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操作系统2001真题
(完整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据库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数据库试题(含答案)试卷一(哈尔滨工业大学)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人工管理D. 数据项管理2.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A. 网络系统B. 数据库系统C. 操作系统D. 数据库3.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A. 外模式B. 内模式C. 存储模式D. 模式4. 作为关系数据系统,最小应具备的关系运算是()。
A. 排序、索引、统计B. 选择、投影、连接C. 关联、更新、排序D. 显示、打印、制表5. 在select语句中使用group by Sno时,Sno 必须出现在()子句中。
A. whereB. fromC. selectD. having6. 在where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中,与零个或多个字符匹配的通配符是()。
A. *B. ?C. %D. _7. 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时,要求保持函数依赖,最高可以达到()。
A. 2NFB. 3NFC. BCNFD. 4NF8. 在关系模式R(U,F)中,Y∈XF+是X→Y是否成立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阶段中,完成关系模式设计的阶段是()。
A. 需求分析阶段B. 概念设计阶段C. 逻辑设计阶段D. 物理设计阶段10. 基本E-R图就是数据库的()。
A. 外模式B. 逻辑模式C. 内模式D. 概念模式11. 从数据流图构造E-R图时,选择实体一般应先考虑数据流图中的()。
A. 数据项B. 数据流C. 数据处理D. 数据存储12. 以下()不是当前常用的存取方法。
A. 索引方法B. 聚簇方法C. HASH方法D. 链表方法13.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这是事务的()。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隔离性D. 持久性14. 并发控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保持数据库状态的()。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9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____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浙江大学2003年】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综合考查进程的相关概念。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不是完整程序,程序是在时间上按严格次序前后相继的操作序列,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3.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
【太原科技大学2006年】A.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B.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C.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D.并发性是指若干个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考查并发性的定义,注意与并行性相区分。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4.并发进程指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考查并发进程的定义。
并发进程是在同一时间段内运行。
从宏观上看,进程之间不是先后执行,而是平行执行;从微观上看,进程之间不是同时执行,而是按时间片轮转交替执行。
5.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
A.进程是动态的集合B.进程有生命期C.进程是指令的集合√D.进程可以并发执行考查进程的概念。
6.一个进程释放了一台打印机后,有可能改变____的状态。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指令的相对寻址方式中,其相对的基准地址是____。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分数:2.00)A.基址寄存器B.变址寄存器C.堆栈指示器D.程序计数器√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
相对寻址是把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加上指令格式中的形式地址而形成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即EA=(Pc)+A,故基准地址是程序计数器。
2.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所提供的相对地址实质上是一种____。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分数:2.00)A.立即数B.内存地址C.以本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D.以下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地址的概念。
相对寻址方式中,EA=(PC)+A(A为形式地址),当执行本条指令时,PC 已完成加1,故以下条指令为基准位置。
3.____寻址方式用来支持浮动程序设计。
【中科院计算所2000年】(分数:2.00)A.相对寻址√B.变址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基址寻址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作用。
相对寻址的优点:操作数的地址不是固定的,它随着PC值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指令地址之间总是相差一个固定值,因此便于程序浮动。
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2个字节,第一字节为操作码,第二字节为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
设当前指令地址为3008H,要求转移到300F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____。
若当前指令地址为300FH,要求转移到3004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为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分数:2.00)A.05H,F2HB.07H,F3HC.05H,F3H √D.07H,F2H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第二章 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在单一处理机上执行程序,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在(B)进行的。
A.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C.某一固定时刻D. 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2、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处理机的利用率( C)。
