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公式大全
数列求和公式大全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列求和的公式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数列有着不同的求和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总结数列求和的各种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求和的知识。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是最为基础的数列之一,其求和公式为,Sn=n/2(a+l),其中n为项数,a为首项,l为末项。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完成,比如利用数学归纳法、差分数列等方法,都可以得到这一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数学证明、物理问题中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与等差数列类似,等比数列也有着自己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q^n)/(1-q),其中a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金融领域的复利计算中就能够看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
三、调和数列求和公式。
调和数列是指数列的倒数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n=Hn,其中Hn为调和级数。
调和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在数学分析、数学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斐波那契数列求和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n=F(n+2)-1,其中F(n)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斐波那契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数论、组合数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其他常见数列求和公式。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数列求和公式外,数学中还有着许多其他类型的数列求和公式,比如等差-等比数列混合求和公式、多项式数列求和公式等。
这些求和公式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为数学家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总结。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数列求和的各种常见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求和的知识。
数列的常见求和方法
数列的常见求和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公式法、迭加法。
1、倒序相加法
倒序相乘法如果一个数列{an}满足用户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成正比(或等同于同一常数),那么谋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需用倒序相乘法。
2、分组求和法
分组议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由几个等差或等比或可以议和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共同组成,议和时需用分组议和法,分别议和而后相乘。
3、错位相减法
错位二者加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就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形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需用此法xi,例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论的。
4、裂项相消法
裂项二者消法把数列的通项切割成两项之差,在议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销,从而求出其和。
5、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
这种方法就是在推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作谋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bn}分别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6、公式法
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sn可以轻易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展开解。
运用公式解的注意事项:首先必须特别注意公式的应用领域范围,确认公式适用于于这个数列之后,再排序。
7、迭加法
主要应用于数列{an}满足用户an+1=an+f(n),其中f(n)就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条件下,可以把这个式子变为an+1-an=f(n),代入各项,获得一系列式子,把所有的式子提至一起,经过整理,纡出来an,从而算出sn。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它的解法有很多种。
下面我将介绍8种常用的方法来求解数列的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_n=a_1+(n-1)d$,其中$a_n$表示第n个数,$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2}(a_1 + a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_n = a_1 \cdot q^{(n-1)}$,其中$a_n$表示第n个数,$a_1$表示第一个数,q表示公比,我们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其中q≠1或者当q=1时,$S=a_1n$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三、几何级数求和公式对于几何级数$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1$表示第一个数,q表示公比,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级数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其中q≠1四、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数列$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 + \frac{n(n-1)d}{2}q^{(n-2)}$,其中q≠1五、反比例数列求和公式对于反比例数列$s_n = \frac{1}{a_1} + \frac{1}{a_2} + \dots + \frac{1}{a_n}$,其中$a_1$表示第一个数,我们可以利用反比例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a_1}$六、算术-几何级数求和公式对于算术-几何级数$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S = \frac{a_1}{1-q} + \frac{d}{(1-q)^2}$,其中q≠1七、差分数列求和公式对于差分数列$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差分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2}(2a_1 + (n-1)d)$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数列求和方法
