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小结
电网络理论结课报告
一、电网络理论简介电网络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技术,它利用数学和电子学的知识,研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网络理论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理论,它涉及电力系统中的结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等等。
二、电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电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节点、支路、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等等。
1.网络:网络是由电路中的节点和支路连接而成的系统,它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
2.节点:节点是网络中的一个点,它可以是一个源、一个接受器或一个电路元件。
3.支路:支路是网络中的一条连接线,它由一个或多个电压源、电流源或电路元件连接而成。
4.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中电势的大小,它是电路中电流的动力来源。
5.电流:电流是指电路中电子的流动,它是电路中能量的载体。
6.功率:功率是指电路中电能的传递,它是电路中能量的质量。
7.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电能的利用率,它是电路中能量的效率。
8.电抗:电抗是指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它是电路中电流的阻碍。
9.抗功率:抗功率是指电路中电阻的影响,它是电路中功率的阻碍。
10.线路损耗:线路损耗是指电路中电能的消耗,它是电路中能量的损失。
三、电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1.电网络的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结构,它包括节点分析、支路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2.电网络的参数分析:参数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抗、抗功率、线路损耗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电压分析、电流分析、功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电抗分析、抗功率分析、线路损耗分析等。
3.电网络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稳定性,它包括稳定性分析、暂态分析、谐振分析、瞬态分析等。
4.电网络的控制分析:控制分析是指分析电网络的控制,它包括控制分析、调节分析、保护分析、自动控制分析等。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学习报告
基本回路的方向规定为所含连支的方向。
2.2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
割集:
割集:
割集:
注意:1、2、3为树枝
推广为一般情况:基本割集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方程是一组独立方程,方程的数目等于树支数,基本割集是一组独立割集。
1线性时不变:电感大小不随时间变化且在Ψ-I平面上是一条光滑的直线。
2线性时变:电感随时间线性变化。
1.5多端元件及受控源
多端元件
三端元件
KCL: 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KVL: 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共有四个独立变量
N端元件
端口必须满足KCL,KVL
受控源(不独立电源):不能向外提供能量,仅反映不同之路的电流、电压关系。控制系数为常数,线性的。受控源一般有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则
3.网络 和 中的对应独立源支路具有相同的性质,即同为电流源或电压源,但可有不同的值。
伴随网络的构造
开路阻抗
短路阻抗
灵敏度计算
式(4)是推导灵敏度计算公式的依据。
多端口网络 的开路阻抗矩阵 存在,内部支路抗存在
第二章无源网络综合基础
基础知识
网络综合的主要步骤:
1.按照给定的要求确定一个可实现的转移函数,此步骤称为逼近;
结论:在全部支路电流中,连支电流是一组独立变量,连支电流个数等于连支数。连支电流是全部支路电流集合的一个基底(basis)。
推广到一般情况:在基本回路上列写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是一组独立方程,方程的数目等于连支数,基本回路是一组独立回路。
华电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读书笔记第1章(共20页)
华电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读书笔记2013-02-23电力系统分析基础Power System Analysis Basis(一)课程介绍1.传统的课程划分(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正常的、相对静止的运行状态1)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等值网络;2)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频率、无功功率—电压的控制与调整(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一种运行状态的过渡过程1)波过程—操作或雷击时的过电压(过程最短)。
高电压技术2)电磁暂态过程—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短)。
涉及电压、电流: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3)机电暂态过程-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较长)涉及功率、功角-导致系统振荡、稳定性破坏、异步运行:静稳、暂稳2。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改革后的电力系的平台课程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和短路分析知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发、输、变、配。
(8学时)(2)电力网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物理元件的数学模型(8学时)(3)简单电力网稳态分析与计算—功率流动、手工潮流计算(8学时)(4)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和计算程序框图。
(8学时)(5)有功最优分配及频率控制—如何保证低损耗、高回收.(6学时) (6)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如何使无功合理分布使功率损耗最小.(6学时)(7)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及不对称故障计算。
(20学时)3。
教材(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东南大学,陈珩,水利电力出版社(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西安交通大学,李光琦,水利电力出版社(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杨淑英中国电力出版社4。
如何学习这门课程(1)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学(2)听课为主,自学为辅(3)看书2~3遍(4)及时、独立的完成作业(5)理解基本概念,不要死记硬背(6)多翻阅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期刊,了解新概念,专业领域的成果和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3、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4、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和中性点接地5、电力系统的负荷§1。
华北电力大学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小结
重 点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高 阶二端代数元件,代数 多口元件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性质!!
