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和监控制度
工程测量和监控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项目的测量与监控活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法规标准。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和监控工作的人员。
3. 测量和监控工作应遵循公正、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项目部应设立专门的测量和监控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和监控工作。
2. 测量小组由专业测量师组成,负责实施具体的测量操作。
3. 监控小组由质量监督人员组成,负责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和监控。
4. 项目经理负责协调测量和监控工作,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测量工作程序1.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测量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3. 实施测量时,应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完成测量后,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四、监控工作程序1. 监控人员应对测量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测量操作符合规范。
2. 对测量数据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用于后续工作。
3. 对于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的测量,监控人员应进行重点检查。
4. 发现测量数据异常时,应立即通知测量人员进行复测。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测量报告。
2. 测量报告应详细记录测量过程、结果及分析结论。
3. 测量报告需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提交给相关使用部门。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2. 对于测量和监控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3. 建立完善的误差分析和处理机制,减少人为和技术误差。
七、安全管理1. 测量和监控作业现场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人员安全。
2. 对于特殊环境和危险场所的测量,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的变化进行适时修订。
2. 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内容。
工程测量控制制度
工程测量控制制度工程测量控制制度的核心在于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此,制度范本中应包含对测量人员资质的要求,明确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同时,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应当规定必须经过定期检定或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准度。
制度范本需要明确测量工作的具体流程。
从工程开工前的原始地形测绘,到施工过程中的布置控制网、施工放样,再到竣工验收时的最终成果测量,每一步骤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例如,在施工放样阶段,制度应规定如何根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进行准确放样,以及如何记录和复核放样数据。
为了保障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制度范本还应包括对测量数据的管理要求。
这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报告输出等各个环节。
所有测量数据应当实时记录,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同时,对于重要的测量成果,应当进行多重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为了提高测量工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制度范本还应规定定期的测量成果审查机制。
这不仅包括内部审查,也包括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的独立审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发现并纠正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测量争议,制度范本应当设立明确的争议解决机制。
一旦出现测量数据不一致或其他相关问题,应当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一个优秀的工程测量控制制度范本,应当涵盖人员资质、仪器设备、工作流程、数据管理、成果审查和争议解决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样的制度,可以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行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工程放线、变形监测等。
3. 测量工作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与专业性。
二、组织管理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3. 测量人员在进行现场工作时,应穿戴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三、测量准备1.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准等。
2. 测量方案应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及数据处理方式。
3.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的检定或校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测量方法或程序。
3. 对于关键性的测量点位,应进行多次独立测量,以消除偶然误差。
五、数据处理与记录1. 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2. 所有测量记录应按照规定格式详细记录,并由测量人员签字确认。
3. 测量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质量评估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核。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3. 鼓励测量人员提出创新意见和改进建议,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
2. 在复杂或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3. 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安全或其他工程施工的测量活动,应提前做好协调和告知工作。
八、结语。
工程测量监控制度
工程测量监控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监控活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测量监控工作。
二、责任主体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监督测量监控工作的实施。
2. 测量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
3.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测量结果进行审核和验收。
4.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测量过程中的安全监督。
三、测量监控流程前期准备1. 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2. 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
3. 对参与测量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量方法和操作流程。
测量实施1. 按照测量计划进行现场布点、数据采集。
2. 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S、水准仪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记录测量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数据处理与报告1.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2. 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结果、分析结论和建议措施。
3. 将测量报告提交给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运行。
2.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进行多次复核,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 在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监督检查1. 质量监督部门应对测量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测量活动的规范性。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测量工程师,并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
3. 定期组织测量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会,提高测量团队的整体水平。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对于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需经过公司高层批准。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测量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 测量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审核测量成果、处理测量事故等。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三、测量计划1. 测量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和人员分工。
2. 测量计划应在施工前得到批准,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现场测量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测量时间、位置、方法和结果等。
4.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取多次测量和交叉验证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五、数据处理与审核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作为施工决策的依据。
3. 测量成果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测量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对于测量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七、事故处理与纠正措施1. 发生测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分析。
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对于重大测量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进行不定期的修订。
2. 对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部的工作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2. 工程测量部应遵守国家有关测量的法律法规,按照行业标准执行测量任务。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复训。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工程测量部应设立部门经理,负责全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 下设若干测量小组,每组配备组长一名,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 测量员负责具体的测量操作,记录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4.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工作流程1. 接到测量任务后,测量组长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准备和时间安排等。
2.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现场测量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执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量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和记录数据,由数据处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复核。
