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虾蟆,会州人。
世为保甲射生手,与兄禄大俱以善射应募。
兴定初,禄大以功迁遥授同知平凉府事、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
夏人攻会州禄大遥见其主兵者人马皆衣金出入阵中约二百余步一发中其吭殪之。
又射一人,矢贯两手于树,敌大骇。
城破,禄大、虾蟆俱被禽。
夏人怜其技,囚之,兄弟皆誓死不屈。
朝廷闻之,议加优奖,而未知存没,乃特迁禄大子伴牛官一阶,授巡尉职,以旌其忠。
其后兄弟谋奔会,自拔其须,事觉,禄大竟为所杀,虾蟆独拔归。
上思禄大之忠,命复迁伴牛官一阶,遥授会州军事判官,虾蟆遥授巩州铃辖。
会言者乞奖用禄大弟,遂迁虾蟆官两阶,授同知兰州军州事。
是年冬,虾蟆与巩州元帅田瑞攻取会州。
虾蟆率骑五百皆被赭衲,蔽州之南山而下,夏人猝望之以为神。
城上有举手于悬风版者,虾蟆射之,手与版俱贯。
凡射死数百人。
夏人震恐,乃出降。
盖会州为夏人所据近四年,至是复焉。
甲午春,金国已亡,西州无不归顺者,独虾蟆坚守孤城。
丙申岁冬十月,大兵并力攻之。
虾蟆度不能支,集州中所有金银铜铁,杂铸为炮以击攻者,杀牛马以食战士,又自焚卢舍积聚,曰:“无至资兵。
”日与血战,而大兵亦不能卒拔。
及军士死伤者众,乃命积薪于州廨,呼集家人及城中将校妻女,闭诸一室,将自焚之。
虾蟆之妾欲有所诉,立斩以徇。
火既炽,率将士于火前持满以待。
城破,兵填委以入,廛战既久,士卒有弓尽矢绝者,挺身入火中。
虾蟆独上大草积,以门扉自蔽,发二三百矢无不中者,矢尽,投弓剑于火自焚。
城中无一人肯降者。
虾蟆死时年四十五。
土人为立祠。
(节选自《金史·郭虾蟆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夏人攻会州/禄大遥见其主兵者人马皆衣金/出入阵中/约二百余步/一发中其吭殪之B. 夏人攻会州/禄大遥见其主兵者/人马皆衣金/出入阵中约二百余步/一发中其吭殪之C. 夏人攻/会州禄大遥见其主兵者人马皆衣金/出入阵中约二百余步/一发中其吭殪之D. 夏人攻/会州禄大遥见其主兵者/人马皆衣金/出入阵中/约二百余步/一发中其吭殪之(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兴定”,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还有王公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岀,击汰中流,掬弄珠壁。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丙】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材料二: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
”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
及燕.,置酒,太子侍。
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
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
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
上起去,罢酒。
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材料三: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
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
”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
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
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
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
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
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
秦以兵强,威无不胜。
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
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高考语文高中文言文试题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
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陈涉起而王陈________ ②使使归项王(内心)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A.放弃B.捐税C.捐赠D.收集②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A.满意B.意外C.意图D.怀疑(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4)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宋史苏轼传》含答案
适足以累之也C.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D.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
他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B.礼部,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国子监属于礼部管理的范畴。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后来对其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
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
后来凭借推荐信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经砥柱之险,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想办法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才能出众,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到直史馆的职位。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丁母忧。
五年,调福昌主簿。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5.宰相韩琦对英宗想要召苏轼入翰林给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答案】1.C2.C3.A4.(1)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
高考真题文言文及答案解析
高考真题文言文及答案解析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言文题目,这给很多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掌握文言文的解题技巧和答案解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几道典型的高考文言文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
一、《汉宫秋朝》中“宫中多鸟,苍鸣高唳,出虞侯者;又与舟人语曰:‘子以深请后者’”。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深请后者”的“深请”指的是()。
A.谦恭的请求B.迟到的拜访C.远道而来的人D.尊敬的问候答案:B.迟到的拜访解析: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舟人说的“子以深请后者”是在对方到达宫中后引起了鸟群的鸣叫,由此可以推断“深请”是指迟到的拜访。
因此,答案为B。
二、《楚辞·招魂》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以下哪种情感?A.豪情万丈B.自傲和狂妄C.自由奔放D.心旷神怡答案:D.心旷神怡解析:文中描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意图凌驾于众山之上,俯瞰群峰。
而“一览众山小”一句则表达了登上顶峰后所感受到的宽广视野和心旷神怡的情感。
因此,答案为D。
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请到受皇帝严重打击的屈原出山帮助,他回答:“文王既没,迁殷社稷;武王既没,放周百姓;亦几丧嫡。
”请问,下列与文中“亦几丧嫡”表达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茅塞顿开B.业已改变C.鞭长莫及D.势单力孤答案:D.势单力孤解析:文中的“亦几丧嫡”意为失去祖先的家业,引申为失去亲人、失去支持者,形容人孤立无助。
而“势单力孤”则是与“亦几丧嫡”意思相近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在行动或斗争中处境孤立,力量薄弱。
因此,答案为D。
四、《文心雕龙·例见论》中提到“孙、吴并争天下,诗富战辞”。
这句话说明了以下哪种现象()。
