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冯延巳
冯延巳《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
①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②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③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④【注释】①蛮蕉:南方的芭蕉。
蛮,古代对我国南方民族的统称。
风半裂:指芭蕉叶被秋风吹裂。
汉郭宪《洞冥记》:“裂叶风,八月风也。
”(《岁时广记》三引)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② 蛬(qiong穷):同“蛩”,蟋蟀。
丁香结:丁香含苞不吐。
古人常借丁香结象征愁思郁结。
③塞管:即“羌管”,乐器名。
呜咽:悲泣声。
④历历:分明可数。
【译文】秋风萧瑟,吹裂了芭蕉叶,池塘零乱,秋雨把稀疏的荷花打折。
在台阶边芳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寂然而止。
此时我的万般愁绪就象丁香含苞那样郁结难伸。
回首远望西南天际的皎皎晚月,孤雁飞来,塞外羌笛悲泣呜咽。
历历在目的前欢旧事,到那里去诉说;重重的万里关山,何日才能没有痛苦的离别!【集评】清·陈秋帆:“玩味其意,多凭吊凄绝之慨。
”(《阳春集笺》)【赏析】此为伤景悼怀之作。
上片,写面对凄清悲凉的秋景而愁肠郁结。
下片,因见“晚月”、“孤雁”,闻听塞管鸣咽,感发无限的生离死恨。
联系到南唐讨楚湘,伐桂林、戍益阳,民声怨腾,此词或是对现实有感而发。
通篇以景物烘托人情,情景契合,文字疏隽。
“历历”二句以情作结,正与“愁肠”句相应,哀婉凄绝。
《鹊踏枝》(冯延巳)原文及翻译
《鹊踏枝》(冯延巳)原文及翻译
鹊踏枝冯延巳系列:婉约诗词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1闲情:闲愁。
实际指爱情、相思。
2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3青芜:丛生的青草。
赏析这首《鹊踏枝》,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
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
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
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
这首词并不著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来自喜马拉雅33.【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闺怨铁杆粉丝望眼欲穿【诗词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精华赏析】《鹊踏枝》是唐代教坊曲,唐代的风俗是以鹊声报喜,就以此作为调名。
宋朝以后晏殊将《鹊踏枝》改名为《蝶恋花》,取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中“翻阶蛱蝶恋花情”的诗句为调名。
又名《卷珠帘》,因为宋朝词人赵令峙词中有两句:“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除了这几个别名以外,《鹊踏枝》还有一个名字叫《凤栖梧》,取自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一句“碧梧栖老凤凰枝”。
冯延巳显然是很喜欢《鹊踏枝》这个词调的,他写了十四首《鹊踏枝》。
这首《鹊踏枝》很有名,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首《鹊踏枝》的主题,可能我们都会很快想到一个词,那就是“闺怨”。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一个闺中女子期盼自己的情郎。
“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既是写景,更是一种叹息:那层层紧锁的庭院到底有多深啊!独处深闺中的那位女子,拼了命地想看向远方,可是她能看见的地方,只有数不清的重重帘幕,只有烟雾凄迷的杨柳……在深深深几许的庭院中,她又能看到什么呢?春天,青春,爱人,她都想留住,可她一样都留不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和女性命运最相似的可能就是鲜花了,所以,女子想在花儿那里寻求共鸣,寻找安慰,可是花儿和她一样,没有力量主宰自己的命运,花儿不仅不能给她答案,连花儿自己也只能任凭暮春的狂风吹落,空荡荡的秋千旁乱花飘零,再一次激荡起女子内心强烈的惜花伤春之意——她的惜花伤春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爱情失落、青春逝去的哀叹呢!虽然看起来主题是闺怨,但词人填词,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代人立言,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怀。
读这首“庭院深深深几许”也是如此,不必拘泥于思妇的闺怨之情。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译文及赏析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译文】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
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
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注释】1.行云:宋玉《高唐赋序》记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世多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2.不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扰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
冯延已《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言不觉春将暮也。
”3.百草二句:清谭献《复堂词话》:“行云、百草、千花、香车、双燕,必有所托。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谭献《蝶恋花》词:“连理枝头侬与汝,干花百草从渠许。
”以连理枝头与千花百草对举,正可与此对看。
4.泪眼二句:陈廷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双燕’二语映首章。
”【鉴赏】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
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
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
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
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冯延巳《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①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②夜夜梦魂休谩语,己知前事无寻处。
③【注释】①寒鸡:在寒气中啼叫的鸡。
香印:将香料末用金属印格印成起讫一贯的文字,烧尽后,灰烬仍存字迹。
也作“印香”。
王建《香印》诗:“闲坐烧香印,满户松柏气。
” 浑无绪:全没好情绪。
浑,全。
②绣缕:刺绣所用的彩色丝线。
一晌:谓短暂的时间。
③谩语:欺骗人的话。
谩(man蛮),欺骗。
