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归因(大学管理心理学教案)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避免消极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面对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挫折的普遍性、影响、合理归因方法等。
2. 收集一些典型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关于积极心态和人生观的名言警句,用于激励学生。
4. 准备相关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4. 方法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合理归因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曾经遇到过的一次挫折,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2. 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请提出你的建议。
《学会正确归因》课件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消费者行为归因分析
总结词
消费者行为归因分析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挖掘,以理解消费者决策 过程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在消费者行为归因分析中,我们通常会考虑多种因素,如产品特性、价格、品牌形象、 口碑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消费者选择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真正原因
要点一
总结词
在归因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 能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许多外部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例如政策变化、经 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在进行归因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 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分析。如果忽 略了外部因素,可能会导致归因分析的结果不准确。
分析数据并确定归因因素
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探究各因素 之间的相关性,识别可能的影响因素 。
确定主要归因因素
在众多相关性中,确定对归因目标影 响最大的因素,这可能是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因素。
验证归因结果
验证归因结果的准确性
在得出归因结果后,需要通过其他途 径或证据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确保 归因分析的可靠性。
在开始归因分析之前,需要明确想要探究的问题或目标,例 如销售业绩的变动、用户行为的改变等。
确定归因目标的具体指标
将问题或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例如销售额、用户活跃 度等。
收集相关数据
收集与归因目标相关的数据
根据归因目标,收集与之相关的数据,例如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
确保数据质量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误差对归 因结果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应用领域
教育
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1. 课程背景介绍- 介绍归因理论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引入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
2. 目标设定- 理解归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掌握归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提高个体对问题归因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3. 教学内容- 归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内部和外部归因的区别与例子。
- 个体归因风格的分类和特点。
4. 教学过程4.1 引入环节-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归因偏差。
- 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因方法。
4.2 知识讲解- 分步骤介绍归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
- 解释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区别,并给出相关案例进行比较。
- 介绍个体归因风格的分类,如乐观和悲观归因等,并阐述其特点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3 学习活动-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和分享个体归因风格的案例,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情景模拟:提供一个问题场景,让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归因理论,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可能解决办法。
4.4 提示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归因多样性,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解释和评估方法。
- 分析正确的归因方法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5. 总结与反思- 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归因风格,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归因方法来提升心理健康。
- 提供反思问题,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6.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 以一个日常生活问题为例,运用归因理论分析其可能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7. 拓展阅读- 推荐相关的心理学书籍或期刊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归因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 引导学生关注归因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备注:此教案为简要示例,具体教学过程和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班会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合理归因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解释时所采用的原因归属方式。
合理归因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班会课中进行合理归因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
2.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常见的合理归因方式及其特点。
4.培养正确的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
4.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5.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6.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正确的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会归因活动方案
学会归因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在教育领域,归因是一种关键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会归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开展一系列的归因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2. 活动目标通过归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归因能力,提高学习动机和专注力,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3. 活动内容3.1 归因讲解在活动开始前,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归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并与个人行为和努力联系起来。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归因是指将学习成就归因于个人能力、努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认知过程。
3.2 归因实践步骤一:自我归因反思鼓励学生回想最近一次的学习经历,分析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并将其归因于个人的努力、策略使用、时间管理等方面。
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归因过程。