集中性与分布性、线性、非线 性;时变、非时变 ;因果、非 因果;互易、反互易、非互易; 有源、无源 ;有损、无损,非 能 。
网络图论基础知识
Q G,A,T ,P, f ,B f ; KCL、KVL的矩阵形式;特
必要性
L1 L2 M 2 2 1 M 2 W (t ) L1 (i1 i2 ) i2 2 L1 2L1 要使 W (t ) 0,应有
L1 0, L2 0, L1L2 M 0
2
2° 充 分 性 的 证 明
di( ) 1 T 1 T W (t ) p( )d i ( )L d= i Li i Li d 2 2
该元件在时刻t吸收的能量为
W (t ) (u1i1 u2i2 )d t di1 di2 di1 di2 [( L1 M12 )i1 ( M 21 L2 )i2 ]d d d d d
t t di1 di2 di2 di1 L1i1 d L2i2 d ( M 12i1 M 21i2 )d d d d d i1 ( t ) i2 ( t ) i1i2 t di1 L1i1di1 L2i2 di2 M 12 d (i1i2 ) ( M 12 M 21 ) i2 d 0 0 0 d t di1 1 2 1 2 L1i1 L2i2 M 12i1i2 (M 12 M 21 ) i2 d 2 2 d t
t t t T
di(t ) p (t ) i (t )u(t )=i (t )L dt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1
网络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环境VB 6.0实验名称实验一:熟悉VB环境及UDP通信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VB语言开发平台。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UDP通信协议,掌握UDP通信协议的特点。
实验原理在TCP/IP模型中,UDP为网络层以上和应用层以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
UDP只提供数据的不可靠传递,它一旦把应用程序发给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就不保留数据备份(所以UDP有时候也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数据报协议)。
UDP在IP数据报的头部仅仅加入了复用和数据校验(字段)。
用户数据文报协议 (UDP) 是一个无连接协议。
跟 TCP 的操作不同,计算机并不建立连接。
另外,UDP应用程序可以是客户机,也可以是服务器。
传输层为了传输数据,首先要设置本机的使用协议和本机端口号。
然后,本机计算机只需将RemoteHost设置为需要聊天的计算机的Internet地址,并将RemotePort属性设置为跟需要聊天的计算机的LocalPort属性相同的端口,并调用SendData方法来发送信息。
最后,本台计算机使用 DataArrival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来获取对方计算机已发送的信息。
应用层UDP TCPIP各种网络接口实验内容实验步骤:1.用自己的名字建立子目录。
2.进入VB6.0,双击StandardEXE。
3.出现标准窗体,调整窗体大小到适当尺寸。
4.工程名改为UdpTest,窗体名改为FrmMain, 窗体的caprion属性改为“聊天程序”。
5.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为IPAdr,Text属性为空,用以输入聊天对象的IP地址。
6.添加两个Lable控件,一个作为背景色,一个作为前景色,属性改为对方“IP地址”,为了使文字在lable的正中央,调整两个lable的叠放位置。
7.添加CommandButton控件,Caption属性改为“确定”,用以确定IP地址。
实验内容8.添加TextBox控件,名字改为TextRecieve,Text属性为空,MultiLine属性为True,ScrollBars属性为2,用以显示接受聊天内容。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教材
第一章
重点:
网络理论基础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高阶二端代数元件,代数 多口元件和动态元件。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性质: 线性、非线性;时变、非时变 ;因果、非因果; 互易、反互易、非互易;有源、无源 ;有损、无 损,非能 。 网络图论基础知识:
Q f , B f ;KCL、KVL的矩阵形式; G,A,T,P,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等。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材的第一章~第七章的大部分内容,计划 40学时,21周考,详见后面的教学安排。
4.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对电网络的 分析在“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提高。
5.参考书:
肖达川: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电路分析 邱关源:网络理论分析(新书,罗先觉)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5-7端口分析法(储能元件、高阶元件和独立源抽出跨接 在端口上—与本科介绍的储能元件的抽出替代法类似)
第二章 简单电路(非线性电路分析)
