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

合集下载

如何教育培智学生

如何教育培智学生

如何教好培智学生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相信:一个孩子一个天使,一个孩子一个未来,一个孩子一个梦。

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教育。

培智孩子他们的智力低下,他们的智力和他们的年龄不成正比。

我们班的孩子都在10岁以上,但是他们的智力差不多相当于幼儿园孩子的智商。

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去适应社会,为了给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更为了他们以后能够更好的独立生活,我们的老师根据培智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总结了以下的教育方法:1、无论是说什么都要点清楚。

比如说擦桌子,你要告诉他应该先去拿抹布,再擦桌子,然后再去把抹布洗干净,最后把抹布放在哪里。

2、懂得如何跟学生们讲话,要讲真话,而且还要把话讲清楚。

我们的孩子虽然和同龄孩子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也有读懂老师或者家长的言语和行为的能力,所以家长或者老师不能为了让学生听指令就说谎话。

3、如果学生有疑问,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对于主动回答的学生加以称赞。

4、我们讲课或者讲一些新的东西时都会考虑到他们的理解能力,尽量以他们熟悉的经验去解释。

5、对于有主见的孩子我们直接给予他们命令,不能用好不好、行不行去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是不行的。

比如我们班的仝彤,经常性的藏起来,让老师找不到,讲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你和她商量这样好不好,那样行不行,都是不可以的,只能直接给她命令:不能这么做。

6、制定适合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最终能够学到相应知识,学会相应能力。

比如我们班的李展飞,他是一个自闭症孩子,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话都不会说,我们不能像对待其他孩子那样对待他,首先教他说话,学简单的语言表达,现在他会说老师好,还会给老师讲别的孩子的不是。

我们对培智孩子的教育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老师需要经常沟通,老师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样家长也需要及时的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

学校和家庭及时的沟通,可以更好地配合教育。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8篇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8篇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8篇篇1班主任工作是教育领域中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任务。

对于智障班级的班主任来说,面临的挑战更是多方面的。

本文将探讨智障班级班主任工作的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1. 个性化教育: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发展迟缓,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的教育。

班主任需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情感关怀:智障学生往往在情感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班主任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

3. 行为矫正:智障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纠正这些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 沟通障碍:智障学生可能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困难,这给班主任的沟通工作带来了挑战。

班主任需要耐心地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同时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沟通。

2. 行为管理:智障学生可能因为自控能力较差而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或自伤行为,这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行为管理能力,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家长沟通:智障学生的家长可能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班主任的工作有更高的期望。

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有效的应对策略1. 提升专业素养: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念、心理学知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智障学生的需求。

2. 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行为矫正方案,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来支持学生的教育和学习。

4. 关注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5. 建立支持网络:班主任可以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资源建立联系,共同为智障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综上所述,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充满意义的任务。

特殊教育教师为多动智力低下的孩子送教上门感悟

特殊教育教师为多动智力低下的孩子送教上门感悟

特殊教育教师为多动智力低下的孩子送教上门的感悟有这样一群不一样的教育群体——特教人。

他们除了完成在校学生的教学任务后,每月还爬山涉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他们就是XXX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们。

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路有多蜿蜒曲折,无论是烈日当空,泥泞走路,冰雪狂风相伴,都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的工作在大山里,在田间地头,在黎明时分,在深夜中前行,在他们的工作对象,要面对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这个教育对象是个什么样子呢?很多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没有独立走出过自家大门,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有腿无法行走,他们有耳不能倾听,他们有口不能表达,他们中有的人成为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几千万分之一的病痛患者……在送教上门过程中,送教的教师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

学生李X,多重残疾,父母外出务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由于孩子先天性智力言语等多重残障,特别多动,喜欢乱拿东西摔地上。

家人担心伤害到孩子,爷爷奶奶出门时都会用一根布条将孩子拴在一个地方,当老师推开门时,看到学生一个人蜷缩在墙角,口水一直不停地流,满身的异味扑面而来,没有穿鞋子光着脚丫在地上,细心的老师发现孩子脚顺着裤子流下来一些白色的粉末状丝条,然后向孩子的爷爷奶奶询问才得知,这是孩子的尿不湿已经长时间没有更换,糟烂后掉下的,说明孩子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澡,洗过脚,连尿不湿都已经糟烂都没有更换。