【译文】黎明的寒气中鸡儿叫了,一支支香柱早已变成冷灰,我仍然坐卧不宁没点好情绪。
卷门帘有一对喜鹊受惊飞去,屋旁边高高的梧桐树笼罩着一团雾气。
没绣完的罗衣扔在了屏风上,片刻的凝思,闪过江南生活的一切往事。
梦魂呵不要再来欺骗我吧,我知道昔日的欢快已经无处寻觅。
【集评】清·冯煦:“若《三台令》、《归国谣》、《蝶恋花》(按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惝怳之所为。
”(《阳春集序》引) 近代·张尔田:“正中身仕偏朝,知时不可为,所为《蝶恋花》诸阕,幽咽惝恍,如醉如迷,此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作也。
”(《曼陀罗寱词序》)近代·俞陛云:“以上三首(按另二首指《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与《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皆芬芳悱恻之音。
凡词家言情之作,如韦端已之忆宠姬,吴梦窗之怀遣妾,周清真之赋柳枝娘,皆有其人。
冯词未能证实,殆寄托之辞。
南唐末造,冯蒿目时艰,姑以愁罗恨绮之词,寓忧盛危明之意耳。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赏析】词语似浅直,然情意沉挚,煞拍又透过一层,更觉凄怆。
冯词对社会、人生常常流露出一种忧患情绪,《鹊踏枝》诸阕尤为人称道。
此词写思妇彻夜不寐、独自沉思昔日江南情事,亦似别有怀抱。
盖借此表达其家国、身世之怅触乎?。
冯延巳《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
①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②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
③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注释】①韶光:美好的时光,此指春光。
②灵鹊语:古人以为喜鹊叫是吉兆,唐五代时亦然。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吉兆,故谓灵鹊报喜。
” 青鸟:据汉班固《汉武故事》,青鸟为神话传说中的仙鸟,是西王母的使者。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③巫山路:典出宋玉《高唐赋》,赋中记楚王游云梦,望高唐宫观,言先王(怀王)梦中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辞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称男女幽会为巫山、高唐等,皆本此。
【译文】这美好而又令人烦恼的时光能有多久?心悲神伤,眼看看春天又匆匆归去。
墙头灵鹊叫只顾心里欢喜,却不知连探信的青鸟也是欺骗自己。
心烦意乱如同杨柳千楼,梦中寻觅情人,但只见花飞水阔,哪能有巫山幽会?睁开眼来愁苦无处倾诉,不知心上人是否也象我一样相思?【集评】加拿大·叶嘉莹:“‘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三句,所写的虽然也是相思离别的情事,然而却也并不为某人某事所拘限,而能令读者兴起一种属于所有有情之人所同具的虽在隔绝失望之中而相思之情依旧此心难已的共感。
”(《迦陵论词丛稿》)【赏析】此词以景衬情,即物起兴,短幅之中颇有曲折,用笔极富变化。
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无浓脂厚粉气味,而且,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它能表达一种有情人之间的共感,包容着对人生某种综合性体验的更为丰美的意境。
而这些,也正是唐五代小词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体现。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鹊踏枝·清明》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
这首词描写了主人公在清明节前后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原文: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1. 六曲阑干:曲折的栏杆。
2. 偎:紧靠着。
3. 黄金缕:指嫩黄色的柳条。
4. 钿筝:用金玉镶嵌装饰的筝。
5. 玉柱:指筝上用以系弦的柱。
6. 海燕:燕子的别称。
7. 游丝:飘荡着的蛛丝。
8. 落絮:飘落的柳絮。
9. 红杏:杏花。
10. 一霎:一会儿。
11. 浓睡:沉睡。
12. 莺乱语:黄莺乱叫。
13. 惊残:惊醒。
翻译:主人公依靠着曲折的栏杆,观赏着碧绿的树木。
和风吹拂,轻柔地摆动着她的杨柳细枝,仿佛在舒展着黄金般的柳条。
是谁将钿筝移到玉柱上,让那穿帘而过的燕子双双飞去?满眼都是飘荡的蛛丝和飘落的柳絮,在杏花盛开的时节,忽然降下了一场清明雨。
沉睡醒来,黄莺在耳边乱叫,惊断了好梦却无处寻觅。
赏析: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前后的景色和主人公的感受。
上阕通过描写阑干、绿树、杨柳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谁把钿筝移玉柱”一句,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筝声犹在耳边。
下阕转而描写清明时节的雨景,“满眼游丝兼落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丝和落絮交织的景象,给人以朦胧之感。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被惊醒后的失落和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词的主题。
整首词通过景与情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词中的“黄金缕”“海燕双飞”“游丝落絮”等意象,都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①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②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归来,陌上相逢否?③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注释】①行云:本指神女。
见宋玉《高唐赋》。
这里的行云,引申为行踪不定、冶游不归的男子,即词中抒情女主人公的丈夫。
②百草千花:这里以花草比喻妓女。
寒食:节令名。
《荆楚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武林旧事·祭扫》:“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悼念抱木焚身的介之推,规定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冷食,故称。
居民都在这天出城祭扫坟墓和游春。
③陌上:路上。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
【译文】几日不见,我那犹如行云的薄情郎不知又飘浮到何处,他忘了归来,也不想想,这青春就象大好春光一样即将过去。
在那百草千花竞美斗妍的游春路上,他的香车究竟系在谁家的大树? 我倚楼怅望含泪自语,那归来的双燕,你在路上可曾遇见我的丈夫?我撩乱的春愁好似这蒙蒙柳絮,只恐在悠悠梦中也难寻到他的去处。
【集评】清·谭献:“行云、百草千花、香车、双燕,必有所托。
‘依依梦里无寻处’,呼应。
”(《谭评《词辨》卷一)清·张惠言:“忠爱缠绵,宛然《骚》、《辨》之义,延巳为人,专蔽嫉妒,又敢为大言,此词盖以排间异己者,其君之所以信而弗疑也。
”(《词选》卷一)清·陈廷焯:“正中《蝶恋花》,情词悱恻,可群可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忠厚恻怛,蔼然动人。
”(《白雨斋词话》卷一)清·陈秋帆:“谭复堂云:‘行云、百草、千花、双燕,必有所托。
’按此词牢愁郁抑之气,溢于言外,当作于周师南侵,江北失地,民怨丛生,避贤罢相之日。
