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PPT课件
(医学课件)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63b24fe8bd63186bdebbc3c.png)
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 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
8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5)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
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6)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
重度抑郁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诊断 标准
●症状学标准:核心症状至少3条+至少4条附加症状 +幻觉或妄想或抑郁性木僵
15
躁狂发作分型
16
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症状学标准:心境高涨或易激惹+至少3条附加症状。 (附加症状:1、活动增多或坐卧不安;2、语量增多 ;3、注意力集中困难或随境转移;4、睡眠需要减少 ;5性功能增强;6轻度挥霍或其他类型轻率地或不负 责任的行为;7、社交行增高或过分亲昵。)
ICD-10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 诊断标准
1
国际上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是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version, ICD-10)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th version, DSM-Ⅳ)。
病程标准:发作持续至少2周。
排除标准:1、在患者以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 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2、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活器质性精神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ad7a7c6acaaedd3382c4d300.png)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 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 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 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 除精神因素有关。 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 无明显差异。
疾病描述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 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 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 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 良好,缓解完全。
中国诊断标准
中国诊断标准是由中华精神科学会于 2000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 断标准第3版》(CCMD-3)。
关于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 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 识模糊。
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中国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美国诊断标准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于1952年制订,2000年修订的 《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 版修订本》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国际诊断标准是“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这是依据疾 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 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1990 年经第四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第10次修订本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仍保 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近年来,世界 卫生组织(WAS)又数次进行了小范围的修订,目前 的最新版本是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颁布的《疾病和 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修订本》 (ICD-10-E)。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PPT课件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438b569b6648d7c1c746c3.png)
四、临床分型
1.偏执型 2.紧张型 3.青春型 4.单纯型 无法被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类别,临床上有
时会将其放到“未分化型”中,表明患者的临 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 明显的分组特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起病 特点 2.前驱期症状 3.症状学 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三)鉴别诊断 1.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心境障碍 3.神经症
二、临床表现
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逐渐发展为 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妄想,内容可为被害、 嫉妒、诉讼、钟情、夸大、疑病等。妄想多持 久,有时持续终生。很少出现幻觉,也不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如被控制感、思维被广 播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具 有一定的现实性,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 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社会功能受损,病程 持续三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可诊断。
临床表现
2.被动体验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常会出现 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患者丧失 了支配感,相反,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 活动、情感活动、冲动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 种被强加的被动体验,常常描述思考和行动身 不由己。
