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表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表闵氏评价法是香港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1987年在罗氏等级评分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它包括闵氏多因素评价法和闵氏关键因素评价法。
多因素评估法因素与子因素组成三、财务环境资本与利润外调,对外汇价,集资与借款的可能性四、市场环境市场规模,分销网点,营销的辅助机构,地理位置五、基础设施国际通讯设备,交通与运输,外部经济六、技术条件科技水平,适合工资的劳动生产力,专业人才的供应七、辅助工业辅助工业的发展水平,辅助工业的配套情况等八、法律制度商法、劳工法、专利法等各项法律制度是否健全,法律是否得到很好的执行九、行政机构效率机构的设置,办事程序,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十、文化环境当地社会是否接纳外资公司及对其信任与合作程度十一、竞争环境当地的竞争对手的强弱,同类产品进口额在当地市场所占份额根据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先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再对各因素作出优、良、中、可、差的判断,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投资环境总分:投资环境总分=式中:W i——第i类因素的权重;a i,b i,c i,d i,e i——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1~55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佳。
(2)闵氏关键因素评价法闵氏关键因素评价法从具体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素作出综合评价,然后按与多因素评价法相同的方法和步骤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打分。
见表2,和表3关键因素评价法关键因素评分表闵氏多因素评分法与关键因素评估法的关系和区别闵氏多因素评价法与闵氏关键因素评价法互为补充,运用闵氏评价法既可以得到对投资环境的部体性评估结论,又能得到具体投资项目的专门评估评论,从而实现了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结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闵氏多因素评分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的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它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
新加坡绿建评价标准
14
3.1
10
3.2
6
3.3
9
3.4
公共交通 促进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使用,以减少个人车辆的使用,应提供离最近地铁或 轻轨的道路。
3.5
制冷剂 通过减少臭氧消耗物质和温室气体的释放,减少对臭氧层的潜在破坏和全球变 暖。 (a)使用臭氧消耗潜能值为0的制冷剂或全球变暖潜能值小于100的制冷剂(1分) (b)在有制冷剂或其他包含制冷剂设备的房屋内安装制冷剂泄漏检测设备(1分)
27
A 1.1 -1.2 绿建评分总计(假设90%区域为空调覆盖) 适用于非空调区域(非空调区域≥10%的楼面面积)
建筑外墙 - 设计/热力参数 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提升外墙的热力学表现 (a)最优建筑朝向以减少冬季热损失,并减少夏季的能量获得。 得分=10-0.2*(建筑朝向和最优朝向之间的角度)(最多12分) (b)(i) 减少东/西/北朝向窗户。 得分= 10-0.1*(东/西/北幕墙平均WWR的百分比) (b)(ii) 有效的西侧窗遮阳,遮阳面至少30%(适用于HSWW和HSCW区域) 得分=0.1*(有遮阳设施的西侧窗户区域占整个西侧墙面区域的比分比) (i)(ii)总分12分 (c) 更好的外墙和窗的热透射率(U值) 得分=0.04*(U值比基准少的外墙和窗占总墙面区域的百分比)(5分) 基准:在GB 50189或DB或DB中说明了墙,窗和屋顶的U值 (d) 更好的屋顶热透射率 每减少0.1 W/m2K得2分(最多5分) 基准:屋顶U值在GB50189或DB中可见
2
5.1
7
高影响项目 2分 中影响项目 1分 低影响项目 0.5分
总分
157
N:非得分 D:可能得分 Y:确认得分 NO.
