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经典诵读传统篇目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经典诵读传统篇目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wū xiá làng chuán yún yǔ huāng táng shén nǚ miào
巫 峡 浪 传, 云 雨 荒 唐 神 女 庙;
dài zōng yáo wàng ér sūn luó liè zhàng rén fēng
岱 宗 遥 望,儿 孙 罗 列 丈 人 峰。
上卷
笠翁对韵
èr dōng
花 灼 灼,草 茸 茸,浪 蝶 对 狂 蜂。
shù gān jūn zǐ zhú wǔ shù dà fū sōng
数 竿 君 子 竹,五 树 大 夫 松。
gāo huáng miè xiàng píng sān jié yú dì chéng yáo jí sì
高 皇 灭 项 凭 三 杰,虞 帝 承 尧 殛 四 凶。
huā è lóu jiān xiān lǐ pán gēn tiáo guó mài
花 萼 楼 间,仙 李 盘 根 调 国 脉;
chén xiāng tíng pàn jiāo yáng shàn chǒng qǐ biān fēng
沉 香 亭 畔,娇 杨 擅 宠 起 边 风。
上卷
èr dōng
yún ài dài rì tóng méng là jī duì yú péng
云 叆 叇, 日 曈 曚 , 蜡 屐 对 渔 篷。
guò tiān xīng sì jiàn tǔ pò yuè rú gōng
过 天 星 似 箭, 吐 魄 月 如 弓。
yì lǚ kè féng méi zǐ yǔ chí tíng rén yì ǒu huā fēng
垂 钓 客,荷 锄 翁,仙 鹤 对 神 龙。
fèng guān zhū shǎn shuò chī dài yù líng lóng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笠翁对韵》的知识,创作简单的对仗和押韵的诗句。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笠翁对韵》的文本,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提高合作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笠翁对韵》,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学生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笠翁对韵》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对仗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对仗和押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笠翁对韵》的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

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学和对仗押韵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掌握对仗和押韵的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笠翁对韵》的知识,创作简单的对仗和押韵的诗句。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笠翁对韵》的文本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创作活动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对《笠翁对韵》的基本内容和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活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和视频,展示《笠翁对韵》的文本和相关的文学素材。

提供在线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5.1 导入通过引入古代对仗文学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对《笠翁对韵》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顾对仗和押韵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2 教学内容展示分阶段讲解《笠翁对韵》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对仗和押韵的手法和效果。

结合具体诗句,讲解对仗和押韵的技巧,并示范创作过程。

三年级《笠翁对韵》

三年级《笠翁对韵》

三年级《笠翁对韵》
摘要:
一、介绍《笠翁对韵》
- 作者及背景
- 作品的目的与特点
二、《笠翁对韵》的内容与结构
- 按韵分编
- 包含天文、地理、花木、鸟兽等主题
- 单字对到十一字对
三、《笠翁对韵》的价值与影响
- 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 对学生学习近体诗、词的帮助
-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正文:
《笠翁对韵》是三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参考书,作者是号笠翁的李渔。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等技巧,为学习近体诗、词打下基础。

《笠翁对韵》的内容丰富多样,按韵分编,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等主题。

通过各种对仗与用韵的搭配,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同时,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难度逐渐提升,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笠翁对韵》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对学生学习近体诗、词有极大帮助,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笠翁对韵教案范文

笠翁对韵教案范文

笠翁对韵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围绕“笠翁对韵”展开教学。

《笠翁对韵》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一本韵书,被誉为“儿童韵脉之祖”。

本教案将通过对《笠翁对韵》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韵脚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语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笠翁对韵》的起源和作用;(2)认识与掌握《笠翁对韵》中的韵脚变化规律;(3)通过对《笠翁对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和运用汉字的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音韵感和语感,提高学生的韵律感知能力;(2)通过学习韵脚变化规律,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笠翁对韵》;(2)理解与掌握韵脚变化的规律;(3)提高学生的识字和运用汉字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韵律感知能力;(2)解读难度较大的韵脚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教学步骤:(1)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提问导入《笠翁对韵》的学习。

(2)学习过程:①讲解《笠翁对韵》的起源和作用。

②介绍《笠翁对韵》的编排和结构。

③示范解读《笠翁对韵》中的一首对联,引导学生理解韵脚的变化规律。

④讨论与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识字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

(3)巩固与拓展:①学生进行小组赛,比赛写出韵脚变化的词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②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

(4)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突出韵脚变化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用具:课本、黑板、粉笔、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教学资源:《笠翁对韵》文本、课堂讲义、课后练习题等。

