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和理解物理课程内容。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和力1. 物体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受力平衡。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施加在不同物体上。

5. 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章声学1. 声的特性: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受。

2. 声音的参数:频率、振幅、波长等。

3. 声音的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 回声和多次回声的原理。

5. 声音的利用:如声纳、听诊器等。

必修二第三章光学1. 光线传播的基本规律: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镜面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原理。

3.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 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偏离原路线。

5. 精密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等。

第四章电学1. 电荷与电场: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电场。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电阻和电路图的基本元素。

3. 电阻和导体的特性:导线、电阻的材料和形状对电流的影响。

4.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并联与串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和性质。

必修三第五章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热量的传递方式。

2. 物体的热学性质:热膨胀、比热容等特性。

3. 热传导:不同介质中热量的传递方式。

4. 热辐射和黑体辐射:吸收、辐射和传播的特性。

5. 热功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热机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光学1.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2.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实验现象。

3.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原子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

4. 半导体和光电子器件: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和光电特性。

5. 核能与核反应:核能的利用和核反应的基本原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对比★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19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年轻学者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使亚里士多德统治人们近2000多年的理论陷入困境,伽利略的猜想是( )A.重的物体下落得快B.轻的物体下落得快C.轻、重两物体下落得一样快D.以上都不是2.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的方法D.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5.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t的最大困难是( )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C.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6.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7.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1.C2.C3.ACD4.D5.B6.B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测得小球通过的位移跟所用时间的二次方之比是不变的,即===…由此证明了小球沿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且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结合运动学公式我们可知,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错误;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选项B正确;斜面长度一定时,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选项C错误;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小球到达底端所需的时间越短,选项D错误.7.C解析: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先对亚里士多德对落体运动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大小石块捆在一起下落得出与其矛盾的结论;猜想——下落的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数学推理——如果v∝t,则有x∝t2;实验验证——设计出斜面实验并进行研究,得出光滑斜面上滑下的物体的规律x∝t2;合理外推——将光滑斜面上滑下的物体的规律x∝t2推广到落体运动.从探究的过程看,选项C正确.①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2)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4)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共点力的作用,每个力各自独自地产生作用效果,好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5)效果性:力作用在物体上总是要产生一定作用效果的,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绝对性:力与参考系的选取是无关的(7)瞬时性:力可以瞬时产生,瞬时消失,可以在瞬间突变②悬挂法、支点法支点法:用支点将薄板撑起,当薄板水平静止时,支点可认为是薄板的重心悬挂法:二次悬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线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两条竖直线的交点就是重心。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物体所受合力变小B.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D.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答案:CA.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支持力为N,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依题意有N=(mg−F)cosθ因F<mg,物体能静止于斜面的条件为(mg−F)sinθ≤μN=μ(mg−F)cosθ可知μ≥tanθ这是物体能够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与F是否减小无关,即力F减小后,物体仍能静止于斜面上,则其合力仍为零,故A错误;BCD.依题意,在拉力F作用下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F)sinθN=(mg−F)cosθ若减小力F其他不变,可知N变大,f变大,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轻杆AB的A端用铰链连接在竖直墙上,B端用轻绳BD系一重物G,轻绳BC的一端连接轻杆B 端,另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的C点,且轻绳BC水平。

现保持轻杆AB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不变,改变轻绳BC的长度,使轻绳与竖直墙的连接点C上移,直到轻绳BC垂直于轻杆AB,在连接点上移过程中,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 BC减小,F AB增大B.F BC减小,F AB减小C.F BC增大,F AB减小D.F BC增大,F AB增大答案:B对轻杆B端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受竖直向下的拉力G、沿轻杆方向的弹力F AB和沿轻绳方向的拉力F BC,根据力的合成作出G与F AB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F与F B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G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F AB的方向不变,则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逐渐变为与F AB垂直的虚线位置(如图乙所示),这一过程中,矢量三角形逐渐变小,所以轻绳BC所受弹力F BC和轻杆AB所受弹力F AB出的大小均减小,ACD错误,B正确。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静止 从静止到运动
脚踢
运动中由运动到静止
扑住
运动中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头顶
静止 从静止到运动
脚踢
足 球
运动中由运动到静止
扑住
运动中头顶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运 动 状 态 均 发 生 改 变
4.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 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 拉力。
作业:
书本P53
2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 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 在物体之外。
思考: 质量均匀分布、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如 何确定?
悬挂法测物体的重心: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 度随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 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 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 似。
树枝被积雪压弯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 简称 牛 ,符号是 N 。 3、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 形变 。 2)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 单独存在,两物体间的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同时变化。
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1. 力的世界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物理课上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尤其是力和运动这一块。