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节能类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为了便于按照错踪复杂的环境分析结果对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价,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等级尺度法等级尺度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①资本抽回自由程度:②外商股权比例:③货币稳定性:④对外商的管理制度;⑤政治稳定性:⑥关锐保护;⑦资金供应能力;⑧通货膨胀率等八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划分为4。
7种情况,再视每个方面的权重大小,定出分类标准,最好的评分分别为12,14,20分,最差的评分分别为0,2,4分。
评估投资环境时,先按各种情况分别计分,再将得分累计起来,分数越高,投资环境越好.这种评价方法主要考核的是东道国对外资的优惠条件及吸引外资的能力,并没有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具体环境条件,因而其应用范围有相当的局限性.(2)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大学闵建蜀教授提出的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实际上是两个前后关联的评估方法。
①多因素评估法多因素评估法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如下11类.每类又分解为下示若干子因素.◇政治环境:包括政治稳定性、国有化可能性、外资政策;◇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财务环境.包括资本与利润外调、汇价、融资可能性:◇市场环境。
包括市场规模、分销网点、营销辅助机构、地理位置:◇基础设旖。
包括通讯设备、交通运输;◇技术条件。
包括科技水平、劳动力、专业人才:◇辅助工业。
包括发展水平和配套情况:◇法律环境.包括法律完备性、执法公正性、法制稳定性:◇行政效率。
包括机构、效率、素质;◇文化环境.包括信任与合作、社会风俗:◇竞争环境。
包括竞争对手状况、市场占有额。
在实旆评价时,首先由各位专家独立地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并据此对该类因素的优劣等级,按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作出综合判断。
再统计计算出该项目获得各等级的百分比,确定各类因素的权重系数。
代入下式,便可求得该项目的投资环境总分。
2024年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方案和评估标准
2024年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方案和评估标准____年新加坡投资移民方案和评估标准导语:新加坡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国家,拥有优秀的经济、政治和教育环境。
因此,成为新加坡的投资移民是许多外国人的梦想。
然而,对于新加坡的投资移民来说,仍然需满足一系列的资格评估标准。
本文将介绍____年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方案和评估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一、____年新加坡投资移民方案概述新加坡政府实施的投资移民方案旨在吸引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家来新加坡投资,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福利和支持。
根据____年的新加坡投资移民方案,外国人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来申请投资移民,分别是《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简称GIP)和《全球技术创业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简称GEP)。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案。
1. 全球投资者计划(GIP)全球投资者计划是新加坡的主要投资移民方案,旨在吸引高净值的国际投资者来新加坡投资。
根据这个方案,申请人需要在指定领域进行投资,并满足一系列的资格评估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1)投资金额:申请人需要投资至少200万新加坡元(SGD)在新加坡的企业或基金中。
投资款项可以是现金、有效证券、合格的债券或新加坡私募股本基金等。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在新加坡的企业中拥有至少30%的股权。
(2)商业背景:申请人必须具备成功管理的商业背景,并且至少在过去3年拥有3个财政年度的年度收入。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交他们的商业计划和投资情况。
(3)新加坡企业的就业和贡献:申请人需要在新加坡投资的企业中创造就业机会,包括雇佣至少5名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确保他们的业务运营符合新加坡的法律和规定,并且对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4)资金来源: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资金来源证明,并证明这些资金是合法的,并没有违反反洗钱法或其他法律和规定。
2. 全球技术创业者计划(GEP)全球技术创业者计划是新加坡的另一项投资移民方案,旨在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全球技术创业者来新加坡创业。
2014年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吸引外资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3年,新加坡吸收外资流量为637.7亿美元;截止2013年底,新加坡吸引外资存量为8376亿美元。
新加坡对华投资:据中方统计,2013年新加坡在华直接投资731项,实际投资72.29亿美元,分别增长4.73%和14.65%,新加坡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仅次于香港。
截止2013年年底,新加坡累计在华直接投资20962项,实际投资额累计664.9亿美元,为中国的第五大外资来源地。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中国对新投资: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当年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流量20.33亿美元。
截止2013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147.51亿美元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马六甲出入口、赤道以北约137公里处。
土地面积714.3平方公里,由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
新加坡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
目前已经填出了100多平方公里的新土地。