特殊学校的老师到家里以后,抱着孩子帮他洗脸,洗脚。

由于孩子很长时间没有洗脚,一盆清水洗过脚后变成黑色的水,学校的20多位老师当时在学生家里观摩送教上门的授课,给老师做康复示范,当他们看到老师没有嫌弃孩子脏、乱,抱着孩子帮他洗脸,洗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教孩子康复动作,好几个女老师当时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经过这几年不懈的努力训练,孩子已经可以自己扶着墙慢慢行走,情绪也比之前稳定了许多,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坚持是有效果的。

在普通学校里的老师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也没有见过特殊学校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通过一次的观摩,大家看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家长、孩子、社会的肯定,很多观摩的老师由衷地感叹到:特教人真了不起。

教育案例分析智力低下(3篇)

教育案例分析智力低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智力低下(Intellectual Disability,简称ID)是指个体在认知、语言、社交和适应性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障碍,导致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受限。

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将围绕一位智力低下的儿童在学校中的教育干预和支持展开分析。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8岁,被诊断为轻度智力低下。

小明自幼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社交能力弱,学习困难。

进入小学后,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尤其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在课堂上,小明常常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此外,小明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案例分析1. 教育诊断针对小明的具体情况,教师和学校进行了以下教育诊断:(1)智力评估:通过标准化智力测试,确定小明的智力水平处于轻度智力低下。

(2)学习评估:分析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阅读、写作、数学等方面的困难。

(3)行为评估:观察小明在课堂、课间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其情绪、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2. 教育干预针对小明的教育问题,学校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1)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2)特殊教育支持:为小明提供专门的学习辅助工具,如计算器、录音笔等,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

(3)同伴支持:组织班级同学与小明结成学习伙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情绪管理: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小明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3. 教育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支持,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在数学和语文方面。

(2)情绪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

(3)社交能力有所提升,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

(4)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

四、案例总结本案例表明,针对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干预和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智力发育迟缓,属于轻度智障。

自小学以来,小明一直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其智力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也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等。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教育问题,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 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4. 提高小明的家庭参与度,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三、教育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水平,教师采取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小明理解。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师会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小明通过操作教具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教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同时,教师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支持教师和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

当小明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耐心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

4.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中的表现,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教育效果1. 认知能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阅读简单的文字。

2. 社交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自我控制能力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配合,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

对于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

对于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

对于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及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类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潜力和发展。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学习环境以及家庭支持等方面探讨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认知发展智力低下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与年龄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基础技能,如阅读、写作、数学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二、学习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室的布置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刺激物。

这有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和思维。

其次,教学材料和教具应该贴近实际生活,尽量使用能够激发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学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个别指导由于智力低下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弱,通常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他们的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如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

四、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在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问题等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此外,家庭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总结起来,对于智力低下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认知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个别指导以及给予家庭支持。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措施,我们才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身潜力的最大化,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老师怎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

老师怎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

老师怎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生涯当中,肯定会遇到个别智力低下的学生,那么老师该体会教他们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老师怎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老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教师要正确对待、充分挖掘弱智学生的潜能弱智学生,顾名思义就是指智力低下的学生。

他们也有潜能可开发?我确信"有"!他们是花园中那些迟开的花朵。

他们仍然有盛开怒放的一天,只不过这需要园丁辛勤地浇灌和他们自己奋斗不息生命力的支持。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发现,要做到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分三步走。

一、确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开发的可能性。

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这对学生来说无比重要。

尤其对于我们所教的弱智学生来讲,他们同样有自尊心,同样希望被家长、老师、社会认同。

但由于先天不足,他们的自尊心也几乎被磨灭了。

家人、同学、朋友不信任他们。

作为我们特教工作者,可一定要敞开宽广的胸怀来接纳这些自尊、情感脆弱的孩子。

让他们在我们的怀抱中重新找到自尊、找回自我,抬头挺胸站起来,说一句:"我能行!"二、善于发现潜能的火花。

既然我们已承认每个学生都有潜能的存在,那么平时要多观察,多和学生相处,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把最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

以便我们去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可开发潜能。

潜能在平时的接触和了解中找到后,最重要的是把握每一次潜能火花跳动的有利时机。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不仅要学会寻找有利时机,还要学会创造有利时机。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残疾儿童。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缺乏积极性和持久性。

