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简介

合集下载

北大历史简介

北大历史简介

北大历史简介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创建于1898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二十四年。

学校初名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清朝政府为应对外国侵略、推行新兴科学和培养人才而设立的一所重要学府。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打破了传统文人教育的束缚,采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和设施。

期间,洋务派的提倡和推动使得学堂吸纳了诸多外籍教师和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文化及教育的发展。

1912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并在此后不断壮大。

北大自此以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中心,也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摇篮。

20世纪初,北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校陆续增设新的学科和专业,不断拓展教育领域。

同时,北大注重研究和创造性学术活动,成为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大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

国家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北大积极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北大继续致力于创造杰出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北大历史悠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象征之一。

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迁与进步,同时也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脉络和变化。

北大始终以培养优秀人才和传播知识为己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大历史及简介

北大历史及简介

北大历史及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与地方共管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是“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这是清政府成立的一所国立大学。

1912年,它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并于1919年成为一所现代化学制的大学。

此外,北大还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心之一。

自成立以来,北大始终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如钱学森、李政道、张充和、郭沫若、毛泽东等。

北大的办学宗旨是“爱国进步,为人类做出贡献”,坚持“知行合一”、开放、包容、创新、卓越的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创新精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北大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现有19个学院、12个直属部门,涵盖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医学、农学、管理等学科门类。

北大的教学、科研、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同时,北大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全国各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大的校园占地453公顷,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设施和令人惊叹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其象征性建筑——“百年讲堂”,它位于紫竹院校区中心地带,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标志性建筑,自1960年代起就成为许多文化、艺术、学术活动的场所。

此外,北大还拥有美丽的园林、历史建筑、现代图书馆等多个景点,是游客们前往参观的热门景点之一。

总的来说,北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和世界的各个领域中。

作为一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北大在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进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创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学校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曾在1862年创办的顺天府学堂,然而当时的学堂规模很小,没有正式成立学校机构。

直到1898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大学堂,标志着北京大学的正式创办。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以西方学习方法为主的现代高等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伟大的学术和政治人物,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校园景观北京大学占地约273公顷,并且拥有多个校区,在校园中有着多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和景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关新园。

中关新园是北京大学的主校区,也是北京大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如钟楼、教堂和致远楼等。

另外,北京大学校园还有国学馆、红楼、维夫堂等其他知名景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学术声誉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自创立以来就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而闻名于世。

学校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尤其是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北京大学拥有世界级的研究团队和教育资源。

此外,北京大学不仅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声誉,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许多世界各地的学子都梦寐以求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

招生情况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

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入学。

北京大学的本科招生考试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类别,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科目。

符合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并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

国际交流北京大学也非常重视与国际著名高等学府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授和学生的互访,并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

北京大学简介PPT课件

校风学风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学风
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
校风
校园文化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北大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
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大学的 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 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 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 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 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 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 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
02
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中国科学 的圣地。
北大作为对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其学术水平一直在国内傲视
03
同侪,各界出色业者及知名学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职。在国际学术 排名榜中,北大在众多领域均高踞中国大学之首。在中国的各大排行榜 中,北大也多居首。
未名博雅 图 书 馆
百年讲堂 考古博物馆
未名博雅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 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高校第1位。 ? 2015年美国USNew世s 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39位,列中
国大陆乃至大中华地区高校第1位。 ? 2014-20年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
全球第48位,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 ? 2014年英国QS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57位。
大家好
2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
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
“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
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
大家好
4
校博石贝友舫公门楼 雅 塔
图光未书华名馆楼湖


乾隆诗碑
李静大园钊草庙像坪
大家好
5
专业排名
? 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 2 名 。在自然科学的 4 个学科门中,理学 第 1 名,A++/445;工学第 30名,B+/469;医学第 2 名,A++/162。无农学 本科 专 业。
? 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 1 名, A++/557。在社会科学的 7 个学科门中,哲学第 1 名,A++/43;经济学第 4 名,A++/380;法学第 1 名,A++/361;文学第 1 名,A++/487;历 史 学第 3 名,A++/146;管理学第 4 名,A++/491 。无教育学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五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

以上数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已逾600万册。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

北京大学校园简介PPT

不过,在国外所作的有关大学 排名中,则往往是北京大学名 列国内第一,更曾获评为澳、 亚地区最佳大学,名列世界第 十四,比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及 东京大学等更高。
然而,单就中国大陆而言,大 学排名的首二位均不出北大和 清华,暂未见有其他大学能跃 居首二名内。
学 术 成 果
考 古 博 物 馆

