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合集下载

表面织构润滑减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表面织构润滑减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50卷第12期表面技术2021年12月SURFACE TECHNOLOGY·217·表面织构润滑减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黄云磊,钟林,王国荣,魏刚,彭事超(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610500)摘要:表面织构是源自于自然界生物非光滑表面的微纳米结构,这些微观结构使得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呈现出优异的自润滑和抗磨减摩性能。

国内外研究也一致表明,表面织构是改善表界面摩擦学特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使材料表面实现自润滑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摩擦磨损带来的机械设备提前失效和能源耗损。

从表面织构的形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出发,对近年来表面织构在润滑减摩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调研分析。

讨论了表面织构形状(规则织构、不规则织构等)、织构分布形式(全织构分布、部分织构分布等)、织构几何参数(深度、面积比、深径比等)、工况参数(载荷、速度等)等因素,对织构化表面润滑减摩性能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表面织构润滑减摩作用机制研究中面临的难题。

提出未来应重点开展极端工况、混合润滑状态下多类型复合织构的润滑减摩作用机制,考虑动态磨损的表面粗糙度与织构协同作用润滑减摩规律和仿生微织构与涂层耦合作用下抗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表面织构在润滑减摩领域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表面织构;摩擦;润滑;减摩;表面粗糙度;涂层中图分类号:TH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1)12-0217-16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1.12.022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Surface TextureLubrication and Friction ReductionHUANG Yun-lei, ZHONG Lin, WANG Guo-rong, WEI Gang, PENG Shi-chao(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ABSTRACT: Surface texture is a kind of micro-nano structure derived from the non-smooth surface of natural organisms.These microstructures enable organisms to exhibit excellent self-lubricating, anti-wear and friction reduction properties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Th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also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surface texture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urface, which can realize the self-lubricating effect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and reduce the premature failur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friction and wear.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texture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the research status and收稿日期:2020-11-29;修订日期:2021-06-01Received:2020-11-29;Revised:2021-06-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201,2019YFC0312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5463);国际合作项目(2019-GH02- 00055-HZ);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010615075)Fund: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2018YFC0310201, 2019YFC0312305); General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77546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s (2019-GH02- 00055-HZ);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lan Program (S202010615075)通讯作者:钟林(1985—),男,博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装备的仿生摩擦学。

二维粗糙表面滑动摩擦的研究

二维粗糙表面滑动摩擦的研究
耗, 控 制摩 擦减 少磨 损 能有效 地减 少 能源 的浪 费 , 因
气, 金属 表 面没有 氧化 膜 , 光 洁 的金属 表 面相对 运动
时, 很容 易产 生黏 着 , 由 于黏 着 磨 损 的广 泛 存 在 , 因
此 必须 引 起 足 够 的重 视 j 。文 中通 过 对 建 立 的二
f r i c t i o n c o e fi c i e n t d e c r e a s e s ir f s t a n d t h e n i nc r e a s e d g r a d ua l l y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n o r ma l l o a d.
是 一种 常 见 的磨 损 形式 特别 是在 宇航 环境 中没 有 氧
Re s e a r c h on s l i d i ng f r i c t i o n be t we e n 2D r o u g h s ur f ac e s
GUO Li ,TANG Ru i q i n g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e s t a b l i s h e d 2 D r o u g h e l a s t o p l a s t i c f r a c t a l mo d e l , t h e e f f e c t o f i n t e r f a c i a l s h e a r s t r e n g t h a n d
摘 要: 能源接 近一半 消耗在摩擦上 , 摩擦 引起 的磨损 为主要 的机械 零件 失效方式 , 通过对摩擦 和磨损机理 的研 究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前言表面工程摩擦学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乾摩擦、润滑摩擦以及滑动摩擦中涉及到的各种表面结构与化学性质,其目的是找到控制摩擦与磨损及提高表面性能的方法。

本论文将介绍近年来表面工程摩擦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的影响表面粗糙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表面粗糙度是由于机械制造时不可避免的加工误差而形成的。

同时,表面粗糙度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当表面粗糙度增加时,摩擦系数也会增加,这是由于更多的表面接触形成了更多的摩擦点,这些摩擦点之间相互干涉,摩擦力加大。

因此研究粗糙表面与平滑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是表面工程摩擦学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合理的粗糙度可以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

二、润滑剂在摩擦中的作用润滑剂在摩擦学中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研究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并不容易,因为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类型的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

传统的润滑剂是油脂、脂肪酸等,纳米润滑剂是指通过纳米技术生产的润滑剂,包括表面改性纳米颗粒和表面改性纳米纤维。

三、表面微纳结构的研究进展表面微纳结构在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中也是热门话题。

通过控制表面微观结构,可以明显改善材料表面性能。

表面微纳结构包括摩擦系数、抗磨损性、润滑性等。

研究表明,通过表面微纳结构技术,可以在材料基体表面形成大小尺寸不同的微结构,进而改善材料表面摩擦性、磨损性等性能。

四、表面化学处理对摩擦性质的影响表面化学处理是指在表面化学反应中加入控制条件,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化学性质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表面化学处理在表面工程摩擦学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热点。

材料表面化学性质主要涉及表面识别、电荷分布及表面化学反应等方面,这些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材料表面的摩擦性及其它性质。

总结表面工程摩擦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表面微纳结构到表面化学处理等都是当前研究热点。

这些研究对实现摩擦减小、磨损降低、材料寿命延长、节能降耗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摩擦表面形貌对摩擦学、摩擦材料性能评价和相关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对摩擦表面形貌的表征技术及影响因素也越来越感兴趣。

1. 摩擦力学方程及参数表征摩擦表面形貌的表征必须基于摩擦力学方程,以此来估算摩擦尺寸或颗粒的尺寸。

基于非线性摩擦学方程的数值模拟已经发展成熟,可以用来进行精细的模拟剖面表征。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表征摩擦过程中出现的高度复杂的粗糙表面。

2. 润滑剂的影响润滑剂是摩擦组件中的关键对象。

润滑剂的性质、组分和形状对摩擦学本身和摩擦受力条件有重要作用,其中润滑剂的形状和尺寸对表征有很大的影响。

3.表面加工技术表面加工技术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关键因素。

随着表面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几种以加工参数为基础的表面表征方法已经越来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包括均匀表面规律扫描法等。

4. 微观表面粗糙度方法微观表面粗糙度工具,如比表法、定距法、谱表法等,是近年来用于表征摩擦表面形貌的重要手段,可以获得摩擦表面粗糙度随滑动距离变化的精确定量描述。

5. 高维参数表征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摩擦表面的高维度参数表征技术也受到了重视。

基于高维视觉参数的摩擦表面形貌表征可以更加细致地描述摩擦表面的非线性特性。

6.智能表面表征与高维参数表征类似,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把智能学习技术应用于摩擦表面表征,比如半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表面表征技术也受到了重视。

综上所述,摩擦表面形貌表征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许多发展及改进,而其中微观、高维参数表征以及智能表面表征有望成为摩擦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新趋势,未来将继续给摩擦表面的形貌表征带来更多的发展和改进。

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实验

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实验

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实验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象,它是由于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在物理学中,滑动摩擦系数和接触面粗糙度是影响摩擦力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详细解读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实验,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以及该实验在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

实验准备:为了研究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和设备:1. 实验台:选择一个平整的实验台作为工作平台,确保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

2. 测力计:用于测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3. 物体样本:选择两个物体,一个光滑的表面(如金属板)和一个粗糙的表面(如砂纸)作为对比。

4. 重物:选择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于施加压力。

5. 直尺和卡尺:用于测量实验样本的尺寸和厚度。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首先,将实验台放置于水平的桌面上,确保台面平整。

在实验台上固定两块样本物体,一侧是光滑的表面,另一侧是粗糙的表面。

确保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是平行的。

2. 设定实验条件:选择一个适当的实验条件,如施加的力、表面间的压力等。

为了保持实验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压力水平,并记录每个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

3. 施加力并测量:施加水平力于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上,并使用测力计测量施加的力大小。

记录下每次实验的值。

4. 分析数据:根据施加的力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计算出每个实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滑动摩擦力/垂直压力。

对于每个实验条件,计算出滑动摩擦系数,进行数据分析。

5. 统计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关图表,比较不同压力条件下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滑动摩擦系数。

分析数据,得出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结论。

实验应用与其他专业性角度:1. 工程学: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粗糙度的关系实验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设计机械设备时,需要考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工程设计中的摩擦配合,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摩擦表面形貌表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摩擦表面形貌是研究机械元件的重要指标,它能有效反映出机械元件的摩擦特性和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机械元件的摩擦特性,提出改善摩擦性能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实验技术方面,近几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的摩擦测试装置,可以模拟多种真实摩擦状态,更好地检测摩擦表面形貌及其演变情况,为摩擦表面形貌研究带来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

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模拟摩擦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模拟摩擦表面形貌的演变情况,为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在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中,还可以通过几何量化技术研究表面微结构及其力学特性,以期更好地理解摩擦表面形貌的形成机理。

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是机械元件摩擦性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摩擦表面形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方向深入开展,以期更好地研究和改善机械元件的摩擦性能。