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对 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 释
六、病程与预后
初次发病缓解后可有不同的病程变化。大约1/3的病人 可获临床痊愈。
另一些病人可呈发作性病程,其发作期与间歇期长短不 一,复发的次数也不尽相同,复发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一些病人在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 临床上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残疾状态。
另有一小部分病人病程为渐进性发展,或每次发作都造 成人格的进一步衰退和瓦解。
精神病学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
![精神病学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https://img.taocdn.com/s3/m/48665bb9f8c75fbfc77db2d4.png)
临床类型(续)
紧张型 ---- 较少见,起病较快
亚木僵状态、木僵状态、蜡样屈曲
病例2
男,22岁,大学生。 2 周前,患者较以前沉闷,下课后 机回宿舍卧床,注视屋顶一角,后呆坐床上。听课时常发 愣,有时低声自言自语,或冷笑,常迟到或旷课。 1 周前, 患者动作迟缓,一顿饭需一个多小时,有时走到厕所边就 站住不动。 5 天前,整天卧床,不吃不喝,叫他推他均无 反应,表情呆板。入院检查时,全身肌张力增高,将四肢 上举或抬高头部,患者保持此姿势很久不变。患者住院 20 天后,突然起床,在屋中不断来回走动,反复高喊:“冲、 冲”表情紧张。
近一个月来在上街时,患者看到街上的人谈话,则疑心 是那些妓女的同伙在向别人打听他的情况。看到邻居聊天则 以为她们渎职到了自己的“家丑”,所以感到特别委屈,觉 得自己被人冤枉了,便 向学校和派出所写材料,汇报自己的 情况,并为自己辩白。此后,其活动有所减少,成天呆在家 里,紧张不安,食欲明显减退。且听到对面楼里的声音更频 繁,内容多为辱骂性性质。有时听见女人的声音出现在自己 房门口,在叫喊和议论他。近几日,女儿不在家时,患者又 听见隔壁的房间内常有男女谈话的声音,突然推门进去有找 不着人。所以更加怀疑女婿沾花惹草。
临床类型(续)
偏执型 ---- 最常见
稳定的妄想 多疑 内容荒谬离奇 多伴有幻觉(幻听)
病例4
男性,42岁,教师。
1995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凭空听到对面楼上有人喊他的 名字,对面楼与其所住的楼相隔1个大草场,相距约60米。患者 听到有男女的声音叫自己过去,但看不见人。因此患者 踌躇不 前,这些声音说:“你怎么不过来呀?” 有的声音内容为批 评患者不正经,辱骂他是流氓。当下楼时,听见声音说:“他下 楼了,他下楼了。”但到外地去时,患者诉听不到这种声音了。 所以患者怀疑对面住的是妓女,要引诱他过去。为此告诫自己不 能中她们的圈套 ,坚决不能过去;并把这件事对家人说,家人 都否认有声音存在,患者仍坚信不疑。一次女儿不在家,患者听 见自己隔壁房间有男女谈话的声音,推门一看,没有看见女人, 只有女婿1人。因此怀疑自己的女婿与其他女人有染。患者心情 整日紧张不安,诉心里老憋着闷气睡觉,也睡不安稳。有时半夜 起来检查门窗是否关紧了,家里是否有陌生人溜进来。期间无兴 奋话多,夸大和冲动伤人;无悲观及自伤、自杀企图。
第八版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
![第八版精神病学课件精神分裂症](https://img.taocdn.com/s3/m/d25c6c1df7ec4afe04a1dfef.png)
精神病学(第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流行病学
5. 性别、发病年龄 • 男女患病率总体大致相等 • 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初发年龄和病程特征上 • 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之间 • 发病的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 中年是女性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段,约3%~10%的女性患者起病于40岁以后 • 女性患者总体预后好于男性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1. 精神分裂症可见于各种社会文化和各个地理区域中。 2. 发病率与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大致相等,终生患病率约为1%。 3. 对发表于1965—2002年间的188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该病: • 时点患病率中位值:4.6‰ • 终生患病率中位置:7.2‰ 4. 对发表于1965—2001年间的160项研究系统回顾认为: • 年发病率中位置为0.15‰ • 年发病率平均值为0.24‰
精神病学(第8版)
二、流行病学
6. 共病状况 • 物质依赖常见,尤其是尼古丁依赖(国外资料约90%) • 遭受躯体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几率高于常人 • 平均寿命缩短约8~16年 7. 疾病负担 • WHO采用DALYs来估算,2000年间,在15~44岁年龄组常见的135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中,精神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 精神病性障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 第三节 妄想性障碍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 复发策略。
熟悉 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的概念和主要临床特点。
了解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预后特征。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怎样一种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怎样一种病?](https://img.taocdn.com/s3/m/9581e1efd5bbfd0a79567376.png)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怎样一种病?作者:孙川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02期前不久,南京市交管局政务微博就“6·20”宝马车祸案发布的最新消息称,经权威机构鉴定,肇事司机王某在案发时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消息一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就成了民众关注议论的热点。
其实,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如很多人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可能见到过在春运等乘车途中突发精神异常的病人,这些都是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实例。
急性短暂性精神疾病是怎样一种病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又称急性妄想发作、妄想阵发,是一种发作时间比较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此病于1886年由欧洲精神科医生马格南提出。
此病最多发生于那些“多少有点不均衡或精神病态的人”。
根据最新的权威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定义如下:1、患者会在2周或更短的时间内(一般多在1周之内),突然从完全没有精神病性症状而转变为明显异常的精神病状态。
2、患者突然发生一过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出现幻觉、幻视、妄想、胡言乱语等异常思维和行动,起病急,发展快,持续时间短则一天,长者可达1个月,大多数患者最后都能恢复到病前的正常精神状态,预后大多良好。
3、这类患者平时并没有嗑药,也没有导致精神异常的身体或大脑的疾病,也不能用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来解释病情。
