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概论概念
地球物理学概论(重力勘探)
![地球物理学概论(重力勘探)](https://img.taocdn.com/s3/m/42f1acc6a2161479161128a6.png)
2、火成岩(2.5~3.6 g /cm³)
(1)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百分比,由 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随着密度大的铁镁 暗色矿物含量增多密度逐渐加大。
(2)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用也会造成 同一岩体不同岩相带,由边缘相到中心相, 密度逐渐增大;
(3)不同成岩环境(如侵入与喷发)也会造成同一岩 类的密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成分的火成岩密 度,喷出岩小于侵入岩。
attraction.
To the left is a “gravimeter” which measures the force of
gravity in the earth.
(一)重力仪分类:
石英弹簧重力仪 机械式重力仪 金属弹簧重力仪
按结构分
振弦重力仪(海上)
电子式重力仪
超导重力仪 (实验室)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重力场
中国大陆地区布格重力异常
中国大陆地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中国区域地质图
第一节 重力勘探理论基础
一、重力场(gravity field)
(一)重力 (gravity)
P F C
P—重力
C—惯性离心力,
F—地球质量对物体m的引
力,
而引力 F 服从万有引力定律,即:
器 的干涉条纹数目直接代表下落距离(即S=Nλ/2,N为
干涉条纹数)。这些干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转换
成电信号,放大后与来自石英振荡器的标准频率信号
同时送入高精度的电子系统,以便计算时间间隔与干
涉条纹数目,从而精确得到S1、S2、S3、 S4 。
2
上抛下落对称观测可避免残存空气阻力、时间测
定、电磁等影响带来的误差,物体被铅垂上抛后,
地球物理学课程
![地球物理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9096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e.png)
地球物理学课程摘要:一、地球物理学简介1.地球物理学的定义2.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3.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内容1.地震学2.地磁学3.重力与地形学4.地热学5.地球物理勘探三、地球物理学在我国的应用1.资源勘探2.地震预测3.基础科学研究4.环境保护四、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1.观测技术的进步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优化3.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合作正文: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和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科学。
它涉及地球的物质组成、运动规律和各种自然现象的成因。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内部、地壳、地幔、地核等各个层次,以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测、实验、模拟等多种手段。
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与地形学、地热学和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学主要研究地震的成因、传播和震源机制,以及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
地磁学关注地球磁场的产生、变化和地球磁极的漂移。
重力与地形学主要研究地球重力场和地形特征,以及它们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地热学关注地球内部热量的产生、传输和分布规律,以及地热资源的应用。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资源、地壳结构、地震活动等信息。
在我国,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地震预测、基础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勘探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地震预测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地球物理学在基础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观测技术的进步、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优化和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合作等方面。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丰富,地球物理学家可以获取更为精细的地球物理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优化使地球物理学家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更多信息,提高研究精度。
地球物理学及其应用
![地球物理学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4925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8.png)
地球物理学及其应用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岩石物理、地磁场等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
它在地球科学和资源勘探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波传播理论、地磁学、重力学、热流学、太空物理等各个方面。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对地球的物理特性与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勘探: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这些勘探方法对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为大规模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地震与地震波传播: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的传播和地震活动的机理与规律。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的观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
3、地磁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磁场,揭示地球磁场与行星的物理特性的关系。
4、重力学: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特性。
地质勘探中经常使用重力勘探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区域地质调查。
5、热流学:通过观测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热流的分布规律。
热流学在地热能资源勘探和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6、太空物理:主要研究地球与太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太阳风、地球磁层、电离层等。
二、地球物理学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地震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1、矿产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可以获取矿产资源的地质信息,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油气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寻找油气储层位置。