A.降低了B. 有所改善C.大大提高D. 没有变化,只是程序的执行方便了3、顺序程序和并发程序的执行相比,( C)。
A.基本相同 C.并发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B. 有点不同 D.顺序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4、单一处理机上,将执行时间有重叠的几个程序称为(C )。
A.顺序程序B. 多道程序C.并发程序D. 并行程序5、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D )。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特征6、进程就是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
进程具有[1A]、[2D]、调度性、异步性和结构性等基本特征。
进程是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体现了进程的[1]特征。
进程由程序段、[3B]、[4C]组成,其中[4]是进程在系统中存在的唯一标识。
供选择的答案:[1][2] :A、动态性 B、静态性 C、共行性 D、并发性 E、可执行性 F、易用性[3] :A、过程 B、数据 C、进程标识符 D、函数[4] :A、FCB B、FIFO C、PCB D、JCB7、进程执行时的间断性,决定了进程可能具有多种状态。
进程的基本状态有三种,在分时系统中,当一个进程拥有的时间片到时,则该进程即由[1D]进入[2A]。
如果出现因某种原因使得处理机空闲时,则需要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进程,并将处理机分配给它,此时该进程进入[3D],这个过程是由[4C]来完成。
供选择的答案:[1][2][3] :A、就绪状态 B、静止状态 C、阻塞状态 D、运行状态[4] :A、进程控制程序B、资源分配程序C、进程调度程序 D、处理机分配程序8、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了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C ),根据它而感知进程的存在。
(完整word版)哈工大操作系统复习题

操作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
应用软件 B. 硬件的扩充 C. 用户软件 D.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一个程序模块 B. 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结构 D. 子程序结构3.在以下的存储管理方案中,能扩充主存容量的是()A.固定式分区分配 B.可变式分区分配C.页式存储管理 D.分页虚拟存储管理4.()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B、独立性C、多路性D、交互性、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解决碎片问题 B. 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回收空白区方便 D. 摆脱用户干预、逻辑地址就是()。
用户地址 B. 相对地址 C. 物理地址 D.绝对地址、原语是()。
一条机器指令 B. 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但中途不能打断一条特定指令 D. 中途能打断的指令8、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是()。
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9、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0、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11、引入进程概念的关键在于()A.独享资源.B.共享资源.C.顺序执行.D.便于调试12、操作系统核心部分的主要特点是()A.一个程序模块B.常驻内存C.有头有尾的程序D.串行执行。
13、系统调用是()A.一条机器指令.B.提供编程人员的接口.C.中断子程序.D.用户子程序。
14.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1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1、D2、C3、D4、A5、A6、、B 8、C 9、D 10、D11.B 12.B 13.B 14.D 15.D三、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
哈工大(威海)操作系统考试总复习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有什么特征?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以及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性并发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性是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可供多个程序共同使用。
虚拟性是指把一个物理实体转换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性是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由于资源因素的限制,程序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都不确定,因而也是不可预知的。
二、什么是进程,有什么特征?进程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结构特征,独立性三、什么是管程,有什么特征?等待队列及一组针对该资源的操作过程所构成的软件模块,是管理进程同步的机制。
四、什么是线程,有什么特征?线程作为CPU调度的单位,引入线程之后进程只作为其他资源分配单位。
作用:减少程序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提高程序执行的并发度。
五、进程和程序的区别?进程和程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1)进程是执行过程,是动态概念;程序是代码集合,是静态概念。
(2)进程有生命周期;程序是永久的。
(3)组成不同。
进程是有程序,数据集合,PCB组成;程序仅是代码的有序集合。
(4)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程序。
六、进程和线程的区别?(1)调度同一进程中的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2)并发,线程是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并行运行(3)资源,进程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线程只是拥有隶属该进程的资源(4)开销,线程开销小,进程开销大七、进程和管程的区别?(1)设置进程和管程的目的不同(2)系统管理数据结构:进程是PCB,而管程是等待队列(管理结构)(3)管程被进程调用(4)管程是OS的固有成分,无创建和撤销。
八、PCB的作用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管理。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系统中有4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5个,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___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A.20B.9C.17 √D.12考查死锁。
当4个并发进程分别占用4个同类资源时,且都在等待第5个资源时,系统发生死锁。
这时再增加1个资源,则有1个进程将得到第5个资源并执行:这个进程运行结束后释放资源,其余进程就可以陆续执行。
