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认识与探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与探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与探索作者:徐双莲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年第07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新课程教育目标的核心。
实现上述目标,需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
但由于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内容、目标、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往往不能尽情挥洒。
因而,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弥补课堂教学自身的不足。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活动课应当成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数学常规教学的关系,加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是必修的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这点是活动课不能代替的。
数学课是数学活动课的基础。
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内容侧重于书本知识,多数属静态学习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相对稳定。
而活动课较为灵活,侧重于实践性与创造性思维,多属动态学习方式,便于吸取新信息,能较快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方面有数学课难以相比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很好地弥补数学课自身的不足,是数学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构成小学数学课程的两大板块。
两者各有所长,又都有局限性。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相辅相成,在方法和效果上相得益彰,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素质教育的培育目标。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好可差的,带有随意性的课外活动,更不是只面向少数学生、培养少数尖子生的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成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上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要有超前、创新的教育意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算法,更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特点1、综合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强调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实践活动通常涉及到多个数学知识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实践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亲身参与,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
实践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例1、制作数学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的概念和性质。
2、调查与统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情况,然后制作统计图表,帮助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3、游戏与竞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解谜游戏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综合与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独特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发挥学生的潜能。
2. 学生参与度低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等原因,不敢发言,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4.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教材、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改进策略1. 创新教学方式(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提高学生参与度(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教学文档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 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
国际上曾出现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相类似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活动,课程开发也体现这种理念。
我国课程改革也逐步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完善,经历了从课外活动至活动课程的逐步演变。
从1955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引导和促进了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把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再到2019年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则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潮流,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国际上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2. 从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不是数学课程单独一个学科的考虑,而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中结构性变革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
虽然实践活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已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小学数学领域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过程中,对于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如: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教不考甚至不教;不重视活动课程的评价;不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等等。
目前,各教育部门正在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研究。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与研究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与研究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与研究的提出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可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与特点拿不准。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几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思路(一)突出“综合”特点“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
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是指教学内容中融入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课型和教学策略。
一、实践探究型:1. 循环训练法: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逐步解决问题,通过多个循环的训练和反复演练,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
2. 游戏型: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游戏相结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手工实践型:通过手工制作、实物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合作学习型:1. 小组合作型: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通过彼此合作和互助,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互助学习型: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由高水平学生帮助低水平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和共同进步。
3. 项目合作型:设计一些数学项目,在小组内由学生共同完成,通过实际项目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场景应用型:1. 情景模拟型:创设各种情境和实际场景,让学生置身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际问题解决型: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设计型: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设计解决方案,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与认识
成 , 因时 而 变 、 地 制 宜 、 是 因 因景 而作 的 教 学 机 智 , 其 时 , 必须打破 固有的框架模式 、 软化传统的学科 体系 , 生成 途 径 大 致有 以下 三 种 。 让 学 生 从 数 学 与 其 他 学科 的 联 系 中寻 找探 究 的 主题 。 ( ) 动 主题 从 学 生 的 日常 生 活 中来 。数 学 综 合 如 在 空 间 图 形 教 学 中 , 师 把数 学 学科 与美 术 、 品 、 1活 教 思
生 在 自己所 处 的 自然 、 会 和 学 习生 活 、 校 生 活 、 社 学 家
式 . 感 受 图形 世 界 的美 妙 和 体 会 它 们 在 日常 生 活 中 来
庭 生 活 中 留心 观 察 . 心 体 会 。 心 辨 析 , 丰 富多 彩 用 细 从
的 日常 生 活 中 不断 地 寻 找 自 己感 兴 趣 的研 究 活 动 主
的广 泛 应 用 . 而 培 养 学 生 欣 赏 美 的能 力 , 从 以及 促 进 了数 学 综 合 素 养 的 提 高 。 并 且 深 人 学 习 图形 后 , 通过