§2-1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DP、TC、假定状态法) §2-2小信号和分段线性化法 §2-3简单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一阶非线性动态电路分析) §2-4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重点)
t
t
t
u
( )
i( )
, 取任意整数
(0) x x
基本变量(表征量)之间存在与“网络元件”无关的普遍 关系:
dq(t ) ( 1 ) i(t) ,q(t) i i(t)dt dt d (t ) ( 1 ) u(t) , (t ) u ( t) u(t)dt dt
§1- 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2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1-3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1-4代数多口元件 §1-5动态元件(简介) §1-11网络及元件的基本性质 §1-8 图论的基础知识~§1-10网络的互联规律性
1 电网络的性质
e(t ) M e , M r s . t . r (t ) M r t 0
极点全部位于左半平面的线性网络是BIBO稳定的
BIBO稳定性不具有封闭性
N
uL
1H 1 uL 1H
i
稳定
• 网络的驱动点导纳函数
i
有源
1 1 YN s 2 s s 1 s 0.5 j 0.866 s 0.5 j 0.866
•高阶元件(Higher order Element)
赋定关系为
f M (u , i ) 0
( )
( )
i
的二端元件 称为 (α,β)元件
+
u
-
• 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α和β至少有一个为正时称为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α和β称为端口指数, 均为整数 元件的阶数为|α-β|
一般线性高阶元件
对于(α,β)阶线性元件,其赋定关系为
0 i1 2 i2 R2
解 该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R
2 p(t ) u1i1 2 uR i R i 21 2 1 1 R2 (i2 i1 )i2
取 i1
2
i2
2 2 R2 R2 p(t)≥ 2 0 R2 2 双口电阻元件是无源的。 R1 i1 i1i2 i2 R2i2 R1 i2 R1 2 R1 2 R1
• 集中元件(Lumped Element) 在任何时刻,元件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和端子电 流 u(t ), i(t )都是确定的量。 定义: 集中元件可用仅含有有限个对端口变量和有限个 附加的内部变量的同一时刻瞬时值的代数、常微分和积分 运算的方程来描述。
电力网络分析学后总结
电力网络分析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关键环节。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能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电力系统分析的作用至关重要。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是通过归纳、总结、提升,抽象出电网分析中的共性问题,从更基础的层面来描述和解决电网分析问题。
此书把电力网络分为两部分来研究。
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介绍电力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为应用篇,介绍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
第一部分电力网络分析基本原理一、电力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1.1 网络分析概述电力网络包含两个要素:电气元件及其联接方式。
电力网络的运行特性的约束和元件之间联接关系的约束(拓扑约束)共同决定。
元件的特性约束由欧姆定律来描述:Ri=u, dLdt =u, ∫1Cidt=u.网络的拓扑约束由基尔霍夫定律来描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V=0.有关电力系统分析计算问题包括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经济调度、故障分析、稳定计算等,这些问题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点。
如状态估计可以为潮流计算提供良好的初值,而潮流计算则是经济调度、故障分析、稳定计算与系统控制的出发点。
网络分析是解决这些所有问题的共同基础。
研究一个特定的电力系统运行问题应当包括四个基本步骤:1、建立电力网络元件的数学模型;2、建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3、选择合理的数值计算方法;4、电力网络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网络分析中常用的关联矩阵有:节-支关联矩阵、回-支关联矩阵、割-支关联矩阵。
1.2 电力网络支路特性的约束一般支路如图:图1:一般支路元件的约束特性可用以下支路方程来表示:V k+E k =z k (I k +I sk ) 或 I k +I sk =y k (V k +E k ) 把网络内所有支路方程集合在一起,引入电动势矢量和电流源矢量E S,I S . 可以得到网络的支路方程V b+E s =z b (I b +I s ) 或 I b +I s =y b (V b +E s ) z b ,y b 为原始导纳矩阵和原始阻抗矩阵,若网络内所有的支路间不存在互感,z b ,y b 是对角阵,对角线元素既是相应的支路阻抗和支路导纳;若存在互感则z b 在相应于互感支路相关的位置上存在非零非对角线元素。