六、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观察和听说练习,评价学生对韵脚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拼音版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拼音版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仅供学习与参考第一课 东天ti ān 对du ì地d ì,雨y ǔ对du ì风f ēng 。

大陆d àl ù对du ì长空ch ángk ōng 。

山花sh ānhu ā对du ì海h ǎi 树sh ù,赤ch ì日r ì对du ì苍穹c āngqi óng 。

雷l éi 隐隐y ǐny ǐn ,雾蒙蒙w ùm ēngm ēng 。

日下r ìxi à对du ì天ti ān 中zh ōng 。

风f ēng 高秋g āoqi ū月yu è白b ái ,雨y ǔ霁j ì晚霞w ǎnxi á红h óng 。

牛ni ú女n ǚ二èr 星河x īngh é左右zu ǒy òu ,参商sh ēnsh āng 两li ǎng 曜y ào 斗d òu 西x ī东d ōng 。

十月sh íyu è塞s āi 边bi ān ,飒飒s às à寒h án 霜shu āng 惊j īng 戍sh ù旅l ǚ;三s ān 冬d ōng 江ji āng 上sh àng ,漫漫m ànm àn 朔shu ò雪xu ě冷l ěng 渔翁y úw ēng 。

河h é对du ì汉h àn ,绿l ǜ对du ì红h óng 。

雨y ǔ伯b ó对du ì雷公l éig ōng 。

烟y ān 楼l óu 对du ì雪xu ě洞d òng ,月yu è殿di àn 对du ì天宫ti āng ōng 。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

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

《笠翁对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掌握一些生字的写法和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的写法和含义。

(2)对仗句式的运用和创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笠翁对韵》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生字的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1)预习《笠翁对韵》。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笠翁对韵》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笠翁对韵》的韵律特点。

2. 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笠翁对韵》。

(2)挑选学生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

(2)分组讨论,分析对仗句式的特点和作用。

4. 字词讲解(1)讲解《笠翁对韵》中的生字。

(2)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朗读和背诵,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笠翁对韵》的朗读和背诵。

2. 运用所学的对仗句式,创作一句诗句。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课堂学习中,观察学生对《笠翁对韵》的朗读、背诵和对仗句式的理解情况。

(2)课后收集学生的诗句创作,评价其对仗句式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笠翁对韵》的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笠翁对韵》的朗读和背诵。

2. 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 学习《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及其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掌握《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笠翁对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 分析法: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笠翁对韵》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笠翁对韵》,让学生感受其韵律美。

3. 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句式,讲解其特点和用法。

4. 学习《笠翁对韵》中的生字词,讲解其正确书写和用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对仗句式进行文学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仗句式的应用和对生字词的掌握。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一、教案概述《笠翁对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以韵文的形式,介绍了汉字的韵律美。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笠翁对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韵文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对汉字韵律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笠翁对韵》中的韵文;(2)理解韵文中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3)学会运用韵文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韵文的阅读方法;(2)采用对仗、填空、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汉字韵律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笠翁对韵》中的韵文;2. 理解韵文中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

难点:1. 韵文中一些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2. 运用韵文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笠翁对韵》教材、PPT、教学音频等;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学习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笠翁对韵》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韵文的朗读节奏;(2)引导学生关注韵文中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

2. 学习韵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笠翁对韵》,注意指导生僻字的读音;(2)解析韵文中的对仗结构和音韵规律;(3)学生自主实践,尝试朗读和背诵韵文。

3. 互动环节:(1)学生相互问答,运用韵文进行交流;(2)教师组织对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创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韵文进行创作,如填空、写诗句等;(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韵文的阅读方法和创作技巧;(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的韵文作品,激发他们对汉字韵律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仗工整和音韵和谐的掌握情况;结果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笠翁对韵》内容的掌握、创作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韵文的朗读和背诵效果。

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笠翁对韵》,了解和掌握对仗和韵律的基本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诵读《笠翁对韵》选段。

2. 学习对仗和韵律的基本知识。

3. 分析选段中的对仗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重点:1. 熟练诵读《笠翁对韵》选段。

2. 掌握对仗和韵律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难点:1. 对仗和韵律的运用。

2. 理解选段中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准备:1. 《笠翁对韵》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学生文具用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笠翁对韵》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自读选段,注意字音和节奏。

3.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4. 分析选段中的对仗和韵律特点,讲解相关知识。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七、作业设计:1. 熟读选段,巩固对仗和韵律知识。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学习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八、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3. 开展古典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对仗和韵律的魅力。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步骤:1. Step 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笠翁对韵教学课件

