.卫星通信3、AP不支持下列哪种速率:( C )A.自适应B.6MC.16MD.54M4.IEEE802.11b射频调制使用__ 调制技术,最高数据速率达 __。

( D )A.跳频扩频,5MB.跳频扩频,11MC.直接序列扩频,5MD.直接序列扩频,11M5.802.11b和802.11a的工作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分别为:( D )A.2.4GHz、11Mbps;2.4GHz、54MbpsB.5GHz、54Mbps;5GHz、11MbpsC.5GHz、54Mbps;2.4GHz、11MbpsD.2.4GHz、11Mbps;5GHz、54Mbps6.无线局域网的最初协议是:( A )A.IEEE802.11B.IEEE802.5C.IEEE802.3D.IEEE802.17、室内AP最好安装在下面哪个环境( B )A.强电井通风好B.弱电井通风好C.强电井通风不好D.弱电井通不好8、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大于( A ),覆盖要使边缘场强达到最低要求( C ),一般规定在人员经常停留地区最高信号接收电平不超过( B )。

A.10dBmB.-25dBmC.-75dBmD.30dBm9、以下哪项有关功率的陈述是正确的( A )A. 0 dBm = 1 mwB. 0 dBm = 0 mwC. 1 dBm = 1 mwD. 以上都不是10、通常当使用光功率计测试是,当测试结果小于(C )会认为是光缆故障A.-12dBmB.-14 dBmC.-20 dBmD.-24 dBm11、现场用电脑认证上网正常,但远程无法PING通AP管理地址,也无法远程登陆管理,可能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导致(D)A.AP在线用户数过多B.AP被配置为802.11g/b 模式C.现场存在非法APD.AP网关配置错误12、用户连接上CMCC信号后,出现网络受限,可能是由于(D)原因导致A.AP对应端口业务VLAN设置错误B.AP网关配置错误C.交换机管理VLAN配置错误D.用户未将CMCC作为首选信号13、WLAN维护中,定时周期性重启AP的目的是什么(C)A.防止用户长时间在线B.预防AP间干扰C.预防AP吊死D.预防AP老化14、WLAN网络中,各设备间连接网线使用的是(B)A.交叉网线B.直连网线C.超屏蔽五类线D.都可以15、以下哪几种原因将导致,WLAN网络现场信号强度时好时坏,上网速度时快时慢。

2.4g天线

2.4g天线

2.4g天线简介2.4G天线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网络适配器、无线摄像头等。

本文将会介绍2.4G天线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常见应用。

工作原理2.4G天线是一种微带天线,采用共面垂直波导(CPW)结构。

它通过射频信号的辐射和接收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2.4G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是2.4GHz到2.4835GHz,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应用的标准频率范围。

2.4G天线的辐射器通常由导电材料构成,如铜,通过与地板之间的介电基片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实现天线的工作。

天线的尺寸会根据工作频率进行调整,以保证天线与信号的匹配。

在2.4G天线的寄生负载矩形辐射器上,有一根连接到射频接口的铜柱。

这根铜柱被称为同轴馈线(Coaxial Feeder),它负责将无线信号引入到天线内部,并从天线外部引出射频信号。

通过这种方式,2.4G天线实现了无线通信信号的直接传输和接收。

特性2.4G天线具有以下特性:1.工作频率范围广泛:2.4G天线适用于2.4GHz到2.4835GHz的工作频率范围,可以满足无线通信领域的需求。

2.小巧轻便:2.4G天线通常采用微带天线的设计,尺寸小巧,重量轻,非常适合集成在各种设备中。

3.辐射效果好:2.4G天线采用CPW结构设计,通过调整天线尺寸以匹配信号频率,保证辐射效果优良。

4.易于安装:2.4G天线通常具有标准尺寸和接口,因此很容易安装在各种设备上。

5.成本低廉:由于2.4G天线采用常规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因此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常见应用2.4G天线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无线路由器:2.4G天线常用于无线路由器中,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提供无线网络覆盖。

2.无线网络适配器:2.4G天线也被用于无线网络适配器中,将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3.无线摄像头:2.4G天线可以用于无线摄像头中,将视频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接收设备,实现无线监控。

2.4GHz 无线技术标准及ZigBee 抗干扰性能

2.4GHz 无线技术标准及ZigBee 抗干扰性能

2.4GHz 无线技术标准及ZigBee 抗干扰性能1 引言为了实现工业、家庭和楼宇的自动化控制,将人类从有线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以取代线缆为目标,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典型技术标准有蓝牙(Bluetooth)、ZigBee、无线USB(WirelessUSB)、无线局域网Wi-Fi(IEEE 802.11b/g)等。

在人们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这些技术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现。