电网络分析1
2013-8-17
电网络分析第一章
i
§1-2. 电阻元件
4、单调电阻 若电阻的i-u曲线为严格单调增(或减)的,则称为 单调电阻。这类电阻既可写成流控形式,又可写成压控 形式。例如PN结二极管,其特性方程是
i(t ) (e u (t ) 1)
或
u (t ) 1
ln(
1
i (t ) 1)
1 u (t ) q (t ) C
q(t ) f (u (t ), t ) d f (u , t ) du f (u , t ) i (t ) f (u (t ), t ) dt u dt t
2013-8-17 电网络分析第一章
§1-3. 电容元件
2、荷控型非线性时变电容
,
I(t)
2013-8-17 电网络分析第一章
i
§1-3. 电容元件
一、电容性n端口元件 如果一个n端口元件的端口电压向量u和端口电荷向量 q之间为代数成分关系:
fc (u(t ), q(t ), t ) 0
则称该元件为电容性n端口元件,或n端口电容元件 二、一端口(二端)电容元件 q i t q t
f R
i
n端口 电容元件
f C
f L
n端口 电感元件
q
f M
n端口 忆阻元件
2013-8-17
电网络分析第一章
§1-2. 电阻元件
一.电阻性n端口元件 如果一个n端口元件的端口电压向量u和端口电流 向量i之间的代数成分关系: i u
2013-8-17
电网络分析第一章
§1-3. 电容元件
电网络CH01-1
f (u, i, u(1) , i ( 2) , i ( ) ) 0
分布元件(Distributed Element)
u i R0i L0 x t
i u G0u C0 x t
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Page 15 / 60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6.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1) 集中性与分布性
§ 1-1
集中元件(Lumped Element)
在任何时刻,元件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都是确定的量。 集中元件可用仅含有有限个对端口变量和有限个附加的内部变 量的同一时刻瞬时值的代数、常微分和积分运算的方程来描述。
uR RiR
uL L
di L dt
3.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基本表征量分为三类: 基本变量: 电压 u(t ) 、电流 i ( t ) 、电荷
§ 1-1
q(t ) 和磁链 (t )
基本复合量:功率 p(t ) 和能量W (t )
高阶基本变量: u
( )
和
i
( )
、 0,1
x(k )
x
( k )
dkx k dt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1-2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
• 电阻元件
•
• • •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忆阻元件 独立电源
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Page 18 / 60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华北电力大学电网络分析第一章网络元件和网络基本性质
(u(t),i(t)) (u(t),q(t)) (i(t),ψ (t)) (ψ (t),q(t))
动态无关的网络变量偶
由一对动态无关的网络变量向量构成的向量偶称 为动态无关变量向量偶,记为
(η,θ ) = {(u,i),(u,q),(i,ψ ),(ψ ,q)}
5. 容许信号偶
在整个时间区间 (t0,∞)里,对n端口(或n+1端)
非线性电容
1. 线性电容 q=Cu
时变 =i
d[Cu]
=
C du + dC u
dt
dt dt
时不变 i = C du
dt
2. 非线性电容
(1)压控电容 (2)荷控电容
q = C(u) u = S(q)
(3)单调电容 q = C(u) u = S(q) 大多数实际电容器属于此类。如变容二极管
( ) q =Q0 eku −1 (Q0 < 0)
和
i
(
β
)
两种
变量 ,其中α和β为任意整数。
• 基本表征量之间的关系
微分关系
u(t) = dΨ(t) dt
i(t) = dq(t) dt
积分关系
∫ Ψ(t) = u(−1) = t u(τ )dτ −∞
∫ q(t) = i(−1) = t i(τ )dτ −∞
p(t) = dW (t) = u(t)i(t) dt
注意:零口器提供2个方程。
• 非口器(Norator)
任何时刻t, 元件上的电压u和电流i都是任意值
u=任意值, i=任意值
或者
i
(u-x)(i-y)=0 (x,y)∈R 2
u-
+
作用:可视为一个具有任意值的电阻 元件,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布满整个 u~i平面,即平面上任一点都是非 口器的容许信号偶。
华北电力大学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3)精简版
(1)关联矩阵(Incidence Matrix)
(2)回路矩阵(Loop Matrix)
(3)割集矩阵(Cutset Matrix) (4)连通图的主要关联矩阵的关系
(1)关联矩阵A
• 节点支路关联矩阵Aa,又称 为全阶点关联矩阵(或增广关 联矩阵)。其中行:对应节点; 列:对应支路,流出为正,流 入为负,无关为零。
称A为(降阶)关联矩阵 (n-1)b ,简称关联矩 阵;表征独立节点与支路的关联(连接)性质。