不然,何忧思之深也?后主之‘一寸相思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与之同慨。
身世之悲,先后一辙。
鹊踏枝冯延巳翻译及赏析
鹊踏枝冯延巳翻译及赏析《鹊踏枝》是冯延巳的一首代表作,它以端庄脍炙人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一枝鹊从杨柳枝上挂篮篝、翩翩起舞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一枝惊人美妙的鹊,表达出离别和深情的主题,影响了后人。
全诗以鹊上枝开始,表现出一枝鹊上一枝杨柳枝上挂篮篝,两只鹊一枝结伴起舞,之后又表达出“不尽相思泪,朱颜辞容终衣”的离别之苦,最后又表达出“若教花枝把酒倾,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深情之意,终究要失去、无法长久地持久。
诗中洋洋洒洒的比喻引出来的,是冯延巳内心深处的思绪:离别伤感及对爱的思念。
这首诗的内涵深刻,表达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思念和哀伤,彰显出一种思念、离别、惆怅、无奈和绝望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也是冯延巳当时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他把其情感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出来,以真实地反映当代社会的生活。
冯延巳的这首《鹊踏枝》,是以梦幻状的诗句表达出的一种唯美的文学意境,语言流畅,行文宽郁,全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令人难以忘怀。
诗中纷繁的比喻及述说式的写作,充满了离别和思念之情,全诗以婉转流淌,荡气回肠,使人眼花缭乱,感受到一种模糊的思念和萦绕不去的伤悲之情,如冯延巳在诗中所写:“微凉风和暮月,好佳妙意犹难歇;把酒思乡,暗泣凄凉,昼夜不变。
”《鹊踏枝》的意境,可以用“特殊的别离”或“深刻的思念”来概括,它的意义在于,把婉转的文字和情绪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深情等情绪压缩在一角,在充满悲伤色彩的文字中,表达出对爱的坚定、对思念的痛苦、对生活的希望以及对梦想的坚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冯延巳此诗的表达,不仅代表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让后世的读者在那离别之苦中,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抒情气息,而这种气息,就是冯延巳的诗情,把他的情怀传达给后人,以诗的形式,表达出他无尽的思念和挥之不去的痛苦。
总之,冯延巳的《鹊踏枝》是一首唯美的哀歌,其情感一览无余,蕴藉着令人动容的深情,令人沿袭棱角,永久地忆及,是一首优美而又感性的诗篇,其蕴藉着的浓浓的思念,以及对苦难的理解,深刻影响了许多读者,成为唯美的文学经典。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通过对女子行为和心理的描写,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思念和询问。
“几日行云何处去”,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情人行踪的关切和担忧;“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则表现了女子对情人的埋怨和失望;“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寒食节路上看到的景象,暗示了情人的不归可能是因为在别处寻欢作乐。
词的下阕“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通过对女子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泪眼倚楼频独语”,描绘了女子倚楼远眺、默默流泪的情景,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悲伤;“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则是女子对情人的期待和询问,她希望双燕能带来情人的消息;“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纷乱和无奈,她的春愁如柳絮般缭乱,在梦中也无法找到情人的踪迹。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执着。
同时,词中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在赏析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意境的营造:词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氛围的营造,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哀怨的意境,如“百草千花寒食路”、“泪眼倚楼”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2. 情感的表达:词中情感真挚,表达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怨恨和无奈,如“不道春将暮”、“撩乱春愁如柳絮”等,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
3. 艺术手法的运用:词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用典等,使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情人比作行云,形象地表达了其行踪不定;“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通过比喻和用典的手法,将春愁比作柳絮,同时用“依依”暗指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使词更加富有意境和深度。
冯延巳及《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阅读赏析
冯延巳及《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阅读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
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注释】
①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调名即《蝶恋花》。
②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
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
”(《阳春集笺》引)。
闲情:即闲愁、春愁。
③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④敢辞:不避、不怕。
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⑤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⑥青芜:青草。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的意思_全诗赏析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译文及注释】作者:不见长安已从繁茂的枝头落下花瓣千片万片,还自作多情,学着雪花般随风飘转。
昨夜响起的笙歌容易散去,酒醒过后增添了无限愁思。
登上楼台只觉的的山岭四面皆是寒气,远处的大雁尽数飞过,黄昏时候烟霞深浅不一。
片刻间倚着栏杆的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用鲛纱掩去泪痕暗自思量了一遍又一遍。