胡 适
李大钊
茅 盾
马寅初
钱玄同
刘半农
学校概述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 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 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我 们 明 天 巨 木 成 林 , 让 中 华 震 惊 世 界 。
我 们 今 天 东 风 桃 李 , 用 青 春 完 成 作 业 ;
我 们 走 向 海 角 天 涯 , 指 点 着 三 山 五 岳 。
我 们 来 自 江 南 塞 北 , 情 系 着 城 镇 乡 野 ;
收 拾 山 河 待 百 年 约 。
忆 昔 长 别 , 阳 关 千 叠 , 狂 歌 曾 竞 夜 ,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目 录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历 史 沿 革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燕 园 文 化
渡 ︐ 僧 坊 聚 北 宗 ︒
惊 风 吹 雨 过 ︐ 历 历 大 槐 踪 ︒ 王 气 销 南
造型、环境协调三
方面高度统一的建 筑杰作。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 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 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 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 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12所 教学医院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 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 深圳研究生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1 、著名校友
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 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 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 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 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 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 《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 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 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 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 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 《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 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 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 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并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北大有35个一级学科列全国三甲,数量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个)。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每年只有各省市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北大录取。

北京大学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

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学大臣。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同时兼任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理由之一: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 理由之二:北大是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大学
理由之三:北大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理由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
理由之六:北大能给你最好的高等教育 理由之七:北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理由之八:北大是人才的摇篮,毕业去向良好
理由之九:北大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占地面积2.72平方公 里(4080亩),建筑面积142.23万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3.21万册。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 二级学科8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个。
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8个,二 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49个;自2002年以来,全国先 后三次完成了全部80个一级学科(军事学门类除外)的评估工 作。北京大学共有33个一级学科参与评估,其中有11个一 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29个,名 列所有参评单位之首。
2、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共有5个学部、 43 个 院 系 、 360 个 研 究 所 (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 验 室 、 18 个 附 属 和 教 学 医 院;105个本科专业、4个第 二学士学位专业、258个硕 士专业、249个博士专业3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任 教 师 2926 人 , 博 士 生 导 师 1169人。博士生5088人,硕 士生10031人,本科生14465 人。
理由之十:未名湖畔是读书求学最理想的环境
5、文化传统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 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 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 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 耿正不阿北京大学体育馆的人格操守以 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 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的大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北大有35个一级学科列全国前3名,数量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个)。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每年只有中国各省市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被北大录取。

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

院士:据北京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

办学条件:截至2011年5月,北京大学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

学科建设: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中,北大参评学科48个,排名第一的学科16个、排名前三的学科35个、排名前五的学科38个,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同样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

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师资力量:截至2011年5月,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

截至2011年12月,文科资深教授42人,长江学者119人(全国第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3人(全国第一);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北京大学介绍PPT课件
办学特色
北京大学以文、史、哲、经济、法学、医学、理学、工学等多学 科见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 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北京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多个学院、研究所和中心。学校拥 有完善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保障。
5
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战略规划目标设定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01
北京大学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力争在国际上获得
更高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0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
优秀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03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决策咨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
支持。
改革创新举措推进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地处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交 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校园内拥有众多 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未名湖、博雅塔、图书馆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办学理念和特色
办学理念
北京大学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传统,致力于培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相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北京大学介绍
学府之魂:北大的传统与变革之路
1
学校概述


2
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
Contents
3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4
校园文化与传承发展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精选】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精选】

2023年北京985大学名单及简介1、北京985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把北大办成全国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迁回清华园。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每日一大学NO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982,211工程,双一流A类院校。

学校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后几经转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北大下设8个学部(研究(生)院),有11个学科门类,涵盖了48个本科专业门类,开办了125个本科专业。

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7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

2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北大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23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

北大凭借每年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产生出一批适合产业化合作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库。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

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在条件成熟的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并参与实践创新。

北大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实施导师制、本科生科研项目、实验与实践课程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小班课教学”改革、利用慕课等形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探索,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探索未知的潜能。

北京大学简介PPT

北京大学简介PPT

北大校歌
||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Peking University
| 景山门启鳇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北|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大|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校|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歌|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 燕园情
|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Peking
University

燕园文化
校园文化 | 校风学风 | 北大校歌 | 北大校徽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 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北大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1916年12月起,蔡元培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蔡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鲁迅于8月7日将设计完竣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后又曾 长期弃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并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修改后的北大标志是 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北大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 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 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 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北大的录取条件

北大的录取条件

北大的录取条件摘要:1.北大简介2.北大录取条件3.录取标准的具体要求4.录取流程5.录取通知书及新生入学须知6.结语正文:【北大简介】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所享有国际盛誉的顶尖学府。

自建校以来,北大始终站在国家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北大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

【北大录取条件】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北大的录取条件自然十分严格。

一般来说,北大的录取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成绩:申请者需要提供高中或同等学力的毕业证书,以及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单。

对于本科申请者,北大通常要求申请者的成绩在班级或年级名列前茅。

2.考试成绩:申请者需要参加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对于部分专业,如艺术、体育等,北大会要求申请者参加相关专业的考试。

3.语言能力:对于非英语专业,申请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通常要求通过北京大学英语水平考试(PETS)或其他英语水平测试。