这需要我们教师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维持他们注意的持久性,以延长有利条件的时间,为开发他们的潜能作好铺垫。

三、学会适时适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开发、培养学生的潜能。

如果在潜能火花跳动的一刹那不采用恰当的方法,那么一切都只会徒劳无功。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征以及弱智儿童所特有的注意力、思维和感情的投入,特别注重学生当时的心理、性情来设计教学方法。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智障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严重受损,导致智力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学生。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指导,以便逐步融入社会和学校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对智障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的教育十分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自我管理,更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对智障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塑造和规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他们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智障学生时,应该建立正面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当智障学生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维护卫生等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积极的正面反馈,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塑造良好的习惯。

也要避免使用负面激励手段,避免过度惩罚,尤其是体罚。

因为一味的惩罚会导致智障学生的情绪波动,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增加逆反心理,不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规范。

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是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榜样力量的引导智障学生往往缺乏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需要他人的引导和榜样力量。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智障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老师应该积极向智障学生展示正面的行为模范,引导他们学习模仿,培养阳光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家长也要在家庭中树立良好的家风,让智障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获取正面的榜样力量。

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为情感。

只有通过榜样的引导,智障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对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事务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引导。

在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会他们如何自己洗漱、整理衣物、清洁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让他们学会自我照顾和生活自理,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智力低下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智力低下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智力低下,又称为智力障碍,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

这类儿童在认知、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本案例讲述了一位智力低下儿童在特殊教育环境下的成长历程,旨在探讨如何为这类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和支持。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父母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夫妇,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小明出生时一切正常,但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逐渐发现小明在学习、语言和社交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

经过医院诊断,小明被确诊为轻度智力低下。

小明所在的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校没有专门针对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资源。

在班级中,小明经常因为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而感到沮丧。

他的父母也曾尝试过将小明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最终未能成行。

三、教育干预面对小明的教育问题,学校和父母都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助。

在经过多次咨询和教育专家后,他们决定采取以下教育干预措施:1. 家庭支持:父母开始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同时,父母也学习了如何与小明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建立自信。

2. 专业辅导:学校为小明配备了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教师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小明提高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同伴支持:学校组织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参与。

在活动中,小明学会了如何与同伴相处,逐渐融入了集体。

4. 环境适应:学校对教室环境进行了调整,为小明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学习条件。

例如,降低课桌椅的高度,提供特殊的学习材料等。

四、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 认知能力:小明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他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日常生活中的任务。

2. 语言表达能力: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他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社交能力:小明在同伴支持活动中逐渐学会了与人相处,他的社交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

导之以行,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导言:智障学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作为教育者和社会成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导之以行的方法,来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

一、了解智障学生的特点要想有效地塑造智障学生的良好习惯,就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智障学生通常存在认知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他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才能,需要我们尊重和重视。

只有深入了解智障学生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塑造智障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育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智障学生。

只有教育者自身具备良好的习惯,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习惯。

教育者还要学会关心和理解智障学生,给予他们耐心和关怀。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关爱,才能赢得智障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好地影响他们,塑造他们良好的习惯。

三、激励引导,培养积极性智障学生通常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日常教育中,教育者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励智障学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鼓励他们坚持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他人成功的案例,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培养智障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引导他们塑造良好的习惯,使他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四、制定规范,强化约束为了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约束,引导他们遵守。

这些规范和约束应该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智障学生的特点,避免过于严苛或模糊不清。

教育者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强化和督促,来确保规范的执行和遵守。

教师如何教育智障儿童

教师如何教育智障儿童

如何教育智障儿童在教育改革实施的今天人们在对待智障儿童教育的问题上,也在提倡无差别教育,希望他们与正常儿童一起受教育,避免由于特殊而造成伤害。

老师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他让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读书的初衷是好的,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使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这两者实现双赢?我认为老师的正确引导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老师对正常儿童的引导,侧重于“帮助弱小、培养爱心”,这只是正确引导的一个方面。

我们还应注意到,小学时期的孩子模仿力很强、判别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正常儿童模仿智障小孩的一些不正常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好玩。