想想看,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和力打交道,别看你在沙发上懒洋洋地躺着,其实你也是在抵抗重力的“恶势力”!是不是有点意思?1.1 力的定义先来讲讲力。

简单来说,力就是能让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东西。

就像你推朋友的背,可能他一下子就往前冲,或者你在拔一根草,它可能会“屈服”在你的强大魅力下!这时候,你用的就是力。

这里有个小常识:力是有方向的,往哪儿推就往哪儿动,真是“推得动”的艺术。

1.2 力的种类然后,咱们要了解不同的力。

重力、摩擦力、弹力……哎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小伙伴,各自有各自的角色。

重力是个“厚脸皮”的家伙,永远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摩擦力则像个“拦路虎”,总是在你滑冰或骑自行车的时候,给你点小麻烦。

而弹力就像是“弹跳的小兔子”,只要你给它一点儿“鼓励”,它就会跳得老高。

2. 运动的奥秘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运动。

运动这东西可神奇了,谁能想到一个小球从高处掉下来,竟然能以这样的速度砸到地上呢?哎,讲真,物理就是这么酷!2.1 运动的定义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咱们平时走路、开车、骑车,都是在运动。

特别是当你赶公交的时候,那种“飞奔”的感觉,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物体的运动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它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要提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等。

嘿,别担心,听起来复杂,实际就像吃饭一样,慢慢来,总会懂的。

2.2 运动的类型运动的类型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简单明了,就像你开车走直路,不会转弯的那种;而曲线运动就像你在游乐场玩“过山车”,转来转去,刺激得不要不要的!这两个类型就像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乐趣。

3. 力与运动的关系好了,聊完了力和运动,接下来就是它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了。

力和运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力,物体就“死气沉沉”,没了运动,力也就“无处可用”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共点力平衡问题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共点力平衡问题归纳

共点力平衡问题归纳一 知识要点: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缓慢”意味着每个过程可以看作平衡状态。

2、规律:0=合F 。

3、推论:①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等大反向。

②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N 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剩余)(1-N 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4、解法:①力的合成法②力的正交分解法③正弦定理(拉米定理)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矢量三角形图解法二 三力静态平衡题型分类1、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例题】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 F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θtan mg F =B .θtan mg F =C . θtan mg F N =D .θtan mg F N =2、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 方法:正交分解法或正弦定理【例题】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2m :1m 为( )A .33B .32C .23D .223、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但存在几何边长的变化关系。

方法:相似三角形法【例题】如图所示,表面光滑为R 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 的正上方O ˊ处有一个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R l 4.22=,R l 5.21=.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1m ∶2m 为(不计小球大小)A .24∶1B .25∶1C .24∶25D .25∶24三 三力动态平衡题型分类题型一 特点: 1、三个力中,有一个力为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2、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可变,3、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可变,方法:矢量三角形法分析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引起的物体受力的动态变化情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概念和定律。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相互作用的概念:物体之间会相互产生作用力,称为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是:有力的物体不断改变其位置和形状,轻盈的物体则很难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2.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物体内部会产生恢复变形的力,称为弹性力。

弹性力的大小是与变形量成正比的,并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力的关系:F = 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变形量。

3. 弹簧的形变:弹簧的形变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增加,压缩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缩短。

4. 弹簧系数:弹簧系数是一个描述弹簧性质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劲度越大,反之弹簧的劲度越小。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6. 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在自由悬空状态下所处的平衡位置。

对称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对称轴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形状对称的位置。

7. 压强: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受力大小,A为受力作用面积。

8. 压强的应用:应用压强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应用,如大海能够支撑船只、用小钉子穿墙等。

9. 连续介质的流动: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行为的学科,其中连续介质流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连续介质流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层流和湍流。