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me h n c l o p i g a d d u l o g — r c a— u f c o t c d l r u t e lb r t d c a ia u l n o b e r u h f a t ls r a e c n a tmo e sa e f r h re a o a e . c n
L L a -e g G O C e gh i HU G Ja . n i nfn , A h n - u , AN i n me g
( l g fM e h nc l gie rn n tma o Fu h uUnv r iy, u ho 5 1 8, hi ) Col e o c a ia e En n e ig a dAu o t n, z o ie st F z u 3 0 0 C na i
第 9卷 第 2期 21 0 1年 6月








Vo . . 1 9 NO 2
C N S U N L O O S R C I N MA HI E Y HI E E J R A FC N T U T O C N R O
Jn 0 1 u .2 1
粗 糙 表 面 滑 动摩 擦 接触 模 型 研 究 的进 展
赖联锋 , 高诚辉 , 黄健 萌
( 福州 大学 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学 院, 福建 福州 300 ) 5 18
摘要 : 近年来国内外粗糙 表面模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 对 根据 粗糙表 面模型类 型 的不 同 , 为粗糙 表面和平 面 分 接触模型 以及双粗糙表 面接触模 型 , 在各 自模型 中按照静载 和滑动接触类 型的研究 进展进行 表述 , 并提 出了一 些 目前研究 中遇到 的热力耦合 的问题 以及将来双粗糙分形表 面模 型的发展 .

基于分形理论的两粗糙表面接触的黏滑摩擦模型

基于分形理论的两粗糙表面接触的黏滑摩擦模型

基于分形理论的两粗糙表面接触的黏滑摩擦模型作者:周华龙新华孟光来源:《振动工程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两粗糙表面的接触本质上是大量微凸体的接触,具有复杂的力学行为,连接界面的力学建模是重要的科学问题。

从微观角度出发,对单个微凸体进行接触分析,并考虑了微凸体相互作用造成的基底面的下降,根据分形理论积分,建立了整个接触面的法向接触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确定在给定法向预紧载荷下微接触截面积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Mindlin模型、Masing准则和分形理论,建立了两粗糙表面接触的切向载荷与切向位移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系统能量耗散的影响。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能量耗散随分形维数D增大而增大,随分形粗糙度参数G及法向预紧力增大而降低。

关键词:分形接触模型;黏滑摩擦;粗糙表面;迟滞非线性;能量耗散中图分类号:O344;O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523(2022)04-0895-08DOI:10.16385/ki.issn.1004-4523.2022.04.013引言机械结构中存在大量的连接界面,例如螺栓连接。

这些连接界面受到法向紧固载荷后,能够承受切向载荷。

从微观角度看,在切向载荷作用下,连接表面大量的微凸体接触会发生黏着和滑移等行为,使连接界面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行为。

建立两粗糙表面接触的切向黏滑摩擦模型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两粗糙表面的接触模型可以分为统计模型和分形模型。

Greenwood等[1]假设微凸体高度满足高斯分布,并基于统计方法建立了法向接触模型(GW模型)。

不少学者在此模型上进行了改进,但是这种方法受到测量仪器的分辨率和采样长度的影响。

因此,Majumda等[2]用两个分形参数表征了表面的形貌,并提出了分形接触模型(MB模型),克服了统计学方法的不足。

Wang等[3]、Yan等[4]和刘文威[5]对MB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分形接触模型更加合理,然而这些模型并未考虑微凸体的相互作用。

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相关性试验方案及结果总结

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相关性试验方案及结果总结

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相关性试验方案及结果总结摩擦系数是描述物体表面之间相对滑动阻力的物理量,而表面粗糙度则是物体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这两个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试验来探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相关性的试验方案,并总结实验结果。

1. 试验方案1.1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之间的相关性,验证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1.2 试验参数为了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的相关性,我们需要确定以下试验参数:- 材料: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试验,如金属、塑料等。

- 表面粗糙度:通过设备测量,获得不同粗糙度的样品。

- 加载力:使用适当的加载力,以保证准确测量摩擦系数。

- 摩擦试验台:选择合适的摩擦试验台,以提供一定的摩擦条件。

1.3 实验步骤- 步骤1:选取不同粗糙度的试样,并记录其表面粗糙度数值。

- 步骤2:确定加载力大小,并保持恒定。

- 步骤3:在摩擦试验台上安装试样,确保其接触面光洁无尘。

- 步骤4:调整实验设备,使试样在恢复力的作用下产生相对滑动。

- 步骤5:记录试样滑动过程中的实时摩擦力,并计算摩擦系数。

- 步骤6:重复步骤4和5,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1.4 数据处理获得实验数据后,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处理:- 统计每个表面粗糙度下的摩擦系数,并绘制摩擦系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曲线。

-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计算相关系数以评估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联程度。

- 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表面粗糙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数学模型。

2. 试验结果总结通过对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总结:2.1 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摩擦系数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表面粗糙度增加会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阻力。

2.2 相关系数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我们发现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粗糙表面分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粗糙表面分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粗糙表面分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姬翠翠朱华【摘要】摘要:工程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利用分形参数对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不受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

2个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行为对摩擦、磨损、润滑、密封和传热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一直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基于表面的分形特性而建立的接触模型,可使表面接触的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

介绍分形表面形貌的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生成方法并给出利用MATLAB程序生成的分形曲线和曲面,分析和评述近二十年来分形接触模型中单个微凸体的接触行为、接触面积分布与真实接触面积、接触变形方式与接触载荷以及总的真实接触面积与接触载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简单列举分形接触模型在机械学科中的应用情况。

指出结合分形理论对表面接触行为进行研究是接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摩擦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1(036)009【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粗糙表面;分形;微凸体;接触模型众所周知,宏观上看起来再光滑的表面在微观尺度上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粗糙峰构成的;2个表面的接触只发生在这些粗糙峰上,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名义接触面积。

因此,粗糙表面及其接触机制的研究对摩擦、磨损和润滑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期对接触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Hertz弹性接触理论用于单个接触点的研究。

1954年,Bowden等[1]基于统计理论建立了表面接触弹、塑性变形模型。

之后不久,Archard[2]便提出了能够较好解释Amonton摩擦定量的弹性变形模型。

1966年,Greenwood与Williamson[3]基于经典接触力学和统计分析共同提出了G-W接触模型。

1970年,Whitehouse与Archard[4]同样基于统计学参数又共同建立了W-A接触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基于统计学获得的表面特征参数明显地受限于仪器的分辨率及采样长度等,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表面粗糙度的全部信息。

摩擦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摩擦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摩擦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一、引言摩擦学是一门与机械表面界面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它涉及传统机械加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化工、生物工程等诸多工业领域。

统计资料显示,摩擦消耗掉全世界约1/3的一次能源,磨损致使大约60%的机器零部件失效,而且50%以上的机械装备恶性事故都起源于润滑失效或过度磨损。

欧美发达国家每年因摩擦、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7%,而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摩擦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可以节约的费用占GNP的1.0%~1.4%[1]。

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严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日本的8倍,欧盟的4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若按GDP的5%计算,2014年我国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达31800亿元,因此,开发和应用先进摩擦与润滑技术实现能源与资源节约的潜力巨大。

另外,机械产品中的摩擦界面除了起到传递运动和能量的作用,还可具备防腐、减阻、吸声等特殊功能,对机械系统的效率、精度、可靠性和寿命等性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摩擦学理论与技术可用于改善机械系统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类很早就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摩擦与润滑技术,而对摩擦规律的科学探索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

早在15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就开始对摩擦学理论进行探索,1785年法国摩擦学及物理学家库仑提出干摩擦的机械啮合理论,英国的鲍登等人于1950年提出了黏着摩擦理论。

关于润滑,英国人雷诺于1886年根据前人观察到的流体动压现象,总结出流体动压润滑的基本理论,其后相继发展出了边界润滑(1921年)、2014—2015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报告(摩擦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1949年)和薄膜润滑(1990年)理论。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摘要:接触机理对于工程实践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而表面粗糙度对于接触力的影响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表面粗糙度分形特征对于接触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研究人员提出了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这个模型为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接触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模型提出的背景、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总结了该模型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粗糙表面;接触力;分形特征;模型一、背景表面粗糙度是材料表面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材料的性能、接触力和磨损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研究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粗糙表面接触力的研究更是在接触机理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表面的粗糙度特征是产生接触力的基础,因此了解表面粗糙度对于接触力的影响有助于解决工业界和实践中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分形理论是研究自然界和工程现象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表面粗糙度的研究中,分形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分形理论指出,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形态都具有分形的特征,这种几何特征可用分形维数来描述。

由于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往往具有自相似性,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分形特征的一种,进一步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接触力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提出与发展历程199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Bowden和Tabor提出了“断裂理论”,用于描述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接触力和磨损现象。

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者开始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分形特征对接触力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基于分形理论的模型。

