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 六甲集合住宅

合集下载

安藤忠雄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建筑分析

是时间的光泽
わび さび
寂 宁
SILENCE
T I M E
最初是指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劣化 月显老 安表 的好 感露旧 静示 意比 的出的 的没 思汉 美的物 状有 字 一体 态人 中 种的 ︒声 的 充外 ︐ “ 满表 非 寂 岁下 常 ”
li
nian
理念
1: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 。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 2: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 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住吉的长屋的原型,即是安藤对当时生活方式所作的反省与抗议。他认为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的抬头使精神渐趋没落必须加以抗拒,并希望在生活中保有传统形式,并在 这个基础上发展、超越,进而能创造新的文化。 3: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 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 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 体。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 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 4: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在安藤的建筑中,自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存在形式。自然与建筑有 了关系,自然就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水或天空成为自 然的象征。 5:简洁外观与丰富空间安藤的作品外表冷峻,内部却相当亲切热情,用含蓄二字来诠释颇为恰当。
cai
liao
材料

安藤与六甲集合住宅的设计

安藤与六甲集合住宅的设计

设计
六甲入口 !
北京房地产
!!!
) 右图 * 六甲
! ! 六甲集合住宅 ) 以下简称 ’ 六甲 (* 第一期工程始于 +’/# 年 $
基地位于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 )1!朝南的斜坡上 $ 从这儿可以 观赏到大阪湾到神户港全景 !为了与周边乡村环境相呼应 ! 建筑 物为低层并顺应山势而建 $ 其中 !一部分还掩埋在 甲入口! 纵剖图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安藤的代表作
"" "六甲集合住宅
建筑物由一系列单元构成 ! 每个 单 元 长 !"# 米 ! 宽
$%# 米 ! 其剖面 顺 着山 势 而 设计 ! 平 面 对称 ! 建 筑 物之 间
空隙则设计了上下 交 通的 阶 梯 ! 它们 使 整 个建 筑 物 统 一起来 ! 同时 ! 它们也可作为小广场 $ 各单 元 在斜 坡 上 组合 在 一 起 形 成 阶 梯 状 ! 于 是 每 个单元都有开阔的视 野 ! 设 计的 意 图 就是 想 让 生活 在 单元里的人们走到跌落的屋顶上去与自然交流 $ )右图 * 六甲! 入口标 志
六 甲 !
能唤醒人们对空间的内在感受和各种初 始体验的回忆 ! 就会使 人 产生 强烈 的 情感 共鸣 $ 每当 安藤 想起 那 些曾 真正 打 动过 他 的建筑作品并力求回忆起初见这些建筑 的 感 受 时 !他 发 现 !真 正 让 他 感 动 的 并 不 是建筑本身的实体形状 ! 而 是存 在 于其 内
手设计位于它附近 的 第二 组 住 宅集 合 体 $ 如果 说 安 藤 在一期工程中试图创造 纯 粹的 居 住 环境 ! 那 么 ! 在二 期 工程中则引入了公 共 空间 $ 六 甲 集合 住 宅 二期 与 六 甲 一期一样建于 )*! 的斜坡上 $ 六 甲一 期 占 地仅 +’** 平 方 米 ! 配 置 ,* 户 $ 六 甲 二 期 占 地 面 积 几 乎 是 前 者 的 ( 倍 ! 配置 !* 户 ! 总建筑面积是前者 的 - 倍$ 整 个 项 目 设 计 建 立 在 !., "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3、自然
在这里所指的自然并非原始的自然,而是人
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 而 来的有序的自然,如抽象了的光、风和水。向 自然敞开空间之胸怀-这要通过最抽象的因素 来表现。自然光、 风、雨及白昼、黑夜和四季 中天空变换的色彩,都是安藤忠雄建筑中的组 成部分;基本的附属建筑与天空和大地有机地 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三个层次:时间在 演变中流动著;光、影成为大地和人类社会之 间的交会点,这给建筑增添了深沈感,这种深 沈感按空间尺度来衡量是不会枯竭的,它会超 越空间去表明它在真空中存在的可能性。安藤 对於自然 的看法是强调自然被建筑化,是人造 的自然,是可以控制的自然。 他认为只有当材料、几何形和自然这三者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建筑才具有力量, 才呈现出光辉。
然、移入的自然等。
场 所 精 神
安藤忠雄经常描绘基地附近场所的感觉和周遭的环境事物,从基地的纹理 到自然的形态,他用心的观察,将看得见的实像与看不见的虚像,找出共同的
秩序,也推理出土地的新逻辑-建筑。对於环境,他提出的看法是以「风景的
观照」建立自然与建筑共振的新关系。从这些观点衍生出: 自然是具象的,建筑是抽象的;自然是无形的,建筑是有形的; 自然是有机的,建筑是几何的;自然是虚体的,建筑是实体的;两者共振、
木材博物馆
大阪飞鸟博物馆
建築被視為大地的延伸,巨大的實 體宛若一座小山丘;建築的植入,銜 接了古老的歷史與周遭的環境。
廣場下方有一座自然窪地形成的池 塘,四周一片蓊鬱的樹林,和建築形 成空間軟硬疏密的強烈對比。 兩條緩坡道在高聳無比的高牆夾縫 中前進,切開厚實的建築體,導引參 觀者進入博物館的主要入口。行走於 其中,可以領略到近乎自然峽谷的空 間壓迫感。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 洲和非洲,自学建筑并成为建 筑大师。 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 究所。是美国AIA和英国皇家 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1997年 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曾获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 多项国际大奖。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獲普立茲克獎的重要案例,從1983年起就在神戶六甲山,以坡度超过60度的集合住宅设计而闻名,顺着陡坡融入长满树木的环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与建筑融合」出发点,而此一挑战也让他获致世界性的令譽。