数列求和方法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包括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以及其他常见数列求和方法。
一、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例如,1,3,5,7,9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为2。
对于等差数列求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Sn = n/2 (a1 + an)。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得等差数列的和。
二、等比数列求和。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公比为2。
对于等比数列求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Sn = a1 (1 q^n) / (1 q)。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得等比数列的和。
三、其他常见数列求和方法。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例如调和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对于这些数列,求和的方法各有不同,需要根据数列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求和方法。
对于调和数列,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求和:Sn = 1 + 1/2 + 1/3 + ... + 1/n。
对于斐波那契数列,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公式来求和:Sn = F(n+2) 1。
其中,F(n)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四、数列求和的应用。
数列求和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学分析、概率论、统计学等领域。
例如,在概率论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一些特定数列的和来求解概率分布函数;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一些特定数列的和来求解统计指标。
因此,掌握数列求和的方法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数列求和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求数列求和的方法
求数列求和的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在数学中,数列求和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为您介绍最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
一、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如下: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等差数列的第一项,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n表示等差数列的项数。
二、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如下:Sn=a1*(1-q^n)/(1-q)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等比数列的第一项,q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n表示等比数列的项数。
三、算术级数求和算术级数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一个固定的数d的数列,它可以看作是等差数列的变形。
算术级数求和的公式如下: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算术级数的前n项和,a1表示算术级数的第一项,an 表示算术级数的第n项,n表示算术级数的项数。
四、几何级数求和几何级数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一个固定的数q的数列,它可以看作是等比数列的变形。
几何级数求和的公式如下:Sn=a*(1-q^n)/(1-q)其中,Sn表示几何级数的前n项和,a表示几何级数的第一项,q表示几何级数的公比,n表示几何级数的项数。
五、调和级数求和调和级数是指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倒数数列的项的数列,它的求和公式如下:Sn=1/1+1/2+1/3+...+1/n其中,Sn表示调和级数的前n项和,n表示调和级数的项数。
六、费马数列求和费马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平方。
费马数列求和的公式如下:Sn=(a1^(n+1)-1)/(a1-1)其中,Sn表示费马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费马数列的第一项,n 表示费马数列的项数。
七、斐波那契数列求和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数列求和公式总结
数列求和公式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
在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求解数列的和,即求和。
为了简化求和过程,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数列求和公式,并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公式。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常用的求和公式有以下两种:1.首项为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2*[2a+(n-1)d]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是首项,d是公差。
2.首项为a,末项为l,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l]其中,l是末项。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常用的求和公式有以下两种:1.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r不等于1时):Sn=a*(1-r^n)/(1-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是首项,r是公比。
2.首项为a,末项为l,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r不等于1时):Sn=a*(1-r^(n+1))/(1-r)其中,l是末项。
三、几何数列求和公式:几何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但是与等比数列不同的是,几何数列的首项可以是0。
在几何数列求和时,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r等于1和r不等于11.首项为a,公比为r的几何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r不等于1时):Sn=a*(1-r^n)/(1-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是首项,r是公比。
2.首项为a,末项为l,公比为r的几何数列求和公式(当r不等于1时):Sn=a*(1-r^(n+1))/(1-r)其中,l是末项。
当r等于1时,几何数列求和公式为:Sn=a*n其中,n是项数。
若首项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Sn=a*(1-r^n)/(1-r)其中,a是首项,r是公比。