【赏析】从这首词的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
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词还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联想。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
梅花似雪,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
但是,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而是当作生命来看,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犹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如果再进一步,把这自然生命的悲剧与人生的种种悲剧联系起来看,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如叶嘉莹女士所说,“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了。
这种联想,并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而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飘零,与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无常,是如此的相似,人们执著地企图在彻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转瞬之间,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虚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随风一样。
梅离枝头,尚且流连“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感慨,似乎是飘忽无端、不可确指的。
但通过合理的联想,读者似乎又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这个词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凉,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陨落的意义。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赏析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五代: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敢辞一作:不辞)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注释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
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
”(《阳春集笺》引)。
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
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
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但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长远,感发幽微。
上阕开门见山,首句用反问的句式把这种既欲抛弃却又不得忘记的“闲情”提了出来,整个上片始终紧扣首句提出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回环反复,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谁道闲情抛掷久。
”虽然仅只七个字,不过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
而对此种感情之所由来,却又并没有明白指说,而只用了“闲情”两个字。
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的,而这种无端的“闲情”对于某些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说,却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样的与生俱来而无法摆脱的。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_冯延巳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_冯延巳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_冯延巳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五代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译文繁茂枝头,梅花飘落千万片,落时犹多情,学着雪花随风转。
昨夜歌舞草草散,酒醒又添愁无限。
楼上清寒,寒山围四面,大雁过尽暮霭深深漫。
半晌凭栏不见人,罗帕掩泪把他思量遍。
注释鹊踏枝:即《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调曲。
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其用为词牌始于宋。
双调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笙(shēng)歌:吹笙唱歌。
容易:轻易。
征鸿:远行的大雁。
征鸿过尽,昭示着节令的转换。
“暮景”句:远处近处,只有浓浓淡淡的烟霭装点着无边的暮色。
一晌:表示时间,有片刻多时二意。
鲛绡(jiāo xiāo):传说是南海鲛人所织之绡,这里指精美的手帕。
掩(yǎn)泪:掩面而泣。
赏析上半阕开端“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仅只三句,便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缝缝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
首句“梅落萦枝千万片”,颇似杜甫《曲江》诗之“风飘万点正愁人”。
然而杜甫在此七字之后所写的乃是杯且看欲尽花经眼”,是则在杜甫诗中的万点落花不过仍为看花之诗人所见的景物而已;可是正中在“梅落繁枝”七字之后,所写的则是“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是正中笔下的千万片落花已不仅只是诗人所见的景物,而俨然成为一种陨落的多情生命之象喻了。
而且以“千万片”来写此一生命之陨落,其意象乃是何等缤纷,又何等凄哀,既足可见陨落之无情,又足可见临终之缱绻,所以下面乃径承以“犹自多情”四字,直把千万片落花视为有情矣。
至于下面的“学雪随风转”,则又颇似李后主词之“落梅如雪乱”。
然而后主的“落梅如雪”,也不过只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物而已,是诗人所见落花之如雪也;可是正中之“学雪随风转”句,则是落花本身有意去学白雪随风之双转,其本身就表现着一种多情缱绻的意象,而不仅是写实的景物了。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为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这是以女子口气写的一首闺怨词,写一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男子既怀怨望又难割舍的缠绵感情。
