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之背景资料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知识概览·【作品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离京南归,开场投身教育。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革新北大,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他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理论家。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主要作品:?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等。
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理;在表达上,侧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明晰,要言不烦。
其特点如下: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
第三,煽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煽动性。
【重点理解】1.如何理解文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自己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那么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他首先针对那些志在做官发财的学生,避免他 们“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 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改良讲 义”,“只列纲要”,迫使学生自行钻研,而 “添购书籍”则是为学生自行参考提供条件。 其次,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的性质是钻研高深 学问,它不同于一般的专门学校,不带有直接 的实用目的,故而不能停留在传播专门知识上, 更须学生旁稽博采;另一方面,蔡元培先生主 张“兼容并包”,故而不提供详细讲义,更能 使学生独立钻研,学有心得。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认为 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而人格培养 又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 甚至比第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所以, 演讲中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健全人格与 良好道德品行这个核心。 2.蔡元培先生对学校改革的两项计划有 何共同的目的? 提示:蔡元培先生对北大改革提出的两项 计划既有针对性,又反映了他对大学性质 的理解。
抱定宗旨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
阅读第四段,思考:
3、为什么蔡元培先生认为“敬爱 师友”很重要?
敬师:“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 图诸君求学便利,”理应“以诚相待,敬 礼有加”。 爱友:“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 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 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 勉也。”
2、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这种腐败至极的现状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 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 皆是。
背景: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 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 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 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校长之时,正 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 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 北京腐败成风。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知识概览·【作品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离京南归,开场投身教育。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革新北大,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他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理论家。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主要作品:?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等。
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理;在表达上,侧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明晰,要言不烦。
其特点如下: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
第三,煽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煽动性。
【重点理解】1.如何理解文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自己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那么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作者作品
评价:他一生始终追求真理,为民族 的解放和进步呕心沥血,为祖国的文化教 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 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并积极 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联合国科教 文组织评出“影响世界历史百人名单”中, 他排在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之后, 是中国第五人。
关于演讲和演讲辞
深入感悟(三点要求)
(二)“砥砺德行”(第三自然段) 思考:1、这点要求又是针对什么现状 提出的?(文中句子回答) 【现状】关键句: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 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坏毁行之事, 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资料链接】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 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 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 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 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 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 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 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 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 出污泥而不染者。
【资料链接】
2.1916年12月,在法国留学的蔡元培接 到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大校长,但 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因学风败坏、腐 败盛行而声名狼藉,在此之前,北大已换 过五任校长,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局面,所 以蔡元培一到上海,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 以免因改造不好而有碍声名;也有少数劝 驾的,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不妨试一试。 北大有幸——蔡元培最终听从了少数人的 意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教学设计5: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词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结合本文结构,了解演讲词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北京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今天我们随从蔡元培先生走进北京大学,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的前世今生。
二、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卿鹤,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首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
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演讲背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时,有不少人还带着听差。
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法混资历、找靠山。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四、演讲辞1.定义: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
2.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即演讲辞有怎样的特点?可说性、可听性:演讲是用口讲的,是讲给听众听的,所以语言要通俗易懂、精彩形象、尽量口语化——这样才能吸引听众。
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针对性:演讲要面对很多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高一语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
高一语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的。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北 大 之 父
艺术赏析
充分体现了演讲辞的特点 指向明确 结构清晰 语言典雅 真情内蕴
内容和形式 的高度统一
只见先生的演讲如故乡蕙兰的芬芳, 只见先生的演讲如故乡蕙兰的芬芳, 给混浊的校园带来一阵清新的空气。 给混浊的校园带来一阵清新的空气。 令人仰之弥高,如沐春风。 令人仰之弥高,如沐春风。先生那充 满魅力的声音终于在礼堂消失了, 满魅力的声音终于在礼堂消失了,但 先生的思想和信念, 先生的思想和信念,却随着上千双脚 步流进了校园。 步流进了校园。 ----陈军《北大之父》 陈军《北大之父》 陈军
我来写写
假如你是今年度学校元旦文艺 晚会的主持人, 晚会的主持人,请试着为晚会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幕词。 100字左右的开幕词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幕词。
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毛泽东
蔡元培(1868 1940), 蔡元培(1868——1940), (1868 1940) 浙江绍兴人, 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 教育家。清末进士,曾任翰林, 教育家。清末进士,曾任翰林, 后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 后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接受 了进步思想。 了进步思想。回国后致力于建立 全新的教育制度,提出“ 全新的教育制度,提出“思想自 兼容并包”的口号, 由,兼容并包”的口号,为发展 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 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 献 。
我 所 了 解的 北
想一想: 想一想:
蔡元培为什么 会被称为“ 会被称为“北大 之父” 之父”?