题 。如 五 年 级 学 生 在 学 习 平 面 图形 密铺 时 , 以结 合 学 生 积 极 动 脑 、 合 创 新 新 的 图 形 。 有 效 地 发 展 了 可 组 还 生 活 中见 过 的 地 砖 的形 状 , 考 :什 么 形 状 的 图形 可 学 生 的想 象 力 、 造 力 。 思 “ 创
一
、
动 ” 探 究 活 动 才能 持 续 有 效地 进行 。 ,
其 他 学 科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联 系 , 也 使 它 具 有 了 鲜 明 这
1选题 的生 成 途径 多样 。综 合 实践 活 动 选 题 的生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一、问题分析1. 整体教学氛围不活跃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整体教学氛围不活跃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项目,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导致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责任心不强、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3. 教师教学策略不够多样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策略比较单一,往往只是依靠课本内容和教师讲解,在活动设计上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足。
4.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虽然存在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缺乏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二、策略研究2.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奖励,以激发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增加学生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创新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尝试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
4.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实践基于以上策略研究,我们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实践:1. 活动开展前,为了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我们积极策划了一些游戏、趣味竞赛等活动,在课堂上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我们注重了任务的设定和问题的导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和场景,设计引人入胜的数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当前我们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存在许多的弊端。
最根本的问题是压抑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被动学习,过分强调一致性和惟一性,排斥创新和多样性。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极少,动手能力差。
这就造成许多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学生的发展。
因此发展人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先应明白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其显著特征是新颖性、独特性,包括新思想、新观念等。
创造力则是指产生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的能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其核心是思维,属于心理的范畴。
因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就是培养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要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在创造中学会学习,也就是培养以发展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即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综合能力、发展个性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想和新途径。
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一、明确目标,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与数学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施行方式、活动课的类型、评估标准都存在着紧密的纵横联系,起着制约的作用。
没有明确目标的数学活动是盲目的活动,难有大的成就。
目标不清的数学活动是游离徘徊的活动,成就也不会突出。
因而在上数学活动课之前明确好活动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概括来讲包括意识、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等三方面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涵盖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所有内容。
数学实践活动课能树立学生进取、竞争、创造等意识。
这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条件。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充分注意对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验证知识和理论是否正确的手段,是人们把设想变为现实的中介桥梁,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课题组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目标与内容、思路与方法、组织分工、预期成果)一、研究背景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了四个部分,“综合与实践”是《标准》中四部分之一,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色之一,是数学课程中一个较新的内容,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
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1、“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一是形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理念,二是探究出具有学科特色体现数学味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三是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经验研究成果,四是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
2.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一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二是开展课例研究,探索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中的融合点,结合小学数学各学段研究“综合与实践”课堂教学定位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三是研究小数“综合与实践”课堂内容、活动形式,及课堂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小学“综合与实践”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其中,“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综合与实践”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一、“综合与实践”的理解“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数学单元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小学数学中的“综合与实践”案例1. 小学一年级:“数与计算”的综合应用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综合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与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在食品购物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购买食品、计算价格等活动,融合数学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实践技能。
2. 小学二年级:“空间与形状”的综合运用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形状”的综合与实践可以通过制作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各种形状的模型,了解形状的属性和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小学三年级:“数据与图表”的综合应用小学三年级的“数据与图表”内容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收集来进行综合的运用。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绘制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实践操作的技能。
4. 小学四年级:“运算与应用”的综合训练小学四年级的“运算与应用”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训练。
例如,在购物、旅游等实际场景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四则运算进行实际计算,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5. 小学五年级:“几何”的综合与实践小学五年级的“几何”内容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与实践。
例如,在户外进行几何模型拼装,通过搭建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形状的特点与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形式。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
一、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践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从组内成员中相互学习和帮助,互相激励,共同克服困难。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应设定合理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掌握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方法。