(降阶)关联矩阵A
若把Aa中的任一行划去(相当于相应的 节点选作参考点),剩下的(n-1)×b 矩阵足以表征有向图中支路与节点的 关联关系,并且(n-1)行是线性无关的。 这种(n-1)×b阶矩阵称为降阶 (Reduced)关联矩阵,简称关联矩阵 。
2 0 -1 1 0
3 0 0 1 -1
4 -1 0 0 1
5 0 1 0 -1
6 1 0 -1 0
支 1 2 3 4 节 1 1 0 0 -1 -1 -1 0 0 Aa= 2 0 1 1 0 3 0 0 -1 1 4 设④为参考节点
支 节 1 A= 2 3
1 1 -1 0
2 3 4 5 6 0 0 -1 0 1 -1 0 0 1 0 1 1 0 0 -1
• Aa中任意去掉一行剩下的行线性 无关,去掉行对应的节点就做参考 节点(简称参考点)。称为降阶关 联矩阵。简称关联矩阵,记为A, (AI=0 对应独立的n-1个独立的 KCL方程),A的秩为(N-1), Rank(Aa)=Rank(A)=n-1。
用矩阵形式描述节点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关联矩阵 Aa={aij}n b
②
1
①
2 5 4
【课件】国家电网考试之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2)精简版
R0、L0、G0和C0 分别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电阻、电感、电导 和电容。
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
xi
L0
x
i t
i x
G0
xu
C0
x
u t
R0、L0、G0和C0 分别为传输线单位长度
的n阶电阻、电感、电导和电容矩阵。
传输线频非变频传变输传线输(线F(reFqrueeqnuceyn-Dcye-pInednedpaennt dTanrat nTsmrainsssmioinssLioinnesL)ines)
频变单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 I
j L0 I
dU (x) dx
R0 ( x) I
(x)
sL0(x)I (x)
I x
G0
U
jC0
U
dI ( x) dx
G0
(x)U
(x)
sC0
(x)U
(x)
频变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跳过“传输线” 和“小信号模型”部 分!
传输线单多导导体体传传输输线线((SMinugltlie--CCoonndduuccttoorr
Transmission Lines) Transmission Lines)
单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i
L0
i t
i x
G0u
A(Q )
F x
Q
B(Q )
华北电力大学精品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一章)
静稳 暂稳
课程介绍
发 电 厂 电 气 部 分 电气主接线—卖电的网络 电器的原理与选择—卖电的工具 配电装置—电器的组合及布置
控制与信号—二次系统
高压断路器运行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
变压器的运行
课程介绍
电 力 系 统 继 电 保 护 原 理 电流保护 距离保护 高频保护 自动重合闸 变压器保护 发电机保护
Hydro Power Base 9000MW
10000MW
2000MW
3000MW
AC DC
2005年全国电网互联示意图
东北
姜家营-高岭
西北
背靠背直流
华北
新乡-邯东 龙政直流(DC)
华中 西藏
C)
南方电网
2010年全国电网互联示意图
东北
西北—华北 姜家营-高岭交流
核能约占54%,燃料电池等分散型电源和电力储存系
统约占15%~20%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 目前电源配置情况
1.6 25.8 火电 水电 核电 其它 23.7 0
2020年电源配置情况
4.3 8.8
63
73.6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的发电量为4.3万亿kWh, 相应的装机容量为9.5亿kW左右(下限8.5,上限10.5)
马来西 亚
美国发生的其它大停电事故
事故名称
美国东北部大停电 纽约大停电事故 美国西部网大停电
时间
后果
1965.11.9 最长停电时间达13h,影响居民3000万人,直 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 1977.7.13 停电时间达25h,停电引起贫民区纵火与抢劫, 华尔街计算机停电,损失价值超过百万人小时。 1994.12.1 系统解列成东西南北四个大岛,事故影响到 4 14个州200万人的用电。 系统解列成五个孤岛,事故影响14个州200万 用户
【课件】国家电网考试之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3)精简版
i2
i5
0
i2 i3 i6
矩阵形式的KCL A i = 0
1
②
2
矩阵形式KVL ATun u
①
5
③
4
3
④
6
1
0
0
1
0 1
1 1 0 0 1 0
0
un1 un2 u1
1 1 0 0
un1 un2
§1-8 网络图论的基本知识
1 网络(电路)的图(线图Graph) 主要复习:节点、支路、路径、回 路、树、割集P43-P47)
众所周知,电路(网络)的约束分成两 类,一为元件约束,一为结构约束。
结构约束是电路的连接结构对电网络中 的电压和电流的制约关系(KCL,KVL), 它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既如此,讨论这部分关系时,就没 有必要把元件画出。 因此就用抽象的点来代替原来的节 点。用线段来代替原来的支路,这 样得到的一个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 图,称为电路的图。