1992年,法国学者Maugis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表面接触模型,该模型将表面分形特征看做一组多尺度组合,用分形维数来描述不同尺度间粗糙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随后,一些著名的表面接触力模型相继提出,如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Bhushan模型、Kogut-Etsion模型等,这些模型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第16卷 第4期摩擦学学报V o l.16, N o.4 1996年10月TR I BOLO GY O ct.,1996评述与进展(375~384)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3贺 林 朱 均(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 西安 710049)摘要 自表面接触塑性变形模型问世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的M2B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M2B模型以分形参数代替统计学参数表征粗糙表面,推导出了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以及实际弹性接触面积和实际塑性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指出了影响接触面变形性质的因素与规律1由于分形参数的尺度独立性,可望利用M2B模型对接触面积的预测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其比基于统计分析的G2W接触模型更为合理1尽管如此,M2B模型还有待完善,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 粗糙表面 接触模型 分形几何 分维 形貌参数 真实接触面积表面形貌对摩擦、磨损及润滑都有重要影响,因而对表面形貌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表面接触理论是发展摩擦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作者拟对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进行综合介绍与评述.1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人们在试图解释经典Am on ton摩擦定律之初,就认识到在微观尺度上摩擦面是粗糙的,实际接触是发生在摩擦面的微凸体上,实际接触面积与名义面积之比非常小.为了计算实际接触面积、预测接触面积随载荷的变化,早期是将球体之间接触的赫兹理论应用于单个接触点上进行研究,直至Ho l m提出接触点上的局部应力可以高到足以超过较软材料的弹性极限而使微凸体塑性屈服这一观点后,Bow den等〔1〕才建立了接触的塑性变形模型,可以对经典摩擦定律作出解释.但在此后不久,A rchard〔2〕就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弹性变形模型,他进行了多重接触的假设,得到了即使在完全弹性变形条件下,真实接触面积与载荷之间也非常接近于线性关系的结论.A rchard模型的重要贡献是首次实现了对经典Am on ton摩擦定律较好的解释,而不一定依赖于塑性变形的假设.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模型都还不很符合实际.1966年,Greenw ood与W illiam son共同提出了基于统计分析的接触模型,即G2W模型〔3〕.这种模型首次将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看成随机变量,没有以绝对弹性或绝对塑性变形为前提,而是引入了塑性指数Ω=EΡ B H(其中,E为赫兹接触的复合弹性模量,H为较软材料的硬度,Ρ为微凸体高度分布的标准差,Β为微凸体顶端的平均曲率半径)的概念.通过Ω将材料本身的特性与接触面的几何形状联系起来,Ω是衡量弹性接触和塑性接触面积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201228收到初稿,1996205205收到修改稿本文通讯联系人贺林大小的判据.在载荷一定时,Ω值越大塑性变形比例越大,而弹性变形比例越小,由Ω的定义式可以看出,表面形貌参数Ρ和Β对决定弹性与塑性变形比例起着重要作用.G 2W 模型是首次考虑表面形貌参数而建立的,比以前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而且在表面高度分布为高斯型时能对经典摩擦定律作出满意的解释,故其对接触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至今依然广为人们所接受.随着表面检测技术,以及模型和数字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相当方便地通过轮廓分析获得更多表面形貌的统计学信息和参数,如除高度分布外的斜率分布、曲率分布、功率谱密度曲线和自相关函数等,从而能够对G 2W 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更加切合实际的修正.W h itehou se 与A rchard 共同建立的W 2A 模型〔4〕,M cCoo l 〔5〕,N ayak 〔6〕和B hu shan 等〔7〕在表面接触分析中,都使用了除表面高度标准差Ρ外的表面斜率标准差Ρ′和曲率标准差Ρ″等统计学参数.应该指出,Greenw ood 等〔3〕在其建立G 2W 模型时就曾认为,微凸体平均曲率半径Β是试验仪器分辨率的函数.此外,M ajum dar 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形貌参数Ρ,特别是Ρ′和Ρ″都明显地受仪器分辨率的影响1本世纪70年代末S ay les 等〔9〕已经发现,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具有非稳定的随机特性,并且指出高度分布的标准差Ρ还与取样长度有关1由此可见,表面形貌的统计学参数对确定的表面不是唯一的,以这些参数为基础建立的接触模型对接触面积的预测结果也就不是唯一的.这是由于表面粗糙度具有多重尺度(毫米、微米和纳米级甚至更小)的特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获得的统计学表征参数,只能反映与仪器分辨率及取样长度有关的粗糙度信息,而没有反映表面粗糙度全部信息的缘故.可以设想,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可以将所有尺度的粗糙度信息都包含于其中的表征参数,则其就是尺度独立的,对于确定的表面也就是唯一的,建立于这种参数上的接触理论势必更为合理.F ig .1 Q ualitative descri p ti on of statistical self 2affinityfo r a surface p rofile 图1 表面轮廓统计自仿射性的定性描述示意图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粗糙表面是否有唯一的、确定的性质,这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若将粗糙表面的轮廓线反复放大,就能够观察到纳米级甚至更小的粗糙度不断增加的细节,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粗糙度轮廓结构非常相似,这说明粗糙表面在不同尺度的相似性可能是唯一的、确定的.这一特性可由分形几何来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粗糙表面的分形特性与尺度无关,可以提供存在于分形面上所有尺度范围内的全部粗糙度信息〔8,10〕.因此,利用表面分形特性建立的接触模型,可望对表面接触的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唯一性.2 表面形貌统计自仿射分形特性的数学表征2.1 分形几何学的产生维数是图形最基本的不变量,传统的欧氏几何采用0,1,2,3维数分别描述有序的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有序几何形状大小的测量与其维数有关,而与测量时使用的尺度无关.例如,在1维线的长度测量时,其长度L 与测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为:对于直线段L =∈θ,(1)673摩 擦 学 学 报第16卷L 的大小与∈的大小无关;对于曲线L =li m ∈→0∑∈11(2)当∈→0时,L 收敛于一确定值.但是,M andelb ro t 〔11〕在研究自然海岸线的长度时发现,海岸线的测量长度随所用尺度而变化,当测量单位∈减小时,海岸线长度单调增加,原因是此时有越来越多的小海湾和小海角被测量到,∈→0时海岸线长度L →∝.自然海岸线长度的这种特性与早期一些数学家构造的“病态曲线”及“病态函数”的特性完全相同,其数学特点是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不可导是由于曲线被反复放大时越来越多的细节会出现,在任一点就不可能做出其切线的缘故.在双对数坐标上,M andelb ro t 发现L 与∈为简单直线关系:L ~∈(1-D ). (1<D <2)(3)对于确定的海岸线,D 为确定值,并由此得出结论:实数D 是海岸线的维数,海岸线具有分形特性,D 称为分形维数,简称分维,可以反映所有尺度上海岸线粗糙度的信息,且不随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结论为分形几何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与工程中表征及描述无序现象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2 表面轮廓线的分形特性自然海岸线的特点是将小尺度下的粗糙度在所有方向上放大相同倍数后,其概率分布与大尺度下的一致,这种曲线具有统计自相似特性.对于统计自相似分形曲线,分维D 可以通过长度与尺度的关系式(3)求出相似维数.但是,绝大多数实际曲线并不具有统计自相似特性,而是具有统计自仿射特性,即要使较小尺度下的概率分布与较大尺度下的一致,就必须在不同方向上放大不同的倍数,典型的例子是分子的布朗运动曲线.对于统计自仿射曲线,L ~∈(1-D )关系不成立,曲线的长度不再提供分维D 的信息,即相似维数对于统计自仿射曲线无效,这时H au sdo rff 维数、盒维数和质量维数等的计算也都很困难.因此,要方便地计算统计自仿射曲线的分维D ,就必须采用特殊方法.研究表明,许多工程表面形貌的轮廓线都具有统计自仿射分形特性〔8,10〕.2.3 表面形貌分形特性的数学表征若设一各向同性均匀粗糙表面的分维为D s ,则沿任意方向垂直截取该粗糙表面得到的轮廓曲线的分维D 满足〔12〕D =D s -1.(4)图1所示各向同性均匀粗糙表面的任一轮廓曲线的高度相对于中线的变化可用Z (x )表示,它是随机的、多重尺度的和无序的.Z (x )与海岸线相同的数学特征是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不同的是它具有统计自仿射分形特征.W eierstrass 2M andelb ro t 函数(简称W 2M 函数)可满足表面轮廓曲线Z (x )的上述所有数学特征,其表达式为〔8〕Z (x )=G (D -1)=∑∝n =n 1co s 2ΠΧn x Χ(2-D )n .(5)式中:D 具有维数的特性,是函数Z (x )的分维(D 与H au sdo rff 维数及盒维数等的关系至今还没有见到严格的数学证明),它描述函数Z (x )在所有尺度上的不规则性,但其不能够确定Z (x )的具体尺寸,即两个完全不同尺度上的分形曲线可以具有相同的分维,为此引入分形参数G ;G 是反映Z (x )幅值大小的尺度系数,它决定Z (x )的具体尺寸;Χn 决定Z (x )的频773第2期贺林等: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谱,Χ=1.5可适于高频谱密度及相位的随机性〔13〕.因此,决定Z (x )的参数是D ,G 和n 1,由于表面轮廓具有非稳定的随机特性,Χn 1=11L (此处L 为取样长度).W 2M 函数的功率谱为S (Ξ)=G 2(D -1)Πln Χ=1Ξ(5-2D ).