笠翁对韵教学课件

笠翁对韵教学课件笠翁对韵教学课件《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教学课件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译文。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春联、教学用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二、对对子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

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

说说这样对的理由。

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

老师出示:西湖。

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

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再对:七嘴——千山——天南——海阔——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

相机出示:葡萄牙。

指导: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对四字的对子。

出示:福如东海——文可安邦——有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也能用来对对子:精卫填海——(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齐对:海内存知己——路遥知马力——明月松间照——生当作人杰——白日依山尽——远看山有色——6、对七字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有心栽花花不开——接天莲叶无穷碧——山重水复疑无路——三、学习《笠翁对韵》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

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笠翁对韵》教案1、《笠翁对韵》教案默认分类2023-09-15 17:46:29阅读171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1、《笠翁对韵》教案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场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挪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展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搜集对联。

2、小儿语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提醒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开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老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沉着、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展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6.检查背诵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熟读成诵奠定根底。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结构和韵律特点。

(3)学会运用对仗技巧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2)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结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进行对仗创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笠翁对韵》中的对仗结构和韵律特点。

(3)运用对仗技巧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1)对仗结构的运用。

(2)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笠翁对韵》的内容和结构。

(2)了解对仗技巧和韵律知识。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笠翁对韵》。

(2)了解对仗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朗读《笠翁对韵》选段。

(2)简要介绍《笠翁对韵》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对仗结构:(1)分析《笠翁对韵》中的对仗结构。

(2)举例说明对仗的规律和技巧。

3. 学习韵律特点:(1)讲解韵律的基本知识。

(2)分析《笠翁对韵》中的韵律特点。

4. 创作练习:(1)分组进行对仗创作练习。

(2)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的情况。

2. 学生对《笠翁对韵》中对仗结构和韵律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仗创作的创新能力和韵律把握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笠翁对韵》中的对仗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对仗技巧和韵律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创新能力。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创作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笠翁对韵》教案(范本)

《笠翁对韵》教案(范本)

《笠翁对韵》教案《‎笠翁对韵》教案‎1、《笠翁对‎韵》教案默认分类20‎1X-09-15:‎46: 29阅读‎171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1、《笠翁对韵》教案‎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教‎案。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 2、收集对联。

‎ 2、小儿语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笠翁对韵》教案学科领域:小学语文年级:四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 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对仗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韵律特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1. 对仗句式的创新运用。

2. 韵律感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材:《笠翁对韵》原文教学辅助材料:1. 对仗句式示例文本2. 韵律感培养音频素材3. 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笠翁对韵》前半部分,引导学生感受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笠翁对韵》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分析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如“笠翁对韵,笠翁对韵,韵在我心中”等,引导学生理解对仗句式的特点和运用。

3. 教师示范对仗句式的创新运用,如“春风对秋雨,明月对清风”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句对仗句式,要求体现课文中的韵律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笠翁对韵》后半部分,巩固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笠翁对韵》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韵律特点,如“笠翁对韵,韵在我心中,心随音律动”等,引导学生感受韵律的美感。

3. 教师示范如何培养韵律感,如通过朗读、节奏练习等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句体现韵律特点的对仗句式。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评价内容:学生对对仗句式的理解和运用,韵律感的把握,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笠翁对韵》。

2. 创作一首体现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的小诗。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对仗句式比赛,鼓励学生创新运用对仗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一先吟对咏,授[sh d u]对传。

乐矣[y I]对凄[q I]然。

风鹏对雪雁[ydn],董杏对周莲。

歌宛转,貌婵[ch 6 n]娟。

雪鼓[gd]对云笺[ji d n]o荒芦栖南雁,疏[shu]柳噪秋蝉[chdn]。

洗耳尚逢[f 6 ng]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s门金勒[Id];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di d n] o 注释:【风鹏】《逍遥游》中说,有一种大鱼,其名为鲍,变成大鸟,其名为鹏。

【董杏】杏林指医学界,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周莲】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

【宛转】通婉转,指声音委婉而动听。

【婵娟】指体态柔弱的样子。

【雪鼓】南朝诗人惠连的《雪赋》。

【荒芦栖南雁】荒凉的芦苇地栖息着南飞的大雁。

【疏柳噪秋蝉】秋天的蝉在枝叶稀疏的柳树中鸣叫。

【洗耳】一个比一个更高洁。

【折腰】指为微薄俸禄而卑躬屈膝地谄媚奉迎。

【斗草】。

一种古代游戏。

【青郊】指春天的郊野。

【金勒】指骑马的人。

【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千里香车拥翠钿】翠钿,妇女用宝石金银雕饰的首饰。

成语故事:杏林春暖三国东吴董奉,与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

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

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

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

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赞美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二箫耕对读,牧对樵[qido]。

