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本术语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
摄影的专业术语
摄影的专业术语2010-01-05 12:58:32常用摄影术语集合焦距光圈快门快门速度景深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焦距(Focal length) 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 (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 /44, f/64(f 值越小,光圈越大)快门(Shutter) 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
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
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 /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
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
哪些作用?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是一个很庞大很多问题的集合,下面我来逐一为您解释一下~
曝光
曝光可以理解成是画面的亮度,一般可以简化为由光圈、快门、ISO三者来控制的。
我们经常遇到了三种曝光情况为:正常曝光、过度曝光、欠曝光。
1. 正常曝光
正常的曝光是画面中的高光(较亮的部分)不过亮,没有出现白色,阴影(较暗的部分)不过暗,没有出现黑色的情况。
画面的亮度关系可以使用后期还原。
2. 过度曝光
过度曝光是画面中的高光出现白色,无法通过后期还原。
3. 欠曝光
欠曝光是画面中的阴影出现黑色,无法通过后期还原。
光圈
光圈通过通光面积控制了画面的亮度,光圈越大,F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也越好,景深也就更浅;反之,光圈越小,F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前后就都清晰,景深也就更大。
快门
快门通过通光时间控制了画面的亮度,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更少,可以凝固住瞬间,记录动态物体;反之,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进光量更多,可以记录物体的轨迹,通常叫做长曝光。
ISO感光度
感光度是通过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来控制画面的亮度,感光度越高,传感器对光线越敏感,适合昏暗场景使用,但是会降低画质产生噪点;反之,感光度越低,传感器对光线越迟钝,适合明亮场景使用,但是画质较好。
光圈与快门、景深、曝光知识
摄影技术——光圈与快门、景深无论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有光圈、快门、ISO(感光度)、聚焦与取景装置。
每次进行拍摄都与这些装置有关联,了解这些装置的含义、性能与使用设定,是摄影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知识。
一、光圈1. 含义:光圈又称为镜头的“相对口径”,通常是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位于镜头内,可调节进光孔的大小。
2.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通常有:1、1.4、2、2.8、4、5.6、8、11、16、22、32等。
光圈系数f的计算公式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
3. 光圈系数与光孔大小的关系:光圈系数越小,光孔越大;反之则小。
即光圈系数与光孔大小成反比关系。
4. 光圈的作用:✧①控制进光量(好比你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你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你家的窗帘,你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②最厉害的用途:控制景深(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景深越小;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景深越大)。
✧③制造光芒。
(用小光圈可以制造闪耀的光芒)二、快门1. 含义: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
现代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实际的快门速度,如1/2、1/30、1/60、1/125、1/250、1/1000等。
对于需要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2. 快门的作用:✧①控制进时间(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②凝固速度(可以将运动中的物体清晰地瞬间凝固住 比如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比如漫天的飞雪、比如正在飞扬起的水珠),在正确曝光的情况下(即快门与光圈的配合),快门速度慢的,影像模糊、有残影,反之则清晰。
✧③增加进光量;(相对低的ISO下能取得正确的曝光)✧④表现速度或意境。
(在风景拍摄中也有很多用慢速快们让水流或者瀑布成为烟雾状来表现意境和氛围,可将夜幕下的车灯拉成线状)。
三、ISO(感光度)1. 含义:ISO就是相机的感光度,又称“相当感光度”。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光圈快门感光度及拍摄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光圈快门感光度及拍摄技巧**摄影入门:光圈、快门、感光度与拍摄技巧详解**摄影是一门记录光影、表达情感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光圈、快门、感光度等基础知识是迈入摄影大门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些基本概念,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帮助您快速提升摄影水平。
一、光圈光圈是镜头中的一个圆形开口,其大小可以调节,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数值用f/表示,如f/2.8、f/5.6等。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
1.光圈的作用:- 控制画面亮度: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改变画面的曝光程度。
- 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景深是指画面中清晰范围的大小。
2.光圈优先模式(A/Av):在此模式下,摄影师可以手动设置光圈值,而快门速度由相机自动调整。
二、快门快门是相机中控制光线进入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
快门速度用秒(s)或分之一秒(1/s)表示,如1/60秒、1/200秒等。
1.快门的作用:- 控制画面亮度:快门速度越快,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画面越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画面越亮。
- 冻结或模糊动作:高速快门可以冻结快速移动的物体,而慢速快门可以创造动态模糊效果。
2.快门优先模式(S/Tv):在此模式下,摄影师可以手动设置快门速度,而光圈值由相机自动调整。
三、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用ISO值表示,如ISO 100、ISO 800等。
感光度越高,对光的敏感程度越强,画面越亮。
1.感光度的作用:- 调整画面亮度: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感光度可以使画面更亮。
- 降低快门速度:提高感光度可以降低快门速度,避免因手抖导致的画面模糊。
2.注意事项:提高感光度会增大噪点,影响画面质量。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感光度。
四、拍摄技巧1.合理运用光圈、快门、感光度:根据拍摄场景和需求,灵活调整这三个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一篇文章全部学会!
