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 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九章 压强 单元总结(解析版)一、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
把物体放在桌面上,如果物体不受其它力作用,则压力F 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G 。
(2)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压强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Sp F 。
其中,压强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 ;压力F 的单位是牛,符号是N ;S 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部分),单位是米2,符号是m 2。
3.压强的利用(1)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当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压力增大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
如图一:墙钉、斧头、安全锤都是增大压强的例子。
2.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压力减小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如图二:铁轨、履带式推土机、大象的脚掌都是减小压强的例子。
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测量:使用压强计。
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相同高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公式:ghpρ=。
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3/mkg;kgNg/8.9=;h是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5.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6.连通器特点:底部互相连通;容器上端都开口;与形状无关。
7.连通器中的水在不流动的时候,尽管三个容器的粗细形状不同,各个容器中的水总是相平的。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用p0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习题ppt(含答案)

压力的大小
大小 受力面积
帕斯卡
1m2物体表面所受到的压力是100N。
受力面积 帕
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D C
C
受力面积的大小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力:G=mg=50kg X 10N/kg=500N (2)这位同学双腿站立时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S=2 X 200cm2=400cm2=0.04m2
这位同学双腿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500N/0.04m2=12500Pa (3)这位同学行走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是:S=200cm2==0.02m2
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500N/0.02m2=25000Pa
无关
1与4(或2与5,或3与6)
当圆柱体的密度和底面积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圆柱体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圆柱体的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感谢各位同学的观看! 再见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2.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5.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6.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
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
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物块A有14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A.A物体体积为150cm3B.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2PaC.B物体密度为1.5×103kg/m3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2.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5.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5.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

2019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含解析)一、单选题1.匀速向某容器中注满水,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注入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 B. C.D.2.图中的试管内装有一些水,将试管由竖直逐渐倾斜(水不溢出),则水对管底的压强()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1.03×103kg/m3)()A.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B.b、c两点的压强相等C.a、c两点的压强相等D.b点的压强比c 点的压强小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ρ酒精=0.8×103kg/m3)则p A、p B和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 A>P C>P BB.P C>P A >P BC.P A >P B >P CD.P B > P A > P C5.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F甲和F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F甲>F乙p甲>p乙乙 D.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船闸D.潜水艇7.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700Pa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2N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8.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洗手间下水管C.拦河大坝D.船闸9.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不变10.根据表格和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当深度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压强之比为4:6C.当深度变为20cm时,甲液体的压强为30PaD.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盐水11.如图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电茶炉的水位计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D.将墨水吸入笔管中三、填空题12.一个容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为6cm,则A与B两点的压强比p A:p B =________.13.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大坝,全长约为2300余米,坝高185米,现蓄水水位是150米,则坝底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Pa。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重点解析练习题(含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重点解析(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100帕B .1帕C .0.1帕D .0.01帕2、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欧姆 C .托里拆利D .牛顿3、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P 点),P 点与瓶内水面Q 高度差为3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12g h h ρ+水银B .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1h 会变小,3h 会增大C .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3gh ρ水D .将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变高4、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2B.4∶3C.8∶1D.4∶l6、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7、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8、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9、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1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
则甲()A.所受的重力较大B.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用吸管把杯中的饮料吸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3、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Δm甲、Δm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一定小于P乙′B.Δm甲一定大于Δm乙C.P甲′可能大于P乙′D.Δm甲可能小于Δm乙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C.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5、一位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1.5×102帕B.1.5×103帕C.1.5×104帕D.1.5×105帕6、如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锋利的篆刻刀B.注射器的针头C.骆驼宽大的脚掌D.破窗锤的尖头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普通教室内的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1kgB.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C.室内大气压强约为100PaD.室温约为60℃填空题9、奇幻的实验像魔法一样让同学们对物理着迷。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九章压强(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

A还是B的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大?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回忆: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等的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相等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 3.如果时间不等,路程不同,应该怎样比 较运动的快慢? 速度:单位时间(每秒)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公式: V s =______ t
类比速度,我们比较每1m2的表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大小
重力 G=mg
压力 由具体情况 决定
方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垂直受力物表面并 指向其内部
受力物体表面
可见:1、压力不是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 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练习:画出支持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
F F F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压强变大,易于压坏道路、桥梁。
(2) 超重车辆对路面的压力变大,导致
.
