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附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3aee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天体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
2.昼夜交替原理
3.四季更替原理
4.节气的作用
二、天气气候
1.气温、气压、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风的原因和分类
3.云的形成和类型
4.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方法
三、生物多样性
1.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4.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四、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3.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常见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五、家庭和谐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文明用语和行为的重要性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质
4.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六、安全知识
1.交通安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原则
3.身体卫生的保护方法
4.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上就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基础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实际应用,重视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同时注意实践应用和生活实用。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4c33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8.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部答案【一、第一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自然现象?答案:自然现象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原因形成的各种物质的变化或状态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
例如,太阳升起是一种自然现象,雨季有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问题二:简单凝结是什么?答案:简单凝结是指当空气冷却到达它的凝结温度(绝对温度)时,湿气就会变成液态,从而形成小水滴。
当水簇粒凝结成水滴之后,这种过程叫做简单凝结。
(三)问题三:什么是水的三态?答案:水的三态指的是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形态,它们在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冰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融化为水,水加热可以汽化。
(四)问题四:怎样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答案: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检查水中是否有污染,比如水中有污染的话就会降低pH的值,可以使用pH试纸检查;此外,水中的污染物也会引起水质的变化,可以通过使用水质分析仪器来测量检测不同的污染物。
【二、第二单元】(一)问题一:什么是蒸发?答案:蒸发是指物质进入空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将液体物质转化为气态或潜热物质,并从容器中脱离出来。
蒸发反应通常会带走液体的热量,使容器内的温度变低,蒸发后液体的体积会变小。
(二)问题二:什么是冷凝?答案:冷凝是指物质从气态向液态变化的物理现象,它通常结果水,是通过降低物质的温度实现的。
当空气被冷却到它的凝结温度(比对应湿度和绝对温度)以下时,气态物质就会析出液态细小水簇粒,从而形成凝结或露水。
(三)问题三:如何处理冷凝水?答案:使用一个合适的健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和处理冷凝水,以防止建筑物内潮湿、滋生微生物、污染环境、损坏建筑物及对居民的健康有害等问题。
(四)问题四:什么是水运行的特性?答案:水运行的特性指的是水的流动方式,包括快速流动、低粘性、高温容量、低比热等特性,它们是水能够流动的关键因素。
此外,水的流动也受到水中的物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附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fbd10ee06eff9aff80715.png)
三年级科学(上)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5、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6、让小物品站在手指上不倒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保持平衡。
(√)7、我们探究事物的经历与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有相同的地方。
(√)三、写出你已知的科学探究步骤(按顺序写)(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1、( 4 )发明了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电影是根据( 1 )解释制作而成的。
(1)罗杰特(2)居里夫人(3)李时珍(4)琴纳2、科学家工作的一般顺序是(3142 )(1)作出假设(2)得出结论(3)提出问题(4)寻找证据第二单元一、填空题:1、校园里花树和昆虫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会死亡需要营养能长大会繁殖后代。
3、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物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动植物的主要不同点是动物能靠自己的力量移动,而植物不能。
(√)2、分析是发现事物共同特征的最好方法。
(×)3、树叶虽然存在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的生长方式完全相同。
(×)4、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5、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三、请你分类:家鸽、鸟、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蛇、马、海鸥、蛙1、地上跑的:如非洲象大熊猫马2、地上爬的:如乌龟蛇蛙3、天上飞的:如家鸽鸟蜻蜓海鸥螳螂4、水里游的:如乌龟娃娃鱼蛇蛙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水是没有(1236 )的(8 )体。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97e2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8.png)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9c67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e.png)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复提纲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看、听、摸、问、测量和闻等。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茎的质地和寿命长短等。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子,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这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包括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有: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和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可以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观察蜗牛时,要注意观察它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和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和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和肛门。
6、蜗牛和蚯蚓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6d62fe4028915f804dc291.png)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9ae4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根和茎、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绿色植物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
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如蝴蝶)、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如人类)。