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一篇文章全部学会!
一、了解单反相机上的各种按键功能。
二、了解光圈、快门、感光度与曝光这些参数
光圈
光圈就像瞳孔,控制进光量,也决定了景深,我们把前景清楚后景模糊的照片称之为景深。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前景/背景虚化)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深(前景/背景清楚)
快门
快门是用来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参数,数值越小,速度越快,越适合拍高速移动的物体。
感光度(ISO)
感光度也称之为ISO,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理论上ISO越高,画面亮度越高,所以能把ISO控制的越低越好。
曝光
曝光说白了就是照片的亮度,分为曝光正常,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三种。
上图的曝光刻度就是衡量曝光是否正常的标志。
刻度0代表曝光正常,左边负值区代表曝光不足,画面偏暗,右边正值代表曝光过度,画面偏亮。
所以如果想要曝光正常,要合理的运用光圈,快门和感光度哦。
三、了解白平衡与曝光补偿
白平衡
白平衡和色温有直接性关系,色温以k为单位,白平衡在摄影中是很重要的色彩控制选项,后期调色也非常重要。
大概感受下下图就知道了。
曝光补偿
曝光是一种曝光的控制方式,如上面所说,如果出现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来达到合适的敏感效果。
摄像拍摄技巧专业术语
摄像拍摄技巧专业术语
1. 画面稳定性:指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画面稳定的能力。
2. 焦距:指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即镜头距离感兴趣物体的距离。
3. 光圈:指镜头光圈的大小,控制进入摄像机的光线数量。
4. 快门速度:指摄像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速度,控制画面的曝光时间。
5. 白平衡:指摄像机校准画面中的白色以获得准确的颜色表现。
6. 曝光补偿:指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来调整画面的亮度。
7. 对焦:指调整镜头来使焦点清晰锐利。
8. 深度场:指从前景到背景的焦点范围。
9. 帧率:指每秒钟拍摄多少帧图像。
10. 慢动作:指以比正常帧率更高的帧率拍摄,以获得缓慢而
流畅的运动效果。
11. 变焦:指调整镜头焦距来改变拍摄物体的大小。
12. 运动追踪:指摄像机跟踪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
13. 扩展动态范围(HDR):指通过合并多个不同曝光级别的
图像来增加图像的动态范围。
14. 鱼眼效果:指使用鱼眼镜头拍摄产生的特殊透视效果。
15. 短片:指较短的电影或视频作品,通常持续时间较长。
16. 镜头逆转:指将镜头朝向摄像师所在的位置,以获得特殊
的视角。
17. 正反色:指通过调整摄像机设置来改变拍摄图像的色调。
18. 运动稳定器:指一种设备或技术,可减少由手持摄像机引
起的抖动和晃动。
19. 剧本:指电影或视频拍摄过程中所遵循的故事情节和剧情
指导。
20. 剪辑:指将拍摄的不同镜头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电影或视频作品的过程。
摄影成像的名词解释
摄影成像的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以光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艺术形式,通过摄影机捕捉和记录影像,将现实的场景转化为静态或动态的图像。
摄影成像是指摄影师在拍摄和后期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用来创造独特且具有艺术性的照片。
1. 光圈 (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相机镜头光线进入量的设备,它的大小决定着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大小通常以f值来表示,如f/1.8或f/16。
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产生浅景深效果;而较大的f值则表示较小的光圈,使较少的光线进入相机,产生大景深效果。
2. 快门速度 (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是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参数,它确定相机曝光的时间长度,以秒为单位表示。
例如,1/1000s表示快门仅打开1/1000秒,而1s表示快门打开整整1秒。
快门速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
较短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并捕捉细节,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产生模糊效果,用于捕捉运动的轨迹或在夜间拍摄时增加光线。
3. 焦距 (Focal Length)焦距指的是相机镜头与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焦距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较短的焦距(广角)能够捕捉到更广阔的景象,适用于风景和建筑摄影;而较长的焦距(长焦)则能够放大远处的细节,适用于野生动物和运动摄影。
4. ISOISO是摄影中用于衡量相机感光度的参数,它用来表示相机在拍摄时处理光线的能力。
较低的ISO值(如ISO 100)适用于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清晰的照片;而较高的ISO值(如ISO 1600)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但可能会引入图像噪点。
ISO的选择会影响到照片的细节和噪点水平。
5. 白平衡 (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用来调整照片色温的参数,以使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且纯净。
不同的光源会发出不同的颜色温度,例如白天阳光下的光线会偏向较冷的蓝色,而室内灯光则会产生较暖的黄色或橙色。
摄影基本术语 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
摄影基本术语常识一、光圈和快门光圈是镜头内部控制光线进光量的一个组件。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
快门的定义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也称为曝光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焦距 光圈 快门 快门速度 景深 景深预览 感光度 色温 白平衡 曝光 相对孔径 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焦距光圈快门速度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焦距(Focallength)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f值越小,光圈越大)快门(Shutter)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
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
例如,“”是指曝光时间为秒,同样,“”是指曝光时间为秒,秒的快门是秒快门速度的两倍。
