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

合集下载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1.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针对某城市河道航道沿岸的堤防进行的设计,由于原有的堤防体系已经老化严重,不能满足当地水位的需求,随时有发生崩塌的风险。

本次设计将重新设计并实施堤防加固工程,以确保当地城市在未来水灾和泥石流的侵袭下得到更好的保护。

2. 设计目标本工程主要的设计目标有以下三点:1.加固现有堤防,升级其防洪能力,使之能够承受连续10年的100年一遇水位;2.设计通行的泄洪排水渠道,以便在水位上升时,从防洪堤口调减与与河道交汇的积水;3.合理调整河道与岸线的交界关系,促进当地空间的高效利用,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设计方案本堤防加固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堤防加固首先,我们将对现有的堤防进行加固和提高,以满足设计要求中的100年一遇水位。

具体的加固步骤包括:1.清理堤防内侧堆积的泥沙,并对防砂墙岩基部进行修补;2.在堤防复线以上高度600mm处,增加混凝土灌浆收支条,并设置防滑垫层;3.在堤防顶部宽度1200mm以内,沿堤置换30mm厚度、50mm宽度的填充料,并加设钢筋排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板和挡墙.通过以上步骤的加固,本工程能够达到通过水位观测和监控系统,确保每年的数据采样与分析,及时排除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3.2 设计排水渠道本次工程设计需要考虑河道所在区域的雨水排放问题。

我们将设计出一套促进水位上升时泄洪的排水渠道系统,以便在遭受大量降雨时,从防洪堤口调减与与河道交汇的积水。

具体的排水渠道设计方案包括:1.设计符合设计要求的降水管道系统,包括主干管道、侧线管道和排放口。

2.填满堤体空隙内部人工灌渠使外水自由渗透;3.改造河道内侧防护网并沿堤设夹砂坝通过以上的排水渠道设计方案,工程建设后可以达到生产生活排水与涝水排放,确保汛期内城市的排水和泼水记载中无死角,使得当地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

3.3 河道与岸线交界调整我们还将对河道与岸线交界的关系进行调整,以便让河道与岸线之间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天气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而水利堤防工程是防洪、涝、旱、灾害的基础设施,其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设计报告旨在详细介绍水利堤防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工程计算、工程结构、施工方案及其中的安全措施等方面。

二、设计目标本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的目标是确保防洪、防涝、防旱、防灾害的作用。

同时结合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进行规划设计,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设计方案1. 工程选址该水利堤防工程选址在长江流域,选址原则是应优先考虑沿海、沿江地区及台风路径多发地等,考虑到当地土地条件,选址以平缓地势为主。

2. 工程计算结合当地水文站点的监测数据,确定工程所处流域面积、径流量、抗洪能力等参数。

依据工程计算数据,通过水工模型进行深度分析模拟,检验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工程结构根据计算结果,本工程设计选择了耐久性强、抗风力强、防渗性能好的砖混结构,以确保工程长期使用安全。

具体结构形式如下:(1)堤顶:由水泥砂浆加强的混凝土,以确保抗渗透和抗风能力。

(2)堤身:以优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对于选择性较高的地区,还要考虑摄光性。

(3)堤面:采用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堤体表面光滑、不易渗透。

4. 施工方案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可管理性,工程施工方案如下:(1)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查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

(2)设立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

(3)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检查,确保工程的结构和施工质量。

5. 安全措施考虑到水利堤防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本工程的主要安全措施如下:(1)重点加强堤防的反渗透性能,防止水透过堤体,确保抗洪能力。

(2)在工程施工中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目录1综合说明11.1工程概况11.2水文21.3 地质31.4工程任务51.5工程布置及设计51.6施工组织设计71.7环境保护设计71.8工程管理81.9工程招标81.10工程投资概算92水文122.1流域概况122.2气象122.3 基本资料142.4 洪水143工程地质173.1区域地质概况173.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203.3天然建筑材料213.4 结论与建议234工程任务及规模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244.2 工程建设内容265工程布置及设计275.1 设计依据275.2 堤防布置原则28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29 5.4 稳定河宽计算305.5治理段堤线布置305.6 河槽断面设计335.7 堤防工程设计395.8稳定计算405.9 排洪涵管设计436施工组织设计446.1 施工条件446.2建筑材料456.3施工导流476.4主体工程施工476.5主要施工指标487 环境保护设计49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9 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507.3综合评价517.4 结论528工程管理538.1管理依据538.2管理机构53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539 工程招标559.1招标依据55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559.3招标形式559.4招标组织形式5510 工程投资概算5810.1编制原则和依据5810.2 工程概算指标61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621km(其中:左岸2.205km,右岸0.416km)纵断面测量。

