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
地理整体性原理
地理整体性原理
地理整体性原理是指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地理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这一原理是地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地理整体性原理的核心概念是地理要素之间不存在完全的孤立性,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例如,地球上的地壳、大气、水体以及生物等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的地壳运动造成地质灾害,而地球的大气环流对气候和天气产生影响。
水体的循环与地球的气候密切相关,而生物的分布受限于地理环境的条件。
此外,地理整体性原理还包括地理要素之间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地球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并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而是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气候带等地理要素的分布都与地球的构造、地球自转等因素有关。
地理整体性原理的认识对于研究和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为地理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第25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25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相关案例,理解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
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比,说明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A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B表示植被等生物对气候的影响;C表示流水对地貌的影响;D表示植被破坏(保护)使土壤肥力下降(保持水土)。
2.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具体作用(1)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3)改善岩石圈,促进土壤形成;(4)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
(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
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各个要素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巩固他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要求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调查、研究等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扎实地掌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知识。同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3.强调自然环境整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作业包括对自然环境整体性概念的总结、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人性化的语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我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展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并理解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下列叙述中,属于 P 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 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从而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性。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右上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 3000 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
答 1~2 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a 坡是向阳坡,b 坡是迎风坡
C. b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 b 坡是向阳坡,a 坡是迎风坡
5
太平洋东西两岸 易出现旱涝灾害
南太平洋东岸 降水增多,西岸 降水减少
南太平洋东岸 水温上升,西岸 水温下降
东南信风减弱
南赤道暖流减弱
赤道暖流增强
秘鲁渔场鱼类死亡 秘鲁寒流减弱
读下图,回答 1~2 题。
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1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太阳 辐射
影响
热量 水分
决
气候
影
定
响
自然带名字的记忆:同类归纳记忆(植被+“带”)
注意区别:热带雨林:表示植被 热带雨林带:表示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表示气候类型
900
植被 土壤
Hale Waihona Puke 陆 地 自 然 带900
700 60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案例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案例分析作者:王文林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6期【内容摘要】每个地理要素都有它自身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但所有的变化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引的,每个单个的地理要素的变化都能引起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关键词】地理;环境;整体性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案例分析绿水青山是多么美好的字眼。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
因为决定是否成为绿水青山也就是自然环境的因素很多:大气、水、生物、土壤、地形、岩石等,这些因素互相渗透、互相制约而又是互相紧密联系。
它们之间的转换又形成了三大循环:(1)水循环:大气和大气之间的循环;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循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2)生物循环: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循环;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循环;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循环;环境和植物之间的循环;。
(3)岩石圈物质循环:岩浆岩和沉积物之间的循环;岩浆岩和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变质岩到岩浆的转换;岩浆和岩浆岩之间的循环。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又产生了两大功能即: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生产出大量的有机物,平衡功能使自然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
某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要素变化,所以自然环境的演化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使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具有协调性。
案例一:众所周知,西藏的藏羚羊属于稀有动物,国家及世界都成立了相关的保护区进行保护。
史料记载,曾几何时,藏羚羊的数量有百万只之多,然而,现在这种稀有物种却濒临灭绝,这里面有人类大肆捕杀因素但也有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结果。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藏羚羊的数量、存活率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恶劣,它们的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反之,它们也影响着环境,它们的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多,环境就会变坏,所以说要使环境和谐,它们之间必须要达到某种协调。
风沙和沙尘暴是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在我国北方更为突出,“雨土”是中国古籍对沙尘暴最早的记载:“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综述1、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城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学指南)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梳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三大循环简图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根本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主要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性质指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保持环境稳定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自然基础。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 水 土壤
自然地理环境
生物 岩石
地形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组成要素通过大 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 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互联系的整体。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 成分
土壤与 生物
土壤→生物 生物→土壤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①什么是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植物生长过程是通过作用才能生产有机物? 光合作用
大气循环
水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
案例 读P85案例1(以生物为例)
思考:生物循环对大气、水、岩石、土壤、 产 生怎样的影响?