所以系统有17个资源时可以保证不会发生死锁。
3.在下列死锁的解决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____。
【太原科技大学2006年】A.银行家算法B.资源有序分配算法√C.死锁检测算法D.资源分配图化简法考查死锁的预防策略。
其中银行家算法为死锁避免算法,死锁检测算法和资源分配图化简法为死锁检测,根据排除法可以得出资源有序分配算法为死锁预防策略。
4.在____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浙江大学2003年】A.计算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C.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对方释放已占有资源√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考查死锁的基本概念。
5.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____。
【四川大学2001年】A.多个CPUB.多个终端C.中断功能√D.分时功能考查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条件。
多道程序技术要求程序间能实现并发,而并发性的实现需要中断功能的支持。
6.进程和程序的重要区别之一是____。
A.程序有状态而它没有B.它有状态而程序没有√C.程序可占有资源而它不可D.它能占有资源而程序不能考查进程的概念。
哈尔滨工业大学97 2001年数字逻辑电路考研真题和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九九七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数字逻辑电路分)一. (10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测得管子三个引脚对由双极型三极管构成放大器,1.伏,问此管是什么类型V3=-5.3地的电位为V1=0伏,V2=-6伏,各是什么极?,2,3管?管脚1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试说明稳定静态工作点Q的物理过程。
2.R62图图1。
,R=RR3.由理想运放构成如图2电路。
其中=R3124)=Vo/Vi ; A(jω(1)其增益函数表达式;其直流增益(2)3dB求上限频率ω。
3()H hfe1=hfe2=49, 二所示,已知晶体管的参数为:. 放大电路如图3电容对静态工作电流:IcQ1=IcQ2=1 mA. Ωrbb'=300,hoe=hre=0. Av分)。
(10和电压增益输出电阻求输入电阻交流可认为短路。
Ri, R013图分)三.回答下列各题(20最大拉电流VoH=3.6V, TTL与非门,.在下图所示电路中,M1为1 要实现Ilmax=13mA, F2=AB,F1=AB) Rb应> () < ( Rb应中路所示电图2. 在下门,TTL OCM1,M2,M3为V1,V2与非门,M4为TTL 的电压表,/V为二只20kΩ问:)) V2=( 断开S1 V1=() ) V2=( 合上A1A2, B1B2, C1C2全为低V1=( S1) )V2=( A1A2S1合上为高,B1B2, C1C2为低V1=(写出下面电路真值表及逻辑表达式。
3.。
当检测到此码组时.设计一个序列信号检测器用以及检测01014 ,否则输出为输出为10。
只画出状态转换图。
2四.试分别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PLA设计下列函数。
( 10分)(3,4,5,6,7,9,11,13,14) F =4m五.试用最少数目的与非门将下图(a),(b),(c)所示各电路合并成一个多输出端的组合网络,要求输入变量仅以原变量出现。
(15分)分)(10六.画出下列图时序电路的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
操作系统习题(哈工大)(汇编)

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响应时间)、(可靠性)。
2、Windows98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得操作系统。
3、当前作为自由软件的操作系统是(c)a、Windowsb、UNIXc、Linuxd、OS/24. 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既管硬件,又管软件,它为其它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5.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1.最初是手工操作阶段,需要人工干预,有严重的缺点,此时尚未形成操作系统2.早期批处理分为联机和脱机两类,其主要区别在与I/O是否受主机控制3.多道批处理系统中允许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与单道批处理系统相比有质的飞跃6.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多道批处理系统1)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2)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3)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2.分时系统1)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
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
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分时系统的特征: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3)优点主要是:响应快,界面友好多用户,便于普及便于资源共享3.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2)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3)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4. 个人机系统1) 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特征:个人使用:整个系统由一个人操纵,使用方便。
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方式,图形界面。
管理方便: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要求,方便的对系统进行管理。
适于普及:满足一般的工作需求,价格低廉。
2) 多用户操作系统多:代表是UNIX,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多优点。
操作系统第1章练习题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1.1 典型例题解析【例1】试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它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
答: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操作系统与硬件紧密相关,它直接管理着硬件资源,为用户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的操作,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硬件资源的使用,并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软件,其它系统软件与运行在操作系统地基础之上,可获得操作系统提供的大量服务,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其它系统软件和硬件的接口。
