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等腰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等腰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八年级等腰三角形数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等腰三角形篇一9.3章等腰三角形教案(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1、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
(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动脑思考、口答。
)(二) 、构设悬念,创设情境:3、一般三角形有哪些特征?(三条边、三个内角、高、中线、角平分线)4、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特征外,还有那些特殊特征?(把问题3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4给学生留下悬念。
)(三)、目标导向,自然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9.3 等腰三角形(板书课题) 9.3 等腰三角形(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四)、设问质疑,探究尝试:结合问题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不同规格的等腰三角形,与教师一起演示(模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等腰三角形特征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在△ ABC中,△AB=AC()△△B=△C()[方法]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
例1: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
〔学生思考,教师分析,板书〕练习思考:课本P84 练习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直角或钝角吗?为什么?)〔继续观察实验纸片图形〕(以下内容学生可能在前面实验中就会提出)[问题]纸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可能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线?(通过设问、质疑、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概括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折痕AD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AD可能还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线?[学生发现]AD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2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好题集填空题9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92.如图所示,∠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4,则PD等于_________.93.等腰△ABC中,若∠A=30°,则∠B=_________.94.△ABC中,AB=AC,∠A=∠C,则∠B=_________度.95.如图,在△ABC中,AB=AC,∠A=40°,BD⊥AC于D,则∠DBC=_________度.96.如图,B在AC上,D在CE上,AD=BD=BC,∠ACE=25°,∠ADE=_________度.9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9.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98.如图,在△ABC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99.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B=BD,AD=CD,则∠ABC=_______度.100.(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的范围是______ ;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应为______cm.101.在△ABC中,AD平分∠CAB交BC于D,DE∥BA交AC于E,EF平分∠CED交BC于F,FG∥BA交AG于G,依照这样的规律做下去形成图1中的四条实线.图2至图4是将图1利用对称的方法得到的,其中BH+AK=31,且BH﹣AK=3,则图4中实线的长度和为_________.102.已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cm,面积为1cm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103.如图,在Rt△ABC中,∠C=90°,直线BD交AC于D,把直角三角形沿着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 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_________°.104.如图,E、F分别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两点,AF=AC,BE=BC,则∠ECF=_________度.10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8cm,AB=3cm.若BC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_________cm.106.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A=36°,BC=2,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_________.107.如下图,在△ADC中,AD=BD=BC,若∠C=25°,则∠ADB=_________度.108.如图,在Rt△ABC中,∠BAC=90°,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若AC=6,BC=10,则DE的长为_________.109.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110.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111.(1998•湖州)已知:如图,△ABC中,AB=AC=8cm,BC=6cm,D、E、F分别是三边上的点,且DE=DB,DF=DC,则BE+CF=_________cm.112.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有_________个点.113.如图,是两个完全相同且有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所拼而成,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个.114.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60°,PD=2cm,则△COP是_________三角形,OP=_________cm.115.如图,在△ABC中,AB=AC,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且DE∥BC,∠A=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16.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个.1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连接CE,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18.(2007•沈阳)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_.119.(2006•枣庄)如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则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120.(2006•温州)如图,在直线m上摆放着三个正三角形:△ABC、△HFG、△DCE,已知BC=CE,F、G分别是BC、CE的中点,FM∥AC,GN∥DC.设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S3,若S1+S3=10,则S=_________.《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好题集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填空题9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6<x<12.92.如图所示,∠AOP=∠BOP=15°,PC∥OA交OB于C,PD⊥OA于D,若PC=4,则PD等于2.93.等腰△ABC中,若∠A=30°,则∠B=30°,75°,120°.94.