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问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前言一、问答题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是什么?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一、选择题1.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2.夏朝的法制观是( )。

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3.“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

A.昏B.杀C.墨D.贼4.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A.象刑B.赎刑C.鞭刑D.流刑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

A.禅让制B.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D.嫡长继承制E.遗嘱继承制二、问答题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2.什么是《禹刑》、《汤刑》?3.夏商时期的刑法原则主要有哪些?4.什么是奴隶制五刑?三、论述题1.试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西周的法制一选择题1.《吕刑》的制定者是( )。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侯2.汉代学者认为西周已经对民、刑诉讼作了一定区分。

根据这种见解,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 )。

A.质剂B.傅别C.狱D.讼3.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C。

大司寇D。

士师4.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E.《九章律》二、问答题1.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和影响是什么?2.西周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3.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五听"?三、论述题1.试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2.什么是"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法制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2.《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单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夏代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 ). A. 尧B.禹 C. 启D. 周公2.我国古代赎刑最先出此刻( A )。

A. 夏代 B.商朝 C. 西周 D.举朝3. 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 ). A. 赵鞅B.叔向 C. 郑驷颛 D. 子产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 )。

A.仆区法 B. 法经 C. 秦律 D. 盗法5.菜朝一种以极竭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 ). A. 定永 B. 醢 C. 皋酋 D. 具五刑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 )。

A.《九章律》B.魏律 C. 察律D.唐律7.清朝每一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 ).A.秋申 B. 大审 C. 热审D.朝审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 ). A. 君上大权 B.国会 C. 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那么、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 ). A 德国人B. 俄罗斯人C. 英国人D.日本人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C ).A.刑部 B. 大理寺 C. 法部D.大理院1.“昏、贼、贼,杀”是夏代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D )”。

A.昏B、杀C.墨D.贼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那么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 )。

A、周公B、吕侯C.李悝D.邓析3.我国古代第一次发布的成文法是在( B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 A )。

A、取息过率B、券书C、文券D.散估5、明律规定,关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假设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 B )。

A、一等B、二等C.三等D,四等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先规定在( A )。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 )。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A.蚩尤B.皋陶C.共工D.黄帝2.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B.商C.周D.秦3.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A.肉刑B.夏政C.禹刑D.五刑4.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蒙士B.大理C.大司寇D.小司寇5.夏启夺取政权后将所征服的地域划分为()。

A.九牧B.九州C.九鼎D.九洲6.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A.《礼记.王制》B.《左传》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7.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8.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B.商C.西周D.秦朝9.“禹刑”最先见于()。

A.《史记》B.《左传》C.《尚书》D.《竹书记年》10.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C.鞭刑D.徒刑1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12.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A.王命B.天命C.禹刑D.礼仪13.《五刑》又称为()。

A.汤刑B.甫刑C.赎刑D.正刑14.关于《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

A.《尚书.大传》B.《尚书.尧典》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15.“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16.炮烙之刑出现于()。

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17.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A.商王B.贵族C.卜者D.掌戮18.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19.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法制史简答题、名词解释

法制史简答题、名词解释

一、春秋的成文法、争论和人物(一)主要成文法: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等人铸刑鼎。

(二)争论。

1.争论原因:破坏了原来的礼法等级秩序;民众知道法律后将会根据法律追逐自己的利益从而不利于统治。

2.进步性:公布成文法顺应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各诸侯国纷纷公布成文法的现实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3.意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而且也为法律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分)(三)争论相关人物:郑国铸刑书于鼎,郑子产与叔向关于公布成文法的争论;(2)晋国赵鞅铸刑鼎,此活动受到孔子批评。

二、简述《法经》各篇篇名及其主要内容(一)法经是(二)(1)盗法:有关侵犯财产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2)贼法:有关侵犯他人人身及国家政权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囚法:有关违反监狱管理以及诉讼程序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4)捕法:有关违法追捕法律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5)杂法:以上各篇没有规定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6)具法:有关刑法适用原则的规定。