(6)式中:Ξ为频率,即粗糙度波长的倒数.由式(6)明显可以看出,在双对数坐标上,S (Ξ)与Ξ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与Z (x )的分维D 有关,分形参数G 与直线在S (Ξ)轴上的截距有关.因此,与传统的统计学参数明显不同,W 2M 函数的分形参数D 和G 均与频率无关,是尺度独立的.3 分形参数D 和G 的获得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粗糙表面都具有分形特性〔8〕.因此,对表面轮廓线的分析首先应当确定其是否为分形的,然后求出D 和G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2种:a . 比较真实表面轮廓的功率谱与W 2M 函数的功率谱,若在双对数坐标上真实表面轮廓的功率谱为一直线,且直线的斜率k p 满足-3<k p <-1,则轮廓是分形的,从而可由下式计算其分维D =(k p +5) 2,(7)再由直线在S (Ξ)轴上的截距计算出G 值.b . 通过轮廓曲线Z (x )的结构函数求D 和G .结构函数的定义为S (Σ)=〈[Z (x +Σ)-Z (x )]2〉=∫∝-∝S (Ξ)(e j ΞΣ-1)d Ξ.(8)式中:Σ为x 的任意增量,〈〉表示空间平均值.将式(6)代入式(8)并积分得S (Σ)=CG 2(D -1)Σ(4-2D ).(9)式中:C =#(2D -3)sin [(2D -3)Π 2](4-2D )ln Χ.(10)当1<D <2时,对于确定的D 值,C 为常数.因此,与功率谱函数类似,结构函数也为幂函数,即在双对数坐标上S (Σ)与Σ呈直线关系,当直线的斜率k s 满足0<k s <2时,轮廓是分形的,便可由下式计算其分维D =(4-k s ) 2,(11)再由直线在S (Σ)轴上的截距计算出G 值.通过结构函数S (Σ)确定分形参数D 和G 无需进行谱分析,只要将由轮廓仪采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简单处理.例如,将轮廓仪测量的某一轮廓Z (x )的模拟信号通过A D 转换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的采样间距为∃t ,共采样N 个,记为Z (x i )=Z i 1 (i =0,1,2,3,…,N -1)令式(8)中的Σ=n ∃t (此处n =0,1,2,3,…),则结构函数S (Σ)=〈[Z (x +n ∃t )-Z (x )]2〉=1N -n ∑N -n i =0(Z i +n -Z i )2.(12)求出表面轮廓的分形参数后,统计学参数Ρ,Ρ′和Ρ″也都可由谱函数S (Ξ)导出〔8〕:Ρ=∫Ξh ΞΙS (Ξ)d Ξ1 2,(13)873摩 擦 学 学 报第16卷Ρθ=∫Ξh ΞΙΞ2S (Ξ)d Ξ1 2,(14)Ρ″=∫ΞhΞl Ξ4S (Ξ)d Ξ1 2.(15)式中:ΞΙ是由取样长度L 决定的最低频率,Ξh 是由仪器分辨率和滤波决定的最高频率,一般Ξh >>Ξl ,近似地有下列关系式成立:Ρ≈ΞD -2Ι,(16)Ρ′≈ΞD -1h ,(17)Ρ″≈ΞD h .(18)由式(16~18)可知,无论统计学参数怎样测量,其值总与取样长度及仪器分辨率有关.4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1991年,M ajum dar 与B hu shan 共同提出了以分形几何为基础的接触模型(简称M 2B 模型).这种模型与G 2W 模型相同的是也将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刚性理想平面的接触,不过这一粗糙表面具有分形特性.4.1 真实接触面积M andelb ro t 〔15〕发现海洋面岛屿的面积分布有幂函数规律:N (A >a )≈a -D 2.(19)式中:N 是指面积A 大于面积a 的岛屿之总数,D 为岛屿海岸线的分维.若将粗糙表面(如金属加工表面)放大到适当尺寸,就会发现类似于地球表面的高山峡谷,用一理想平面水平切取该表面形成的接触点,也类似于海洋面的岛屿.因此,假设平面与粗糙表面接触时接触点面积的分布规律与海洋面岛屿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即接触点的数目N 为:N (A >a )~a -D 2.这里,D 是接触点在水平截面上轮廓曲线的分维,但与岛屿的海岸线不同的是接触点的轮廓曲线不是统计自相似曲线,而是中线不为直线(为封闭曲线)的统计自仿射曲线,其分维D 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M ajum dar 等曾经指出,由于统计自相似的海岸线分维D 与地表面分维D s 之间的关系也是D =D s -1,这和式(4)表达的均匀各向同性粗糙表面垂直轮廓线的分维与粗糙表面的分维之间的关系相同,即海岸线的分维与粗糙表面垂直轮廓的分维都以相同的方式与表面分维相联系.由此可见,垂直轮廓线的分维D 可以用于式(19)中(但对于这一点至今还缺乏严格的数学证明).若最大的接触点面积为a 1,数量为1,代入式(19)有N (A >a )=(a l a )D 2.(20)依此有接触点的面积分布n (a )=d N d a =D 2a D 2l a (D 2+1).(21)由上式可以看出,当接触点的面积a →0时,其数量趋于无穷.由于表面在纳米级,甚至更小的尺度上也是分形的,可以假设最小接触点的面积a s →0,总的真实接触面积为A r =∫a l 0n (a )a d a =D (2-D )a 1.(22)973第2期贺林等: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4.2 接触面的变性性质确定真实接触面积中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接触面积大小的研究表明〔3〕,当微凸体顶端的变形量∆(正比于接触点的面积a )大于临界变形量∆c 时,变形就由弹性转变为塑性.在这种情况下有F ig .2 M 2B f ractal contact m od el 图2 M 2B 分形接触模型示意图∆c =(ΠK Υ2)2Β.(23)式中:K =H Ρy ,Υ=Ρy E ,H 表示较软材料的硬度,Ρy 表示较软材料的屈服强度,E 表示复合弹性模量.在G 2W 模型中,假定微凸体顶端的曲率半径Β为一常数,则∆c 也是一常数,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接触点面积较小时因变形量小而为弹性变形,面积较大时因变形量大而转变为塑性变形的结论.但是,微凸体顶端的曲率半径Β实际上并不是常数,按照分形理论的观点,Β取其平均值也不合适,这是因为Β的大小依赖于接触点的面积a ,后者在轮廓线上对应于接触长度l [图2(a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l =a 1 2.(24)若忽略更小尺度上的细节,则在l 范围内的轮廓线可以由W 2M 函数确定其数学表达式近似为余弦波[参见图2(b )]:Z (x )=G (D -1)l (2-D )co s Πx l . (-l 2<x <l 2)(25)M ajum dar 等由上式推导出分形表面微凸体顶端的曲率半径为Β= 1 d 2Z d x 2 x =0 =a D 2Π2G (D -1).(26)将式(26)代入式(23),得∆c =(K Υ2)2a D 2G (D -1).(27)由式(27)可以看出,分形表面∆c 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点的接触面积a ,当a 减小时因其顶端的曲率半径也减小而使临界变形量更小.由式(25)可得微凸体顶端的变形量∆与接触点面积a 的关系为:∆=G (D -1)l (2-D )=G (D -1)a (2-D ) 2.(28)比较∆和∆c 就可以确定接触点的性质.由式(27,28)得∆c ∆=[(K Υ 2)2a (D -1)] G 2(D -1).(29)当∆=∆c 时,即∆c ∆=1的接触面积为临界接触面积a c ,有a c =G 2(K Υ 2)2 (D -1),(30)∆c ∆=(a a c )(D -1). (1<D <2)(31)如果微凸体的接触面积a <a c ,即a a c <1,则由式(31)可以得到∆c ∆<1,∆<∆c ,发生的083摩 擦 学 学 报第16卷是塑性变形;如果微凸体的接触面积a >a c ,即a a c >1,由式(31)可以得到∆c ∆>1,∆<∆c ,发生的是弹性变形.可以看出上面的分析结果与G 2W 模型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因为大接触点是通过对小接触点不断加载而获得,所以M ajum dar 等提出了图2(a )所示的接触模型.当接触面在位置a 时,1,2二接触点的曲率半径小而处于塑性接触;而当载荷增加使接触面移到位置b 时,1,2二点合成为一大点3,这一大点的曲率半径增大,应力释放而使其转变为弹性接触.谢友柏等〔16〕早在M 2B 模型问世之前就已经发现,当增加载荷而使接触面积增大时,接触性质由塑性向弹性转变,这无法用G 2W 接触模型解释,而与M 2B 接触模型的结论一致.临界接触面积a c 与接触点顶端的曲率半径Β无关,只与材料的物理参数及表面分形参数有关,即对于确定的粗糙表面是一确定值.根据临界接触点面积a c ,可以分别确定弹性接触面积A re 和塑性接触面积A rp :若a l <a c ,则有A rp =A r =D2-D a l ,(32)A re =0;(33)若a Ι>a c ,有A rp =∫a c 0n (a )a d a =D (2-D )a D 2l a (2-D ) 2c ),(34)A re =∫a l a cn (a )a d a =D (2-D )(a l -a D 2l a (2-D ) 2c ).(35)4.3 影响接触面变形性质的因素研究表明,在粘着磨损过程中,弹性接触引起的磨损速度远比塑性接触引起的小,如果用A re A r 表示接触面的性质,其值越大,总的真实接触面积中弹性的比例越大,粘着磨损越低,理想状态是A re A r →1,即为H alling 提出的“耐磨表面”〔3,17,18〕.由式(22和35)可得:A re A r =1-D a c (2-D )A r(2-D ) 2=1-D G 2(2-D )(K Υ 2)2 (D -1)A r )(2-D ) 2(2-D ) 2.(36)引入名义接触面积A a ,令G 3=G A a 和A 3r =A r A a 并代入式(36),可将其转化为无量纲表达式:A re A r =1-D G 32(2-D )(K Υ 2)2 (D -1)A 3r (2-D ) 2.(37)由式(37)可以看出,表面分形参数D 和G 3,以及材料的物理参数Υ和K ,都对接触性质有影响.M ajum dar 等〔10〕曾经计算得出了一系列D ,G 3和Υ值时的A re A r ,结果见图3所示.由图3(a 和c )可以看出,G 3值减小和Υ值增大都能改善表面接触的性质1但是,G 3值减小意味着表面粗糙度降低,Υ值增大意味着较软材料的屈服强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D 对接触性质的影响有一最佳值D opc ,在此分维数下表面的弹性接触最大,这对工程上通过控制表面形貌参数来改善表面接触性质具有指导意义,当然D opc 是与G 3及Υ等参数有关的.183第2期贺林等: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F ig .3 P redicti ons of the fractal model fo r fracti on of real contact area in elastic defo r m ati on图3 接触性质的分形模型预测4.4 真实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M ajum dar 等以赫兹接触理论为基础,参考Jahn son 〔19〕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分形表面的弹性接触点上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p e (a )=4ΠEG (D -1)a (3-D ) 2 3(38)和塑性接触点上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p p (a )=H a =K Ρy a ,(39)进而得到总载荷与真实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p =4ΠEG 3∫a l a c n (a )a (3-D ) 2d a +K Ρy ∫a c 0n (a )d a .