治理区起始于XX县与临潭边界交汇处废旧沙场,终止于XX沟村。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doc 72页)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doc 72页)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doc 72页)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3 地质 (3)1.4工程任务 (5)1.5工程布置及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7)1.7环境保护设计 (7)1.8工程管理 (8)1.9工程招标 (8)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2)2.3 基本资料 (14)2.4 洪水 (14)3工程地质 (17)3.1区域地质概况 (17)3.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0)3.3天然建筑材料 (21)3.4 结论与建议 (23)4工程任务及规模 (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24)4.2 工程建设内容 (28)5工程布置及设计 (29)5.1 设计依据 (29)5.2 堤防布置原则 (30)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31)5.4 稳定河宽计算 (32)5.5治理段堤线布置 (32)5.6 河槽断面设计 (35)5.7 堤防工程设计 (41)5.8稳定计算 (42)5.9 排洪涵管设计 (45)6施工组织设计 (46)6.1 施工条件 (46)6.2建筑材料 (47)6.3施工导流 (49)6.4主体工程施工 (49)6.5主要施工指标 (50)7 环境保护设计 (51)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1)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52)7.3综合评价 (53)7.4 结论 (54)8工程管理 (55)8.1管理依据 (55)8.2管理机构 (55)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5)9 工程招标 (57)9.1招标依据 (57)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 (57)9.3招标形式 (57)9.4招标组织形式 (57)10 工程投资概算 (60)10.1编制原则和依据 (60)10.2 工程概算指标 (63)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621km(其中:左岸 2.205km,右岸0.416km)纵断面测量。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项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旨在保护城市和农田免受洪水和水灾的威胁。

项目地点位于XX省XX市,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该地区经常出现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条坚固可靠的水利堤防。

二、工程概述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建设一条堤防,以有效防止洪水和水灾对该地区的影响。

堤防总长XX公里,高度平均为XX米。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同时,考虑到地质情况,堤防使用了大量的防渗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渗漏对堤防结构的影响。

三、水力计算基于历史洪水数据和降雨预测,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水力计算,以确定堤防的最大设计洪水流量。

我们使用了标准的水文和水力学方法,并考虑了可能的气候变化和降水不均匀性。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确定了堤防的设计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承载最大的水流。

四、结构设计根据水力计算结果和地质调查数据,我们进行了堤防的结构设计。

设计充分考虑了堤防的强度、稳定性和抗渗性能。

我们采用了剖面均匀加强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整个堤防的均匀承载力,并通过地基处理措施提高了堤防的稳定性。

五、防渗设计防渗是堤防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点考虑因素。

根据地质调查和渗透试验结果,我们确定了适用的防渗措施。

我们使用了透水性较低的材料,例如粘土和砂土,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防渗屏障,使用合适的防渗材料进行施工,以确保堤防的抗渗性能。

六、建设方案根据对上述设计的综合评估和分析,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

该方案包括堤防的施工流程、材料选取、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我们将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施工,以确保堤防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经济评估我们对该水利堤防工程进行了经济评估,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经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该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有效保护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农业产量。

八、安全保障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将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并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20XX年XX月目录1 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 11.2 水文 21.3 地质 31.4 工程任务 51.5 工程布置及设计51.6 施工组织设计71.7 环境保护设计71.8 工程管理81.9 工程招标81.10 工程投资概算92 水文122.1 流域概况122.2 气象122.3 基本资料142.4 洪水143 工程地质173.1 区域地质概况173.2 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203.3 天然建筑材料213.4 结论与建议234 工程任务及规模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244.2 工程建设内容285 工程布置及设计295.1 设计依据295.2 堤防布置原则305.3 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316.3 施工导流496.4 主体工程施工496.5 主要施工指标507 环境保护设计51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1 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527.3 综合评价537.4 结论548 工程管理558.1 管理依据558.2 管理机构558.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559 工程招标579.1 招标依据579.2 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579.3 招标形式579.4 招标组织形式5710 工程投资概算6010.1 编制原则和依据6010.2 工程概算指标63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背景《XX 县XX 镇XX 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 年XX 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 镇关上村至XX 沟村段,距XX 县县城25km ,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 年4 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 km ,共完成河道4.0km 范围1/2000 地形图和2.621 km (其中:左岸2.205km ,右岸0.416km )纵断面测量。

治理区起始于XX 县与临潭边界交汇处废旧沙场,终止于XX 沟村。

工程主要保护对象为XX 镇关上村、XX 沟村2 个村民小组350 户1467 人免受洪水的侵害,保护沿岸960 亩耕地安全。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模板】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1综合说明 (1)1。

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

3 地质 (3)1.4工程任务 (5)1。

5工程布置及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7)1.7环境保护设计 (7)1.8工程管理 (8)1。

9工程招标 (8)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

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2)2.3 基本资料 (15)2.4 洪水 (15)3工程地质 (18)3.1区域地质概况 (18)3。