动物繁殖的方式:卵生和胎生。
三、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人造材料(如塑料、金属)。
材料的性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导电性等。
材料的用途: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用途,如木材用于制作家具,塑料用于制作包装材料等。
四、天气与气候天气的变化: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预报的作用: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做好出行和生活安排。
五、水与空气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流动性,能溶解多种物质。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空气的作用: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支持燃烧等。
六、科学探究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使用感觉器官或工具进行观察,用图表或文字记录观察结果。
七、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子产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天气与气候、水与空气、科学探究与方法以及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等多个方面。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a826d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9.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助燃、可以传播声音、可以改善环境等。
日常生活中的空气锤、气垫船、热气球、风车等。
2.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4.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5.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6.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7.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充气床垫、轮胎、喷水壶、商场门口充气门柱、大型充气玩具、风镐、气枪、喷雾器、公共汽车门、水火箭等。
8.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水会漏下去吗?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内的空间,所以水不会漏下去。
9.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纸团会不会湿?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水杯内的空间,水无法进入倒扣的杯子,所以纸团不会湿。
10.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了塑料瓶内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
11.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我的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12.学生活动手册答案:问题我的猜想看到的现象我的结论水会漏下去吗?水不会漏下去。
水漏不下去空气占据一定的空纸团会不会湿?纸团不会湿。
纸团不湿间。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
气球吹不大2.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②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o③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abe88ab7a45177232e60a2a7.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与树类似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7、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10、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1、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2、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1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4、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5、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7、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新鲜的叶是有生命的; 落叶是死的。
18、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19、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0、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最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可打印)
![最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62d559746c175f0e7cd137bb.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水沸腾了一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增加;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2019)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6164044af46527d3240ce0c2.png)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2019)第一单元植物1.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子(闻)和(测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与小草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6.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9.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0.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286e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4.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上册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他们还将了解到物体可以通过加热、冷却、拉伸、压缩等方式发生变化,进而认识到物体的性质是可以改变的。
2. 材料的来源和分类学生将了解到常见材料的来源和分类。
他们将学习到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纸张等)和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的区别,并能够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3. 空气的存在和质量学生将学习到空气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我们周围。
他们将了解到空气的质量有轻重之分,并通过实验了解到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4. 水的性质和循环学生将学习到水的基本性质和循环过程。
他们将了解到水的各种用途,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水的自然与人工循环等。
5.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学习到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6.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了解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7. 环境保护学生将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将了解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并将学会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天气和季节学生将学习到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他们将认识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了解到天气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并能够简单预测天气的情况。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为重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同时,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6e94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c.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02f9f4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e.png)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