四、求解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公式:1.自然数列求和公式:Sn=n*(n+1)/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2.平方数列求和公式:Sn=n*(n+1)*(2n+1)/6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求数列前n 项和的8种常用方法一.公式法(定义法): 1.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特别地,当前n 项的个数为奇数时,211(21)k k S k a ++=+×,即前n 项和为中间项乘以项数。
这个公式在很多时候可以简化运算;式在很多时候可以简化运算; 2.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q =,1n S na =;(2)1q ¹,()111nn a q S q -=-,特别要注意对公比的讨论;,特别要注意对公比的讨论;3.3.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4.4.常用公式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1)1nk k ==å12123(1)n n n ++++=+L ;(2)21nk k ==å222211631123(1)(21)()(1)2n n n n n n n ++++=++==++L ; (3)31nk k ==å33332(1)2123[]n n n +++++=L ;(4)1(21)n k k =-=å2135(21)n n ++++-=L . 例1 已知3log 1log 23-=x ,求23nx x x x ++++ 的前n 项和项和. . 解:由212log log 3log 1log 3323=Þ-=Þ-=x x x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23n n S x x x x =++++L==xx x n--1)1(=211)211(21--n =1-n 21 例2 设123n S n =++++ ,*n N Î,求1)32()(++=n nS n S n f 的最大值的最大值. .解:易知解:易知 )1(21+=n n S n , )2)(1(211++=+n n S n ∴∴ 1)32()(++=n nS n Sn f =64342++n n n ==n n 64341++=50)8(12+-nn 501£∴∴ 当 88-n ,即8n =时,501)(max =n f .二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 a ,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求数列前n 项和的8种常用方法一.公式法(定义法):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特别地,当前n 项的个数为奇数时,211(21)k k S k a ++=+⋅,即前n 项和为中间项乘以项数。
这个公式在很多时候可以简化运算;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q =,1n S na =; (2)1q ≠,()111nn a q S q-=-,特别要注意对公比的讨论;3.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4.常用公式:(1)1nk k ==∑12123(1)n n n ++++=+L ;(2)21nk k ==∑222211631123(1)(21)()(1)2n n n n n n n ++++=++==++L ; (3)31n k k ==∑33332(1)2123[]n n n +++++=L ;(4)1(21)n k k =-=∑2135(21)n n ++++-=L .例1 已知3log 1log 23-=x ,求23n x x x x ++++ 的前n 项和. 解:由212log log 3log 1log 3323=⇒-=⇒-=x x x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23n n S x x x x =++++L=xx x n --1)1(=211)211(21--n =1-n 21例2 设123n S n =++++ ,*n N ∈,求1)32()(++=n nS n S n f 的最大值.解:易知 )1(21+=n n S n , )2)(1(211++=+n n S n∴ 1)32()(++=n n S n S n f =64342++n n n=n n 64341++=50)8(12+-nn 501≤∴ 当 88-n ,即8n =时,501)(max =n f .二.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 a ,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完整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归纳,推荐文档
2n
2n
之积
2
设 Sn
2 2
4 22
6 23
2n 2n
…………………………………①
1 2 Sn
2 22
4 23
6 24
2n 2 n1
………………………………②
(设制错位)
①-②得 (1
1 2)Sn
2 2
2 22
2 23
2 24
2 2n
2n 2 n1
(错位相减)
2
1 2 n1
2n 2 n1
∴
Sn
4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归纳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n(a1 2
an )
na1
n(n 1) 2
d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na1 a1 (1
q
n
)
1 q
a1 an q 1 q
(q 1) (q 1)
3、
Sn
1)C
1 n
3C
n1 n
C
n n
…………..……..
②
①+②得
2Sn
(2n
2)(C
0 n
C
1 n
Cnn1
C
n n
)
2(n 1) 2n
序相加)
(反
∴ Sn (n 1) 2n [例 6] 求 sin2 1 sin2 2 sin2 3 sin2 88 sin2 89 的值
n2 2 n1
三、倒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
数列的求和方法(自己整理)
数列的求和1.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 (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1)1()1(11q qq a q na S n n (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2.公式法:()213211+=++++=∑=n n n k n k 222221(1)(21)1236n k n n n k n =++=++++=∑ 2333331(1)1232n k n n k n =+⎡⎤=++++=⎢⎥⎣⎦∑3.错位相减法:比如{}{}.,,2211的和求等比等差n n n n b a b a b a b a +++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公式:111)1(1+-=+n n n n ;1111()(2)22nn n n =-++ 1111()()n n k k n n k=-++)121121(21)12)(12(1+--=+-n n n n5.倒序相加法: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 个.6.分组求和法: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题分析:1.错位相减法求和例1.已知数列)0()12(,,5,3,112≠--a a n a a n ,求前n 项和。