(40)将式(21)代入式(40)积分,并将表达式处理成无量纲形式,得:当1<D <2,但D ≠1.5时p 3=4Π3G 3(D -1)g 1(D )A 3D r (2-D )A 3r D (3-2D ) 2-a 3(3-2D ) 2c 283摩 擦 学 学 报第16卷+K Υg 2(D )A 3D 2r a 3(2-D ) 2c ;(41)当D =1.5时p 3=ΠG 31 2A 3r 33 4ln A 3r 3a 3c +3K Υ4A 3r 33 4a 1 4c .(42)式中:g 1(D )=[D (3-2D )][(2-D ) D ]D 2,g 2(D )=[D(2-D )](2-D 2),P 3=P A a E ,G 3=G A a ,A 3r =A r A a ,a 3c =a c A a .可以看出,真实接触面积(摩擦力)与载荷的关系受表面形貌参数、材料物理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并非古典Am on ton 摩擦定律给出的线性关系,而且已被大量实验结果所证实.5 结束语与传统的G 2W 模型相比,M 2B 模型的先进性是利用了包含全部表面粗糙度信息的分形参数D 和G ,因而能够定量地表达总的真实接触面积A r ,弹性接触面积A re 和塑性接触面积A rp 分别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以及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可望对粗糙表面的接触性质预测不受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使预测具有唯一性或确定性.M 2B 模型已经应用于磨损的预测〔19〕和滑动摩擦表面温度分布的确定〔20~22〕等,初步显示了这一模型的数学严格性及其实用价值.M 2B 分形接触模型是目前摩擦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要使其不只是一种“数学珍品”〔22〕,还必须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a . 并非所有粗糙表面都具有分形特性,因而首先应对工程表面(如金属加工表面和机械零部件的磨损表面等)进行分形特性分析,以确定哪些工程表面具有分形特性,这是M 2B 接触模型存在的基础.b . 分形参数D 和G 的尺度独立性都是由统计自仿射分形函数W 2M 函数推导出来的,对于实际的统计自仿射分形工程表面,D 和G 的尺度独立性,即W 2M 函数中的D 和G 能否完全表征实际工程表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c . M 2B 接触模型给出的接触面积分别与分维数及载荷的关系等,都还缺少足够的试验验证,特别是对金属材料的研究报道更少.d . 与G 2W 接触模型一样,在M 2B 接触模型中也没有考虑配对表面的粗糙度对接触特性的影响,而是将其假设为刚性理想平面.不言而喻,同时考虑两粗糙面分形特性的系统接触模型更具有实用价值.e . 在M 2B 模型中未考虑材料的加工硬化、硬度随深度的变化、弹性变形和摩擦力,以及在高载荷作用下表面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对接触的影响,这些都还有待研究.参考文献1 Bow den F P ,T abo r D .F ricti on and L ubricati on .O xfo rd :O xfo rd U niversity P ress ,19542 A rchard J F .E lastic defo r m ati on and law s of fricti on .P roc Roy Soc L ond ,1957,A 243:190~2053 Greenwood J A ,W illiam son J B P .Contact of nom inally flat surfaces .P roc Roy Soc L ond ,1966,A 295:300~3194 W h itehouse D J ,A rchard J F .T he p roperties of random surface of significance in their contact .P roc Roy Soc L ond ,1970,A 316:97~1215 M cCoo l J I.Comparison of models fo r the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 .W ear ,1986,107:37~606 N ayak P R .R andom p rocess model of rough surfaces in p lastic contact .W ear ,1973,26:305~3337 Bhushan B ,D ugger M T .R eal contact area m easurem ents on m agnetic rigid disk s .W ear ,1990,137:41~50383第2期贺林等: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483摩 擦 学 学 报第16卷8 M ajum dar A,Bhushan B.Ro le of fractal geom etry in roughness characterizati on and contact m echanics of surfaces.J T ribo l(A S M E),1990,112:205~2169 Sayles R S,T hom as T R.Surface topography as a nonstati onary random p rocess.N ature,1978,271:431~43410 M ajum dar A,Bhushan B.F ractal model of elastic-p lastic contact betw een rough surfaces.J T ribo l(A S M E), 1991,113:1~1111 M andelbro t B B.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statistical self-si m ilarity and fracti onal di m ensi on.Science,1967, 155:636~63812 M andelbro t B B.T he F ractal Geom etry of N ature.N ew Yo rk:F reem an,198213 M ajum dar A,T ien C L.F ractal characterizati on and si m ulati on of rough surfaces.W ear,1990,136:313~32714 Berry M V,L ew is Z V.O n the w eierstrass-m andelbro t fractal functi on.P roc Roy Soc L ond,1980,A370:459~484 15 M andelbro t B B.Stochastic models fo r the earthπs relief,the shape and the fractal di m ensi on of the coastlines,and the num ber2area rule fo r islands.P roceeding of the N ati onal A cadem y of Science(U SA),1975,72:3825~382816 谢友柏,陈国定.用测量接触电阻研究实际接触面积的变化.摩擦磨损,1986,(2):40~4417 A rchard J F.W ear theo ry and m echanics.in:Peterson M B,W iner W O eds.W ear Contro l H andbook.N ew Yo rk:A S M E,198018 Sto larsk i T A.A p robabilistic app roach to w ear p redicti on.J Phys(D),1990,24:1143~114919 Johnson K L.Contact M echanics.Cam bridge: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520 Zhou G Y,eu M C,B lackmo re D.F ractal geom etry model fo r w ear p redicti on.W ear,1993,170:1~1421 W ang S,Kom vopoulo s K.A fractal theo ry of the interfac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 on in the slow sliding regi m e:Part I-E lastic contact and heat transfer analysis.J T ribo l(A S M E),1994,116:812~82322 W ang S,Kom vopoulo s K.A fractal theo ry of the interfac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 on in the slow sliding regi m e:Part -M ulti p le dom ains,elastop lastic contacts and app licati ons.J T ribo l(A S M E),1994,116:824~832F ra c ta lM ode l fo r C onta c t of Rough S urfa ce sH e L in Zhu Jun(T heory of L ubrication and B earing Institu teX iθan J iaotong U niversity X iθan 710049 Ch ina)A bs tra c t T he p lastic defo r m ati on m odel fo r con tact of rough su rfaces has been develop2 ing fo r abou t40years since it w as p ropo sed.M2B fractal m odel fo r con tact of rough su r2 faces has been fo r m ed recen tly,w h ich is based on fractal geom etry.M2B m odel character2 ized rough su rfaces u sing fractal param eters in stead of statistical p aram eters.T he relati on betw een real con tact area and app lying load and the calcu lating fo r m u las of real elastic and p lastic con tact area w ere derived from th is m odel,the facto rs affecting the defo r m ing p rop2 erty of con tact su rfaces and their changing tendency w ere also indicated.T he p redicti on of con tact area u sing th is m odel w ou ld no t change w ith the reso lu ti on of roughness2m easu r2 ing in strum en t and the length of sam p le becau se of the scale2independence of fractal pa2 ram eters,so th is m odel is m o re reasonab le than G2W con tact m odel w h ich w a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How ever,M2B m odel needs fu rther i m p rovem en t and there are still som e p rob lem s to be deep ly investigated later.Ke y W o rds rough su rface con tact m odel fractal geom etry fractal di m en si on to2 pograph ic param eter real con tact area。