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塑造了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也涵纳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作品原文:鹊踏枝冯延巳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作品注释:②行云:宋玉《高唐赋序》记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世多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③不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扰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
冯延已《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言不觉春将暮也。
”④百草二句:清谭献《复堂词话》:“行云、百草、千花、香车、双燕,必有所托。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谭献《蝶恋花》词:“连理枝头侬与汝,干花百草从渠许。
”以连理枝头与千花百草对举,正可与此对看。
⑤泪眼二句:陈廷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双燕’二语映首章。
”作品译文: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
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
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作品鉴赏: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
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
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
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冯延巳的十四首《鹊踏枝》
冯延巳的十四首《鹊踏枝》有关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词,在网上向来都不全。
最近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书籍,知道冯延巳的《鹊踏枝》共有十四首,但她也没有注明为哪十四首。
小我一时心痒,便自己整理完备,也算是方便诗词爱好者们的查阅了。
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在评论中写出,大家共同进步,弘扬诗词文化!冯延巳《鹊踏枝》1.《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
绕砌蛬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2.《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3.《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芳草满园花满目,帘外微微,细雨笼庭竹。
杨柳千条珠簏簌,碧池波绉鸳鸯浴。
窈窕人家颜似玉,弦管泠泠,齐奏云和曲。
公子欢筵犹未足,斜阳不用相催促。
4.《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
5.《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
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
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6.《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
新结同心香未落,怎生负得当初约。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
莫作等闲相斗作,与君保取长欢乐。
7.《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8.《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为五代词人冯延巳所做的一首词。
作者以细腻、敏锐的笔触,描写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语言清丽流转,感情深致含蓄,写尽了一个“愁”字,是冯延巳最为著名的词作。
作品原文:鹊踏枝①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②。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③,敢辞④镜里朱颜⑤瘦。
河畔青芜⑥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⑦新月⑧人归后。
作品注释:①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调名即《蝶恋花》。
②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
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
”(《阳春集笺》引)。
闲情:即闲愁、春愁。
③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④敢辞:不避、不怕。
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⑤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⑥青芜:青草。
⑦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⑧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作品译文: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
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
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上阕开门见山,首句用反问的句式把这种既欲抛弃却又不得忘记的“闲情”提了出来,整个上片始终紧扣首句提出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回环反复,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谁道闲情抛掷久。
”虽然仅只七个字,然而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
冯延巳《鹊踏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鹊踏枝》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①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②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③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注释】
①簟(dian电):竹席。
②中夜:半夜。
练:白绢。
③络纬:虫名,即莎鸡,俗名络丝娘、纺织娘,在秋天鸣叫。
金风,秋风。
旧说以四季配五行,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
【译文】
冷清的秋夜里独自落泪,枕席凉爽宜人,翻来覆去却不能入睡。
一醉解愁醒来才到半夜,徘徊院中见明月如绢秋空似水。
房阶下纺织娘叫得多凄紧,庭树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声音,孤寂索寞我紧紧地关上房门。
这里原是和情人携手言欢的所在,一夜相思就使我变得这般憔悴!