摩擦力变大,易于磨坏路面。
超重车辆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 不容易改变,易于发生交通事故。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第二节
科 学 探 究: 液体的压强
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浅水潜水
200m橡胶潜水 服
600m抗压潜水服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学以致用
解决本节课课首的两个问题
1.修建水坝时,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 修建得宽些,以便承受水压。
2.水的压强是随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所以深海潜水必须穿上特制的潜水服,以 抵消深水区压强的影响。
答案:所应用的规律都是水的压强 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 ,烧杯质量为100 g ,活塞面积为7×10-5 m 2,g 取10 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 .1.26×105 PaB .1.10×105 PaC .1.01×105 PaD .0.96×105 Pa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 .600PaB .720PaC .900PaD .1050Pa4.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 =1:3,底面积之比S A :S B =4:3,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为( )A.9:4 B.3:2 C.3:1 D.9:25.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6.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容器甲,乙,现将两个容器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试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不能确定7.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等质量的盐水,且液面均超过aa’面,但均未溢出,如图所示.两瓶底部受到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为A.p甲> p乙B.p甲< p乙C.p甲= p乙D.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9.底面积200cm2,高为0.5m,重为10N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3m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3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ρ酒精=800kg/m3,则此时A.细线的拉力为56NB.A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2400Pa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200Pa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4400Pa10.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和p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B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C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2.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 甲>S 乙,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3.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5.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24N,B重3N。
若物体B对A的压强与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之比为()A.1:2 B.27:8 C.8:27 D.3:1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A.F A:F B=2:3,p A:p B=2:3B.F A:F B=1:1,p A:p B=2:3C.F A:F B=3:2,p A:p B=1:1D.F A:F B=1:1,p A:p B=3:2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 A=G 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 B.8:1 C.1:2 D.2:1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6.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7.现有量杯、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不能测出橡皮泥()A.体积B.密度C.在水中受到的压强D.在水中受到的浮力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则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10.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 压力1.概念: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指向被压的物体。
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自然静止时, 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 有:F=G=mg。
但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知识点2: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概念: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 P=F/S , (F表示压力, 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5.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1Pa = 1N/m2意义: 1Pa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等。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把菜刀磨锋利, 图钉的尖头, 注射器的针头等。
7.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等。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坦克的履带等。
知识点3: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 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 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4)在同一深度,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公式:P=ρgh, (ρ表示液体的密度, h表示液体的深度)(1cm的水柱的压强是100Pa)4.补充:(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其他因素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注意: 深度不是高度)。
(2)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 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3)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 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 再由公式 P=F/S, 得到压力 F=PS。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2.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3.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他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3,底面积之比S A:S B=4:3,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2,则他们的高度之比h A:h B为()A.9:4 B.3:2 C.3:1 D.9:24.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 .水从a 端流出B .水从b 端流出。
C .水从 a ,b 两端同时流出。
D .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 .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B .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C .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D .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 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挤压。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 如果用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那么有 P = SF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则是牛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重力为3N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 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即F =G = 3 N桌面的受力面积S = 5 × 102- m 2所以压强 P =SF = 3 N/ 5×102- m 2 = 60 Pa 书对桌面的压强为60Pa 。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液体压强的大小 设液柱的高度为h ,平面的面积为S 。
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 =G = mg = ρVg = ρSh g平面受到的压强p = SF = ρgh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 处液体的压强为P = ρgh(适用范围:①液体内部压强。
②粗细均匀,密度分布均匀。
③固体对水面的压强。
)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km 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海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0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解: 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可以取ρ = 1 × 103 kg/m 3 ,g 取10 N/kg 。
脚背面积近似取S = 130 cm 2 = 1.3 × 102- m 2。
7 km 深处的海水的压强为p = ρgh = 1×103kg/m 3×10 N/kg ×7×103kg/m 3 = 7×107 Pa脚背受的压力为F = pS = 7 × 107 N/m 2× 1.3×102- m 2 = 9×105N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 ,所受重力G = mg = 60 kg ×10N/kg = 6×102 N假设脚背所受压力的大小相当于n 个成年人所受重力,则n = N N 2510*610*9 = 1500 估算结果表明,在7km 的海底,水对脚背的压力确实相当于1500个人所受重力。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带答案知识点梳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带答案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原来平整的细沙面上放上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B.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D.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3、1912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之——远洋航轮“奥林匹克号”出了这样一件事:当它正在大海上行驶时,突然一艘跟它平行地疾驶着的小船像是服从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几乎笔直地向大船冲去,结果发生了撞船事故,其原因是A.由于惯性B.两船之间水的流速快,压强小,而船的另一侧水的流速慢,压强大,压强差使两船相撞C.可能当时风力太大,风使两船相撞D.由于船速太快的缘故4、两个相同的烧杯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p A和p 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5、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6、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特征。