新加坡属于东八时区,没有夏令时,与北京没有时差。
2、自然资源资源比较匮乏,主要工业原料、生活必需品需进口。
岛上保留有部分原生植物群。
3、气候条件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一年四季气温无明显变化,年平均温度在23—25摄氏度之间。
降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3月为雨季,受潮湿的季风影响,雨水较多,每天平均相对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
4、人口分布总人口539.92万(2013年6月),其中居民384.48万(包括331.35万公民和53.12万永久居民),非本地居民155.44万。
总人口增长率1.6%,人口密度7540人/平方千米,65岁以上人口占11.7%。
居民中,华族占74.2%,马来族占13.3%,印度族占9.1%,其他种族占3.3%。
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国际投资环境分析新加坡
11
“冷”“热”比较分析
◆ 政治长期稳定——“热”环境 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至今一直 保持执政党地位。40年来,人民行动党制 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方针,大力发展 各项基础设施,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 条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 精干。人民行动党所显示出来的绝对政治 优势,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政治稳定。
14
文化一元化————“冷”环境
◆ 种族:华人最多占75.6%,马来人占13.6%次之, 印度人占8.7%,其它人种2.1%。
◆ 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 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兴都 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15
法令障碍较少——“热”环境
◆ 法律架构完备,执法严厉,人民一般均极具守法 精神,其商业习惯与先进国家无异,重视合约之 履行。
◆ 分析因素:政治稳定性 市场机会 经济发展和成就 文化一元化 法令障碍 实质障碍 地理及文化差距
4
◆ 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越热,投资者越倾向于在该国 投资。前四种因素的程度高称为“热”环境,后 三种因素程度高称为“冷”环境。
◆ 评价:侧重于对东道国客观因素的考察,而对一 些微观因素缺乏评估与分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 合理。
◆ 主要内容—— 以冷热环境分析法评估新加坡国际市场投
资环境
1
影响国际投资环境的因素 自然 政治
国际投资环境 经济 法律 社会
2
冷热比较法——分析新加坡投资环境
◆ 介绍冷热比较法 ◆ 实证分析 新加坡国际投资环境
3
(1)冷热比较法
◆ 内容: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 价方法。
12
市场机会上升————“热”环境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一)国际投资(二)公共投资(三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一)国际投资(二)公共投资(三)私人投资二、填空题(一)比较成功的投资,应该是产出量大于投入量及其应得到的()之和。
(二)广义的国际投资包括()等内容。
(三)国际投资以资本的特性区分界限,可分为()和()。
(四)国际投资学研究对象是()。
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一)投资的本质在于()。
A.承担风险 B、社会效用 C.资本增值 D.确定(二)国际投资中的长期投资是指()年以上的投资。
A.三年B.八年C.一年 D、.五年(三)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是()。
A.两个相同的概念 B、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C.相互包含交叉的两个概念 D、无法严格区分的两个概念(四)经济学家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把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分为()。
A.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 B、经常项目和非经常项目c.顺差项目和逆差项目 D、贸易项目和劳务项目(五)经济性质的投资()。
A.其本质在于获利性 B、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可以是法人C.其风险与利润成正 D、其客体可以是有形资产,可以是无形资产(六)广义的国际投资包括()。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证券投资C.中长期国际贷款 D、国际灵活投资(七)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国际投资的跨国性 B、国际投资的政府性C.国际投资的风险性更大 D、国际投资所体现的民族性(八)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A.国际直接投资能够有效控制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不能B.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拥有所投资企业的10%的投票权,而国际间接投资的投资者只掌握低于10%的表决权C.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来得复杂D.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要大于国际间接投资(九)()都属于公共投资。
A.某国政府投资为第二国兴建机场B.某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到某一国家兴办合资企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某国贷款以开发该国的矿业资源D.香港某共同基金投资中国股票市场(十)短期资本流动包括以下内容()A.暂时周转用的相互借贷 B、.国际存款C.六个月内到期的汇票 D、二年期企业债券四、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一)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基本区分在于它们的投资对象不同。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评估标准和流程(最新)
【篇一】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评估标准和流程一、申请评估标准a)申请人必须拥有至少三年的创业经历,并提交公司最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b)如果公司属于房地产或者建筑相关行业,该公司最近一年的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两亿元新币,并且最近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两亿元新币。
