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复习目标: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
1.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一.知识要点:1、比例、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2、比例性质:(1)基本性质:bc ad d c b a =⇔= ac b c bb a =⇔=2 (2)合比定理:d dc b b ad c b a ±=±⇒= (3)等比定理:)0.(≠+++=++++++⇒==n d b ban d b m c a n m d c b a3、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 ;(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 (3)周长之比等于 ; (4)面积之比等于 . 6、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A 型,X 型) (2)交错型:(3)旋转型: (4)母子三角形:二、练习:A BCDEA BCDEABCDABCD EDABCE(一)、自我训练训练1:判断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
(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70°,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70°,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 )训练2:填空1.如果3=a ,12=c ,则a 与c 的比例中项是 . 2.已知,542c b a ==,则=-+-+bc a bc a 22 . 3.如图,在△ABC 中,DE ∥BC ,AD=3,BD=2,EC=1,则AC= . 4.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图中ABC △相似的是 .6.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 .7.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 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二)、大展身手:A .B .C .D .ABCA .B .C .D .1. 已知21=b a ,则ba a+的值为__________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EB=1∶2,若S △AEF =6,则S △CDF =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E 交CD 于点F ,若AB =7cm ,CF =3cm ,则AD ∶CE = .4.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BC 上的点,AE ⊥DE ,BE =4,EC =1,则AB 的长为 .5.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 AC 边上的点,,DE BC //并且三角形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为4:5,那么AE:AC等于 .6.如图,DE 是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ADE 的面积为3cm 2,则梯形DBCE 的面积为 .7.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4 cm 2,它的三条中位线组成△DEF ,△DEF 的三条中位线组成△MNP ,则△MNP 的面积等于 .8.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点,BE 交AC 于点O ,已知△COE 与△BOC 的面积分别为2和8,则四边形AOED 的面积为 .OE DCBA AED CBFFE D BACBCEDA A BCD EFEDC B A(三)、更上层楼:1、过三角形边AB 上的一点,E 为△ABC 边上任一点,且以AP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在图中找出点E 的位置(你能找出几个?)。
相似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并能用这些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2、归纳和梳理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会用“A 型”、“X 型”、“M 型”等基本图形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相似的问题。
3、学会分析、归纳相似的几何图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似问题的基本图形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找相似三角形建立比例式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以全等三角形和相似变换为基础,是全等三角形在边上的推广,是全等变换的延续和深化.相似多边形、图形的位似则是相似三角形的推广和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又与圆、解直角三角形、甚至二次函数有关紧密的联系,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对前后各部分知识起到纽带的作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刚刚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后,已初步学会用这些定理来解决简单的相似三角形的问题,但相似三角形判定和运用的灵活性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图形,提高分析图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故设计了本节课的内容。
教法策略本节课的设计从回顾旧开始,唤醒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的记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图形,抓住三种基本的图形,找基本的特征和方法,再学会用基本图形的观点去看待几何问题,完成从学到用的过程。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在教学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展示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是怎样的?2、相似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和性质?3、练习 (1)在△ABC 中,∠C =90O,CD ⊥AB 于点D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CB,对角线AC,BD 相 交于点O,若AD=1,BC=3,则AO:CO=二、梳理1、回顾基本图形――A 型、X 型2、如图 , □ABCD 中,E 为DC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CF:CB =1:2, S ⊿CEF =4,则S⊿AED= ______, S ⊿ABF= ________ 。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课》教案
22.1.2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理解各判定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选取合适的判定方法解决三角形相似问题。
二、教学过程尝试教学六环模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复习导入复习引入:1.如图1,在□ABCD中,G是BC延长线上一点,AG与BD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 3对B 4对C 5对D 6对FEAB GDC2.要判定△ABC∽△A'B'C',已知条件AB BC=A B B C,,,,(1)还要添加条件____或____.(2)若∠A=∠A′,可添加条件____学生完成,回顾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
帮助学生回忆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以简单的选择、判断题复习相关知识点。
目标展示:1、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理解各判定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够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选取合适的判定方法解决三角形相似问题。
学生熟悉学习目标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复习知识点。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学教新课自学指导:1 你能记得多少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2 三角形相似的基本图形是有哪些?根据自学指导的思考题,回顾知识要点。
以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为主线回顾知识点。
从形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议探交流尝试练习:学生完成尝试练习1、2两题。
议探交流:组内相互交流,先对议,再互议。
教师适时巡堂,深入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生相互交流,师徒互教,组内互教,小组展示小组展示:归纳总结:1D,E分别为△ABC的AB, AC上的点,且DE∥BC,∠DCB=∠A,把每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称为一组,那么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_____组,(选择其中一组并加以证明。
)变式:D,E分别为△ABC的AB, AC上的点,若AB=10,AC=8,AD=5,当AE=_____△ADE与△ABC相似。
各组内定代表,师友共同抢答,展示各自的结论,其他同学适时补充纠正。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相似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以前学过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也是为后续学习相似多边形、相似圆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分类等。
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己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列举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3.学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分类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相似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教案
C.3 对
D.4 对
例 4、(2010 江苏泰州)一个铝质三角形框架三条边长分别为 24cm、30cm、36cm,要做一
个与它相似的铝质三角形框架,现有长为 27cm、45cm 的两根铝材,要求以其中的一
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外两边.截法有( )
A.0 种
B. 1 种
C. 2 种 D. 3 种
)课时 )课时
教学重 点、难点
考点分析
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掌握它们的基本运用。
学生活动
知识要点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 比。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D .3 5
(第 3 题)
5、(2011 山东滨州)如图,直线 PM 切⊙O 于点 M,直线 PO 交⊙O 于 A、B 两点,弦 AC∥PM, 连接 OM、BC.