而一般用户使用计算机除了需要操作系统支持外,还需要用到大量的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使其工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例2】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
它们的关系如下:(1)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必然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使多个程序共享系统的资源,并发的执行。
(2)并发和共享互为存在的条件。
一方面,资源的共享以程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的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协调好各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也必将影响到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3)虚拟以并发和共享为前提条件。
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更方便、更有效地共享资源,操作系统经常采用多种虚拟技术来在逻辑上增加CPU和设备的数量以及存储器的容量,从而解决众多并发进程对有限的系统资源的竞争问题。
(4)异步性是并发和共享的必然结果。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并发进程共享资源、相互合作,使得每个进程的运行过程受到其他进程的制约,不再“一气呵成”,这必然导致异步性特征的产生。
【例3】简述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答: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1及答案

哈工大学年秋季学期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填空(12分)1.某浮点数基值为2,阶符1位,阶码3位,数符1位,尾数7位,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用十进制数写出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非0最小正数,最大负数,最小负数。
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在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供,指令提供;而在变址寻址中,变址寄存器提供,指令提供。
3.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和两个方面。
4.设机器数字长为16位(含1位符号位)。
若1次移位需10ns,一次加法需10ns,则补码除法需时间,补码BOOTH算法最多需要时间。
5.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叫,它通常包含若干个,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
组成多级时序系统。
二、名词解释(8分)1.微程序控制2.存储器带宽3.RISC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三、简答(18分)1. 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
2. 设主存容量为1MB,Cache容量为16KB,每字块有16个字,每字32位。
(1)若Cache采用直接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2)若Cache采用四路组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3. 某机有五个中断源,按中断响应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为L0,L1,L2,L3,L4,现要求优先顺序改为L3,L2,L4,L0,L1,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4. 某机主存容量为4M ×16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的指令系统具备120种操作。
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立即、相对四种寻址方式。
(1)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并指出各字段的作用;(2)该指令直接寻址的最大范围;(3)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4)相对寻址的寻址范围。
四、(6分)设阶码取3位,尾数取6位(均不包括符号位),按浮点补码运算规则计算 [25169⨯] + [24)1611(-⨯]五、画出DMA 方式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并说明其工作过程(以输入设备为例)。
哈工大《操作系统》实验1

(5)重新编写一个setup.s,然后将其中的显示的信息改为:“Now we are in SETUP”。
再次编译,重新用make命令生成BootImage,结合提示信息和makefile文修改build.c,具体将setup.s改动如下:mov cx,#27mov bx,#0x0007 ! page 0, attribute 7 (normal)mov bp,#msg1mov ax,#0x1301 ! write string, move cursorint 0x10dieLoop:j dieLoopmsg1:.byte 13,10,13,10.ascii "Now we are in SETUP".byte 13,10,13,10将build.c改动如下:if(strcmp("none",argv[3]) == 0)//添加判断return 0;if ((id=open(argv[3],O_RDONLY,0))<0)die("Unable to open 'system'");// if (read(id,buf,GCC_HEADER) != GCC_HEADER)// die("Unable to read header of 'system'");// if (((long *) buf)[5] != 0)// die("Non-GCC header of 'system'");for (i=0 ; (c=read(id,buf,sizeof buf))>0 ; i+=c )if (write(1,buf,c)!=c)die("Write call failed");close(id);fprintf(stderr,"System is %d bytes.\n",i);if (i > SYS_SIZE*16)die("System is too big");return(0);(6)验证:用make是否能成功生成BootImage,运行run命令验证运行结果。
北方工业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考试计算(简答)题复习材料

《操作系统》课程考试计算(简答)题复习材料2015-2016学年版本(根据宋丽华老师讲义整理)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15年12月30日目录一、同步与互斥问题 (1)3.6.4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二、作业调度 (2)★作业调度算法—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 (2)★短作业优先算法—SJF (shortest job first) (2)★最高响应比优先—HRN(highest response-ratio next) (2)三地址映射 (3)5.4.1 页式管理的基本原理 (3)四、页面置换 (4)5.4.4 请求页式管理的置换算法 (4)★先进先出算法(FIFO- First Input First Output), (4)★最优淘汰算法(OPT-Optimal replacement algorithm): (4)五死锁避免 (5)银行家算法实例 (5)验证T0时刻的安全性 (5)P2请求资源{1,0,1} (6)验证P2分配资源后的安全性 (6)P1请求资源{1,0,1} (6)P3请求资源{0,0,1} (6)P3分配资源后的安全性 (7)P2请求资源{1,0,1} (7)六磁盘调度算法 (7)5.6.2 磁盘调度 (8)★先来先服务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d) (8)★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Shortest Seek Time First) (8)★扫描(SCAN)算法(又称电梯算法) (8)★循环扫描(CSCAN)算法(也称单向扫描算法) (9)(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一、同步与互斥问题●分析题意,确定同步、互斥或同步与互斥问题。