5. 最终成果应由部门经理审核确认,方可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用于后续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即每次测量至少有两名测量员同时进行,互相核对数据。
2. 对于关键性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或多套设备进行交叉验证。
3.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测量误差。
4. 对于测量成果,应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五、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对于特殊环境或高危区域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经专业人员评估后方可进行。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如因测量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测量部负责解释。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一般规定2.2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水平角观测2.4距离测量2.5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3.2水准测量3.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一般规定4.2图根控制测量4.3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水域地形测量4.7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一般规定5.2铁路、公路测量5.3架空索道测量5.4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一般规定6.2绘图6.3编绘6.4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一般规定7.2施工控制测量7.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一般规定8.2竣工总图的编绘8.3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一般规定9.2水平位移监测网9.3垂直位移监测网9.4水平位移测量9.5垂直位移测量9.6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施工测量工作,达到高效、准确、顺利地完成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根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规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现场交接桩由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现场交接桩完成后,形成现场交接桩工作纪要和交接记录,各方保存。
、设计单位现场移交的控制桩,除移交本标段的控制桩外,同时平面控制桩延伸至相邻标段不少于个控制桩,高程控制桩不少于个。
桩橛的保管由本标段负责。
、对交接桩持有异议的,应根据有关规定即时协商解决。
、测量部组织测量队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时,由测量队自行调整;超出允许范围时,汇报总工程师联系业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测量队在进行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平面控制桩应覆盖相邻标段个,高程与相邻标段闭合。
、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测量队复测工作完成后,应将完整的测量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的复测资料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对设计院移交的桩橛妥善保管,必要时应设置保护设施,确保桩橛不受破坏。
测量队进行加密的控制桩要设置明显的标志,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
、测量队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建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特大桥、大桥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控制测量均按铁道部现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办理。
、对于隧道的洞内控制导线,至少每三个月应进行一次洞内外联测。
、一个单项工程或一段路基工程完成后,应及时恢复线路中线桩(直线每100m及曲线五大桩),并埋设固桩。
、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
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施工放线、成果验收等各个阶段。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3. 对于精密或昂贵的测量设备,应实行专人管理和使用。
四、操作规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2. 测量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设备,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3.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遇到复杂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统一归档管理,便于查询和分析。
2. 数据处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软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对于关键数据,应进行多次验证和对比分析,避免误差的产生。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抽查,评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规章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测量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保证测量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进行的工程测量活动,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维护和拆除各类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工程测量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准确性、精确性、可靠性和效率性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测量资质与测量人员第五条从事工程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量资质。
未取得测量资质的单位,不得承揽工程测量业务。
第六条测量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具体资质条件和要求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取得测量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与测量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设备、人员和仪器设备等条件。
第八条从事工程测量活动的测量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量资格证书。
未取得测量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工程测量活动。
第九条测量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测量标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测量计划与测量任务第十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因素,编制详细的测量计划,并报上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目的、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周期、测量费用、成果要求等内容。
第十二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根据测量计划,合理配置测量资源,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测量任务应按照测量计划和合同约定执行。
测量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
第四章测量成果与资料管理第十四条工程测量成果包括测量数据、图件、报告等,是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对测量成果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第十六条工程测量成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存。
工程测量的风险控制制度
工程测量的风险控制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作业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因测量错误导致的工程风险。
2. 所有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测量工作。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个人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每项工作都有人监督。
三、测量设备与工具1. 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保证其在有效期内且性能良好。
2.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3. 测量工具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影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测量过程控制1. 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并经过严格审核。
2. 测量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排除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3. 测量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数据,并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遇到复杂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五、数据处理与成果交付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2. 成果报告应包含完整的数据信息、分析结论和建议,便于其他环节的准确执行。
3. 成果交付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交付的成果无误。
六、应急预案1. 制定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及其应对措施,形成应急预案。
2.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潜在风险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范。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1. 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鼓励创新和优化测量方法,不断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
3.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测量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测量监测工作制度
测量监测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承担的各类工程测量监测工作,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相关的施工监测和运维监测等。
1.3 本制度所称测量监测工作,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几何形状、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连续的、全面的测量和监测活动,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组织管理2.1 企业应设立测量监测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部测量监测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2.2 工程项目应设立测量监测小组,负责工程测量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2.3 测量监测小组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工程测量监测方案的编制、实施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2.4 企业应定期对测量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测量监测方案3.1 测量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编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3.2 测量监测方案应包括测量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周期、精度要求、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3 测量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测量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测量监测实施4.1 测量监测工作应按照测量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测量监测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软件,提高测量监测工作效率。
