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密度与社会生活》—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1(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1(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1.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克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最好选用()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C.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10ml 的量筒2.一金属块,用天平称得它的质量是40.5g,这个金属块的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液面的变化如图所示,这个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大?3.下列关于常见液体密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鲜橘原汁的密度比酒精小 B.食油的密度比水大 C.酱油的密度比水大 D.煤油的密度比酒精大4.有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有若干,现在天平左端放5个甲球,右盘中放4个乙球,若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5∶4 B.4∶5 C.1∶1 D.无法判断5.“鲁花”牌食用油,其瓶上标有“2kg/2184mL”字样。

则该油密度为多大?6.某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试分析密度在什么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只写出分析过程即可)。

【自学探究】1、测量形状不规则小固体密度时,要用量筒测它的体积,量筒中的水应当适量,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_和_______。

2、制造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的材料,制造风扇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_的材料(填“较小”或“较大”)。

3、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16g,体积是8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这种金属是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考纲要求: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10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20--121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10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1、风的形成: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根据公式。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而上升(密度小于空气上升,密度大于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知识点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1、水遇冷会结成冰,的水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解:1Kg 水的体积,由于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1Kg冰的体积为,通过比较结果,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冷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冷的规律。

知识点三:密度与物质鉴别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做的吗?2、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导学案标题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时1教具导学案、多媒体教法讲授、问答、讨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反常膨胀。

一、密度与温度1、根据密度公式,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密度。

2、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而。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一定质量的气体、固体、液体一般都是:温度升高,体积,密度;温度降低,体积,密度。

大多数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4、在常见的物质中,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5、水的反常膨胀:一定质量的水,体积与温度的图像和密度与温度的图像。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密度。

(正常膨胀)温度0至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密度。

(反常膨胀)水在时,密度最大。

水的密度先。

二、密度与生活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如确定矿藏的种类)2、鉴别牛奶的密度、酒浓度3、用盐水选种4、农场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5、工业选料:汽车、飞机常采用强度、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6、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课堂训练知识点一:1、北方冬天温度降低,水管遇冷,体积;而水遇冷结冰,体积,所以水管“冻”裂。

2、点燃的酒精灯使风车附近的空气温度,变小,热空气后,四周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就形成了风,所以风车就转动起来了。

3、(1)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_____ ,体积V_____,根据________,所以密度ρ_____。

(2)水在0℃—4℃之间的反常膨胀。

水在4℃时密度最____,体积最_____。

(3)寒冷的冬天,气温-34℃,深湖的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上表面的温度____℃。

冰与水接触面的温度____℃。

湖底水的温度______℃。

知识点二:1、有一个实心铅球,质量是330g,体积是30cm3。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3.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3.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3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1、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2、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学习难点:1、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在预习了密度与社会生活后用10分钟时间完成。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实验、启发归纳法知识准备: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教材辅读:预习自测: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质疑探究一、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六章-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六章-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课堂导学:课前预习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我们通过对前面学习知道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冰的密度上0.9×103kg/m3,那么大家来计算一下1kg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面的知识点来解释为什么冬天自来水管会冬裂?2、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课内探究(一)密度与温度1、问题思考: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2、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3、我来归纳: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在冷藏室的气球体积,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体积。

由于密度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

4、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5、我来归纳: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

可见,温度(“能”或“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和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6、讨论一下吧: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 ,密度变 而上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一、目标导学:1、通过看书自学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通过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密度与温度、物质鉴别的关系。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能用语言描述)密度与温度、鉴别物质的关系。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 120--121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学生展示1)、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而,而周围温度的气体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降低,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3)、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4)、密度相关的计算:(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学习活动2:交流讨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学生展示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二)通过实验、图像、计算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活动1:实验探究理解气体的热胀冷缩。

①、在室温下吹鼓两个相同的气球,观察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的变化。

②、观察纸风车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的转动,理解风的形成。

学生展示通过气体的热胀冷缩,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学习活动2:观察图像,认识水的反常膨胀。

学生展示理解4℃水的密度最大,及其意义。

学习活动3: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展示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应用?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P121例题:鉴别铅球是否是用铅制造的。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课题】 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一章第5节 P21—P25)【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重点】密度的实际应用。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

【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2、活动建议:【中考要求】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中考分析】主要考查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主要以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考点解读】密度公式的应用【教法与学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由此引导学生分析风的形成等生活现象;通过示例训练和分析讨论学习密度公式的应用,解决物质的鉴别和空心、实心的判断等问题。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器材】多媒体课件、酒精灯、风车、火柴。

【过程】一、激趣导课,引入课题(引)1、情景激趣: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体积虽大,可质量却小,它的材料有什么特点?假如你是地质工作者,你如何去估测矿山、油田的储量(质量多少)?2、引入课题:“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二、实验探究,实现目标(学)1、风的形成(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总结温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1)目标: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学法:实验讨论法(3)过程:A、引入:播放龙卷风的资料片,提出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B、实验探究:做课本实验,通过风车转动分析温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