步骤二:相互分享学生们依次与同桌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归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归因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拓宽归因的视野。
步骤三:群体归因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和讨论某个具体的学习场景,例如一次考试的成绩,学生们可以就成绩的好坏,讨论可能的归因因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归因。
通过群体讨论,学生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归因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3 归因总结和反思在归因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归因对学习动机和效果有何影响? - 在学习中,你们通常如何进行归因? - 通过本次活动,你们对归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启发?4. 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归因活动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学生反馈调查:请学生针对这次活动进行匿名调查,收集学生对活动内容和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 学习成绩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后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升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 教师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否有所增强,以及学生对归因的运用是否更加灵活和智慧。
大学归因心理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归因心理的概念、意义和影响因素。
2. 帮助学生识别和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提高心理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
2. 归因模式的影响因素和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识别和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1. 归因心理相关资料。
2. 归因测试问卷。
3. 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归因心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归因心理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归因经验。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归因心理的概念、意义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归因心理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归因模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归因模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四、归因测试1. 教师发放归因测试问卷,让学生填写。
2. 学生分析自己的归因模式,并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归因心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归因心理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归因心理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归因心理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归因模式的影响因素和调整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归因模式调整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因模式调整的实践活动,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调整心态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归因模式调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归因模式调整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归因测试问卷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归因模式的理解。
学会正确归因
学会正确归因学会正确归因考试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常胜将军,谁都有考得不好的时候。
但是在考试没考好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会对这次考试采取不同的评价,从而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和下一次考试的结果。
一、归因的基本概念归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
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
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
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
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
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
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
归因研究的价值正在于归因是上一次行为和下一次行为之间的重要环节,具体地说,对上一次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将对下一次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那么,他就会自暴自弃,因为聪明和笨是自己无力控制的;相反,如果他将失败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他就会为了获得下一次的好成绩而付出努力,刻苦学习。
从这个角度而言,归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一、归因与教育的关系(一)归因与学习动机1、有利化倾向:自我评价总是趋向于对自己有利。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归结,通常通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个人特质或外部情境因素来完成。
合理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根据行为结果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解释行为。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使用合理归因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节合理归因班会课的教学设计: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询问学生他们对"归因"一词的了解程度。
2. 教师简要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何时和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
3. 教师列举一些示例,让学生尝试通过合理归因理论解释这些行为。
二、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概念,并解释这两种归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教师与学生合作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解释相关行为。
三、应用合理归因理论的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在学习和教育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合理归因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并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3.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归因的实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并尝试从合理归因的角度解释和改善。
四、案例分析和讨论(25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学习和行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这些案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归因结果并讨论不同归因对个人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总结各组的归因结果,并指导学生基于归因结果提出改进行为的具体措施。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总结合理归因班会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合理归因理论的应用。
合理归因教案
合理归因教学原理: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认识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后果。
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学习有关归因的心理学知识。
2.了解学生归因的特点,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在课上分析。