因此工程至今,六甲山總共累積四期坡地工程,他並認為,台日同處丘陵地,而如何在坡地建築中獲致建築與自然的協調,是让台湾朋友參訪的重點。

大久保並透露,安藤有一座別館在六甲山集合住宅,因此他有時在周日來度假時,順道巡視工地,並常要求工程打掉重做,「他的標準很高,有時覺得很討厭!」但大久保曾在淡路夢舞台工程負責國際會議廳茶屋,因此被視為頗能營造安藤的設計觀,20年來一直也作安藤的工程,事實上他昨日的說法,是日本人重視技術的一種驕傲的說法。

詢及未來有否可能來台灣交大美術館工作時?他說,只要安藤徵召,就會打包來台,他也曾參與美國德州休士頓當代美術館工程。

至於岡山縣直島美術館的木旅館工程,台灣同好在此看到出版巧連智的福武書店經營直島與地中美術館的成功經驗,而此一木旅館是安藤至今僅見少數的斜屋頂建築設計,由清水混凝土搭配木料構成,工地主任田中右島指出,這是根據日本國立公園法及業主要求表現日本傳統風格,而安藤捕捉日本傳統民居印象所完成的特殊設計,預計4月1日交屋。

台灣同好則在此兩工地,看到聞名於世的清水混凝土工程及安藤設計如何被執行出來,團長交大建築系教授劉育東說:「很感動安藤的安排,因他在全球各地都有業務,卻獨厚台灣,連續兩年邀約年輕學子及年輕建築師,親自講解並開放工地參訪,其用心期望能影響台灣的設計者,有機會能認同其理念,本著理想與堅持,為台灣多營造有創意的建築。

」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60°朝南的斜坡上,有一座平凡而又奇特的建筑。

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

奇特是因为不大的建筑竟然拥有十处以上的室外庭院,面向宁静美丽的神户港湾。

这便是六甲山集合住宅。

安藤曾表示此设计受柯布影响,柯布早期的集合住宅大多拥有丰富的阳台。

坡地建筑之流水别墅,六甲住宅,万科十七英里分析

坡地建筑之流水别墅,六甲住宅,万科十七英里分析

方案与施工
• 由于施工危险,大的建筑公司 不给施工,找了个小的建筑公 司,最后安腾和他们一起在那 个很危险的随时可能塌方的斜 坡上施工。最后六甲集合住宅 用了五年的时间在1983年圆满 竣工。
• 但是安腾希望每个用户都能体 会到外部空间生活的乐趣,但 是通过这个设计他明白了,日 本人大部分并不愿在室外生活。 他们在上六七点离家上班,回 到家已经是夜里十点以后了, 对于无法享受生活乐趣的日本 人来说,设计中的大阳台是没 有意义的。
布局层次 依山而建
避免景观受阻
布局设计概念
布局层次 依山而建
避免景观受阻
材料及细部
入口大门浮雕
门窗
铝合金外门窗: 1.从材料的耐腐蚀性考虑,框料采用氟碳喷涂; 2.从建筑的安全性考虑,玻璃采用6mm+0.72mm+6mm夹胶玻璃。
最初设想
复杂地形 • 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
滑坡现象经常发生,安腾的 业主委托的建设用地前面有 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 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 度。关于如何处理这个斜坡, 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 实的护崖墙。于是安腾便在 这时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 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 一座集合住宅。
最初的想法是设计成将“帆船"埋在绿丛林的建筑。 但城市规划的高度限制为六米,所以就放弃了。 安腾有好些建筑就是因为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法 规等问题上有这些或那些的不如意,因此有很多设 计没有建成。在设计六甲集合住宅时安腾总结了经 验,使其变成了现实
规划设计
项目指标
规划总用地:67571.1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50678平方米,其中
一期建筑面积: 26343平方米,107户; 二期建筑面积: 24335平方米(其中包括商 业 (含会所)2000平方米)约 340户 容积率: 0.75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简介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简介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简介1969年,安藤忠雄在家乡大阪正式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即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