1、父亲;2、新 父亲; 事物的倡导者
自由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回顾与北大的渊源。 第一部分(第1段 ):回顾与北大的渊源。 提出三点希望。 第二部分(2-4段):提出三点希望。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背景知识2
北大之父蔡元培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功绩卓著。
毛泽东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出身于商贾之家,少年时期饱读经史,17岁考取秀才,18 岁任塾师,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升补翰林院编修。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于是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
同年9月,他弃官归里,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二十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致力于打破封建主义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
1906—1916年间,他赴德法留学,为兼通中西文化奠定了基础。
1912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体系。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援救了一批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
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
蔡元培的一生,主要以教育和科学作为事业的支柱,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蔡元培写了许多教育方面的著作,后人将其收入《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全集》中。
蔡元培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
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同年2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
他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与“超轶乎政治”两类。
隶属于政治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轶乎政治的则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
他认为,两类五种教育均不可偏废。
为了强兵富国,需要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但“必以道德为根本”。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之后,第二年5月,创办于1898年的原京师大学堂就改名为北京大学。
到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此时,由于才刚推翻封建习与统治几年,当时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并不是真正的为了求学问,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蔡元培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演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主要向学生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三点殷切期望。
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加上他后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以及在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几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阅读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之后,觉得这就是一剂良药,蔡元培适时地施药于当时社会中的弊病。
而无疑,这药是非常有效的,恰好对症。
观之现如今的一些大学生,似乎有时候,最好也服用一剂如此“良药”,因为当时的弊病,如当代大学生中也的确存在不少。
感受最深的,是蔡老首先指出,大学生要“抱定宗旨”。
的确,宗旨,相当于是一个人前行在茫茫人生之海中的罗盘。
宗旨错误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当时北大学生存在的现象是,“一心想做官,所以不问老师的学问深浅,而是问官职大小。
官阶大的人,特别受欢迎,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生有人提携”,“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不知这些是否也只是相当于急功近利呢。
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似乎也是存在了各种问题。
“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有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详解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五年前,严几道⑴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⑵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⑶,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⑷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⑸。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⑹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⑺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⑻。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⑼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⑽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⑾,于我何惧(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⑿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⒀。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⒁,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⒂,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⒃,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sè)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⒄。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任)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⒅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赏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蔡元培先生,这位北京大学校长的一篇代表作《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赏析,大家一起来分享下。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
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
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
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024鲜版
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 转化,提高北大的社会服务能力。
21
提升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树立北大精神
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和 实践,树立了北大“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精神传统,成为中国现 代大学的典范。
2024/3/27
培养杰出人才
北大培养出众多杰出人 才,包括政治家、科学 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 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坚持学术自 由、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动 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内外
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2024/3/27
北京大学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 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大学还将加强学科建设和师 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 平,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
互争鸣、共同发展。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倡导“完全人格”教育理念
。