(三)意义三、简述汉初刑罚改革(一)起因:汉初约法省刑的需要、缇萦上书。

(二)内容:1.汉文帝时规定,以徒、笞与死刑分别代替黥、劓及斩左右趾:1)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2)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3)当劓者,笞三百;4)当斩左趾者,笞五百;5)当斩右趾者,弃市。

2.汉景帝时两次减少笞数,并专门规定了刑具的规格,笞刑部位等。

(三)影响:1.它为刑罚由旧五刑向隋唐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2.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3.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转折点。

四、法家“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君本位的极端君主主义。

(2)法、术、势三者结合。

(3)重刑主义。

(4)重农抑商五、儒家的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主张以礼义道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道德升华,反对以暴力威胁为基础的政治。

(2)要求为政者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感化人民(3)法令刑罚只是德礼教化的辅助手段六、论汉朝刑法的儒家化1、刑法儒家化即刑法中体现儒家思想;2、主要体现:孝思想,以家庭观念为核心;3、表现:1)春秋决狱2)亲亲相隐3)矜恤老幼妇孺4)重惩不孝犯罪5)官僚贵族有罪先请4、意义:在于促进了法明文明进步七、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1.曹魏“八议”入律2.晋律实行“准五服以制罪”3.北魏孝文帝创制“存留养亲”制度4.北齐总结“重罪十条”(“十恶”前身)5.南北朝实行“官当”。

法制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法制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法制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法经C. 唐律疏议D. 秦律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法经》的编纂者?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李斯3. “十恶不赦”是中国古代刑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最早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清朝末年,中国第一部近代化的刑法典是:A. 大清律例B. 大清刑律C. 大清民律D. 大清新刑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颁布于:A. 1949年B. 1954年C. 1975年D. 1982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法律体系中,以“五刑”为基本刑罚,其中不包括______。

7.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完善体现在《______》的制定。

8. 明朝时期,著名的法律文献《大明律》是由______主持修订的。

9. 清朝末年,为了适应近代化需要,颁布了《______》。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2. 简述清朝末年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3.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4.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现代法律的影响。

16.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D5. B二、填空题6. 徒刑7. 唐律疏议8. 朱元璋9. 大清新刑律10. 最高法律效力三、简答题11. 《唐律疏议》是唐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法典,它系统地总结了前代的法律经验,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方面,特点在于法律条文明确,解释详尽,便于实施。

12. 清朝末年的法制改革主要包括废除旧的刑罚制度,引入西方的法律理念,制定新的刑法典,如《大清新刑律》,以及推动司法独立等。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1、问答题论唐朝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1)区分公、私罪,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依年龄不同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3)同居相隐不为罪原则。

比汉代的“亲(江南博哥)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的更加系统完备(4)自首减免刑罚的原则:“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5)共犯罪区分首从原则:唐律规定二人以上为共同犯罪,要区分首从,首犯依法处断,从犯减一等处罚。

(6)关于数罪的处理:“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7)类推原则:“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8)化外人有犯原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2、填空题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年的5月4日。

正确答案:19463、名词解释卫正确答案:是指锦衣卫,是由皇帝的护卫亲军发展而来的特务机构。

4、名词解释保辜正确答案:是唐朝规定的在被伤人伤情未定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期限,责令加害者为伤者治疗,期满之日视被害人是否已故或其伤情,来决定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制度。

5、单选“春秋经义”作为断案的依据是在()A.战国B.秦朝C.春秋D.汉朝正确答案:D6、单选《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B7、多选以下哪些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A.《中华民国宪法》B.“五五宪草”C.《训政时期约法》D.《五权宪法》正确答案:A, B, C8、多选下列对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划分不正确的是:()A.省、府(直隶州)、县三级B.府、直隶州、县三级C.省、府、直隶州、县四级D.省、州、县三级正确答案:B,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地方司法机关。

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省、府(直隶州)、县三级。

沿宋制,省设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

法制史答题

法制史答题

法制史大题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成文法的公布(郑国子产铸刑书),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瓦解,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1)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传统的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