当时,安藤忠雄28岁。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现在使用的大淀工作室Ⅱ在日本大坂市北区,1991年建成。

建筑呈不规则的状态,地下2层,地上7层,实用面积450平方米。

建筑设计采用“中庭”,便于采光。

四周回廊环抱,并安放书架、文件、资料,节约了空间。

体现出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中始终强调的垂直面与自然光两大因素的原则。

安藤的建筑事务所常年保持在20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临时帮忙的大学生。

由助手将安藤的概念草图绘制成工程图,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项目均由安藤本人和一名助手组成的二人小组共同负责,每一环节都首尾连贯、一脉相承。

一旦项目开工,他们就放弃休息时间直到项目完成。

安藤对建筑作品中采用的技术和材料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驾驭和科学性保证,他情感上的设计产品通过一种基于科学的技术而生效。

安藤事务所的工程图是极其审慎地而且准确地得到制作的,甚至可以说近乎完美。

除此之外,事务所以文件形式将许多建筑说明与承包商交流联系。

安藤事务所的图纸表达基本采用的是一种手工制作的方式,结构极其科学,不存在含混性,异常精致、精确和精美,每一件事情直到细部都能得到逻辑地理解。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安藤事务所在这一地区的30多件建筑作品无一破坏,包括位于震中地区淡路岛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和六甲集合住宅。

这足以说明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对于建筑技术和规范要求是非常细致谨慎的,安藤亦由此获得了“有备而来”(Be prepared)和“小心谨慎”(Be careful)的别称。

随着安藤在日本及国际上声誉日盛,其事务所承接了日本及欧美的大量重要设计项目,获得了众多荣誉与广泛好评。

安藤事务所的第一个作品也是安藤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于1979年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

70年代末设计的六甲山集合住宅,则是运用几何性设计创作丰富形态的进一步超越。

80年代,安藤建筑事务所开始建立国际声誉,承接了一大批纪念性公共建筑。

走近这些日本的特色住宅

走近这些日本的特色住宅

走近这些日本的特色住宅特色集合住宅▼高岛平团地从江户时代开始,人口向都市慢慢地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产业复兴的契机下,加剧了城市人口的集中化。

而日本绝大半的国土都是山地,平原较少,为了确保大家都有房子住,集合住宅开始大量出现。

六甲の集合住宅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60°朝南的斜坡上,有一座平凡而又奇特的建筑。

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

奇特是因为不大的建筑竟然拥有十处以上的室外庭院,面向宁静美丽的神户港湾。

这便是六甲山集合住宅。

安藤曾表示此设计受柯布影响,大师将以人为本作为建筑的核心理念,为了理想的美好生活而战斗。

千代が丘团地MUJI x UR戸建住宅▼ambi-flux日本人比较青睐于独立的一户建的住宅。

不仅是资产家,还是户主们大都会找建筑师设计住宅。

在非常狭小的土地上,日本设计师们各显神通,出现了大批地非常有特色的一户建住宅。

屋根の家宇都宫の家現代建築▼住吉の长屋(安藤忠雄)安藤忠雄的早期作品“住吉の長屋”是一座两层高的长条住宅。

住宅采用混凝土现浇而成,完成于1976年,是安藤忠雄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体现了他个人风格的形成。

住吉の長屋由三个相等的矩形体量组成,两个封闭的体量由一个开放的院子空间隔开,庭院自然的处在建筑中间,为两侧的房间提供采光与通风,完美解决了地形狭小带来的问题。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家(坂茂)HOUSE N (藤本壮介)House N 坐落于日本大分县一个传统的居民小区,建筑2008年建成,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他们的宠物犬。

House N的建筑风格以及色彩搭配依旧延续建筑师藤本壮介的一贯风格,通透的建筑外立面使得该住宅犹如一件置身于传统的小区建筑群中的现代艺术品。

HOUSE NA (藤本壮介)藤本壮介将建筑设计成一摞堆叠在一起的方盒子,相互错落的外部框架在立面的各个不同高度上产生了丰富的内部空间。

每个带阳台的小房间都与室内爬梯相连,让居住者能自由的在住宅中活动。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领悟于自然 灌注于自然
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
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
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
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 町
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
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
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
整个建筑物的组成,就是将上述双重表层构 造的长方形体空间,加以连续幵列,幵运用 多种自然光的採光系统,使得单纯的整体构 成中,有更多样化的展示面和展示空间。这 个美术馆,除了提供以鑑赏和研究為目的的 使用之外,同时也开放成為一般市民的社区 中心,在户外的草坪、广场、水边,欣赏点 缀在基地内的每一件艺术作品,也可以享受 一些户外音乐会、室外宴会、嘉年华般的节 庆活动。
灵魂筑梦者—安藤忠雄
主要作品
1.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 2.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 3.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 市 4.1984 Time’sⅠ,京都府 5.1989 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 6.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 7.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 8.1992 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 馆 9.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廊,美国 10.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 市 11.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 河南町 12.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 13.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 14.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
15.1998 TOTO研究会馆,兵库县津名郡
16.织田广喜博物馆,滋贺县日野町
六甲集合住宅
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滑坡现象经常収生,安腾的业主委托的建设用 地前面有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度。关于 如何处理这个斜坡,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实的护崖墙。于是安腾便 在这时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一座集合住宅。