铰链图
由电路中的多口元件造成的非连通 图,可以把不连通的各部分中的任 一节点(一部分只能取一个节点)之 间假设有一条短路线相连。把这些 假设短路线连接的节点合并成一个 节点,这样所得的图称为铰链图 (Hinged Graph)。
抽象
+
不连通图
-
抽象
+
连通图
-
①
1
不含自环
② 允许孤立节点存在
4)子图
i1
i2
i3
KitCBL=的[BB另Ttti一l1种]用形连式BT支 电B1流Tt 表示B1Tt树il支 电iilt 流
电网络分析选论梁贵书概述.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 • • •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 本 代 数 元 件 高 阶 代 数 元 件 动 态 元 件
• 分 布 参 数 元 件
• 非线性元件的小信号模型 • 网 络 的互 联规 律性 • 网 络 及 元 件的基本性质
§ 1-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 • • • • •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器件与元件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多口元件和多端元件 容许信号偶和赋定关系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3Ω电阻的伏安关系为 u 3i 3cost,cost 容许信号偶
{3, 2}不是容许信号偶
•元件所有的容许信号偶的集合,称为该元件的赋定关系 (Constitutive Relation)
R (u, i) : u Ri
R
对赋定关系的说明
● 完全表征了该元件的端口电气性能 ● 区分不同类型元件的基本依据 ● 可以用方程、曲线或者一种规定的算法表示 ● 全局赋定关系 与局部赋定关系
u 和i
( )
( )
两种
动态关系
• 基本表征量之间存在着与网络元件无关 的下述普 遍关系:
t d(t ) ( 1 ) u (t ) (t ) u u( )d dt t dq (t ) ( 1) i (t ) q(t ) i i( )d dt dW (t ) p(t ) u(t )i (t ) dt
6.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1) 集中性与分布性 • 集中元件(Lumped Element)
在任何时刻,元件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都是确定 的量。集中元件可用仅含有有限个对端口变量u(t ), i(t ) 和有限个附加电网络分析选论
“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
“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迅速,电网络理论在电力工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电网络理论的教学实践和探讨进行详细分析。
一、电网络理论课程介绍电网络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网络的短路计算,网络的功率流分析,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电力系统的容错性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入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各种控制、容错机制等内容。
二、教学实践1、引入课程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强调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从事电力行业的重要性。
此外,还应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基础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及其结构,网络的短路计算,网络的功率流分析,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控制,电力系统的容错性等。
学生在了解完相关基础概念后,可以有效的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2、讲解推导课程内容在讲解理论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把相关理论概念讲解清楚,注重理论概念的逻辑性和证明过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
此外,在讲解理论概念的同时,教师应该重点强调短路计算、功率流分析和电力系统的控制,以便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内容,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布置实验为了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给学生布置实验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
此外,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力系统的计算方法,以及电力系统中的设计思想,有效地应用理论到实际工程中。