10. 流体的压强:流体受到的压强是由其自身重力和外部施加的压力造成的。

流体的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体的高度有关,按照势能变化原理,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所处高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速率。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速度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改变,否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5. 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定律):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相等、方向相反。

6. 弹力:一种恢复形变的力,当物体发生形变后会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原状。

7.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有关。

8. 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或相对运动中由于接触面间的不规则形状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9. 平衡:物体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0.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条件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11. 弹簧的力和位能: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会产生弹力和弹性势能。

12. 物体的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功是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力与运动本章主要介绍了力和运动的概念,并对力的性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介绍了平衡力和力矩的相关知识。

下面将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是使物体发生形态变化、速度变化或者方向变化的原因。

2. 力的性质:-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可以相互叠加,即合力;- 力还可以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

3. 受力分析:- 绘制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方向和大小;- 建立坐标系,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列出受力方程,求解未知量。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若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其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分解力: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使其合力等于原力。

5. 平衡力:- 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但它仍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为力的合力为零;- 平衡力的特点: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1N表示当力的大小为1N时,1kg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为1m/s²。

7. 力矩:-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称为力矩;- 力矩的大小: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力臂是力作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力矩的方向:力矩的符号决定了转动方向。

8. 平衡条件:- 对于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合力垂直于斜面,合力矩为零。

9. 动力学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凡是对物体施加作用力的物体,物体必然对其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0. 弹力:-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当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时,弹力产生; - 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程度成正比。

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概念。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1.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

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

当两个力 F1、F2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F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

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由G=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米/秒2,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 .. ..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 3.1重力定;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

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概念: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②(22. 力的性质:重力(3)(①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AB。

A对作用的同时B也对也有作用,一个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相互性: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②同时性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③重力是非接触力是矢量力不仅有大小矢量性④:,而且有方向,。

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力的三要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方向和作用点、:素力的大小①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如何来表示一个力5()?作用方向、、大小(精确表示力的图示①: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点(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作用点、(粗略表示:②力的示意图方向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

作力的图示步骤:;选取合适的标度①。

悬挂法:薄板型物体;几何中心: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②资料.参考... .. .. ..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注意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弹力3.2: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 , 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③点点接触1.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3.弹力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1)。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知识点整理3.1 重力1.力1) 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 力的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A对B的作用同时B也对A产生作用,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因此是矢量。

4)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 如何表示一个力?①力的图示:可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可以粗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表示力的图示步骤:①选取合适的标度;②从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按照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当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该统一。

2.重力1) 概念: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特点: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

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①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对于形状规则且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对于薄板型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3.2 弹力1.概念: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弹性形变和直接接触。

3.弹力的方向:1) 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于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并指向圆心。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一、重力,根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转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力量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匀称分布、外形规章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匀称,由质量分布打算重心质量分部匀称,由外形打算重心7、四种根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外形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一样的一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肯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肯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讨论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挨次: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静摩擦力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扩展阅读: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 G =mg 方向: 竖直向下3.重力加速度:g=9.8m/s2 ★规律:g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规律: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②区别重心与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③“悬挂法”确定薄板重心。

三、弹力:1.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2.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3.面面接触,弹力垂直平面。

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平面。

点点接触,弹力垂直于公切面。

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簧的弹力: 沿着弹簧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杆的弹力: 不一定沿杆的方向4、★弹力的有无判断方法:①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②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四、★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 )1.实验表明,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即F=k △x2.① △x: 弹簧的形变量 : △x=l -l 0(伸长状态:长度-原长;压缩状态:原长-长度) ;② k:劲度系数(单位:N/m )注:k 只与弹簧自身有关,与F 、△x 无关;弹簧“软”、“硬”指 k 不同。

五、摩擦力:1、①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②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夹角2、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平行于接触面)3、静摩擦力:大小:被动力,由外界因素决定,(二力平衡算出)范围:max 0f f ≤≤ ,4、最大静摩擦力:f max =F f 动=μF N :f max 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越大f max 也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运动和力》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定律。

下面是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图像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2. 运动的种类和特征: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3.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变形和产生变化的原因,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和弹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不动。

5. 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6.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定律: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力的作用必然伴随着相等而相反的反作用力。

7. 弹力和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弹力和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