安藤忠雄(2)(3)精品PPT课件

安藤忠雄(2)(3)精品PPT课件


Mizumido是真言宗寺庙本福寺新建的主厅,它

位于长轴40m、短轴30m的椭圆形莲花池的正下方,

它的东南面被两片6m高的现浇混凝土墙所遮挡,一
面是笔直的,另一面是弧形的。
祈祷室对称地设在莲花池碟形底面的下方,采
用圆形和方形这两种基本的几何形状,包括一个方
格子的木质屏风以及圆柱形结构中的一些隔板。整
木材博物馆
大阪飞鸟博物馆
建築被視為大地的延伸,巨大的實 體宛若一座小山丘;建築的植入,銜 接了古老的歷史與周遭的環境。
廣場下方有一座自然窪地形成的池 塘,四周一片蓊鬱的樹林,和建築形 成空間軟硬疏密的強烈對比。
兩條緩坡道在高聳無比的高牆夾縫 中前進,切開厚實的建築體,導引參 觀者進入博物館的主要入口。行走於 其中,可以領略到近乎自然峽谷的空 間壓迫感。
光之教堂(1987~1989)
建筑形体极为简单,斜向插入的素混凝土墙体分割 了空间,使得阳光能够“渗进”教堂的室内,形成著名 的"光的十字架"。粗糙的质感,表达出抽象、洗练和诚 实的品质,空间的纯粹性唤起人们皈依的"庄严感"。隐 约地流露出他对于东方文化中的自然观崇拜的意味。
水御堂(1991年)
安藤忠雄简介
代表作品
1941年 生于日本大阪 1976年 住吉的长屋 平林邸 帝广场 1983年 六甲集合住宅1 1985年 中山邸 1986年 六甲山教堂 1988年 水的教堂 水的剧场 1989年 光的教堂 1991年 姬路文学馆 水御堂 1994年 飞鸟博物馆 木材博物馆 1995年 冥想之庭 1998年 日光博物馆 1999年 六甲集合住宅3 2000年 光明寺 2002年 沃思堡现代美术馆
直岛美术馆

安藤忠雄 六甲集合住宅

安藤忠雄 六甲集合住宅

六甲集合住宅安藤忠雄100345陆垚建筑由一系列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长5.8米,宽4.8米,其剖面顺着山势而设计,平面对称,建筑物之间空隙泽设计了上下交通的阶梯,他们使整个建筑物统一起来,同时,它们也可作为小广场。

各个单元在斜坡上组合在一起形成阶梯状,于是每个单元都有开阔的视野,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让生活在单元里的人们走到跌落的屋顶上去与自然交流。

1983年六甲集合住宅一期完工时,安腾又开始着手设计位于它附近的第二组住宅集合体。

如果说安藤在一期工程中试图创造纯粹的居住环境,那么,在二期工程中则引入了公共空间。

刘家几个住宅二期与六甲一期一样建于60°的斜坡上。

六甲一期占地仅1900平方米,配置20户。

整个项目设计建立在5.2×5.2平方米的网格上,其中的每一组建筑为一个正方形平面,每边长为网格边长的5倍。

整个项目就由两组遮阳的建筑组合在一起。

地表式 跌落布局目的:一、每个单元都有面向山下的开阔视野二、使跌落的屋顶成为人们与自然环境交流、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室外空间山体呈60 度的倾斜,从上往下看,住宅楼与其说是建在山坡上,不如说是建在几乎垂直的陡壁上,这在建筑学上无疑是一个挑战。

安藤采取把斜面削平之后深挖、将建筑“栽”在地下的方法。

如此一来,限高和遮蔽率的问题迎刃而解,六甲山集合住宅成了一个地上2 层、地下1 层、加起来共10 层的标准小户型模范住宅社区.中央楼梯沿坡地笔直而上,穿过整栋建筑,成为整个建筑的轴线。

住宅单元不止在轴线两侧,有很强的秩序感,无论是坡度还是体量上都与环境十分和谐,融入了整个山体。

小型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大型建筑或建筑群则会大面积覆盖或使用山地,如何协调建筑与山体的关系是一个主要问题。