1、改变了大气成分 2、改变了陆地水的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改造岩石圈,促使土壤的形成 4、改变地球面貌,形成地理环境
示意
大气 水 岩石 土壤
无机物
化学能 有机物
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举例
地球大气中的CO2保持稳定,大气本身没有减缓或 增加CO2的能力,但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 和海水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就减少了大气 中的CO2。此外,陆地植物大量吸收CO2,使大气中CO2 减缓。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才有这个平 衡功能。
可可西里---藏羚羊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内容解读
1课 程 标 准 解 读 . ★举 例 说 明 某 自然地 理 要 素 在 地 理 环 境 形 成 和 演
变 中 的 作 用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 性 和Hale Waihona Puke 异 性 是 高 中 阶段 自然 地
理部 分学 习的总结 和提 高 , 同时 为人类 正确 处理 人地
关系 奠定基 础 。从空 间 因素看 ,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性 和 差异 性是 客 观 现实 ; 是 从 时 间因素 看 , 但 自然 环境 处 于不 断的发 展变化 之 中 , 整体 性也 是处 于动 态 的整体 性。 自然环 境 的整 体性 和差异性 由各 自然地 理要 素综 合作 用形成 , 人类 活动往 往通 过改 变某 一地理 要 素而 改变 了地理 环境 。所 以 , 在理 解 自然地 理环境 的整体
习, 学会 用联系 的观点看待 问题 和分析 问题 , 认识 到 自 然地理各要 素是相互 联系 、 互影响 、 相 相互 制约的关 系 , 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 地关系思想和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 。
海遥远 , 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 , 其地貌 、 文 、 被 、 水 植 土壤
等要素都体现 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 一方面 , 地理环境
环 境 的 整 体性
说 明某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 理解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 举例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至 整体环境状况 的变化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 域分异规律 , 垂直分异规律 以及非地带性现象。 过程 与方法 : 通过分 析 、 比较不 同景观及 自然带 分
面, 地理环境各要 素并不是 彼此孤立 , 而是 作为一个 整 体存在 的; 各要 素在特征上保 持协调一致 , 并与总体 特 征相统一 。 例如 , 国西北 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 内部 、 我 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有一定难度,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有很大的帮
助。
本节的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本节的难点: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1.知识目标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通过日常
经验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说明地理环
教学目标 境整体性的形成;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分异的规律。
来说学习这节的内容还是比较困难的、之前的学习也没
有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因而老师的讲
解与学生的理解都比较费劲,但是学生们通过前面的学 学生学习能
习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分析和推理能力,所以, 力分析
也是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个
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利
述
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
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
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作用。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
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
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 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 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 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 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 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 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 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 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 洲。
综合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一)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环境:是相对主题而言的,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每一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不断地运动着,都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复杂的联系。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P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结合方式)P31 系统论: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理论、协同学等新型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理论体系。
P33 系统:一般定义为互相关联的元素的集。
P34过程-响应系统:至少应有一个形态系统与一个级联系系统相耦合,可以显示出从“形态”到“过程”、从“结构”到“功能”、从“空间”到“时间”的特性。
P36辐射平衡: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
重力:地心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P51 大气循环:以大气环流形式进行的,包括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
P56 水分循环:一是通过水分本身的相变,即从液态或固态转化成气态,随空气的运动输送到远方,在适当的条件下,再由气态转化成液态或固态返回地表;一是液态水在热力梯度或势能梯度的作用下,通过洋流或陆地上河川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大规模传输。
P58地质循环:地球物质的形成和破坏及相关过程。
(百度)生物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P60辐射干燥指数:辐射干燥指数=R/Lr 其中R-年辐射平衡;L-蒸发潜; r-年降水总量。
P66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及其现象)随时间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简称节律性或节奏性、韵律性。
P76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P89地带性: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地域分异。
P90非地带性: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活动等区域性分异。
世界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性原理世界统一性原理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一种统一的规律和原则,这种统一性贯穿于各个领域和层面,包括自然界、社会生活、人类行为等。
这种统一性原理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这种联系和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不分时间和空间,不分地域和种族。
在自然界中,世界统一性原理体现在各种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中。
例如,地球上的生物在进行生长和繁衍的过程中,都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地理环境、食物链等。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生态系统。
同样,在物理学领域,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受到自然界的物理规律的支配,比如万有引力、电磁力、核力等,这些力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都统一地影响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世界统一性原理体现在各种社会规律和社会现象中。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整体,各种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社会网络。
在经济领域,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
在政治领域,世界各国的政治命运也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政治格局。
在人类行为中,世界统一性原理体现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
人类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整体,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也受到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的约束。
在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中,也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原则,比如爱、善、美等,这些情感和行为都是人类共同的特点,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总之,世界统一性原理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共同特点,它贯穿于自然界、社会生活、人类行为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是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我们应该认识和尊重世界统一性原理,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理素养】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原理应用
【地理素养】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原理应用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及其原理应用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光合作用碳平衡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所示:思考探究:在干旱、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提示:(1)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例子。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
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四、考试方向考向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如下表所示:考向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和意义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地理环境体系。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影响大气圈和水圈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自然圈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
大气圈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影响着水圈水汽的凝结和降水,从而影响了地表的水文循环。
2. 地壳运动和地貌形态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壳板块在不断运动,地壳运动也带动了地貌形态的变化。
地壳运动还引发了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影响。
3.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气候是植被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被的分布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形成气候与植被的相互作用关系。
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平衡。
二、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规律。
地域分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分异由于地球自转、公转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湿润,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气候分异会影响到生物的分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土壤分异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质地各有特点。
