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pdf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单元“诗词中的自然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三首古诗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学会欣赏古诗中的自然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
难点:古诗中的意境与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事迹,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外两首古诗的意境与修辞手法,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三首古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国学经典诵读——诗词中的自然美2. 内容:《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意境:月夜、湖光山色、秋日山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七、作业设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五篇范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的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活动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三、活动的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活动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安排和措施1、在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3、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每日课前5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5、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
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6、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7、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六、活动形式和内容1.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内容:弟子规,古诗词,名人警句等。
七、学生要求1、精神面貌好。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
3、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
第二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渠湾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本学期我班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期以来,我班以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班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怨情主备人课时一课时教学交流《怨情》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远古歌谣、爱上目标经典诵读。
教学重人人会背,人人能讲。
点、难点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怨情》二、简析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先写美人盼望的动作,后写美人失望的神情。
此作写一位美人于殷殷盼望的情侣不至而引起的幽怨之情。
她那暗自蹙眉垂泪的神情,写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
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
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
着重于“怨”字落笔。
“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
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
人可以自解。
三、学习《怨情》 1.指名好同学读,其他同学跟读,并奖励。
2.分四人小组,组长领大家诵读。
3、检查过关。
形式:四人组长负责给组内同学背诵。
老师巡视,抽查。
4.小结:表扬认真负责的组长,给每组的诵读小明星奖励“☆”。
四、活动请你跟我眨眨眼;请你跟我拍拍肩;请你跟我拍拍手:请你跟我来吟诵——《怨情》,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好吗五、小结我们不仅读李白的诗,还要读更多的经典,让这些优秀人物的文字涵养我们的性灵,让文化的惊魂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教学预案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内容春怨主备人课时一课时教学诵读《春怨》感悟古典诗文中;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目标教学重采用各种方法诵读《春怨》,领悟《春怨》的内涵。
点、难点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春怨.》第36则。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
这一特点,人所共称。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3、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意义:第一,在一个崇尚物利、冷落读书的时代,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高贵。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显示出高远的文化眼光和对国家文化教育的责任心,所以,我说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表敬意的高贵!第二,在一个文化碰撞、五色杂陈的文化格局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坚守。
倡导并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实在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坚守,而这种坚守正是缘于对煌煌五千年文化的敬仰与挚爱!第三,在一个远离阅读、训练泛滥的教学生态下,倡导国学经典诵读,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弘扬。
在语文教学生态之下倡导国学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陶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这就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回归与弘扬,对教学观念的改变有着巨大的意义。
第四,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在高中学生中进行国学诵读的实验,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读读经典,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又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就不单单是对语文教学的贡献了,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浸润人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的雕塑的尽职尽责!愿和大家一起去努力做好,传承经典,润物无声。
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讲:孝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如果一个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语文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一、教案名称: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经典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1. 经典诵读:《三字经》选段2. 生字词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诵读《三字经》选段,掌握生字词。
2. 难点: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三字经》选段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10分钟)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诵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经典诵读。
6. 课后作业:熟读《三字经》选段,掌握生字词,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六、教案名称: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第二节七、教学目标: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美。
3. 激发学生对经典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八、教学内容:1. 经典诵读:《弟子规》选段2. 生字词学习:孝、悌、谨、信、爱、敬、恭、俭、让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熟练诵读《弟子规》选段,掌握生字词。
2. 难点:理解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十、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以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弟子规》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选段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 诵读指导(10分钟)教师示范诵读,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25课时)
1.丰收的童谣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音节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自主合作认读生字先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再通过查字典,读拼音或请都同学来读准字音。
(三)能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3、逐段朗读课文,说说都写了哪些果子。
(四)点拔指导,重点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2、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3、指导学生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扩展活动:走出教室,寻找秋天,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
2.秋叶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在情境中,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到户外观察落叶、捡落叶。
2.配乐诗歌的光盘。
活动过程:一、回忆捡秋叶师:前几天我们草坪上捡了许多树叶,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幼儿:黄的、红的、绿的。
师:地上这些树叶从哪里来的?幼儿:树上师:你们想知道树上的树叶是怎样落到地上的吗?二、欣赏诗歌《秋叶》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秋叶》一遍。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秋叶是跟着谁离开家门的?他们在干什么?3、教师配上动作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秋叶》。
三、表演诗歌《秋叶》1、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假如我是一片秋叶”用身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扮演秋叶,想一想,做一做,“假如我是一片秋叶”你怎么来表现呢?2、教师朗诵诗歌《秋叶》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3、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个别动作,拓展们想象空间。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伴着风儿,打着旋儿,潇潇洒洒,悄然无声地落下来。