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思
想。
2024/3/27
24
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坚持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营造宽松 的学术氛围。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 全面素质教育。
2024/3/27
鼓励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和 碰撞,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代变革为教育领 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兴起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旨在推翻封建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教育改革呼声高涨
随着时代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培 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词语注音
数(shù)载(zǎi ) 干( gān )禄( lù )
沦丧( lúnsàng )
訾( zǐ )(lì )詈
相(xiāng )(xù)勖 敷衍( fū yǎn )
切磋(qiē cuō)
正轨( guǐ ) 商榷(què)
砥( dǐ )(lì)砺
鲜( xiǎn)为人知
提携( xié) 肄(yì)业 孜孜( zīzī )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 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 添购书籍)。
实提出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 信息)
针对性-----切中时弊
并提出怎样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些建议中,最触动你心灵的 是哪一点?画出来,说说你的 感受。
谈谈这篇演讲词的具体特点
(语言、情感、针对性、思路等)。
文章特点
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 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 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劣根性 ,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然而要打破这些习 惯,止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那时候因《新青年》上文学革命的鼓吹,而我们认 识留美的胡适之君,他回国后,即请到北大任教授 。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 人,所以一方面与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马 幼渔,刘半农诸君以新方法整理国故,一方面整理 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 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 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 自由选择的余地。最明白的,是胡适之君与钱玄同 君等绝对的提倡白话文学,而刘申叔、黄季刚诸君 仍极端维护文言的文学;那时候就让他们并存。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共创建时期的蔡元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共创建时期的蔡元培素材新人教版必修2蔡元培于1868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1940年病逝。
蔡元培出身科举,为清光绪年间进士,以后又留学欧洲,成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他就毅然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
1905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
1917年至1923年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纵观五四运动前后和中共建党前夕的这段历史,蔡元培始终以一位民主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且他的一生也从未转向马克思主义。
然而,在此期间,他却凭借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客观上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五四运动前后,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选用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出一大批勇于变革创新、敢想敢做、敢于革命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供了北大这个基础雄厚的民主革命基地。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其中有蔡元培的一份功劳。
整顿和改革教育,唯才是举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被称为老爷。
他们读书志不在求学,而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是一个变相的官僚衙门,时人称之为“官僚养成所”。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后,由严复任校长。
校名改了,校长换了,但校风改变却不大。
昔日的腐败和官僚习气依旧延续下来,封建势力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后,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方针,大刀阔斧地对北大进行整顿和改革。
蔡元培首先面向学生,着重改变他们科举时代的那种封建腐朽的旧观念。
他强调指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他认为,衡量教员和学生优劣的标准,是依他们的学问有无和好坏而定,而不是看他们的地位高低、家庭贫富和来头大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PPT课件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背景资料
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 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 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教学设计
3、整体把握,理解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2)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 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平时则放荡冶游,……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鲜不为流俗所染。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教学设计
4、课文分析
第一点,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
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
第二点,他着眼于学生的品行。 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 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 之娱乐。
教材分析
背景资料
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知识拓展
练习反馈
作业
回主页
背景资料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
北大演讲 教案
A、学生齐读
B、找出文中描写当时北大师生关系的句子。 C、在演讲中,蔡先生还强调同学间应怎样?他还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有何目的?
④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蔡先生还讲了什么? Nhomakorabea⑷课文小结:
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②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
教学反思
备课组长签字:年月日
附注:课型填“常规课”或“复习课”或“习题课”或“多媒体课”。
③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显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
⑸课堂讨论:在这篇演讲中,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期望,请结合我们自身实际,谈谈这三点期望对你的启发。
八、课外延伸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意义上的大学,你了解它的历史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方针了吗?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资料,由语文兴趣小组主持,以“我所了解的北大”为主题,办一期墙报。
四、创作背景
1、蔡元培就任校长前的北京大学概况
2、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五、课文FLASH动画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字词,理顺课文思路
六、课文讲解
1、字词梳理。
2、课文讲解:
⑴开场白导读。 在本段中作者讲了些什么?此种开场白具有什么特点?