在夏、商、周三代,少数上层统治者奉行“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信条,把法律的制定与实行当做自己的秘密武器,并运用这种立法和司法的特权来维护上层贵族的世袭统治和各种社会特权。

成文法的公布,说明法律制度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私产,而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公开的调节器,传统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2)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旧有的法律体系之下,各种社会关系都限制在狭小的宗法体制范围之中。

成文法的公布,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改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为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此之前,旧有习惯法不公开、不成文的特点无疑不利于法律观念的更新和法律理论的进步。

公布成文法,将零散不系统的法律规范变成相对系统、严密的法律条文,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

在春秋各国的成文法基础上,战国时期的封建法制进一步完善起来。

(中国传统法制理念的突破和进步)《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

1.制定过程。

从战国初期开始,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相继开展了以巩固和健全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为目的的改变变法运动,其中魏国李悝所进行的变法最早,也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改革,如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剥夺旧式奴隶制贵族的世袭特权,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善平籴”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封建经济,增加国家收入。

法律知识问答题(3篇)

法律知识问答题(3篇)

第1篇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B. 国家C. 政府D. 社会主义事业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

A. 刑罚执行完毕B. 刑罚执行期间C. 追诉时效D. 追诉期限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追诉时效。

3. 以下哪个法律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通则》D. 《行政处罚法》答案:D解析: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包括《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而《行政处罚法》不属于基本法律。

4. 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A. 未经他人许可,复制他人作品B.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标C.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专利D.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答案:B解析: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标可能构成侵犯商标权,但本题要求选择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因此B项符合题意。

5.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形式。

A. 书面B. 口头C. 书面或口头D. 书面或口头或其他形式答案:C解析: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

二、填空题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

答案: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解析: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原则。

法制史问答题精编版

法制史问答题精编版

法制史问答题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己元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上报的疑难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内容。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 年3 月 11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予以公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第一,共7 章56 条。

第二,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三,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

30.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XXX《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

XXX《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

XXX《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XXX《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答:(1)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XXX、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同姓不得通婚。

2.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皇帝故旧)4)XXX(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明代法律是若何严惩贪官污吏的?答:(1)XXX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具体举措如下: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3)-般赃罪80贯处绞刑。

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5)风宪官犯赃减轻二等。

4.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素质和历史意义。

答:(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XXX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阶级本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紧张意义。

首先,<法经》开端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准绳和系统,是后代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试述“十恶”的内容。

答:(1)谋反。

(2)谋大逆。

(3)谋叛。

(4)恶逆。

(5)不道。

(6)大不敬。

(7)不孝。

(8)不睦。

(9)不义。

(10)内乱。

6.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意义。

答:(1)特点:①临时约法为限制XXX的权力,改总统制为实际上的责任内阁制;②为加强对XXX的监视,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柄;③为防止XXX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整理好)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整理好)

1.“十恶”。

答:1)最早规定在《开皇律》里。

2)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

是封建社会打击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

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2、元律如何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接的?答:1),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政。

2),设“干党”条。

3),严禁内外官交换。

4),严禁任用亲戚,结党营私, 3.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

“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制度。

2)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

禁止人民不得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等。

3)加强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

4)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的发展。

4简述“七去”答: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5简述清末立法指导思想。

答:反映在两道上谕里。

第一道上谕是光绪28年要求修订法律大臣“参照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

第二道是宣统二年又提出“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更”。

反映了立法既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利益,又要考虑保护封建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

6简述唐代法律形式。

答:共有律、令、格、式四种。

律是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7简述《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答:中国宪法史上第一部规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纲领。

它的推行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积极性,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为以后政权建设和制宪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

它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文献。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 (1)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2)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中国法制史答疑(更新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答疑(更新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X 1.5分= 30分多项选择题10组名词的连线1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题x 4分= 20分问答题6选3,3题x 10分= 30分第一章中国法系的创立特点1.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2.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3.法律以刑法为主体;4.司法从属行政。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1.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2.血缘纽带更加强韧;3.部族首领的地位不断强化并受到法律保障;4.作为战争产物的刑法和法官。