C、阅读与讨论:分析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由公式可知,一定质量的空气,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密度会。

因此,热空气会,周围的冷空气会,从而形成风。

(4)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低,密度变大。

(5)检测:将冰棒从冰箱中取出,你会发现冰棒周围出现一团“白气”,仔细观察,白气会(“上升”或“下降”),这是因为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后密度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班级小组姓名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重点难点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1、情境导入:大家知道为什么做饭的时候油总是飘在水面上吗?还知道为什么汽油着火的时候不能用水浇灭吗?对,这些问题都和密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多跟密度有关的生活知识。

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约6-8min 自主学习教材第120~123页并完成以下内容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我成长达标应用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视频导入】观看龙卷风视频学习内容:密度与社会生活阅读课本P120至P122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水的反常膨胀特点。

【自学检测】1.物体通常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大。

气体(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2.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________,密度变________,水在________时密度最大。

3.课本上完成P123第2题。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大小适当的薄塑料袋,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有条件利用孔明灯演示)2.观看飓风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变大,密度减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装满水的水壶在水快烧开时,为什么总有一些水会溢出来?分析: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考虑汽化),水的温度在升高,水的质量(m)不变,水溢出来了说明水的体积(V)在变大,根据公式ρ=m/v可知随着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密度(ρ)在减小。

由上面的一些现象可以得出: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4.(水管胀破图片)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输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怎样防止水管破裂?(结合自学检测第3题:等质量的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计算过程分析)二、密度与物质鉴别1.你能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怎样做?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么?2.出示题目: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ρ铁=7.9g/cm3)读题后讨论:①2.2kg指的是哪部分物质质量?0.4×10-3m3是哪部分物质的体积?②在不破坏铁球的前提下,如何鉴别铁球是不是空心?你能想出哪几种办法?3.密度的特殊用途——根据需要选取材料铅可用作鱼网的网坠,铸铁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机的压铁等,因为它们的密度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导学案: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体的密度是什么。

2.掌握计算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3.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计算密度的方法和公式。

2.准备笔记本和笔。

三、新知引入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2. 密度与物体的浮沉•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3. 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定交通规则:根据不同车辆的密度来规划道路交通。

–设计建筑物:通过计算材料的密度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确定饮料的糖度:通过测量饮料中溶解的糖的密度来判断其甜度。

四、学习任务1. 密度的计算根据所给的物体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示例题:某物体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100cm³,求其密度。

解答: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将所给的数值代入公式中,则有ρ = 200g / 100cm³ = 2g/cm³。

2. 密度与浮沉实验实验步骤:1.将两个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一个容器中。

2.将液体(如水)倒入容器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实验记录:•物体1的密度:1g/cm³•物体2的密度:2g/cm³•液体的密度:1.5g/cm³根据实验记录,判断物体1和物体2会分别是浮起还是下沉。

3. 密度与社会生活实例分析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社会生活场景,分析该场景中密度的应用。

实例:交通规划中的密度问题•场景描述:某市的交通拥堵严重,需要制定交通规划以缓解拥堵问题。

•问题分析: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不同车辆的密度,以确保相对平稳的车流和交通效率。

•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车辆的密度,通过设立不同的车道和限制流量等措施,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提高交通效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型:新授课设计:欧阳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20 页至 122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解读目标3分钟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了解水的热缩冷胀的性质;3、会运用密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重点、难点: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应用;中考考点: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二、夯实基础 12分钟阅读教材120页,“密度与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风是怎么形成的?从风的形成角度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的变化情况。

2、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冷破?是不是所有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阅读教材121页“密度与物质鉴别”回答下列问题3、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方面涉及到了密度的相关知识?三、能力提升 15分钟1、某金属板长1m,宽50cm,厚8mm,测得其质量是35.6kg,问这是什么金属?(难度:★★★)2、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有什么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铁=7.9×103kg/m3)(难度:★★★★)3、一空瓶质量是200克,装满水后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克,将瓶中水倒出,先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是1090克,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1490克,求瓶内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可能是什么金属?(难度:★★★★★)记住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水:1×103kg/m3冰:0.9×103kg/m3空气:1.29kg/m3铝:2.7×103kg/m3铁:7.9×103kg/m3铜:8.9×103kg/m3水银:13.6×103kg/m3四、总结梳理 5分钟 密度与温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水的密度与温度变化的规律: 原理: 密度与物质鉴别 铝: 常见物质的密度 铁: 铜: 五、过关检测 10分钟 1、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相比较, 的质量较大;质量相等的铁和铝比较,_______的体积较大;质量相等的两实心金属球相比较,体积大的球的密度较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配套学案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习难点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一、自主学习 预习交流1.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可以根据物质的一些特性来鉴别?2.有一座巨型雕塑,如何测量出它的质量呢?3.有一个齿轮,如何求出其体积呢?二、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1.密度与温度(1)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由于V m =ρ,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 。