六甲集合住宅是一个颇为成功的例子。

安滕忠雄觉得之前日本的山地建筑对山地的破坏和影响较大,他希望用一种新的方式使建筑融入山体。

保持着城市的密度与特性,从1981年开始的六甲集合住宅工程沿着山势向下一直延伸到大阪海峡的水边。

看见安藤忠雄建筑里的日本素直美学精神

看见安藤忠雄建筑里的日本素直美学精神

看见安藤忠雄建筑里的日本素直美学精神日本近年來瘋國寶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原本只在關西設計房子的安藤忠雄,繼2006年1月在東京表參道改建舊公寓,使表參道之丘成為東京新地標。

2007年3月更結合六本木的東京中城,創建設計美術館,這使得關東地區的安藤風潮達於頂點。

台灣也承襲這股安藤熱,於2007年6月邀安藤來台演講,造成一位難求的旋風。

11月更傳出應台中霧峰的私立亞洲大學邀請,安藤將興建「亞洲大學藝術館」,預計在二○○九年底完工。

若過程進行順利,這將成為安藤在台灣第一座完成的建築實體。

今年(2008年)4月21日,安藤忠雄又來台到中興大學演講,將演講廳擠到爆,大談他的環保理念外,又宣布將替台灣設計私人墓園,無疑的這股安藤旋風正襲捲台灣。

與安藤素直美學如出一轍的無印良品精神,與因應安藤素直風在日本正日漸風行著舊屋收納改造,,與安藤忠雄的素直之風,如出一轍,本單元將藉由安藤旋風一探毕竟。

安藤忠雄與日本的素直美學--簡潔、低科技、高度與環境結合、獨特的日本風、深化的東方哲理建築的生命遠比人有限的生命長久,足以脫離時間的限制,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

人與建築如何達到一個与諧的關係,一直是許多建築師關心的議題,安藤忠雄正是個中高手。

他擅長以混凝土、木頭、水、光等基本自然元素來營造空間,他融合了日本傳統的禪風與現代的極簡主義風格,發展了一種新的建築空間語言,單純卻有力,沒有意識形態的花稍,不故弄玄虛,這讓安藤忠雄被譽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建築家」之一。

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成年之前的他在運動場与大街上度過了童年。

曾迷戀過船模与航模製作,並學過木工手藝,也學過拳擊。

18歲時,安藤開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与奈良的廟宇、神殿与茶社等傳統建築。

他不一致通常建築師的是,並未同意過正統的建築教育,他於1962~69年在美國、歐洲、非洲旅行考察成為日後建築風格之基。

返國後於1969年自行創辦安藤忠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神户滨水区广场六甲集合住宅

神户滨水区广场六甲集合住宅

神户滨水区广场六甲集合住宅美讯在线网 2008年 01月 10日 14:39 来源:互联网神户滨水区广场六甲集合住宅(1999年―)神户在1995年1月17日同样遇到了这样的灾难。

这样的灾难是一场对人与环境的浩劫,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神户的灾后重建体现出了这个城市的自信心与乐观主义,以及对城市进步的责任心。

在震后的3年中,受灾建筑的80%已经恢复完毕。

这项恢复工程不仅仅是对城市系统的修复,而是转向对城市的发展与增强。

自从1868年开放了它现代化的港口以后,神户就跻身于世界先进城市的行列。

对港口岛屿的开发,深水良港的先天优势,这里开始了新的工业发展――神户开始非常依赖于钢铁工业。

博物馆本身包含了3个从岩石基础上升起的玻璃盒子。

博物馆的花园包含了一个环状的广场可以既作为活动的场地又用于安静的思考。

安藤忠雄设计的新兵库地方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城市中心区东面的滨水区域重建的重要一笔――这个区域原来是重工业,现在已完全没有了生气。

新的博物馆坐落在粗糙岩石基座上,支撑起3个光滑的玻璃箱子,安藤将这种对比视为神户从旧的废墟上得到了新生的象征,建筑本身的形式让人联想到为地震死难者的哀悼。

同处一个中心区域的广场被设计为一个充满了事件的地方,其中也包含了一片树林,一个用以沉思与回忆的地方。

安藤忠雄设计的新兵库地方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早期工业区重建中的一个重要工程,位于神户中心区的东面滨水地带。

建筑采用了非常严肃的表现方法,被看做对1995年地震死难者的一种哀悼。

安藤忠雄在神户的六甲集合住宅工程,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区域,对场地本身非常多变的地形,采用了非常尊重的方式进行设计。