中国是祖先崇拜、化为神一样的崇拜夏朝和商朝利用鬼神的力量推行法律。

“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还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

第二章西周公元前11世纪—771年(重点)西周的法制思想1.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周公是西周法制的奠基人。

(西周最早从陕北发展到关中平原)“天”取代“帝”成为最高神。

统治者侍奉上天除祭祀外,还必须遵守道德,才能得到保佑。

周公认为:老百姓代表天在说话。

明德:把德发扬光大;谨慎惩罚,否则天命就没有了。

2.亲亲、尊尊和有别亲属关系中强调对于尊亲属的尊敬和侍奉。

社会关系中强调对于社会地位尊贵者的尊敬与侍奉。

核心为“有别”,一切社会关系都要划分出等级。

法律形式:1.礼:习惯法的总称。

2. 成文法规:刑、誓、诰等第三章(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1 五百年)七出、六理、三不去一般而言,妻子若合乎于七出的条件时,依照礼制及法律,丈夫便可以要求休妻,但七出所包涵的范围甚广,可资夫家利用为借口的可能甚大,因此又订立了三不去,用以保障妻子不被任意休掉。

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三不去包括:一、“有所娶无所归”:指妻子无娘家可归;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公布法律?子产和铸刑书“铸刑书”。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将有关刑事方面的法规铸在一个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开。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1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1

一、法律形式(一)西周的法律形式。

西周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誓,带有军令性质的誓词。

2、诰,周王对下级所训话。

3、命,周王就具体事务向行政机关发布所命令。

4、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种规范内容。

5、遗训,先王的遗训。

6、殷彝,法律中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

(二)秦朝的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自秦始。

)2、令、制、诏(命、令、制、诏,从法律意义上说没有什么区别。

)3、式(最早出现于秦)4、法律答问(对秦律以问答的方式作解释,类似后世的《律疏》,是我国古代注疏法律的滥觞。

5、廷行事(司法机关的判例)。

(三)汉朝的法律形式。

汉的法律形式包括1、律,基本法律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法典”。

2、令,皇帝的命令,也叫诏或诏令。

3、科,即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法律文书。

4、比,也叫决事比,即可以用来作为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

5、春秋经义,没有法律条文规定,又没有适当判例可以依据,就一《春秋》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

6、法律解释,注意不同于秦的法律答问。

(四)唐朝的法律形式。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律,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

2、令,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

3、格,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

4、式,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五)宋朝的法律形式比较有特色,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1、赦,凡有关罪与罚的规定。

