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整理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社会学研究⽅法复习重点第⼀章导论1、社会研究:⼀种以经验的⽅式,对社会世界中⼈们的⾏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然的;研究⽅式是经验的⽽⾮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的特殊性;研究的⼲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2、社会研究的⽅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法论、研究⽅式、具体⽅法及技术。
⽅法论:⽅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相互对⽴的⽅法论:实证主义⽅法论和⼈⽂主义⽅法论。
研究⽅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
抽样⽅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定性资料分析⽅法、计算机应⽤技术。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较: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4、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②设计研究⽅案和准备研究⼯具③资料的收集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章理论与研究⼀、理论:⼀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是对现象的⼀种抽象,是⼀类事物的属性在⼈们主观上的反应。
2、变量:就是具有⼀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导致⾃⾝发⽣改变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者之间的位置,表明⾃变量影响因变量的⼀种⽅式或途径。
3、命题:指的是关于⼀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性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
(PPT)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它意味着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的到的结果似乎也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体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
(书本)【中观理论】【效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测出事物属性的程度。
(PPT)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
效度越高,即表明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器所要测量的特征。
(书本)·【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
(PPT)【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次级总体),然后用简单随即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没层中抽取样本元素。
(书本)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PPT)【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他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在同一个因果关系链中,中介变量既是相对于自变量来说的因变量,又是相对于因变量来说的自变量。
原来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中介变量相连接的。
(书本)【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概论一、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辨证关系1、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到原因。
2、归纳与演绎理论归纳——在这种逻辑模型中,普遍性的原理是从特定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
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在这种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
即从一般到个别,从(1)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2)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3、定量与定性资料定性研究(导论P133)——是一种将观察者置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情景性活动。
它由一系列解释性的、使世界可感知的身体事件活动所构成,这些事件活动转换着世界。
它将世界转变成一系列的陈述,包括实地笔记、访问、谈话、照片、自然主义的方式。
这意味着定性研究者实在事物的自然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并试图根据人们对现象富玉的意义来理解或来解释现象。
局限: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定量研究——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以对比的信息。
优点:普遍性、客观性和可验性。
标准化和精确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
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局限:1.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做精确的计量,因而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2.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就越不可靠。
3.由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许多都无法得出普遍性都经验概括,因而无法依赖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定性研究1P11):1.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效用2.后现代敏感性的认同定量的、实证主义的方法和假设的运用,被新一代的定性研究者所拒绝,他们认为后结构的和/或后现代的敏感性更为重要。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整理
精心整理社会研究: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是各门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等具有思辨色彩的人文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
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而不是语言文字;发展迅速;认识论基于实证主义范式;逻辑过程是演绎的;“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定性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用文字描述现象,而不是数字和度量;发展遭到阻碍;认识论基于人文主义范式;逻辑过程是归纳的;(((具体见P9)研究过程:选择问题、研究设计、实施阶段、资料分析、得出结果理论: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理论特征:来自经验的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做出解释。
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往往只能掌握数量非常有限的变量,因此,研究中所涉及的就是那种相对简单、具体、小型的理论,以及那些中观层次1.2.3.1.2.分类:(1)取值性质: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2)相互关系: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途径或方式)3.命题与假设命题: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假设: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一、社会研究方法概述社会研究方法是指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用以获取、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即社会现象)信息的一套技术和规范。
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用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研究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应该如何操作、如何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用以回答问题、分析社会现象的工具和手段。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社会研究的不同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者的实际需求,社会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通过描述、解释、理解和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数据量化来分析或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暂时无法量化的情况,比如文化、价值观、社会行为等。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法、内容分析法、民族志等。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通常以数字、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化的方式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统计方法、问卷调查法等。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无论是定性研究方法还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进行社会研究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2. 制定研究方案和设计研究流程研究者需要详细规划研究活动的流程、时间、人员等方面的安排。
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以及研究所要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3. 收集数据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
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风笑天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步:选择主题•第二步:文献搜索•第三步:论证设计•第四步:文献研究•第五步:文献批评•第六步:完成综述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来源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二)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四、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1.查找相关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3.避免判断式的表述4.利用图表化的形式第三讲:从理论假设一、理论及其构成要素◆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一)社会科学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知;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总复习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2、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首先,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其次,与社会调查研究不同,社会研究活动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因此,社会研究活动包括了社会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内容。