⑵三点期望:
①抱定宗旨:
A、学生自读并思考: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希望? B、当时北京大学的现状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 C、请大家读一读文中作者的谆谆教诲,体会作者的感情。②砥砺德行: A、蔡先生在第二点希望中着眼于学生的哪一方面?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一科目:语文授课人:
课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2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案例执教:肖培东点评:何立新教学背景:2012年12月27日,浙江省临安市天目高中,“长三角语文教学论坛”。
一、中心句“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师:同学们,时至岁末,这节课我们需要回到近百年前北京大学的演讲堂里,去聆听蔡元培先生发自肺腑的演讲。
先一起大声地把本文的标题读出来,预备起!生(齐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师:这篇演讲词,同学们已经看过了,我想请问同学们,这篇演讲词里,哪一句话点明了蔡元培先生此次演讲的主旨和内容。
你能找到是哪一句话吗哪个同学说说看生1: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师:好,请你大声地读出来。
生1:予今长(chánɡ)斯校,请更(ɡēnɡ)以三事为诸君告。
师:好的,找得不错。
但有两个字读错了,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都容易读错。
第一个字是“长”(zhǎnɡ),不读“长”(chánɡ);还有一个字读什么哎,是“更”(ɡènɡ),自己加注音。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
“予今长斯校”,读!生(齐读):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wéi)诸君告。
师:“为(wèi)诸君告”,三个字念错了。
(微笑)(学生标注)师:好,一起再把这句话读准了。
“予今长斯校”,预备起!生(齐读):予今长(zhǎnɡ)斯校,请更(ɡènɡ)以三事为(wèi)诸君告。
二、告--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师:也就是说,这一次演讲,蔡元培先生要向在场的北大学子告几事生(齐):三事。
师:这位同学,请你读读看,告了哪三事生2: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师:“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再问你,就只讲了这三事吗还有吗生2:他还有计划两事。
师:哦,还交代了他做北大校长接下来要着手计划的两件事情。
哪两件事情生2:一件是要改良讲义,第二件是要添购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大学有“大学生”而谓大。
剑桥大学:62人获诺贝尔奖,被称为世界政治家 的摇篮。 牛津大学:英国前50位首相中,29位出自该校。 哈佛大学: 35 人获诺贝尔奖, 6 位总统,美国 500家大企业老板有 2/ 3在该校学习过,包括: 比尔· 盖茨。 东京大学: 18 位首相, 4 位诺贝尔奖,日本 1 / 4 的大企业家。 清华大学: 200 多位部长级人物,朱 镕 基、胡锦 涛、吴官正、吴邦国等。
时代与使命
人类社会正昂首步入信息文明的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蒸汽化) 工业文明时代(电气化)
信息文明时代(电子化)
●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不同
农业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土地+劳力 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能源+机械+劳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源:知识
生产第一要素不同
●农业经济生产第一要素是体力 ●工业经济生产第一要素是机械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 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 为担任。” 1916年12月22日, 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 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 北大校长的职务。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 大 影 响 了 中 国
先 生 改 变 了 北 大
3、大学之大,大学因有馆藏丰富的
图书馆,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 室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谓大。
4、大学因对知识探究的高深与博 大而谓大。
浙大校歌的歌词,将大学拆分为“大”和
“学”两个字来分别解释,其中,“大学” 之“大”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大”,而不是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有学问的 自大的大;而“学”是指“学问”,学问几 乎是无穷尽的,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学 问.
什么是大学
蔡元培指出: “大学者,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梅贻琦1931年12月出
任清华大学校长,其 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话, 近年广为传诵:“所 谓大学者,非谓有大 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 大。
牛津的培根;波隆那的但丁; 北大:蔡元培、马寅初、吴树青、许智宏; 清华:梅贻琦、王大中 华中科技大学:朱九思、杨叔子、周济、樊明武; 浙大:竺可桢、潘云鹤; 武大:刘道玉、侯杰昌、顾海良、刘经南 人大:李文海、纪宝成。
B
)
解析:A,怡-贻;C,渡-度;D,弛-驰
3.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 业学校。(肄业:就学) B.二曰砥砺德行。(砥砺:培养)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
为商榷可也。(商榷:商讨)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
大学生就业新形势
目标明确,重点(一个)突出.