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
(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
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
(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
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
(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
(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c60d0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8.png)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单元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 物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种。
2. 物质的性质:- 溶解性: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 导电性:物质能否导电。
- 导热性:物质能否导热。
-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化和沸腾温度。
3.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改变,但本质不变。
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和变化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组织。
- 动物具有头、躯干、四肢等部分。
2. 生物的生长:-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
- 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进行生长。
3. 生物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 动物经历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阶段。
单元三:电的探索1. 电的产生:- 电可以通过摩擦、化学反应和磁场等方式产生。
2. 电的性质:- 电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
-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 电能够传导电流。
3. 电的应用:- 电能够点亮灯泡、使电风扇旋转等。
- 电能够用于通信、发电等方面。
单元四:物体的运动1. 运动的方式:-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方向运动。
- 循环运动:物体按照一定轨道循环运动。
2. 运动的规律:- 物体运动需要推力或拉力。
-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 物体的质量越大,需要的力越大。
3. 运动的变化:- 物体的速度可以加快或减慢。
- 物体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
单元五:光的探索1. 光的产生:- 光可以通过光源产生,如太阳、灯泡等。
- 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产生。
2. 光的传播:- 光可以直线传播。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3. 光的应用:- 光能够使物体可见。
- 光能够用于照明、摄影等方面。
单元六:天气的变化1. 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d4a6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7.png)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1.物体有哪些性质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硬度、透明度等是物体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不同性质。
2.物体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拉、压、挤等方式进行改变。
同时,物体的颜色可以通过染色等方式进行改变。
3.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空是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氮气、氧气和微尘对太阳光的散射。
由于气体分子的大小比可见光短,所以对蓝光的散射较为明显,而对红光的散射较少。
4.水是怎么产生的水是由两种气体——氢和氧在一定条件下结合而成。
一般情况下,水的产生是通过让氧气和氢气进行燃烧产生水蒸气,然后冷却后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
5.冷暖空气的运动地球表面受太阳的照射,不同地区受到的热量不同,形成了冷暖气团。
冷气团比热气团密度大,下沉形成高气压,天空晴朗;热气团比冷气团密度小,上升形成低气压,天空多云或下雨。
6.四季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地球倾斜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春季太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气温适宜;夏季照射角度较大,气温较高;秋季太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气温适宜;冬季照射角度较小,气温较低。
7.饮食均衡饮食均衡是指各种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符合人体的需求,并在适度摄入的基础上,保持营养摄入的动态平衡。
饮食均衡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保障。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等。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垃圾分类、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节约用水等。
9.天气相关知识天气一般分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气温、风向等来判断天气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
这些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b22c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b.png)
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第1课动物的四肢1.在科学上,我们把动物的四条腿叫做四肢,两条前腿叫前肢,两条后腿叫后肢。
2.猫的四肢前端叫做猫足,猫足有爪子和肉垫组成,特点爪子锋利、肉垫柔软和弹性。
猫足的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爪子有爬树、搏斗、捕食等作用。
3.猴子的前肢细长而且灵活,有助于攀爬。
海龟的四肢如桨,鳍状,利于海中游泳。
袋鼠前肢短小而后肢发达,善于跳跃。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骆驼脚掌宽大、厚实,不容易陷进沙漠里面,脚掌厚实可以隔热,保护脚不被高温的沙子烫伤。
4.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第2课动物的皮肤1.鱼的身体表面最明显的特点:皮肤表面覆盖鳞片。
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体表面有黏液,利于鱼在水中生存。
2.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在气球外面涂上洗洁精模拟鱼体表面的黏液。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动物皮肤表面是不一样的。
有的覆盖着鳞,有的覆盖着毛,有的覆盖着甲。
4.鱼身体的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
5.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模拟实验。
6.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7.鸭子的皮肤防水、海豚皮肤能减小阻力、河马皮肤不防晒、变色龙皮肤变色、北极熊皮肤保暖。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d276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d.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分为直根(如胡萝卜)和须根(如葱)。
- 茎的作用: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
茎有直立茎(如杨树)、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匍匐茎(如草莓)等不同类型。
- 叶的作用:制造养料(通过光合作用),蒸腾水分。
叶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 花的结构: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
-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对种子有保护作用。