A.孙、吴两国文化盛行B.孙、吴两国在诗歌创作上的争端C.孙、吴两国在战争中富有文化内涵D.孙、吴两国在战争中增加了烦恼答案:C.孙、吴两国在战争中富有文化内涵解析:文中提到的“孙、吴并争天下,诗富战辞”意为孙、吴两国在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诗歌歌颂了战争的辉煌和悲壮,显示了吴地文化的繁盛和战争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案】(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富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怒,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卷182)(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B.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C.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D.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漕运,古代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运输方式,以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最新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
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
”皆喜听命。
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
明年稔,偿不愆素。
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
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
纮每议狱,必傅经谊。
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
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
请治妄谳者。
”不从。
擢刑部郎中。
元祐初,为夏国母祭奠使。
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且不跪受诏。
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
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
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
知郓州。
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
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
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
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
纮事兄纯礼甚备。
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
”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
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B.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C.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D. 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竟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2.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翻译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
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
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
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
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
永乐十九年进士。
授监察御史。
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
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
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
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
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
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
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
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
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
寻进左都御史。
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
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
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
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
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
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
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
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
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
寻遭母丧,夺哀如前。
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
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
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
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
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
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
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
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
文之死,人皆知其诬。
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
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B.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速车驾主事/沈敏按问无迹/C.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D. 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必做题(详解版)
1答案B.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C.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D.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⑥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①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②居辎车中,坐为计谋③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膑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热情的款待。
B.在田忌与齐国几位贵公子赛马时,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上等马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结果一负、一平、一胜,赢了千金。
C.本文记叙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役”的故事,充分表现出孙膑的卓越军事才能。
其中“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更是由于他通过仔细研究,充分掌握了敌我情况而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生动逼真。
