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5 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的描写。
(2)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可爱的鸟儿,比如画眉、黄鹂、鹦鹉等等。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不太起眼的鸟——灰椋鸟。
(板书课题)2、大家对灰椋鸟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灰椋鸟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交流汇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 1、2 自然段(1)指名读第1、2 自然段,思考:灰椋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3)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灰椋鸟的不屑之情。
2、学习第 3-5 自然段(1)默读第 3-5 自然段,画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的句子。
(2)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
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引导学生理解“一小群一小群”“盘旋”“陆续”等词语,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有序。
②“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理解“排空而至”,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气势磅礴。
③“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
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触摸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1.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在品味“树林是鸟的乐园”的同时完成语言的内化和积累。
四.教学思路设计针对本教材的特点,可采用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
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
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
(一)教法:1.以读代讲法。
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练,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
本课重在品析灰椋鸟归林和入林的词句。
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场面的壮观和喧闹,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结构的解悟、情感的体会等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二)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重点指导学生用推敲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文 灰椋鸟 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知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的想象和理解。
(3)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读,画出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意图(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绘制一幅课文场景画。
《灰椋鸟》六年级语文教案(1)
《灰椋鸟》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灰椋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鸟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灰椋鸟一、生字词二、课文大意三、灰椋鸟的特点四、灰椋鸟的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阅读课文,熟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1)写出灰椋鸟的特点。
答案:体形优美、羽毛艳丽、歌声悦耳等。
(2)简述灰椋鸟的生活习性。
答案:灰椋鸟喜欢群居,善于飞翔,主要以果实、昆虫为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灰椋鸟》是⼀篇散⽂,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林场⼯⼈⾟勤劳动的敬佩之情。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学习⽬标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的基础上,进⼀步有感情地朗读课⽂第四、五⾃然段。
2.通过灰椋鸟归林时和⼊林后情景的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具体的语⾔材料,懂得鸟是⼈类的朋友,激发学⽣对鸟类、对⼤⾃然的热爱。
⼆、预习学案 【预习⽬标】 1.正确认读⽂中的⽣字词,能流利地读课⽂。
2.初步了解课⽂⼤意。
【预习内容】 (⼀)我会读 灰椋鸟⽔杉郁郁葱葱翘⾸仰望椭圆互相应和栖息地毯翩翩起舞扑棱棱深涧情不⾃禁 呼朋引伴 (⼆)我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给⽂中的多⾳字“和”、“翘”标注拼⾳,读顺⽂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遍。
2.⽂中描写鸟的句⼦很多,你最喜欢那些,好好读⼀读,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的问题吗?请写在下⾯。
三、导学案 【学习⽬标】 1.学会本课⽣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3-5⾃然段。
2.懂得鸟是⼈类的朋友,激发学⽣对⼤⾃然的热爱之情。
【⼩组合作探究】 1.你最喜欢课⽂中哪些写鸟的句⼦?找出来有感情的读⼀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2. 细读课⽂,⽤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
3.想像说话:“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如果你就是⼀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 【深⼊探究】 学⽣展⽰本组的讨论结果,集体交流,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鸟是⼈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那我们⼩学⽣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请你为保护动物设计⼀条公益⽤语。
2.诗词觅趣:唐诗觅“鸟”” 请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鸟名,使之组成⼀句完整的唐诗。
(1)细⾬鱼⼉出,微风______斜。
2023最新-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是整理的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篇一课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灰椋鸟》一课,知道了灰椋鸟的样子(出示图片)引述尖尖的嘴师:貌不惊人的灰椋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作者和他的同伴在一个下午前去林场观看呢?二、学习3~5自然段过渡: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快速读3~5自然段。
2、交流:什么原因使作者前去观看灰椋鸟?学习第4自然段1、是啊,灰椋鸟归林场十分壮观,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呢?再读第4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自由读文、划句子、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及图片)A、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从我们头项飞过①指名读,评价:你们听出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了吗?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壮观的?整群整群、巨大、一批又一批、浩浩荡荡③再读句子体会壮观B、没有几分钟,听到它们的叫声!①指名读②理解排空而至排空而至什么意思?看图,师引述:看,没过几分钟它们大都是这时的`灰椋鸟真可谓是排空而至啊!4、同学们,当我们看到灰椋鸟归林时,在天空中美丽的声势浩大队形,听到它们如雷般的叫声,你想说什么呢?让我们呈现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吧!另一组读第1句,紧接着第二、二组读第2句,然后一二三组读第3句,最后全班读第4句。
5、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真切地体现到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劳作了一天的灰椋鸟为什么要如此浩浩荡荡归林呢?①交流:因为林中有亲人,有伙伴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相机出示句子)③师:是啊,林中有亲人,它们要与亲人团聚,分享食物;林中有伙伴,它们与伙伴共叙友情,互诉衷肠。
④劳作了一天的灰椋鸟回到林中在说些什么呢?(播放声音)A、想象说话B、指导朗读(指名读:我们能否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快乐?)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读一读!)C、让我们走近灰椋鸟的家看看(指名读3自然段相关句子)D、灰椋鸟对他的家长满意吗?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句子:一开始投入刺槐林(抓住投品味灰椋鸟对家园的热爱!)E、林子是它们成长的摇篮,避风港湾,远行的加油站,让我们再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齐读!学习第五自然段1、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染红了天空,也染红了剌槐林和竹林,原本就很美丽的灰椋鸟的家园此刻变得更加浪漫而温馨,整个剌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关注鸟类保护。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探讨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灰椋鸟》。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实例分析: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和灰椋鸟的相关图片。
(2)视频资料:播放灰椋鸟的生活片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1)简要介绍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实例分析:(1)展示灰椋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语文教案-灰椋鸟》