- 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种子里面有胚根、胚芽、子叶等结构。
2.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条件。
-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 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生活在土壤中,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是环节动物。
- 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是昆虫,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 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金鱼的身体表面有鳞片,能减少水的阻力。
- 鸟: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羽毛,骨骼轻而中空,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鸟适应飞行的特点包括减轻体重(如骨骼中空)、有适合飞行的翅膀和羽毛、高效的呼吸系统等。
2. 动物的生存。
- 动物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生存条件。
-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觅食方式和栖息地。
例如,松鼠生活在树上,以坚果为食;青蛙生活在池塘边,以昆虫为食。
三、水。
1. 水的性质。
-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装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2、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
3、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5、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
6、让小物品站在手指上不倒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保持平衡。
(√)
7、我们探究事物的经历与科学家工作的过程有相同的地方。
(√)
三、写出你已知的科学探究步骤(按顺序写)
(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 4 )发明了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电影是根据( 1 )解释制作而成的。
(1)罗杰特(2)居里夫人(3)李时珍(4)琴纳
2、科学家工作的一般顺序是(3142 )
(1)作出假设(2)得出结论(3)提出问题(4)寻找证据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校园里花树和昆虫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会死亡需要营养能长大会繁殖后代。
3、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物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动植物的主要不同点是动物能靠自己的力量移动,而植物不能。
(√)
2、分析是发现事物共同特征的最好方法。
(×)
3、树叶虽然存在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的生长方式完全相同。
(×)
4、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
5、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
三、请你分类:
家鸽、鸟、螳螂、斑马、乌龟、非洲象、大熊猫、娃娃鱼、蜻蜓、
蛇、马、海鸥、蛙
1、地上跑的:如非洲象大熊猫马
2、地上爬的:如乌龟蛇蛙
3、天上飞的:如家鸽鸟蜻蜓海鸥螳螂
4、水里游的:如乌龟娃娃鱼蛇蛙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水是没有(1236 )的(8 )体。
(1)气味(2)味道(3)颜色(4)重量(5)体积(6)透明(7)气(8)液
2、水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或扩散的现象叫做(1 ),(3 )使水表面尽量缩小。
(1)毛细现象(2)水的压力(3)水的表面张力
3、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低,受到的水的压力( 1 )。
(1)越大(2)越小(3)不变
4、水污染主要是由( 3 )造成的。
(1)自然灾害(2)宇宙射线(3)人类的活动
5、易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2 )
(1)木屑(2)洗衣粉(3)沙子(4)面粉
6、在水中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是(3 )
(1)塑料(2)铁丝(3)纸巾(4)卵石
7、在装满水的杯中加入回形针,水不溢出来的原因是水有(4 )(1)浮力(2)溶解性(3)压力(4)表面张力
8、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 1 )
(1)65% (2)85% (3)95% (4)10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
3、固体、液体、气体都有可能溶解在水里。
(√)
4、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用不完。
(×)
5、不了解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闻或尝。
(√)
6、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
(√)
7、从物体中挤出的水就是物体的含水量。
(×)
8、水的表面是平的。
(×)
9、“曹冲称象”的方法利用了水的浮力。
(√)
10、物体在水中溶解了,就是物体不存在了。
(×)
三、问答题:
1、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答:砖块中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2、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1)可以从对动物植物人类三方面的影响回答。
如:水污染会使鱼死亡,树木死亡,庄稼在污染后,人类食用后会出现各种疾病。
(2)①做好宣传,让大家知道污染会造出的严重后果。
②从自己做起,不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工业污水、废气经处理后排出,少向庄家喷农药,用物理方法防虫害
第四单元
一、填空题:
1、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天然材料;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人造材料。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也可以用来造纸。
3、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表面有光泽、传热好、易变形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不易降解。
二、排序题:
把木料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起来。
(1)漂白纸浆(2)剥去树皮(3)沥干水分(4)将木头切成小片(5)将木头煮烂成浆(6)烘干水分压成纸张(7)搅拌纸浆
顺序是:2457136
三、问答题:
1、写出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
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
2、写出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
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璃
3、各种同颜色同大小的纸有哪些不同?
牢固程度、毛边、吸水性、透明度
4、尽可能写出纸的用途。
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等。
四、连线题:
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结实
较为结实
棉线吸水性强
吸水性弱
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
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
人工合成纤维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
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第五单元
一、填空题:
1、课文要求我们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降速度”的观点。
3、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有查资料,观察和实验。
4、科学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1) 在仔细观察的活动中提出问题;
(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3) 在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爱提问时人类的天性。
(√)
2、信息卡是记录或呈现信息的方式。
(√)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不一样。
(√)
4、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我们现在可以研究的问题。
(×)
三、问答题:
1、在我们选择研究的问题时,应多提什么样的问题?
答:(1)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找到答案的问题
(2)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