P23、现代社会研究活动具有理论性特征。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任何一项社会研究活动都包含社会研究主体、社会研究对象、社会调查内容和社会调查方法等方面基本要素5、社会研究主体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6、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的其他社会单位7、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8、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9、如果混淆了分析层次,则可能导致以偏概全或简单还原的错误10.社会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的层次11、所谓社会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12、社会研究的意义主要分为理论性意义和应用性意义13、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又称为实践意义或实际意义14、进行一项社会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题目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1、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3、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差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4、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标准的描述5、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p346、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p367、抽样调查时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病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8、抽样调查的特点p389、个案调查的特点p3910、定量方法的优点p4411、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1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13、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它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选题1、选题的意义:首先……其次……(P50)2、选题的客观标准: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需要根据重要性、新颖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来选择题目。
社会研究方法重点复习笔记【麦秀梅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By 131麦秀梅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什么是社会研究?1) 针对社会世界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方法是经验的,非思辨的3) 给出答案具体方法和技术①研究的具体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②资料收集方法:自填问卷法,结构访问和无结构访问方法,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③资料分析方法:概念操作化,问卷资料的编码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研究的特征1)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非自然的2)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研究中遇到的困难①研究对象的特殊性②研究本身对研究对象的干扰③研究对象的复杂性④研究收到特定的制约(自然条件、政治、伦理=)⑤研究者保持客观地困难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和技术方法论什么是统计报表?什么是叫法则取向?定量研究:(数学·客观)在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现象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主要研究客观事件。
定性研究: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性质,通过对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过程)的、详细的考察,从而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
主要研究主观事件。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第一节理论及其层次社会研究中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关注巨型社会,为社会研究提供背景知识、理论视角中观理论:以特定领域的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对象,提供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
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经过经验验。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广泛;解释精确;结构简练。
好理论第二节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与假设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应。
(完整word版)社会研究方法最后总复习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1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
2A、社会研究的组织者:这类组织大到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大型的国际组织,,同时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包括政治组织(政府或政党)、学术组织(大学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一般的公司和经营性调查研究机构)以及一些民间非营利性组织。
B、社会研究的委托者: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各类需要大量信息及其分析结论的组织。
C、社会研究的承担者: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研究部门以及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
D、社会研究的资助者:各和企业经常资助社会研究项目。
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和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如老年人,残疾人)(如组织、社区、国家、社会,集合最大的特征是:A B D,、从社会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和定量研究;C、从社会研究的时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可以分为:普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
6、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差别?首先,描述性研究在研究的时间地点、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比探索性研究更明确具体。
其次,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
描述性研究是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即用样本资料来描述总体面貌。
最后,如果说探索性研究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初步的“探测”的话,那描述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象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如果说探索性研究所得到的只是某种“提示”、某种“印象”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所得到的则应该是有关这一现象的“整体照片”或者说是一幅缩小了的“总体模型”。
7、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由于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8、解释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的差别?首先,描述性研究既要描述总体的一般状况,也要描述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状况。
而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针对具体问题。
其次,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相关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级方法来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达到检验理论模型的目的。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概述1、社会研究的含义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
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
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也没有程度的要求。
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同时,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社会现象: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
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
具体而言,社会对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科学的认识:就是发现真实。
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
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
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所以,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2、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
尽管形式不一,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理论。
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这种认识或者社会理论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来自实践、并需经过实践的检验;第二,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定,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第三,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3 、社会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经验性(即社会研究要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之上)、理论性、社会性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组织扮演的角色有: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研究项目的委托者、研究项目的承担者、研究的资助者;个人扮演的角色有:组织者、研究者、技术人员、一般调查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办法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科学的办法、收集分析资料、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