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1)3.3天然建筑材料 (22)3。

4 结论与建议 (24)4工程任务及规模 (25)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25)4。

2 工程建设内容 (27)5工程布置及设计 (28)5.1 设计依据 (28)5.2 堤防布置原则 (29)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30)5.4 稳定河宽计算 (31)5。

5治理段堤线布置 (31)5.6 河槽断面设计 (34)5。

7 堤防工程设计 (40)5.8稳定计算 (41)5.9 排洪涵管设计 (44)6施工组织设计 (45)6。

1 施工条件 (45)6.2建筑材料 (46)6.3施工导流 (48)6。

4主体工程施工 (48)6。

5主要施工指标 (49)7 环境保护设计 (50)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0)7。

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51)7.3综合评价 (52)7.4 结论 (53)8工程管理 (54)8。

1管理依据 (54)8.2管理机构 (54)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4)9 工程招标 (56)9。

1招标依据 (56)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 (56)9.3招标形式 (56)9。

4招标组织形式 (56)10 工程投资概算 (59)10。

1编制原则和依据 (59)10.2 工程概算指标 (62)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

1。

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

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46页)

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46页)

FCB00100 FCB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试用本,仅供参考〕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月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综合说明 (4)2 设计依据 (5)3 自然条件 (5)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9)5 (11)6 堵口工程设计 (16)7 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7)8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9)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22)10 施工组织设计 (24)11 工程管理设计 (32)12 工程概(预)算 (33)13 经济评价 (37)14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5)附件A 附件及附图目录 (46)1 综合说明1.1 任务由来年月日 (甲方)委托 (乙方)承担堤防工程初步设计。

设计周期为个月。

乙方须于年月日将设计文件提交给甲方。

1.2 自然状况堤防工程位于。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属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C; 年平均降雨量 mm;年平均风速 m/s。

历史最高洪水位(高潮位)① m, 最大洪峰流量 m3/s, 最大水流流速 m/s。

历史最低水位(低潮位) m, 最小流量 m3/s, 最小流速 m/s。

水流的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地形地貌特征: 。

堤线经过地区的土质:至段为质土;~段为质土;……。

1.3 工程概况本堤防工程用于保护的防汛防洪安全。

工程建成后,可保护面积 km2。

主要包括:堤防条,总长 km,堤顶高程 m~ m。

防浪墙,防浪墙的墙顶高程 m~ m,内坡坡比1∶~1∶ , 设层戗台, 戗台宽 m ~ m,上层戗台顶高程 m~ m; 临水坡设级消浪平台, 平台高程 m~ m,平台宽 m~ m; 临水坡上坡坡比1∶~1∶ , 中坡坡比1∶~1∶ ,下坡坡比1∶~1∶。

堤前护底宽度 m~ m。

穿堤建筑物共座。

其中,涵洞座,洞径 m~ m; 水闸座, 闸孔净宽 m~ m; 船闸座, 上下闸首宽 m~ m, 闸室长 m~ m, 宽 m ~ m; 交通通道处, 通道宽 m~ m; 穿堤管道处; 穿堤电缆处。

堤防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堤防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堤防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11.1绪言 (1)1.2水文 (2)1.3地质 (4)1.4工程任务和规模 (5)1.5工程设计及主要建筑物 (5)1.6工程施工 (7)1.7工程管理 (8)1.8环境保护 (9)1.9节能分析 (9)1.10投资概算 (10)1.11经济评价 (10)1.12工程特性 (10)2 水文122.1水文气象 (12)2.2流域概况 (13)2.3设计洪水标准 (14)2.4设计洪峰流量 (14)2.5洪峰流量分析计算 (20)2.6施工期洪水 (22)3 工程地质 223.1概述 (22)3.2区域地质概况 (23)3.3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25)3.4天然建筑材料 (26)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74.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7)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8)4.3工程任务 (31)4.4工程规模 (31)5 河堤布置及建筑物325.1河道演变分析 (33)5.2河床稳定和河相关系 (34)5.3造床流量及稳定河宽 (36)5.4堤线布置 (38)5.5其它建筑物布置 (44)6 工程设计 456.1设计依据及标准 (45)6.2河槽断面设计 (45)6.3堤防设计 (54)6.4建筑物的设计 (57)6.5设计计算 (58)7 施工组织设计637.1施工条件 (63)7.2天然建筑材料 (64)7.3施工导流及渡汛 (65)7.4主体工程施工 (66)7.5总体施工计划 (68)7.6主要技术供应 (69)8 建设管理及运营管理718.1项目法人组建 (71)8.2项目建设管理 (71)8.3工程招标方案 (73)8.4运营管理 (74)9 环境保护设计799.1防洪工程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 (79)9.2防洪工程对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 (79)9.3环境保护设计 (80)9.4结论 (80)10 节能分析8210.1节能分析编制依据 (82)10.2节能规划 (82)10.3节能分析 (84)11 投资概算8611.1编制依据 (86)11.2工程概算指标 (89)12 经济评价9912.1经济评价依据及原则 (99)12.2工程投资及费用计算 (99)12.3防洪效益计算 (100)12.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02)12.5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分析 (103)1 综合说明1.1 绪言(1) 工程背景2009年10月,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规划确定的试点项目分3年实施,今年将启动部分试点项目。

