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6篇)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6篇)《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教法学法】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贡献。
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
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美洲有游历。
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28年,结识高尔基。
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
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活动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情感。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教材选取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段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伟大的悲剧的看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伟大的悲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伟大的悲剧有什么了解?你们能说出一些伟大的悲剧的例子吗?”让学生进行讨论。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出示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伟大的悲剧的片段,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文本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这段文字中的伟大的悲剧是指什么?b. 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伟大的悲剧?c. 这个伟大的悲剧对人们有什么影响?3. 分析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a. 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b. 伟大的悲剧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短文,或者选择一部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电影或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精选7篇)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篇1[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教法、学法]教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让学生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情节十分感人,易于引起情感丰富的初二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一的境界。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引言概述:
伟大的悲剧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它通过展现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悲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伟大的悲剧的特点和意义。
一、伟大的悲剧的起源
1.1 古希腊悲剧的发展
1.2 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3 中国古代悲剧的传统
二、伟大的悲剧的特点
2.1 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2.2 冲突的升级和解决
2.3 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
三、伟大的悲剧的意义
3.1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3.2 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3.3 提升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深度
四、伟大的悲剧的代表作品
4.1 古希腊悲剧《奥德修斯》
4.2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4.3 中国古代悲剧《雷雨》
五、伟大的悲剧的影响和启示
5.1 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5.2 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5.3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结语:
伟大的悲剧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意义,为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悲剧中的人物品质时,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中的伟大。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不够牢固,这在后续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影响了他们的表达。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
(1)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举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讲述了斯科特队在南极探险过程中遭遇的悲剧,重点在于理解探险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英勇行为。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举例:如“凄凉、荒凉、悲壮、无畏”等词语,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学习课文《伟大的悲剧》,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悲剧中的伟大。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的活动中,对讨论主题进行更加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
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
——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伟大的悲剧》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散文,作者是鲁迅先生。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北大教室里陈旧的黑板、普通学生的毕竟链接,探讨了传统的束缚和自由意志的冲突。
同时,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也表达了对于旧世界的不满以及对于新世界的美好向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理解悲剧对于社会的影响,并能够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培养学生对于自由与束缚之间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文本中所展示的传统束缚和新世界的对比。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悲剧对于社会的影响,并运用文中的例子进行分析和阐述。
四、教学步骤与内容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悲剧的认识,如“你们对于悲剧作品有什么印象?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认为有哪些悲剧事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悲剧?”Step 2:呈现(1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本文的标题和开头段落,让学生通过阅读开头段落了解本文的大致内容。
Step 3:解读与分析(20分钟)教师介绍作者鲁迅的背景和文学风格,解读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如“背景下的黑板象征着什么?为什么作者用“棋盘”和“棺材板”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黑板?”Step 4:讨论与总结(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自的观点,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抗传统的束缚?”Step 5:拓展与延伸(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社会问题,通过写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悲剧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悲剧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悲剧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3. 通过经典悲剧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辨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2. 分析经典悲剧作品中的悲剧要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悲剧作品的海报或剧照,引发学生对悲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2. 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悲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情感的悲剧性、结局的悲剧性等。
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悲剧的内涵和外延。
3. 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15分钟)与学生一起探讨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如喜剧、讽刺剧等)的区别,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并理解悲剧作品的独特魅力。
4. 经典悲剧作品分析(30分钟)选择一部经典悲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悲剧要素,包括主人公的命运、冲突与矛盾、悲剧性的情感表达等。
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
5. 学生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悲剧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分享自己对悲剧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悲剧对人类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辅助手段1. 悲剧作品的海报和剧照;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3. 教学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展示,评价他们对悲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评价教学效果;3.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相关的悲剧作品资料和案例,以便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悲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悲剧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悲剧作品,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批评意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1《 伟大的悲剧》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21《伟大的悲剧》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新部编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探索南极的历程,以及探险家们面对重重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感受到探险家们的英勇和坚毅,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同时对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探险题材的课文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探险家们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探险家们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探险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好与南极探险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课文文本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南极探险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探险家们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让学生进行思考。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目录