●设信号量,给出信号量表示的含义(公用,私用)和初始值。
●描述算法,注意死锁问题。
3.6.4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把一个长度为n的有界缓冲区(n>0)与一群生产者进程P1,P2,…,P m和一群消费者进程C1,C2,…,C k联系起来设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是互相等效的,其中,各生产者进程使用的过程deposit(data)和各消费者使用的过程remove(data)可描述如下:1. 首先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同步问题。
操作系统考题 哈工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07 / 2008学年 春 季学期操作系统 试题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虚拟存储器管理依据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指示对应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位用来指示对应页_________________,引用位则是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
2、动态重定位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将程序的虚地址转换成贮存的物理地址。
3、进程在运行过程中,运行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能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数据传送方式中,DMA 在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通路,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频繁干预。
5、作业从进入系统到最后完成,可能要经过三级调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8、进程被创建之后,最初处于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然后经_________________选中后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9、设备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从资源管理(分配)的角度出发,I/O 设备可以分为独享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历年年哈工大计算机考研试题(无水印)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资料
计算机专业基础
计算机考研历年真题(1991年-2008年) 友情分享!余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 3 页共 3 页
第共
第 3 页共 3 页
七、依次读入数据元素序列{a,b,c,d,e,f,g}j进栈每进一个元素,机器可要求下一个元素进栈或弹栈,如此进行则栈空时弹出的元素构成的序列是以下那些序列?(
{d ,e,c,f,b,g,a}, {f,e,g,d,a,c,b}
(低电平有效)作访作读
作读写命令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
有一系统程序编译后为
根数据线,允许输出,允许写,片选
允许写,
允许输出,片选
允许输出,片选,允许写。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6,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在指令的相对寻址方式中,其相对的基准地址是____。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SSS_SINGLE_SELA 基址寄存器B 变址寄存器C 堆栈指示器D 程序计数器分值: 2答案:D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
相对寻址是把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加上指令格式中的形式地址而形成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即EA=(Pc)+A,故基准地址是程序计数器。
2.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所提供的相对地址实质上是一种____。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SSS_SINGLE_SELA 立即数B 内存地址C 以本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D 以下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分值: 2答案:D解析:考查相对地址的概念。
相对寻址方式中,EA=(PC)+A(A为形式地址),当执行本条指令时,PC已完成加1,故以下条指令为基准位置。
3.____寻址方式用来支持浮动程序设计。
【中科院计算所2000年】SSS_SINGLE_SELA 相对寻址B 变址寻址C 寄存器间接寻址D 基址寻址分值: 2答案:A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作用。
相对寻址的优点:操作数的地址不是固定的,它随着PC值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指令地址之间总是相差一个固定值,因此便于程序浮动。
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2个字节,第一字节为操作码,第二字节为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
设当前指令地址为3008H,要求转移到300F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____。
若当前指令地址为300FH,要求转移到3004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为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SSS_SINGLE_SELA 05H,F2HB 07H,F3HC 05H,F3HD 07H,F2H分值: 2答案:C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97-2001年数字逻辑电路考研真题和答案(DOC)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九九七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数字逻辑电路一. (10分)1. 由双极型三极管构成放大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测得管子三个引脚对地的电位为V1=0伏,V2=-6伏,V3=-5.3伏,问此管是什么类型管?管脚1,2,3各是什么极?2. 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