△ABC中,AB=AC,∠A=∠C,则∠B=60度.95.如图,在△ABC中,AB=AC,∠A=40°,BD⊥AC于D,则∠DBC=20度.96.如图,B在AC上,D在CE上,AD=BD=BC,∠ACE=25°,∠ADE=75度.9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9.则它的周长为22.98.如图,在△ABC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105度.99.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且AB=BD,AD=CD,则∠ABC=36度.100.(2002•青海)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的范围是2cm<x<18cm;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应为25cm.101.在△ABC中,AD平分∠CAB交BC于D,DE∥BA交AC于E,EF平分∠CED交BC于F,FG∥BA交AG于G,依照这样的规律做下去形成图1中的四条实线.图2至图4是将图1利用对称的方法得到的,其中BH+AK=31,且BH﹣AK=3,则图4中实线的长度和为168.∴∴sinA=上,如果△ABD是等腰三角形,那么∠A等于30°.104.如图,E、F分别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两点,AF=AC,BE=BC,则∠ECF=45度.10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8cm,AB=3cm.若BC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2cm.106.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A=36°,BC=2,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D=2.107.如下图,在△ADC中,AD=BD=BC,若∠C=25°,则∠ADB=80度.108.如图,在Rt△ABC中,∠BAC=90°,过顶点A的直线DE∥BC,∠ABC,∠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若AC=6,BC=10,则DE的长为14.109.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110.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36°或90°或108°.111.(1998•湖州)已知:如图,△ABC中,AB=AC=8cm,BC=6cm,D、E、F分别是三边上的点,且DE=DB,DF=DC,则BE+CF= 4.5cm.112.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所拼而成,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114.如图,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60°,PD=2cm,则△COP是等腰三角形,OP=4cm.115.如图,在△ABC中,AB=AC,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且DE∥BC,∠A=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12个.116.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1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连接CE,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4个.118.(2007•沈阳)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6.120.如图,在直线m上摆放着三个正三角形:△ABC、△HFG、△DCE,已知BC=CE,F、G分别是BC、CE的中点,FM∥AC,GN∥DC.设图中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S3,若S1+S3=10,则S=4.AC=BC CP=PF=AB=S∴S+2S=10。
精品经典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 重难点题型汇总140题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汇总最短路程问题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在直线上找一P,使PBPA-最小在直线上找一P,使PBPA-最大在OA、OB上分别找一点C、D,使△PCD周长最小并求出∠CPD的度数.在平面内找一点P,使P到OA、OB距离相等,同时到C、D两点距离相等。
分别在OA、OB上找出一点D、C,当PD+CD最小时,若∠AOB=480,∠PCD的度数为BD平分∠ABC,△ABC面积为12,AB=5,在BC、BD上分别找一点M、N,求CN+MN最小值.△ABC中AB=AC,D为BC中点,△ABC面积为24,BC=6,直线l垂直平分AC,P为l上动点,求△PCD周长最小值.正方形ABCD,面积为16,以AB为边在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BE,连接对角线AC.P为AC上一动点,求PD+PE最小值.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性质: 判定: 等边三角形300角问题:在坐标系中找等腰三角形问题1.已知点A坐标为(2a+3,3a+9)在第二象限,且a为整数.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a= ;A点坐标为;(2)A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A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A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为;(3)A点关于直线x=2对称的点坐标为;A点关于直线x=-2对称的点坐标为;A点关于直线y=-3对称的点坐标为;(4)连接OA,将OA绕点O旋转900,则旋转后A点对应坐标为;2.如图,∠ABC 内有一点P,(1)在BA、BC 边上各取一点P1、P2,使△PP1P2 的周长最小;(尺规作图)(2)若∠ABC=300,连接BP1,BP2,P1P2,判断△BP1P1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所,MP和 NQ 分别垂直平分 AB和 AC.(1)若∠BAC=105°,求∠PAQ的度数;(2)若∠PAQ=250,求∠BAC的度数。
4.如图,已知Rt △ABC,∠ACB=900,AD 平分∠BAC 与BC 交于D 点,M 、N 分别在线段AD 、AC 上的动点,连接MN 、MC,当MN+MC 最小时,画出M 、N 的位置.5.如图,点P 在∠AOB 的内部,点M 、N 分别是点P 关于直线OA 、OB•的对称点,线段MN 交OA 、OB 于点E 、F ,若△PEF 的周长是20cm ,则线段MN 的长是________;若∠AOB=320,则∠EPF=6.如图,在△ABC 中,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BC 于点F ,S △ABC =48cm 2,AB=18cm ,BC=12cm ,求DE 的长。
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知识框架+考点笔记整理
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知识框架+考点笔记整理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①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②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基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基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初中数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是初二上册第二章第3小节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意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来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折叠图形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而“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合作交流等能力。
加强学生对直觉、猜想、演绎、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另外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数形结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较好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熟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②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简单地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③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计算问题。