4.3 测量监测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4 测量监测工作应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5.1 测量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2 测量监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工程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工程测量室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室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室的管理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2. 工程测量室应遵循国家有关测量标准和规定,确保测量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参与工程测量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设立工程测量室主管一名,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测量室的工作。
2. 测量工程师若干,根据工程项目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人员,执行日常测量任务。
3. 资料员一名,负责测量数据的归档、整理和保管工作。
三、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确度和稳定性。
2. 对于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操作和维护,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
3.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如合格、维修中、停用等。
四、工作流程1. 接收测量任务后,测量工程师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提交给主管审批。
2. 现场测量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差后方可使用。
3.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完成测量后,应及时整理数据,并与项目其他部分的数据进行核对。
五、数据管理1. 所有测量数据必须实时记录,并由资料员统一管理。
2. 测量数据应备份存储,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 对于关键数据,应实行多重审核制度,确保数据无误。
六、质量控制1. 工程测量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查。
2. 对于重大或复杂的测量任务,应实行专项质量检查。
3. 发现测量数据异常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七、安全与环保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2. 使用环保型测量设备和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安全和环境的测量活动,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八、培训与发展1. 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团队整体水平。
2. 鼓励测量人员参与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及复核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进行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复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等。
三、工程测量1、测量基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如坐标基准、高程基准等。
测量基准的确定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测量报告中清晰说明。
2、测量方法的选择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测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保存。
测量数据的保存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工程复核1、复核标准的确定在进行工程复核前,需要确定复核的标准和要求。
复核标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应在复核报告中清晰说明。
2、复核人员的资质要求进行工程复核的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复核人员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3、复核程序的规定工程复核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复核申请、数据比对、复核结果审核等。
复核程序的规定应确保复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1、工程测量和复核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
质量控制体系应确保测量和复核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2、工程测量和复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问题处理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
3、定期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质量检查的结果应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
六、监督检查1、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体系,对工程测量和复核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监督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复核结果的可靠性等。
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监理工程测量控制制度
监理工程测量控制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保障工程安全,监理工程测量控制制度应当严格遵守,制度内容涵盖测量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测量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每个工程测量前,监理工程师应当与施工单位一起确定测量的范围和对象,并编制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应当包括测量任务、测量方法、测量仪器设备、人员分工等内容,并经过审批后方可实施。
2.确定测量控制基准点。
在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中确定参考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确定测量工作的时间和地点。
测量应当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协调一致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在测量前应当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1.监理工程师应当参与测量工作,并对测量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2.监理工程师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抽查和查验。
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的质量和程序进行评估,及时纠正不合规范的行为。
3.监理工程师应当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测量结果的记录和报告1.监理工程师应当对测量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记录包括测量数据、测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监理工程师应当准确、及时地向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测量结果。
报告内容包括测量数据、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内容,确保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了解测量情况。
3.监理工程师应当对测量数据进行保留和归档。
将测量数据及相关记录进行归档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变更管理1.如需对测量方案进行变更,需经过审批。
监理工程师应当向相关部门提交变更申请,并等待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2.监理工程师应当及时向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通报测量方案的变更情况。
工程测量项目制度
工程测量项目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 工程测量应遵循国家有关测量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测量工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工程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测量设备。
3. 测量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现场勘察、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量成果的提交与审核等。
三、测量准备工作1. 测量前应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了解工程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2. 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
3. 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校,确保其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四、测量实施1. 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现场布点、设置控制网和高程基准。
2.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初步测量成果。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的测量质量控制系统,对测量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成果提交与审核1. 将测量成果整理成册,包括文字报告、图纸和电子数据等。
2. 提交测量成果给项目管理方和设计单位,供后续工程使用。
3. 由专业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七、档案管理与保密1. 建立完整的测量档案,包括原始记录、计算书、成果图等。
2. 对测量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便于查询和使用。
3.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授权不得泄露测量成果和相关信息。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制度内容。
3.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建筑公司测量管理制度最新
建筑公司测量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公司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建筑工程项目。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公司的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
3. 明确测量人员的职责,包括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告编制等。
三、测量工作程序1. 制定详细的测量工作计划,包括测量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2. 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
3. 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测量完成后,及时整理数据,编制测量报告,并由专业人员审核确认。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建立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查。