“神户住宅”项目整个地段坐落在六甲山脚下,俯瞰大阪海峡。

安藤的设计结合了陡峭的地势,将视景连向大海的同时引入了内部花园。

整个工程不对称的设计自然印衬了地段本身的无规则性。

开发中包含了一些公共设施:一个游泳池、幼稚园、老人俱乐部,安藤再次强调了什么是“精彩的集会概念和融洽的聚居模式”。

建筑师简介之安藤忠雄

建筑师简介之安藤忠雄

风之长廊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 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 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 “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 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 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 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 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 地势引起的落差,拉长了时空距离, 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 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和15㎡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环绕它 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
内部空间分析
光的盒子,在天穹 下矗立着四个独立 的十字架 旋转 的黑暗楼梯 水池 在眼前展开,中间 是一个十字架。
西立面
剖面图
水之教堂以“与自然为生”为主题,教堂的正面由一面长15米,高5米的巨大玻 璃组成,5月到11月间,巨大的玻璃将完全打开,使教堂与大自然混为一体。
主讲人:刘忠婷 李徽莹 住吉的长屋:王欣禹 风之教堂:谢雨晴 水之教堂:刘忠婷 光之教堂:李徽莹 排 版 :吴仕伟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 非洲,自学建筑并成为建筑大师
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是美国AIA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名誉 会员。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 誉教授。 2011年担任东南大学的客座教授。
“ 太阳是最好的画家 ”
建筑之力必须适应于 自然之力,建筑的永远 是在创造一种能让建筑 之力和自然之力在矛盾 之中共生的环境。
水的教堂充分反应 了人 建筑与自然是 如何的在做对话。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 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皑皑白雪,这是一个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忠雄 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 ×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 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 甚至一光之教 堂。” “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 漂亮。” “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 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 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 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 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 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 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 等的心理。这才是光之教堂 的精华

日本现代建筑空间解读与分析——安藤忠雄小筱邸案例

日本现代建筑空间解读与分析——安藤忠雄小筱邸案例

126城市地理日本现代建筑空间解读与分析———安藤忠雄小筱邸案例兰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0)一、安藤忠雄介绍录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自日本大阪,25岁以前作为职业拳击选手生活,25岁退役后花了十年时间游历世界各地、考察各地建筑,回国后创立了自己的建筑研究所。

1976年完成了位于大阪府的“住吉的长屋”,声名大噪。

其后便一直以他特有的设计手法活跃于日本建筑界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前沿。

安腾是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建筑教育的建筑师,他的设计想法与设计手法也与众不同,打破了常规的束缚,被称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

他早期的建筑都提倡与自然的交流与融合,不管是从住吉的长屋中段部分的露天走廊还是之后小筱邸设计的埋入地下的一层住宅,亦或是水御堂掩盖在水塘下面的建筑本体,都能充分看出他的这点理念。

《建筑家安藤忠雄》里说到:在现实社会里,想要认真的追求理想,必然与社会冲突。

恐怕大都不会如自己所愿,而过着连战连败的日子。

尽管如此,仍然不断地挑战,就是作为建筑家的生存方式,只要不放弃地全力冲刺,总有一天会看到曙光。

愿意相信这种可能性的强韧意志和忍耐力,就是建筑家最需要的资质。

二、安藤忠雄主要作品:1976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1981小筱邸,兵库县芦屋市1983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1984Time sⅠ,京都府1989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1993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1999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库县神户市2002兵库县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神户市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沃斯堡4ˑ4住宅,兵库县神户市三、小筱邸建筑概况与周边环境业主:小筱弘子类别:私人住宅初期修建:1984年改造项目:2006年初期建筑面积:284.1平方米改造后建筑面积:409.5平方米小筱邸位于日本芦屋市的国立公园内,初期的小筱邸只有两个方盒子,后期改造时增添了一个半圆柱的工作室供主人使用。

安藤忠雄建筑案例分析

安藤忠雄建筑案例分析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Mode研究班 (SemiMode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 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如今 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担任过以关西 为中心,许多茶馆和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个人荣誉简介
1979年-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长屋)
1993年-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RIBA)荣誉会员、日本艺术院赏
1983年-日本文化设计赏(六甲集合住宅)
1994年-第26回日本艺术大赏(大阪飞鸟博物馆)
1985年-芬兰建筑师协会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奖 1994年-年度朝日赏、第7回国际设计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 1995年-年普利兹克奖、日本文化设计奖(六甲集合住宅)
1988年-第13回吉田五十八赏(城户崎邸)
2005年-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UIA金牌)
1989年-法国建筑学院奖赏
1990年-大阪艺术赏
1991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会员、美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研究所ArnoldW.Brunner纪念奖
1992年-第1届卡尔斯伯格(Carlsberg)建筑奖(丹麦)
1986年-艺术选奖文部大臣赏新人赏(中山邸)
1996年-第8回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第1届国际教会建筑奖
1985年-每日设计赏 1987年-每日艺术赏(六甲教会)
1997年-德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皇家 金奖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2002年-美国建筑师 联盟金牌(AIA金牌)、京都赏思想?艺术部门受赏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简介:1941年生于日本大阪,成年之前的他在运动场和大街上度过了童年。

曾迷恋过船模和航模制作,并学过木工手艺,也学过拳击,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1962年起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著名建筑,并绘制大量的旅游速写图。

1969年,安藤回到家乡大阪成立了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

1975年,安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东邸,即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1979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