试说明稳定静态工作点Q 的物理过程。
3. 由理想运放构成如图2电路。
其中R 1=R 4,R 2=R 3。
(1) 其增益函数表达式 A(j ω)=Vo/Vi ; (2) 其直流增益 ;(3) 求3dB 上限频率ωH 。
二. 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晶体管的参数为:hfe1=hfe2=49, rbb ’=300Ω, hoe=hre=0.静态工作电流:IcQ1=IcQ2=1 mA. 电容对交流可认为短路。
求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0和电压增益Av 。
(10分)R 6图1 图2三.回答下列各题(20分)1.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M1为TTL 与非门,VoH=3.6V, 最大拉电流Ilmax=13mA, 要实现Rb 应 > ( ) Rb 应 < ( )2.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M1,M2,M3为TTL OC 门,M4为TTL 与非门,V1,V2为二只20k Ω/V 的电压表,问:S1断开 V1=( ) V2=( )S1合上 A1A2, B1B2, C1C2全为低 V1=( ) V2=( ) S1合上 A1A2为高,B1B2, C1C2为低 V1=( ) V2=( ) 3. 写出下面电路真值表及逻辑表达式。
4. 设计一个序列信号检测器用以及检测0101。
当检测到此码组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
只画出状态转换图。
F1=AB ,F2=AB四.试分别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PLA 设计下列函数。
( 10分) F =)14,13,11,9,7,6,5,4,3(4m五.试用最少数目的与非门将下图(a),(b),(c)所示各电路合并成一个多输出端的组合网络,要求输入变量仅以原变量出现。
数据结构考研真题与其答案

一、选择题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B )。
【北京邮电大学2000 二、3 (20/8 分)】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C )【中科院计算所1998 二、1 (2 分)】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 和B3.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C),它必须具备(B)这三个特性。
(1) A .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D. 调度方法(2) A .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南京理工大学1999 一、1(2 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1(4 分)】4.一个算法应该是( B )。
【中山大学1998 二、1(2 分)】A .程序B .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C .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D.A 和C.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 D )【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1(1.5 分)】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B. 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2 (1.5 分)】(1 )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2)在相同的规模n 下,复杂度O(n) 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nO(2 )的算法(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4A .(1) B.(1),(2) C. (1),(4) D.(3)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两大类。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4(2 分)】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 B .顺序结构、链式结构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D .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年操作系统考研试题
一.判断改错题(10分)(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认为正确在括号内打“√”;若不正确打“╳”,并改正。
)
1.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中断处理和系统资源共享。
()
2.临界区是进程执行程序中对临界资源访问的那一段程序代码。
()
3.可执行目标程序是在经重定位后装入产生的。
()
4.采用spooling技术,就可使独占设备增加,使用户同时面对独立的同类设备。
()
5.打开文件的目的是把该文件的有关目录表复制到主存中约定的区域,以建立用户和该文件的联系。
()
二.填空(15分)
1.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进行()的程序,是()
和用户的接口。
2.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有许多种,但最基本的代表其生命周期的三种状态为()、()、()。
这三种状态间的转换称为()。
3.调度算法中,FIFO算法,也称为()法,它总是将处理机分配给()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
4.存储管理的目的是()和(),它的功能是
()、()和()。
6.通道是一种硬件设施,它是一种专用的、有很强()的部件。
7.文件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设置()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
三.简答题(30分)
1.程序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有什么不同?
2.父进程创建子进程是否等价于主进程调用子程序?为什么?
3.什么是“内存碎片”?应怎样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4.缓冲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种方式?
5.文件具有哪三大基本特征?
6.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是,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
四.单项选择题(15分)
1.对于给定的信号量s ,等待操作wait(s)(又称P操作)定义为:if s>0 then ( ) eles挂起调用的进程。
唤醒操作signal(s)(又称V操作)定义为:
if 存在等待的进程 then 唤醒这个进程 else()。
当s 被初始化为1时,代码段:();
{临界区}
定义了一个临界区,();这种临界区通常称为()。
选择:A~D:①s:=0②s:=s+1③s:=s-1④s:=1⑤signal(s+1)
⑥wait(s-1)⑦signal(s)⑧wait(s)
E:①模块②类程③管程④线程
2.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允许(),它通常使用()作为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调度算法与( )基本相似,即把要经常访问的数据驻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