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分享内容
概述(定义、病因) 诊断思路和步骤 经验和体会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详细的病史采集
热型
伴随症 状
细心的 查体
是否发热
必要的辅 助检查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病史询问的要点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的明确 普通细菌 病毒 传染病(个人史)
特殊部位的感染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结核病
肺外结核为主,病变范围广泛,可波 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 等
现在很多结核毒血症状并不明显,一 定要注意甄别。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稽留热
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 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不明原因发 不明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1961年由Petersdorf和Beeson
发热持续3周以上 体温超过38.3度 且住院1周未能确诊者
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研讨会
发热持续3周以上 体温数次高于38.3℃ 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者
正确评价结核抗体、PPD及TB-SPOT
富有责任 值得信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待查诊断PPT课件

发热的病因
• (二)、病因的分布和构成:
10% 20%
30%
感染性疾病
40%
结缔组织-血管性
疾病
肿瘤性疾病
原因不明
发热的病因
• 1、感染性疾病: • (1)成人FUO前4位感染性病因依次为:结核、伤寒、局
灶性脓肿、败血症,占64.7%。 • (2)老年人FUO感染性病因依次为:局灶性脓肿、结核、
• (3)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 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者或脑发育不全 者。特点是: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 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和步骤
• (三)、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 1、 感染性发热特点: • 起病较急,伴有寒战或无寒战; • 常有感染中毒症状; • 常有感染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 常伴有外周血像异常改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低; • 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超过20%,提
发热相关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关系
• (2)、热型: • ①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 • ②弛张热:伤寒缓解期、出血热、败血症、脓毒
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风湿热 • ③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 • ④波状热:布鲁菌病 • ⑤消耗热:败血症 • ⑥马鞍热:登革热 • ⑦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 • ⑧不规则热: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
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 局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感染、恶性淋巴 瘤、恶性肿瘤转移等
体格检查的几个要点和要求
• ①养成全面、系统、反复地“从头到脚”细致地检查的 习惯。
• ②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不放过任何部位; • ③疑是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检查具有和外界相通的部位。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ppt课件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ppt课件
线索。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淋巴结肿 大、皮肤黏膜异常等情况,辅 助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实验 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 诊断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动态观察
对于病因不明的发热患者,需 进行动态观察,及时调整诊断
和治疗方案。
0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
降温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原因不明发热在发热患者 中占一定比例,具体发病 率因地区、人群和诊断标 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病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 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和预后 可能存在差异。
性别差异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但 某些病因可能与性别相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是主要症状,可伴有畏寒、寒战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症状。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
感染性发热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喉咙痛等。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感染源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
案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长期低热,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病因可能与肿瘤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有关。诊断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尿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等。治疗时需要针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诊断标准
需满足以下条件:发热持续超过3周; 体温多次超过38℃;经过至少1周详细、 系统的医学检查后,仍未能确定病因。

1.发热的诊断思路PPT课件

1.发热的诊断思路PPT课件

(2) 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占 20~30%
(3) 恶性肿瘤占
10~20%
(4) 原因未明的发热占 5 ~10%
-
7
发热的常见热型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 ,24小时内体 温波动不超过1 ℃ :见于大叶性肺炎、 伤寒等;
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超过2 ℃,见于 结核、贩血症亚急性心内膜炎;
发热的诊治思路
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蓝光明
-
1
内容
发热的病理生理 发热的热型 发热伴随症状体征的提示 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 发热诊断思路遵循原则 发热经验性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 体会
-
2
发热的病理生理
调定点学说
环境温度高于调定点水平-温觉感受器兴奋- 体温调 节中枢-散热增加
环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冷觉感受器兴奋- 体温调 节中枢-产热增加
(2)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未移 动,体温调节障碍)
-
5
发热的病理生理
分 类:
低热: 37.3 ~ 38 ℃
中度发热: 38.1 ~ 39 ℃
高热:
39.1 ~ 41 ℃
超高热:
> 41 ℃
-
6
发热原因分类
生理性: 排卵后、剧烈运动、应激等体温升高。
病理性
(1)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占 50% 以上
-
16
经验性治疗遵循的基本原则
6. 不明原因发热的老年患者:在采集微生物学 样本后,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
(1)器官功能差,长期发热易致多脏器损害。 (2)发热反应差,单纯发热,可不出现相应的
伴随症状和体症,倾向隐性感染。 (3)常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在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第31页,共106页。
老年人FUO的诊断思路
一、老年人FUO的特殊性:
1、引起发热的疾病往往比较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症状不典型,往往除发热外,缺乏病变器官的症状。
3、体温不高“低热”多见。
4、热型不典型,多为不规则发热或间断发热。 5、存在基础疾病多,易掩盖导致发热的直接原因。
简评医生专科化的利与弊
感染科医师统管?
7 第7页,共106页。
二、谁来负责诊治FUO
必须明确“FUO”的病因诊断和病因明确 后的治疗需要分别对待 “FUO”的起源可能涉及全身各系统或各
器官 感染科医师负责病因诊断也许更为合适 理由
8 第8页,共106页。
二、谁来负责诊治FUO
1.“FUO”在明确病因之前无法作系统归类; 2.近半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系病原体感
23
第23页,共106页。
FUO病因诊断的特殊处理方法
④免疫抑制剂。对高度怀疑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及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这 需要医师有充足的经验,绝不可轻率使用。⑤ 营养支持治疗。许多临床医师在收治FUO患者 时一味把精力放在寻找发热的病因上,而忽略 了对长期发热,尤其是高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 疗。医师必须为某些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创造 条件以赢得时间,否则,在病因尚未明确之前,这 些患者已进入衰竭状态,从而失去诊疗时机。
染;
3.感染病科医师接触的“热症”较多,经验相对 丰富;
4.在非“FUO”的发热病人中,感染性疾病占80~ 90%。
9
第9页,共106页。
三、FUO病因诊断对临床医生的要求
1.系统掌握内外科学理论和临床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技能; 3.掌握各种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方法,尤 其要认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发展 过程、特殊规律、特殊表现; 4.熟练掌握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发热讲课ppt课件