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offield)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xx的一些说明: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
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摄影基本术语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范文
摄影基本术语光圈快门模式景深感光度白平衡范文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镜头的孔径大小。
光圈值越大,镜头开放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光圈值越小,则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
光圈大小不仅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还与景深有关。
通常,小光圈(如f/16)可以拍摄景深较大的照片,而大光圈(如f/2.8)则可以有效地模糊背景。
快门:快门是相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它控制进光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慢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进光量多,照片明亮;快门速度快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短,进光量少,照片偏暗。
快门速度还可以控制运动拍摄的效果,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移动物体的轨迹,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
模式:相机模式是指拍摄时的工作模式或拍摄模式。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拍摄要求。
常见的模式有全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
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设置;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手动设置光圈值,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可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手动模式可以完全手动设置光圈和快门。
景深:景深指摄影中在焦点外,前后仍能保持清晰的范围。
景深与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
较小的光圈(如f/16)可以得到较大的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较大的光圈(如f/2.8)则可以得到较浅的景深,使被拍摄物体清晰而背景模糊。
感光度:感光度指相机感光器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一般用ISO值来表示。
较低的感光度(如ISO100)表示相机对光的敏感度低,适用于光线充足的场景;较高的感光度(如ISO1600)则表示相机对光的敏感度高,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拍摄。
然而,较高的感光度也容易带来噪点和失真。
白平衡:白平衡是相机校准色彩的一个设置,它用来校正照片中的色温。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白平衡设置可以根据光源的色温来调整照片的颜色。
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模式可以适应大部分场景,但在特殊光源下或有特殊需求时,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颜色效果。
焦距 光圈 快门 快门速度 景深 景深预览 感光度 色温 白平衡 曝光 相对孔径 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
焦距光圈快门速度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焦距(Focallength)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f值越小,光圈越大)快门(Shutter)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
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
例如,是指曝光时间为秒,同样,是指曝光时间为秒,秒的快门是秒快门速度的两倍。
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offield)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xx的一些说明: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
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单反相机摄影基础
一、摄影三大元素:光圈、感光度ISO、快门速度1.光圈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
(即一扇窗,窗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图片更亮)常见的光圈值如下:F1.2, F1.4, F1.8,F2, F2.8, F4, F5.6,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
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
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①大光圈(f/1.4、f/1.8、f/2.8等),适用于光线不足时。
效果:景深变浅;增加曝光时间(快门速度慢),照片变亮;凝固时间(快速移动的物体)。
②小光圈(f/11、f/16、f/22等),适用于光线充足时。
效果:景深变深;捕捉时间(流水、车轨);让光点变散射状,即光芒。
光圈大=数字小=背景模糊/景深浅=拍人像(光圈数值越小,清晰的区域越小)光圈小=数字大=背景清楚/景深深=拍风景(光圈数值越大,清晰的区域越大)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成像最好的那档光圈就是最佳光圈。
A.景深:能够清晰成像的距离。
景深小,前景清晰,背景模糊;景深大,前景清晰,背景同样清晰。
B. 影响景深有三个因素:拍摄时采用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拍摄时采用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就越浅;拍摄时相机与被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就越浅。
光圈有三个作用:A、控制进光量,这直接影响到图片是否能正确曝光,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B、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虽然焦距和拍摄远近都影响景深,但焦距和被摄物远近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构图,如果构图确定,我们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C、光圈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任何一个镜头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时候解像度差。