三、探讨电网络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掌握电力系统的知识,为从事电力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论概念的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实践应用。
综上所述,电网络理论课程在电力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电网络理论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学生从事电力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课程电力网络分析-精选文档
多口网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市场研究所 王雁凌 Yanling.wangvip.sina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节 非含源多口网络的常见矩阵表示法 含源多口网络表示方法 多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不定导纳矩阵(Indefinite Admittance Matrix)
第一节 非含源多口网络的常见矩阵表示法
( k ,j 1 , 2 n ) k j nn
二.不定导纳矩阵的运算
1.端子接地 p134 设不定导纳矩阵 Y i(n n) 第j端子接地——将 Y i 的第j行第j列 ' Y 划去,得 (n-1)×(n-1)的定导纳矩阵 i 。例如:p134 2. 接地端子浮地——据零和性质 p135
1.双口网络的联接(复习) (1)串联 N1 Z=Z1+Z2 N2
(2)并联 N1 Y=Y1+Y2 N2
(3)级联 N1 N2
T=T1T2
2、n口网络的联接 (1)并联 p106图3-1-4 (2)串联 p106图3-1-5 (3)混联 p107图3-1-6
Y Y Y 1 2
Z Z Z 1 2
R R 23 31 R 12 R 23R 31
R R 3 1 R R R 31 3 1 R 2
G G 1 2 G 12 G G G 1 2 3
R 3
G G 2 3 G 23 G G G 1 2 3
G G 3 1 G 31 G 1 G 2 G 3
2. 星网变换-罗森定理(Rosen’s Theorem) (1)计算式 y y iy k iy k p115 y ik
y
j 1
n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 uk ik u1i1 u2i2 i1r1i1 i2 i1)r2i2 (
r1 [i1,i2 ] 1 2 r2 1 r2 i1 2 0 r2 i2
注意:由Z阵可知该网络为非互易双口网络, 在判断网络的有源性时要重排二次型!
t t t T
di(t ) p (t ) i (t )u(t )=i (t )L dt
T T
因L对称正定,所以W(t)≥0,并且只 有在i = 0时,W(t)=0.因此,L为对称 正定矩阵时,该双口电感元件一定为 无源元件。
ˆ ˆ 设 U p , I p 和 U p , I p 是多口网络端口的任 意两组容许信号偶,相应的两组内部支路 ˆ ˆ 容许信号偶为 Ub , Ib 和 Ub , Ib 。设多口网 络由 l个元件组成,每个元件相应的容许 ˆ ˆ 信号偶为 Uk , Ik 和 Uk , Ik (k=1,2,…,l),则 由特勒根定理得 l l Tˆ Tˆ Tˆ ˆ ˆ UT I p UT I b U k I k U p I p Ub Ib Uk Ik ˆ p b
证明
设多口网络由个无源元件组成,这些元 件可以是二端的,也可以是多端的。令 {uk,ik}表示第k个元件的容许信号偶 (k=1,2,…,l),则对于网络内部的 容许信号偶{ub,ib},有 l T T ub i b uk i k
k 1
u i u i
T b b k 1
l
T k k
特勒根定理的多端口形式 由于元件是无源的,对于所 有k,都有
t
u i d 0
T k k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t时刻多口网络吸收的功率为
u i u i u i
T p p T b b k 1
l
T k k
到t时刻多口网络吸收的能量为
t
u i d u i d 0
T p p t k 1 T k k
l
这表明该多口是无源的。这种 特性称为封闭性。
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等。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基本变量
u(t )
i (t ) q(t ) (t )
( )
高阶基本变量 基本复合变量
x
(k )
u
i
( )
p(t ) w(t )
( x k)
x x ( ) ( ) u i
() 0
d x k dt
k
x t dt dt ()dt
该元件在时刻t吸收的能量为
W (t ) (u1i1 u2i2 )d t di1 di2 di1 di2 [( L1 M12 )i1 ( M 21 L2 )i2 ]d d d d d
t t di1 di2 di2 di1 L1i1 d L2i2 d ( M 12i1 M 21i2 )d d d d d i1 ( t ) i2 ( t ) i1i2 t di1 L1i1di1 L2i2 di2 M 12 d (i1i2 ) ( M 12 M 21 ) i2 d 0 0 0 d t di1 1 2 1 2 L1i1 L2i2 M 12i1i2 (M 12 M 21 ) i2 d 2 2 d t
练习题2(10%)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
u -q q 试判断其是有源还是无源元件。
3 5
练习题3(10%某加法器的约束条件是: y ax1 bx2 其中x是输入,y是输出,
a、b是常数,它们可以是N端口的电流或 电压。试判断:该加法器是否为线性?
10道例题!