2.数学思考①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发展其形象思维。
②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3.解决问题①通过问题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②会用符号语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①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轴对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定理1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度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A 12
B
D
C
例1、已知:在△ABC中,AB = AC, ∠B = 80°, 求∠A 和 ∠C的度数。
解:∵AB=AC(已知) A ∴∠ C =∠ B =80°( 等边对等角 ) ∵∠A+∠B+∠C=180 °
(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
)
BCBiblioteka ∴ ∠A=180 ° -∠B-∠C(等式的性质)
=180 ° -( 80 ° -( 80°) =20 °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泸州市蓝田中学 陈 燕
复习概念
在△ABC中,AB = AC。 A
顶角
腰
腰
底角
底角
B
底
C
现在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对折, 使两腰 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 A 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呢? 请大家尽可能多地写出结论!
B
D
C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 B =∠ C
D
C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等腰三角形 1、研究有关等腰三角形 三线合一 的问题,顶角平分线、底 边中线,底边的高是常用 的辅助线;
等角对等边 2、熟练求解等腰三角形 的顶角、底角的度数;
必做题:P99
1、2、3、4
A
拓展练习: 1、如图:已知AB=AC,BD =BC=AD,求∠A的度数。
3、BD = CD ,AD 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 = ∠ADC = 90°,AD为底边上的高 5、∠BAD = ∠CAD ,AD为顶角平分线
A A
B
C
B
D C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A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轴对称的知识点总结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对称轴必须是直线)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联系:①都是折叠重合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五)关于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六)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七)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八年级数学上册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要点全析素材 (新版)苏科版
要点全析: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图14-3-1,△ABC中,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BC叫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顶角,如∠BAC,底边和腰的夹角∠ABC和∠ACB叫底角.如图14-3-2中,∠C=90°,AC=BC,那么,AC、BC为腰,AB边为底,∠A、∠B为底角,∠C为顶角.【说明】要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需注意以下几点:(1)等腰三角形的底不一定在下方,而顶角不一定在上方,如图14-3-2中,AB为底,∠C为顶角.它是根据两腰的位置来确定的.(2)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仍要满足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若图14-3-1中,AB=AC=m,BC=a,则2m>a,即m>a/2时,才能构成三角形,否则不成立.如边长分别为2,2.5的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因为2+2<5.例如:(1)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时,能否组成三角形?①a=2,b=3,c=5;②a=4,b=3,c=2;③a=1,b=2,c=2;④a=2 005,b=2 004,c=2 008.(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为6 cm,7 cm,求其周长.(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 cm,7 cm,求其周长.解:(1)①由于2+3=5,即a+b=c,而不满足a+b>c,∴不能组成三角形.②由于2+3=5>4,即b+c>a,所以a、b、c可以组成三角形.③由于1+2>2,即a+b>c,所以a、b、c可以组成三角形.④由于a+b>c,因此a、b、c可以组成三角形.(2)因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 cm、7 cm当腰长为6 cm时,周长为6+6+7=19(cm)当腰长为7 cm时,周长为6+7+7=20(cm).∴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9 cm或20 cm.(3)因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cm,7 cm,所以腰长为7 cm,而不能是2 cm.若为2 cm,则2+2=4<7,不能组成三角形.因此周长为7+7+2=16(cm),∴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 cm.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如图14-3-3,△ABC中,AB=AC,则∠B=∠C证法一:(利用轴对称)过点A作△ABC的对称轴AD.∵AB=AC,∴点A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又∵AD为△ABC的对称轴,∴△ABD≌△ACD(轴对称性质).∴∠B=∠C证法二:(作顶角平分线)过点A作AD平分∠BAC交BC于D,如图14-3-3,在△ABD和△ACD中⎪⎩⎪⎨⎧∠∠ADADCADBADACAB===∴△ABD≌△ACD(SAS).∴∠B=∠C【说明】还可以作底边BC的中线和高来证明.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简称“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相互重合.如图14-3-6,在△ABC中,AB=AC,AD为顶角的平分线,那么AD既是中线,又是高线,这三条线重合.在使用时,在这三条线段中,只要作出其中一条,另外两条也就可以认为作出来了.即△ABC中,AB=AC,若AD平分∠BAC,则AD⊥BC,BD=CD;若BD=CD,则AD⊥BC,∠BAD=∠CAD;若AD⊥BC,则BD=DC,∠BAD=∠CAD.因此,等腰三角形中的这条线非常重要,一旦作出,边、角的等量关系就都有了.【说明】(1)“三线合一”仅限于等腰三角形中才有,其他三角形中没有.(2)在一般三角形中,这三条线是不会重合的.如图14-3-7,在△ABC中,AD为高,AE为中线,AF平分∠BAC,因此,这三条线不重合.只有等腰时,三条线才会重合;反过来,若某一三角形中三线重合,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3)在今后的证明题中,经常会使用“三线合一”进行证明.例如:△ABC中,AB=AC,BD⊥AC交AC于D,如图14-3-8.求证:∠BAC=2∠DBC证法一:在△BCD中,∵BD⊥AC,∴∠BDC=90°.∴∠DBC=90°-∠C.在△ABC中,∵AB=AC,∴∠ABC=∠ACB.∴∠BAC=180°-(∠ABC+∠ACB)=180°-2∠ACB=2(90°-∠C).∴∠BAC=2∠DBC证法二:借助于三线合一的性质,过A作AM⊥BC于M,则AM平分∠BAC,∴∠BAC=2∠BAM=2∠CAM.又∵BD⊥AC交AC于D,AM⊥BC交BC于M,∴∠DBC=90°-∠C又∵AM⊥BC,∴∠CAM=90°-∠C,∴∠DBC=∠CAM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轴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如图14-3-9,△ABC中,AB=AC,AD平分∠BAC,则△ABC的对称轴为AD所在的直线,△ABD≌△ACD.