3、水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可以通过地下水的勘探,为水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4、环境监测:地球物理学可以通过斯托克斯方程得到空气、水的稳定性等信息,从而为环境污染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5、地震预警:地球物理学可以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信息,从而为地震预警提供依据。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概念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b4d18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d.png)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地球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原理对地球内部、表面及其周围空间进行综合地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不仅限于地球内部结构、地震、重力、磁场、电场和电磁波等,同时也包括地球大气、海洋及其与地球内部关系的数学模型。
地球物理学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及其演化、地震发生机理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其他一些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地震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因构造的变化,造成地表变形和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而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震的发生与构造的变化紧密相关,其中深震源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的俯冲带上,浅震源主要分布在地壳中的活动断裂带上。
地震的发生对于人类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能力极大,因此地震的预测和研究非常重要。
2. 重力重力是指物体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力。
地球具有引力场,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相对位置。
地球的引力场不均匀,有些地方引力相对较弱,有些地方引力相对较强。
地球引力的作用可以解释地球上流体运动的现象,如大气、海洋的运动,同时也与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结构演化有关系。
3. 磁场地球磁场是指地球周围存在的一种自转时产生的磁场,其大小和方向随地点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通过自然磁场来测定,地球的磁场研究可以指导相关行业的生产和技术改进。
此外,磁场的研究还与地球内部化学元素的分布和生命演化环境等重要问题有关。
4. 电场地球表面存在的电场主要来源于地球作为一块大的导体参与行星电流回路中电流的流动,以及电离层的存在。
此外,地震时也会产生电场。
电场在大气、海洋等领域的运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地球电场产生的原因有关。
5. 电磁波电磁波具有较长的波长和时空尺度,是地球物理学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手段。
电磁波能通过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进行探测和研究,例如地震预警、石油勘探等领域广泛应用了电磁波探测技术。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探测地震动态等领域,对于人类深入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提高地质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效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物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bc3fc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1.png)
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性质的学科,它借助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探索地球的各种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
它主要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和电磁学等分支学科。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震现象及其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地震是由地壳和上地幔发生的突然释放的能量,给地球表面带来震动。
通过对地震的观测和分析,地震学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构造和运动方式,为地震灾害预测和地震活动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地磁学是研究地球磁场的学科,它探讨地球的磁场起源、演变和变化规律。
地球磁场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它起源于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的运动。
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变化可以提供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和热对流等。
地磁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和地球磁场与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重力学是研究地球的引力场和重力潮汐现象的学科。
地球的重力场是由于地球质量引起的,它对地表物体具有吸引力。
通过测量和分析重力场的变化和分布,重力学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和组成物质的性质,例如地球的密度、地壳厚度和岩石类型等。
此外,重力潮汐现象也是重力学的研究内容,它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流动、地壳运动和海洋潮汐等现象。
电磁学是利用电磁场原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学科。
地球内部存在着各种导电性物质,如矿床、岩浆等,这些物质会对电磁场产生反应。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电磁场变化,电磁学家可以推断地球内部导电物质的分布和性质,如矿床的富集程度、岩浆的温度和流动速度等。
电磁学的研究对于地球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地球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性质的学科,通过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揭示了地球的各种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
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和电磁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它们分别研究地震现象、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磁场等现象及其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这些学科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的内部动力学过程、自然灾害预测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de7d80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2.png)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学、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