思路分析:已知数列各项是等差数列1,3,5,…2n-1与等比数列120,,,,-n a a a a 对应项积,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解:()1)12(53112--++++=n na n a a S ()2)12(5332n na n a a a aS -++++= ()()n n n a n a a a a S a )12(22221)1(:21132--+++++=--- 当n n n n a a a S a a )12()1()1(21)1(,121----+=-≠-时 21)1()12()12(1a a n a n a S n n n --++-+=+ 当2,1n S a n ==时练习: 求n n a n a a a S ++++= 323212.裂项相消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例2. 求数列⋅⋅⋅++⋅⋅⋅++,1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 解:设n n n n a n -+=++=111(裂项) 则 11321211+++⋅⋅⋅++++=n n S n (裂项求和) =)1()23()12(n n -++⋅⋅⋅+-+-=11-+n练习1:求和)12)(12()2(534312222+-++⋅+⋅=n n n S n练习2:在数列{a n }中,11211++⋅⋅⋅++++=n n n n a n ,又12+⋅=n n n a a b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的和.3.倒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 个)(1n a a +. 例3.求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解:设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S …………. ①将①式右边反序得1sin 2sin 3sin 88sin 89sin 22222+++⋅⋅⋅++=S ………② (反序)又因为 1cos sin ),90cos(sin 22=+-=x x x x ①+②得 (反序相加))89cos 89(sin )2cos 2(sin )1cos 1(sin 2222222 ++⋅⋅⋅++++=S =89 ∴ S =44.5练习1:求值:222222222222123101102938101S =++++++++练习2:已知函数()222xx f x =+ (1)证明:()()11f x f x +-=;(2)求128910101010f f f f ⎛⎫⎛⎫⎛⎫⎛⎫++++ ⎪ ⎪ ⎪ ⎪⎝⎭⎝⎭⎝⎭⎝⎭的值.4.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4.求数列的前n 项和:231,,71,41,1112-+⋅⋅⋅+++-n aa a n ,… 解:设)231()71()41()11(12-++⋅⋅⋅++++++=-n a aa S n n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23741()1111(12-+⋅⋅⋅+++++⋅⋅⋅+++=-n aa a S n n (分组) 当a =1时,2)13(n n n S n -+==2)13(n n + (分组求和) 当1≠a 时,2)13(1111n n a a S n n -+--==2)13(11n n a a a n -+--- 例5. 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解:设k k k k k k a k++=++=2332)12)(1( ∴ ∑=++=n k n k k k S 1)12)(1(=)32(231k k k nk ++∑=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S n =k k k nk n k n k ∑∑∑===++1213132 (分组) =)21()21(3)21(2222333n n n +⋅⋅⋅++++⋅⋅⋅++++⋅⋅⋅++=2)1(2)12)(1(2)1(22++++++n n n n n n n (分组求和) =2)2()1(2++n n n 练习 求和:1357(1)(21)n n S n =-+-+-+--()()()()123235435635235n n S n ----=-⨯+-⨯+-⨯++-⨯个n n S 111111111++++=22222)1()1()1(n n n xx x x x x S ++++++=。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值。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的方法是数列研究的基础,下面将介绍9种常见的方法。
一、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固定的数列。
例如:1,3,5,7,9,……,其中差为21.1求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通项:通项公式:a_n=a_1+(n-1)*d其中a_n表示数列第n项,a_1表示数列第一项,d表示公差。
1.2求和求和的公式为:S_n=(a_1+a_n)*n/2其中S_n表示数列前n项的和。
二、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固定的数列。
例如:1,2,4,8,16,……,其中比值为22.1求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q^(n-1)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a_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q表示公比。
2.2求和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_n=a_1*(q^n-1)/(q-1)三、斐波那契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例如:0,1,1,2,3,5,8,13,……3.1求通项公式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n-1)+a_(n-2)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
3.2求和斐波那契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_n=a_(n+2)-1四、等差数列的和差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对于等差数列,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和项数,可以使用和差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4.1公式和差公式是指通过首项、末项和项数计算公差的公式。
已知首项a_1、末项a_n和项数n,可以使用和差公式计算公差d:d=(a_n-a_1)/(n-1)4.2求通项公式已知首项a_1、公差d和项数n,可以使用通项公式计算任意项的值:a_n=a_1+(n-1)*d4.3求和已知首项a_1、末项a_n和项数n,可以使用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S_n=(a_1+a_n)*n/2五、等比数列的部分和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对于等比数列,如果已知首项、公比和项数,可以使用部分和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完整版)数列求和常见的7种方法
答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n.
[例12]求cos1°+cos2°+cos3°+···+cos178°+cos179°的值.
解:设Sn=cos1°+cos2°+cos3°+···+cos178°+cos179°
(1)试用 表示a ;
3.数列 中, 且满足
⑴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⑵设 ,求 ;
=
=
=
=5
[例14]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 的值.
解:设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找特殊性质项)
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得
(合并求和)
=
=
=10
七、利用数列的通项求和
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征,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揭示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例15]求 之和.
…………..②(反序)
又因为
①+②得(反序相加)
=89
∴S=44.5
题1已知函数
(1)证明: ;
(2)求 的值.
解:(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
(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两式相加得:
所以 .