教学过程:一、暖身游戏:反口令教师: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心理活动课,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大家精神集中的状况好不好。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反口令”,也就是说一会我会给出一系列的指令,大家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比如我说“举左手”,你要把右手举起来。
指令:举左手、向右看、起立、坐下、左手摸右耳朵请刚刚所有指令都做对的同学分享一下他的经验。
(引入:归因的重要性)教师: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而我们的大脑或许是主动的或许是自动的会寻找事情成败的原因。
这个过程心理学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那是不是只有找原因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因杀人进了监狱,这个人有两个儿子,若干年以后一个儿子也因杀人进了监狱,另一个儿子却成了家,事业有成。
有人分别问他们,不料他们说了一句同样的话。
请同学猜猜看,他们说了一句怎样的话呢?(答案:谁让我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呢?)大家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两个儿子对自己不同的生活走向所做出的归因看似相同,但在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把失败归结于自己受了杀人犯父亲的遗传,不可能会有好的作为;而另一个把成功归于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外界环境的先天不足。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目标:学习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其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时间:2小时
教学内容:
1. 引入(10分钟)
- 使用真实案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思
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30分钟)
- 介绍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定义。
- 解释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心理
健康问题。
- 解释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区别,并展示示例。
3. 案例分析(40分钟)
- 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归因方式,讨论
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思考为什么我们倾
向于使用某种归因方式。
4. 归纳总结(20分钟)
-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答案,总结归因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提醒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来改善心
理健康。
5. 小结和展望(10分钟)
- 复习本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归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学方式: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探讨。
评估方式:小组讨论成果评估、个人思考总结。
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案例分析材料。
注:教案不含标题,仅为教学内容的描述,以避免标题相同的文字。
学会正确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教案
学会正确归因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第八课)一、教学目标:了解归因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树立自信。
二、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如果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演了一部非常糟的电影。
你会怎么解释呢?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许他那阵子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家里突然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许他因为搭档太差劲,而不能发挥如意。
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演员。
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
如果你选择了前三个之类的非赏演技的原因,你还会喜欢那个演员,如果是最后一个归因,你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了。
换一个主人公,你有一次考得特别好,你又会怎么解释?碰的?还是你那天心情特别好,意外?还是你终于考出了真实的水平了?如果你把考好的原因归为前两因类,则你不会更从地对自己有信心,对运气一类的,你会因此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两例都说明了同一行为不同归因的不同效应。
我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寻找自己和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就叫“归因”。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
提问:你们对这次月考满意吗?那么你们是如何归因的?是稀里糊涂地让它过去,还是真正地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呢?其实,我认为:输或赢都要明明白白,只有明白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你才能有的放矢。
(二)新课讲解:1、现在,我请大家写下你们这次考试失败或者成功,原因是什么?将认为自己失败的与认为自己成功的分开。
根据反馈来分析,向学生解释正确归因的方法。
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分析学习或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
认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
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归为运气好,任务容易、自己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甚至无能。
(积极归因:当失败时,要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够的,只要我努力了,无论下次任务有多难,我都可以战胜困难”)2、指导学生阅读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败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教案名称: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了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掌握归因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学会运用归因理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5. 能够运用归因理论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归因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运用归因理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5. 运用归因理论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难点: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示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讨论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来加深学生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入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影响因素2. 讲解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等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归因方式和原因2. 学生讨论归因理论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和影响四、讨论互动(20分钟)1. 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他们对心理健康和归因理论的看法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五、总结和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归因理论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以一篇文章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来提升心理健康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归因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了如何通过归因理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
3-正确归因