1983年神户六甲集合住宅获日本文化设计奖。

1985年芬兰建筑学会阿尔瓦•阿尔托奖。

1986年获日本文部省嘉奖。

1987年六甲教堂获每日(M ainichi)奖。

1989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建筑金奖。

1991年获美国艺术和文学科学院布鲁诺(a rnold W.Brunner)纪念奖。

1992年丹麦嘉士伯建筑奖。

1995年获普利茨凯(p ritzker Prize)建筑奖及法国艺术和文学院c heralier de I'order奖。

199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金奖以及法国艺术和文学院o f fici er de I'or der 奖。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一天,著名的乔治·阿玛尼打电话给一名建筑师,希望他设计阿玛尼剧场。

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在米兰见面;十多天后,这位建筑师就设计好了建筑的架构。

阿玛尼说:“他以令人无法相信的速度进行着这项工作。

世界级的建筑师对我如此礼遇和对待,让我忍不住欣喜若狂。

只有他才能把我的品位转译成建筑上的文化表现。

”这位神奇的建筑师就是安藤忠雄,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菊花与剑第一眼看安藤的建筑,多半会觉得他的禅意扑面,与一杯苦茶的滋味当是一致。

寒素枯涩的美,即早在《源氏物语》的时代,就为日本人所钟爱,这也影响到了安藤的创作。

安藤以裸露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为压倒性的建筑语言要素,也许东方人会嫌它造成了不容分说的生硬气氛,但他那种如老僧入定般的纯粹素净,西方人又极感陌生。

论安藤忠雄

论安藤忠雄

空间分析
这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 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对的
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
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
•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 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 。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普雷兹 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 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安藤所有的项 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 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 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 日本亭榭。安藤的大部份杰作都在日本,尤其集中在生他、 养他的故乡大阪,他至今仍在那里生活,工作。除一些灵性 的宗教建筑外,他还设计了许多博物馆,商业建筑包括写字 楼、工厂、商场等。
几何形体
安藤忠雄认为单纯的几何是建筑的基础或框架,几何形相对于自然是纯理性产物, 也是人类历史运用在建筑空间上最为基础的,光之教堂,由简单的长方体和一道与 之称15度角的贯墙体组成,简单的长方体因墙体的穿插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转折。
教堂内有一段向下的斜坡,信徒座位高于圣坛,牧师 站着与的人一样高,反映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通风和采光:室内的通风不是靠开窗,而是靠墙和顶部的缝隙,然而这个缝隙又是 通光口,光是贴着墙或者天顶进来。教堂内很暗,光是从十字射进来,这样保持十 字架光在人的视觉中有强烈的发光感觉。虽然日常生活空间中那种亮堂效果,然而
正和日本传统和式建筑中,室内偏暗的美学。
交通分析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靠近道中路,沿斜 插的墙体进入建筑主体,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

安藤忠雄作品赏析

安藤忠雄作品赏析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简历: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

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

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1997年 -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设计作品一览】1990-1991 现代美术馆?建筑美术馆,瑞典斯德哥尔摩1990-1991 JR京都车站改建,日本京都1992 奈良市民会堂,日本奈良1994-1995 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英国伦敦1995 韩国国立博物馆,韩国1996 罗马教区教会,意大利1997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一等奖兵库县立新美术馆,日本兵库县一等奖1998 新笛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1999 曼彻斯特皮卡迪利广场重建,英国一等奖奈尔森?阿特金斯美术馆,美国堪萨斯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西班牙马德里布利码头博物馆,法国巴黎2000 圣保罗大教堂圣台,英国伦敦安特卫普市立美术馆,比利时圣约翰阿比宾馆,美国明尼苏达州一等奖考尔德美术馆,美国费城一等奖2001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法国一等奖2002 音乐之家,丹麦奥尔堡主要作品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1984 Time’sⅠ,京都府1989 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光的教堂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1992 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西班牙贝乐思之家,香川县直岛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廊,美国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町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1998 TOTO研究会馆,兵库县津名郡织田广喜博物馆,滋贺县日野町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库县神户市2000 淡路梦舞台,兵库县东浦市水的教堂南岳山光明寺,爱媛县西条市贝纳通传媒研究及发展中心,意大利特莱维索2001 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美国圣路易斯特尔洛?阿玛尼,意大利米兰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大阪府大阪狭山市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大阪东大阪市2002 兵库县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神户市国际儿童图书馆,东京都台东区皮卡迪利广场重建,英国曼彻斯特沃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沃斯堡2003 野间自由幼儿园,静冈县伊东市4×4住宅,兵库县神户市2004 地中美术馆,香川县直岛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德国诺伊斯2005 / case,东京涩谷区画册美术馆,福岛县岩城町提案1988- 中之岛(卵型都市与地层空间),大阪府2001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美国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8 14:48安藤在上海在世界建筑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藤忠雄的名字,在中国也同样,然而在中国举办安藤忠雄的展览还是首次。