二、探究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的重要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问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问题导向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三、游戏学习模式:游戏学习模式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游戏达到学习目的。
在游戏学习模式中,教师应注重游戏的设计和组织,使游戏能够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应在游戏中设定适当的难度和挑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思考能力。
在实践活动学习模式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研究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综合与实践”列入课程编排中,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及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综合与实践”?怎样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作为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综合与实践课”?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学以致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本文将就以上问题,结合各学段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要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如在教学《设计秋游方案》中,我先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到了,又到了我们秋游的日子,学校决定带大家到方特欢乐世界游玩,那么在旅游前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呢?”通过调查,学生提出了要先做好租车、门票、午餐、设计旅游的路线、时间、买食物等的準备,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决,课后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然后各个小组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再各小组分工合作,一起动手去收集相关的资料。
像有些小组是解决门票的问题,他们从网上收集到门票价格:成人每张160元;儿童每张80元;团体票10人以上含10人有八折优惠。
然后他们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算出,我们年级有160个学生,10个老师,如果按个人票160×10+160×80=14400元,如果按团体票可打八折,14400×80%=11520元,从比较中知道买团体票比较合算;像有些小组是解决租车问题,他们先从网上和一些旅游公司去调查,了解到一辆大巴车能坐50人,每日租金1000元,一辆中巴车能坐20人,每日租金550元,同学们通过计算得出,如果都坐大巴车(160+10)÷50=3辆......20人,剩下的人租1辆中巴车,租金是1000×3+550=3550元;如果都坐中巴车(160+10)÷20=8辆 (10)人,租金是550×9=4950元,通过比较得出租3辆大巴和1辆中巴比较合算。
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
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数学概念中获得实际的体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内容包括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巧。
数学游戏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速算比赛、解题比赛等,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实验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另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在教学乘法时,可以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乘法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实验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数学手工制作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剪刀等材料制作各种几何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数学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思考及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思考及教学策略探析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当今新课标背景下改革时重要的一部分,“综合与实践”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输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并通过三个步骤,即参与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趣味性的学习,以此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故本文将研究小学数学中对“综合与实践”的思考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引言: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部分相关知识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细处说,“综合与实践”的有效教学能够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被提倡将这种教学形式时刻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信息,巩固基础知识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最主要的指导书籍就是教育部印发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要保证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教材内的知识进行仔细挖掘,挖掘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并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而完成教学。
学生在学习“综合与实践”内容的相关数学知识时,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思考,即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研究数学教材要表达出什么样的知识供学生们进行学习。
教材上的内容是学生接触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只有教师帮助学生对教材信息进行巩固,保证学生完全掌握教材知识,以此才能够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六、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时,教师要将“综合与实践”的知识内容展现出来,则首先需要在课本中将有关开放性的试题以及综合实践的话题列出来,即:“你认识方向吗?”、“你能把学校里建筑的草图画下来吗?”,这些都是从课本里挖掘出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或者小组合作的基础;然后教师要先将关于“认识方向”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再向学生布置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即:走进校园,把学校平面图画出并标明方向;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及进一步的巩固。
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创新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的实施策略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整合教材资源,开发实践课程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开发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 创设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5. 强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及时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2)了解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体会
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体会赵弘扬摘要: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具蕴含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让学生充分探究生活,提高动手实践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为本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有效指导引言:实践与综合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的认识及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周围许多教师不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认为综合与实践难以开展和实施,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兴趣课或复习课。
2011年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开设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设置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必然。
针对此种情况,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一、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形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进行,学生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奇妙的密铺世界》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图案是由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辅成的?学生略加思考后,纷纷举手,有的说:铺好的木地板、人行横道上铺好的花砖、裙摆上美丽的花边……。