练习、求值:
四、分组法求和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例7]求数列的前n项和: ,…
解:设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
(分组)
当a=1时, = (分组求和)
(完整版)数列求和方法归纳
数列求和一、直接求和法(或公式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列的前n 项和:123+++……+n=(1)2n n +,1+3+5+……+(2n-1)=2n 2222123+++……+n =(1)(21)6n n n ++,3333123+++……+n =2(1)2n n +⎡⎤⎢⎥⎣⎦等. 例1 求2222222212345699100-+-+-+--+.解:原式22222222(21)(43)(65)(10099)3711199=-+-+-++-=++++.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原式50(3199)50502⨯+==.变式练习:已知3log 1log 23-=x ,求............32+++++n x x x x 的前n 项和. 解:1-n21二、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例2 求222222222222123101102938101++++++++的和. 解:设222222222222123101102938101S =++++++++ 则222222222222109811012938101S =++++++++. 两式相加,得 2111105S S =+++=∴=,.三、裂项相消法常见的拆项公式有:1()n n k =+111()k n n k -+ ,=1k, 1(21)(21)n n =-+111()22121n n --+,等.例3 已知222112(1)(21)6n n n n +++=++,求 22222222235721()11212312n n n*+++++∈++++++N 的和. 解:22221216112(1)(1)(21)6n n n a n n n n n n ++===++++++,11161223(1)111116122311611ln .1n S n n n n n n ⎡⎤∴=+++⎢⎥⨯⨯+⎣⎦⎡⎤⎛⎫⎛⎫=-+-++-⎪ ⎪⎢⎥+⎝⎭⎝⎭⎣⎦⎛⎫=- ⎪+⎝⎭=+小结:如果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很容易表示成另一个数列{}n b 的相邻两项的差,即1n n n a b b +=-,则有11n n S b b +=-.这种方法就称为裂项相消求和法.变式练习:求数列311⨯,421⨯,531⨯,…,)2(1+n n ,…的前n 项和S.解:∵)2(1+n n =211(21+-n n )S n =⎥⎦⎤⎢⎣⎡+-+⋅⋅⋅+-+-)211()4121()311(21n n =)2111211(21+-+--n n =42122143+-+-n n 四、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n n a b 的数列,其中{}n a 为等差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 例4 求2335(21)n x x x n x ++++-的和.解:当1x ≠时,21122(1)(21)1(1)1n n n x x x n x S x x x-+--=+----; 当1x =时,2n S n =. 小结:错位相减法的步骤是:①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②将两个等式相减;③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1(2)1(=+a n n变式练习:求数列a,2a 2,3a 3,4a 4,…,na n , …(a 为常数)的前n 项和。
数列求和(公式+例题)
1《数列求和》【知识要点】主要方法:1、基本公式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q qq =⎧⎪=-⎨-=≠⎪--⎩ (3)1123....(1)2n n n ++++=+ (4)()()2221121216n n n n +++=++(5)()23333112314n n n ++++=+⎡⎤⎣⎦2、错位相消法:给12n n S a a a =+++各边同乘以一个适当的数或式,然后把所得的等式和原等式相减,对应项相互抵消,最后得出前n 项和n S .一般适应于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求和,其中{}n a 成等差数列,{}n b 成等比数列。
3、分组求和: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然后利用公式法求和。
4、拆项(裂项)求和:把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成两项差的形式,相加过程中消去中间项,只剩下有限项再求和. 常见的拆项公式有:(1)若{}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111111n n n n a a d a a ++⎛⎫=- ⎪⎝⎭; (2)()()1111212122121n n n n ⎛⎫=-⎪-+-+⎝⎭; (3)()()()()()1111122112n n n n n n n ⎡⎤=-⎢⎥+++++⎣⎦;(41a b=-;(51k=;(6)11,1,2nn n S n a S S n -=⎧=⎨-⎩≥5、倒序相加法:根据有些数列的特点,将其倒写后与原数列相加,以达到求和的目的。
【典例精析】例1、111112123123nS n=+++⋅⋅⋅++++++++例2、23123n nn S a a aa =++++例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前10项的和为145,求.242n a a a +++例4、求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例5、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例6、数列{a n }的前n 项和n 2n 21S 2n -=,数列{b n }满足nn n a 1a b +=。
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
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一、数列的求和公式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公差为d,项数为n,则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 = n/2 * (a1 + an) = n/2 * (2a1 + (n -1)d)。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1),项数为n,则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 = a1 * (1 - q^n) / (1 - q),当q=1时,S = n * a1。
3.斐波那契数列求和公式:设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和为S,则有S =F(n+2) - 1,其中F(n)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4.平方数列求和公式:设平方数列的前n项和为S,则有S = n(n +1)(2n + 1) / 6。
5.立方数列求和公式:设立方数列的前n项和为S,则有S = n^2(n + 1)/ 2。
二、数列的递推公式1.等差数列递推公式:设等差数列的第n项为an,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1 + (n - 1)d。
2.等比数列递推公式:设等比数列的第n项为an,首项为a1,公比为q(q≠1),则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1 * q^(n-1)。
3.斐波那契数列递推公式:设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为F(n),则有F(n)= F(n-1) + F(n-2),其中F(1)=1,F(2)=1。
4.线性递推公式:设数列的第n项为an,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线性递推公式为:an = an-1 + d。
5.多项式递推公式:设数列的第n项为an,首项为a1,多项式系数为c1, c2, …, cm,则多项式递推公式为:an = c1 * an-1 + c2 * an-2 + … + c m * an-m。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习题及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末项为20,公差为2,求该数列的前10项和。
史上高中阶段最全的数列求和(10种)
2021/6/30
1
一.公式法:即 直 接 用 求 和 公 式 , 求 数 列 的 前 n 和 S n
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2 an)na1n(n 2 1)d
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③ 123 n1n(n1)
Sn
naa1(11(qqn1)) 1q
a1 anq(q1) 1q
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 等比数列,再求和.