其研究全面考察了地球的各种物质及能量的构造、空间形态、物理特性和历史演化。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变形与运动、地磁学、地球深部热历史、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地壳运动等方面。
一、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是由由复杂的构造构成,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
地核是典型的固态核,以铁素体、镍素体及夹层状物质构成,它占整个地球体积的百分之十,却含有地球整体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三;地幔是混合状物质,它内含有不同密度的铁素体,和大量的岩浆及熔融物质;而地壳是一层较薄的碎屑状物质,主要由方解石、钙质矿物和火成岩构成。
二、地球的变形与运动地球的变形与运动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壳的变形运动,海洋面变形运动,以及地球旋转运动等。
地壳变形运动是指地壳受大地构造构造作用而产生的相对变形运动,主要包括太平洋风区和非太平洋风区地壳变形运动;海洋面变形运动指海洋面受气压及海流作用而产生的变形运动;地球旋转运动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也就是俗称的自转。
三、地磁学地磁学是指地球对外界太空环境的电磁反应,其主要的形式有地磁场和电离层。
地磁场是指地球内部的磁场,它由地球内部磁源(磁化常数)以及外来电磁场叠加而成,是外力作用下具有两个空间坐标系的双重变化规律的磁场;而电离层是指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空气中的电离气体,它是地球对外界太空环境的一种电磁防护,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折射作用,也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地球深部热历史地球深部热历史是研究地球深处的温度及其变化的过程的重要内容。
地球深部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地球内部只有火成岩组成的地幔层能够以保持熔融状态,以形成流体意义上的活动地质构造,因此研究地球深部的热历史变化是掌握地质构造的关键。
五、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的重要内容,它记录了岩石圈在古代以来的各种变形运动,主要是探究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这对于掌握地球构造物理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学基础
![地球物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51af0d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6.png)
地球物理学基础绪论一.地球物理学的概念,研究特点和研究内容它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是天文学,物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运动规律,探讨地球起源,形成以及演化过程,为维护生态环境,预测和减轻地球自然灾害,勘探与开发能源和资源做出贡献。
包扩地震学,地磁学,地电学,重力学,地热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等。
二.地球物理学各分支所依据的物理学原理和研究的物性参数。
地震学: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地震体波走时,面波频散,自由振荡的本征谱特征重力学: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地球的重力场和重力位地磁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地磁场和地磁势。
古地磁学:铁磁学。
岩石的剩余磁性。
地电学:电磁场理论。
天然电场和大地电场地热学:热学规律,热传导方程。
地球热场,热源。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一.地球的转动方式。
1.自转地球绕地轴的一种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转速并非完全均匀,有微小变化。
2.公转地球绕太阳以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旋转的运动。
3.平动地球随整个太阳系在宇宙太空中不停地向前运动。
4.进动地球由于旋转,赤道附近向外凸出,日月对此凸出部分的吸引力使地轴绕黄轴转动,方向自东向西。
这种在地球运动过程中,地轴方向发生的运动即为地球的进动。
5.章动。
地轴在空间的运动不仅仅是沿一平滑圆锥面上的转动,地轴还以很小的振幅在锥面内,外摆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章动。
二.地球的形状及影响因素。
地球为一梨形不规则回转椭球体。
影响因素:1.地球的自引力---正球体;2.地球的自转----标准扁球体;3.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不规则回转椭球体三.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下的一个地震波速度的间断面,P波速度由界面上方的6.2km/s增至8.1km/s左右。
这个间断面称为莫霍面(M面)。
莫霍面以上的介质称为地壳,以下的介质称为地幔。
地壳构造复杂,厚度不均,大陆厚,海洋薄。
地幔:从莫霍面到地下2900km深处这一层称为地幔。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学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5584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4.png)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特性和其与地球表面活动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利用物理学原理来探测和解释地球的各种特征,比如地球重力场、磁场、热场和应力场等。
地球物理学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资源勘探、环境、天文学等领域,成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地球物理学包括地震学、重力学、磁学、热学和地电学等多个分支。
地震学研究地震的发生、传播和震源机制等问题,通过地震波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性。
重力学研究地球的重力场,通过重力测量研究地球内部密度分布和地震活动。
磁学研究地球的磁场,通过磁力测量研究地球的磁性成分和地震活动。
热学研究地球的热场,通过热流测量研究地球的地热活动和大地构造。
地电学研究地球的电场和电性成分,通过电测量研究地球的结构和物性。
在地球物理学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地震波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由于地震波能够穿透地球的岩石、矿物和构造物质,因此地震波的速度以及传播路径和地震源机制等都能反映地球内部介质的物性和变化。
通过地震波的反演,可以得到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模型,这对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大规模结构和物性变化有很大帮助。
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环境、天文学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通过重力、磁力、地电和地震等勘探手段来探测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地下储藏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分布和物性参数,为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在环境科学中,地球物理学可以通过实时和动态的重力、磁力、地电和地震等监测手段,来监控地球环境的污染和变化,为环境治理和改善提供支持和依据。