01 二、说教法与学法
03 参考内容
02 三、说教学程序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关于探险 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 念。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斯科特率领的南极探险队失败的故事,颂扬了一种人 生态度——挑战自我、为理想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散文名作,作品以秋天为背景,用朴 实无华的语言,倾诉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一起品 味这篇文章,共同感受母爱的伟大和力量。
母爱是伟大的,它是无私的奉献,是温暖的怀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正 如史铁生在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母爱是一种无法回报的力量,它让人在生活 的艰辛与磨难中找到了勇气和力量。母爱也是无言的,就像文章中那位默默为 儿子付出一切的母亲,她的爱是深沉而真挚的,让人感动不已。
3、讨论探究法:把问题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探究,通过集体的智慧解 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点拨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的予以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5、学法推荐:推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即圈点勾画法、作批注 法和写读书笔记等。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等及时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以“南极”为话题引入课题,既激发了学生对神秘南极的兴趣 和探究的欲望,又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做了铺垫。
2、快速阅读课文(10分钟)
要求:1)圈画出重点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掌握其音、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斯科特等 探险队员的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速读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 践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并理解悲剧的概念和特点;2. 分析并探讨伟大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悲剧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并理解《哈姆雷特》的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悲剧的认识和兴趣。
2. 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悲剧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悲剧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
3. 《哈姆雷特》的主题分析(20分钟)通过阅读《哈姆雷特》的选段和观看相关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人性、道德和命运等重要议题。
4. 《哈姆雷特》的结构分析(2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哈姆雷特》的戏剧结构,包括起承转合和五幕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该作品的情节发展和戏剧张力的构建。
5.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克劳迪斯、奥菲利亚等,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关系,并探讨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联。
6. 深入探讨与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哈姆雷特》的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展开深入探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课堂讲解、学生互动等。
2. 教学资源:图片、选段、电影片段、教学PPT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2. 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悲剧作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优质教案
-写作特色分析:识别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写作特色,如象征、对比等,掌握其表达效果。
-思维品质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核心价值观塑造:如何将课文中的悲剧精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举例:针对情感体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模拟人物角色,体验悲剧中的情感波动,从而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在分析写作特色时,教师可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如“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那么渺小,但他们的精神却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句话中,通过对比人物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精神上的伟大,突显悲剧精神。
4.强化语言表达: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5.塑造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伟大悲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6.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悲剧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说教材。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主要包括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读来荡气回肠,震撼心灵,尤其是斯科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杨利伟的《太空一日》,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
航天员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英雄气概,以及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仰。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
而沈括的《活板》以精练的语言介绍了北宋毕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与创新能力。
课文有传记文学、科幻小说以及文言笔记。
两篇传记中既有为他人写的也有自传,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
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永不停息的伟大的探险精神,激励自己培养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文的学生,是十三四的青少年,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探险的文章恰恰能够满足孩子们这样的心理。
然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又是懵懂的,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中成功与失败的含义,没有清晰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借助这类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快速阅读课文,每分钟争取不少于400字。
并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厘清故事情节。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这篇课文贯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可以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斯科特和伙伴们的精神令人感动,可以重点突出他们团结合作、为他人业绩做证,勇于探索的精神。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本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精神。
这篇课文节选自茨威格的《夺取南极的斗争》,讲述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最后在归途中悲壮覆灭的故事。
这篇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探险队员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和脆弱,以及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同时,课文在语言表达上也非常精彩,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相对有限,对于文中所表现的那种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斯科特探险队的经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探险队员们的崇高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体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所展现出的伟大力量,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斯科特探险队的经历和伟大之处。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今天我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伟大的悲剧》,这是本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也是人们在人生旅途上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五四运动,以及燕长城的故事。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讲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成长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
首先,我将着重讲解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目标1.阅读理解能力2.积累基础词汇,理解语句中的生字词3.能熟练使用五字格的写作方法二、认知目标1.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2.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诗人燕长城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三、情感目标1.培育学生大公无私的精神风貌2.陶冶学生抗挫折能力,勇于拼搏、不畏挫折的胆量。
接下来,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和个人经验,详细讲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
一、教学重点分析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社会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部分重点是教会学生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使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和目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文化和政治进程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2.燕长城的生平及其作品分析燕长城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古代诗人的影响,以人文主义和抗争精神为题材,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教会学生燕长城的诗歌风格,领略其深邃的人文主义和抗争精神,学生便会深入地了解诗歌的神韵和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分析1.理解五四运动中文化与自由的关系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发展文化和提倡自由,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理解文化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并反思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举例:分析桑地亚哥与马林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2)人物形象分析:学生需深入剖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