XX河城东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XX河城东段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1.1绪言XX市XX河城东段堤防工程主要防护XX市XX区和XX河区,本次设计工程范围内堤防总长6736m。

其中,XX河干流右岸全长3050m,起始桩号0+000位于XX河旧公路桥上游,终止桩号3+050位于砬子沟沟口与铁路路基连接;XX河干流左岸全长3112m,起始桩号0+000位于XX河旧公路桥上游,终止桩号位于上游3112m处与山头连接;XX河支流山东沟右岸全长574m,起始桩号Z0+000位于山东沟漫水桥上游,终止桩号Z0+574位于河道上游574m处。

XX河干流右岸为XX区,堤后主要为工厂区、耕地及居民区,XX河干流左岸为XX河区,堤后主要为居民区及少数耕地。

XX河左岸0+070、1+479、1+544、1+693处扩建排水管,0+070直径0.6m,其余3座直径1m,出口处设置铸铁拍门1座。

2010年8月4日至8月22日,XX市遭受了入汛以来三次最大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达到历史最高值,雨情、汛情为近二十年来所罕见,灾情十分严重,百亩农田被淹、多间房屋进水,省道桓盖线XX段道路多处发生险情,数千名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为确保XX市工矿企业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加快XX市城市建设,XX市XX河城东段堤防工程的实施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1.2水文爱河是鸭绿江较大支流之一,也是丹东市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流域位于东经123°41′~124°45′,北纬40°10′~41°05′之间,东接蒲石河,南临鸭绿江,西与大洋河相邻,北以太子河分水岭为界。

爱河发源于宽甸双山子镇老木垛子岭,流经宽甸县,XX市和丹东市振安区,于九连城汇入鸭绿江。

干流全长181.95km,流域面积5902km2。

XX河是爱河的支流,发源于本溪县XX河掌镇长子山刘胡岭,流经XX河城镇、弟兄山镇、刘家河镇、鸡冠山镇,在XX乡小岭后附近纳入金家河,在XX河乡门家堡子附近纳入南大河后,于XX河乡花家堡子注入爱河。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3 地质 (4)1.4工程任务 (6)1.5工程布置及设计 (6)1.6施工组织设计 (8)1.7环境保护设计 (8)1.8工程管理 (9)1.9工程招标 (9)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3)2.3 基本资料 (15)2.4 洪水 (15)3工程地质 (18)3.1区域地质概况 (18)3.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1)3.3天然建筑材料 (23)3.4 结论与建议 (24)4工程任务及规模 (26)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26)4.2 工程建设内容 (29)5工程布置及设计 (30)5.1 设计依据 (30)5.2 堤防布置原则 (32)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32)5.4 稳定河宽计算 (33)5.5治理段堤线布置 (33)5.6 河槽断面设计 (39)5.7 堤防工程设计 (46)5.8稳定计算 (48)5.9 排洪涵管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52)6.1 施工条件 (52)6.2建筑材料 (53)6.3施工导流 (55)6.4主体工程施工 (55)6.5主要施工指标 (56)7 环境保护设计 (58)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8)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59)7.3综合评价 (61)7.4 结论 (61)8工程管理 (62)8.1管理依据 (62)8.2管理机构 (62)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62)9 工程招标 (65)9.1招标依据 (65)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 (65)9.3招标形式 (65)9.4招标组织形式 (66)10 工程投资概算 (69)10.1编制原则和依据 (69)10.2 工程概算指标 (72)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621km (其中:左岸 2.205km,右岸0.416km)纵断面测量。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1.引言水利堤防工程是指通过修建堤坝、挖建渠道等措施,用以保护河流、湖泊或海洋周边地区免受洪水或海水侵袭的工程。

本报告旨在对水利堤防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工程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法、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计划等内容。

通过本报告,将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2.工程背景说明本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以及相关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等问题。

3.设计目标明确本工程的设计目标,例如保护目标地区免受洪水侵袭、提高周边地区的排水能力等。

4.设计方法4.1水文学分析:对周边河流或湖泊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洪水过程、洪水频率和洪水流量等参数的确定。

4.2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确定地质情况,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和地形地貌等。