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等特征对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地貌分异地球上的地貌形态千奇百怪,由于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各具特点。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各具特色,对当地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 经济发展分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了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摘要: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用地理学家的习惯说法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组成的。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的汇集在一起或是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
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那么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具有整体性,还应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内容、组成要素及发展过程来研究。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1.自然地理环境1.1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象、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静态和动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天然环境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地理环境例如(极地、高山、荒漠等等)。
人为环境则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1.2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分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靠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空气中物质的平衡。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1.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物质、物质体系和能量组成的,主要组成成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主要分为三层,即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空气密度最大的为对流层,它集中了全部质量的80%,平均厚度在10~20千米,是天气变化最主要最复杂的一层,对人类活动和地球生物影响最大,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最密切。
综合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1、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及地理综合体沿确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
2、全大陆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四种形式:大陆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巨型构造体系引起的分异。
3、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三种形式:热力分带、海陆分异、地表形态的起伏分化。
4、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一般特性主要有:分层性,渗透性,地域性。
5、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个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总体。
6、大陆水平地带性:在大陆纬度地带性及非纬度地带性共同作用下应具有的、明显的自然地理综合特性。
主要表现形式:经向式、纬向式、斜交式。
7、大陆干湿地带性:大陆上随海陆格局而产生的干湿分异。
8、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纬度地带的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
等级序列: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9、非地带性区划单位:根据非纬度地带的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
等级序列: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小区(州)。
10、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现代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土地类型由一种属性向另一种属性转变的过程。
11、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按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相似的程度进行逐级划分或合并,并建立相应的等级系统。
主要原则有: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
一般的区划方法有:顺序划分和逐级合并。
12、带段性:非地带性单位内部的地带性分异。
13、省性:是地带性单位内部的非地带性分异。
14、土地类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对同一级别的不同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15、土地类型结构:指某一区域,同一级的不同土地类型单位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和质量对比关系。
16、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
17、美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等级系统是:土地潜力级—土地潜力亚级—土地潜力单元。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
生物 在地 理环 境形 成与 演化 中的 作用
?
对大气圈的改造?
对水圈的改造? 对岩石圈的改造? 对地球面貌和地理环境 的改变
说一说 (1)图中有哪几种 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 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 间是如何传递的?
新 生产功能
含义
请
功 能
举 例 说
平衡功能
含义
明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D
“一山不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解析:一定范围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 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 和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 平衡,各物种在一定时期基本恒定,老虎也 是这样。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
干气旱候
发肥土育力壤差低 风地蚀地貌貌
生少物数(耐植被) 旱植物
热带雨林 的破坏
C DA B
A、冰川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气候变化
试以东北森林 变化为例,说明单个 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 整体变化的影响?
东北森林的例子
寒温 带针 叶林
温带 针阔 混交 林
净化
改 空气
善 涵养 生 水源
有 机 物
水
尘埃 降水、风能
相互制约
岩石
相互渗透”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 地质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 在,才把地理环境 各组成成分融合成 自然综合体,构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的含义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 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 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 联系的整体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24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统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机 物
水
尘埃 降水、风能
相互制约
岩石
相互渗透”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 地质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 在,才把地理环境 各组成成分融合成 自然综合体,构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整体性的含义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 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 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 联系的整体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6CO 2+6H2O 叶光绿照素(C有6H机12O物6+)6O2
大 气
绿色 水圈 植物
自然环境各 要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 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的?
食物、水源丰沛
环 境 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足 境
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 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 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什么是整体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
地 理 环 境 要 素 包 括大 气
“相互联系
生物
水 无 机 盐
生物 在地 理环 境形 成与 演化 中的 作用
?
对大气圈的改造 ?
对水圈的改造 ? 对岩石圈的改造 ? 对地球面貌和地理环境 的改变
说一说 (1)图中有哪几种 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 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 间是如何传递的?
新 生产功能
含义
请
功 能
举 例 说
平衡功能
含义
明
C
藏 羚
存活率上升
羊 数量增加
B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羊 数量锐减
D
“一山不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解析:一定范围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 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 和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 平衡,各物种在一定时期基本恒定,老虎也 是这样。
寒温 带针 叶林
温带 针阔 混交 林
净化
改 空气 善 涵养 生 水源 态 环 境 保持
水土
补充土 壤有机 质
浮尘、扬沙 天气增加
水旱灾害增加
森
林
生
面 积
态锐
沟谷纵横、风 环 减
化加速
境
水土流失加剧
恶 化
多人 工林
腐殖质减少
或天 然次
生林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 能力 C、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D、某些地理要素的生产能力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
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 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 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 方面。
水土流失的例子
水文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水
地貌变化
土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流
土壤侵蚀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失
植被退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2、有关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貌的变化 C、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的退化 D、水土流失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 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A、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D 、分解作用
4、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牵 一 发 而 河内水流流文少河 动 全 身
干气旱候
发肥土育力壤差低 风蚀地地貌貌
生少物数(耐植被) 旱植物
热带雨林 的破坏
C
DA
B
A、冰川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气候变化
试以东北森林 变化为例,说明单个 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 整体变化的影响?
东北森林的例子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一个要 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 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