4、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患者发病之前可能遭遇到亲人亡故、突然失去伴侣、生意场上失意或工作等方面的异常打击,在精神上可能处于压抑、焦虑、紧张等不良状态。
5、患者多为青壮年,平均起病年龄在35岁左右。
女性多于男性(约是男性的2倍),50岁以上患者比较罕见,儿童也不会发生。
患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人,会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疯,但其表现有一定特点:首先这种发疯的症状在一周内会达到高峰;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妄想,如认为有人要杀自己,认为他是天神下凡,有神秘的力量在控制自己,或认为身边漂浮着许多怪物或鬼魂等等。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10章 应激相关障碍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10章 应激相关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19b54d08dd3383c4ba4cd27b.png)
创伤事件后的数天至半年内发病,一般在1年内 恢复正常,少数可持续多年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旧称 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一急剧、严重的精 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 (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 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 制。
发病急骤、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出现与否与严重程度与应激事件、个体的人格
经对症治疗,4天后意识基本清晰,定向力恢复,接触较好。 结合心理治疗,劝告如何对待妹妹的意外事件。住院2周,精神 状态恢复正常,对住院前后过程大部分不能回忆。建议门诊复 查。
12
鉴别诊断
分离性障碍:症状丰富多变,并有夸张性、表演性、 暗示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且多次反复发作
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有一定的器质性基础,意识 障碍具有波动性,常伴有丰富的幻觉;体检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异常
13
治疗与干预
•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紧扣 重点。
• 尽快摆脱创伤环境
•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 建立有效应对方式
• 详细回忆事件经过
•
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 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 续的精神障碍
特点、对应激源的认知和态度、应对方式及机 体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
10
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
初发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茫然”或“麻 木”,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有些患者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有些患者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并伴有恐惧性 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5e7f66312b3169a451a4c7.png)
类偏执狂
又称偏执状态。与偏执狂类似的一种状态。 其妄想系统化程度较差,可能有泛化,有时 出现幻觉。
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后。多数学者认为: 本症是不健全人格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 生的。
多缓慢起病,病程迁延,不发生精神衰退, 但经治疗,半数以上的病人可获好转。
10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为妄想,多为被迫害妄想,可见 夸大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等。是对 现实中某一事件的曲解。
8
偏执狂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多发于中年,男性 约占70%,脑力劳动者发生率较高。病因和发 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本症发生 中的作用可能不明显。
病前大多具有特殊的个性缺陷,表现为主观、固 执、自负、敏感多疑、易激动、自尊心过强等。
推理过程具有一定逻辑性,条理清楚,自成体系。 病人的人格保持完整,情感活跃与思维、行为相 协调一致,没有幻觉或其他精神异常。患者谈吐 清晰,讲话头头是道。若妄想不暴露,则与常人 无异。
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1
偏执性精神病
概述
偏执性精神病,又称妄想性精神病。 其命名、分类、转归及与分裂症关系有争议 基本特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有系统化倾向,
可伴有幻觉,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导致人 格衰退及智能缺损,有一定的工作与社会适 应能力。
2
21偏执性精神病
ICD-10中归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一组不能归类为器质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 障碍的以长期持续性妄想为唯一或最突出临床特征 的各种障碍。 包含: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偏执状态,妄想痴 呆(晚发性)、关系妄想;排除以妄想为主的急性 精神病性障碍,如偏执性反应、心因性偏执性精神 病及感应性妄想性障碍;不包含偏执性人格障碍。
精神障碍护理ppt课件
![精神障碍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4672cdaeaad1f346933fbd.png)
11
任务2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临床表现
LOGO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起病隐匿,缓慢发展,无缓解,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 最明显症状。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
最为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是肌张 力增高,肌体屈曲。病程呈进行性, 一般经历8~10年左右,自发缓解或 自愈少见,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常 因褥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继 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1 2 3
器质性精神障碍概述 幼儿健康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
任务1 器质性精神障碍概述 • 任务目标
LOGO
1.描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2.判断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类型。
4
任务1 器质性精神障碍概述
一、定义