过D作DE⊥AB,交AB于E,作DF⊥AC,交AC于F.由△ABD≌△ACD可知DE=DF.同理,过D分别作AB、AC边上的中线和角平分线,它们都相等.因此,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结论.重要结论:过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向两腰所作的高线、中线以及角平分线,其与两腰所截得的线段都分别对应相等.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两腰上的对应线段相等)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和两底角平分线对应相等.例如:如图14-3-10,△ABC中,AB=AC,若BD、CE分别为AC、AB边上的高线,则BD =CE.证明:∵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又∵BD⊥AC,CE⊥AB,∴∠BDC=∠CEB=90°.在△BCD和△CBE中,⎪⎩⎪⎨⎧∠∠∠∠,=,=,=CBBCCEBBDCCBEBCD∴△BCD≌△CBE(AAS).∴BD=CE.或S△ABC=0.5×AB·CE=0.5×AC·BD.∵ AB=AC,∴BD=CE.此法较为简便.同样道理,可分别作出两腰上的中线,两底角的平分线,也分别对应相等.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例如:如图14-3-11,△ABC中,若∠B=∠C,则AB=AC证明:过点A作AD平分∠BAC,交BC于点D,则∠BAD=∠CAD.在△ABD和△ACD中,∴△ABD≌△ACD(AAS).∴AB=AC因此,这一结论可直接利用.【说明】(1)在使用“等边对等角”或“等角对等边”时,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才有这一对应关系,不在同一三角形中的边、角没有这一对应关系.(2)有了这一结论,为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又添了一种重要的解题途径.例如:如图14-3-12,△ABC中,AB=AC,BD、CE相交于O点.且BE=CD求证:OB=OC.证明:∵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在△BCE和△CBD中⎪⎩⎪⎨⎧∠∠,=,=,=CBBCDCBEBCCDBE∴△BCE≌△CBD(SAS).∴∠BCE=∠CBD,即∠OBC=∠BCO∴OB=OC(等角对等边).【说明】证两条线段相等,若这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证明.7.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已知线段a、b,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高为b.作法:(1)作线段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与BC交于点D;(3)在MN上截取AD=b;(4)连接AB、AC,△ABC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说明】(1)由作法知MN为BC的垂直平分线,∴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如图14-3-13.(2)以前所作的三角形分别为:已知三边,两边夹角,两角夹边和已知斜边、直角边求作三角形,今天又学习了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共有五种情况,今后还将学习一些更为复杂的作法,都是以这五种为基础进行作图的.8.等边三角形(equilateral triangle)(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如图14-3-14,△ABC中,AB=BC =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2)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如图14-3-14中,若△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A=∠B=∠C=60°.②除此之外,还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如三线合一,轴对称等.(3)判定: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下面证明以上两条判定.判定①:如图14-3-15,已知△ABC中,∠A=∠B=∠C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B=∠C,∴AB=AC又∵∠A=∠B∴AC=BC∴AB=AC=BC,∴△ABC是等边三角形.判定②:如图14-3-15,已知△ABC中,AB=AC,∠B=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AB=AC,∴∠B=∠C.又∵∠B=60°,∴∠B=∠C=60°.又∵∠A+∠B+∠C=180°,∴∠A=180°-(∠B+∠C)=60°.∴∠A=∠B=∠C,∴AB=BC=AC.∴△ABC为等边三角形.(4)应用:例如:如图14-3-16,△ABC为等边三角形,D、E为直线BC上的两点,且BD=BC=CE,求∠DAE的度数.分析:要求∠DAE的度数,需分开求,先求∠BAC,再求∠DAB和∠CAE,由△ABC为等边三角形知∠BAC=60°,又∵BD=BC,而BC=BA,则BD=BA,∴△ABD为等腰三角形,∴∠D=∠DAB=0.5×∠ABC=30°.同理可知,∠CAE=30°.解:∵△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AC=∠ABC=∠ACB=60°.又∵BD=BC,∴BD=BC=AB.∴∠DAB=∠D,又∵∠ABC=∠D+∠DAB,∴∠ABC=2∠DAB=60°,∴∠DAB=30°.同理,∠CAE=30°.∴∠DAE=∠DAB+∠BAC+∠CAE=30°+60°+30°=120°.【说明】本题中用到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再如:如图14-3-17,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E、F分别为△ABC三边上的点,且BD=CE=AF,直线AD、BE、CF两两相交于点R、Q、P.求证:△PQR是等边三角形.分析:本题既用到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又用到了其判定.要证△PQR为等边三角形,证三边相等难度较大,可考虑证其三角相等.也可先证∠PQR=60°,而∠PQR=∠ACQ+∠QAC,又因为∠ACQ+∠BCF =60°,只需证∠BCF=∠DAC,由此可联想证△BCF与△CAD全等.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BAC=∠ABC=∠BCA=60°,AB=BC=CA.又∵BD=CE=AF,∴BF=DC=AE在△ABE和△BCF和△CAD中,⎪⎩⎪⎨⎧∠∠∠,==,==,==CDBFAEDCAFBCBAECABCAB∴△ABE≌△BCF≌△CAD(SAS).∴∠ABE=∠BCF=∠CAD.∵∠ACQ+∠BCF=60°,∴∠ACQ+∠CAQ=60°.∴∠AQF=∠ACQ+∠CAQ=60°,即∠PQR=60°.同理,∠RPQ=∠PRQ=60°.∴△PQR为等边三角形.【说明】(1)此题证明思路比较清晰,只是步骤书写较繁,书写应认真;(2)在证明过程中用到了三个三角形全等的连等形式,可仿照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式使用.9.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14-3-18,在Rt△ABC中,∠C=90°,∠A=30°,则BC=0.5×AB,这一性质反过来也成立.即在Rt△ABC中,∠C=90°,若BC=0.5×AB,则∠A=30°.因此Rt△ABC 中,∠C=90°,∠A=30° BC=AB/2这一性质在解题中经常用到.例如:如图14-3-19,在Rt△ABC中,∠BAC为直角,高AD交BC于D,∠B=30°,BC =12米,求CD,BD的长.解:∵在Rt△ABC中,∠BAC=90°,∠B=30°,∴∠C=60°,BC=2AC∴AC=BC/2=6(米).在Rt△ACD中,∵AD⊥BC,∠C=60°,∴∠CAD=30°.∴DC=AC/2=0.5××6=3(米).∴BD=BC-DC=9-6=12-3=9(米).【说明】在本题中两次用到直角三角形的这一性质,并且用的方式都一样.。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ppt课件
F NE
B
M
C
27.如图,在△ABC中,∠C=900,
∠ABD=2∠EBC,AD∥BC,
求证:DE=2AB.
A
D
F E
BC
那么∠A=1_2_0_ °,∠B=_3_0_ °,∠C =_3_0_ °.
(4)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0°,那么另两个角等于多少
度?若顶角为50°,
若底角为50°,
则另外两角为65°、65° 则另外两角为50°、80°
3.(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__15_c_m__.
定相等吗?为什么?
连接BD
∵AB=AD
B
∴∠ABD=∠ADB
又∠ABC=∠ADC
∴∠DBC=∠BDC
∴BC=DC
A D
C
13.如图,在△ABC中,BC=5cm,BP,CP分 别是∠ABC 和∠ACB的角平分线 ,PD∥AB, PE∥AC ,则△PDE的周长是_____cm
5
A
P
B
1 2
3
D
645 C E
例1.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BC上,且AD=BD,求证: ∠ADB=∠BAC.