例1 试说明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
i2 R
u
_
R
i i1 i2 i1R i1R u i2 R i2 R u
u u i1 i2 RR RR
1 1 )u i i1 i2 ( RR RR
1 1 令: R ( ) constant RR RR
例2
u1 R1 已知一双口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为 u 2 R2
0 i1 R2 i2
式中R1和R2均为正值。试求该元件为无源元件的条件。
解
i1
该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重排二
2 11
p(t ) u1i1 u2i2 R i R2 (i2 i1 )i2
-
ˆ u p1
ˆ u pn
-
+
ˆ Tp i p uT i b 0 (2) ˆb -u
ˆ ˆb (1) (2)得: uTp i p - uTp ˆ p uT i b uT ˆb (3) i i b
共讲了10道例题!
再看几道题!
练习题1(10%)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
i - 3 5 试判断其是有源还是无源元件。
0 2
sin 2 sin cos d
2 2 2 2 sin (cos 1)d
)0
0
( M 12 M 21 ) 0
这表明,当 M 12 M 21 时,双口电感元件是有源 元件。因此,元件无源时,L为对称矩阵。 (2)当 M12=M 21=M 时
因此
ˆ UT Ik ˆk U I ˆ UT I ˆ U I p p
T k k T p p
根据定义,该多口网络是互易的。
图示电路含有非线性(非互易元件) 但仍为线性(互易)一端口网路。
设二极管D的模型为正向电阻 R 和 反向电阻 R ,它们都是常数。 列出相应的KCL和KVL方程
+
i i1
例4试判断图示电路β取值对网络有无源性的影响。 i1 i2 解:列出相应的电路方程
r2 0 r1 H 1 / r2
2 k 1
u1 r1i1 1 i2 i1 u2
+ u1
r1
i1
r2
+ u2
r1 Z r2
0 r2
r1 2 ,无源 , r2
r1 2 ,有源,可能为负 有源 r2
例5 设双口电感元件的电感矩阵为
L1 L M 21 M 12 L2
证明该元件是无源元件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对称正定。
证明: 1°必要性的证明 双口电感元件 的伏安关系为
di1 di2 u1 L1 M 12 dt dt di1 di2 u2 M 21 L2 dt dt
必要性
L1 L2 M 2 2 1 M 2 W (t ) L1 (i1 i2 ) i2 2 L1 2L1 要使 W (t ) 0,应有
L1 0, L2 0, L1L2 M 0
2
2° 充 分 性 的 证 明
di( ) 1 T 1 T W (t ) p( )d i ( )L d= i Li i Li d 2 2
T T
p
u
ˆ u
j 1
n
b
j 1 n
pj pj
i uk ik
k 1 b
b
p
b
+ up1 -
ip1 N(共b条支路)
ipn
+ upn -
pj pj
ˆ ˆ ˆ i uk ik
k 1
+
ˆ i p1
ˆ i pn
ˆ N(共b条支路)
- uTp ˆ p uT ˆb 0 (1) i i b
p(t) u(t)i(t),W(t) p(t)dt
t
狭义关系
u
电 容 元 件
电阻元件
i
电 感 元 件
q
忆阻元件
广义关系
A
KCL Ai=0
Bf i = BfT il
Qf
T t l
it B i
i t Ql i l
Qf i=0
KVL u = ATun
T t 1 t l
t
(1)先说明M 12 M 21 件是有源的。
假定 M 12 M 21
取 i1
2 sin t
t
2
可得 i1 (
2
t 2 t sin i2 2 0
t [0,
电流是 任意 的 2
则 W(
2
) 0, i2 (
2
2
其它
]
) ( M 12 M 21 ) ( M 12 M 21 ) 3
Bf u=0
ul = - Btut
u =Qf T ut
ul Q ut
T l
B A A,
P A , PAt At P 1t
1 t
Ql B
T t
Q f PA,
特勒根定理
1.功率守恒定律
u i i ub 0
T b b T b
u i
k 1
b
k k
0
2. 拟功率守恒定理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重 点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高 阶二端代数元件,代数 多口元件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性质!!
集中性与分布性、线性、非线 性;时变、非时变 ;因果、非 因果;互易、反互易、非互易; 有源、无源 ;有损、无损,非 能 。
网络图论基础知识
Q G,A,T ,P, f ,B f ; KCL、KVL的矩阵形式;特
t
t
t
, 取任意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