2社会研究的特性:目的性、经验性、理论性、社会性3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主体、对象、内容、办法4社会研究的主体:组织者、委托者、承当者、资助者、技术人员、调查员组织者:负责和统筹者,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公司技术人员:抽样、问卷设计、统计分析5社会研究的对象:个人、群体、组织6类别:老年人、残疾人;集合:拟定性7分析单位:以偏概全、简朴还原8社会研究的内容: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测分析、对策研究9社会研究的目的:探索未知事物、验证不拟定的知识、扩展已有知识10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恪遵法律与社会规范11社会研究办法的意义:客观性、效率12社会研究办法的特性:经验性、理论性、规范性、多样性13社会研究办法体系:办法论(规范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方式(问卷、访谈、实验、文献);具体办法和技术(整顿、分析、统计技术)14社会研究的过程:1)拟定研究题目;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整顿与分析资料;5)研究报告写作和发表第二章社会研究的重要类型1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理论研究:探索因果联系及内在规律与哲学研究的不同:哲学研究高度抽象,社会理论研究抽象程度比它低;哲学研究办法为理论思辩;社会理论研究属经验性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社会理论研究对象为现在社会问题和现象,领域广泛;历史研究用文献分析法,社会理论研究采用社会调查3应用性研究:针对现实,提出解决方案重要研究领域:社会生活状况、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影响评定4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研究目的不同。
理论性:“是什么”“为什么”;应用性:“如何做”联系:应用性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应用性研究过程中要进行理论分析。
应用性研究是理论性研究的延伸。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整理.docx
1、构成假设的基本术语:概念,变量,命题,他们也是整个社会研究的基本术语2、变量的关系;相对关系,因果关系,虚无关系。
3、确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确定要从资料来源和调查对象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4、确定调查对象,五种类型:个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
5、确定调查内容,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有三类:背景,行为,取向。
6、操作化是将概念的理论陈述转化为经验陈述(即把概念的理论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使之可测量。
操作化一般要分为两步完成,1、概念分解,2选择指标7、社会测量指用某种选定的方法把分析单位的某种属性或特征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四个基本要素:1、测量客体测量誰2、测量内容3、测量标准4、测量结果8、社会测量的尺度,1、定类测量,2、定序测量3、定距测量4、定比测量9、评估测量的标准有两个;信度和效度,信度指可靠性,效度指准确性;关系:在效度和信度两者之间的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10、抽样调查的特点;1、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独到的用样本来代表总体。
2、大数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是样本容量足够大,如此样本对总体才有充分的代表性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经过计算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能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来控制这个误差。
11、抽样的术语:1、抽样单位,2、总体3、样本4、抽样5抽样框6、随即原则,7 总体参数和样本总计量,8统计推论,9抽样误差12、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再从每一层次中都随机抽一个子样本,最后将他们合并起來得到总体样本。
特点:它将大总体分成几个层次, 就使得原本难以实施的简单随机抽样变得相对容易进行,而误差较小。
13、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分为若干群,再在其屮随机的抽取部分群,最后对抽屮的群体进行调查,特点;操作便利,节省调查费用和时间14、抽样的一般程序: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选择抽样方法4、决定样本的大小5、实际抽収样本6、评佔样本正误。
(完整word版)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讲)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
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
(需要记住定义)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答:1、选择主题。
2、聚焦问题。
3、文献述评。
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11.集中趋势、离中趋势(PPT没有,课本292和293)12.什么是操作化?操作化的作用?(第四讲)答:所谓操作化,就是要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方式来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从而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编制一份问题清单,向受访者提出一系列问题,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有效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相对容易进行统计分析。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回答者主观性和回答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二、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受访者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相比于问卷调查,访谈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深入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受访者的背景和动机。
然而,访谈法也有一些限制,比如可能受到访谈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影响,以及可能存在访谈者主观性和解释偏差等问题。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社会现象和行为来获取数据的方法。
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被研究对象的活动中,而非参与观察则是研究者只是观察并记录所看到的现象。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真实的行为和情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观察者可能受到主观偏见和观察效应的影响。
四、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和理解社会问题的方法。
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然而,文献研究也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且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五、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观察和测量因果关系的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研究:以一种经验得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得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得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得科学得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就是各门社会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就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等具有思辨色彩得人文科学得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研究得根本目得:形成与产生有关社会世界得系统得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得世界得理解。
社会研究得基本特征:研究主题(研究所涉及得现象领域或范畴)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方式就是经验得、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非判断得。
社会研究得困难:人得特殊性;研究得干扰性;社会现象得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得制约;保持客观性得困难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得逻辑与研究得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得就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得原理、原则与方法得体系;实证主义方法论:应该对社会世界中得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得探讨。
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得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就是可以重复得。
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得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得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得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得主观性。
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就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得典型特征。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得具体形式或研究得具体类型。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得测量与计算,用数字与量度来描述,而不就是语言文字;发展迅速;认识论基于实证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演绎得;“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常常就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得;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程序得标准化、系统化与操作化定性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得描述与理解,用文字描述现象,而不就是数字与度量;发展遭到阻碍;认识论基于人文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归纳得;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与研究手段得灵活性、特殊性。
(具体见P13)通常把社会研究得具体方法划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
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得元素或特定得语言,构成一项具体得社会研究区别于其她社会研究得明显特征。
调查研究:描述一个大得总体状况,探讨不同变量之间得相关关系实验研究:探索与证明两个变量之间得因果关系实地研究:定性研究方式,深入理解特殊得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与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文献研究: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任何反应,又就是其她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无法达到得社会现象与问题(具体见P8,P63)具体方法与技术: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得操作程序与技术(具体见P9)研究过程:选择问题、研究设计、实施阶段、资料分析、得出结果理论:以一种系统化得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得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得一组内在相关得命题。