出现这种苗头时,不需大惊小怪,但如果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那就有一定危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孩子心中最有“权威”的人,老师应及时教育儿童哪些行为举止是对的,哪些是不能效仿、需要纠正的,如此,才能使正常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使智障儿童在这种好的氛围中更快进步,与其他儿童一起健康成长。

家长当发现自家的孩子模仿同班智障儿童的缺陷时,身为家长应及时指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引导孩子去关心帮助别人。

如今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都是千般宠爱,万般疼惜。

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或在外吃亏,很多家长更教育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于是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教诲”:人家骂你你就要还口,人家打你你就要还手,不要犯傻。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此教育孩子,长此以往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孩子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不良品格。

家长在对待智障儿童问题及其他类似问题时,一定要宽容一点,让孩子能从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什么是爱,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

而不能一味地教育孩子自私自利地去对待别人,有些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对智障儿童的歧视,这样做会令孩子更加的自私自利。

智障儿童应特殊教育,硬让让智障儿童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其中有着种种的尴尬和不便。

老师如何对待智障儿童

老师如何对待智障儿童

老师如何对待智障儿童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相对低下,带来的情感方面的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情绪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环境功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锻炼、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大部分在学校生活中度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情绪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学校的大环境布置应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学生都能从中知道含义,逐渐形成习惯,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而作为学生的小环境班级、宿舍,则根据学生特点、班级特点,进行美化、设计。

教室可设计“好人好事专栏”、“我能行”小红花园地、“卫生园地”,教师通过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的形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分年级段进行教育,如低年级以生活自理、行为习惯等为主,中高年级则可以以英雄事迹、名人名言来教育学生。

让学生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感受,久而久之,他们会用理性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情感培养,补偿学生缺陷。

智障学生在生理、心理、情感方面都有其个体的差异性,其中情绪反常、情感脆弱是智障学生的一个共同特性。

智障学生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别人的理解,别人的帮助,同样希望能和正常的儿童一样交流、跑、跳、游戏、生活。

在现实社会里,社会对他们了解甚少,适合他们适应社会的机制还不完善,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

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感情教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他们尘封许久的心门,促使他们萌发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智慧和能力,为其融人社会奠定基础。

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

只有懂得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去爱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

其次,就是关心学生。

教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学生的一切。

要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去关心、爱护、体贴、照顾他们,和他们谈心、交朋友。

教师帮扶智力残疾生总结

教师帮扶智力残疾生总结

教师帮扶智力残疾生总结一、引言智力残疾生是我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学习、生活和社会融入等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任。

本篇总结旨在分享我在帮扶智力残疾生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

二、学生特点与挑战我所帮扶的学生小张,是一位中度智力残疾的学生。

他面临着以下挑战:1. 学习困难:小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力较差,难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 社交障碍:他与人交往存在困难,表达自己想法时含糊不清。

3. 情绪波动:小张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三、帮扶策略与实践针对小张的特点和挑战,我采取了以下帮扶策略:1. 个性化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小张认知水平的个性化教学计划,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 增强沟通技巧:通过图画、实物和简单的手势,帮助小张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沟通效率。

3. 情绪支持:建立情绪日记,引导小张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4. 社交技能训练:设计小组活动,鼓励小张与同学互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四、成效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小张取得了以下进步:1. 学习成绩:小张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尤其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进步显著。

2. 社交能力:小张的社交技巧得到提升,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绪管理:通过情绪日记的记录和心理疏导,小张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然而,在帮扶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需要更多专业支持:对于智力残疾生,需要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指导。

2. 家长参与度: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3. 持续关注与跟进:帮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帮扶策略。

五、结语智力残疾生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增强沟通技巧、提供情绪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一项挑战和责任极大的工作。

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班主任需要有很高的责任心、耐心和专业技能,才能够开展好这项工作。

智障学生具有智力发育不全或有严重行为问题等独特特点,对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越
发重要。

作为班主任,需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注重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
导和关注。

首先,班主任要做好沟通交流工作。

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时会出现语言
障碍,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因此,班主任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关注他
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和学习困难,逐步建立和学生间的良
好信任和感情联系。

其次,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班主任需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关注重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服务,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困难,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辅导,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最后,注重与家长和社会的有效沟通。