8.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9.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结果,能量守恒定律是表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定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总结物理可以说是高中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一科,因为高中物理不仅知识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很多。

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知识总结篇一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高中物理必修一》是一本高中物理的教材,共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多个章节。

其中第三章是力的概念和受力分析。

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变化的原因。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产生运动或变形,同时力也有能量的概念,即使物体不发生运动或变形,它也会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力可以是接触力或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间需要接触才能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指物体间不需要接触也能产生的力,例如万有引力、静电力等。

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状态或者静止的状态。

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原因是惯性,即物体反对它的状态发生改变的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是质点惯性定律的推论,质点惯性定律是指质点会保持它的状态,如果质点静止,则会保持静止,如果质点运动,则正常运动。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叫动力学定律,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

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所受合力,是牛顿,a表示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是米每秒的平方。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叫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描述了物体间作用力的互相作用。

具体来说,当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产生同样大小、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例如,当一个人用手推门时,门会向前移动,同时也会给人的手施加同样大小、反方向的力。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可以用来求解多个力合成后的合力。

具体来说,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些力合成一个合力,求出合力后,就可以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分解是相反的过程,它可以把合力分解成沿着不同方向的多个力,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理世界中的热运动是高中物理必修课的重点内容,是同学们最为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热运动包括热量、温度、热力学与热力学等几个重要方面,涉及热能平衡、温度差、黑体辐射、热力学温度、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热力学的热力学等知识。

首先,热量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而温度是体系内物质的热能的量化指标,它们是热运动的两个基本性质。

热量的传递具有三种形式,即导热、辐射和传热。

其次,热容是能量单位温度下体系内物质的能量容量,具有很强的相对性,而温差是将温度从一个体系转移到另一个体系的参数。

此外,辐射是一种由物体发出的有序的非弹性波动,而黑体辐射是物体发出及反射的辐射能量之和,是传输热量最主要的形式。

再者,热力学温度是物质性质中重要的参数,它在热力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温度会影响溶液的沸点,或影响热量的转化率。

而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则是指改变物质的温度会影响热量的变化,或是物质改变温度时其所变化的热量的大小。

在热力学中,最重要的是热力学,它涉及介质的物理性质,及物质的热能和温度变化。

总之,热运动分为多个不同的方面,比如热量、温度、热力学与热力学等,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深入学习热运动,就必须对这几个方面有深入的理解,以便于更好的领会物质的运动及其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三种性质力
1、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 ,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g 值 ,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值 。

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
(4)物体的重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2、 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是物体接触伴随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是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有挤压或拉伸作用。

常见的弹力:拉力,绳子的张力,压力,支持力;
(2)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相关。

形变程度越重,弹力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是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结论:两物体接触发生形变,弹力方向:
面面接触: 点面接触: 点点接触:
(4)胡克定律:
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F=kx (x 长度改变量:'='-x x x x x 现长原长00,)
3、 摩擦力
(1)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摩擦力是接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

(含盖了产生弹力的条件)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从而找到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3)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f N =μ·,N 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是一组值,其中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
擦(使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静摩擦力)。

不能用f N =μ·来
计算,只能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平衡条件或牛顿二定律求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滑动摩擦系数有关,而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思考: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吗?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1)F F 12,同一直线情况同向反向()F F F F F F F F =+=->⎧⎨⎩
121212
(2)F F 12,成θ角情况: 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
②应用方法作图法:严格作出力的合成图示,由图量出合力大小、方向。

计算法:作出力的合成草图,根据几何知识算出大小、方向。

F ⎧⎨⎪⎪⎩
⎪⎪ 2、二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2121F F F F F +≤≤-合
3、三力合成合力取值范围:321max F F F F ++=
F min ⎩⎨⎧-+==最大)
F F F F (0321
4、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的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 轴和y 轴上各力的投影的合力F x 和F y
其中:
F F F F F F F F x x x x y y y y =+++=+++123123
这样,共点力的合力大小可由公式:
F F F x y =+()()22求出。

设力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之间夹角是α。

tg F F y x α=
∴通过数学用表可知α数值。

注意:如果F F F x y 合,可推出,===000这是处理多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好办法。

三、共点力的平衡
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先重力,再找弹力,再摩擦力,最后其它力:象磁场力,电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