由于这些技术均选择了2.4GHz(2.4~2.483GHz)ISM 频段,再加上无绳电话和微波炉等干扰源,就使得该频段日益拥挤,各种信号带宽见图1。

2.4GHz 频段日益受到重视,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频段,开发的产品具有全球通用性;其次,它整体的频宽胜于其他ISM 频段,这就提高了整体数据传输速率,允许系统共存; 第三就是尺寸,2.4GHz无线电和天线的体积相当小,产品体积也更小。

虽然每一种技术标准都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来减小干扰的影响,但是为了能让各种设备正常运行,对他们之间的干扰、共存分析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2 2.4GHz 频段的无线技术标准简介2.1 ZigBee/IEEE 802.15.4ZigBee 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是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LRWPAN,Low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典型特征是近距离、低功耗、低成本、低传输速率,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领域,目的是为了满足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典型的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详细特性见表1 。

2.4GHz频段是全球通用频段,868MHz和915MHz则是用于美国和欧洲的ISM频段,这两个频段的引入避免了2.4GHz 附近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相互干扰。

(整理)244GHz四元微带天线阵设计方案.

(整理)244GHz四元微带天线阵设计方案.

天线方案在设计2.4GHz 单向无线通信系统中,鉴于传输信号带宽较窄,对天线小型化要求不高(不大于250250mm mm ),因此收发天线采用设计制作简单、材料廉价易得的微带阵列天线,而且由于收发天线互易性,发射与接收天线采用同一设计方案。

天线单元采用矩形贴片设计,最后组成2*2的四元微带天线阵列。

该天线具体设计性能指标如下:工作频率:2.44~2.45GHz增益:>6dB下文介绍本微带阵列天线相关的设计理论与设计过程。

上世纪50年代微带辐射器的概念被人提出,7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批使用的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的最基本形式是在有金属导体接地的介质基片上贴加金属导体薄片。

贴片可以是任意形状,它是利用微带天线、同轴探针等结构对贴片馈电,在导体贴片与接地板之间激励起射频电磁场,并通过贴片周围与接地板之间的缝隙向外辐射。

因此可认为微带天线是一种缝隙天线。

可用不同的天线单元来组成阵列天线,提高其性能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1.贴片单元设计结构最简单的微带天线是由贴在带有金属底板的介质基片上的辐射贴片所构成的。

贴片导体通常是铜或金,它可取任意形状。

但是通常都采用常规的形状以简化分析和预期其性能。

基片的介电常数应较低,这样可以增强产生辐射的边缘场。

微带天线单元货微带天线阵列其结构通常都比较简单,但其电磁场的分析却很复杂。

一方面,微带天线的品质因数很高,使得较难得到精确的阻抗特性;并且,戒指的各向异性、加载、损耗、表面波效应等影响也较严重。

另一方面,微带天线的几何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不同的贴片形状、馈电方法,以及寄生单元或层叠单元的应用,共面馈电网络与有缘线路的集成等。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主要氛围基于简化假设的近似方法和全波分析方法两大类。

全波分析方法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但速度较慢。

第一类方法包括传输线模型,空腔模型和分段模型。

这种方法将贴片单元当做一段传输线或是空腔谐振器,简化了分析和计算,提高了速度,并且物理概念清晰,可以提供设计的初始数据。

[无线技术]2.4G-无线通信标准比较

[无线技术]2.4G-无线通信标准比较

【转帖】[无线技术]2.4G 无线通信标准比较2010-05-19 9:262.4GHz无线技术标准及ZigBee抗干扰性能1 引言为了实现工业、家庭和楼宇的自动化控制,将人类从有线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以取代线缆为目标,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范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典型技术标准有蓝牙(Bluetooth)、ZigBee、无线 USB(WirelessUSB)、无线局域网Wi-Fi(IEEE 802.11b/g)等。

在人们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这些技术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凸现。

由于这些技术均选择了2.4GHz(2.4~2.483GHz)ISM 频段,再加上无绳电话和微波炉等干扰源,就使得该频段日益拥挤,各种信号带宽。

2.4GHz 频段日益受到重视,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频段,开发的产品具有全球通用性;其次,它整体的频宽胜于其他ISM 频段,这就提高了整体数据传输速率,允许系统共存; 第三就是尺寸,2.4GHz无线电和天线的体积相当小,产品体积也更小。

虽然每一种技术标准都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来减小干扰的影响,但是为了能让各种设备正常运行,对他们之间的干扰、共存分析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2 2.4GHz 频段的无线技术标准简介2.1 ZigBee/IEEE 802.15.4ZigBee 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是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LRWPAN,Low 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典型特征是近距离、低功耗、低成本、低传输速率,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领域,目的是为了满足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典型的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详细特性见表1 。