LOGO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 神病、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CCMD-Ⅲ)中器质性精神障碍大致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结构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又称脑器质性 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又称症状性精神障碍。
27
任务2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临床表现
1.发作前
LOGO
发作前,有的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情绪忧郁、易激惹、心境 恶劣、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等,也可表现为历时短暂的各种异常体验,如各种简 单到复杂的幻视、视物变形或躯体感觉性错觉和幻觉,继而有癫痫发作,故又 称为精神性先兆。有的患者可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目光呆滞;无目的动作,动 作笨拙,重复缺乏目的性,称为精神自动症。
9
任务2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阿尔茨海默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不是罕见疾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不是罕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e0983bf3b3567ec112d8a23.png)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不是罕见疾病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第10期近日,南京交警部门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今年6月20日在南京市发生的宝马车撞车事故,肇事司机王季进经过司法鉴定,显示“其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
临床时有所见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又称急性妄想发作,或妄想阵发,是一种发作性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在临床上时有所见,并非一种罕见的疾病。
从大的分类上,该病属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范畴,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无发病诱因,即便有可寻的心理因素,也是微不足道的。
有研究认为病前人格障碍、应激源、文化环境突然变化及躯体疾病参与发病。
该病最大的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短暂,以一过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所谓短暂是相对于慢性、衰退性精神障碍而言,强调更多的是其病程特点。
由于鉴定手段比较复杂,精神科医师目前主要以幻觉、妄想等症状来判断此种疾病。
该病最开始被称为旅途性精神病,有些人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春运期间因为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环境嘈杂等因素引起精神错乱。
后来,一些其他场合也会导致这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起病急骤或有片段幻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介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以精神病症状为主,起病非常急骤,但短时间能恢复到正常精神状况,多数病人能缓解或基本缓解。
基本表现有片段妄想或多种妄想、片段幻觉或多种幻觉、言语紊乱、行为紧张或紧张症。
这类病人至少有一种上述症状,有的病人会有好几种症状。
严重的病人会表现为日常生活、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比如好发脾气,对人没礼貌,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攻击他人。
有研究表明,美国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占所有首发精神病的9%,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短暂性精神障碍可能出现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也可能出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平均起病年龄在35岁左右。
发病多数和患者先前存在的人格障碍和特质有关,比如有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性领域的特质,如多疑等个性特质的人都可能发生短暂性精神性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常规护理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常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fb32617fd5360cba1adb6e.png)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常规护理所谓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主要以行为紊乱为常见病症,并且历时非常的短暂,如果能够做好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护理措施,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再烦。
除此之外,良好的护理还能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正常意识。
患者患病期间家属一定要做好良好的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对食物都有着很强的抗拒,这个时候家属不妨在喂食之前先尝尝饭菜,这样可以让患者知道饭菜并无异常的气味。
如果这样做都没用的话,则可以遵医嘱进行鼻饲喂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将药物碾碎在流质饮食中。
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食时,家属之前必须要配合好,否则的话很容易被患者抓伤、碰伤。
南昌军民医院的专家认为护理期间每天都应该保证患者的食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考虑各种营养的搭配,只有营养的食物才能更好的配合各个方面的治疗。
而对于一些食欲亢进、暴饮暴食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限制,以免影响健康。
有很多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患者多半都存在有失眠的情况,可以说这部分患者的神经十分的敏感,一旦受到某些声音或者是物质的感染就很容易失眠。
长时间的失眠对于患者而言十分的不利,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最容易影响患者正常睡眠的因素有患者因发病诱因与病情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室内不安静、室温不适宜等。
各种不良的刺激不但会导致患者出现有失眠等情况,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有失眠倒错、嗜睡等情况。
因此在护理患者期间,必须要注意保证安静的环境。
患有这种精神病的患者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措施,还有可能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性格的改变是最常见的。