琥[hd ]珀[p6 ]对琼[qi 6 ng]瑶。

兔毫对鸿[h 6 ng]爪,桂楫[ji]对兰橈[r d o] <>鱼潜藻[zdo],鹿藏蕉[ji a o] o水远对山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一先吟对咏,授[shòu]对传。

乐矣[yǐ]对凄[qī]然。

风鹏对雪雁[yàn],董杏对周莲。

歌宛转,貌婵[chán]娟。

雪鼓[gǔ]对云笺[jiān]。

荒芦栖南雁,疏[shū]柳噪秋蝉[chán]。

洗耳尚逢[féng]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sī]金勒[lè];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diàn]。

注释:【风鹏】《逍遥游》中说,北海有一种大鱼,其名为鲲,变成大鸟,其名为鹏。

【董杏】杏林指医学界,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周莲】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

【宛转】通婉转,指声音委婉而动听。

【婵娟】指体态柔弱的样子。

【雪鼓】南朝诗人谢惠连的《雪赋》。

【荒芦栖南雁】荒凉的芦苇地栖息着南飞的大雁。

【疏柳噪秋蝉】秋天的蝉在枝叶稀疏的柳树中鸣叫。

【洗耳】一个比一个更高洁。

【折腰】指为微薄俸禄而卑躬屈膝地谄媚奉迎。

【斗草】。

一种古代游戏。

【青郊】指春天的郊野。

【金勒】指骑马的人。

【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千里香车拥翠钿】翠钿,妇女用宝石金银雕饰的首饰。

成语故事:杏林春暖三国东吴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

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

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

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

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赞美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二箫耕对读,牧对樵[qiáo]。

琥[hǔ]珀[pò]对琼[qióng]瑶。

兔毫对鸿[hóng]爪,桂楫[jí]对兰桡[ráo]。

鱼潜藻[zǎo],鹿藏蕉[jiāo]。

水远对山遥。

湘灵能鼓瑟[sè],嬴[yíng]女解吹箫[xiāo]。

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fù]平桥。

月牖[yǒu]通宵,绛[jiàng]蜡罢时光不减;风帘当昼[zhòu],雕盘停后篆[zhuàn]难消。

注释:兔毫对鸿爪】这里指毛笔。

鸿爪,指鸿雁在泥土上留下的脚印,比喻人生的阅历。

【桂楫对兰桡】楫和桡都是划船撑船的工具。

桂是桂树,兰指木兰。

用桂和木兰制成的楫和桡,无非言其贵重华美。

【湘灵能鼓瑟】湘灵,尧女娥皇女英,哭舜于苍梧之野,死之为湘江之神。

【嬴女解吹箫】即弄玉的故事。

【绛蜡】即红烛。

【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由于月光透窗而入,即使灭掉红烛,室内仍很明亮。

【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因为风帘遮掩门户,尽管雕盘中的薰香不再点燃,室内的香气也很难消失。

知典故:弄玉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起名为“弄玉”。

弄玉善吹笙,在华山中有位青年叫萧史,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

萧史来到秦宫,吹起了玉箫。

一曲还没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

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

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叫声。

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

”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

”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

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升空而去。

“乘龙快婿”的说法就是打这儿来的。

三肴诗对礼,卦[guà]对爻[yáo]。

燕引对莺调。

晨钟对暮鼓,野馔[zhuàn]对山肴[yáo]。

宜久敬,莫轻抛。

一气对同胞。

疏星浮荇[xìng]叶,皓月上松梢。

为邦[bāng]自古推瑚[hú]琏[liǎn],从政于今愧[kuì]斗筲[shāo]。

管鲍[bào]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lìn]廉有隙[xì],终为刎[wěn]颈死生交。

注释:【爻】八卦上的横线。

【燕引对莺调】引和调都是一种乐府诗体。

这里指燕和莺动听的鸣声。

【野馔对山肴】是饭菜的统称。

野馔、山肴统指淡素的饭食。

【一气】犹云同气,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多喻兄弟。

【荇】一种水生植物,荇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

【从政于今愧斗筲】斗筲,比喻才识器量狭小。

斗,量器,可装一斗。

筲,量器,可装一斗二升。

【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非常好,患难与共,旧时代常以管鲍为朋友间的楷模。

相知,即相友好。

胶漆,形容难解难分,关系极为密切。

【蔺廉有隙,终为刎颈死生交】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和将军,二人遂为刎颈之交。

刎颈:指发誓同死的交情。

知文化:你知道古人是这样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的吗?生死之交----同生共死的交谊。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一人之交----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四豪【诵原文】梅对杏,李对桃。