粗糙表面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生热研究

粗糙表面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生热研究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t h e r ma l d y n a mi c p r o b l e ms o f r o u g h s u r f a c e i n t h e s l i d i n g ri f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 we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钭 挥 虫崴 缸
Vo 1 . 3 7 No . 2 Ap r . 2 01 5
DO I :1 0 . 1 1 8 8 5  ̄ . i s s n . 1 6 7 4 - 5 0 8 6 . 2 0 1 3 . 0 9 . 0 2 . 0 2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5 0 8 6 ( 2 0 1 5 ) 0 2 — 0 1 5 9 — 0 6
含球形微 凸体粗糙表 面与理 想平面的 滑动接触模 型。使 用有 限元 法对该模 型的滑动摩擦 过程进行 了热机耦合计 算, 并研 究 了相 对滑动速度 、 初始压入 量和摩擦 因数 对粗糙 体温升 、 等效应 力和接 触应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 粗糙 体表面
温 度 变化 历 程 可 分 为 急剧 增 长 和 缓 慢 增 长 两 个 阶段 ; 微 凸 体 上 出现 局 部 高 温 区 , 且 其 高应 力 区偏 向 滑 移 方 向一 侧 ; 相
s l i d i n g c o n t a c t mo d e l b a s e d o n G —W ( G r e e n wo o d — Wi l l i a ms o n ) mo d e 1 .I n t h e mo d e l , t h e t wo s l i d i n g s u r f a c e s we r e s i m-

润滑点接触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研究

润滑点接触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研究

a d t ed r t n t e e t t t e s b ly o h x e me t te mo e a s r c s ru h, e m r h r ia s e d n h u ai i b n f s o h t i t ft e e p r n ;h r u f e i o g t o t e ci c p e o me i a i i a h e tl
W a g S u H u n h n W a gW e z o g W a g Hu n h n uY a z o g n n h n n i
( teK yL brt yo r o g ,s gH nvrt, eig10 8 ,hn ) Sa e aoa r f i l yTi haU i syB in 00 4 C ia t o Tb o n ei j
维普资讯
2O 年 7 06 月 第7密封
L UBRI I0N CA, 1 ENGI NEERI NG
J l 0 6 uy2 0
N . (e a N . 7 ) o7 sr l o19 i
润滑点接触粗糙表面滑动摩擦 因数的实验研究
王 顺 胡元 中 王文中 王 慧
( 清华大学摩擦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4 0 8) 0
摘要:利用 多功能微摩擦试 验机 ,在轻载荷条件下测量 了具有横 向纹理 圆盘 表面的摩 擦因数 ,得到 了包括流体润 滑 、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完整的 Sr ek曲线。考虑了载荷和时间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对不同粗糙度表面的 S iek曲 tbe i tbe r
fo mie o h d o ) a cl b c to slr e;h r u f c ss oh,h r h aly o h tie k c l ei r m x d t y r d mi u r ain i ag t e moe a s ra ei mo t t e moet e v le t eSrb c a v s n i f o vo s b iu . Kewo d : u h s ra e; x d l b iain;rcin c e ce tme u e n ; tie k c r e y r s r g u fc mie u rc t o o fit o f in a rme t Srb c u o i s v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的提出与发展的报告,600字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理系统的经典模型。

它能够有效地解释粗糙表面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它最初由康奈尔伯格于1956年提出,当时他用它来描述金属粗糙表面之间的变形和断裂行为。

此后,该模型已被用于分析大多数物理变形系统,包括岩石,纤维和金属材料。

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初始的提出,引入了位移-力关系的概念,以及这种关系的改变是如何通过滑动或变形表现出来的。

康奈尔伯格将他的模型推广到任意变形系统,用于描述材料的响应及其表面表征,如氧化镁层的摩擦学参数。

随后,Können等人对康奈尔伯格的模型进行了扩展,将它应用于密闭室中不同物理变形系统,使其变为有效的研究工具。

该模型也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数据建模,控制,仿真和解决物理系统中问题的方法。

最近,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已被用于复杂的模拟,包括滚动与粗糙表面之间的动态行为以及高弹性材料的细节表述。

此外,康奈尔伯格模型是一种基本模型,用于解释表面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变化,例如摩擦、挤压、张力和剪切力等。

康奈尔伯格模型可用于大多数物理变形系统,可以应用于许多研究。

例如,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可用于模拟地震等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材料的粗糙度和表面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因此,粗糙表面接触分形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系统的研究,以
及不同表面识别,物理变形系统的控制和模拟。

康奈尔伯格模型在数据处理、建模和解决物理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与优化设计

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与优化设计

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与优化设计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而对于工程领域来说,摩擦的特性对于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性能。

一、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摩擦是由于两个物体表面接触而产生的力的相互作用。

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主要包括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表面在静止状态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动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表面在相对运动状态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与表面粗糙度有密切关系。

在相同的压力下,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力也会变大。

粗糙表面的摩擦力还受到接触面积、表面形状、材料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当表面粗糙度较小时,由于接触面积小,摩擦力也相对较小。

但当表面粗糙度增加时,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摩擦力也会增大。

二、粗糙表面的优化设计针对粗糙表面的摩擦学特性,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材料和结构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设计方法:1.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减小表面粗糙度,从而减小摩擦力。

例如,利用抛光和磨光等方法来减小表面粗糙度,从而改善摩擦性能。

2. 润滑剂应用:在摩擦界面上应用合适的润滑剂,可以降低摩擦系数和摩擦力。

润滑剂能够填充表面间的空隙,形成滑动膜,从而减少直接接触,降低摩擦。

3. 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材料也是提高摩擦性能的关键。

一些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可以减小摩擦力。

例如,聚四氟乙烯被广泛应用于摩擦材料中,由于其低摩擦系数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

4. 结构优化:通过改变结构设计来实现摩擦性能的提高。

例如,在两个表面之间加入滚子、滚珠等结构,可以降低表面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5. 表面纳米结构设计: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粗糙表面的纳米结构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纳米结构的设计和制备,可以实现表面的减阻、减摩等性能的提高。

粗糙峰接触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粗糙峰接触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第2 8卷 第 6期 21 0 0年 l 2月
轻工机糖 L g t n u tyM a tn r ih d s c ey I r d
Vo. 8 N . 12 o 述 ・ 专论 ]
D I 036/ in10— 9. 1.601 O: .99j s .05 852 00 . 1 .s 2 0 0
S HEN Yi g z i BAO n — a n —h ‘ Ro g h o

( .c ol f eoat sadA t n u c,Z eagU i rt, agh u3 2 , hn ; 1 Sho o A rnui n s oats hj n nv sy H nzo 10 7 C ia c r i i ei 0 2 S ho o ehncl n nfc r gE g er gT eU ie i f e o t Wa synyS de S 2 5 , utl ) .c ol f c ai dMauat i ni e n ,h nvrt o wSuh l sde ,ynyN W 0 2 A s aa M aa un n i sy N e ri
pa e e iwe he r d t n l a p rt a mo e a s m ma ie t e a v n e h t s h m e r s ac o s e i p r r ve d t ta i o a s eiy pe k i d l nd u rz d h d a c d ot t t e e e r h n a p rt e y
0 引 言
度, 材料 性 质 和 接 触 性 质 。接 触 问题 十分 很 重 要 ,
工程应 用 中的粗 糙接触 问题 是非 常常 见的 。当任 意 2个面相 互接 触 的时 候 , 糙 的表 面使 得 实 际接 触 粗