∠ADB=180°-∠B-∠BAD
A
∠ADB=180°-2∠B
AD=BD ∠B=∠BAD
∠BAC=180°-∠B-∠C
B
D
C
AB=AC
∠B=∠C ∠BAC=180°-2∠B
4.如图,△ABC中,AB=AC,AD=AE.
若测得AM的长为1.2 km,则M,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D )
A.0.5 km
B.0.6 km
C.0.9 km
11、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注意:①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不一定是锐角,但是底角一定是锐角;②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②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分别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顶角角平分线(三线合一)所在直线。
注意: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指在同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言的;②三线合一要注意位置,在等腰三角形中所有的中线、角平分线等并不是合一的。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②三线合一也能作为判定等腰三角形的依据③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1-9、如图,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C AB =,BC AE //.求证:AE 平分∠DAC .例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1、如图,OC 平分∠AOB ,OB CD //,若cm OD 3=,则CD 等于.2-2、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90°,CD 是AB 上的高,AE 分别交CB 、CD 于E 、F ,且CF CE =,求证:AE 平分∠BAC .2-3、如图,△ABC 中,∠ACB =90º,CD ⊥BA 于D ,AE 平分∠BAC 交CD 于F ,交BC 于E ,求证△CEF 是等腰三角形。
DC AB 02-5、如图,在△ABC中,AB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性质:①每个角都是60°;②轴对称图形;③有3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上第06讲 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 讲义测试题(含答案)【精品】
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精品】【知识导图】一、导入复习预习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比较准备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2.轴对称图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结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了.4.问题:如何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公理,那么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例]如图(1),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已知:线段AB【如图(1)】.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和D两点;(2).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作法: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A和A′,连结AA′.2.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则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第三边叫做底边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12考点1二、知识讲解考点2考点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也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如图所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ED=CD B.∠DAC=∠B C.∠C>2∠B D.∠B+∠ADE=90°【答案】∵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BAD,∠ADE=∠BDE.∴∠B+∠ADE=90°其它选项无法证明其是正确的.故选D【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等腰三角形ADB,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尽量多的结论,与各选项进行比对,答案可得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为直线CD上的一点,已知线段PA=6cm,则线段PB的长度为________431例题2【答案】6cm【解析】∵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A=PB,而PA=6cm,∴PB=6cm.故答案为6如图,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AOC=_______【答案】90°【解析】∵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O⊥CD,∴∠AOC=90°,故答案为:90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答案】因为AB=AC,BD=BC=AD,所以∠ABC=∠C=∠BDC.∠A=∠ABD(等边对等角).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2°.3例题4【解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A=∠ABD,∠ABC=∠C=∠BDC,•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CBD 的度数为°【答案】45【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推得∠A=∠ABD=30°,由外角的性质求出∠BDC的度数,从而得出∠CBD=45°.解:∵△ABC是等腰三角形,∠A=30°,∴∠ABC=∠ACB=75°,∵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D=BD,∴∠A=∠ABD=30°,∴∠BDC=60°,∴∠CBD=180°﹣75°﹣60°=45°.故填45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BD=DE=EA,则∠A的度数为【答案】解:∵AE=ED,∴∠ADE=∠A,∴∠DEB=∠A+∠ADE=2∠A,∵BD=ED,∴∠ABD=∠DEB=2∠A,5例题6∴∠BDC=∠A+∠ABD=3∠A,∵BD=BC,∴∠C=∠BDC=3∠A,∵AB=AC,∴∠ABC=∠C=3∠A,【解析】由已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几组相等的角,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到∠C与∠A之间的关系,从而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3,则它的周长为多少?【答案】解:①当6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13,6、13、13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32;②当6为腰时,其它两边为6和13,∵6+6<1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32【解析】.因为已知长度为6和13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答案】解: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如图1),顶角是60°;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如图2),顶角是120°.故答案为:60或120.【解析】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有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外部,三角形的边上.根据条件可知第三种高在三角形的边上这种情况不成了,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例题7例题8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15,则△PMN的周长为.【答案】1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所以P1M=PM, P2N=PN,所以△PMN的周长=PM+PN+MN=P1M+P2N+MN= P1P2=15.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如图:将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着BE折叠,使C、D点分别落在点C1、D1处,若∠C1BA =50°,则∠ABE的度数为.【答案】20°.【解析】试题分析:设∠ABE=x,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C1BE=∠CBE=50°+x,所以50°+x+x=90°,解得x=20°.故答案为:20°.已知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AB距离相等的点在MN上B.与点A和点B距离相等的点在MN上C.与MN距离相等的点在AB上D.AB垂直平分MN【答案】B【解析】∵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点A和点B距离相等的点在MN上,MN垂直平分AB.故B正确;A、C、D错误.P2P1NMOPBA910例题11如图,点D是线段AB与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40°,则∠ADC等于()A.50° B.60° C.70° D.80°【答案】D【解析】连接BD,AC.设∠1=x,∵点D是线段AB与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AD=BD,BD=CD,∴∠1=∠2=x,∠4=∠ABD=40°+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DB=180°-2∠4=100°-2x,∠BDC=180°-2x,∴∠ADC=∠BDC-∠ADB=80°.故选D下列说法中:①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直线l经过点P且l⊥AB,则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②直线l经过线段AB的中点,则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③若AP=PB,且直线l垂直于线段AB,则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④经过线段AB的中点P且垂直于AB的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12例题13【解析】①P不是AB的中点,则l不平分线段AB,故错误;②直线l经过线段AB的中点,且垂直于AB则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错误;③若AP=PB,则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但l不一定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错误;④正确.故选A1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②线段上任一点到垂直平分线两端距离相等;③经过线段中点的直线只有一条;④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过P作直线MN,则MN 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⑤过线段上任一点可以作这条线段的中垂线.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A【解析】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符合逆定理,正确;②错误;这是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误解;③有无数条,错误;④点P在线段AB外且PA=PB,过P作直线MN⊥AB,则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错误;⑤错误,这是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误解;故选A1证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
20°
.