① 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原因为 。

②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

(2)风的形成风就是空气的流动,它是 这就形成了风。

(3)特例:水的反常膨胀① 的水密度最大。

高于4 ℃时,水跟其他物体一样,是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0~4 ℃之间,水是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 的水密度最大。

②水凝固成冰时,密度 ,体积 。

2.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种物质,特别是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又是不相同的,所以可以用密度进行 。

三、达标测试 效果反馈1.(2012·鞍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adbc B.bcad C.abdc D.abcd2.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3.小明为鉴别妈妈所戴的金戒指的真伪,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质量和体积时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出戒指的质量是____g,密度是_____kg/m3,由此可判断这枚戒指_____(填“是”或“不是”)纯金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导学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2.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可以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反之,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学习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1.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蜡烛、天平、量筒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通常情况下,一般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除外,水具有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 知识点3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物质鉴别二、密度与温度关系1、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 膨胀后,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导学案一、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将天平放在。

2、调:将游码移至;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

(左偏调,右偏调。

)3、测:物码,必须用_____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

4、读:m=+。

5、收砝码时,由小到大用镊子直接提取。

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固体的体积?(1)给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用细线栓住物体,放入量筒中完全沉没记下此时的体积V2。

(3)则物体的体积为V=。

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操作员:探究活动一:实验记录表:探究活动二:1、烛焰的现象:风车的现象:分析原因:蜡烛上方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热空气向运动,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燃烟向(“上”或“下”)走。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何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3、能灵活运用P=ni/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7.8X10,千克/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X103千克/米\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木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密度与温度一演示课木实验6. 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 降低时,体积,密度 o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1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杏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C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P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3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笆时是最大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3、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复习提问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6、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

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6.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①了解密度的特性。

②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③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相关链接知识复习:(每小格3分,共39分)
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同种物质的
密度一般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其大小与质量、体积都______关。

2.因为物体一般会热_____冷_____,所以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但固体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小,计算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会随着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3. 常温常压下,ρ水= ;这表示。

水结冰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4℃以上时,水正常热胀冷缩,4℃以下时,水就反常了,反而热缩冷胀,所以______℃的水密度最大。

二、阅读课文P120页第1-4段,完成以下练习:(每小格3分,共15分)
4.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

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 密度
B. 温度
C. 质量
D. 内能
6. 由右图可知:ρ甲和ρ乙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_ρ乙,
ρ甲= ,甲物质可能是。

7. 一块100cm3的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ρ冰=0.9g/cm3)( 5分 )
三、阅读课文P121页“密度与物质鉴别”,完成以下练习:
8. 有一种1角硬币看起来好像是铝制的。

小明通过实验测得1枚这种硬币的质量是1.8g,
体积为0.6cm3,请计算说明它是铝制的吗?(ρ铝=2.7g/cm3)(6分)
9. 一个体积是30cm3 的铜球, 质量是89g,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铜=8.9g/cm3)(6分)
四、阅读课文P122页“STS”,完成以下练习:(每小格3分,共24分)
10. 20世纪,人们把、、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其中又是这三大支柱的基础。

11.制造航天器需要用密度硬度的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合
成材料等,因为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它们的质量.
12.电影中常有房屋倒塌将演员压在下面的特技镜头,这些房屋道具是( )
A. 用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B. 用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制成的
C. 用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D. 用密度与实物差不多材料制成的
13.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
材料,其密度仅0.16kg/m3,则体积为2m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kg?( 5分 )
我的问题反馈:
自学提纲6.4《密度与社会生活》答案
1.不同相同无
2. 胀缩减小状态
3. 1×103kg/m3每1m3的水,质量是103kg 不变变大变小 4
4. B解析:本题考查压强、质量以及密度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没有质量损失,故质量不变;
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所处的高度越来越高,外界气压越来越小,气球内部压强
逐渐高于外界,为了达到平衡,气球体积会不断变大,因此密度减小。

故选B。

5.C
6. > 1g/cm3 水
7.解:m水=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 =90g V水=m水/ρ水=90g÷1g/cm3 =90cm3
8.解:ρ=m/V =1.8g÷0.6cm3 =3g/cm3ρ铝=2.7g/cm3 ρ>ρ铝不是铝制的
9.解:ρ=m/V =89g÷30cm3 ≈2.97g/cm3ρ<ρ铜所以应该是空心的
8,9两题都还有两种解题方法,即可以比质量,也可以比体积。

10. 信息能源材料材料 11. 低大小
12.C解析:根据密度的公式,只有密度小的材料在体积相同的情況下,其质量オ会比较小,
这样才不会对演员构成太大的危险;电影的拍摄要保证演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尽
量不会采用真的危险的物体压在演员身上的房屋在同体积的情况下,如果密度越
大,其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就会越危险,因此,采用的材料应该密度比较小才行.13.解:m=ρV =0.16kg/m3×2m3 =0.32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