在天文学中,地球物理学可以通过从地球内部产生的重力、磁力、地震波等探测技术,来研究太阳系和太星系的演化、结构和物性,为天文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和研究工具。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未来发展随着地球物理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大数据的应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张和深入。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9455d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0.png)
地球物理学起源于19世纪,随着地震 学、地磁学、地热学等分支学科的发 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研究对象及意义
研究对象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重力、磁场、地震波、地热等物理现象。
意义
地球物理学对于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探索地球资源、预测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
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温度、降水、风速和太阳辐射等观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地球物理方法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基于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型的预测和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06
空间物理学与宇宙探索
空间环境特点及影响因素
空间环境特点
真空、微重力、高辐射、极端温度等 。
影响因素
太阳风、宇宙射线、微陨石、空间碎 片等。
水圈物理学与海洋资源调查
水圈组成及性质
水圈组成
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 等水体,以及大气中的水汽和生物体内的水 分。
水的物理性质
水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如高比热、高汽化 热、密度最大时温度等,这些性质对地球的 气候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水的化学性质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同 时水也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如水解、氧化还 原等。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受到不同圈层的折射、反射和吸收等影响,通过研 究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变化,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成像技术
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地球内部 的三维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更直观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特征。
03
岩石圈物理学与矿产资源勘探
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da215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4.png)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和表层物理特征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物理学为基础,在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特征的同时,也涵盖了地表物理现象的探索。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地震活动、地热能、岩石成分、地球磁场、水文地质等方面。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是地震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所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它随着密度、速度、岩石阻尼和介质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特征,包括岩石的密度、成分、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地热学是地球物理学中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热流及其分布规律。
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热能,它们在地球内部的传热和辐射形成了地球的热流场。
通过研究地球热流场,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热能的来源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岩石学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内部岩石的物理特征和组成成分。
地球的岩石成分直接影响了地球内部的物理特征,比如密度、热导率和弹性模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岩石成分及其物理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
地球磁场是地球物理学中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地球磁场的性质和产生机制。
地球磁场源自地球内部液态的外核,在地球内部的自然运动过程中形成了磁流体。
地球磁场可以通过地磁场探测器测量,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可以了解地球磁场的产生机制和演化历程。
水文地质学是地球物理学中的又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水文地质环境的物理特征和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学通过研究地质结构和水文参数之间的关系,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移。
同时,水文地质学也着重研究地下水对地下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地球物理学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地球内部和表层环境的物理特征和变化规律。
什么是地球物理学
![什么是地球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b338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什么是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特性的复杂学科,它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地质多学科知识。
其本质是以数学和物理学方法描述地球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文将就地球物理学的定义、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给读者,以期让读者更充分的了解这门学科。
一、什么是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理解地球内部构成、演化、物理过程和动态行为的研究领域。
它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分支,关注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将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地球演化过程中相关的问题。
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内容1.震波传播:震波传播是一种在自然环境里耦合物理运动与弹性传导完成地壳运动信息传播的模式。
它不仅解释了地震原理,还帮助地球物理学家了解地壳构造和地质运动。