尤其对孙膑的语言描写丰富,体现出人物谦逊、稳重、睿智等特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1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2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3(6)D(1)A(2)B(3)D(4)B(5)三个等级的马都已比赛完毕,田忌负了一场却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
1《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
2(6)2答案解析考点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1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史记商君列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史记商君列传》含答案(2019·新课标II卷·T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
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
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
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
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君曰:“此不足为也。
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
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
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
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
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
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
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
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
如期必于秋。
”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
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
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
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出下列加下划线中的意思。
①比君往见________ ②君既没_______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治疾多奇验()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②而吾不及预,命也夫()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3)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精选5篇]第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一)于公平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
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
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
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
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
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
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
”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
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
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及子,封为西平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B.郡中离文法者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丁减: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自经:上吊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B.其姑告邻人之曰旦曰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C.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 D.郡中离文法者不赂者以赂者丧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昨夜洞房停红烛,侍晓堂前拜舅姑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 D.姑妄言之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⑥及子,封为西平侯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爸爸曾作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五十七》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元史列传第五十七》含答案(2022·广东·高三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鼎,字鼎臣,燕人。
至元十七年,见裕宗于东宫,命入宿卫。
二十五年,授织染杂造局总管府副总管,后积官至礼部尚书、宣徽副使。
太德十一年,山东诸.郡饥,诏鼎往赈之。
朝廷议发米四万石,钞折米一万石,鼎谓同使者曰:“民得钞,将何从易米?”同使者曰:“朝议已定,恐不可复得。
”鼎曰:“人命岂不重于米耶!”言于朝,卒从所请。
至大元年,改正奉大夫、保定路总管。
时皇太后欲幸五台,言者请开保定西五回岭,以取捷径。
遣使即鼎,使.视地形,计工费,鼎言:“荒山斗入,人迹久绝,非乘舆所宜往。
”还报,太后喜,为寝其役。
三年,召授资善大夫、同知中政院事。
两浙财赋隶中政者巨万计,前往者率.多取其赢,鼎治之,一无私焉。
浙有两富豪,曰朱、张家,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
鼎力为辨白,始获免。
四年,改.京畿澧运使。
皇庆二年,特旨复佥宣征院事;四月,进资政大夫、崇祥院使。
延祐三年卒,年五十有三。
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谥孝敏。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2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诸.郡饥,诏鼎往赈之诸:各个B.遣使即鼎,使.视地形使:使臣C.前往者率.多取其赢率:大都D.改.京畿澧运使改:改授2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B.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C.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D.多贷与民钱/其后两家诛没/而券之已偿者/亦入于官/官唯验券征理民/不能堪2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吴鼎在山东救灾时,奏请朝廷改变赈灾方式,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岑嘉州诗集》序(唐)杜确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
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
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
圣唐受命,斩雕为朴。
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
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
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
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
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
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
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
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