摄影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光圈优先。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能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
2.感光度ISO即感光元件CMOS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自动对焦)和MF(手动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功能。
下面将对它们分别进行解释:1.快门:快门是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一个机械装置,类似于人眼的眼皮。
快门的开合时间决定了相机感光器件(电影或感光芯片)暴露于光线下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越慢,相机暴露的时间就越长,光线进入相机中的时间也就越长,相机在这段时间内会记录下更多的光线,因此拍摄的照片会比较明亮。
快门速度越快,相机暴露的时间就越短,光线进入相机中的时间也就越短,相机在这段时间内记录下的光线就少,因此照片会比较暗。
2.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中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的装置。
光圈大小通过F值来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相机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线,照片就会更亮;F值越大,光圈越小,相机接收到的光线就会减少,照片就会更暗。
除了影响曝光量,光圈的大小还会影响景深的大小。
3.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纸或感光芯片对光的敏感程度,单位为ISO 值。
感光度越高,相机对光的敏感程度就越大,照片更亮;感光度越低,相机对光的敏感程度就越小,照片更暗。
然而,高感光度也会引入图像噪点,因此需要在保持画面亮度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感光度尽可能低。
4.景深:景深是指图像中清晰的深度范围。
景深与光圈和对焦距离有关,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后的物体就都会比较清晰;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只有焦点附近的物体才会清晰,其他区域会模糊。
此外,对焦距离也会影响景深,当焦距越远时,景深也会增加。
5.白平衡:白平衡是指调整相机的色温设定,使白色物体在照片中呈现真实的白色,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保持图像的正确色彩。
不同的光源有着不同的色温,例如白天的太阳光颜色是自然的白色,而室内的白色灯光则偏黄。
拍摄时选择适合的白平衡模式,可以让照片中的白色更加真实,达到正确的色彩效果。
6.AF与MF:AF(自动对焦)是相机中用于自动调整镜头对焦的功能。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
摄影专业术语汇总摄影是一门独特而又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
从初学者到专业摄影师,掌握摄影术语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专业术语帮助摄影师们准确描述、交流和实践他们的创意想法。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常用的摄影专业术语,帮助读者加深对摄影的了解。
一、光线与曝光术语1.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表示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之间所持续的时间。
常用单位是秒(s)或分数(1/1000秒)。
2. 光圈(Aperture)- 相机镜头的开口,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
3. ISO值(ISO)- 表示相机感光度的度量单位。
提高ISO值可以增加在低光条件下的拍摄能力,但同时也会引入噪点。
4.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使图像更明亮或更暗。
二、对焦术语1. 对焦(Focus)- 将摄影师的注意力放在主体上,使其清晰锐利。
2. 自动对焦(Auto Focus)- 相机使用自动对焦模式来检测并调节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3. 手动对焦(Manual Focus)- 摄影师手动调整镜头以焦距清晰。
三、构图与角度术语1. 视角(Perspective)- 指摄影师与拍摄主题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影响图像的空间感。
2. 比例(Proportion)- 元素或物体在图像中的相对大小。
3. 对称(Symmetry)- 图像中元素在视觉上平衡和对称。
4. 透视(Leading Lines)- 通过引导眼睛的线条构成,使观众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地方。
5. 黄金比例(Golden Ratio)- 将画面分割成特定比例,以获得更好的平衡及视觉效果。
四、摄影器材术语1. 相机机身(Camera Body)- 相机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感光元件、快门、光圈等。
2. 镜头(Lens)- 放置在相机机身上的光学器件,用于聚焦和捕捉图像。
3. 快门按钮(Shutter Button)- 通过按下快门按钮来拍摄照片。
摄影名词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摄影名词: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过程。
2. 快门速度: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影响照片的曝光时间。
3. 光圈: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可调节开口,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4. ISO:感光度,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5. 焦距: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影响拍摄的视野和景深。
6. 景深: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由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共同决定。
7. 构图:指在画面中安排元素的方式,以创造出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
8. 快门优先模式:相机自动调整光圈以达到合适的曝光,用户可以选择快门速度。
9. 光圈优先模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以达到合适的曝光,用户可以选择光圈大小。
10. 手动模式:用户手动设置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以控制曝光。
11. 白平衡:调整相机对不同光源的色彩响应,以确保照片中的颜色准确。
12. 微距摄影:拍摄非常接近的物体,通常用于拍摄昆虫、花卉等小物体。
13. 全景摄影:拍摄宽广的场景,通常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并拼接在一起。