如果公司属于其它行业,该公司最近一年的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五千万元新币,并且最近三年的年均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五千万元新币。
申请人必须以营业额的公司作为申报投资计划的主公司。
也可以提交所拥有的其它公司的相关资料以达到营业额的最低要求。
c)如果公司属于私人所有,必须持有至少30%的股权。
在该公司的职责范围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作为审批的考虑因素。
二、新加坡投资移民申请流程第一步,递交全套申请文件以及申请费用5,650新币到EDB;第二步,获得EDB的签收函;第三步:获得EDB的补料信并递交补料;第四步,获得EDB的面试通知并参加面试;第五步,获得原则性批复,安排投资事宜;第六步,获得股权证明;第七步,获得最终批复;第八步,办理登陆手续,体检+身份证。
三、新加坡投资移民面试贴士1.面试时长:一般在半个小时,有的客户会延长至一个小时2.面试地点:新加坡桥北路250号莱佛士城大厦新加坡179101邮区3.参加人员:主申请人4.面试语言:中文进行5.面试礼仪:1)服装:请在面试时着正装(衬衣、西装、领带)。
2)礼仪:如有抽烟习惯,请客户自备糖果;如客户有临时的呼吸道不适,请自备纸巾。
另外新加坡有室内空调的地方不允许抽烟。
3)名片:需出示名片。
6.面试的时候申请人一定要主导面试过程。
【篇二】扩展阅读: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要求新加坡投资移民政策可分为两个移民计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投资计划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投资计划。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投资计划申请条件:1、申请人必须是企业股东身份2、申请人必须拥有企业时间超过3年以上3、申请人所持有股权不少于10%投资要求:投资者至少投资250万元新币在新加坡政府批准投资的基金5年时间。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分析报告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分析报告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国别(地区)环境指数(GIEI)》显示,新加坡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国(地区)环境指数首位。
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流量为15.19亿美元。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存量123.83亿美元。
据新方统计,至2013年4月,有超过7000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新加坡已成为中企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被称为中企海外发展的“桥头堡”。
开放的投资环境开放自由是新加坡投资环境的代名词。
新加坡某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M表示,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吸引亚洲以及全球企业赴新投资,鼓励和欢迎各个行业的外资,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企业。
据介绍,目前,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主要从事于贸易、服务以及制造业。
中资企业依托新加坡扬帆海外,可以以新加坡作为国际贸易平台,从而享受到新加坡开放自由的贸易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各项税务优惠;也可将新加坡作为区域总部,由于新加坡拥有多项投资保障协定和避免双重课税协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的公司可享有税务优势和投资公平待遇。
到新加坡投资的个人或者公司,可以选择成立子公司、分公司、合伙企业以及代表处等。
M告诉记者,在新加坡设立公司需经过核准拟注册公司的名称、根据公司名称准备注册文件、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提交材料三道程序。
在新加坡,有多家专业机构提供注册公司服务,它们须在公司注册前对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
如果在新加坡设立代表处,须获得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批准。
目前,新加坡公司法对公司的经营范围没有限制,但在船舶加油、进口生鲜肉食等特定的行业及领域,公司在开始注册前须向有关机构申请经营许可证。
便利的上市条件新加坡交易所分为主板和凯利板,其中,凯利板类似于中国的创业板,面向处于成长阶段、盈利规模较小的企业。
M介绍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主板上市,须连续3年营业记录,上一个财政年度必须有盈利,发行时基于发行价市值不低于1.5亿新币;或,上一个财政年度必须有营业收入,发行时市值不低于3亿新币;抑或,连续3年营业记录,上一个财政年度的合并税前利润至少高于3000万新币。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评估标准(最新)
新加坡投资移民的评估标准据新加坡政府有关规定,外国人投资250万元新币,可直接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该计划主要针对外国企业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新加坡投资。
投资者必须先注册有限公司,然后呈交投资计划书和有关文件。
资金以存款方式存在新加坡政府,投资项目至少须经营5年。
该移民方式包含两种方案:A.投资至少250万元新币于一支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基金。
B.在新加坡投资至少250万新币于建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扩充现有商业运营。
GIP对申请人的基本评估标准包括:1.必须拥有至少三年的企业经营经验,并提交所拥有公司最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所持有公司最近一年的营业额必须达到至少5,000万新币,且最近三年的年均营业额也必须达到至少5,000万新币。
3.如果所持有的公司属私人所有,申请人须持有至少30%的股权。
申请人在该公司的职责范围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作为审批的考虑因素。
针对选择方案B的申请人还提出了附加评估标准:1.必须提交未来五年的商业或投资计划书,内容包括招聘计划和年度财务规划。
2.申请人必须在投资之后的五年内达到上述商业或投资计划书中列明的目标。
3.所投资的公司必须属于规定的25个商业领域。
当然该方案的优点十分显著,快速、直接、省心是它的好处。
申请者的配偶及未婚子女(21岁以下)可作为附属申请人同时移民,父母、已婚和超过21岁的子女也可申请为期五年的长期探访准证。
而且申请周期短,6-8个月即可登录新加坡。
但是,对GIP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大量的资金投入及严苛的个人履历将大部分投资者拒之门外。
而且近几年新加坡政府对GIP申请的审核力度也逐年加大,主要体现在对申请人所拥有的企业的综合表现和申请人对新加坡社会的融入和贡献上,这使得很多独立申请人多次被拒。