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
旋轸①有日,犯軷俟②时,吉往凶归③,呜呼不禄,岁月逾迈。
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
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
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注释】①旋轸:回车,喻返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䘵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3)第③段画线的“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文章第③段围绕“乐”展开,层层推进,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1)D(2)A(3)“纷”和“竞”生动地描摹了食品的丰富,音乐的悦耳,突出了酒宴的热闹;“交现”写出景物以主动的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与下文作者的“愧”“忧”之情形成反差;强化出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作者之乐所在。
(4)第③段先写到在“道”未至时,即使是宴乐美景作者也是“愧忧”而不知其乐;再写到稍稍有所“进”之时,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接着写在此宴请宾客和僚属,以使人人慕先贤,知忠义,立功名,不仅仅以酣歌优笑为乐,这才是作者的真乐。
从“己之益”到“有益于人”,三层“乐”,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显示了作者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
【解析】【分析】(1)作者害怕自己辜负皇上对自己的信任,所以他“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且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闲居时我就思考名臣的事迹来鞭策鼓励自己,并且担心自己被众多事物扰乱而学习古人之事不够虔诚”,“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是说自己以古人勉励自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是说自己怕学习古人之事不够恭敬,两个句子都是表明作者向古人学习的态度,是递进关系,所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且”。
故选D。
(2)A项,文中说,“而今或不能者”,意思是今人或许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而不是“已经不能”成异政、立奇功了。
故选A。
(3)作者说在道还未至时,那么即使有佳肴美酒,悦耳的管弦,有四季的美景交替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也是感到羞愧的。
所以文中用“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来反衬自己对古人之道的追求。
“肴觞”,佳肴和美酒,前面一个“纷”字,就把佳肴美酒的丰盛表现了出来;“笳吹”,乐器在吹奏,前面一个“竞”字,把管弦丝竹的繁盛热闹写了出来,“交现”写出景物以主动的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
另外,在这几句话中,“纷肴觞,竞笳吹”是短句,“四时之景交见于前”是长句,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作者用这样的美酒佳肴、丝竹管弦、四时美景来强化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自己之乐所在。
(4)文章第③段围绕“乐”展开,写了三层“乐”,层层推进,表现自己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
第一层“乐”是作者在“道”未至时,即使“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自己仍然感到“愧忧”而不知其乐。
第二层“乐”是作者在“道”稍稍有所“进”之时,“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第三层“乐”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快乐,也是作者在阅古堂宴请宾客和僚属的目的,作者说,“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大家在阅古堂看到先贤事迹,从而知忠义,立功名,这才是作者的真乐。
从“己之益”到“有益于人”,三层“乐”,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
故答案为:⑴D⑵A;⑶“纷”和“竞”生动地描摹了食品的丰富,音乐的悦耳,突出了酒宴的热闹;“交现”写出景物以主动的姿态交错呈现于赏景人的目前,强调堂中景色之美;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与歌宴之酣、景致之乐交相呼应,富有感染力;与下文作者的“愧”“忧”之情形成反差;强化出如此耳目声色之娱也并非作者之乐所在。
⑷第③段先写到在“道”未至时,即使是宴乐美景作者也是“愧忧”而不知其乐;再写到稍稍有所“进”之时,即使是公务繁忙,作者在此处仍也能感受到恬然之乐;接着写在此宴请宾客和僚属,以使人人慕先贤,知忠义,立功名,不仅仅以酣歌优笑为乐,这才是作者的真乐。
从“己之益”到“有益于人”,三层“乐”,层层推进,与上文照应,写出了修建阅古堂的真正目的,显示了作者监古以自策,励忠诚进取之心。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
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参考译文】庆历八年,皇上认为河北地区士卒雄壮然而管制不专,非要选拔主帅(对那里进行)分别治理并安抚那里的百姓不可,皇帝开始下诏魏、瀛、镇、定四个地区,全部任用文人作为主帅。
而我不才却被任命为去定州的人选。
推让之后没有获得准许,到了定州之后我就竭尽愚见做好职责,(这样)还害怕辜负皇上交付给我重任的心意,闲居时我就思考名臣的事迹来鞭策鼓励自己,并且担心自己被众多事物扰乱而学习古人之事不够虔诚。
正好郡中园子里有一个坏掉的亭子,年久失修,于是我把它扩建成一座堂。
堂建成之后,于是选取前代优良守将的事迹,可以画入图中供人们效法学习的,一共有六十条,画在堂的左右墙壁上,并以“阅古”二字作为堂的名字。
古人和今人是一样的啊,古代的人能做成异政、立下奇功,而今人或许就不能做到,为什么呢?大概是今人对待自己,一定是自己感觉贤能就满足了;今人对于朝廷所给的俸禄,一定是得到俸禄后就感觉心安了,拿这样的想法来希望自己政成并且功立,难道不是很难吗?如果说,古人能做到的事,我反而不能做到,于是日夜勉励自己,又怎么有到不了古人成功的地步呢?现在我做事情,实在因为我的道还没有到达,而皇上给的俸禄又特别丰厚,任重途远,只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因此我在闲居时,必将借鉴古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
道还未至时,那么即使有佳肴美酒,悦耳的管弦,有四季的美景交替出现在我面前,我也是感到羞愧的,谁知道什么乐才是真正的乐呢!等到道稍稍有所进,那么即使公文扰怀,边地的重任还在自己身上,我因为得到了道再去做这些事(就会感到快乐),至于裹好巾帻闲坐吟啸,恬然终日,我的快乐,哪里说的尽呢?我的宾客来到这里,我的同僚属下也来到这里,大家围桌而坐(欣赏阅古堂墙壁上的图画)如同阅读旧史,(它们)使人人都知道治理之道没有比教化更重要的了,用兵之道没有比权谋更重要的了,因而古人做事都把忠义做为根本。
功名一立,不独自身可以享受富贵,福泽也可以流传给家人和宗族,这些前人遗留的业迹,可以记载在书册之中,即使远隔千万世到现在赫然如存,后人们看到他们的事迹后脸上都有羡慕之意,现在我不以酣歌优笑作为快乐,而是把这当成真正的快乐。
难道只是我受到好处,这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了解我的人,他们认为我喜欢痛快率直,就尽情地赏玩这些画吧?后世贤能的人,如果与我志同道合,一定会喜爱崇尚并修葺它,让它免去坍塌毁坏被污染之祸患。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志康墓铭(宋)苏过熙宁初,先君通守钱塘,孙君介夫使其子志康贽所业以见,愿留授经于门下,时年未弱冠也。
先君嘉之,使与余长兄游。
既卒业归,自是走四方,为文章士。
以宣和二年九月十二日卒终于淮宁之私第。
其子虬泣血以告曰:“虬先人寡所合,仕才至尚书郎,自少至老,受国士知者莫如东坡公,不得公铭其墓,得公子铭之,亦庶几矣。
敢以外祖黄才叔所状行事来请。
”过惟志康父子于余家为世契,自龆龀辱与之游,曩又同宦于并门,知之最详,其敢以辞力不能为解?乃为泣而书之。
公讳勰,志康其字也,世为虔州感化人。
曾大父长孺,故任太子中舍,知浔州,祖父师房,故不仕;父立节即介夫也,终于桂州节度判官,赠朝散郎。
公赐进士第,授奉宁军节度推官,历冀州幕、郓州州学教授,用荐者改宣德郎,知舒州太和县;八宝恩及,累迁至朝散郎,赐五品服。
自湖外官满,从辟高阳、太原两路安抚司机宜文字,除知岳州,请宫祠,除提点崇福宫,归于陈。
公有田在陈,遂为终焉计。
明年乞骸骨,又明年乃以疾不起,享年七十。
公以文章名世,而循循然加不出诸口,未尝恃己以陵物。
贤愚少长,待之如一,称其善而掩其过。
在边之久,虽武夫悍卒,皆心服其诚而为之尽最。
后守岳阳,政亦可观。
岳阳尝经火灾,谯门两砚鞠为灰烬。
公至之数月,登城叹曰:“昔岳阳楼观以伟丽闻天下,今乃没于丘墟草棘间,不能复前人之迹,守臣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