四、并项求和
例如求1002-992+982-972+…+22-12的和.
五、裂项相消法求和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
尾若干项.
2021/6/30
5
六。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 于首末两项之和(都相等,为定值),可采用把正着
2021/6/30
12
例3.
已知数列1,3a,5a2,…,(2n-1)an-1(a≠0), 求其前n项和.
2021/6/30
13
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 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 对应项乘积组成,此时求和 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既{anbn}型
等差
2021/6/30
等比
16
变式探究
2. 设数列{an} 满足a1+3a2+32a3+…+
)
2 6n+1
因此,使得
1 (1-
1
m )<
(n∈N*)成立的m必
2 6n+1 20
须满足 1 ≤ m ,即m≥10.
2 20
故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
2021/6/30
22
列项求和法:
数列求和7种方法
数列求和7种方法一、求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n-1)d ,其中an 表示第 n 个数,a1 表示首项,d 表示公差,n 表示项数。
1.直接求和法:根据数列的首项 a1、末项 an 和项数 n,直接相加即可。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 a1 = 2,公差 d = 3,项数 n = 5,求和公式为 S = (a1 + an) * n / 2 = (2 + 2 + 4 * 3) * 5 / 2 = 35 2.公式法: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 = (a1 + an) * n / 2例如: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2,公差d=3,项数n=5,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3.递推法: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a(n)=a(n-1)+d,可得到递归式,通过递归累加求和。
例如: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2,公差d=3,项数n=5,则S(n)=S(n-1)+(a(n-1)+d)=S(n-1)+a(n-1)+d。
二、求等比数列的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q^(n-1),其中an 表示第 n 个数,a1 表示首项,q 表示公比,n 表示项数。
4.直接求和法:根据数列的首项 a1、末项 an 和项数 n,直接相加即可。
例如: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1=2,公比q=3,项数n=5,求和公式为S=(a1*(q^n-1))/(q-1)=(2*(3^5-1))/(3-1)=2425.公式法: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a1*(q^n-1))/(q-1)。
例如: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1=2,公比q=3,项数n=5,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6.迭代法: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a(n)=a(n-1)*q,可得到递归式,通过递归累加求和。
例如: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1=2,公比q=3,项数n=5,则S(n)=S(n-1)+a(n-1)*q=S(n-1)+a(n-1)*q。
三、其他数列的求和方法:7.利用数列的递归关系: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列,可能没有通项公式,但可以根据数列的递归关系利用递归求和。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一、前言在高中数学以及各类应用数学问题中,数列求和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解决数列求和问题不仅需要对常用数列的规律进行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多种数列求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八种常用方法,并且会结合具体的数列实例来进行讲解。
尽力做到对每一种方法的介绍都能够做到极致详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差为$d$,共有$n$ 项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3,5,7,9$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 = \frac{5}{2}(2\times 1 + (5-1)\times 2)=25$$因此,数列$1,3,5,7,9$ 的和为25。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比为$q$,共有$n$ 项的等比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q^n)}{1-q}$$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2,4,8,16,32$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frac{2\times (1-2^5)}{1-2}=-62$$因此,数列$2,4,8,16,32$ 的和为-62。