扩展阅读:新加坡买房移民的优势一、可以使资产保值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以低税赋闻名全球,包括低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二、无移民居住时间要求新加坡不像其他传统移民国家,拥有居民身份之后,要满足相应移民居住要求才能够继续保持身份。
详细主观全面评价SGA环境评估表
详细主观全面评价SGA环境评估表SGA环境评估表是一种用于评估环境可持续性的工具。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SGA环境评估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以便提供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1. 评估内容SGA环境评估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能源使用情况:评估组织或地区的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
- 水资源管理:评估组织或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 废物处理:评估组织或地区的废物产生量和处理方式。
- 空气质量:评估组织或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和相关控制措施。
- 生态系统保护:评估组织或地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情况。
2. 评估方法SGA环境评估表使用量化指标和评分体系,以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可比较。
- 量化指标:根据组织或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化指标来评估各个方面的环境状况。
- 评分体系:为了方便评估结果的比较和综合,采用评分体系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并最终得出综合评分。
3.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进行全面的评估,需要收集并分析与评估内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文件分析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得出评估结果和建议。
4. 评估报告SGA环境评估表生成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评估结果:对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 建议措施:针对评估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 总结和展望: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通过SGA环境评估表的使用,可以帮助组织或地区全面了解其环境可持续性状况,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在评估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3年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方案和评估标准
2023年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方案和评估标准2023年新加坡将继续实施投资移民计划,为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外国投资者提供机会移民至新加坡。
以下将对2023年新加坡投资移民方案和评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投资移民方案1. 投资额度:根据2023年新加坡政府的规定,投资移民的最低要求为2,500,000新加坡元。
2. 投资领域:投资者可以将资金投入至新加坡的不同领域,包括地产业、互联网和科技领域、教育和医疗机构等。
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购买新加坡政府发行的国家债券或其他特定的投资项目。
3. 商业计划:移民申请者需要提交详细的商业计划,说明其投资的目的、方式和预期的经济效益。
4. 投资期限:投资者需要将资金投入至新加坡并保持一定期限,该期限将根据具体投资项目的要求而定。
5. 创业项目:除了传统的投资项目,新加坡也鼓励投资者参与创业项目,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者可以提出自己的创业项目,并通过审核后获得投资移民资格。
二、评估标准1. 投资金额:申请人投资的金额是评估标准的重要因素。
投资金额越大,获得移民资格的机会越高。
2. 商业计划:商业计划的可行性和潜在经济效益也是评估标准的一部分。
申请人的商业计划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
3. 投资经验: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和业绩也是评估标准之一。
新加坡政府希望吸引有丰富经验和成功记录的投资者,以提升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和竞争力。
4. 个人背景:申请人的个人背景也会被考虑。
这包括申请人的个人品德、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
5. 其他条件:除了以上几点,申请人还需满足新加坡政府的其他条件,如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无犯罪记录等。
总结:2023年新加坡投资移民方案和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投资额度、投资领域、商业计划、投资期限和创业项目等方面。
申请人需要投资一定金额,并满足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具备投资经验、良好的个人背景等条件。
这些评估标准的目的是吸引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外国投资者,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
新加坡投资环境
新加坡投資环境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簡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英文: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縮寫MAS;馬來文:Penguasa Kewangan Singapura)是新加坡之中央銀行,成立於1971年,縱觀其職能組合了銀行至財金等諸多金融機能。
自其成立之後,金融業務由政府部門執行並專業管理。
當新加坡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復雜的銀行業務與金融環境的需求迫使國家改革其金融機能,使其能有更多的發展動力與壹致性的金融政策。
因此於1970年,國會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案(MAS法案)”,導致MAS成立於1971年壹月壹日。
該法案付予MAS有權管理所有新加坡的金融、銀行體系與財金方面有關的事務。
MAS也被付予制訂有關於銀行家乃至於政府財政部門的法令,它也被委托提升金融的穩定度;訂定信用與匯兌政策並促使經濟的成長。