班主任要始终注意与家庭、社会机构等各方面
建立良好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和习惯,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给
予家长合理化的建议,指导家长如何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总之,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去关注、细心去照顾,提供个性化的关注
与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为学
生创设更加绿荫的、阳光的人生路。

辅导员应该怎样辅助智力低下的学生

辅导员应该怎样辅助智力低下的学生

辅导员应该怎样辅助智力低下的学生简介辅导员是学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人员之一,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关注并支持智力低下的学生。

这份文档将介绍辅导员应该如何辅助智力低下的学生,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智力低下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辅导员应该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观察,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的研究惯、兴趣爱好和个人偏好,有助于辅导员制定个性化的辅助措施。

提供情感支持智力低下的学生通常会面临情感上的困扰和挫折感。

辅导员应该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针对智力低下的学生,辅导员应该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通过了解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困难点,辅导员可以帮助他们设定合理的研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具体明确,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提供研究辅助资源辅导员可以提供各种研究辅助资源,帮助智力低下的学生更好地研究。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研究材料、研究工具和研究软件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辅导员还可以组织研究小组或辅导班,让学生互相研究和交流经验,提高研究效果。

协调和配合学校其他资源辅导员应该与学校的其他资源部门合作,共同为智力低下的学生提供支持。

可以协调教师、心理咨询师和研究辅导员等多方资源,共同制定学生的研究计划和辅助方案。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可以帮助智力低下的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研究效果。

结论辅导员在辅助智力低下的学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情感支持,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提供研究辅助资源,并协调学校其他资源部门。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智力低下的学生发展潜能,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一些建议,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灵活应用,以实现更好的辅导效果。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5篇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5篇

谈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5篇篇1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智障学生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其职责重大,任务繁重。

本文旨在探讨智障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1. 学生特点与班级概况智障学生由于智力发展上的障碍,导致其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班主任需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以便因材施教。

2. 制定教育计划针对智障学生的特点,班主任需制定适合班级的教育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 沟通与协作班主任需与学生、家长、学校及其他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此外,还要协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饮食、住宿等。

4. 班级管理班主任需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维护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关注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1. 教学难度大的挑战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给教学带来很大挑战。

班主任需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耐心辅导,强化基础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

2. 学生管理难度大的挑战智障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班主任需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3. 家长沟通难度大的挑战家长对智障学生的教育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挑战。

班主任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解释相关政策与教育理念,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要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4. 应对策略与建议面对以上挑战,班主任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技能;(2)注重情感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3)加强与家长、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干预和解决问题。

教育机构应该怎样教授智力低下的学生

教育机构应该怎样教授智力低下的学生

教育机构应该怎样教授智力低下的学生教育机构在教授智力低下的学生时,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满足这些学生的研究需求并促进他们的进步。

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建议和指导:1. 制定个性化研究计划:每个智力低下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和需求。

教育机构应该与学生及其家长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这将有助于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研究,并以适当的步伐前进。

2. 提供多种教学方法:智力低下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于常规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育机构应该使用多种适应性教学策略,如视觉辅助教学、手工艺活动、角色扮演和互动式研究等。

这样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3. 强调实践和应用:智力低下的学生通常更善于通过实践和应用来研究。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实验、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增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鼓励合作研究:与其他学生一起研究可以帮助智力低下的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合作研究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团队工作等。

这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共同成长。

5. 提供情感支持:智力低下的学生可能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

教育机构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包括积极的反馈、鼓励和理解。

这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激励他们坚持研究和克服障碍。

以上是教育机构在教授智力低下的学生时应该考虑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多种教学方法、实践和应用、合作学习以及情感支持,教育机构可以帮助智力低下的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习潜力,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有益和积极的学习环境。

老师教育弱智儿童文章观后感

老师教育弱智儿童文章观后感

老师教育弱智儿童文章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讲的是老师怎么帮助那些有点儿困难的小朋友。

文章里说,老师特别耐心,每次教他们做事情都会慢慢讲,一点一点地教。

老师还会夸那些小朋友,每当他们做对了,老师就会说:“真棒,做得好!”小朋友们听了都笑嘻嘻的,好像特别开心呢。

文章里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脑袋有点儿不太灵光,做事情经常搞不清楚。

可是,老师不着急,她会耐心地教他,还给他画画儿,帮他记住每一个步骤。

每次小明做得好,老师都会拍手夸他:“真棒!你真厉害!”小明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眼睛亮晶晶的。

