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
师:(B板书课题)。花生,一种草本植物,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所以又名落花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落花生。先来了解下作者(课件出示)P现代作家、学者,出身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人燕京大学文学院。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到中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一生著作颇丰,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P生字、词
师:小小花生平凡普通,缘何得到作家的青睐?去文中寻找答案吧。我先请几位同学读一读本文(生分段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注意:“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读轻声。
师:请再回到文中,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生读,师巡视)(生答:“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课件随机出示)
P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师:哪些内容详写,那些内容略写呢?(种花生和收花生略写;吃花生和议花生详写)
师:“种花生”“收花生”历时几个月,作者却写得简略,“吃花生”“议花生”只是一晚上的时间,作者却写得比较详细。作者的重点在“议花生”,这样组织材料合理吗?(生答,师随评)
师:是的,使得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自然段,也就是种、收花生部分内容。(课件出示)(齐读)
P第一段
师:(P课件标红:居然)同学们,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虽是荒地,大家也没有种花的经验,“居然收获从“居然”一词让我们感受到大家非常惊喜,也能看出花生的生命力顽强。)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后两部分内容——吃花生、议花生。学贵有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读书时心中产生了什么疑惑。(生默读,师巡视)(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疑惑一:父亲与孩子们陀吃饭本来很平常,为何作者却说很难得?
P疑惑二:为何父亲说花生埋在地里最可贵?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一突破。(课件出示)
P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的到来为什么很难得?(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
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政简刑凊,廉明公正,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很难跟家人团聚在一起。
师:父亲那么忙,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实在很难得。现在知道父亲与孩子们陀吃饭本来很平常,为何作者却说很难得了吧!
师: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
P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P课件出示插图)
师:仔细看文中的插图,再来说说,难得的还有什么?
生1:朦胧的月色下,大家聚在茅亭中,一种花生,几样食品,一家人品花生,议花生,言欢意惬,温馨美好:,实属难得。
生2:难得的是母亲的勤劳聪慧,难得的是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我们”的劳动快乐。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一家人的真情。父亲为何会选择今晚来和孩子们相聚,仅仅是来品尝花生吗?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师:父亲难得与“我们”相聚,在一起品尝花生,又议了什么?请自由读第4-9自然段(生默读)(生答:花生虽普通,却有很多好处)
师:有哪些好处?(花生味美、可榨油、价钱便宜、人人爱吃)
师:分角色读一读第4-9自然段(父亲、姐姐、哥哥、我)(生配合读)
师:父亲为何对花生评价这么高?(课件出示)
P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花生虽小而平凡,却用处很多、默默奉献。这就是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师: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0自然段。(课件出示)(齐读)(生答:花生默默奉献、不计较名利)
P第十段
师:父亲是怎样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的?(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进行对比)(B板书:对比)
师:正是通过对比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
师: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父亲希望“我们”能谦虚朴实、不计名利,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道理,而是借助花生来告诉,这种手法叫作(借物喻人)(B板书:借物喻人)师:“我”对父亲说的话,听懂了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分角色读一读第12-14自然段。(课件出示)(齐读)
P12-14段
师:你觉得,他听懂了没?(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时刻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师:为此,他曾经说过(课件出示)(齐读)
P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纯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师:(课件出示)(齐读)
P15段
师:老师有个疑问(课件出示)
P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P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
师:文中两次提到了“收获”,姐弟三人不仅收获了花生,这是一种物质的收获,还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这是一种思想的收获。师:父亲公务繁忙却来陪“我们”过收获节真是难得,更难得的是父亲的良苦用心,借花生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师:现在,让我们再分角色朗2——15段(课件出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旁白)
P2——15段
师:父亲公务繁忙却来陪“我们”过收获节真是难得,更难得的是父亲的良苦用心,借花生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师指板书)借物喻人。
师:“种花生”“收花生”历时几个月,作者却写得简略,“吃花生”“议花生”只是一晚上的时间,作者却写得比较详细。(课件出示)
P作者的重点在“议花生”,这样组织材料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师: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课件出示)(学生交流讨论由这些事物所想到的诗、人和事)
P竹子、梅花、蜜蜂、路灯……
师:尝试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小练笔。(生练笔,师巡视,生展示,师随评)师:拓展阅读(课件出示)
P冰心《荷叶母亲》、茅盾《白杨礼赞》、林清玄《桃花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