4.3结构设计:根据工程背景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堤体结构类型,包括土工膜堤、混凝土堤和加筋土堤等。

4.4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堤防材料,包括土壤、石料和防渗材料等。

4.5施工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法等。

5.结果与讨论详细阐述根据设计方法得出的结果,包括设计参数、结构尺寸等。

6.结论根据设计结果,得出对该水利堤防工程的综合评价。

列出文献目录,包括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地质勘探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等。

8.附录附上设计图纸、数据表格和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为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框架,实际设计报告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论证。

在编写过程中,还应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数据准确可靠。

最后,工程设计报告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查,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堤防工程初设报告综合说明部分编制范本

堤防工程初设报告综合说明部分编制范本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范本2012-8-9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地理位置(河流名称)位于海南省市(县)区内,属于水系,发源于,在流入(江、河、海湾名称)。

本次工程始点为(地名),终点至(地名),工程地点处于东经º'~º',北纬º'~º'之间。

图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50万)1.1.2工程兴建缘由该堤防工程总长度km,保护面积km2,保护区内现有人口万人,大中型工矿企业个,大中型工程设施处,农田面积公顷,其他重要设施处。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

(河流名称)目前的设防标准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的规定,河流堤岸防护由不同时期修建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挡墙)和(自然土质边坡)构成,部分河段存在河道淤积及违章建筑侵占河流有效过流断面的情况。

河流的社会效益较低。

为了彻底改变河流现状面貌,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预防洪水灾害、减少洪灾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和美化环境,将其建设成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资源型水利工程,当地人民政府将该工程列入了近期重点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并委托(单位名称)完成了该工程所需的地质和测量工作。

本堤防工程开发任务以河流两岸保护区的防洪、排涝为主,(兼有治污、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等),工程建成后,河流防洪标准的重现期将由目前的年提高到年。

1.1.3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本堤防工程工程是《XX市XX县防洪规划》和《XX市XX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建设工程。

XXXX年XX月,(委托单位名称)委托(被委托单位名称)开展了该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并于XXXX年XX月提交了《XXXX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批复单位名称)以号文批准的《XXXX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拟建于(工程建设地点),起点坐标X=,Y=,桩号;终点坐标X=,Y=,桩号。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3 地质 (3)1.4工程任务 (5)1.5工程布置及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7)1.7环境爱护设计 (7)1.8工程治理 (8)1.9工程招标 (8)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2)2.3 差不多资料 (14)2.4 洪水 (14)3工程地质 (17)3.1区域地质概况 (17)3.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判 (20)3.3天然建筑材料 (21)3.4 结论与建议 (23)4工程任务及规模 (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形和防洪要求 (24)4.2 工程建设内容 (26)5工程布置及设计 (27)5.1 设计依据 (27)5.2 堤防布置原则 (28)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形 (29)5.4 稳固河宽运算 (30)5.5治理段堤线布置 (30)5.6 河槽断面设计 (33)5.7 堤防工程设计 (39)5.8稳固运算 (40)5.9 排洪涵管设计 (43)6施工组织设计 (44)6.1 施工条件 (44)6.2建筑材料 (45)6.3施工导流 (47)6.4主体工程施工 (47)6.5要紧施工指标 (48)7 环境爱护设计 (49)7.1 防洪工程对环境阻碍推测评判 (49)7.2 环境爱护措施设计 (50)7.3综合评判 (51)7.4 结论 (52)8工程治理 (53)8.1治理依据 (53)8.2治理机构 (53)8.3工程治理范畴和爱护范畴 (53)9 工程招标 (55)9.1招标依据 (55)9.2招标范畴及标段划分 (55)9.3招标形式 (55)9.4招标组织形式 (55)10 工程投资概算 (58)10.1编制原则和依据 (58)10.2 工程概算指标 (61)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畴1/2000地势图和2.621km(其中:左岸2.205km,右岸0.416km)纵断面测量。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报告针对水利堤防工程进行设计和规划。

该工程位于市县的河流岸边,旨在提高防洪能力,保护沿岸居民和农田免受洪水侵害。

二、工程目标1.提高防洪能力:增加堤防的高度和宽度,以承受更大的洪水冲击。

2.保护居民和农田:确保沿岸居民和农田在洪水期间不受损失。

三、设计方案1.堤防高度:根据历史洪水水位数据和长期预测,确定堤防的设计洪水水位,将堤防的高度设置在该水位以上,以确保防洪能力。

2.堤防宽度:考虑到河流水流的冲击力,确保堤防的宽度能够抵御洪水的侵袭。

3.坡度设计:堤防的上坡和下坡的坡度需要进行设计,以确保堤防的稳定性和强度。

4.防渗设计:采用透水性较低的材料进行堤防的建设,以防止水流通过堤防渗入。

5.排水系统:在堤防内设置排水系统,确保在降雨或洪水过后,堤防内的水能够迅速排出。

6.监测系统:建设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堤防的变化和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四、实施计划1.前期调研:对工程所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洪水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设计和规划: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初步设计和规划,确定堤防的高度、宽度、坡度等参数。