然而,不像其它許多中央銀行,諸於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或是英格蘭銀行,MAS並不透過控制利率升降進而影響市場的流動來控管金融。
相反的,它是利用外幣匯兌機制,在新加坡元市場中間進行控管。
在1977年四月,政府決定引進“工業保險”管理,將其並列於MAS的同級架構。
其管理功能依據“工業安全法(1973)”,並於1984年九月轉入MAS體系。
MAS現在掌管許多規則,包括貨幣、銀行體系、保險、安全與每壹個財金部門。
之後於2002年十月壹日,合並了貨幣專員委員會,MAS也承擔有發行貨幣的權責。
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簡介經濟發展局是貿工部隸屬的法定機構,負責策劃和實施商業與投資策略,以加強新加坡作為經商、投資及人才聚集的環球樞紐。
遠景:創造壹個具吸引力的經商、投資和人才聚集的環球樞紐。
使命:使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獲得可持續性增長,為國人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引領商機。
引領商機:我們為投資者和企業作出構想和設計,並提供解決方案以創造價值,藉此吸引更多商機,創造優良的就業機會,增強我國未來的經濟競爭力。
新加坡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对新加坡投资环境的等级评分1. 资本抽回:对资本有限制抽回——6分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
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6%-18%),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适合用于操作离岸业务),实现资产转移(国际化)和保障。
使得企业业务转型,内贸变外贸,获更多税务减免。
新加坡没有外汇及资金流动管制,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入或流出新加坡。
新加坡拥有最先进的资讯科技,新交所已开始应用开放式交易平台,可让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不同的地方实施买卖新交所得股票,将来客户还可将自己的结算及风险分析系统与新加坡中央托收公司直接相连,从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外商股权: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10分(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
高科技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0%、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
但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开展经济活动。
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3.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10分(一)投资准入制度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
制造业中属劳动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
等级尺度法评价新加坡投资环境
等级尺度法评价新加坡投资环境中文摘要: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69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城市岛国,自然资源稀缺。
但在短短三四十年间,新加坡的经济却实现了腾飞,一跃而成为如今亚洲经济的小巨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外资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采用等级尺度法对新加坡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详细分析新加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吸引外资的。
关键词:新加坡投资环境等级尺度法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地区,面积约69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400余万,为一城市岛国。
自然资源较少,但拥有天然的深水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世界第二大繁忙港口。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的经济实现了腾飞,现已从当初贫穷混乱的一个小国发展成亚洲经济的小巨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已成为亚洲新兴的四个工业化国家之一,而且还是连接五大洲与四大洋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电子工业中心及炼油中心。
新加坡经济成就的取得,当然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积极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与亚洲其它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及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乃至与中国相比,外资在新加坡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最为巨大。
纵观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历程,新加坡工业化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外资完成的,而且新加坡促进工业化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鼓励外国投资者的角度制订的,因此可以说,新加坡实现工业化的秘诀就在于引进外资。
吸引外资,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本文拟对新加坡的投资环境进行介绍并予以评价。
下面分别从新加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加坡投资硬环境1.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港,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1986年起,进出新加坡港的船只和吨位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位。
在空运方面,新加坡是东南亚航空转运中心,有两个机场,其中樟宜机场在世界上排第13位。
新加坡的通讯设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100%采用数据网络,1990年即实现了通讯的综合化。
新加坡的投资环境分析
*
*
自然
政治
经济
法律
社会Biblioteka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计
投资环境因素 评分
资本抽回
外商股权 外商的歧视和管制制度 货币稳定性 政治稳定性
12
12 12 20 12
给予关税保护的医院
当地资金可供程度的 近五年通货膨胀率
6