正确归因不断进步【辅导目的】⒈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积极归因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归因意识。
2.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归因类型。
⒊通过辅导,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积极的归因。
【辅导重点】⒈分析、了解常见的归因类型。
⒉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积极归因的重要性。
【辅导难点】⒈启发引导学生领悟积极归因的重要性和消极归因的害处。
⒉培养积极归因意识。
【辅导过程】热身活动:全体同学起立站好,按顺时针方向围成一个大圈,后面同学给前面同学捶捶背、敲敲肩、拍拍腰。
口号是:捶捶你的背啊一天不觉累呀;敲敲你的肩啊,一天不觉烦呀;捶捶你的腰啊挺直身板走啊!进入主题:对于自己首次的月考成绩,如果让你对它简单评价一下,你会如何说?“嗨,成绩!我对你比较满意哦!”“我对你非常失望,我的成绩!”······一个人遇到挫折、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
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即你对学习、生活、工作成败的原因作出判断。
归因模式(三维度四因素)?内部归因: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
外部归因: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稳定性:行为原因是否稳定,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归因模式图内控外控稳定性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定性努力运气下面我们做一个学习检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寻找学习失败的原因,请大家拿出纸笔,把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题号写在纸上:1、没有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2、我不喜欢任课教师3、学习科目过于枯燥4、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5、学校吃住条件差,没法学习6、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7、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8、我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9、班级学习风气不好10、我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11、同学令人讨厌,影响我学习12、我学习基础不好,跟不上13、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14、我自己努力不够15、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是不考16、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17、考题总是太难18、我对学习没有兴趣19、情绪不稳,常被无端的情绪干扰20、本身能力不够,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如果你认为符合或比较符合自己的,请把相应的题号写下来。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二、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2. 如何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技巧解决问题四、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合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解释方式。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
2. 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积极归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对合理归因产生兴趣和共鸣。
2. 理论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归因方式。
4. 角色扮演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5. 总结:总结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2. 学生案例分析报告3. 教学实践观察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合理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素质。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合理归因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失败观,认识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和原理:介绍合理归因方式的内涵、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合理归因。
2.合理归因方法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合理归因方法,如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等。
3.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合理归因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方法解决问题。
4.自我调节情绪: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合理归因方式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成功与失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归因。
4.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选择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首先,教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应包括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和冲突解决等核心内容。
确立这些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确保教育活动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组织。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案中应包含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
例如,通过讲授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及其影响;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还能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视频或动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个人经验,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的个人联系。
评价与反馈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期进行的学生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课后的反思和反馈环节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识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最后,教案还应该考虑包容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因此教案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差异,并提供适应不同学生的资源和活动。
例如,为非母语学生提供额外的语言支持,或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正确归因》教学设计
《正确归因》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归因理论是个体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理论。
高中学生因为心理不够成熟,未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等种种原因,学习或生活中行为的成败容易引起消极情绪,因而有必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调整心态,积极地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分析自己学习成败原因的方法。
2、培养勇于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性格。
三、课前准备1、了解班上学生的段考情况2、准备三名进步较大的学生谈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以及他们是怎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
3、准备两则案例分析。
四、课时一节课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设计问题情景,分小组讨论:段考中,考出自己最满意成绩的是哪些科目,考得最不理想的又是哪些科目,原因是什么?现在的感受怎么样?讨论完后,各小组派两名代表发言。