3.材料采购和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采购,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4.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堤防的施工,确保质量和进度。

5.监测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堤防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五、经济效益1.提高防洪能力:通过加固堤防的高度和宽度,提高了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水对沿岸居民和农田的影响。

2.保护农田:减少农田的洪水淹没面积,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田的产量。

3.提高居民安全:保护沿岸居民的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期间,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2.堤防建设过程中,注意测量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3.工程竣工后,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

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

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某地区的堤防工程设计进行编写的,旨在介绍设计的目的、背景和内容,并详细描述设计方案、施工过程和监测计划。

通过本报告,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堤防工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

2. 设计目的和背景2.1 设计目的本次堤防工程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防洪保护系统,保护该地区免受洪水的侵害,并提供合理的排水系统。

2.2 设计背景该地区位于河流两岸,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水的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过调研和分析,决定修建一座堤防工程,以提高该地区的防洪能力。

3. 设计内容3.1 地质调查和勘探在堤防工程设计之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以了解地下土壤层和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3.2 堤防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和洪水历史资料,结合工程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堤防工程的设计。

设计包括堤防高程、横断面形状、堤体材料等参数的确定。

3.3 排水系统设计为了保证堤防工程周边地区的排水顺畅,设计了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泵站、排水管道等。

3.4 施工过程根据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砼浇筑、管道敷设等工作。

确保施工工艺科学可靠,材料使用符合标准。

3.5 监测计划在施工过程和工程竣工后,制定了相应的监测计划,监测堤防的稳定性、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4. 设计方案4.1 堤防工程设计方案基于地质调查和勘探结果,以及洪水历史资料,确定了堤防的高程、横断面形状和堤体材料。

同时考虑了工程可行性和经济性。

4.2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工程周边地形和水文条件,设计了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泵站、排水管道等。

确保堤防周边地区的排水顺畅。

4.3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定了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包括土方开挖、砼浇筑、管道敷设等工作。

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4 监测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点设置、监测参数和监测频率。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灾风险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田灌溉需要,本设计报告旨在设计一座水利堤防工程,用于防洪和供水灌溉。

二、设计目标1.防洪:设计一座堤防,能够有效地防止洪水侵袭附近居民区和农田。

2.供水灌溉:设计合理的渠道和水库,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和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三、设计方案1.堤防设计:a.确定堤防位置:根据河流的自然路径和水文条件,确定最佳的堤防位置,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洪水侵袭。

b.堤防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水流条件的材料,如混凝土、土石方等。

c.堤防高度和宽度:根据设计标准和洪水预测,确定堤防的合适高度和宽度,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渠道设计:a.渠道宽度和深度:根据供水需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渠道的宽度和深度,以确保水流的稳定和灌溉的需求。

b.出口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的出口结构,以确保水流顺畅流出,并控制水位。

3.水库设计:a.水库容量:根据附近农田的灌溉需求和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确定水库的合适容量。

b.水库进出口控制:设计进出口控制结构,以控制水库水位,并确保供水和防洪的需求。

四、环保措施在进行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时,应考虑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1.使用环保材料:选择材料时,优先考虑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回收利用的材料。

2.生态恢复:在工程实施期间,应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如栽植植物、保护动物栖息地等。

五、安全措施在设计水利堤防工程时,应考虑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1.增设监测设备:安装合理数量和位置的监测设备,及时获取工程状况和变化,以提前防范可能的危害。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堤防、渠道和水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加固可能存在的损坏。

六、经济效益本水利堤防工程的建设,将显著提高当地的防洪和供水灌溉能力,从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农业生产。

同时,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CB00100 FCB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试用本,仅供参考〕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8年10月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堤防工程设计报告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 综合说明 (4)2 设计依据 (5)3 自然条件 (5)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9)5 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11)6 堵口工程设计 (16)7 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7)8 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9)9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22)10 施工组织设计 (24)11 工程管理设计 (32)12 工程概(预)算 (33)13 经济评价 (37)14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5)附件A 附件及附图目录 (46)1 综合说明1.1 任务由来年月日 (甲方)委托 (乙方)承担堤防工程初步设计。

设计周期为个月。

乙方须于年月日将设计文件提交给甲方。

1.2 自然状况堤防工程位于。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属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C; 年平均降雨量 mm;年平均风速 m/s。