10 12 96
*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法律环境
*
*作为亚洲“四小龙”
之一的新加坡,在 短短的30多年间创 造了举世瞩目的经 济奇迹
*
*
除了天然的深水 港和优越的地理 位置之外,新加 坡自然资源极其 缺乏,某种程度 上讲并不具备发 展经济的必要条 件。
*然而从60年代中期经济腾飞开始,
新加坡经济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8%左右。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很大 程度上是靠外资的作用,1992年, 外来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达 81%,制造业方面的投资89%来 自外资。
*?
*若首钢为获取自然资源与
开拓市场为目的,则新加 坡的投资环境并不适合, 但若为获取信息与融资为 目的,则新加坡为一合适 投资场所,具体适合不适 合须依企业投资动机而定。
有关政策管理方面的规定
*政治环境
*新加坡长期以来是一党
议会制
*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国际
经济,加工业,旅游业
*目前经济概况
*法律环境
*有关政策管理方面的规定
*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
开展经济活动。
*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也不规定外来投
资者必须购买本地生产的原材料或规定生产产品出口 的百分比,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 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新 加坡对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及技术转让也没有限制。 另外,为优化产业结构,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与贸 易发展局、金融管理局及国家科技局一起为外来投资 以及本地企业的经营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如为企业 采用新技术和新技能等给予投资折让、风险资本、 R&D费用免税等。
新加坡PEST投资环境分析
2011-4-6韦小叶新加坡PEST投资环境分析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屿国家,自1965年独立以来,凭借其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已成功转变成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更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着,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Political政治环境新加坡是议会共和制国家,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长期以来坚持一党议会制。
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至今一直保持执政党地位并显示出了绝对的政治优势。
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PAP)执政以来坚持依法治国,为新加坡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对外关系上,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新加坡积极参与东盟事务,把加强东盟内部团结看做是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
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日本、中国、印度、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新加坡己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Economic经济人口环境新加坡经济发展较依赖海外市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亿新元,比上年萎缩%。
但2010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同比增长了%,显示其已从2009年的衰退中强力回弹。
新加坡是中国友好邻邦,中新两国地缘、文化相近,共同利益广泛。
2010年是中新两国建交20周年。
2009年1月1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各国出口环境的情况下,2009年中新双边贸易额同比仅下降%,达到亿美元,是1990年两国建交时的17倍,明显好于全球贸易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加坡投资环境的等级评分
1. 资本抽回:对资本有限制抽回——6分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
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6%-18%),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适合用于操作离岸业务),实现资产转移(国际化)和保障。
使得企业业务转型,内贸变外贸,获更多税务减免。
新加坡没有外汇及资金流动管制,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入或流出新加坡。
新加坡拥有最先进的资讯科技,新交所已开始应用开放式交易平台,可让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不同的地方实施买卖新交所得股票,将来客户还可将自己的结算及风险分析系统与新加坡中央托收公司直接相连,从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外商股权: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10分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
高科技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0%、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
但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开展经济活动。
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3.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10分
(一)投资准入制度
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
制造业中属劳动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
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对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
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
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员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