【集评】
近代·俞陛云:“写景句含宛转之情,言情句带凄清之景,可谓情景两得。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赏析】
写相思离愁,专注于景物与心境之刻画,不同于温、韦之侧重于外貌描绘与具体事迹之叙述。
萧索秋夜,一片空蒙,西风庭树,阶下寒声,美酒无力,明月无情,可谓形、声、色兼备,其所创造的凄美词境在后来的宋词中时有所见,因而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经典诗句】冯延巳《鹊踏枝》“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全
【经典诗句】冯延巳《鹊踏枝》“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全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译文]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飘落——千片万片,它好像含情脉脉,有意地摹仿雪花随风飘转。
[出自于]冯延巳《鹊挥枝》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厚薄。
一晌凭阑人不见踪影,鲛绡掩泪思量不下。
注释:楼上春山:指凭栏了盼四面春山。
暮景烟深浅:日暮之景色,烟雾因远近有浓淡之不同。
一晌:此处应当指“多时”。
人不见:根据叶嘉莹先生释义,不是确指具体人,“是内心寂寞之中常如有所期待怀思的某种感情之境界”。
鲛绡:用来掩泪的绡巾。
译文1:梅花从繁枝上纷纷飞舞——千片万片,它似的含情脉脉,急于地润饰雪花飘落转回。
昨夜里的笙歌筵席,也像是落花那样难集中,喝醉之后中邪心中平添的忧伤无穷。
登上高楼了望春山——四面峭壁耸立透袭春寒,一直望着远飞的鸿雁过尽,日暮景色远近烟雾有浓有淡。
久久地独自凭栏眺远,内心怀思之人总也不见,手持绡巾掩泪,把多少往事和哀伤思量遍。
译文2:千万片落梅多情缱绻,凋落之际,还学白雪随风飘转。
昨夜笙歌多么易散,我酒醒之际更把哀愁添。
高楼凝视,春山四面多凄寒,大雁从我的眼帘中过尽,深深浅浅的暮烟散发出冥漠之美感。
长自得栏杆不见踪影所开怀,春草的泪水把珍美的巾帕烫遍。
译文3:东站在低楼上,看看那千万片梅花从树枝上落,梅花啊,你本无情之物,为什么还仍然就是那么独自多情,仿佛雪花一样随着轻风在空中飞舞。
想到昨天晚上,宴席中歌舞舞动,幸福情景闭眼就烟消云散了,今天人贫喝醉,更减少了无穷的愁绪。
向远方望去,群山环绕,早春季节,四面吹来的清凉的寒风,大雁飞过,傍晚时光,远方泛起了或浓或淡的雾霭。
从早到晚,我呆呆地站在这儿,依着栏杆,眺望那心中思念的人,然而始终看不见,心中愁肠百结,不禁潸然泪下,只能拿出手绢轻轻地擦拭。
赏析:词的开端“梅花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三句,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着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作业 1.背诵这首词。 背诵这首词。 背诵这首词 2.完成《同步学案》相关练习。 完成《同步学案》相关练习。 完成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 手按红杏蕊。 里,手按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 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析“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析“吹皱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一池春水”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一池春水”中“皱”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明确: 皱 字写出了春风吹拂水面 春风吹拂水面, 明确:“皱”字写出了春风吹拂水面,荡起波纹的 样子。 把景物写活了,化静景为动景。 样子。用“皱”字把景物写活了,化静景为动景。 同时也揭示出春风乍起,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 揭示出春风乍起 同时也揭示出春风乍起,迷人春色勾起女主人公 愁绪的内心活动 的内心活动。 愁绪的内心活动。
冯 延 巳
鹊踏枝
作者小传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虽 --960)又名延嗣 受花间词影响, 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 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 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 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 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 成一种哀伤美 其词集名《阳春集》 哀伤美。 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他的 创作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 创作使婉约词有进一步的发展,对当时和后 世词都有一定影响。刘熙载《艺概》 世词都有一定影响。刘熙载《艺概》说: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 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 深。”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冯正中 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 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 风气。 风气。”
(2)诗评家认为, (2)诗评家认为,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 诗评家认为 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请从这一角度做简要分析。 请从这一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词中无论写景还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 明确:词中无论写景还是对人物外表的描写,都衬 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开头由景人情, 托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开头由景人情, 引出思春少妇,接着用“闲”字描摹出她那无所事 引出思春少妇,接着用“ 事的生活,她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 事的生活,她无精打采地逗着鸳鸯,漫不经心地揉 着杏花,孤独地看着鸭子相斗等描写展示了她的内 着杏花,孤独地看着鸭子相斗等描写展示了她的内 心惆怅空虚和懒散愁闷。最后一句喜鹊的叫声, 心惆怅空虚和懒散愁闷。最后一句喜鹊的叫声,带 给她希望,使她高兴起来, 给她希望,使她高兴起来,“喜”字写出了少妇微 妙的情绪变化。 妙的情绪变化。