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
赖联锋;高诚辉;黄健萌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年(卷),期】2011(009)002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粗糙表面模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根据粗糙表面模型类型的不同,分为粗糙表面和平面接触模型以及双粗糙表面接触模型,在各自模型中按照静载和滑动接触类型的研究进展进行表述,并提出了一些目前研究中遇到的热力耦合的问题以及将来双粗糙分形表面模型的发展.
【总页数】5页(P134-138)
【作者】赖联锋;高诚辉;黄健萌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17.1
【相关文献】
1.真实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 [J], 宋敏
2.二维粗糙表面滑动摩擦的研究 [J], 郭利;汤瑞清
3.粗糙表面分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姬翠翠;朱华
4.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J], 魏龙;顾伯勤;冯飞;冯秀;孙见君
5.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J], 胡兆稳;刘焜;王伟;刘小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2期2011年6月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CHINES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Vol.9No.2Jun.20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5039);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0-XQ-13);福州大学校科研启动资助项目(022367)作者简介:赖联锋(1982-),男,博士生.E-mail:llf2531@yahoo.com.cn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赖联锋,高诚辉,黄健萌(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粗糙表面模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根据粗糙表面模型类型的不同,分为粗糙表面和平面接触模型以及双粗糙表面接触模型,在各自模型中按照静载和滑动接触类型的研究进展进行表述,并提出了一些目前研究中遇到的热力耦合的问题以及将来双粗糙分形表面模型的发展.关键词:双粗糙表面;滑动接触;热力耦合中图分类号:TH 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581(2011)02-0134-05Advances on sliding frictional contact models of rough surfacesLAI Lian-feng,GAO Cheng-hui,HUANG Jian-meng(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dvances on rough surface models are summarized.According to diversetypes of rough surface models,they are categorized into rough-surface-plane and double rough-surfacecontact models.By representing these models with static loading and sliding contact respectively,the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and double rough-fractal-surface contact models are further elaborated.Key words:double rough surface;sliding contact;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粗糙表面特征和接触力学并不是摩擦学特有的问题,不过它们与摩擦、磨损现象的关系密切,是理解摩擦和磨损现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成为摩擦学研究中的1个专门领域[1].摩擦与磨损的根本原因在于粗糙表面接触后受到力的作用,导致材料产生发热、变形、疲劳、粘着和梨沟效应等,所以摩擦磨损与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微观形貌与接触特性有很大关系,研究粗糙表面的摩擦热动力学应该从粗糙表面模型出发,客观准确地表征粗糙表面是接触建模的前提;摩擦副都处于不同粗糙度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状态下.材料的摩擦磨损过程是在表面微凸体间接触面积上进行的,所以材料的磨损又受到接触区的应力状态和温度以及元件相对移动速度的制约.要研究粗糙表面摩擦过程的热动力学问题,在表面表征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表面接触模型,分析静态接触和摩擦过程接触状态的接触力学问题.只有了解2个粗糙表面接触时,形状各异、尺寸不同的微凸体如何相互作用,才能对摩擦和磨损的实质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粗糙表面模型和接触类型的不同,对近年来国内外粗糙表面静态和滑动模型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一些目前研究中遇到的热力耦合问题以及将来双粗糙表面模型的发展.1 粗糙面与平面接触模型1.1 静态接触模型目前关于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大都基于Hertz的弹性接触理论.1966年,Greenwood和Williamson提出了粗糙表面的弹性接触模型[2](简称G-W模型),预测了真实接触面积与法向载荷间的关系.后来其他学者对G-W模型进行了许多改进[3-6],其中,GREENWOOD等认为具有相同弹性常数的2个粗糙面相接触时,切向力对法向压力是没有影响的,而对于不同弹性常数的2个粗糙面的接触,可以转化为1个粗糙面同1个刚性光滑平面的接触,通过假定球形微凸体的半径按照某种规律变化,得到真实接触面积与法向载荷间的正比关系[7],他们的结论对后面粗糙接触模型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专家对1个等效粗糙面与1个刚性光滑平面的静态接触模型进行了分析.如:KOMVO-POULOS等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1个刚性体与1个弹性粗糙面的接触模型,得到了最大接触压力和法向载荷以及亚表面的应力分布和深度[8].KOGUT等[9]采用了有限元法研究了刚性平面与单个球体的接触问题,并通过曲线拟合推导出了表征接触参数(接触载荷,面积和平均压力)与球体法向变形量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ROBERT等[10]建立了1个刚性平面与1个具有弹性-理想塑性的微凸体间的接触统计模型,实现了对接触面积、接触力等的预测.JAMIL等[11]将粗糙表面的接触假设为1个塑性微凸体和1个具有完全弹性的平面的弹塑性接触问题,并和以往的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其所提出的模型在接触压力的分布情况和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方面,预测的精确度更高.以上模型大多是基于G-W假设的统计学接触模型,对表面接触状态的计算结果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文献[12-15]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微凸体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具有非稳定的随机特性,并不是处处连续光滑的,且具有统计自相似和自仿射特性,工程粗糙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因此,依据表面分形特性建立的接触模型,使表面接触的分析结果更具有确定性、唯一性[16].Majumdar和Bhushan基于W-M分形函数提出了M-B接触模型,推导出真实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以及实际弹性接触面积和实际塑性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得出接触面的变形规律与影响因素[17].Pei等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了1个刚性平面与1个具有自仿射性粗糙表面的弹塑性接触模型,在静载和无粘着条件下,模拟接触区域的压力分布以及亚表面的变形情况[18].1.2 滑动接触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粗糙面常常处于滑动状态,因此,对粗糙面的滑动接触状态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王国诚等[19]以理想粗糙表面同刚性平面的滑动弹性接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求解域及第一种Fredholm积分方程的离散求解,得出了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接触参量,并与无摩擦时的数值解及经典Hertz解作了比较,得出:①由于微凸体的相互影响,使理想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接触参量与Hertz解有一定偏差,这种偏差随着影响范围的增大趋于恒定;②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接触中心向接触边缘转移;③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压力中心向接触边缘转移,最大压力减小;④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表面最大间隙增大,有利于接触面间油膜的形成;⑤摩擦系数对接触参量的影响是比较小的.Wang和Komvopoulos[20-22]对M-B分形接触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将改进后的接触模型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分别针对弹性接触表面慢速滑动、弹塑性接触表面慢速滑动和弹性接触表面快速滑动等情况推导出了真实接触面上的温度分布密度函数和温升累积分布函数.Brizmer等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1个弹塑性球体在1个刚性平面上受到法向载荷的作用,对在纯滑动和纯粘着的2种理想工况时,球体在切向力和法向力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等变化情况[23,24].Nelias等则运用半解析法对三维弹塑性滑动接触模型进行分析,在假定小变形和小位移的情况下,得出受摩擦系数影响下的接触压力分布、亚表面的应力场分布以及残余应力等,并与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此方法分析的正确性[25].W.Wayne Chen和Q.Jane Wang建立了1个球体在1个平面的滑动接触模型,2物体采用不同的弹性材料.运用共轭梯度法(CGM)和循环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准则(DC-FTT)对单独加载法向力和加载法向力后逐渐增大切向力的2种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纯法向力的作用下接触面上也存有剪切力,顶点压力大于Hertz理论无摩擦接触解法的压力,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大,顶点剪切力升高,粘着区域扩大,最大Von-Mises应力升高;在逐渐增大切向力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随着切向力的增大,粘着区域将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整体的表面最大Von-Mises应力位于主要的粘着和滑动区域,由于受到y方向剪切力的影响,x方向滑动的切向力低于经典库伦摩擦定律的预测[26].KOMVOPOULOS等[27]运用分形理论生成粗糙表面,分析了在载荷下粘着磨损模型的接触情况.磨损的评断标准是材料在临界接触区域由于纯塑性变形而从接触交界处脱落,根据这标准对典型材料陶瓷 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第9卷 -陶瓷、陶瓷-金属、金属-金属等摩擦副在不同的工况下的磨损面积、磨损速率、磨损系数、表面粗糙度等进行了比较.2 双粗糙面的接触模型2.1 静态接触模型以上研究都是将2个粗糙面假设为1个刚性理想平面与粗糙表面的接触,实际上当2个粗糙表面相互接触挤压的时候,首先是粗糙表面上的微凸体先接触,微凸体与微凸体间的接触以及相邻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接触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同时考虑2个粗糙面分形特性的系统接触模型对于研究摩擦磨损的本质更具有实用价值.对于双粗糙面的接触问题,一些学者为了简化分析,把表面微凸体的顶端视作球面,从2个球体间的接触开始进行研究,并大多将模型简单地认为是纯弹性或者纯塑性接触[28,29].LISOWSKI等[28]对2个相互干涉球体间的摩擦交界处进行分析,假设交界处最大几何变形模式为弹性或塑性,在法向力作用下弹性变形的接触面积与赫兹理论近似;对于塑性交界处的结果则与Green运用滑移场理论研究的结果近似.JAMARI等[30]建立1个刚性光滑球体与一系列半径不同的椭圆形微凸体组成的粗糙面的法向接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接触面积预测和粗糙体的变形的正确性.KOGUT等研究了2个粗糙面间的静态接触问题,认为微凸体是服从高斯分布,结果表明:与经典摩擦理论相比,外载荷和名义接触面积对于静态摩擦系数有着较大的影响[31].YANG等运用分形理论建立了2个二维静态接触模型,微凸体被定义为弹性的或者完全塑性的,没有弹塑性的过渡阶段,并认为微凸体界面间的剪切应力是相互接触面积的切向摩擦力引起的[32].以上模型均为静态接触模型,未考虑粗糙体的弹塑性变形以及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磨损问题.2.2 滑动接触模型实际摩擦过程是1个动态过程,因此,建立2个粗糙表面间滑动接触模型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摩擦磨损机制,具有重要应用意义.陈国安等[33]对1对二维微凸体进行接触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非流体动力润滑条件下粗糙表面滑动摩擦阻力与粗糙表面接触状态间的关系.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推导出了滑动摩擦力分形预测模型,并从理论上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分析.GONG等[34]利用平面应变假设建立了1个球形微凸体在1个有规则形状表面的弹塑性滑动接触模型,计算了接触表面层的残余应力.FAULK-NER等[35]在以往滑动接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1个新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这个模型考虑到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并且三维粗糙表面由许多相互间距离不同但仍保持接触的球形微凸体组成,此模型相应的计算耗时也较长.RAGHVENDRA等[36]运用有限元法模拟2个弹塑性球体的二维滑动接触情况,对接触过程中的变形、载荷、应力的形成和能量的损失等进行分析,对静载和滑动2种不同状态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滑动时,2个球体的垂直干涉面高点的应力比较集中,相反,在静摩擦状态下,相同点的应力集中并不明显;当2个球体相互挤压时,挤压力产生的能量更多地用于球体动能上,而应用于球体恢复变形的能量较少;在塑性变形引起的能量损失上,滑动过程也远远大于静摩擦状态下.在最新的研究中,ROBERT等[37]结合半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2个球体间的滑动摩擦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在滑动接触过程中计算平均切向力和法向力的经验公式,最后用典型材料的参数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在滑动接触过程中随着弹塑性变形的增加,2个球体间的能量损失也随之增加.