(二)教师归纳当人们对自己做一件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一般会从下面的因素着手:(成就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最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自豪感、用任感,自信将来还会做得更出色,产生这种期望。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暂时的因素,不会期望将来做得更出色。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因素,容易预测将来的失败,产生自卑感;归因于外部稳定因素,则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而将失败归因于暂时因素,则期望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
我们知道,情绪的产生决定于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观念。
那么学会正确归因,就是使自己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顺境中学会不断地激励自己,从而不断提高。
(三)案例分析(学生个别发言,教师分析总结)案例一:小李是一名高中学生。
他在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他的学习情况,可他的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
可上高中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便处在中等水平,对此他感到学习压力很大。
平时他学习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到很晚,电视也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体育课除外)。
这次期中考试他又没有考出自己所期望的成绩,他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失眠。
请你帮小李分析一下他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告诉他以后该怎么改进。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合理归因教学理念:一个人把他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
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准备: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游戏导入:穿针引线——幻灯一1、说明游戏规则:①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
归因方法心理教案
归因方法心理教案教案标题:归因方法心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归因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归因方法的概念、原理和实际运用。
通过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掌握归因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归因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归因方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归因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理解归因方法在心理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归因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归因方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归因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归因方法在心理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归因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归因方法的相关教材和案例。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行为背后原因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些行为?他们是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知识讲解:1. 介绍归因方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解释归因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提供心理学研究中使用归因方法的案例。
案例分析: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归因方法的案例。
2.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3.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拓展活动: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运用归因方法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2. 学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总结和评价:1. 对归因方法的定义、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总结。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归因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论文,了解更多归因方法的应用案例。
2. 引导学生思考归因方法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如教育、社会学等。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归因方法的相关教材和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正确归因(一)归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行为作原因推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换言之,它研究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行为的原因。
不言而喻,人的行为原因是多重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解只从某些方面去推论和解释。
人们如何去解释行为的原因?各种人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否有差异?有无众人皆遵循的规律?不同的原因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心理学家对这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作了探讨,从而形成了现代归因理论的构架。
因此,归因理论是近十年来社会心理学中一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已从基本概念发展到实际应用范围,对理解人们的行为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1、成就动机低的人具有如下归因特点:⑴把成功较多归因于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不认为努力是成功的因素,因此不爱参加有关成就的活动。
⑵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因此面对失败时容易放弃。
⑶选择太易或太难的任务,因为过易或过难的任务产生最小的自我评价的反馈(太难的任务,失败了可推诿个人责任;太易的任务,容易成功,成就感不强)。
⑷认为结果与努力关系不大,因此付出相对少的努力。
成就动机和成败归因关系的研究在教育上有其应用价值。
例如,怎样的原因解释会如何影响教师施行奖励和惩罚,因为归咎于他没有做出努力;能力低但付出高的努力的学生比能力高亦付出同样努力的学生受到更多的鼓励。
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归因的影响而变化。
把成功归因于努力,但不倾向把失败归于缺乏努力,但不把成功归因于高努力的人,表现出最小的自我奖励。
纳维研究了先前的成功率和现在结果的差异对归因的影响。
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过去屡屡失败现在成功了,或者过去成功现在失败了,那么人们大多会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机遇和努力。
当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结果一致,过去成功现在也成功,过去失败现在也失败,则倾向于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和任务难度。
维纳研究了成就动机和归因的关系,他的研究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具有如下归因特点:⑴把成功归因于高的能力和努力,因此当取得成功时,提高自我奖励或提高自豪感。
⑵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因此面对失败能坚持努力。
⑶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因为中等难度的任务会产生最大的自我评价的反馈(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就感越大,但也很难实现。
中等难度的任务最富挑战性)⑷认为结果是努力决定的,因此工作努力。
2.归因偏差归因理论的构架是以人民总是用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为假定的,因此它的一般形式中包含一种逻辑的、合理的机制。
然而人的行为并非都是纯粹理性和逻辑的,归因过程往往产生偏差。
有些偏差来自认知,有些偏差来自动机。
⑴对个人内在素质的过分归因指观察者通常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行为者内在素质的重要性。
凯利说:“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外在原因(前后关系的因素)只得到很少的考虑。
”心理学家罗斯把这种倾向称为“主要的归因错误”。
罗斯等人在大学里的一项实验说明了这种结果。
他把学生配对组合,一人扮演回答者,一人扮演提问者,进行一场智力测验。