”这句诗歌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师:看一看,哪片秋叶转上天了,(用脚踮起来)哪片秋叶摇下地了,(蹲在地上)3、角色表演:教师扮演秋风,幼儿扮演秋叶,完整地进行诗歌表演。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经典,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年的传说》、《狼和小羊》4.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掩耳盗铃》、《刻舟求剑》5. 第五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三字经》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讲解法:对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经典的意义和内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newx kss_left 学习新课:讲解新课的经典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诵读: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 讨论: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2. 参考书目:相关古诗、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古代寓言、经典名著的解析书籍3. 音频资料:经典诵读的音频文件4. 视频资料:相关经典故事的动画片5. 网络资源:经典诵读的相关网站和论坛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古诗《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2课时)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亡羊补牢》(2课时)3.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年的传说》、《狼和小羊》(2课时)4.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掩耳盗铃》、《刻舟求剑》(2课时)5. 第五单元:经典名著《弟子规》、《三字经》(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经典诵读中得到收获。
二年级上册诵读教案2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所学的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2)理解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的意义,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3)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分组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积累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诗词诵读1. 《静夜思》2. 《悯农》3. 《春晓》第二单元:经典诵读篇目1. 《三字经》节选2. 《百家姓》节选3. 《千字文》节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2)理解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的意义,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3)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2)经典诵读篇目的理解和鉴赏;(3)生词和重点句子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2. 朗读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分组朗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古诗词和经典诵读篇目的掌握程度;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国学经典的内容,能背诵一些关于《》《》的内容,但仅限于诵背,没有品尝,感悟的过程,本学期《国学启蒙》的学习就是要学生真正地去感悟。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内容涉及广泛,节选的都是接近学生生活,琅琅上口的经典诗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篇目涉及到《笠翁对韵》《小儿语》《治家格言》等,还有部分,格言警句等。
四、教学目标:1、懂得做事说话要从容、镇静,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容。
2、爱惜粮食,珍惜生活所得。
3、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孝敬父母,凡事从小处做起。
4、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5、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学会做人。
五、教学重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主要教学措施:1、诵读、熟背、品尝、感悟。
2、进行朗读、背诵比赛。
3、结合生活实际,谈处理方法。
4、搜集优美词句。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范文篇2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二、成立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兰祥勇副组长:周全代勤杰王玉兰陈挚成员: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音乐、美术教师三、诵读内容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章《诗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诵读、解读,使学生领会诗中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理解其诗意和艺术特色。
难点:《诗经》中的生僻字词、古汉语用法,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诗经》吗?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 讲解《诗经》背景及特点(5分钟)讲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诵读及解读《关雎》(10分钟)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关雎》,学生跟随。
解读:分析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理解诗意。
4. 诵读及解读《葛覃》(10分钟)诵读:学生自主诵读《葛覃》。
解读:讨论诗中的美好情感和艺术特色。
5. 诵读及解读《卷耳》(10分钟)诵读:学生分组诵读《卷耳》。
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便学生对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中任选一篇,进行翻译和赏析。
答案要求:翻译准确,赏析到位,不少于200字。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
中华诵国学诵读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周次教学内容1-2 3-4第一单元第二单元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第三单元复习一复习二、期中考试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复习年终考试第一单元春日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1、《春日》2、《春日》3、《春日》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1、《春日》2、《春日》3、《春日》 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情境中背诵,这样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有激情第一单元蒙学经典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11则 2了解这11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一先、二萧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只有让学生理解诗句或谚语的含义,才能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快速记忆第二单元忆江南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1、《忆江南》2、《忆江南》3、《忆江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1、《忆江南》2、《忆江南》3、《忆江南》 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本单元好多诗句之前孩子们学习过,如《江南春》,因此,用过对比、理解起来会更容易第二单元蒙学经典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三肴、四豪 2了解这三肴、四豪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三肴、四豪 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笠翁对韵》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好好的教,让孩子好好的学第三单元南北朝民歌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1、《折杨柳歌辞》2、《折杨柳歌辞》3、《敕勒歌》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1、《折杨柳歌辞》2、《折杨柳歌辞》3、《敕勒歌》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帮学生总结一下送别诗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加强其诗歌素养第三单元蒙学经典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五歌六麻 2了解五歌六麻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五歌六麻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学知识,学做人,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才真正达到了我们学习的目的第四单元劝君惜取少年时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1、《长歌行》2、《劝学》3、《金缕衣》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1、《长歌行》2、《劝学》3、《金缕衣》 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再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和诗歌有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山行”的由来第四单元蒙学经典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七阳八庚 2了解这11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七阳八庚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体会民间俗语谚语的经典,养成收集名言真理的好习惯很重要第五单元从军行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1、《从军行》2、《从军行》3、《从军行》》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1明确诵读内容:1、《从军行》2、《从军行》3、《从军行》》2.提出诵读的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3.检查效果及指导: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朗读示范学生自由读抽查理解及用处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有助于学生身临读书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五单元蒙学经典主备人:课时:1一.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笠翁对韵》九青十蒸 2了解这9则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精心整理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了。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精心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
内容
送崔九主备人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诵读《送崔九》感受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教学重
点、难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送崔九》。
教学预案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送崔九》。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学习《送崔九》
《送崔九》是一首劝勉诗,是唐代诗人裴迪的作品。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这首诗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如果你要去深山中隐居,无论山路怎样难走你都要到处去看看,尽情欣赏那秀美的山峦沟壑。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武陵渔夫,只在桃花源里玩了几天就匆匆地走了。
诗人送友人归隐山林,劝慰友人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也抒发出自己厌恶尘世的心情。
这首诗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五、小结
(1)、把古诗《送崔九》背诵给父母听。
(2)、和父母一起搜集有关写“相送”的古诗,读读背背。
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