《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灰椋鸟》。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灰椋鸟》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4. 教学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灰椋鸟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释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灰椋鸟的小短文,可以描述灰椋鸟的外貌、生活习性或表达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3. 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有关灰椋鸟的基本知识;2.掌握观察和识别灰椋鸟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灰椋鸟》图片、视频、教学课件;2.学生用品:纸张、铅笔、颜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张灰椋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他们对灰椋鸟有初步的了解。
2.学习灰椋鸟的基本知识(1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灰椋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3.观察和识别灰椋鸟(30分钟)(1)分组观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份观察灰椋鸟的工具包,包括望远镜、显微镜等。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灰椋鸟的动态、飞行特点、嘴形状等。
(2)交流分享: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分享,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3)识别练习:利用教学课件上的灰椋鸟图片,让学生尝试识别灰椋鸟的不同种类。
鼓励他们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了解不同种类的灰椋鸟。
4.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灰椋鸟相关的主题,自主学习并展示给全班。
可以是灰椋鸟的分布地区、习性、栖息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灰椋鸟的知识,并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灰椋鸟。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对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延伸1.制作展板:邀请学生参与制作有关灰椋鸟的展板,展示在学校或班级更多人可以看到的地方,增加学生对灰椋鸟的了解和关注。
2.保护环节:组织学生参与保护灰椋鸟的活动,如种植适合灰椋鸟栖息的植物、制作鸟窝等,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估1.观察和识别:通过学生分组观察和交流分享的过程,观察学生对灰椋鸟的观察能力和识别水平。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通用7篇〕《灰椋鸟》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品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壮观场景。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述: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答复〕2、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很不简单!那么,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来细细品读一下这局部内容。
二、学习重点段:师述:同学们,要想把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景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真切切,老师提醒大家带好三样宝物:第一是我们的眼睛,要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是我们的耳朵,要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是我们的心,要让心插上想象的翅膀。
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生齐答〕那好,让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灰椋鸟归林吧。
〔一〕学习第四节。
配乐过渡:周围静极了,路两旁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随着同伴的一声呼喊,灰椋鸟开场归林了。
那它是怎样归林的呢?同学们,让我们睁大眼睛,唤醒了耳朵,用心去感受吧。
1、自由读第四小节,不管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能感受到什么?2、学生自由读,圈画,考虑。
3、学生汇报,师随即指导朗读,体会。
重点对下面两句进展交流品读:4、师总结第四小节及写法:同学们的眼睛不仅亮,耳朵还很灵。
你看,我们听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喉所演奏的一曲委婉动听的奏鸣曲。
同学们,当作者置身于刺槐林内,眼前是鸟儿飞舞的身影,耳畔是鸟儿欢快地鸣叫,这一切统统交织再一起。
那么,作者想要把它描绘下来展如今我们面前,于是,他先写了看到的“排空而至”的情景,再写了鸟儿欢快地鸣叫,这样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这样很有条理地展现了当时的情景。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4小节,感受感受吧。
学生朗读第4小节。
〔二〕学习第5小节。
《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灰椋鸟》教学设计《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灰椋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灰椋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学习造比较复杂的比喻句:好像……,又像……;似……,如……。
3、学习本课作者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加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你们有没有亲眼看见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呢?老师也没有,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番,好吗?二、读文感悟过渡:要看得真真切切,同学们还得带三件宝物。
第一,你们的眼睛,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你们的耳朵,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你们的心,让你们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06页,自己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把关键词语圈出来,然后一边读一边用心想象画面,开始。
(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教师谈话:同学们,读了这一部分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图画? (打出第四自然段前四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描述,点出“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列队、一批一批”)3、教师谈话:那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归纳一下,它们是怎么归林的呢?成群结队(板书)4、教师谈话:正因为是成群结队的归林,所以才有这么壮观的场面,这一小节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壮观的场面?(学生答:浩浩荡荡、排空而至。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灰椋鸟》。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灰椋鸟》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 实践演练:(1)让学生尝试通过诗歌描绘自然景物。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3. 学生通过赏析文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灰椋鸟》。
2. 写一篇赏析文章,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灰椋鸟_教案
灰椋鸟_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灰椋鸟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掌握观察灰椋鸟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灰椋鸟的特征和习性;2.观察灰椋鸟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灰椋鸟的分类和分布;2.灰椋鸟的外貌特征;3.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4.观察灰椋鸟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学生准备:作业本、铅笔、放大镜。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所学的鸟类知识,了解鸟类的分类和特点;2.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灰椋鸟。
步骤二:讲解1.使用PPT或展示灰椋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灰椋鸟的外貌特征、分布区域以及生活习性;2.通过简单的解说,让学生对灰椋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步骤三:观察1.让学生分组,每组一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2.出示灰椋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依次记录灰椋鸟的外貌特征,包括体型、羽毛颜色、嘴的形状等;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步骤四:总结和展示1.各小组轮流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整理和总结;2.学生讨论灰椋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延伸1.邀请专家或野生动物保护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深化学生的对鸟类保护的认识;2.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灰椋鸟的栖息地,学以致用;3.帮助学生制作灰椋鸟的模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教师随堂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表现进行评估;2.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并进行相互交流,评价对灰椋鸟的了解程度;3.学生参与灰椋鸟模型制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上是灰椋鸟教案的内容,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灰椋鸟的特征和习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学习灰椋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