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使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
4. 货币稳定性:完全自由兑换——20分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自由兑换货币的国家,其中就包含新加坡元。
新加坡已经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从1991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近20年,该汇率制度维持了新元名义有效率的基本稳定,为新加坡实现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为新加坡的经
济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加坡汇率稳定。
自1981年以来,新元名义有效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首先,新元名义有效率波动性(汇率变动的标准差来衡量)明显减弱。
1981—2000年,新元名义有效率的标准差为1.48%,远低于美元的3.52%和日元的4.16%。
新元对主要国际货币的双边汇率波动性也在减弱。
同期,新元对美元汇率的月度标准差为1.58%,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月度标准差分别为3.01%和2.92%。
其次,由于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储蓄率大幅提高,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
从1980年底到2000年上半年,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74%,使新元汇率基本保持在均衡水平上。
5.政治稳定性:长期稳定——12分
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精干。
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
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新加坡已同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的吸引力。
6.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给予相当保护但以新工业为主——6分
新加坡是地处亚洲主要海运航线交点的自由港,考虑到货物集散贸易的需求,它对进口实行开放政策。
(1)大约95%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入,自由少数保护性关税。
对酒类、烟草(含卷烟)、糖制品和冰箱实行特别关税率政策。
关税率一般较低,货物的从价税关税率为5%,除汽车,其税率为45%。
(2)新加坡没有海关附加费用,但要征收3%的货物与服务的进口税,该税是按纳税价值而征收的。
(3)另外,对来自阿尔巴尼亚、老挝、蒙古、越南等极少数受许可证约束的国家的货物,新加坡海关征收进口货物到岸价格0.5%的税收。
(4)作为东盟成员国为通过特惠贸易协议实现贸易自由化形成共识,在暴扣长期数量契约、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关税特惠的延长、在特惠基础上的逐渐取消非关税壁垒和两个成员国间达成一致的措施等方面实行特惠贸易政策。
(5)新加坡目前共有2个特区,即裕廊工业区和肯特岗科学技术园区,提供了各种方便和优待,以鼓励国内外投资者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7.当地资金的可用程度: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公开的交易所——10分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亚洲仅次东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亚洲的主要金融中心之一。
到2001年,在新加坡所上市的公式已有469家,其中外国公司98家(占19.8%),总市值已超过3000亿新元,参与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基金总额有2762亿新元,截至2004年底,新加坡的GDP组成中,已有11.3%来自金融业。
新加坡更是全球第四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每
日交易量达1530亿美元,仅次英国、美国及日本之后。
新加坡当地资本相当丰厚,除了淡马锡手上的1030亿新元外,还有另外三笔家当共折合约2721亿美元,新加坡公民和常住居民自有350万多人,即每人不计自己的积蓄,家底便有7.77万美元——63万人民币。
据统计,2006年新加坡从外国投资项目中获得的附加值总额为134亿新元,制造业总投资为88亿新元,服务业总投资为28亿新元。
近年来,新加坡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有重点地吸引外国投资,取得显著成效,每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一直与中国、中国香港一道名列亚洲前三位。
8.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1%-3%——12分
自从1981年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以来,新加坡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年度波动保持在4%以内,除个别年份外,物价的波动实际上控制在2%以内,物价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
新加坡的消费物价指数走势与经合组织(OECD)国家基本一致,并低于后来的变化水平。
1981-1997年,新加坡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比同期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
2006-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
2006年的通胀率为1.0%
2007年的通胀率为2.1%
2008年的通胀率为6.5%
2009年的通胀率为0.6%
2010年的通胀率为2.8%
加权平均后,新加坡的通货膨胀率为:2.6%
治稳定,社会治安好,犯罪率低,信誉卓著,是发达国家中投资环境最安全的国家。
新加坡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又有世界四大的外汇市场。
同时它还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服务业也非常发达,拥有世界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和高度自动化的港口。
新加坡虽算不得贸易大国,但它算得上贸易强国,同时也是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中转地。
新加坡在全球拥有良好的商务关系,因而众多外国企业都愿意选择新加坡作为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起点和开拓世界市场的大“跳板”。
今天我们也通过罗氏等级评分法对其投资环境进行客观而详尽的评估,其最终得分为84分,可以有利的说明,新加坡具有极佳的投资环境,深受广大理智投资者得追捧和喜欢是有充分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