理论特征:来自经验得实践;就是一种抽象得、系统得认识;理论得目标就是对经验现实做出解释。
理论得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中层理论)、微观理论由于实践上得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往往只能掌握数量非常有限得变量,因此,研究中所涉及得就就是那种相对简单、具体、小型得理论,以及那些中观层次得理论。
判断理论优劣得标准:强调得就是不同方面1.解释范围越广泛得理论越就是好得理论;2.解释越精确得理论越就是好得理论;3.结构越简练得理论越就是好得理论;理论得构成要素:1.概念:对现象得一种抽象,就是一类事物得属性在人们主观上得反映。
由定义构成,只有做出定义之后,概念才有意义;层次越高,涵盖面越广,特征越含糊;在科学中得功能: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得事物得方式;两种类型:仅仅标识某类现象;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2.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得子范畴、不同得属性,或不同得亚概念)得概念分类:(1)取值性质: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与比率变量(2)相互关系: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与因变量得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得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得一种途径或方式)3.命题与假设命题:关于一个概念得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得陈述假设: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得尝试性陈述,或者说就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得命题。
它就是命题中最常用得一种形式。
假设有三种陈述方式:条件式、差异式、函数式理论与研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华莱士得科学环:研究得逻辑(P29)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P31)理论对与经验研究得作用:1.理论作为研究得背景、基础,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与概念框架2.理论指导研究得方向3.理论提供研究得解释经验研究得理论功能(美,默顿):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P33)理论建构得过程: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经验概括:对现象反复出现得规律或特征得总结,或者就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得某种相互关系得一种说明理论检验得过程:详细说明待检验得理论;由理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得命题;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评价理论研究问题: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得具体问题,它就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得问题;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得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研究问题得来源: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经历、相关文献选题得标准:最基本:重要性(意义或价值)、创造性、决定性:可行性、合适性(适合研究者个人特点,最佳性问题)研究问题得明确化: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正确得陈述,以达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得想法变成清楚明确得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宽泛得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得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得目得研究问题明确化得方法:缩小问题得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得问题文献回顾: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对到目前为止得,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得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与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得过程。
或者说,就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与总结那些与我们得研究有关得文献得过程。
文献回顾得作用:了解本领域已有得研究成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得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文献回顾得方法:(P53)研究设计: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务得具体策略,确定研究得最佳途径,选择恰当得研究方法。
同时,它还包括着制定详细得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得内容。
研究目得:1.探索性研究:对所研究得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得印象与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深入得研究提供基础与方向得研究类型,就是一种先导性研究2.描述性研究: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得分布状况,或者就是,描述性研究得主要目得就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得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状况、现象结构特点等方面得信息。
具有描述得准确性与概括性,既有系统性、全面性与结构性,一般不需要假设3.解释性研究:探寻现象背后得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得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得社会研究得类型,需要明确得假设(详见P62)研究性质:1.理论性研究: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得基本知识,特别就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得经验研究,它仍然就是一种经验研究。
更关注如何发展出某种一般性得社会认知2.应用性研究: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得社会政策得经验研究。
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单位:一项社会研究中得研究对象,或者说,就是一项社会研究中被研究得人或事物。
分析单位五种主要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分析单位得特点:1.研究收集得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得每个个体;2.将这些对个体得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得群体(研究得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得更大得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得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调查对象: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得对象研究得内容或主题:分析单位得属性或特征(详见P67)与分析单位有关得两种错误:1.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得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得分析单位做结论得现象。
2.简化论:简约论;用个体层次得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得现象导致简化论得一个基本原因:容易获得有关个人得具体资料,与宏观层次得单位得运行则往往比较抽象与模糊。
时间维度:1.横向研究:横剖研究;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点上得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得关系2.纵向研究:在若干个不同得时间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得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不同得联系纵向研究三种类型:(1)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得变化得研究,目得就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得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与发现社会现象得变化趋势与规律;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就是具有同样得研究内容,采用同样得测量方法(2)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研究组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得研究。
每次研究得样本不同,具体对象也不一样,但必须同属同一特殊人群,这些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有关(3)同组研究: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得研究。
每次研究时所用得都就是同一个样本。
探讨人们得行为、态度或意向得改变模式与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得各种因素。
相比于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可以描述事物变化得过程便于探寻不同现象之间得因果关系,但就是就是以花费多得多得金钱与时间为代价得研究计划书:研究者需要将自己得研究设计与计划写出来,形成一种书面报告,这就就是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得组成:研究课题得目得与意义;研究得内容;研究得理论假设;研究得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案;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研究人员得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研究得时间进度与经费使用计划(详见P75;课题申请书例子:附录五)测量:根据一定得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得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得过程。
测量得主要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得特定属性得类别或水平。
它不仅可以对事物得属性做定量得说明(即特定属性得水平),同时,它也能对事物得属性做定性得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得类别)测量得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测量得对象,要用数字或符号进行表达、解释与说明得对象,测量谁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得某种属性或特征,测量什么3.测量法则:用数字与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得操作规则,也可以说,它就是某种具体得操作程序与区分不同特征与属性得标准,怎么测4.数字与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得工具,如何表示社会现象测量相对于自然现象测量得特点:1.人既就是测量得客体,又就是测量过程得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得测量带来了无法避免得主客观矛盾;2.社会测量得内容往往就是社会中人们得行为、态度,以及由人们得行为所构成得各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