看完这个文章,我觉得老师真的好厉害。

她能用这么温柔的方式去教那些有困难的小朋友,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能做得很好。

我也想当一个像老师一样的人,能帮助别人,给他们带去笑容。

我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耐心地教别人,不管他们做得快还是慢,我都不急不慌,要像老师一样温柔哦!
—— 1 —1 —。

智力低下送教上门教案

智力低下送教上门教案

智力低下送教上门教案教案标题:智力低下学生送教上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智力低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2. 提供适合智力低下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培养智力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 促进智力低下学生的综合发展。

教学内容:1. 智力低下学生的特点和分类。

2. 智力低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资源。

3. 适合智力低下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智力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自信心建设。

5. 智力低下学生的综合发展促进措施。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智力低下学生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兴趣。

步骤二:分析智力低下学生的需求(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智力低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资源,如个别辅导、特殊教育设施等。

步骤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5分钟)教师介绍适合智力低下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分组合作学习等,并解释其优势和实施要点。

步骤四:学习兴趣培养和自信心建设(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智力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如鼓励积极表现、提供成功体验等。

步骤五:综合发展促进措施(15分钟)教师介绍促进智力低下学生综合发展的措施,如培养社交能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并讨论其实施方法和效果。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并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

2. 学生对智力低下学生需求和教学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智力低下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4. 学生对智力低下学生综合发展促进措施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资源:1. 智力低下学生的案例和故事。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

3. 相关教育资源和参考书籍。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了解智力低下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实践。

2. 邀请特殊教育专家或智力低下学生家长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
老师教智力低下的学生教师要正确对待、充分挖掘弱智学生的潜能弱智学生,顾名思义就是指智力低下的学生。

他们也有潜能可开发?我确信"有"!他们是花园中那些迟开的花朵。

他们仍然有盛开怒放的一天,只不过这需要园丁辛勤地浇灌和他们自己奋斗不息生命力的支持。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发现,要做到真正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分三步走。

一、确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开发的可能性。

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这对学生来说无比重要。

尤其对于我们所教的弱智学生来讲,他们同样有自尊心,同样希望被家长、老师、社会认同。

但由于先天不足,他们的自尊心也几乎被磨灭了。

家人、同学、朋友不信任他们。

作为我们特教工作者,可一定要敞开宽广的胸怀来接纳这些自尊、情感脆弱的孩子。

让他们在我们的怀抱中重新找到自尊、找回自我,抬头挺胸站起来,说一句:"我能行!"
二、善于发现潜能的火花。

既然我们已承认每个学生都有潜能的存在,那么平时要多观察,多和学生相处,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把最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

以便我们去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可开发潜能。

潜能在平时的接触和了解中找到后,最重要的是把握每一次潜能火花跳动的有利时机。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不仅要学会寻找有利时机,还要学会创造有利时机。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残疾儿童。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缺乏积极性和持久性。

这需要我们教师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维持他们注意的持久性,以延长有利条件的时间,为开发他们的潜能作好铺垫。

三、学会适时适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开发、培养学生的潜能。

如果在潜能火花跳动的一刹那不采用恰当的方法,那么一切都只会徒劳无功。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征以及弱智儿童所特有的注意力、思维和感情的投入,特别注重学生当时的心理、性情来设计教学方法。

就像有的学生喜欢拍皮球,有的学生喜欢听故事,那么教师在讲故事时进行一定知识的灌注和一定能力的培养就较为理想。

但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绝对不同的,因为孩子们有他们的共性。

例如他们都好玩,在游戏的时候注意潜能的开发就很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例如:把语言训练溶入儿歌、故事、游戏,把思想教育融入故事、谜语。

不但使学生开发了智力,而且得到身心的愉悦,学生的想象、思维、记忆、表象等都得到了发展。

这就不只是一举两得。

可见,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

经过努力可发现,经过三个步骤的认真实施,被发现的潜能在各自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开发,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我必须指出的是,潜能开发绝不能拔苗助长。

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应以此为依据,
不然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潜能的火花很可能被熄灭。