接着再问:你能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平面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吗?在老师语言的刺激和欣赏美丽图片视觉的冲击下,个个兴趣盎然,都迫不及待,想一试身手。
当学生们设计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你们是怎样铺的呢?铺的时候有空隙吗?他们重叠了吗?”学生在老师几个问题的指引下很容易发现铺时没有空隙也没有重叠,最后教师再统一密铺的含义:像这样把相同的平面图形不重叠、中间没有空隙的铺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的密铺。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以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
2020 年 17 期141New Generation一、理论回眸新课标准在数学教学内容的三个主要知识领域之外设置了”综合与实践”(2001版”实践与综合应用”),反映了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种通过综合、实践的教学过程,理解应用数学的机会。
二、课程实践目前的课程标准只是简单地提出了原则性的综合课程内容,没有明确地给出具体的规定,这就极大地留给了教材及其实践教学很大的改革空间。
由于该课程教学领域实际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知识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依然需要面临众多困惑与教学难题。
下面我们结合一下《我们认识的数》这一专题的教学活动来简单谈谈”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的实践与教学思考。
(一)招募家长志愿者本节课的重要性和教学实践目标主要是:孩子们能用自己已经学过的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孩子学会估计的意识,提高自己进行估算的能力;孩子们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周围的一些事物,介于以往的本节课教学实践经验,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小,课上数花生米、黄豆时,常常有的孩子会把花生米滚得满地教室都是。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沟通家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让一年级的家长志愿者,可以切身深入地了解到一年级孩子在数学课堂上的整体学习和生活状态。
基于以上的考虑,所以我们打算从学校招募一支由家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协助孩子们完成本节课教学的任务。
(二)经历参与活动全过程活动一:说一说1.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师:我们已经很容易地认识了100以内的几个整数,数字娃娃真是太可调皮了,常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你觉得我们能在生活中很容易地找到并用100以内的数字来说一句话吗?活动二:猜一猜1.数蚕豆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先来看看游戏道具有哪些?(依次介绍:蚕豆、花生米、黄豆和记录单,并在黑板上完成表格)活动三:数一数师:你能到校园里自由地数一数吗?请家长带着孩子数一数,10分钟后到班级集中汇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学综合实践课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设计与教学策略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设计原则1. 问题导向:数学综合实践课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境引入:在设计综合实践课时,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来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具体操作,如测量、绘图、对比、试验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综合运用:数学综合实践课可以跨学科进行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策略1. 情景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情境、图表等让学生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提问引导:在引入问题时,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关系和思路,解决复杂问题。
6. 游戏化教学:可以将数学综合实践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通过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认识与探究
刘永贵
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次全新改变。
当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新的认识,新的理念。
为此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探究。
一、综合运用知识,强调学科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那么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就不仅仅是获取、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题性学习。
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
比如《我们的试验田》一课中,它运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知识,还运用了分数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机地整合了教学资源。
又如《美丽的花边》这一课,它是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花边的自主创作。
这样就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美术知识,使它和数学学习有机地融和在一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树立整体意识,强调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整合,
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体会数学乐趣,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活动”,它与其他数学课有着明显的差异,更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地运用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所带来的快乐,并能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比如《生日快乐》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后,学生用谜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如“我的生日在教师节的第5天”、“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10天”、“我的生日在第三季度的第4天”等,最后还进行了全班同学生日的统计工作,“看看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哪些出生在大月,,哪些出生在小月,有没有哪个同学4年才能过上一个生日。
”当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运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又常常令老师们惊叹不已。
三、发挥教育作用,培养良好情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许多课题并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个数学知识点并加以练习和应用,而是以确定的主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使数学知识更加人性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精神。
比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节约能源》,就是以“节约能源”这一主
题为主线,组织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统计、计算、评比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对学生进行节约能源的思想教育。
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注重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其中的思想性、教育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创造使用教材,增强开发意识
在现行的大多数教材中,每册涉及到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量还很少,一般只有2—3节,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教师在应用教材的同时,还要根据班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的教学条件,自主地创造性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强课程的开发意识。
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后,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购物活动。
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实用又有意义的东西。
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对钱币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不乱花零用钱的好习惯。
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还可以设计“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课题。
同时,我们还要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实践、小综合,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时时锻炼,处处提高,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如学习了《认识几分之几》,就可以开一个短小的生日Party,让学生学习怎样分生日蛋糕。
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包装礼品盒,算一算要多少包装纸,要多少捆
扎绳等等。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不仅改变着学生,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教师,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创造,让我们一同努力,把我们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而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