历史最高洪水位(高潮位)① m, 最大洪峰流量 m3/s, 最大水流流速 m/s。

历史最低水位(低潮位) m, 最小流量 m3/s, 最小流速 m/s。

水流的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地形地貌特征: 。

堤线经过地区的土质:至段为质土;~段为质土;……。

1.3 工程概况本堤防工程用于保护的防汛防洪安全。

工程建成后,可保护面积 km2。

主要包括:堤防条,总长 km,堤顶高程 m~ m。

防浪墙,防浪墙的墙顶高程 m~ m,内坡坡比1∶~1∶ , 设层戗台, 戗台宽 m ~ m,上层戗台顶高程 m~ m; 临水坡设级消浪平台, 平台高程 m~ m,平台宽 m~ m; 临水坡上坡坡比1∶~1∶ , 中坡坡比1∶~1∶ ,下坡坡比1∶~1∶。

堤前护底宽度 m~ m。

穿堤建筑物共座。

其中,涵洞座,洞径 m~ m; 水闸座, 闸孔净宽m~ m; 船闸座, 上下闸首宽 m~ m, 闸室长 m~ m, 宽 m~ m; 交通通道处, 通道宽 m~ m; 穿堤管道处; 穿堤电缆处。

共计土方万m3; 石方 m3;混凝土 m3。

需要钢材 t, 木材 m3,水泥t 。

本工程施工年限为年个月。

需要劳力人。

工程静态投资万元;动态投资元; 工程造价万元。

预计每年净受益万元, 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2 设计依据2.1 主要文件⑴年月日以号批准本工程建设的文件;⑵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规划)报告;⑶年月日以号文《关于工程可行性研究(规划)报告的审批意见》;⑷工程初步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委托书。

2.2 主要设计规范(1)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2)SDJ 217-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3)SL 51-93 堤防工程技术规范;(4)JTJ 213-87 海港水文规范;(5)JTJ 218-87①防波堤规范;(6)GB 50201-94 防洪标准;(7)SL 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8)SDJ 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9)SDJ 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10)GBJ 7-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SDJ 20-78②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试行);①标高以零点为基准面。

①似被JTJ 298-9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取代②如使用新标准SL/T 191-9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请注意配套条件(12)SD 133-84 水闸设计规范(试行);(13)GB/T 50265-97③泵站设计规范;(14)DL 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15)SL 171-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16) 其他有关的规范或地区性规定。

3 自然条件3.1 气象3.1.1 气温根据站年~年共年的统计资料。

⑴多年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见表3-1。

表3-1 多年平均气温表单位:℃⑵极端最高气温°C ( 年月日)。

⑶极端最低气温°C ( 年月日)。

3.1.2 降雨量根据站年~年共年的统计资料。

⑴多年平均降雨量,见表3-2。

表3-2 多年平均降雨量单位: mm⑵最大年降雨量 mm( 年)。

⑶最小年降雨量 mm( 年)。

⑷多年平均年降雨天数 d 。

⑸典型年份各月雨日数,见表3-3。

表3-3 典型年份各月雨日数单位: d⑹多年平均年雾日数: d 。

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mm 。

3.1.3 风根据站年~年共年的统计资料。

⑴风速、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1。

⑵历史最大风速值,见表3-4。

表3-4 历史最大风速值单位: m/s③取代SD 204-86《泵站技术规范设计分册》3.2 水文泥沙根据站年~年共年的水文观测资料和年月日~年月日的水文泥沙测验资料。

3.2.1 水位⑴历史最高洪水位(最高潮位) m( 年月日);⑵历史最低水位(最低潮位) m( 年月日);⑶多年平均水位(潮位) m 。

3.2.2 流量⑴历史最大洪峰流量 m3/s( 年月日);⑵历史最小流量 m3/s( 年月日);⑶多年平均流量 m3/s。

3.2.3 流速⑴历史最大流速 m/s( 年月日);⑵历史最小流速 m/s( 年月日);⑶多年平均流量时的流速 m/s。

3.2.4 含沙量⑴洪水期含沙量1)洪水期最高含沙量 kg/m3( 年月日);2)洪水期最低含沙量 kg/m3( 年月日);3)洪水期平均含沙量 kg/m3。

⑵枯水期含沙量1)枯水期最高含沙量 kg/m3( 年月日);2)枯水期最低含沙量 kg/m3( 年月日);3)枯水期平均含沙量 kg/m3。

3.2.5 泥沙的粒径组成⑴洪水期泥沙的粒径组成1)洪水期悬移质泥沙的粒径组成: 粒径 mm,占%;粒径 mm,占%;……。

中值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2)洪水期推移质泥沙的粒径组成: 粒径 mm,占%;粒径 mm ,占%;……。

中值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⑵枯水期泥沙的粒径组成1)枯水期悬移质泥沙的粒径组成: 粒径 mm,占%;粒径 mm,占%;……。

中值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2)枯水期推移质泥沙的粒径组成: 粒径 mm,占%;粒径 mm,占%;……。