只要牢记以上三点,并付诸于实践,相信弱智学生也能残而不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我们教师的权力,更是我们的义务。

开发弱智儿童的潜能是我们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我们应该为了孩子的明天,不断挖掘,开发他们的潜能。

怎样教育智力低下儿对智力低下的孩子进行教育,首要的一条是要有长久坚定的信心,不能有埋怨情绪,甚至打骂,也不能特殊的宠爱与照顾,娇生惯养。

这样的孩子到了托儿所、幼儿园或是学校,老师要教育其他同学对他友好、互助,不要对他嘲弄或是歧视,要得到老师的谅解。

否则会使这样的孩子忧虑、失望,自暴自弃、强横放肆、自怨自艾。

所以父母和教师,除了耐心诱导,热情教育,积极帮助,别无他法。

家长和老师要从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进行生活和知识教育,鼓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其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

使他们在家庭和集体中都能得到温暖和友爱,让他们尽早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工作技能和文化知识,努力培养他们具备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对于能治疗的,应积极治疗,如苯丙酮尿症、克汀病、半乳糖血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等。

对于不能治疗的,也应给予缓解症状的治疗,这样也可减少患儿的痛苦。

怎样做个好老师一、做个好老师,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一个好老师,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

也许你在踏进这个领
域的时候有着许多的无奈与反感,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抛却之前的种种因素,全心全意热爱它!你会从中发现,这份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含辛茹苦,还有辛苦背后收获的那份喜悦。

当孩子露着漂亮的笑脸,甜甜地喊着你“老师”,张开双臂扑向你的时候,你的体会是不言而喻的!
二、做个好老师,要充满热情和爱心
记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为爱,所以爱》,把它引用到了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感觉很贴切。

大家都说,老师吃的是良心饭,我认为一点都不错。

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孩子教育好,这样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要做一名充满热情和爱心的教师,要从了解每个学生开始,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的学生我们更要倾注极大的热情去关爱、了解他们。

有些学生很活泼,有些学生很内向,更有些学生智力低下但行为怪异,那就要老师去关注,从各方面观察,充分的了解这位学生。

而教师对孩子的一句轻声问候、一个亲昵动作也会成为师生沟通中最有效的强音,成为孩子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

现今的社会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各个是小公主、小皇帝,家人极其宠爱,可以说是溺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老师对他们说重了不行,说轻了没用,这就要老师拥有极大的热情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想出不同的对待方式,而我现在最常听到的是有些学生是要你去哄的,的确我们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我们要深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并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将来就能成为社会的栋
梁,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不能,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只要我们下决心去教育,去爱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三、做个好教师,应当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对教师的知识要求从过去的“一碗水”到“一桶水”的转变,甚至应该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一桶水”与“长流水”之间有共性,也有不同。

前者讲的是知识的储备,后者讲的也是知识的储量,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一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储量的多少是不同的;二是对前者来说,所储备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有的是传统的经典,有的陈旧过时,而后者所储备的知识是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是不断被刷新的。

作为一名好教师,在知识的储备上不仅应从“一桶水”到“长流水”转变,而且要在师生关系上从过去的获取知识的主宰者向获取知识的合作者转变。

知识的传递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当灵活地处理教学活动,关键是教学活动能否增加学生的知识生成、学生的参与度与创造。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承担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

教师应由教书(传输知识,以教师为主体)到教学(学生求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由教学生知识到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探索他们未知的实践,再到帮助学生学习寻找“水源”的方法和培养“取水”的能力。

四、做个好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学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恐慌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
的因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在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而我们教师常常是机械地用一把尺子(多为书面考试成绩)去度量所有的学生,而忽略作为个体人的差异性,忽略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潜能。

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试图通过扩大学习领域与知识的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开发,充分地挖掘每个人身上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

这个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课程观、因材施教的学生观、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宽容与慧眼往往会造就成功。

作为教师,我们要走出“唯木桶理论”的误区,积极倡导“反木桶理论”——即不看短板看长板。

也就是说,眼睛不要只盯着学生“最短的那块板”没完没了的指责、嫌弃,而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挖掘并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

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无怨无悔,我们要倾注我们的心血给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田去耕耘我们的青春与年华,去播种我们的智慧与希望;,实现我们的理想,向好老师迈进,,争做一个好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