仔细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 仔细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的优美意境。 平林新月人归后”的优美意境。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结句最为人欣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 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 赏,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 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 独立小桥, 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寒风满 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时间悄悄流逝, 袖,那样孤寂,那样清冷,那样落寞,时间悄悄流逝, 不觉已近黄昏了,此两句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孤 不觉已近黄昏了,此两句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孤 寂忧伤的形象分外动人.正因为他心中长久萦绕 寂忧伤的形象分外动人. 的形象分外动人 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 所以一经春色触发, 着那抛掷不掉的”闲愁”,所以一经春色触发,便 会生出这似旧实新的惆怅之情 惆怅之情。 会生出这似旧实新的惆怅之情。
全词的核心字眼是什么?从全词来 全词的核心字眼是什么? 看,具体的内涵指什么? 具体的内涵指什么?
明确:词的核心字眼是“闲情”二字, 明确:词的核心字眼是“闲情”二字, 读者可作多种联想。 闲情” 读者可作多种联想。“闲情”既可 以指爱情的苦闷, 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 失意、理想的失落。 失意、理想的失落。
如何理解全词的主旨? 如何理解全词的主旨?
陈廷焯(zhuō)《白雨斋词话》:可谓沉 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 何足知之。
南唐王朝 衰败的关心和忧伤。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 词人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 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试联系全词加以说明. 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试联系全词加以说明.
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 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 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 酒,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 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 镜子里朱颜消瘦 闲愁的沉重。 朱颜消瘦, 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镜子里朱颜消瘦, 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 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 然后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 重,然后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 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 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绪稍纵 即逝, 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 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 下片说“年年” 各有侧重: 日日” 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日日”强调了闲 愁的连续性, 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愁的连续性,“年年”则强调了愁苦的持久性。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 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 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 里朱颜瘦。 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 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 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 月人归后。 月人归后。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 春来,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 闲情抛掷久 还依旧。日日花前 病酒, 花前常 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 里朱颜瘦。 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 新愁,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 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 月人归后。 月人归后。
《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晏殊词改其名 鹊踏枝》唐教坊曲名。 蝶恋花》 为《蝶恋花》。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 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 “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 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又名《 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又名《黄 金缕》 风栖梧》 一箩金》 金缕》、《风栖梧》、《一箩金》、《鱼水 同欢》 细雨吹池沼》 明月生南浦》 同欢》、《细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 卷珠帘》 江如练》 很多人填过, 《卷珠帘》、《江如练》等。 很多人填过, 其中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 其中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也主要是 写爱情。 任半塘说: 写爱情。 任半塘说:“此调至五代已改名 蝶恋花”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