2.重力场:这是地球物理学研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研究,从地球重力场中,人们可以发现地段内结构物的分布,以及地质运动情况等等。
3.地热:地壳内部具有一定的温度,这是地球表面物理变化的一部分,地球物理学家关注地热的流向,可以探测地壳的运行特征,以及地质能量的分布等。
4.海洋物理:地球物理学也相关海洋物理,由于有大量的海水,它的微量变化会反应地球的物理变化和地质活动。
三、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1.数据采集:地球物理学家采用地震探测、雷达、重力测量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
2.数据可视化: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各种数据可视化软件将数据变换成图像,例如地震图,这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3.数据分析:根据可视化图像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地震数据的分析,能推算地球结构及构造和活动特征。
四、地球物理学的应用1.地质勘查:通过探测地球重力场等物理特征,可进行地质勘查,以发掘潜在的地质资源。
2.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形变状况,从而可以用于预测地震及其他灾害。
3.普查:地球物理学可以用于实施普查,例如通过海洋谷的研究可以确定潮汐流动情况,以及相关的水文数据。
4.地热利用:地热能也可以用于发电,例如火山湖的地热循环利用,也可以用于温泉旅游。
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
![采矿地球物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dc20f6f1eb91a37f1115c86.png)
1. 名称解释(1) P1 地球科学: 以整体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地球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如固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2) P1 采矿地球物理学:采矿科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利用岩体中自然的或人工激发的物理场来监测岩体的动态变化和揭露已有的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
(3) P57 矿山震动:由于采矿作业引起的岩体内聚集的能量突然动力释放的现象。
(4) P90 岩石的声发射:是岩石的变形与破断,颗粒之间的相位错动,岩石颗粒间摩擦滑动等产生的弹性波。
(5) P103岩石的电磁辐射:是指岩石受载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过程或现象。
(6) P90 采矿声发射法:就是以脉冲的形式记录弱的、低能量的岩体声发射的弹性波,来监测岩体的动态破坏特征。
(7) P95 激发地音法:是局部较小应力的变化(例如少量炸药的爆炸),将引起受压岩体微裂隙的产生,从而根据地音可确定应力的高低和冲击的危险。
(8) P125重力法:是根据地层中岩石介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来测量重力异常变化的方法。
(9) P81 声波法:是根据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解决采矿技术问题和地质问题、测定煤岩物理力学参数。
(10) P132采矿电法:是利用岩石中电特性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采矿技术、预测预报等方面的问题。
(11) P21 纵波:是在胀缩力的作用下,周围介质只产生体积变化而无旋转运动,质点交替发生膨胀和压缩,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12) P21 横波:是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周围介质只产生转动而体积不发生任何变化,质点间依次发生横向位移,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13) P18 地震:是地下某处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结果。
(14) P91 Kaiser 记忆效应:对于循环加载,声发射对前一循环的载荷有记忆效果,称为Kaiser 效应。
(15) P44 冲击矿压:是压力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聚积在巷道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破坏,巷道垮落,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的现象。
842勘探地球物理概论
![842勘探地球物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57c38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5.png)
842勘探地球物理概论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学科,它通过对地球的物理现象进行观测和实验,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其中,勘探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探测和研究。
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勘探方法,通过对地球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和测量,获得有关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石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范,以及环境保护和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地磁勘探、电磁勘探和地电勘探等多种方法。
其中,地震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对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观测和分析,揭示地下结构和物质性质的变化。
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石油和矿产资源勘探中,能够提供地下地层和构造的详细信息,为油气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差异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物质分布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地球重力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地下岩石密度的变化,进而推断地下构造的性质和分布。
地磁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质构造的方法。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磁性的变化,推断地下构造和岩石成分的分布。
电磁勘探是利用地球电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物质分布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地球电磁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电性的变化,进而推断地下构造和岩石成分的分布。
地电勘探是利用地球自然电场和人工电场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物质分布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地电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电性和含水层的分布,推断地下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
地球物理勘探的研究对象包括地下岩石、矿产资源、地下水和地下构造等。
通过对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