棫[yù]朴对旌[jīng]旄[máo]。

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恩膏[gāo]。

骐[qí]骥[jì]足,凤凰毛。

美誉对嘉褒[bāo]。

文人窥[kuī]蠹[dù]简,学士书兔毫。

孤山看鹤盘云下,蜀[shǔ]道闻猿[yuán]向月号。

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百年皆[jiē]客,一丘一壑[hè]尽吾[wú]豪。

注释:【德泽对恩膏】泽和膏都是指及时的好雨,因而被比作恩德。

【骐骥足,凤凰毛】骐骥,良马。

骐骥足,比喻人有才干。

凤毛,意思是有其父的文才。

【蠹简】蠹,蛀书虫。

蠹简,指书籍。

【兔毫】用兔毛制成的笔。

亦泛指毛笔。

【孤山看鹤盘云下】林逋,隐西湖孤山,常养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乃下。

【蜀道闻猿向月号】古代四川多猿,所以民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说法。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百年不过如客人一样暂住世间,应放浪山水之间,尽其豪情。

知文化:古代诗人的称号有哪些你知道吗?诗囚--孟郊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神--苏轼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七绝圣手--王昌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五歌微对巨,少对多。

直干对平柯[kē]。

蜂媒对蝶使,雨笠[lì]对烟蓑[suō]。

追风马,挽[wǎn]日戈[gē]。

玉液对金波。

紫诏[zhào]衔[xián]丹凤,黄庭换白鹅。

留客酒杯应恨少,动人诗句不须多。

绿野凝[níng]烟,但听村前双牧笛;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

注释:【蜂媒对蝶使】蜂媒: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消息的人。

【雨笠对烟蓑】雨笠:遮雨的笠帽。

烟蓑:蓑衣。

【追风马】形容马跑得快。

【金波】此处当指酒,形容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故称为金波。

【紫诏衔丹凤】衔丹凤: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称为紫泥诏或紫诏,常以龙凤为图饰。

【黄庭换白鹅】晋书法家王羲之喜欢山阴道士养的鹅,于是为道士写了一卷《黄庭经》,做为交换条件。

【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江上只有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知文化:你知道与“蓑”有关的诗句吗?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唐)皮日休《临顿奉题屋壁》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唐)郑谷《郊园》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宋)苏轼《满庭芳·蒙恩放归阳羡复作》闲卧烟蓑春梦断,不知潮起没青林。

——(元)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冰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南州五月鲥鱼美,小买烟蓑棹五湖。

——(清)宫鸿历《长安午日》六麻雷对电,雾对霞。

蚁阵对蜂衙[yá]。

寄梅对怀橘[jú],酿[niàng]酒对烹[pēng]茶。

读三到,吟八叉[chā]。

肃静对喧哗[huá]。

围棋兼[jiān]把钓,沉李并浮瓜。

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shù]笳[jiā]。

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xī]影依依是道家。

注释:【蚁阵对蜂衙】蚂蚁排阵而战。

引申为争强斗胜。

蜂早晚定时聚集于蜂房,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

【怀橘】三国时吴人陆绩事母至孝,七岁曾于袁术处作客,袁术以橘款待,陆绩怀藏三枚,欲归奉母。

袁术问明原因,大奇之,赠给很多。

后比喻孝亲。

【读三到】古人经验,读书口到、眼到、心到。

【吟八叉】温庭筠,字飞卿,唐太原人。

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

工诗词小赋,与李商隐齐名。

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诗成,时人称为温八叉。

【沉李并浮瓜】古人消暑,往往置水果于冷水中,故有沉李浮瓜之说。

【锡影依依是道家】僧人所持杖称锡。

依依,隐隐约约的样子。

故诗词赏析: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七阳台对阁[gé],沼[zhǎo]对塘。

朝雨对夕阳。

龙飞对凤舞,锦缆[lǎn]对牙樯。

读班马,识求羊。

水色对山光。

芬椒[jiāo]涂内壁,文杏饰高梁。

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táng]带恨为无香。

风起画堂,帘箔[bó]影翻青荇[xìng]沼;月斜金井,辘[lù]轳[lu]声度碧桐墙。

注释:【求羊】西汉末,蒋诩解官归桂林后,于竹林中开三条小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不与俗人往还。

【水色对山光】水色:水面呈现的色泽。

山光:山的景色。

【芬椒】汉代皇后所居宫室,以椒和泥涂内壁,取其香和多子之义,称椒房。

【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辘轳】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

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

知文化:《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