《灰椋鸟》说课稿5篇范文
《灰椋鸟》说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灰椋鸟》说课稿《灰椋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灰椋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灰椋鸟》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佩之情。
作者徐秀娟,是一位为保护鸟儿而牺牲的环保工作者。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我确立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如果要说三维目标那么下面的要求也应该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依次写出。
否则就可以改为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2、通过灰椋鸟入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课文4、5自然段,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及入林后的热闹场景。
(建议改为:品读课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及入林后的热闹场面。
)二、说教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感知、感悟。
因此,我准备采用以读促讲法,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其次,情境创设法、启发引导法、想象拓展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品析灰椋鸟归林和入林的壮观热闹的场景。
三、说学法针对学生特点,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圈点勾画批注法训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说教学设计《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谈话导入新课:我准备先由学生谈谈自己喜欢(了解)的鸟,然后过渡:大千世界,鸟类众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种鸟,接着板书课题,同时强调“椋”字的读音和字形。
五年级语文教案《灰椋鸟》
五年级语文教案《灰椋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灰椋鸟》。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灰椋鸟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至二自然段:描述灰椋鸟的体型、羽毛、眼睛等外貌特征。
2. 第三至四自然段:介绍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等。
3. 第五自然段:表达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灰椋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圈出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掌握生字词。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等。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鸟类,关爱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灰椋鸟》2. 生字词:椋、迁徙、觅食、祝愿等。
3. 课文结构:描述灰椋鸟特点、生活习性、表达喜爱和祝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思考:如何保护鸟类?(3)课后练笔:仿写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2. 答案:(1)略。
(2)示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捕杀,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进行情景扮演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待动物的关爱和善待之心。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追求梦想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大意。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情景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3. 图片或视频: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景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学生情景扮演时的使用。
四、教学评价1. 朗读表现: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和运用。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情景扮演:评价学生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入《灰椋鸟》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运用。
4.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大意。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灰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运用想象力,描绘出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灰椋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查阅资料的工具(如词典、网络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灰椋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灰椋鸟的了解。
(3)简介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互相评价。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4. 深入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灰椋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互相学习。
5. 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1)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灰椋鸟的生活场景。
(2)学生互相展示,评价彼此的描绘。
(3)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下周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课文第
4、5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体会句中分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重点是写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上的“预习导航”。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刚刚在课间,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不慎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名叫——徐秀娟。
2、过渡: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灰椋鸟。
二、齐读课题,认识灰椋鸟。
1、提醒学生注意:灰椋鸟的“椋”字的读音和字形。
齐读课题。
2、你们认识灰椋鸟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灰椋鸟吗?请学生读一读《补充习题》86页上的“灰椋鸟的小知识”
3、: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指名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齐读句子。
不管怎么说,灰椋鸟好看吗?
读了课文后,你对灰椋鸟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交流初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水杉绒地毯栖息扑棱棱深涧
翘首应和盛大
指名读,提醒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生字的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
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
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
指名读。
知道这些词语写什么的吗?自己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
句子。
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词语形容。
2、过渡:这篇课文比较长,特别是一些长句子,你们会读吗?: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自由读,指名读,体会分号的用法。
再齐读句子。
3、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想去观看灰椋鸟—观赏灰椋鸟—回去的路上,把课文分成三段。
交流。
你觉得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指名读,谈体会。
围绕课文质疑。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过渡:作者一开始对这种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没有想过走近它。
后来为什么又决定去看灰椋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2、一个偶然的机会,什么叫“偶然”?这是一部怎样的录像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3、不管是什么,反正引起了作者的兴趣,所以作者决定去看灰椋鸟。
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很多,请读一读这两个句字。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4、作者与同伴来到林场,走进林内,这是怎样的林子?找出句子读一读。
体会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5、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内: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题。
课外:熟读课文第4、5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壮观
灰椋鸟归林喧闹
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