球形微凸体间的摩擦系数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屈服强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球体间的接触干涉量(正比于法向载荷)增加而增加.以上这些模型对摩擦滑动过程所产生的力或变形等情况进行了研究,但所建粗糙表面都是有规则形状的球体,均未考虑微凸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未考虑摩擦产生的热能以及热力耦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摩擦热对粗糙体的应变、应力等会产生较大的影响[38].3 结论整个摩擦过程中,既有大量数目的局部接触单元,也有复杂的能量耗散行为出现,这种接触和能量耗631 第2期赖联锋,等:粗糙表面滑动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的进展散行为对摩擦学系统的初始条件有敏感的依耐性,它的变化过程有不稳定的随机性以及时间和空间的不规则性[39].本文根据粗糙表面模型类型的不同,对粗糙表面和平面接触模型以及双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表述.虽然目前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滑动摩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是接触表面的几何形貌逐渐接近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是把弹性接触拓展到更一般的弹塑性接触分析,但大都集中在1个理想平面与单一粗糙表面间或2个规则形状微凸体间的滑动摩擦研究上.因此在充分考虑摩擦过程2个表面处于接触状态、动态变化及其随机性等特点基础上,建立更符合实际工程的2个粗糙面的系统滑动摩擦模型,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研究滑动过程中摩擦与磨损的本质和磨损机理奠定基础,也为实际工程中摩擦学行为的预测,如应力、温度、磨损量及预期寿命等提供指导设计的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 周仲荣.摩擦学发展前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ZHOU Zhongrong.The development frontier of tribolo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6.[2] GREENWOOD J A,WILLIAMSON J B P.Contact of nominally flat surfaces[J].Proc Roy Soc,1966,A295(3):300-319.[3] GREENWOOD J A,TRIPP J H.The elastic contact of rough spheres[J].ASME J Appl Mech,1967,E34:153-159.[4] THISAKADO T.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contact between solid surfaces[J].Wear,1974,28(2):217-234.[5] BUSH A W,GIBSON R D,THMOS T R.The elastic contact of a rough surface[J].Wear,1975,35(1):87-111.[6] MCCOOL J I.Predicting microfracture in ceramics via a microcontact model[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1986,108(3):380-386.[7] GREENWOOD J A,TRIPP J H.The contact of two nominally flat rough surfaces[J].Proc Inst Mech Eng,1971,185(48):625-633.[8] KOMVOPOULOS K,CHOI D H.E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ulti-asperity contacts[J].ASME Journal Tribology,1992,114(3):823-831.[9] KOGUT L,ETSION L.Elastic-plastic contact analysis of a sphere and a rigid flat[J].ASME J Appl Mech,2002,69(5):657-662.[10] ROBERT L J,ITAHAK G.A statistical model of elasto-plastic asperity contact between rough surfaces[J].Tribology International,2006,39(9):906-914.[11] JAMLIL A,KAMBIZ F.Elastic-plastic contact model for rough surfaces based on plastic asperity concept[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Non-Linear Mechanics,2005,40(4):495-506.[12] SAYLES R S,THOMAS T R.Surface topography as a nonstationary random process[J].Nature,1978,271(2):431-434.[13] THOMAS A P,THOMS T R.Engineering surface as fractals,fractal aspects of materials[M].Pittsburgh: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1986.[14] KRIM J,PALASANTZAS G..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self-affine scaling and kinetic roughening at sub-micron lengthscales[J].Int J of Modern Phys,1995,9(6):599-630.[15] MANDELBORT B B.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M].New York:Freeman W H,1982.[16] MAJUMDAR A,BHUSHAN B.Role of fractal geometry in roughness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act mechanics of surfaces[J].ASMEJournal of Tribology,1990,112(1):205-216.[17] MAJUMDAR A,BHUSHAN B.Fractal model of elastic-plastic contact between rough surface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1991,113(1):1-11.[18] PEI L,HYUN S,MOLINARI J F,et al.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elasto-plastic contact between rough surfaces[J].Journal of the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2005,53(11):2385-2409.[19] 王国诚,冷永胜,黄炎.理想粗糙表面的滑动接触问题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4(27):102-105.WANG Guocheng,LENG Yongsheng,HUANG Yan.A study on sliding contact of the ideal rough surface[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98,4(27):102-105.[20] WANG S,KOMVOPOULOS K.A fractal theory of the interfac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low sliding regime:part 1elasticcontact and heat transfer analysi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1994,116(4):812-823.[21] WANG S,KOMVOPOULOS K.A fractal theory of the interfac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low sliding regime:part 2multipledo-mains,elastoplastic contacts and application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1994,116(4):824-832.[22] WANG S,KOMVOPOULOS K.A fractal theory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elastic contacts of fast sliding surfaces[J].ASMEJournal of Tribology,1995,117(2):203-215.[23] BRIZMER V,KLIGERMAN Y,ETSION I.The effect of contact condition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n the elasticity terminus of aspherical conta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6,43(18-19):5736-5749.[24] BRIZMER V,KLIGERMAN Y,ETSION I.Elastic-plastic spherical contact under combined normal and tangential loading in full stick[J].Tribology Letters,2007,25(1):61-70.731 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第9卷 [25] NELIAS D,ANTALUCA E,BOUCLY V,et al.A three-dimensional semianalytical model for elastic-plastic sliding contact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2007,129(4):761-771.[26] WAYNE C W,JANE W Q.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point contact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considering tangential tractions[J].Me-chanics of Materials,2008,40(11):936-948.[27] YININ X,KOMVOPOULOS K.An adhesive wear model of fractal surfaces in normal conta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Structures,2010,47(7-8):912-921.[28] LISOWSKI Z,STOLARSKI T.An analysis of contact between a pair of surface asperities during sliding[J].J Appl Mech,1981,48(3):493-499.[29] XIE Y,WILLIAMS J A.The prediction of friction and wear when a soft surface slides against a harder rough surface[J].Wear,1996,196(1-2):21-34.[30] JAMARI J,ROOIJ M B,SCHIPPER D J.Plastic deterministic contact of rough surface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2007,129:957-962.[31] KOGUT L,ETSION I.A static friction model for elastic-plastic contacting rough surface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2004,126(1):34-40.[32] YANG J,KOMVOPOULOS K.A mechanics approach to static friction of elastic-plastic fractal surfaces[J].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2005,127(2):315-324.[33] 陈国安,葛世荣,刘金龙.滑动摩擦力分形预测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5):492-495.CHEN Guoan,GE Shirong,LIU Jinlong.Fractal prediction model of sliding friction force[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2000,29(5):492-495.[34] GONG Z Q,KOMVOPOULOS K.Effect of surface patterning on contact deformation of elastic-plastic layered media[J].ASMEJoumal of Tribology,2003,125(1):16-25.[35] FAULKNER A,ARNELL R D.Development of a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imulate the sli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wo,three-dimen-sional,elasto-plastic,hemispherical asperities[J].Wear,2000,242(1):114-122.[36] RAGHVENDRA V,ITZHAK G.A finite element study of the deformations,forces,stress formations,and energy losses in sliding cy-lindrical cont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2007,42(7):914-927.[37] ROBERT L J,RAVI S D,HASNAIN M,et al.An analysis of elasto-plastic sliding spherical asperity interaction[J].Wear,2007,262(1-2):210-219.[38] HASAN S,ALAETTIN O.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elastoplastic medium in sliding contact with fractal surface[J].TribologyInternational,2008,41(4):783-796.[39] 葛世荣,朱华.摩擦学的分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GE Shirong,ZHU Hua.Fractal in tribilogy[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殯殯殯殯2005.·下期部分文章摘要预报·自动扶梯桁架焊接变形分析与控制纠正吴战国,李洪雷,王升超自动扶梯桁架是自动扶梯内部结构的安装基础,多采用角钢、槽钢等型材以焊接的方式进行拼装,其焊接的变形量至关重要.为控制和消除变形,对产生焊接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构件设计、制造工艺、焊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对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同时对不可避免产生的变形,要给予必要的矫正,以期符合自动扶梯桁架技术的质量要求.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