通过对矿产资源和地下水的勘探和开发,可以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地下构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地质构造演化和地震的成因机制。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ecd4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d.png)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重要领域。
而地球物理学作为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学科,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简单阐述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场、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等。
地球物理场是指地球环境中具有各种物理量的场,如地磁场、重力场、热流场、电场等。
其中,地磁场是地球最为明显的物理场之一,它是由地球内部的磁场产生的。
地球的磁场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用的指南针就是利用地磁场的方向来指示方位的。
重力场则是地球周围所有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引力场,它对人类活动有广泛的影响,比如建筑物的平衡、卫星轨道的预测等。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的学科。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产生的地震波在地表的表现。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产生,向地球内部和地表传播的机械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下介质的类型、密度、弹性等因素有关。
地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构造、预测地震等有关地质灾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学还研究地球的演化和地球动力学。
地球的演化是指地球从形成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地球动力学则是研究地球物理现象的动力学及其意义。
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推断地壳或地幔深处的数据,例如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等。
地球物理学的应用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
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是建立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测量学等多学科研究基础上的,利用预兆信息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地震预测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能够有效降低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地球物理探测也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地球物理探测指的是利用各种物理量进行勘探和探险的科学方法,如地磁、重力、电磁、声波、辐射等。
地球物理探测在勘探地质资源、调查矿藏、勘探油气田、管理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7c7cc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9.png)
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变化的一门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领域,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分为地球结构、重力学、磁学、地电学和地震学五个部分。
一、地球结构地球结构是指地球的物理、化学、结构等方面的内部构成。
研究地球结构是理解地球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物质、能量转换过程向导。
地球结构可划分为地球的物理结构和内部化学结构两个方面。
1.物理结构地球物理结构的开发始于18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
通过口径、震波的传播特性来判定地球的物理结构。
从地球的表层到地幔、核、地壳和地球大气层等不同的组成部分,对地球的物理结构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并且发现了地球的几层物理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
2.化学结构地球内部化学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构成与地球各区域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
这种化学结构主要是由地球层状物质所组成的,其丰富性和分布情况也对地球的物质循环以及地球的地形、气候变化等重要环境问题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地球重力学地球重力学是研究地球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学科,它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几大天然电磁场之一。
及时地监测和分析地球重力场特征可以为地质科学及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支撑。
地球重力学主要包括地球重力场的建模、基本参数测量和数据处理等。
三、地球磁学地球磁学是研究地球磁场及其变化的学科,它旨在揭示地球磁场的性质,研究地球磁场与地球物理学及其他科学领域之间的联系。
地球磁场不仅是地球固有的物理场,也是太阳系中的一个重要磁场。
研究地球磁场,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地磁暴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电离层物理、空间天气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地球电磁学地球电磁学是研究地球和洋底电磁现象及其与地球物理和环境学的关系的学科。
地球电磁现象主要包括地球大气层的电现象、水平磁场、地磁感应电流等。
《地球物理学概论》知识点
![《地球物理学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d455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6.png)
《地球物理学概论》知识点地球物理学概论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它涉及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形变、地热、地电、地磁、地震、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地球物理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地球由岩石、金属、水等物质组成。
根据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
地球内部物质的演化受到地球的热力学过程、岩石圈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震和地震波:地震是地球在地表和地下发生的震动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传播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类型,它们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主要有Rayleigh波和Love波,主要在地表传播。
3.地球的形变和地壳运动:地球的形变是指地球体的形态或大小发生变化。
地球的形变可以通过测量地壳运动来研究,地壳运动是地球外层较薄的地壳层在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5.地电和地磁:地电和地磁是地球表面上的电场和磁场现象。
地电是指在地球表面的电势差和电流分布,其产生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电导率变化引起的。
地磁是指地球产生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运动产生的。