发热讲课ppt课件
寒战: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脑、药物热、输
血反应。
单纯疱疹:常见于发热性疾病:大叶性肺炎、流脑、
流感。
淋巴结肿大:传单、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白血
病淋巴瘤、转移癌。
伴随症状和体征(二)
肝脾肿大:传单、病毒性肝炎、布氏杆菌病、白血
病,淋巴瘤、急性血吸虫病。
出血: 发热伴皮肤黏膜的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和
发 热( Fever)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体温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后区-产热中枢; 下丘脑前区-散热中枢;
❖温度感受神经元由热和冷敏感神经元,即 温度敏感神经元组成。它不仅对局部温度变 化高度敏感,而且还能感受到由皮肤、肌肉、 脊髓以及其他区域温度感受器传入的温度刺 激。
体温中枢
❖非温度因素也可影响下丘脑前区的温度感受 神经元:渗透压、葡萄糖浓度、血中激素水平 (雌激素、甲状腺素等)。
A.Continus fever
B.Remittent fever
C.Intermittent fever
D.Undulant fever
E.Recurrent fever
高热是指体温达到:
A.38.1-39℃ B.39.1-40℃ C.39.1-41℃ D.40.1-41℃ E.41℃以上
脑出血;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低热、感染后、夏季
低热 。
感染性 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 50-60% 非特异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
非感染性 40-50%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如手术后、肿瘤 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药物热 内分泌代谢疾病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0例长期发热病人,病种分析如下:
外源性致热源( exogenous pyrogen):

不明原因发热(FUO)PPT课件

不明原因发热(FUO)PPT课件

结节性多动脉炎
12
FUO的诊断策略
13
询问病史
热型
热程与 热度
是否发热
伴随症 状
病史线 索
14
询问病史
发病急缓与轻重 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及并发症状 有关医院检查、介绍资料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既往类似发病情况 个人病史和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各系统常见症状
扩大问诊领域,鉴别性问诊
9
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
➢ 占FUO的20%-30%,而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 经成为FUO 病因的另一个主要病因;
➢ SLE、SS、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多见,另外成人 Still 病亦多见,多发生在年龄<50岁的人群。颞 动脉炎是老年人FUO的常见原因,没有特殊的 血清学标志物,几乎所有的患者有较高的ESR值 ,诊断通常要求颞动脉的活检;
➢ 在以腹部和胃肠不适为主要主诉的患者中,炎 性肠病是FUO的可能原因。
10
其他
➢ 药物热:许多药物均可引起发热,但抗生素仍是 主要原因。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不合理的药物滥用, 尤其是成分不明中药的使用所导致FUO 病例并不 少见。
➢ 功能性发热近年来报道屡见不鲜,年轻女性多见, 与目前工作、生活压力有关,无需特殊治疗。
3
FUO的分型
➢ 经典型(Classic):体温>38.3 ℃ ,发热持续时 间>3周,门诊就诊3次或住院>3天未能明确发 热病因,常见于感染、恶性肿瘤、胶原血管 病。
➢ 医源型(Nosocomial):体温>38.3 ℃ ,住院时 间>24小时,但入院时无发热,也不处于潜伏 期,超过3天未能明确发热病因。常见于:艰 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药物热、肺栓塞、细 菌性静脉炎、鼻窦炎。

不明原因发热概述

不明原因发热概述

临床医生通常将初步评估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性疾病称为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有时也称为无定位体征的发热(fever without localizing signs)。

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大多数发热性疾病在做出诊断前已痊愈或因出现显著特征而得到诊断。

FUO是指经过详细评估和诊断性试验仍无法确定病因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性疾病。

在过去几十年里,已发表了大量采用上述FUO定义的大型病例系列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认识FUO患者,还有助于理解FUO随时间和新型诊断技术而变化的情况。