比如像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疏远、孤僻不合群等,在患病期间还容易出现有寡言少语、好独处等情况。
吴春华认为还有就是一些原本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经常动不动的发脾气,在平时生活中是那个也经常对人无礼貌。
除此之外这部分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经常会出现有情绪变化极端的情况,最常见的有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等,这些都是精神病的危害。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PPT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6720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f.png)
10、x3依赖综合征(成瘾综合征)[F1x、 2依赖综合征]
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 面对某种物质得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 导致得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她重要活动。
【症状标准】
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2项: (1)有使用某种物质得强烈欲望; (2)对使用物质得开始、结束,或剂量得自控能力下降; (3)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
弱; (9)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10)不能忍受挫折或打击; (11)睡眠障碍,如失眠; (12)人格改变。
2、因停用或减少所用物质,至少有下列2项躯体症状 或体征:
(1)寒颤、体温升高; (2)出汗、心率过速或过缓; (3)手颤加重; (4)流泪、流涕、打哈欠; (5)瞳孔放大或缩小; (6)全身疼痛; (7)恶心、呕吐、厌食,或食欲增加; (8)腹痛、腹泻; (9)粗大震颤或抽搐。
【病程标准】通常为数小时或1天。 【排除标准】排除单纯醉酒和病理性醉酒。
如:10、1113酒精所致震颤谵妄[F10、 41]
通常就是长期饮酒得严重成瘾者,在突然停酒 或减少酒量时,引发得一种历时短暂、并有躯 体症状得中毒性意识模糊状态。经典得三联征 包括伴有生动幻觉或错觉得谵妄、行为紊乱, 及震颤。也常有妄想、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或 睡眠障碍。
【症状标准】
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某种或某些物质所致, 并至少有下列1项:
(1)意识障碍; (2)幻觉; (3)判断、记忆,或注意障碍; (4)情感障碍; (5)自控能力下降或行为不顾后果。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 能达到得合理期限之内。
精神障碍的诊断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4bf32102de2bd97058845.png)
▪ 一种是强调以往个人实践经验,沿引类推,针对 病人某些个别症状与个别转归而提出自己独特的 诊疗见解,走进了死胡同。
编辑版ppt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诊断中的某些原则——
▪ 横断面的症状与纵向病史观察并重的原则: 这是一条公认的、非常有效力的原则。
精神障碍的诊断
编辑版ppt
1
▪ 正确的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预测疾病 病程,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都是很重要的。
▪ 精神障碍的分类仍处于现象描述症状群的 分类水平,而诊断也就主要来源于病史与 精神检查所提供的资料。
编辑版ppt
2
▪ 一、诊断依据
▪ 在临床工作中,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是根 据疾病的症状、病因、病程预后、发病的 背景资料、病前性格、家族史,以及躯体 和实验室检查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全面的综 合分析,而其中又以精神症状分析最为重 要。
▪ 究竟是根据症状梯级优先选择单一的诊断, 还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症状分别 建立两个或多个诊断呢?在临床中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保持单一诊断的精神 病学的传统。
编辑版ppt
8
▪ 2、病程观察与诊断
▪ 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和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倾向于持续性 的自然病程。
▪ 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与临床症状表现并 重的原则。
▪ 用一个原因(一种疾病)来解释所有症状 的原则。
编辑版ppt
15
▪ (三)、 误诊与诊断分歧
▪ 1、误诊的原因分析:
▪ 客观因素主要有:①医生经验不足或从未 遇到过;②医院设备与技术限制;③当代 医疗知识发展水平的限制;④早期病程太 短,症状与体征未充分暴露;⑤非典型的 病程。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48ca2fc55022aaea998f0f96.png)
心境障碍 特点:为次要症状,随妄想内容的变化出现剧烈、多变、 起伏不定的心境; 短时间内:情感高涨到情感低落、焦躁不安到异常平 静、紧张恐惧到麻木茫然。 意识障碍 特点:貌似清晰,可接触、交流,劳动,定向良好; 实则经常处于一种独特的妄想性催眠状态,自觉似进 入一新的环境,恍惚而又生动,令人沉湎;
[病程标准]病程短暂,停止旅行与充分休息后,数小时至 1周内自行缓解。 [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和旅途中发生的其他精神障碍,如分 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
治疗:
对主动向乘务员反映有头昏、紧张等表现的旅客,除 耐心安慰外,应改善患者的旅行环境,充分休息,可给予 镇静剂类药物口服,注意观察,专人监护。 当患者意识障碍较轻,无冲动或兴奋紊乱时,可给镇静 剂类药物或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同时加强监护。
旅途性精神病
概念 在旅行途中的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Nilsson:旅途精神病的发病原因有三点:
由于语言知识贫乏而引起的言语隔阂;
疲劳引起的活力减低; 病前有分裂性或癔症性的个性。
旅途精神病的综程度低、以农民及打工者居多,青 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
病程:1月,注:部分标准放宽到3月,部分患者反复发生。
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病前有剧烈或持久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存 在,妄想内容与心理创伤体验密切相关,很少变化,常有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消除后病情即可 改善。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症状和心境症状常同时出现, 同样突出,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 急性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过后患者有一种似梦 非梦,豁然清醒的体验。
行为障碍 随妄想和心境变化,或缄 默寡言,或活动增多、大 吵大闹、甚至冲动攻击, 或一些怪异行为。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共26张PPT)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b3f8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2.png)