对此,从物理学角度给出的解释错误的是()A.泥鳅身上有粘液,能在遇到抓捕时减小摩擦,便于逃脱B.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行走自如C.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会死掉,是因为水面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D.鸟类的翅膀上凸下平,上方空气运动速度大于下方,从而获得升力7、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m甲<m乙,p甲>p乙B.m甲>m乙,p甲>p乙C.m甲=m乙,p甲<p乙D.m甲<m乙,p甲<p乙8、又到了轻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学起床洗漱后,吃着糕点,喝着牛奶,推窗远望,眼前是城区与雪山同框的一幅美丽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g/cm3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105 mgC.一位初中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0.5m3D.行走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压强约为 5000Pa5.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A.p>p a>p b B.p a>p>p b C.p<p a<p b D.p a<p<p b6.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8.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 A>S 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大于V乙C.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小于h乙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一定大于m乙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 ,则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11.1949年,我国成立第一支海军舰队,时至今日,这支诞生在战火中的军队已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大阅兵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下列三幅图是举行阅舰式时的情景:(1)如图a所示,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后“前后”队列,而不采用“并排”队列,这样的列队形式是防止因流速越大、__________带来的危害,造成碰撞翻船事故.(2)图b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032型潜艇,为单轴、双壳体、水滴线型是现役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常规动力潜艇,最大潜深200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2×106 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100c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__________N;“蛟龙号”在海里上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选填“浮力/重力”)而实现的.(3)图c是国产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该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是67500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67500t,此时航母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当质量为33000kg的飞机飞离航母后,此时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将变小________m3.(g取10N/kg,ρ海水=1.1 ×103 kg/m3)12.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a)所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如图(b)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与P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13.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mm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密封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将容器倒置过来。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_,压力_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压强_________(均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15.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甲>ρ乙,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他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p乙;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p乙(均选填“>”“<”“=”).1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S容:S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则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15厘米,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帕.1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_____p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_____F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_____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3:2.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则G甲:G乙是_____,ρ甲:ρ乙是_____,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 A∶D 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 A、F 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F A∶F 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2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变化如图乙所示。
⑴当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为1.5cm时,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
⑵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三、实验题21.估测大气压值的装置如图所示,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1)观察注射器,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20mL。
(2)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线部分的长度,记为L=10cm。
(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4)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N,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5)则大气压的值p=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用题目中已知量表示),带入数据求得结果为________Pa。
22.如图所示,小雨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______,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观察两液柱是否出现明显_______。
(2)调好装置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第一次操作”所示,表格中记录的液体深度h应指图中的_______(选填“h1”或“h2”)。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第一次操作(橡皮膜较紧)第二次操作(橡皮膜较松)实验次数液体橡皮膜方向液体深度h/cm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l/cm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l/cm1水朝下5 3.0 4.52朝下10 6.09.03朝下159.013.5(4)小雨发现,探究的液体和U形管压强计里面装的液体均为水,但两者压强数值差异很大。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水对金属盒的压强:p =ρgh=1×l03kg/m3×10N/kg×0.05m =500Pa,压强计两侧液体的压强差:Δp=ρgΔl=1×l03kg/m3×10N/kg××0.03m=300Pa,思考后,她将金属盒的橡皮膜调松些,重新进行了测量,记录在上表最后一列。
对比第一次操作数据发现:①金属盒橡皮膜安装的松紧程度对本次实验正确结论的得出______(选填“有”或“无”)直接影响。
②正确操作下,U形管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差总是比金属盒所处位置的压强小,原因可能是:______。
23.小红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如图所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为V,测得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大气压强可表示为p=______.(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若活塞未推到底端,这将使得测量结果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3)小红实验时发现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达到了最大,活塞还没有在注射器筒内滑动起来.她检查了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发现摩擦很小,她应改用活塞截面积______(较小/较大)的注射器进行实验.24.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a. 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 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c. 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d. 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1) 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__.(2) 实验步骤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Pa.(3) 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 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 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大气压强的值应为____________Pa25.小宇同学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