2.4GHz频段是全球通用频段,868MHz和915MHz则是用于美国和欧洲的ISM 频段,这两个频段的引入避免了2.4GHz 附近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相互干扰。

433MHz、2.4GHz和GPRS无线传输方式的区别及应用

433MHz、2.4GHz和GPRS无线传输方式的区别及应用

433MHz、2.4GHz和GPRS无线传输方式的区别及应用一、概述以上面三张图均来自成都亿佰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从左至右分别是基于SX1278射频芯片的433MHz 模块,基于nRF24L01+射频芯片的2.4GHz模块以及GPRS模块,下表是三个频段的硬件参数比较433MHz和2.4GHz是免费的频段,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去完成设计。

二、区别及应用结合各自的传输机制和相应的参数,下表描述了三种产品特性和应用。

根据433MHz 灵敏度较高、绕射性较强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因此非常适合于智能抄表、远距离遥控、路灯控制等数据量较小远距离稳定传输方案中,例如:成都亿佰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32系列产品。

当然,随着发展,433MHz为了弥补传输速率慢,传输数据少的短板,出现了具有连续传输特性的模块,比如成都亿佰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61系列,透明传输情况下可以实现低至25ms的延迟时间。

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433MHz也出现了支持全双工模式的无线模块。

比如上述公司推出的E62系列,针对通信距离近,可以将433MHz增大功率来解决,而且,选择高增益天线也可以增加通信距离。

因此,目前基于433MHz 的产品是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的。

2.4G具有高速率可组网的优势,因此非常适合无线门锁、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距离要求不高,但局域内各个设备灵活运用的场所。

由于目前手持式和可穿戴产品的迅猛发展,所以对于电池使用率和低功耗要求比较严格, 2.4G在低功耗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非常适合于手持式、可穿戴等低功耗领域。