急性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剂量不宜过 大,改善后即可递减,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心理治疗:在药物基础上,在半催眠状态下急性心理治疗;病情缓解 后予以心理疏导和支持,解除顾虑。
电休克治疗:快速、有效,为尽快控制急性症状可采用。
症状表现须符合精神分裂症的标准;
ICD-10称“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总病程不超过1个月;
DSM-IV称“分裂样障碍”,障碍的发作(包括前驱期、活动期和 残留期)持续至少1个月,但不足6个月;
国内文献:60%-70%最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仅有不足25%
少药量至停药。
心理治疗:在药物基础上,在半催眠状态下急性 心理治疗;病情缓解后予以心理疏导和支持,解 除顾虑。
在旅行途中的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Nilsson:旅途精神病的发病原因有三点:
由于语言知识贫乏而引起的言语隔阂; 疲劳引起的活力减低; 病前有分裂性或癔症性的个性。
旅途精神病的综合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维持原诊断;
起病急、病程短、接触良好,临床表现阳性症状多,阴性症状 少,症状缓解快,社会功能好;
发病特点 具有急性短暂精神病特点,;
病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良好,可能有或没有诱因;
具有精神分裂症特征症状,即临床表现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学标 准。
病程不超过1个月,有预后良好特征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 药,剂量不宜过大,改善后即可递减,用药 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消失3-6个月后可酌情减
表现为迅速变化的幻觉、妄想、短暂剧烈的情绪变化和 言行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概述
2. 流行病学资料 • 由于概念及诊断标准不统一,因此,此病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难于获得。但一般认为不常见 • 多发生于20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这一流行病学特点明显不同于精神分裂症 • 低社会经济阶层并遭受了灾难和文化变迁(如移民)者易患此病 • 遭遇重大心理社会应激源是其后罹患此病的危险因素 • 常与表演型、自恋型、偏执型、分裂型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共病
被禁止的幻想、不能满足的欲望或逃避痛苦处境的一种防御方式
精神病学(第8版)
三、临床特征
• 患者通常在2周内或更短时间内出现急性的精神病状态,症状多变,每天之间甚至一天之内都 有明显变化。
• 表现为片断的妄想或幻觉,妄想和幻觉形式多种多样 • 亦可表现为言语紊乱 • 情绪可表现为淡漠、迷惑恍惚、焦虑激越等;也可以表现情绪反复无常 • 可表现行为紊乱或怪异行为、缄默不语或尖叫、近事记忆受损。这些提示有谵妄的可能,需进
的精神病性综合征。其特点是:既往精神状况正常的个体在没有任何前驱期症状的情况下急性起 病,在两周内达到疾病的顶峰状态,并通常伴有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急剧恶化。症状包括妄想、幻 觉、思维形式和结构障碍、困惑或意识模糊及情感与心境障碍。也可出现紧张症样症状。症状的 性质与强度通常在每天之间甚至一天之内都有快速、明显的变化。病程不超过3个月,大多持续数 天到1个月。缓解完全。
精神病学(第8版)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不明 • 应激因素和躯体素质因素在病因学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不良的人格特征,尤其是有边缘型、分裂样、分裂型,或偏执型人格特征者是发生精神症状的
生物和心理易感素质 • 有些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家族史,但这些发现与该病的关系尚无定论 • 精神动力学机制强调患者的精神症状与不恰当的应对机制及患者的继发性获益有关,是患者对
精神病学(第8版)
五、治疗与预后
1. 治疗 • 短期住院有利于评估和保护患者;评估症状变化以及有无潜在危险 • 提供安静和结构化的病房环境;必要时隔离、保护 • 药物治疗:兴奋激越者可用氟哌啶醇、齐拉西酮肌注,或奥氮平等口服,BZDs可短期使用 • 心理治疗:解释应激源与精神疾病发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和发展新的应对策略 2. 预后 • 国外随访发现,首诊患者约半数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疾病,但整体预后较好 • 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发作后的抑郁期,都要防止患者自杀 • 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病前适应能力良好;病前无分裂特质;有严重促发因素;起病急;情感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概述
1. 概念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isorder)是一类急性发作、病程短暂
症状明显;发作期有意识模糊;无情感迟钝;症状持续时间短;无精神分裂症家族史
精神病学(第8版)
七、治疗与康复
总体治疗原则
• 不论是首发或复发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 健康教育、工娱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 药物治疗不佳和(或)有木僵违拗、自杀、攻击冲动者,可以单用或合用电抽搐治疗或其
行仔细的检查 • 部分患者在疾病发作前有应激源 • 病程一般为几天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达3个月
精神病学(第8版)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当急性起病的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DSM-5要求不超过1个月),且表明精神 症状不能用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及物质使用或躯体疾病等所致精 神障碍来更好的解释时,诊断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是合适的。
感谢观看
他治疗
本章小结
1. 本章重点介绍了目前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 包括其概念、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 断、病程与预后及治疗与康复。 2. 对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包括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性障碍及急性短暂性 精神病性障碍,从概念、流行病学现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 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也进行了简洁的讲解。
(二)鉴别诊断
如果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则需考虑是否是精神分裂症、SAP、伴有精神病性症 状的心境障碍及妄想性障碍等。
其他:做作性障碍的症状是故意产生的;诈病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装精神病;与躯体疾病 及物质使用有关的精神障碍,通过医学和药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还需与分离性身份障碍以及与 边缘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有关的精神病性发作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