6.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应用于石油勘探、地震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7.地球物理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对于地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地震预警、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
除了以上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地球物理学概论还涉及地球的引力场、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地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地球潮汐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地球物理学概论是地球科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理解和研究地球的物理过程和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地球物理学概论》知识点
![《地球物理学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859d0eeff9aef8941e06bf.png)
一、名词1.正演(问题):根据地下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物性参数来研究相应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
2.反演(问题):根据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特征、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物性参数3.重力勘探:通过观测与研究天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的一种物探方法。
4.零长弹簧:5.零点漂移:在实际观测中,由于重力仪本身的弹性疲劳、温度补偿不完全以及日变等因素的影响,会使读数的零点值随时间而变化,这个变化称为零点位移。
6.重力场强度:在地球上某一位置上单位质量的质点所受到的重力。
7.大地水准面:人们将平均海平面顺势延伸到陆地下所购沉的封闭曲面视为地球的基本面,并称其为大地水准面。
8.重力异常:指地下物体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重力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在重力勘探中,将由于地下岩石矿物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或地质体与围岩密度的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9.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对所测得的重力异常只做高度和正常场校正。
10.布格重力异常:对所测得的重力异常做高度校正、中间层校正和正常场校正。
11.均衡重力异常:对自由空间异常进行中间层校正、局部地形校正和均衡校正所得。
12.三度体:要求各个方向均为有限量的地质体13.二度体:对于某一方向而言是无限延伸的,要求在这个方向上的埋深、截面形状、大小和物性特点均稳定不变的物体。
14.特征点法:利用实测重力异常曲线的半极值点或具有其他特征的点进行矿体形态和产状的计算成为特征点法。
15.磁法勘探: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磁性差异多引起的磁场变化(称为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和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16.磁异常: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磁性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
17.磁场强度:单位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
18.磁感应强度:磁化磁场T与附加磁场T’的合成量称为磁感应强度。
19.磁化率:物体被磁化的难易程度。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物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89665f54693daef5ef73d47.png)
1、认识地球的重要性
地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和生存空间的同时,也给 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 –
地球的演化过程、地质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对地球上的动植物 的生命活动过程,对人类活动发生影响。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 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地球上的某些演化过程加速, 可能造成某些地质变化和灾害。如由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 CO2持续升高而使全球大气层变暖的过程加速,继之而来的土 地荒漠化问题、淡水资源的匮乏及污染问题。
从大的地质时空演变尺度来说:
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气候变异(冰期)等地质 演化过程(时间变化过程以数百万年计,空间范 围则是地球的全部或大部)会使某些生物灭绝, 而另一些生物繁衍。这种地质活动对地球上生 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全球性的、长时间的。 但是对这类地质演化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侧 重在有人类活动以前(如恐龙的灭绝),或虽有 人类活动,但还不属于历史范畴(如楼兰古国的 消失)。
2、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涵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方面: (1)弹性波场:地震波 (天然和人工源,包含 核爆炸) 在地球内部的传播。 (2)重力场:地球内部物质产生的引力场。 (3)磁力场:地球内部磁性物质产生的引力场。 (4)电磁场:主指地球的直流电场和电磁感应 场。 (5)地热场:主指地球的温度场和大地热流。
海啸往往是由于大洋底部深层发生强烈地震引起的。地 震震波可传到很远的地方引发海啸。
12月26日发生的东南亚大海啸遇难人数:
印度尼西亚:238,945 斯里兰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国:5,393 马尔代夫:82 马来西亚:68 缅甸:61 孟加拉:2 索马里:298 坦桑尼亚: 10 肯尼亚:1 总计:292,206 (注:该统计数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踪人员及印度5640名失踪人员;为避免重 复计算,该数字没有包括泰国的3071名失踪人员,斯里兰卡的5637名失踪人员也没 有计算在内。)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物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b8afe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球物理学概论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地球表面特征的一门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研究地球物理现象和规律,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内外部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提供了基础。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壳、地幔、地核等不同层次的物质性质及其间相互作用。
通过地震学、重力学、磁学、地热学和地电学等手段,地球物理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物质的物理特性、地球的热流、地磁场等重要参数。
其中,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地震学通过研究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反射、折射等现象,揭示了地球内部结构的一些重要特征。