2、令,关于约束禁止的规定。

3、格,有关吏民等级及论等行赏的规定。

4、式,有关体制楷模的规定。

5、断例,即判案的成例。

6、指挥,指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的同类事件有约束力。

7、申明,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

8、看详,中央主管官署根据过去赦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

二、立法概况立法概况基本上是作为每章的固定栏目,讲述各个朝代主要的立法,落实到知识点就是要法典。

需要清楚各个朝代制定了哪些法典,并且要掌握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法典。

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法制史部分问答题答案

法制史部分问答题答案
想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司法手段。 (2)基本精神:论心定罪,强调主观动机对定罪量刑的作用,所谓“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
者诛”。 (3)评价:一是论心定,较之依据继承秦制之律,量刑相对宽缓。二是在春秋决狱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
些符合儒家礼制的法律观念和原则,促进了礼法结合的发展和封建法制的成熟。三是儒家著作并非律典,故春
封建律典的法定刑中予以废除,使刑罚制度向着宽缓、文明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第二,残人肢体的肉刑的废 止,有利于保存劳动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笞刑和徒刑的广泛适用,为封建刑法中笞、杖、 徒、流、死五刑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5、简述汉代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法律措施。 西汉前期,诸侯藩国势力强盛,割据一方,对中央政权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汉朝廷颁布了削藩律令: (1)酌金律。天子酌祭宗庙时,诸侯列国陪祭所献贡金的成色和数量不合规定,要受到削爵等处罚。 (2)推恩令,要求诸侯应将皇恩推及宗亲,将封土分予子弟,以达到削弱诸侯实力的目的。 (3)左官律。汉代尚右,将仕于诸侯藩国的官吏贬称为“左官”,给予种种歧视和压抑。从而限制了富
时制刑”秘密垄断法律的专横传统,限制了他们的法律特权;三是法律的公布,为法家推行“法治”创造了条 件。
7、试述《法经》的结构和内容。 《法经》是战国前期魏国李悝变法,在总结新兴地主阶级立法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其
结构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其内容按性质又分为正律(前四篇)、杂律和具律三部 分。
(2)礼法合一
所谓礼法合一是指儒家的精神原则已经完全融合到法律中,两者水乳交融,合而为一。唐律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表现了这点。
首先,唐律中的制度原则不少是从儒家经典中直接照搬或演绎而来。如八议制度,准五服以治罪,矜恤原则等 等。其次,唐律的修订一准乎礼;再次,唐律的疏议都以儒家的理论为标准,疏议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共有十 多种;最后,唐律中的罪名和量刑也深受儒家精神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一、问答题1 .简述西周的“六礼” O答:(1)纳采: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之后,男方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2分)(2)问名:指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后去古卜。

(2分)⑶纳吉:指男方家卜得吉兆之后,男方家仍以大雁作为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2 分)后来也叫纳币,指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即后来的订婚礼。

(2分)指男方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方家,求得同意。

(1分)2 .简单介绍汉代刑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答:(1)汉代刑制改革源于“堤萦上书”。

(2分)(2)汉文帝时期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徒刑、笞刑、死刑分别取代踪刑、剜刑和斩趾刑。

即完刑改为城旦舂,薪刑改为髡钳城旦舂,第1刑改为笞300,斩左趾改为笞500,斩右趾改为弃市。

(2分)汉文帝改革出现的问题: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范围I 以笞刑替代制刑和斩左趾受刑者多被打 死。

(1分)(3)汉景帝时期的改革内容有:第一,减少笞刑数。

最终将划刑改为笞100,斩左趾改为笞200;第二,制定法令规范笞刑刑具。

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以及中途不准更换行刑人等。

(2分)(4)改革的意义:文景时期废除肉刑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

这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 段进入较文明阶段的标志,为封建制五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分)3 .简述“八议”的概念及内容。

答:“八议”:指犯罪者如果犯“十恶”罪以外的罪行,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审理,必须先将此八类人 的犯罪事实和应享受的特权奏请皇帝,由皇帝交朝臣集体讨论后,最后由皇帝做出裁决,一般均可免除死 罪;若犯流以下的罪,则可直接减一等处罚。

(2分)(1)议亲:皇帝的亲属。

(1分)(2)议故:皇帝的故旧。

(1分)(3)议贤:德行高尚,其言论行为可作为法则者。

(1分)(4)议能:能整顿军旅,治理内政,为皇帝出谋划策、师范人伦者。

法制史习题及其答案

法制史习题及其答案

法制史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的是以下哪位?()A. 邓析B. 子产C. 商鞅D. 范宣子2. 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什么?〔〕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训政纲领》D.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3. 关于罗马法的分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皇帝敕令与裁判告示,属于罗马法中的不成文法B. 市民法渊源包括民众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决议和皇帝敕令,但不包括习惯法C. 万民法是专用来调整外来人之间关系的法律D. 自然法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一切动物4. 现代意义的宪法监督制度起源于以下哪个年代、事件或法律文件?()A. 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B. 1791年的法国宪法C. 1787年的美国宪法D. 英国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5. 唐律规定凡一人构成两个以上犯罪,采取什么原则定罪处罚?〔〕A. 重罪吸收轻罪B. 累加刑罪C. 从轻罪论处D.首犯从重处罚6. 元代专门审理宗室及蒙古人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哪一个?()A. 大理寺B. 刑部C. 宣政院D. 大宗正府7. 日本封建法属于以下哪一法系的组成部分?〔〕A. 大陆法系B. 英美法系C. 中华法系D.东亚法系8. 以下关于英美法系特点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哪项?()A. 英美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为基础的英国法和仿效其法律的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的总称B. 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活动采取讯问式审理,法官处于仲裁者地位C. 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活动实行“诉讼中心主义”D. 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取判例法形式,此外也存在单行法律、法规等制定法9. 确立笞、杖、徒、流、死封建五刑的是以下哪项?()A. 《北齐律》B. 《开皇律》C. 《武德律》D. 《贞观律》10. 唐代的“六赃罪”不是仅限于特定身份而规定的是〔〕。