2. 强化测量安全管理,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3. 对于复杂或风险较高的测量任务,应制定特别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技术档案管理1. 建立完整的测量技术档案,包括测量方案、原始记录、计算书、图纸和报告等。
2. 技术档案应按照规定分类存放,便于查询和使用。
3. 定期对技术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六、信息化建设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测量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2. 推广使用专业测量软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测量数据和技术资料不被非法获取或破坏。
七、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1. 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测量管理制度。
3. 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及时调整和更新管理制度,保持其先进性和适用性。
工程测量和控制制度
工程测量和控制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和控制活动,确保工程建设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
2. 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工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控制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和控制工作。
2. 测量控制小组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组成,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测量控制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执行测量作业、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报告编制等。
三、测量计划与实施1.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2. 测量工作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和设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实施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记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质量控制与误差分析1. 对于重要的测量结果,应进行多次复核和比对,以消除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2. 对于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应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定期对测量控制过程进行质量评审,不断提升测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五、数据管理与报告1. 所有测量数据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被篡改。
2. 测量数据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和存档,便于查询和使用。
3. 测量成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中应包含测量方法、结果及其分析评价等内容。
六、安全与环境保护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鼓励采用环保型测量技术和设备,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七、监督与考核1. 建立测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效力。
2. 定期对测量控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其效率和质量,及时给予反馈和改进建议。
3. 对于违反测量控制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建筑工程测量制度
建筑工程测量制度一、总则1. 本规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标准,结合工程实际,确保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
2. 所有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范,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3. 测量工作应使用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二、测量准备1. 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图纸,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的目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3. 测量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清除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障碍物。
三、测量实施1. 按照测量方案,设置必要的控制点和基准线,确保其准确无误。
2. 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或组合测量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
3. 在测量过程中,应随时记录测量数据和相关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便后续分析和校验。
4. 对于关键部位和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和复核,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记录1. 测量完成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2. 所有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在专用的测量日志中。
3. 如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新测量,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五、成果交付与审核1. 测量成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报告中应包含测量结果、分析说明和建议措施。
2. 项目负责人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确认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审核通过后,测量成果方可作为施工依据,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测量成果不得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责任追究1. 建立和完善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查和质量评估。
2. 对于违反测量规范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测量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如因测量失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工程测量内控制度
工程测量内控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工程质量。
2. 所有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领导,下设若干测量员。
3. 测量工程师负责制定测量计划,审核测量数据,解决测量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4. 测量员负责执行测量工作,记录测量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三、测量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必须定期校准,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2. 建立测量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准情况。
3. 测量设备应由专人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四、测量作业流程1. 制定详细的测量作业计划,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等。
2. 现场测量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过程中,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细节”的原则,确保测量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在专用的测量记录本上,并由测量员签字确认。
5. 测量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复核和计算,确保无误后方可使用。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1. 数据处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人为误差。
2. 测量结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应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结论。
3. 测量报告应由测量工程师审核签字后,方可提交给相关部门。
六、质量控制与监督检查1. 建立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查。
2.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七、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测量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
2.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
管理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项目部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管理工作。
1.2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测量方案的审核,对工程测量定位、基槽放线进行验收,并定期对测量放线抽查验收。
1.3项目测量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交底的编制、参加日常施工测量的验线工作,以及各项测量记录的填写、报审等工作。
1.4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
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1.5所有施工测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进行施测。
二、施工测量中的制度
2.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
2.1.1组建测量组
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组建测量组,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公司技管中心对公司的施工测量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
2.1.2施工图审核:
2.1.2.1施工图的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工程师、项目测量组相关成员参加。
2.1.2.2施工图的审核包括:审核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机电设备施工图等。
2.1.2.3施工图审核的内容包括:坐标与高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等,并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的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线数据准确可靠。
2.1.3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管理:
2.1.
3.1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
2.1.
3.2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交接:由建设单位主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现场进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
2.1.
3.3进行桩点交接时,相应资料必须齐全,一切测量数据、附图和标志等必须是正式、有效、原始文件。
2.1.
3.4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和测量组长各一份。
2.1.
3.5交接桩完成后,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测量工程师、测量班组成员对桩点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将问题提交给交桩单位研究解决。
2.1.