中值粒径 mm。

平均粒径 mm。

3.3 地形、地质3.3.1 地形、地貌本堤防工程经过的地区的地形系由形成。

根据1/2000测图: 本地一般的地面高程为 m~ m; 地面的平均高差为 m~ m; 平均比降为‰~‰;地面复盖的植物有、、等,分别分布于高程 m ~ m处。

堤线穿越的河沟共条,一般河沟的宽度为 m,深度为 m。

地物有、、等,分别位于、、等处,需要折迁的建筑物共座,其中:座;座;……。

3.3.2 水文地质本堤防工程所在地区,冬春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 m, 最低水位 m,最高水位 m,最高水位距地面 m;夏秋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 m,最低水位 m,最高水位 m,最高水位距地面 m。

3.3.3 工程地质本工程地址地基土由土、土、……等土层组成。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5。

表3-5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表地基评价结论: 。

工程地址地震的基本烈度为度。

3.3.4 筑堤土料根据筑堤土土源调查及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资料, 本堤防工程筑堤取土区位于 ,距离施工工地的平均距离为 m,取土区的面积 m2,平均可取土层厚度 m,估计土的总储量 m3。

取土区至工地间的水运交通有通航河道,载重 t级船只可到达距工地 m处;陆路交通有道路,可通行载重 t车辆至距工地 m处。

筑堤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6。

表3-6 筑堤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表3.3.5 筑堤石料根据对石料产地的实地勘察及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资料, 本石料产地位于 , 石料的储量丰富。

石料产地距堤防施工工地 km, 产地与工地之间的水运交通有通航河道,载重 t船只可到达距工地 m处;陆路交通有道路,可通行载重 t的车辆至距工地 m处。

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3-7。

表3-7 石料的物体力学性质表3.3.6 土工布本堤防工程采用的软体排的土工布的型号为 ; 反滤层土工布的型号为 ;排水土工布的型号为 ;防渗隔水的土工布的型号为 ;土坡加筋的土工布的型号为。

各种土工布的技术参数见表3-8。

表3-8 土工布技术参数表4 堤防工程平面布置①提示:(1)堤防工程布置应当遵循的原则:1)堤防工程的布置, 应当服从河流的流域规则, 要有利于工程安全和江、河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江、河堤的堤线走向与布置位置,应服从江、河的治导线。

堤的两侧应保留一定宽度的青坎与护堤滩地。

湖堤、圩堤的布置,应尽可能的不影响湖泊的调洪能力和行洪水道的泄洪能力。

2)堤与堤之间的堤距, 应能满足河道一定的过水断面要求, 保证设计的洪峰流量能安全通过。

3)应尽可能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要考虑工程施工、工程维修、防洪抢险等的交通运输条件。

5)要讲求经济效益。

(2)本章应对上述问题有所交待。

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工程采用的布置方案,必要时,还需说明采用该方案的原因。

(3)本章第4.1、4.2、4.3节并列出不同堤防工程的平面布置,供报告编写人选择。

4.1 海堤工程平面布置根据 海堤工程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确定的平面布置方案,经过本阶段进一步研究,考虑到 ,最终确定采用以下布置方案。

本工程位于 海滩。

工程范围从 ~,占用岸线长度 m 。

堤线经过的滩地标高 m ~ m, 堤线总长度 m 。

可开发滩涂面积 ha 。

本海堤采用 布置形式,详见表4-1。

表4-1 海堤平面布置①平面位置除注明者外, 一律采用 座标系进行控制。

4.2 江、河堤平面布置根据河道的防洪规划,经过本阶段进一步研究,考虑到 ,最终确定采用以下布置方案。

本工程位于江(河)的河段。

地面标高 m~ m。

堤线距河道的治导线 m~ m,堤防两侧的青坎与护堤滩地宽 m~ m。

两岸堤防之间的堤距为 m~ m。

左岸堤起自,迄于 ,堤线全长 km。

右岸堤起自,迄于 ,堤线全长 km。

堤线平面布置参数详见表4-2。

表4-2 堤线平面布置参数4.3 湖堤与圩堤的布置提示:(1)湖堤与圩堤布置中需考虑的因素:1)湖堤。

我国大江大河的调洪湖泊,一般是采用在湖区周围建设湖堤抬高水位,以提高湖泊的调洪能力。

我国著名的湖堤有:洞庭湖湖堤、鄱阳湖湖堤、太湖的环湖大堤、洪泽湖大堤以及巢湖大堤等。

这些湖堤在以往的防洪排涝斗争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流域的防洪排涝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 近些年来,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一些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湖区受泥沙淤积,致使湖区的调洪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 湖区范围与湖堤的布置应服从流域防洪的需要, 应保证湖区一定的调洪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