对于英语专业,申请者需要具备更高的英语水平,通常要求通过专业英语四级或八级考试。

4.推荐信:申请者需要提供至少两封推荐信,推荐信应由熟悉申请者的老师或专业人士出具,以评估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品德和潜力。

5.面试:部分专业或申请者可能需要参加北大组织的面试,面试主要测试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

【录取标准的具体要求】在满足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北大各学院和专业还会有具体的录取标准和要求。

例如:1.艺术、体育类专业:申请者需要参加相关专业的考试,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

成绩优异者方可获得录取资格。

2.提前批次录取:对于部分优秀申请者,北大会在高考前提前批次进行录取。

这类申请者通常需要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学创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3.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申请北大时,需满足相应的学术要求和语言要求,如托福、雅思、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等。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
根据北大招生网资料显示: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17]。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亦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九校联盟(C9)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成员。
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现任校长周其凤院士、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2]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医学物理和工程,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34],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35],先进电池材料料理论与技术[36],互联网安全技术,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康复工程技术,有源显示工程技术。
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 北京大学图书馆
[21]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引进和自建了大量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2]北大作为中国教育网华北地区网络中心,校园网以专线连接到每一间宿舍,同时北大也是中国第一所实现校园无线上网的高校,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北大一贯重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5]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力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在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是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北京大学校门
[2]
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3]
五四运动中,国立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
民国八年(1919)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蒋梦麟掌校期间,正是民族危亡内忧外患之时,而经过亡校风波的北大却在教学与科研水平稳步上升,被誉为“北大中兴时期”。“那个时候,大家自然感觉出一种新的兴奋,那就是打定主意,不顾一切,要努力把这个学校办好,努力给北大打好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从1930年到1937年的七年时间里内,蒋梦麟先生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舟的航向,竭尽智能,总希望把这个学问之舟平稳度过中日冲突的惊涛骇浪。北大得以平稳前进,仅偶尔调整一下帆篷而已。蒋梦麟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以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9月,北京大学奉国民政府令南迁至长沙,与清华大学、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由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和秘书主任杨振声组成常务委员会作为全校行政领导机构。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其阵容在全国首屈一指,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弦歌不辍,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以及90位两院院士,北大研究院毕业生中也走出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黄昆、国学大师任继愈等杰出学者。“神京复,还燕碣”,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联大三校准备复员北归。
清末,京师大学堂被直呼为“大学堂”,是全国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也是中央政府正式承认的第一所大学,是早期学制规定的全国惟一的大学堂。大学堂的第一个办学章程《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京师大学堂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一气呵成”。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中规定全国仅设京师大学堂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现奉谕旨一切条规,即以颁行各省,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京师大学堂本为各省学堂卒业生升入专门正科之地”。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实施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则认为全国可设多所大学,但暂先仅设京师大学堂一所,“中国地大民殷,照东西各国例,非各省设立大学不可。今先就京师设立大学一所,以为之倡,俟将来各学大兴,即择繁盛重要省分增设,并以渐推及于各省”。另外,还规定大学分为经、政法、文、医、格致、农、工、商八科,“以上八科大学,在京师大学务须全设,若将来外省有设大学者可不必限定全设,惟至少须置三科,以符学制。”此处除了表明京师大学堂独一无二的地位外,亦再次说明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央政府所承认的唯一大学。
自科举制度和国子监相继取消以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惟一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也成为科举取士制度的替代品。1904年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开学,招收了最后两批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可见,京师大学堂继承并替代了科举制度和国子监,是古代取士制度与高等教育向现代演进的承上启下者。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季羡林、冯友兰、周培源、任继愈、萧超然等都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中国自汉代太学以来国家最高学府的惟一正统继承者,甚至北大的历史可以因此上溯到两千多年前汉武帝设立太学之时。
排名与招生方面: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北大历年录取的各省市“高考状元”人数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榜首,超过国内其他院校录取人数的总和[5]。
院系专业方面:学校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360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有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专业、201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63个。
学校基础设施:学校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北大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藏书量和电子期刊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北京大学风景(16张)
北大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1],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亦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九校联盟(C9)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成员。
国立北京大学(1912-1929年)
民国元年(1912)
严复校长
蔡元培校长
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民国六年(1917),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教授“南陈北李”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长期作为中共实际的领袖人物。
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平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将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北大校徽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了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
蒋梦麟校长
制定《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明确办学宗旨为“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陶融健全品格”。按照美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对旧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学分制,要求毕业生撰写论文并授予学位。改组北大研究院,设文科、理科、法科三个研究所,推进高等教育的正规化。蒋梦麟注重校舍的建设与扩充,将汉花园以北嵩公府的房地全部买下,多方筹集资金,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4]
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现任校长周其凤院士、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1]
学风校训
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校风: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校训:
(北大并无正式的校训。)
历史沿革
京师大学堂(1898-1911年)
京师大学堂诞生于戊戌变法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