本文是篇演讲辞,就职演说。 1、讲什么?
就职演说,大都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政策或对听众 提出要求。(只能一个重点) 本文的重点是什么? 演讲,在内容上首先抓住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人 兴趣 (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要求的?
2、怎么讲?
结构思路 梳理结构,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阐述要求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说明
语言
文章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研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
⑴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
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提示】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
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
是( C ) A.会晤wù B.商榷què C.訾詈zǐ D.切磋cūo 数载zài 殷勤yīn 弭谤mǐ 肄业yì 指摘zhāi 聘请pìnɡ 造诣yì 敷衍yǎn 孜孜求学zī 砥砺德行dǐ 道义相勖xù 能裨实用pí
解析:选C。A,载:zǎi; B,聘:pìn;D,裨:b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怡误 B.详悉 C.提携 D.卓绝 自趋正轨 道德沦丧 细微末节 大相背弛 根基深固 无动于衷 光阴虚渡 精旨奥义 以诚相待 旁稽博采 力矫颓俗 潦草塞责
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 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
.
,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 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 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 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 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 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 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 裁减不称职教员,清除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 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 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 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
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
义。
⑵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 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 所染。 【提示】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 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
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03年:212.6万
04年:280万 05年:338万 06年:413万
07年:495万
扩招67万 70万人失业,就业率为67% 再扩招67万人 80万人失业,就业率为70% 再扩招53万 101万人失业,就业率为70% 再扩招75万 124万人失业,就业率为70% 再扩招82万 148.5万人失业,就业率为70%
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 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 反清以救国。 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 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 袖清风、一身正气。 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 新局面。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 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 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
蔡元培
学界泰斗,人世楷 模——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 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 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三不主义”— —一不做官,二不纳 妾,三不打麻将。
2、大学之大,因有“大师”而谓 大 北京大学: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汇集了胡适、李大钊、 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高君宇、许德衍 等; 新中国成立后,有李四光、冯友兰、宗白华、朱光 潜、翦伯赞(历史)、曹靖华(翻译)、王力(语言学)等; 现在,费孝通、雷洁琼、陈岱孙、季羡林、张岱年、 黄楠森、胡代光、肖灼基、厉以宁、赵敦华等。
(详悉:详细知道)
解析:B项应为“磨炼”。
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
文稿。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点,不少于
400字。
蔡元培9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 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 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 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 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不断成长, 走向每一个成功。
●知识经济生产第一要素是知识
财富流向不同
●农业经济:体力大王
●工业经济:石油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
●知识经济:信息大王、软件大王、数码大王
美国是世界研究院
印度是世界办公室
中国是世界加工厂
三流企业卖产品 二流企业卖技术 一流企业卖专利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MP3售价79美元
1、专利费 47.4美元 占60% 2、生产成本 30.65美元 占38.8% 3、中国获利 0.95美元 占1.2% 强者做势,中者做市,弱者做事。
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蔡元培对北 大学生寄予了深切厚望。
(1)五年前所贡献 :心系北
就 大 任 抱定宗旨,端正学风 北 京 砥砺德行,改良社会 大 (2~4)以三事告诸君 学 敬爱师友,改良校风 校 长 之 演 改良讲义,能裨实用 说 (5)兹所计划者二事 添购书籍,旁稽博采
1.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红色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独秀(文科学长)
李大钊(图书馆主任)
胡适(教员)
讲坛上的教授
胡 适
辜 鸿 铭
鲁迅(教员)
毛 泽 东 ( 图 书 馆 馆 员 )
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 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 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是 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 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 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 了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第二。”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 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 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
蔡元培像
蔡元培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清同 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 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是 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 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 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 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 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 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 教育体制。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 教育方面。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 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 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 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 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 治,教授治校。
一九一二年改名为 北京大学,严复担 任 第一任校长。
北京大学
。
北大办公楼
北大图书馆
北大的未名湖和博雅塔
【文体知识】 演讲辞又分为叙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