数学
返回目录
名师点拨:
(1)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
进行讨论计算;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直角、钝角或锐角,而底角只能是
锐角.
数学
返回目录
知识点三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也叫正三角形.
2.性质: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除了具有等腰三角
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 ,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等腰三角形的
底角
.
2.性质: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的顶角平分
线所在的直线;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
底边上的中线重合(简称“ 三线合一 ”).
数学
返回目录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DE⊥AB于点
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3
.
数学
返回目录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平分线,且
∠2=36°,BD=2,求∠BAC,∠B的度数及BC的长.
解:因为AD为∠BAC的平分线,∠2=36°,
所以∠1=∠2=36°,∠BAC=2∠2=72°.
又因为AB=AC,所以AD⊥BC,BD=CD,
解:因为AB=AC,AD是∠BAC的平分线,
所以BD=CD.
因为△ABC的周长为16,
1
所以AB+BD= ×16=8.
2
因为△ABD的周长为12,所以AD=12-8=4.
数学
返回目录
6.如图,A,B是直线l同侧的两点.请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得
AC+CB最小,并说明理由.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8.【中考·黔西南州】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 上,且CG=CD,DF=DE,则∠E=________度.
15
【点拨】∵△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 ∵CG=CD,∠CGD+∠CDG=∠ACB, ∴∠CDG=∠CGD=30°.
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 与CE交于点F,则∠DFC=________.
(2)求∠ACF的度数.
解:∵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 ∴∠BAE=30°. ∵△ABE≌△CBF,∴∠BCF=∠BAE=30°. 又∵∠ACB=60°, ∴∠ACF=∠BCF+∠ACB=30°+60°=90°.
15.【2020·绍兴】问题:如图,在△ABD中,BA=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点E ,C,作△AEC,使AE=EC.若∠BAE=90°,∠B=45°,求∠DAC的度 数.
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D⊥BC
D
B.∠EBC=∠ECB
C.∠ABE=∠ACE
D.AE=BE
7.【2021·合肥庐阳区四十五中月考】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 AC,AD=AE.求证:BD=CE.
证明:作AF⊥BC,垂足为F, ∵AB=AC,∴BF=CF, ∵AD=AE,∴DF=EF, ∴BF-DF=CF-EF,即BD=CE.
证明:在△ACD中,∵CD=AC,CF是△ACD的中线, ∴CF平分∠ACD,∴∠ACF=∠DCF. ∵CE平分∠ACB,∴∠ACE=∠ECB. ∴∠FCA+∠ACE=∠DCF+∠ECB=90°, ∴CE⊥CF.
13.【芜湖鸠江区校级统考】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BC= 35°,E是BC边上一点,且AE=CE,D是C边上的中点,连接AD,AE.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B
D
C
∴∠ BAC =180° - 30°-30° = 120°.
BAD 1 BAC = 60°. 2
6.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BD、CE为底
角的平分线,且∠DBC=∠F,求证:EC∥DF.
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 ∴∠ABC=∠ACB.
又∵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
2x B
D 2x
C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A
⌒
设∠A=x,则∠BDC= ∠A+ ∠ABD=2x,
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 ,
解得 x=36 °,
2x B
在△ABC中,∠A=36°,∠ABC=∠C=72°.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
√
典例精析
例4 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 (1)若AD=AE,求证:BD=CE; (2)若BD=CE,F为DE的中点,如图②,求证: AF⊥BC.