六甲集合住宅设计研究

六甲集合住宅设计研究
六甲集合住宅
精选ppt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背景介绍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忠雄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 从1983年起就在神户六甲山,以坡度超过60度的集合 住宅设计而闻名,顺着陡坡融入长满树木的环境是他不 改固有「自然与建筑融合」出发点,而此一挑战也让他 获致世界性的令誉。
精选ppt
2
场地分析
精选ppt
城市道路 山体 城市建筑区域 城市绿化 水体 六甲集合住宅地址
精选ppt
23
研究结论
建筑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不能过于彰显个人的风格,要 为大家的安全负责。
要多从户主的角度出发。 对多变的地形采用尊重原型的方式进行设计。 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 平凡的盒子也能有不一样的精彩。
精选ppt
24
但是通过这个设计他明白了,日本人大部分并不愿意在室 外生活。他们在早上七八点离家上班,回到家已经是夜里 十点以后,对于无法享受生活乐趣的日本人来说,设计中 的大阳台是没有意义的。
精选ppt
7
精选ppt
从断面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住宅分成两个部分 (平地部分、坡地部分)。平地部分为六层建筑, 在四层的地方与坡地部分相连接。坡地部分每两层 为一个单元沿山坡呈台阶而上,上面的单元依托下 面的单元支撑,最下面的单元完全接地,这样就使 得上面的荷载有序得传递到最下面一个单元的地基, 这个办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接地的面积,使 60度的山地建筑成为可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 下面那个完全接地的单元,只要有了这个单元山地 的坡度就不会对建筑建造造成任何影响。
精选ppt
10
整个项目设计建立在5.2 x5.2平方米的网格上,其中的 每一组建筑为一个正方形平面,每边长为网格边长的5 倍。整个项目就由两组这样的建筑组合在一起,通过有 规律的几何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并根据地形逐渐 升高,中央楼梯沿坡地笔直而上,穿过整幢建筑,是整 个项目的轴线。另外,其中每组建筑被南北方向的空隙 分成两个部分。这空隙可被用小广场,同时也可以为每 个单元带来阳光、新鲜的空气。由于一期和二期项目有 270的夹角,因此形成一个三角绿化带,使建筑融入大 自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甲集合住宅
安藤忠雄
100345
陆垚
建筑由一系列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长5.8米,宽4.8米,其剖面顺着山势而设计,平面对称,建筑物之间空隙泽设计了上下交通的阶梯,他们使整个建筑物统一起来,同时,它们也可作为小广场。

各个单元在斜坡上组合在一起形成阶梯状,于是每个单元都有开阔的视野,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让生活在单元里的人们走到跌落的屋顶上去与自然交流。

1983年六甲集合住宅一期完工时,安腾又开始着手设计位于它附近的第二组住宅集合体。

如果说安藤在一期工程中试图创造纯粹的居住环境,那么,在二期工程中则引入了公共空间。

刘家几个住宅二期与六甲一期一样建于60°的斜坡上。

六甲一期占地仅1900平方米,配置20户。

整个项目设计建立在5.2×5.2平方米的网格上,其中的每一组建筑为一个正方形平面,每边长为网格边长的5倍。

整个项目就由两组遮阳的建筑组合在一起。

地表式 跌落布局
目的:
一、每个单元都有面向山下的开阔视野
二、使跌落的屋顶成为人们与自然环境交流、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室外空间
山体呈60 度的倾斜,从上往下看,住宅楼与其说是建在山坡上,不如说是建在几乎垂直的陡壁上,这在建筑学上无疑是一个挑战。

安藤采取把斜面削平之后深挖、将建筑“栽”在地下的方法。

如此一来,限高和遮蔽率的问题迎刃而解,六甲山集合住宅成了一个地上2 层、地下1 层、加起来共10 层的标准小户型模范住宅社区.
中央楼梯沿坡地笔直而上,穿过整栋建筑,成为整个建筑的轴线。

住宅单元不止在轴线两侧,有很强的秩序感,无论是坡度还是体量上都与环境十分和谐,融入了整个山体。

小型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大型建筑或建筑群则会大面积覆盖或使用山地,如何协调建筑与山体的关系是一个主要问题。

六甲集合住宅是一个颇为成功的例子。

安滕忠雄觉得之前日本的山地建筑对山地的破坏和影响较大,他希望用一种新的方式使建筑融入山体。

保持着城市的密度与特性,从1981年开始的六甲集合住宅工程沿着山势向下一直延伸到大阪海峡的水边。

背倚六甲山,前方俯瞰神户市区和大阪湾,沿山的斜面,一个裸露着混凝土的现代风格的复合住宅楼呈阶梯状嵌在山坡谷地上。

这幢不大的建筑,宛如在绿树掩映的山麓上故意安放的一个由混凝土盒子和玻璃组成的装置玩具,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惊人地融
合,浑然天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