本文将总结FUO的定义、特殊患者人群以及成人FUO的诊断方法。

关于引起FUO的常见和不常见疾病以及对FUO儿童的概述,具体讨论参见其他专题。

(参见“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评估”)定义根据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前瞻性分析,Petersdorf和Beeson于1961年提出FUO的定义,该定义长期被视作临床标准[1]:●多次测量体温均超过38.3℃●发热至少持续3周●住院检查1周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该定义已用于比较和对比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和特殊患者人群中的FUO(表1A-B)[1-10]。

有人建议对该定义进行改进,包括取消对住院评估的要求,因为门诊评估越来越完善[11]。

也有人提出扩展该定义,纳入发热持续时间可能不长的医疗保健相关性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HIV相关性发热[12,13]。

确定患者存在FUO —如上所述,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不是界定FUO的唯一标准。

在做出FUO的结论前,应该已经完成以下评估但仍不能发现病因:●病史●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包括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血培养(在不同部位至少间隔数小时分别采血3套;若需使用抗生素,所有血培养标本都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酶和胆红素●如果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则进行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尿液分析,包括显微镜检查和尿液培养●胸片检查如有症状或体征指向某个特定器官系统的病变,应进行进一步化验、影像学检查和/或活检。

不明原因发热ppt课件

不明原因发热ppt课件

酸痛以及咽痛。查血常规: 白细胞13.6× 109 /L , N
85%。三次血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血沉45mm/h,
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增 高,予菌必治、先锋必、复达
欣等抗生素治疗,疗效 欠佳。后改用甲基强的松龙
30mgBID静脉滴注。一周 后,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
皮疹消退,关节酸痛症状缓解。继续用甲基强的松龙
内生致热原 IL-1,6,8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 前列腺素 cAMP Na+/Ca2+比值
6
NO,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定义:发热病人,经常规检查和治疗,
17
病 史 线 索(2)
病史
可能疾病
干咳
眼痛和视力异 常 消耗
腹痛
背痛
结核、Q热、鹦鹉热、伤寒、肺部肿瘤、落基山斑点热、急性风湿 热
一过性动脉炎(栓塞)、亚急性心内膜炎、 间歇热、脑脓肿、 Takayasu动脉炎
肿瘤、淋巴瘤、巨细细胞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弓形虫病
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 能明确,称为不明原因发热。
9
诊断标准
国内:病程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5℃,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
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国外:病程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1
周详细的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仍不能明
确诊断者。 10
诊断标准
Petersdorf的标准:①发热病程≥3周;②体温 多次≥38.3℃;③经一周详细的检查仍未明确 诊断者;同时需满足以上3个条件才能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提示:① 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耐药菌株;② 可能出 现真菌等二重感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恶 性 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
肿 瘤 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
查、AFP 、本—周蛋白等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0
特别提示: •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物热等 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 缺 失: 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发热待查)
定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 norigin ,FUO)
1961 Petersder和Beeson 首先提出: 发热3 周以上, 体温 ( 肛温)38.3℃以上, 入院后1 周仍无法明确诊断的, 为发 热待查( FUO) 。定义3 周以上是为了排除自限性的病毒 感染引起的发热, 规定1 周的住院时间是为了保证能完 成相应的各项检查。
有局灶感染
未发现病灶
两次 B 超检查 腹腔感染可能性大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2020/10/8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提( 示:治疗得当,病情恢复
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6
应注意:
热型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勿滥用退热药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7
诊断思路
• 发热性疾病种类 • 两个要点 • 两个原则 • 伴随症状分析 • 辅助检查及化验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1
许多病人常常在病程中曾经使用过不止 一种抗菌素,此时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温 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断线索。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2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8
一、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病因
疾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1999 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将FUO 定 义为: 发热持续3周以上, 体温在38.5℃以上, 经详细询问 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Fra bibliotek感染病
结缔组 织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 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 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 病灶等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 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
(二)、热 型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
•询问病史和查体时,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我首先考虑患者可能的疾病,然后考虑希望发现 什么?那里可能有线索会帮助我明确诊断?”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3
Ⅱ. “重复” 原则
采集病史、查体、重要检查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
医生遗漏或忽视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 现出来的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9
FUO 病因
感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18
情况3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提示:① 细菌感染的诊断是否正确;② 感染菌可
能对所用抗菌药物耐药;③ 是否出现药物热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9
二、辅助检查及化验
常 规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骨穿等
> 80% 5~10%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0
二、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人,常见病仍较罕见病常见。 2. 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4
分析举例
反复出现一过性畏寒、 寒战,继之高热
菌血症
询问、寻找“定位”线索
局部感染灶
2020/10/8
如牙龈红肿、溢脓、皮肤疖肿;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改变及罗音、腹部压痛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5
病例
重肝患者,每日午后 高热,伴菌血症表现, 血像明显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