提问者可随意按自己的思想拟订10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每次问一个。
回答者平均答对其中的六个问题。
然后要求他们各自评价自己的一般知识。
75%的回答者评价自己的一般知识低于提问者对自己的评价。
即使回答者知道这种情境鼓励提问者选择其擅长的知识去提问,但是他们仍认为提问者的知识比自己的多。
这表明他们只强调了提问者的内在因素,而忽视对提问者有利的情境因素,从而犯了主要的归因错误。
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实验者强调情境在影响行为上的重要性,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会反过来过高估计情境的原因。
但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强调了情境因素,人们也倾向于过出过分的内在素质的归因。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被试参加一个演讲会,并告诉被试发言者是按自己的意愿讲话。
这样,发言者的发言被认为是他真实的观点。
但在最后实验时,又告诉被试,发言者对他们的发言是没有选择的,发言内容是由实验者提供的明确论点写成的,而发言者只不过是宣读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作用消失了,讲话人的观点不再被认为是他的真实观点。
这说明,只是在情境强制的最极端的条件下,观察者才最后被迫承认外在力量的显著作用。
⑵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别行动者突出情境的作用,倾向于情境归因;观察者强调行动者素质的作用,倾向于内在归因。
这就是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别。
尼斯伯特等人的实验证明了这种偏差。
他们要求大学生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目前的专业以及他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的女友,然后要求他们为自己要好的朋友写个类似的答案。
结果大学生为他们的选择所列举的理由都是强调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在解释他们朋友的选择时,大学生则倾向于强调这些人的个人特征,强调内在因素在决定他人行为时有更大的影响。
对这种行动者一一观察者在归因中的差异,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由此自然得出不同的结论。
行动者对于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体验要比观察者知道得多。
这样。
行动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任何特殊情况下他的行为的区别性。
他很容易把行为归因于特殊情境中的特殊性质,而不同意归因于他内在的素质和特点。
另一方面,观察者对过去情况了解很少,只注意到现时现地存在的行动者。
例如,当看到一个人屈服于社会压力时,便可能得出结论说,这个人意志薄弱,容易屈服。
相反,行动者很了解他自己的过去,知道自己并不轻易屈服,之所以顺从是由于对方确实有理。
第二种解释是为多数研究者所欣赏的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别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认识的不同倾向性。
行动者的着眼点在于他周围的环境,观察者的着眼点则是行动者本身。
心理学家用格式塔知觉心理学的原则解释:对感官感觉来说,同背景形成对比的刺激物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即图形比背景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行动时时,行动者着眼于情境的线索——环境的吸引、排斥和限制,他的行为是与这些相互一致的。
因此,行动者认为他的行为是对这些线索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是由他们引起的。
然而,对观察者来说,情境的线索并不那么招人眼目,引起他注意的是行动者的行为。
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就是说,行动成了和情境这个背景形成对比时的图像。
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的行为吞没了整个背景,成了图象,因此它也就吸引着我们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它(行动者)。
而另一方面,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成了图像,情境吸引人们做出因果解释。
因此,一般的概念认为,凡是图像化了的东西都是引人注目的,凡是引人注目的东西又都可以被认为是情境中的因果力量。
如果行动者和观察相互换位,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情况就迥然不同。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要求成对的被试进行简短的交谈,另外两个被试在旁观察。
然后询问这些人,个人素质和情境特点对交谈行为的影响如何。
被试表现出通常的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差别。
观察者强调内在素质,行动者强调情境。
以后又让一些行动者和观察者看谈后录象。
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他一样,即变成了观察者的角色;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看这个情境。
这样的换位,就使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差别大大减少。
更多的行动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内部归因。
采用这种“心理换位”的方法,对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增强人际之间的相互了解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⑶防御性归因把成功归结于自己内在的原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良好品质;把失败归结于外在因素的作用,如坏运气、恶劣的环境、无法克服的障碍等。
这是一类利己的的归因偏差,其目的是为加强自我或维护自尊心。
如老师倾向于把学生学习好归因于自己教学有方,把学生学习差归因为学生本人不刻苦努力。
同样,学生把自己成绩好归因为自己的刻苦、能力强,成绩不好则归因于老师教学不好。
西阿第尼等人做了一项实验,以验证从个人利益出发形成的归因差别。
他们要求别尽力说明另一个人(实际上是个实验助手),指定说服者要支持某个观点,并给说服者提供了完备的标准陈述。
其他被试为旁观者。
指示实验助手要么装得很容易被说服,要么装得顽固不化的样子。
最后要说服者和观察者评价实验助手是否很聪明,而做为中间人的观察者却不这样认为。
当说服者的劝说失败时,即实验助手不接受他的观点时,就被他评价为不聪明,同样旁观者也仍持相反的看法。
显然,说服者把被征服的对手誉为聪明,这更加突出了自己的能耐,而把劝说失败归为对手的迟钝、愚笨。
对防御性归因,心理学家提出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防御性归因是建立在维护自尊心的动机性需要的基础上。
当成功时,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努力等内在素质,可增强人的自信和提高对自己的评价,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把失败归因于外在环境,可减少挫折感,保护自尊心。
因此,归因很容易因自尊心的需要带上偏见,导致人们总要把好的事情归于自己,而避免承担坏事的责任。
另一种解释认为,防御性归因与人的认识有关。
人们一般是对成功的体验多,而对失败的体验少。
如从小学、中学、大学很少有不及格的成绩,因此,失败要比成功更使人感到意外。
换言之,对成功的体验是连贯性的,而失败常常是偶然的。
凯利的三度理论已指出,高度的一贯性会使人倾向做出对个人内在素质的归因,而低度的一贯性会使人倾向做出环境归因。
如果我总是这样做,那可能是我的动机促使,但若我的举动与过去相异,那可能是外在环境在起作用。
有的学者对此解释有异议。
他们认为大部分人并没有普遍的成功体验,人们对成功的评价具有主观性质,没有绝对的标准。
所以仅以对过去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来解释防御性归因是难以立足的。
㈡青少年的归因问题在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社会教化内容及个体内化的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个体的知觉和评价系统。
个体是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的,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知觉的,这个问题是直接关系着对个体社会化中主观能动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了解,甚至关系着整个社会化的进程。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内在行为的过程。
个体对周围世界的一至理解的需要和控制环境的需要是人们进行行为归因的内在原因。
在少年社会化,少年总是倾向使自己的判断与社会公认的正确判断相一致,希望能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成功预言人们如何行动,以期达到控制环境的目的。
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个体在社会进化过程中积极地去知觉、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在其中获得有益于社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
归因可以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
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努力程度等;外归因是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任务难度、机遇等。
由于少年社会知识和经验缺乏,因而有时导致归因的不正确,成为归因偏差。
如人们归因时,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内归因,对他人的成绩出于种种原因却常作外归因。
如学生认为自己的良好学习成绩是自己的努力和聪明,而对别的同学的好成绩,则认为是机遇好、老师偏爱等。
同时,归因偏差也有非动机性偏差,即并非出于嫉妒、自尊等动机而发生的归因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