14. HDR 摄影:通过拍摄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并将它们合并在一起,以捕捉更广泛的动态范围。
15. 长时间曝光:使用较长的快门速度来捕捉运动物体的轨迹或模糊效果。
16. 闪光灯:用于在低光环境下提供额外的光线,通常用于拍摄肖像、夜景等。
17. 摄影构图规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用于创造出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
18. 镜头类型:如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定焦镜头等,用于不同的拍摄需求。
19. 相机类型:如单反相机、无反相机、卡片相机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20. 摄影后期处理:使用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和调整,如调整曝光、对比度、色彩等。
这只是摄影中的一部分名词,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术语和概念。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名词也在不断涌现。
摄影英语术语
摄影英语术语摄影是一种通过捕捉和记录图像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视觉艺术形式。
在摄影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词汇,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摄影英语术语:1.曝光(Exposure):曝光是指相机镜头打开的时间长度,以及在这段时间内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曝光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指的是从相机镜头到拍摄对象的距离。
不同的焦距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和放大效果。
3.光圈(Aperture):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一个装置,可以调节镜头的光线进入量。
光圈的大小会影响照片的景深和曝光。
4.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是指相机镜头打开的时间长度,也称为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会影响照片的曝光量和动态模糊效果。
5.ISO(感光度):ISO是指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提高ISO可以提高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但也会增加照片的噪点。
6.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指相机对不同颜色光线的校正能力。
在拍摄时,白平衡会影响照片的颜色和色调。
7.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在拍摄对象前后清晰的范围。
光圈大小和焦距会影响景深的大小。
8.构图(Composition):构图是指照片中元素的排列和组织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达力。
9.色调(Tone):色调是指照片中颜色的分布和变化。
通过调整色调,可以增强照片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10.后期处理(Post-processing):后期处理是指使用软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编辑、修饰和调整的过程。
后期处理可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美感。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
曝光、快门、光圈、感光度、景深、白平衡、AF与MF分别有哪些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指正1、曝光当相机的快门完成一次闭合就是完成了一次曝光,相机本身有测光模式,说白了就是计算本机拍摄需要用到多少的光。
2、感光度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水池,用它的水浇灌田地,我们用水管给他加水,加的水就相当于相机需要的光,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水呢?就由田地的对水的需求程度来决定,这是由田地种的植物决定的,是田地自己的属性,相机传感器也有自己的属性,就是感光度,它的数值决定了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提升,可以在快门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曝光值,但是随着感光度的增加,图像的噪点会增加,影响画质。
3、光圈继续这个例子,控制水池中的水的多少,我们用水管控制,水管的管口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水越多,在水龙头打开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水就越多。
水管的管口就相当于相机的光圈,光圈越大,同样曝光时间内,进入的光就越多,光圈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的进光量越多。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强,越容易突出被拍摄主体。
光圈小可以增加景深,使照片远近都清晰,还可以拍出星芒。
4、快门还是这个水池,我们用一样管口的水管放水,水流速一定,放水时间越长,水池中的水就越多,一次开闭水龙头,就想当于快门开闭一次,这个时间就是快门速度,快门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大。
快门速度快,可以抓拍住快速运动的物体,使其定格;快门速度慢,可以照出物体运动的过程,如瀑布,星轨,光轨等。
5、互易率摄影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互易率,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一起控制曝光值。
又双是用水池来比喻。
我们有两块地需要水,一块是玉米地,一块是西瓜地,西瓜吸水效果好,只需要玉米一半的水就能满足灌溉(我是瞎编的,举例而已,辛勤的农民伯伯别喷我。
),相当于西瓜对水的敏感程度更强(相当于西瓜地对光的敏感程度更强,感光度是玉米地的2倍)。
需要的水知道多少了,现在我们要用水管放水了,水流速是一样的,西瓜现在需要1立方的水,玉米需要2立方的水,水管的管口大小和放水的时间这两个因素控制者水量,相当于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
相关基础术语
一、基础术语——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简单地说,就是调节照片明亮的装置。
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大小。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二、基础术语——快门快门是相机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装置。
我们按下快门时通常会听到“嗒哒”两声,就是快门开启和关闭的声音。