由于wifi等2.4G的产品已经普及,而2.4G的带宽资源是有限,因此针对2.4G能够自动识别干扰并切换频率的产品是一个突破点。

GPRS因为其工作与周围环境中的网络有关(基本已经覆盖),所以相对433M和2.4G来说,基本上没有距离的限制。

其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适合于工业控制、遥感监测、远程抄表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等移动型的复杂应用环境中,当然,需要SIM卡进行相应的流量付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tion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for 2.4 GHz Antennas2.4 GHz is a sweet spot for modern-day RF design can be demonstrated by mentioning a few well-known names: Bluetooth, ZigBee, Wi-Fi and WLAN. One can also toss cellular applications into the mix. Clearly, this unlicensed band allows a variety of handheld, mobile, and fixed base station designs that communicate either point-to-point, or are routed through a cellular or mesh network.Popularity, however, brings technical issues. Even with channel s egmentation, one standard’s signal can step on another and clog up throughput. Fortunately, frequency allocations, algorithms, time-slicing, and back-off timers, among other techniques, help let everyone share the band and play nicely together.Even so, achieving optimum performance and meeting reliability goals calls for superior antenna design an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ssociated components that keep everything resonant. What is more, whether balanced or single ended, the transmit gain and receive sensitivity depend on the physical nature of the antenna and its radiation pattern.This article takes a look at 2.4 GHz antennas and the coupling networks that make them work. It examine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ingle-chip antennas that are designed to work in the 2.4 GHz ISM band. It discusses antenna types, RF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range and design issues associated with using a single-chip antenna, as opposed to a connector- mounted external antenna or PCB antenna. All parts, datasheets, development kits and training modules referenced here are available on Digi-Key’s website.The signal pathKey in making your antenna perform as desired is the signal path to the antenna. While most RF chips have good output stages, matching, filtering, and splitting still may be needed, especially if a single antenna is used for more than on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 As such, the typical RF output stages must still connect to either a single ended, balanced, or diplexed matching network (Figure 1).Figure 1: While RF chips house a lot of functionality, matching to the antenna is still the engineer’s responsibility and will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antenna used and if it is a shared RF stage.Take, for example, an application that uses Bluetooth. You may have a single-ended output stage using a bandpass or lowpass filter combination to route and match the IC driver stage to the antenna (Figure 2A). A better approach is to use a balanced differential driver stage through a balun and band-pass filter (Figure 2B).Figure 2A: A single-ended connection can take advantage of lower cost filter and matching elements.Figure 2B: Balanced output stages used precisely matched impedance stages specific to a chip manufacturer’s part.Fortunately, several hundred RF-Specific low-pass, band-pass, and high-pass filters as well asRF-Specific baluns and matching arrays are readily available from over half a dozen manufacturers. These can effectively block and attenuate the frequencies from cellular bands and wireless systems and pass impedance-matching, clean signals to the RF stages of the specific chip you are using.For dense designs, a part to know about is the multi-layer Taiyo Yuden FI212C245072-T and similar parts in the series. Taiyo Yuden has found a way of updating its core technology using a multi-layer inductor to develop a 1.25 x 2 mm, combination-balanced bandpass filter and balun in a single package. Impedance values from 50 to 100 Ohms are typical, but you should note that the parts to use can be specific to a specific RF chip manufacturer.This last item is important, as IC manufacturers will go to great lengths to characterize their RF stage 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vary from manufacturer to manufacturer. Further, keep in mi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ny balun and filter, especially when combined. With the Taiyo Yuden parts, frequency plots are a good way to start (Figure 3), but you will want to make your own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graphs if you deviate from the man ufacturer’s suggested layout and handling.Figure 3: Attenuation and pass-b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bined filter and baluns can give good performance with reduced PCB footprint. In this case, a 2.4 to 2.5 GHz pass-band is created.Both chipmakers and antenna, filter, and coupling device manufacturers are good design resources. Often, app notes and reference designs will specify the exact part number to use. To help, Taiyo Yuden offers two EMC simulators: One for waveform ¹ and one for T/Pi filters.²The antennaSo now you have matched your RF IC stage to the antenna with good filters and baluns (if used). Now it is time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antenna.For higher cost and maximum transmit power and receive sensitivity, external antenna jacks and units should be used. For high volume and cost-sensitive designs, this is typically not the way to go, especially if you can use PCB or single-chip monolithic antennas.A PCB antenna can provide good transmit gain and receive sensitivity. Simple dipoles are easy to design and layout as a fractional or integer distance corresponding to wavelengths. As long as tight controls on the PCB manufacturing process do not let the stack up impedances vary, a reliable and repeatable design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PCB antenna approach.Still, the antenna will need to be isolated from other circuitry. This takes up a good amount of space on the board where an RF ground plane and unpopulated areas are precisely located and coordinated with the mechanical enclosures and materials used in the enclosures.While not achieving the same performance levels as some PCB antennas, the single-chip solution allows much smaller footprints with uniform and consistent performance. Take, for example,the Johanson2450AT18B100E passive, 50 Ohm ceramic surface-mount chip antennas. These parts use a 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technology (LTCC) keeping them small for pick-and- place machines while providing near omni-directional radiation and linear polarization.The up to 3W parts target Bluetooth, Wireless LAN, ZigBee, and WiMax applications. Specified at less than 2 for a standing wave ratio, the parts are well-centered around the 2.4 to 2.5 GHz bands (Figure 4).Figure 4: The Johanson single-chip surface mount antennas are specified to maintain a standing wave ratio of less than two, resulting in a cleaner signal with less spurious and wasted power.A similar single-chip antenna is the TDK ANT040015CCS2442MA1 with its center frequency of 2.442 GHz. While the max VSWR is higher than the Johanson part – at 3.5 max. TDK provides a PCB reference design with a shielded feed point that can be located remotely from the digital logic. This can help provide good range compared to when the antenna is right next to the digital logic (Figure 5).Figure 5: Following manufacturer’s guidelines and suggested PC board layouts can help quickly determine performance baselines. Iterative design techniques can then be used to tweak the design to optimum performance.Keep in mi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search for specifics. The TDK ANT series ranges from 2.0 x 1.25 x 0.5 mm all the way up to 9.8 x 3 x 4 mm in size.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radiation patterns. Similarly, the Taiyo Yuden AF and AH Series contain specific part numbers on datasheet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RF standards of interest including Bluetooth, WiMax, GPS, ZigBee, and WLAN, to name a few.An interesting technology to be aware of is the Taiyo Yuden RadiEdge configuration where the radiation pattern is designed to emanate from the edge of a PC board. A part such as the AH316M245001-T is designated for 2.4 GHz designs and uses a 3.2 x 1.6 x .5 mm footprint with a 5 mm x 6 mm keep-out area. It may be helpful to note that the radiation pattern is also somewhat directional with around a 73 percent efficiency rating. Also, if the keep-out areas are done correctly, the RadiEdge layout can be in the middl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ing a two-way symmetrical pattern. This can be useful when the periphery of a PC board is tightly space constrained and may have several connectors.Training from Taiyo Yuden and Johanson Technology is available on the Digi-Key website, and provides a good introduction to the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types of single-chip antennas and matching components.In summary,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part selection criteria associated with 2.4 GHz antennas and filters. It has demonstrated how device manufacturers have stepped up to the plate to provide compact, well-designed antenna and antenna-matching solutions. Following the manufacturers’ guidelines and suggested layouts will, in the least, get your designs off to a good sta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