地震学不仅可以用于确定地球各层界面的深度和形态,还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温度、压力、密度等物理参数。
地球物理学在能源勘探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的油气、矿产等资源信息,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此外,地球物理学还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控、环境保护等领域。
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不仅限于地球,还包括其他行星和天体。
通过对太阳、月球、火星等天体的物理特征的研究,可以拓宽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物理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如今,地球物理学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地震预警等领域。
同时,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球化学、地质学、气象学等。
总之,地球物理学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奥秘。
它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对于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分界面。
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上地幔与下地幔D.内核与外核
2、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勘探。
A.地震
B.重力
C.电法
D.磁法
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
A.透射波
B.反射波
C.滑行波
4、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变质岩
C.粘土
D.页岩
5、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
6、地壳的下界面称为()。
A.硅铝层
B.硅镁层
C.莫霍面
7、波在()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
A.一定时间
B.一个周期
C.一种介质
8、纵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
B.不垂直
C.一致
D.不一致
9、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A.一条条射线
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
C.一种波动
D.面波
10、岩石埋深越大,其()。
A.密度越大
B.密度越小
C.孔隙度增大
D.孔隙度不变
11、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
A.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
B.岩石密度越大
C.岩石密度越小
D.有效孔隙度一定大
12、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地震法。
A.折射波
B.透射波
C.反射波。
13、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
A.SSP B. Usp
C. SP
D. Ed
14、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
B.不垂直
C.相同
D.不相同
15、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 )。
A.地质作用
B.构造作用
C.沉积作用
二.判断题
1、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
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有关。
()
3、其它条件相同时,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地震波速度小于沉积岩的地震波速度。
()
4、孔隙度越大,地震波的速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
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便会产生波的反射。
()
6、背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起的部分。
()
7、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
()
8、当岩石密度增加时,地震速度不变。
()
9、向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曲的部分。
()
10、在两极附近,地磁场不存在水平分量,因而该处的磁体也不产生水平磁异常。
在赤道附近,不存在垂直分量,因而该处不产生垂直磁异常。
()
三.填空题
1、用于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勘探,______勘探,______勘探和______勘探。
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地球表面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海陆地形的差异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3、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4、地球内部圈层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合称为______。
5、天然地震按地震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四.地球内部纵向上可分成那几个圈层?依据是什么?
五.地表三大岩类岩石磁性大小的分布特征?影响岩石矿物磁性的因素有哪些?
六.如何利用地球物理手段来确定板块边界?
七.地球重力场随时间产生变化的原因?
八.地球正常重力场在空间的变化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BAD 6-10 CBCCA 11-15 CBAAA
二、判断题
1、∨
2、×
3、× 4 、× 5、∨ 6、∨7、∨8、×9、×10、×
三、填空题
1、地震重力电法磁法
2、海洋大陆边缘陆地
3、地球
4、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
5、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四、地球内部纵向上可分成那几个圈层?依据是什么?
答:四个圈层: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依据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横波是否能穿过。
五、地表三大岩类岩石磁性大小的分布特征?影响岩石矿物磁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火成岩磁性较强,变质岩次之,沉积岩磁性最弱。
岩石中磁性矿物越多,岩石磁化率越大,但是,二者并非成正比关系,岩石磁性强弱还受矿物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状态、岩石所受温度、压力和化学作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六、如何利用地球物理手段来确定板块边界?
答:板块的边界是空间上的概念:既有水平范围上的界限;还应该考虑到界限在地球内部的分布。
(可任选一种地物方法)地震、地磁、重力异常等,依据相邻板块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确定板块边界:如:1、地震波速的突变面、震源分布的空间规律2、导电性质突变的面3、重力异常的梯度带。
七、地球重力场随时间产生变化的原因?
答:地球重力场反映地球的物质分布与运动,地球内部或地表的任何质量改变均可引起重力场的改变。
主要原因有:1)大气质量和大气压变化;2)陆地水文变化,包括陆地水储量变化、冰雪覆盖及其他;3)海平面变化;4)固体地球、海洋和大气潮;5)冰后期反弹;6)板块运动和地震;7)冰盖质量变化;8)大型水库及其他。
八、地球正常重力场在空间的变化特点?
答: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尺度从几小时到上百万年不等,存在长期变化、十年尺度的变化、季节性变化、年际尺度的变化和不规则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