图①
图②
证明:(1)如图①,过A作 AG⊥BC于G. ∵AB=AC,AD=AE, ∴BG=CG,DG=EG, ∴BG-DG=CG-EG, ∴BD=CE; (2)∵BD=CE,F为DE的中点, ∴BD+DF=CE+EF, ∴BF=CF. ∵AB=AC,∴AF⊥BC.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 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要 分两种情况讨论.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 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 角板底边中点,就说房梁是水平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溆浦县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5•德州模拟)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在一张长为18厘米,宽为16厘米的矩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腰长为1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且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它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A.50 B.50或40 C.50或40或30 D.50或30或202.(2015•潍坊校级一模)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a、b满足方程组,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5B.4C.3D.5或43.(2015•徐州一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那么它的顶角为()A.50°B.60°C.70°D.80°4.(2015•武汉模拟)如图,AB=AC=AD,若∠BAD=80°,则∠BCD=()A.80°B.100°C.140°D.160°5.(2014春•兴业县期末)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8,它的高为()A.2B.4C.2D.26.(2015春•定州市期中)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4B.C.2D.37.(2014•十堰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内,以B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EBC,连接AE、DE.若BC=2,ED=,则AB的长为()A.2B.2C.+D.2+二.填空题(共7小题)8.(2015•晋江市一模)在△ABC中,AB=AC,∠A=100°,则∠B=°.9.(2015•杭州模拟)如图,在等腰△ABC的两腰AB、BC上分别取点D和E,使DB=DE,此时恰有∠ADE=∠ACB,则∠B的度数是.10.(2015•泰州校级一模)如图,在△ABC中,AB=AC,AD∥BC,∠BAC=130°,则∠DAC 等于°.11.(2015•泰安一模)如图,将一个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 n=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所剪次数 1 2 3 4 …n 正三角形个数 4 7 10 13 …a n12.(2015•安徽模拟)将一个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直线叫做该平面图形的“面线”,“面线”被这个平面图形截得的线段叫做该图形的“面径”,例如圆的直径就是它的“面径”.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面径”长可以是(写出2个).13.(2015•湖州模拟)如图,有一个正三角形图片高为1米,A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现在A与数轴的原点O重合,工人将图片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点A恰好与数轴上点A′重合,则点A′对应的实数是.14.(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E在BA的延长线上,点D在BC边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4,AE=2,则BD的长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1.C 2.A 3.D 4.C 5.C 6.B 7.C二.填空题(共7小题)8.40 9.20°10.25 11.3n+1 12.,(或介于和之间的任意两个实数)13.14.2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是否也相等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学习目标:(1)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会运用判定定理解决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难点:探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经历“操作——猜想——归纳——结论”过程,分清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题设与结论.(4)探究提纲:①按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在△ABC中,∠B=∠C,那么AB与AC相等吗?若相等,又该如何证明呢?a.猜想:AB=AC.b.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按以往的经验是采用什么方法?证三角形全等.c.要采用这些方法,图中具备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吗?若不具备,应怎么办?不具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d.根据思路,并写出你的证明.证明:作AD⊥BC于点D,则∠ADB=∠ADC=90°.在△ABD和△ACD中,∠B=∠C,∠ADB=∠ADC,AD=AD,∴△ABD≌△ACD(AAS).∴AB=AC.e.将你上述探究的结论用文字表述出来:等角对等边.2.自学:学生结合探究提纲进行自主探究.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证明线段相等的思路是否合理,结论表述是否清晰、准确.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证明等量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学生间相互交流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4.强化:(1)交流学习成果:由学生代表回答自己是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的.(2)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角对等边”.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2、例3.(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边看边思考例2中命题证明的步骤及例3中每一步作图的依据,并动手尝试.(4)自学参考提纲:①例2中的题设和结论是用文字表述的,它是一个命题,从证明的全过程来看,证明命题的步骤有a.已知;b.求证;c.证明.②填上例2证明中每步后面的理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角对等边.③阅读例3,思考作法(2)为什么要作AB的垂直平分线?它依据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什么性质?可以在上面截取DC=h,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例2、例3是等腰三角形判定的直接应用,例2的求证步骤学生难于把握,但学生对例3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找腰,并不能很好地写出完整的作法.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命题证明题的步骤,引导学生思考例3中如何找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确定相等的两条边).(2)生助生:学生间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练习:教材第79页3、4题练习3:已知:△ABC,D为AC的中点,BD=12AC.求证:∠ABC=90°.证明:∵D为AC的中点,BD=12AC.∴AD=BD=DC,∴∠A=∠ABD,∠C=∠DBC.又∵∠A+∠ABC+∠C=∠A+∠ABD+∠C+∠DBC=2(∠ABD+∠DBC)=2∠ABC=180.∴∠ABC=90°,∴△ABC是直角三角形.练习4:∵OA=OB,∴∠A=∠B,又∵AB∥DC,∴∠C=∠A=∠D=∠B,∴OC=OD.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交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学习中的困惑之处.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成果和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很重要、很常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节之前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的学习及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知识时会反复用到这种方法.一、基础巩固(每题10分,共50分)1.如图,∠A=36°,∠C=72°,∠DBC=36°,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个A.3B.2C.1D.02.如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CD∥OB.若OD=3,则CD等于(A)A.3cmB.4cm D.2cm3.一个三角形不同顶点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是3∶3∶2,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的平行线交AB于M,交AC于N.若AB=5,AC=7,BC=8,则△AMN的周长为12.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要使AD=AE,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BE=CD.(答案不唯一)二、综合应用(20分)6.已知:CE、CF分别平分∠ACB和它的外角∠ACM,EF∥BC,EF交AC于点D,E是CE 与AB的交点.求证:DE=DF.证明:∵CF平分∠ACM,∴∠ACF=∠MCF.∵CE平分∠ACB,∴∠ACE=∠BCE.∵EF∥BC,∴∠F=∠MCF=∠ACF,∠FEC=∠BCE=∠ACE,∴DF=DC,DE=DC,∴DE=DF.三、拓展延伸(30分)7.(1)如图,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E.问图中哪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上题中,若去掉条件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解:(1)△ABC,△ADE,△BDF,△CEF,△BCF都是等腰三角形.(2)有△BDF和△CEF是等腰三角形.∵BF平分∠ABC,CF平分∠ACB,∴∠ABF=∠CBF,∠ACF=∠BCF.又DE∥BC,∴∠DFB=∠CBF=∠ABF,∠EFC=∠BCF=∠ACF,∴DF=DB,EF=EC.∴△BDF和△CEF是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二次根式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8个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9•山东省聊城市)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B.=2C.=+=5 D.=﹣【答案】C.【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除法法则计算,判断即可.﹣=3﹣=,A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2,B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C选项不成立,符合题意;==﹣,D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发言稿
[原创]国标沪科版数学八上新教材培训资料(安庆2007.07.13)———第十六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安庆四中余婷本章主要内容共有四个部分,他们是图形的轴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角的平分线。
本章的第一部分是图形的轴对称,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给出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并结合对成轴对称的两图形上对称点关系的研究,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归纳出轴对称的性质,随后通过观察和思考,讨论了坐标平面内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研究点的对称,我认为是教材的一个亮点,而且通过九年级教材的培训,我发现在坐标系里研究几何变换,在本套教材里有一个系统的体现。
因为中心对称,位似都经历了这样从一般到特殊的安排,那么我的理解是这是数与形的结合,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真的是恰到好处,更何况后面的学习有所呼应。
当然,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性质,难点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在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上,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定位为四个部分:1、“赏”轴对称;2、“识”轴对称;3、“辨”轴对称;4、“做”轴对称。
赏轴对称:(通过欣赏轴对称,同学们能深刻感受到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下一步识轴对称埋下伏笔。
)识轴对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说出这些图形的形状特征,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接下来,让同学们利用手头简易的材料进行如下操作,讨论、交流得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辨轴对称:(的环节,设计大量的轻松、活泼的题型,帮助学生们确定对称轴,巩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做轴对称:(我们的课标要求不仅要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要能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那时适值外国语学校的运动会结束不久,有的同学当时曾说过,我们学校的运动会有会旗、会徽就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 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动动手,试一试
1、取一张纸; 2、在纸的一侧上滴一滴墨水,将纸迅 速对折、压平;
3、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位 于折痕两侧的墨迹图案彼此有什么联系?