3.6测量组应对桩点进行妥善保护、标识,测量组长应经常巡视桩的保护情况,未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严禁破坏或移动。
2.1.4施工测量方案和测量交底
2.1.4.1所有建筑工程施工前均应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由项目测量工程师编制,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执行。
2.1.4.2施工测量方案审批后,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测量工程师负责对测量班组成员、施工队等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测量交底。
2.1.4.3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项目测量工程师应不定期进行测量交底,确保施工测量准确。
2.1.5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
2.1.5.1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要通过国家注册检定单位检定,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向项目部质检部门出示仪器的检定证书和相关证明。
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在使用过
程中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2.1.5.2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2.1.5.3对于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负责人或在其指导下,才能使用。
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实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测量仪器。
雨天、烈日下测量应打伞。
2.2现场施工测量
2.2.1工程定位测量
2.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2.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底板平面图、结构首层平面图找到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变化部位,依据这些部位进行控制网的测设。
2.2.1.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容易保护的地方。
2.2.1.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桩点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志。
2.2.2基槽放线、楼层平面放线、标高抄测
2.2.2.1由现场轴线、标高控制桩开始投放轴线及标高,放线时必须按照图纸、测量方案、测量规范、技术交底等进行施测,并在现场做好测量标识,标识不得随意涂改。
2.2.2.2每次施工测量放完线之后,测量组长及时填写各项施工测量记录,提请质量检查员进行复测。
2.2.2.3日常的测量验线工作由项目质量检查员负责、测量工程师参加。
对于测量定位、基槽放线、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以及工程重点控制部位的测量验线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人员验线。
三、内业要求
3.1在工程测量前项目测量人员必须对有关设计图纸的测量定位依据进行核算,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核实以便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
3.2为避免测量差错,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测量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好姓名及日期,并记好工作日志。
3.3凡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内的资料,应按规定签字盖章。
测量成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格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3.4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清楚工整,不得涂改、整理好方可入档,不入档者应保留到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方可处理。
四、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4.1、在土建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对所承建工程的测量、沉降监控工作。
4.2、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按放线工艺进行测量。
4.3、认真审阅图纸,核对尺寸,画出复杂部位放线图,送交项目总工程师及技术主管签认。
4.4、负责工程项目的测量标识,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放线事先制定标准和符号,不得随意变更和涂改。
4.5、测量工作完成后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制度,检查合格后报请专业工程师验线。
4.6、按要求、规定填写文字记录,做好内业工作。
4.7、负责对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保养、定期检查及建议维修和购置。
五、实测中注意的问题
5.1标高引测、楼层标高的确定:是设计方根据平面图给定的水准点标高,测量以此点进行引测,再实测过程中不要使用一个已知点,至少两个以上,通过实测,确认无误后,再做方格控制网;网点要根据场内的具体情况而定,作点必须选择在坚固的地方,带基础部分完工后,即使引测到结构的外立面,以便向上引测;楼层标高的引测,必须使用大钢尺按每升高一层的绝对标高值相加,实测中多用几个点做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本楼层的抄测工作。
5.2线位投测:楼层定位实测前,要仔细查看平面图,并换算出坐标值,有些数据要提前求出来,作好充分准备,认真弄懂角度之间的关系,红线与轴线之间的距离,在实测过程中利用长距为后视点,当楼层定位后,对主轴线要延伸到外进行控制,并加以保护,作为楼层放线的依据。
楼层放线时,对所交会的轴线要进行核对,轴与轴之间、上下层之间有何变化,是否都在允许的规范之内,其结果必须是正确的。
5.3计量器具:对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除经常保养外,还要根据仪器的本身给予校正,按检定的误差值,代入实测数据中。
钢尺由于制作和使用过程温差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一般都存在误差,为保证丈量精度,使用前要进行检定,求出
改正系数,再实测时对丈量结果进行改正。
特别是跨季节测量中更应注意钢尺的三差改正,为避免悬空丈量尺身下垂挠度对量具的影响,悬空长度超过6m时,中间应加设水平桩,以保持尺身平直。
5.4做点、弹线:使用仪器抄平放线,所作的点,必须要在十字丝的中间,用钢尺排点,不得大于1mm,所有的弹线都应在点的中间,所有的墨线不得超过1mm,每道线的长度不得大于3m,特别是标高100cm线,以提高精度保证质量。
六、安全措施
6.1确保自身安全。
首先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须戴好安全帽,支设仪器的地点要安全可靠,防止摔倒或高处落物伤人、伤仪器。
6.2确保他人安全。
测量和放线时如须拆除安全网和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过工长和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可拆除,拆除后不能一走了之,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恢复原位。
6.3操作人员离开仪器时,必须将仪器放置在安全的地方或有人看护。
6.4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6.5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
6.6所有测量人员必须遵守项目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文明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