拍摄时,调整好快门速度后,只要按住照相机的快门释放钮(也就是拍照的按钮),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进入摄影镜头的光线使感光片获得正确曝光,光进入感光器件,成像即是我们所得的照片。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相机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
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
三、基础术语——感光度ISO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
所以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
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
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ISO高的胶卷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出清晰丰富的照片。
但是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也越差。
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本术语常识
一、光圈和快门光圈是镜头内部控制光线进光量的一个组件。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
F5.6、F4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
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
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
快门的定义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也称为曝光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秒、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
F56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 5 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00 秒。
二、拍摄模式
P:
程序自动模式
P(Program程序自动,即由相机根据当时情况自动决定使用何种光圈、快门速度组合。
与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类似的有一个AUTO模式,那个也是由相机决定何种拍摄组合,区别在于AUTO同时也会控制是否启动闪光灯,而P模式不对闪光灯进行控制;P模式可自动选择快门和光圈的模式,也可同时使用其他相机模式。
AUTO模式不能。
S/T:
快门优先模式
S(Shutter Value)快门优先,或者叫做速度优先。
这种方式是光圈优先自动曝
光方式的对焦方式,也属于"半自动"曝光方式,但操作者所要选择的是快门速度,照相机就会自动地选择相应的光圈。
在拍摄动感较强的照片时,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是很有用的。
要"冻结"动体的影像,应选用高速快门;要拍摄出模糊的、但动感强烈的照片,应选用慢速快门。
A:
光圈优先模式
A(ApertureValue)光圈优先。
在这种方式下,由操作者选择所需的光圈值,要景深浅,可选择大光圈(小光圈系数),反之则应选择小光圈(大光圈系数),而相机就会根据测光值和感光度,自动地选择相应的快门速度。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需要控制景深时非常有用,它也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最为喜欢的一种曝光方式。
M:
手动模式
M(Ma nual)手动模式,由相机的操作者手动设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一种拍
摄模式。
由于现代照相机均装备有测光系统,操作者可以参照测光系统给出的测光值来选择相应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系数,操作者对曝光可实现完全的控制,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拍摄。
在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时,照相机内的测光系统会指示出曝光准确、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等状态,用来指导拍摄者选择适当的曝光组合参数。
这是单反机最为基本的一种曝光方式。
三、xx
简单的说,景深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
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xx 规则一:
光圈越大,xx 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f16或f22光
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
相反,f
2.8 或f4 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
xx 规则二:
焦距越大,xx 越小
xx 规则三:
距离越近,xx 越小
四、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是摄影时经常碰以的术语,表示胶卷或者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度。
感光度越高,就越适合在光线昏暗的场所拍摄。
但同时图像质量会受到影响。
在相同EV曝光值或者说是获得相同的曝光量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 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
或者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小的光圈。
因此,在光线比较暗淡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往往可以选择较高的ISO感光度。
但高感光度会产生杂色和噪点,严重影响图像的色彩还原和细腻程度,因此,在弱光情况下应选用大光圈镜头,或者尽可能的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等,尽量不要使用较高的ISO感光度。
四、xx 白平衡,就是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调整好红、绿、蓝三原色的比例,使其混合后成为白色。
使摄影系统能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通常有三种模式;自动白平衡,分档设定白平衡,精确设定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
自动白平衡,是依赖数码相机里的测色温系统,测出红光和蓝光的相对比例。
再依据次数据调整曝光,产生红、绿、蓝电信号的增益。
自动白平衡最大的优势是;简单、快洁。
但有时按它的调整拍摄离准
确的色彩还原还相距甚远。
分档设定白平衡,是相机上分别设有日光、阴天、日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的图标档位。
拍摄时只需将拍摄时的光源种类和相机上的白平衡档位相吻合就可拍出较为准确的色彩。
但由于分设档位少,分设档位的精度不高,在一些特殊光照条件下拍摄就不能准确的记录色彩。
精确白平衡(手动设定模式),是在拍摄现场光的条件下,用白纸或白色物体充满镜头视野进行白平衡调节。
经过这样的调试再拍摄,记录的色彩将是非常准确的这是目前最准确的白平衡调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