举例:探讨桑地亚哥在面临困境时的勇敢与坚韧,以及这一形象对学生的启示。
(3)文学手法欣赏:学生需了解并欣赏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分析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1.课文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基本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举例:分析课文中“海浪像无数只手,要把他拖入深渊”的比喻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勇敢、坚韧、诚实等。
举例:讨论桑地亚哥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展现出勇敢、坚韧的品质。
2.教学难点
(1)课文主题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课文的主题,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举例:解释课文中“伟大的悲剧”的含义,即人物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悲剧主题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悲剧这个概念本身较为抽象,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支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提高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21伟大的悲剧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勇敢、坚定、无畏等精神品质的重要性。
具体举例:
a)通过讲述斯科特探险队的南极探险过程,强调其勇敢面对困境、坚定信念的精神品质。
b)对课文中“悲剧”、“英雄”等词语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明白其在文中的含义及延伸意义。
2.增强历史意识:了解斯科特探险队的南极探险历程,认识探险活动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培养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探讨悲剧的伟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发现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
3.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小组讨论的主题不够明确,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明确讨论主题,提高讨论效率。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同学表达不够清晰,影响了成果的展示。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c)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南极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2.教学难点
-理解悲剧的伟大意义,认识到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历史背景,了解探险活动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范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范文一、背景介绍《伟大的悲剧》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理解课文。
该篇课文讲述了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一场悲剧,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从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 文本解析通过解读文章了解其中包含的故事情节,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2.2 知识扩展通过课文中的一些生词、短语、句子结构等内容,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本解析、信息概括、问题分析等策略有效地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和知识。
三、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3.1 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2.熟悉并扩展相关语言知识;3.学习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
3.2思维品质目标1.学生能够对自然环境以及环保方面的概念和观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3.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环保意识。
3.3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悲剧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2.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和自然,提高感恩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1.通过文章故事情节展示环境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利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的能力。
4.2 教学难点1.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获取和加工知识和信息;2.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5.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三步式教学法,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等能力。
5.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种手段,如演示、讲解、提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六、教学流程及内容6.1 教学流程本课分为三步,每一步分别安排对应的教学任务,以达到课程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通
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
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
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
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
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
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
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
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
点。
2. 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
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
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三、说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
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
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1.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初一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
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
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
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让学生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
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情节十分感人,易于引起情感丰富的
初一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一的境界。
五、说教学过程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
)
一、导入:通过出示图片教师作介绍(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图片、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引入课题《伟大的悲剧》。
(设计意图:从感性上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从
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悲剧发生得太多太多了,从而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为文章定下一个“悲壮”的主基调,建立起学生
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
二、整体感知:
1. 在欣赏《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纪录片》和课前预习课
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在同桌交
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根据叙事要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
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
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
维能力。
这也是本单元的单元要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
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
2. 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总体感受?用“这是一个_
__的故事”句式来说且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
情。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不论对全文的内
容还是情感都有个总体的把握。
)
三、研读赏析:
1. 体会“伟大”
(1)自主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默读课文,圈划这
些语句,旁边写上批注。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
部进行自主阅读,边理解边记录,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
(2)合作、探究:小组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情节,交流感动的语句;记录难以理解的语句。
→全班交流(穿插课后习题二)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交流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板书。
2.体会“悲”
由伟大引入到悲,让学生说说“悲”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进行总结。
(穿插课后习题二)在此基础上引用鲁迅的话:悲剧
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从而理解“悲”是指“悲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思维辨证地理解“伟大”和“悲剧”
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组合,懂得英雄的真正含义。
)
四、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对“英雄”的认识,树立真正的英雄观
和成败观。
)
五、总结:
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
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总结。
并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
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
人生态度,懂得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