互相重合 对称
例3 如图2,在ABC中,BAC的平分线与BC边的垂直平分
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AB、AC(或延长线)的垂线,垂足 分别是M、N。求证:BM=CN。
证明:因AP是角平分线,PMAB,PNAC,
故PM=PN
又因P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故PB=PC
因PB=PC,PM=PN,
故 R t P B M R t P C N BMCN
(2) 你能证明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
(引导学生分清条件和结论、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其它证法合作交流完成。)
A
E
D
B
C
习题:已知,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求证:DE=DF
A
E
F
B
D
C
例1:如图,已知△ABC的∠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求证:AD是∠BAC的角平分线。
(2)请你用尺规做出钝 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的三边的垂直 平分线,再观察是 否交于一点。来自首先,我从性质1出发。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A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
(1)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BD=CD,AD=AD,
01234
56789
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ACDEFGHI JLMNOPQR STUVWXYZ
你知道吗?中国的汉字也
十分注重对称美。
中目王 申 木呈土 美
3.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美国
澳大利亚
乌拉圭
加拿大
瑞典
挪威
英国
以色列
具有上述的性质,那么,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中线和高
线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猜想)
2、 探究中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做出两底角的平分线,你
会发现图中有那些相等的线段?你能用文字叙述你的结论吗?
(1)例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引导学生分清条件和结论、画图、写出已知、求证。)
想一想
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像上述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
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 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 做对称点。
轴对 称图形
轴对 称
轴对称图形是 一个图形。
轴对称是两个图形 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我们所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是轴对称 图形?
∴△ABC△≌△ACD (SSS)
∴∠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B
D
C
交流:你有其他证法吗?学生通过探索会发现,
(2)做∠BAC的平分线,交BC边于D; (3)过点A做AD⊥BC。
思考:在前面的证明过程中线段AD具有哪些的性质和特征 ?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1 引导探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
2、在直线EF上再任取 两点M、N,MA与 MB、NA与NB的大 小呢?
问题:你能说说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的特
征吗?
例:已知:如图,△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
交于点P。 求证: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操作:
(1)请你通过折叠的方 法找出一个锐角三 角形纸片每条边的 垂直平分线,观察 这三条垂直平分线, 你发现了什么?
线段、角、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正方形、菱
形、圆、椭圆等
想一想:圆有几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直线
找一找:
有的图形的对称轴这么多哇!
以后找对称轴我可得好好想想呀!
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 是,有几条对称轴?
6条
12条
2条
1条
想一想:0-9十个数字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做一做: 你能利用轴对称知识
为校运动会设计一个会 徽吗?
下面介绍用尺规作图,
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做法:
1、分别以点A、B为圆
心,大于
1 2
AB长为
半径(为什么?)画
弧交于点E、F。
2、过点E、F做直线。
则直线EF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操作:
1、请用圆规丈量,比 较EA与EB的大小, FA与FB的大小。
证明:过点P作 PMOA,PNOB , 垂足分别为M、N 因OC是角平分线, PMOA,PNOB , 故PM=PN 由PD=PE,PM=PN,
得 R t P M D R t P N E
M D P N E P 则 P E O M D P 而 M D P P D O 1 8 0 P D O P E O 1 8 0
对于这部分的处理我借助了多媒体。我 把它定位四个部分 :
1、赏轴对称 2、识轴对称 3、辨轴对称 4、做轴对称
自然界物体
北京天坛祈年殿
中外建筑
北京故宫
美国白宫
欧洲风情
艾 菲 尔 铁 塔
剪纸艺术
车标设计
交通标志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1)它们都是对称的。 (2)它们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证明:过点D作DM⊥AB,DH⊥BC, DN⊥AC,垂足为M、H、N。 ∵BD平分∠CBM 且DM⊥AB,DH⊥BC, ∴DM=DH 同理可证:DN=DH ∴DM=DN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
例2 如图1,OC平分,P是OC上一点,D是OA上一点,E是OB上 一点,且PD=PE,求证: P D O P E O 1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