3. 几何级数通项公式求和对于一般形式为$a_1r^{n-1}$ 的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r^n)}{1-r}$$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frac{1}{2},\frac{1}{4},-\frac{1}{8},\frac{1}{16}$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是1,公比是$-\frac{1}{2}$,总共有5项。
常用数列求和公式大全
常用数列求和公式大全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 公式。
- 对于首项为a_1,末项为a_n,项数为n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n(a_1 + a_n))/(2)。
- 若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_1,公差为d,则其通项公式a_n=a_1+(n - 1)d,此时求和公式还可以写成S_n=na_1+(n(n - 1)d)/(2)。
2. 推导(以S_n=(n(a_1 + a_n))/(2)为例)- 设等差数列{a_n}的前n项和为S_n,即S_n=a_1+a_2+·s+a_n。
- 把上式倒过来写S_n=a_n+a_n - 1+·s+a_1。
- 将这两个式子相加得2S_n=(a_1 + a_n)+(a_2+a_n - 1)+·s+(a_n + a_1)。
- 因为在等差数列中有a_k+a_n-(k - 1)=a_1+(k - 1)d+a_1+(n - k)d = 2a_1+(n - 1)d=a_1 + a_n(k = 1,2,·s,n)。
- 所以2S_n=n(a_1 + a_n),即S_n=(n(a_1 + a_n))/(2)。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 公式。
- 对于首项为a_1,公比为q(q≠1),项数为n的等比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a_1(1 - q^n))/(1 - q)。
- 当q = 1时,等比数列是常数列,S_n=na_1。
2. 推导(以q≠1为例)- 设等比数列{a_n}的前n项和为S_n=a_1+a_1q+a_1q^2+·s+a_1q^n - 1。
- 则qS_n=a_1q+a_1q^2+·s+a_1q^n - 1+a_1q^n。
- 用S_n减去qS_n得:- S_n-qS_n=a_1 - a_1q^n,即S_n(1 - q)=a_1(1 - q^n)。
- 因为q≠1,所以S_n=(a_1(1 - q^n))/(1 - 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方法总结:某些数列通过适当分组,可以 得出两个或几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进而利 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分别求和从
而是得等出 差原数数列列,b的n 和是.等如比cn数列a,n mb是n 常m数其.像中这a样n
类型的数列就可以用分组求和,cn an bn m
该的数等列 比中(或a等n ,差bn)也数可列以. 是不同公比(或公差)
我们首先看看数列的通项公式:a 1 1 1
n(n 1) n n 1
现在求其前n项和
规律方法归纳: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转化为
f (n 1) f (n) 的形式常采用裂项求和法.
形如:an
1 n(n
k)
1 k
(1 n
n
1
k
) 的数列都可以用裂项
求和法求解
变式训练2:已知数列
an
2 n2 1
an
a1q amq
( (
n1) nm)
前n项和公式:ssnnaa11(111aqqqnqn ) (q 1)
二、探究
探究一 在数列 an 中
(1) (2) (3)
若 若 若
an aann
2n 3n 2n
,,3如如n 何何,求求如前前何nn求项项前和和nss项nn ..和
sn.
分析:做题之前首先应该分析通项公式,确定数 列类型,进而采用相应的公式求解,根据通项公式 可以断定:数列(1)为等差数列;数列(2)为 等比数列;而数列(3)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 比数列,但是可以分解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进 而分组求和.
常见数列求和
课标解读
高考考纲要求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的前n项和公式;
1、熟记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数列的求和 问题;
2、掌握常见数列的求和方法 ,尤其是要掌握用公式法、分 组结合法、错位相减法、裂项 相消法、倒序相加法求解一些
2、能用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 正确选择出求数列前n项和的 方法;
,求前n项和
三、小结 1、分组求和
(1)项的特征,分组的目的; (2)常见类型 2、裂项求和 (1)裂项的目的 (2)常见类型
四、作业 创新设计 习题课课堂讲义跟踪演练1、3
特殊数列的前n项和;
3、会用分组求和法、裂项相
3、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消法等方法求解一些特殊数列 的前n项和.
一、旧知回顾
1、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annaam1
(n (n
1)d m)d
前n项和公式:
sn
sn
n(a1 2
n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
变式训练1: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 2n 3n,求其前n项和sn
探究二
数列的通项公式:an
1 n(n 1)
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sn
1 1 2
1 23
1 3 4
1 45
1 n (n 1)
这个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所以这 个数列的求和不能用我们已经掌握的方法求解,这时 需要找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