A. 坐赃B. 受所监临C. 受财不枉法D. 受财枉法11. 以下对罗马婚姻家庭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法制史简答与问答题

法制史简答与问答题

西周时期礼和刑的关系以及影响:关系:1、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2、“礼”是积极的规范,“刑”是消极的制裁,二者相辅相成,“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影响:礼与刑构成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体系。

礼与刑作为阶级统治工具,两者的阶级本质是完全相同的,提供了中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治国的重要经验,给后世封建法制以巨大的影响。

文景时期刑罚制度改革:P1071、汉文帝时期因淳于缇萦的上书,宣布废除肉刑;改黑京(qiong)刑为髡钳城旦舂五年;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斩左趾刑为笞五百;犯斩右趾,杀人而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等罪名,在裁判确定后又犯笞刑以上之罪者,皆弃世处死;还明确规定了劳役刑的刑期;2、汉景帝进一步改革:先后两次减少笞刑的数目,斩左趾的笞五百下减为二百下,劓刑的笞三百下减为笞一百下;颁布《棰令》规范笞刑;废除石桀(石为部首)改为弃世;规定被判死刑者可以选择改为执行宫刑,将宫刑作为死刑的代替刑罚。

3、刑法改革具有进步历史意义,使中国刑罚制度改革从此摆脱了原始的形态,符合社会进步要求。

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后世以身体刑、劳役为主的“五刑”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明朝法律指导思想:1、刑乱国用重典。

一个重要方面是要“重点治吏”,就是要求以重刑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纪律和统一;另一个含义是要严厉镇压民间一切犯上作乱的行为;2、法贵简、严。

即法律简单,官吏就难以作弊,法律严厉,百姓就不敢轻易犯法;3礼法结合,明刑弼教。

“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1) 清政府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未实施。

(2) 全律分总则、分则和暂行章程三部分,正文53章411条,暂行章程5条。

(3) 刑罚分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和从刑(褫夺公权、没收)(4)采用近代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和具体制度.(5)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6)修订中,清末“礼法之争”达到高潮,具体内容反映了两派的妥协,法理派作了重大让步。

法制史问答题

法制史问答题

法制史问答题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己元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上报的疑难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内容。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 年3 月 11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予以公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第一,共7 章56 条。

第二,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三,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

30.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进程始于何时?答:因为清末实行“新政”,修订律例和预备立宪,所以清末是法制近代化的开始时期。

2、法制现代化应该具有哪些主要标志?答:(1)在宪法中确认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和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2)在刑法中确认罪行法定原则(3)在刑事诉讼法中确认无罪推定原则(4)在民法中确认意思自治原则(5)在行政法中确认依法行政原则(6)在经济法中确认法治经济原则(7)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国家赔偿制度3、中华法系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1、法律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2、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强调维护纲纪伦常3、法律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4、司法从属于行政,司法审判机构与行政机构长期合一4、中国法制近代化为什么选择学习大陆法系?答:(1)相近的国家主义观念,即中央集权的观念(2)相近的法典编纂观念,即成文法的观念(3)相近的思维方式,即演绎思维(4)相近的审判方式,即职权主义6、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的?答:1、自古以来“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

不仅法典由君主颁布,而且单行法规也以君主的敕令形式出现,君主可以修改、废止任何的法律,而皇帝本身并不受法律的约束,不承担任何的义务。

2、同时君主又拥有最高的司法权,至少在隋唐以后,一切重要案件以及所有的死刑案件都必须经由皇帝的裁决批准,皇帝既可以法外用刑,也可在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的犯罪。

7、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说法对吗?答:1、该说法不正确;2、虽然中国古代的法律一直以刑法为主体,君主也一直使用“礼教”和“刑罚”这两套统治手段,因此朝廷的制定法的主体一直是刑法,而民事领域则大多直接依靠礼教来规范,所以中国古代民法的地位比较低。

3、但是法制史上也有朝代依据礼教规范制定了一些民事财产与亲属婚姻之类的民法规范,尽管数量相当稀少,但不能因此说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

8、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伦理法、礼制法、特权法、义务法?答:因为中国古代的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1、至少在汉代以后,礼教就一直对法律起到指导作用;2、礼教的许多内容被直接规定为法律,而且礼教也是评价和解释法律的最高权威和最重要的依据;3、另外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被认为是不合乎礼教原则的情况下,礼教还往往以“经义决狱”的形式直接成为裁决的依据。

1、中国古代的法是怎样产生的?答:中国古代的法是在国家形成和政治权力集中的过程中产生的:(1)是对习惯的确认: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

(2)礼源于祀:在国家形成和政治权力集中的过程中,部族首领统帅属众祭祀祖先,以加强本集团的凝聚力,祭祀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形成了早期礼的观念和习惯。

(3)刑起于兵:早期的刑罚普遍采取肉刑,事实上是战争中创伤的再现;初期只有对异族敌人才使用肉体惩罚,后来才渐渐推广开来。

2、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有何特点?答:中国法起源与产生的特点:(1)礼法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2)法的氏族宗法色彩浓厚(3)法律强化专制王权(4)法的刑法特色突出3、商朝的神权法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立法指导思想方面:坚持王权神授思想与天讨、天罚、天谴思想2、司法制度方面:适用神明裁判4、周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哪些?答: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强调作为统治主体要明德、明刑,慎重立法,努力实现刑罚恰当适中,以此体恤民众、克配天意,最终达到维护统治稳定、受天佑福的根本目的;德的内容包括敬天、孝祖、保民;关注德刑关系;2、亲亲、尊尊和有别:亲亲,主要是指家族角度的有别,规范家庭成员的不同地位,以保持家族的团结和睦;尊尊,则主要从政治等级的角度强调有别,指天子、诸侯、各级贵族以至平民之间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3、刑三国用三典,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5、西周的礼与刑的关系怎样?答:西周礼与刑的关系:(1)礼与刑联系a、礼与刑是西周法的两个基本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b、礼指导刑的制定与执行,并借助刑的强制力为后盾。

c、刑是礼的必要补充,用刑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礼。

d、“礼之所去,刑之所取。

”“出礼入刑。

”(2)礼与刑区别a、性质不同:礼是积极的法律规范,刑是消极的法律规范。

b、作用不同:礼是正面引导、预防、教化,刑是反面禁止、惩罚、制裁。

c、“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刑者,禁于已然之后。

”6、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说法?答:1、“礼不下庶人”:并不是说庶人没有礼,而是西周各个社会等级都有各自的礼,庶人也有庶人的礼,只是比较简单而已。

“礼不下庶人”原来讲的是乘车的贵族相见时的礼仪,礼不下庶人是因为庶人没有车而不用此礼。

所以,从本意与历史事实来说,都不能说庶人不受礼的约束,只是庶人不得使用贵族的礼而已。

2、“刑不上大夫”:由于肉刑来源于战争,开始主要施加于异族俘虏和奴隶,是一种耻辱的象征,后来虽然施用的对象推广,但仅及于庶人,在当时贵族政治的状态下,贵族成员是不适用肉刑的。

但在实际的政治中,如果贵族实行极其严重的政治犯罪,如谋反时,同样会招致严厉的法律处罚。

7、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哪些?答:主要原则: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的原则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3、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原则4、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5、宽严适中的原则8、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有哪些重大规定?答: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1)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一夫一妻多妾制”(2)结婚的条件: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同姓不婚”c、履行“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3)离婚的条件与限制,即“七出三不去”a、离婚“七出”: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多言、盗窃。

b、限制离婚“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9、西周时期实行哪些继承制度?答:西周时期实行的继承制度有:(1)宗祧继承(2)财产继承(3)嫡长子继承1、成文法公布的主要经历及其重大意义。

答:(1)主要经历:1、郑国的立法活动有:子产铸刑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邓析著竹刑2、晋国的有:“被庐之法”、“常法”、制刑书、和范宣子铸刑鼎3、楚国的有:“仆区法”、“茆门法”(2)意义:1、结束了法律的秘密状态,使法律走公开化。

2、打破了奴隶主阶级对法律的垄断,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3、奠定了封建法制发展的基础。

4、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主要内容:《法经》共六篇,即盗、贼、网、捕、杂、具。

《盗》是维护财产所有权,惩罚侵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贼》是保护人身安全,惩罚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的法律;《网》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杂》是补前四篇的不足的拾遗补缺之篇,内容庞杂;《具》是一篇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法律的总则部分。

历史意义:a、初步确定了封建法制维护君权,严惩犯罪的基本原则b、基本奠定了封建法典的编纂体系。

c、改刑为法,推动了法理的进步。

d、为其他法家人物推行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e、对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试述商鞅法制变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主要内容a、改法为律,扩充法律的内容。

b、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c、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d、用赏罚手段推行农战政策。

e、明法重刑,实行连坐,鼓励告奸。

(2)意义a、丰富了封建法律的内容,推进了法制的进程。

b、为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c、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为秦朝推行法治奠定了基础。

1、秦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答:1、律2、令3、式4、法律答问5、廷行事6、程7、课2、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哪些?答:(1)刑事责任年龄原则(2)区分有无犯罪意识的原则(3)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4)教唆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5)累犯加重处罚的原则(6)共同犯罪加重处罚的原则(7)自首减免刑罚的原则(8)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刑罚的原则(9)犯罪连坐的原则(10)诬告反坐的原则3、简述秦朝刑罚的种类。

答:(1)生命刑:如:弃市、戮、腰斩、车裂、坑等(2)身体刑:如:笞、黥、劓、膑刑、宫等(3)劳役刑:如:城旦、鬼薪、白粲等(4)耻辱刑:如:髡、耐、完等(5)财产刑:如:赀、赎、没等(6)身份刑:如:废、夺爵、谇等(7)流放刑:如:迁、徙、谪等(8)株连刑:如:族刑、收孥等4、简述秦朝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有《田律》、《仓律》、《牛羊课》、《厩苑律》等2、手工业管理的法律,有《工律》、《工人程》、《均工》、《效律》等3、商业贸易的法律,有《市律》等4、财政货币管理的法律,有《金布律》、《效律》等5、简述秦朝行政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独揽全国大权2、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3、地方实现郡县制4、严格的官吏管理制度:在官吏的任用、官吏的职责、官吏的奖惩等方面在了严格的规定:如,考课与奖惩制度,即官员要按照考核结果,给予奖赏或惩罚6、秦朝规定了哪些诉讼原则?答:(1)有罪推定的原则(2)依法律和事实判决的原则(3)有条件地刑讯的原则(4)重视证据的原则1、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1、汉朝初期以为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2、汉朝中后期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且为德主刑辅2、汉朝制定了哪些重大法律?答:1、约法三章2、《九章律》3、《傍章律》4、《越宫律》5、《朝律》6、《酉寸金律》7、《沈命法》8、《左官律》9、《事国人过律》3、如何评价汉朝的刑制改革?答:汉朝这次刑罚改革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刑罚制度从此摆脱了原始的形态,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为后世以身体刑、劳役刑为主的“五刑”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4、简评春秋决狱答:1、春秋决狱,是指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的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在法律繁琐而又不完备的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春秋》的经义决狱不失为司法原则的发展和审判上的一种积极的补充。

2、但是,如果专以主观动机“心志”的“善恶”,判断有罪或罪行轻重,也往往会成为司法官吏主观臆断和陷害无辜的口实。

可见以《春秋》的经义决狱在运作中容易产生流弊,在某种程度上为“擅断论”提供了不实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