求证:(1)△ABC∽△POM; (2)2OA2=OP·BC.
M C
B
O
A
P
【聚焦中考】
(第 5 题)
1.(2012•潍坊)已知矩形 ABCD 中,AB=1,在 BC 上取一点 E,沿 AE 将△ABE 向上折 叠,使 B 点落在 AD 上的 F 点,若四边形 EFDC 与矩形 ABCD 相似,则 AD=( )
①② B ④⊙O ③
D
⊙o
⊙
o⊙
o
(⊙第 7 题)⊙
C
2.(2011 新疆乌鲁木齐,10,4 分)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3,点 P 为 BC 边上
相似三角形的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教案【篇一:《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节“相似三角形”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知道了相似多边形的本质特征,为学习本节内容做了铺垫。
本节课旨在由一般到特殊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应用这一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下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感性和理性的准备,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联系和纽带作用。
同时本节内容的教学对整章学习掌握起着奠基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用数学作准备,因而它在本章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本节课是关于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教学,课本内容较少,如何使知识容量、思维容量尽可能饱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设计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2. 设计思路:①.为了使学生能较顺利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先学,在复习相似多边形的基础上,由一般到特殊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深入理解,认识相似三角形的本质并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借助练习,通过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来完成本课的目标②.整堂课设置问题,层层深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一切的新知识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
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探索,而没有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课堂由学生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力求形成“创设问题情景→构建模型→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模式,在重视双基的同时,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似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初中数学_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2.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会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数学学习是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相似三角形》是继图形的全等之后对图形形状内容的研究,是对图形全等知识的进一步拓广,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相似三角形》又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圆的知识的基础,例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圆的有些性质的证明,都与相似三角形有密切联系.另外,在物理学、工程设计、测量、绘图等许多方面,都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的考查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好相似三角形既是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也是工作实践的需要.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课,学生已经在初三时学过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回顾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而且也可以进一步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构图,基本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回顾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进一步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在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构图,基本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构图.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圆等知识解决问题.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中考复习课,学生已经在初三时学过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虽然初步具有用几何语言对命题进行推理证明的能力,但是对于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通过关注相似图形的变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应用等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还应与全等形等知识联网.另外,注重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分类,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教法设计:兴趣引导、启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四、评价设计通过基础演练,即时检测达成目标1,通过综合运用达成目标2.五、学习过程:(一)基础演练【教师活动】出示问题1.如图,(1)已知∠A =∠D ,要使△ABC∽△DEF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2)已知AB BC k DE EF ==,要使△ABC ∽△DEF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2.如图,已知△ABC ∽△DEF ,(1)你能得到哪些结论?(2)若AM ,DN 分别是BC ,EF 边上的中线,AB =6,AM =4,DE =5, DN =3.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4:9,则它们的周长比是【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设计意图】以有代表性的习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查缺补漏,形成知识链,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并且从理性上明晰:数学图形的研究通常是从定义、性质、判定、应用几个大方面着手,不但弄清了知识脉络,而且积累了数学研究的方法和经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问题应对】学生已经在初三时学过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但对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有些模糊,通过追问:还可以怎样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二)即时检测【教师活动一】出示问题1. 如图,在△ABC 中,AB =9,AC =6,点D 在AB上,且AD =4,点E 在AC 上,连接DE ,使△ADE 与△ABC 相似,则AE = .2.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上,下列条件能使△ACD 和△ABC 相似的有①∠ACD =∠B ②∠ADC =∠ACB③AC 2=AD •AB ④ 3. △ABC 中,若∠ACB =90°,于D ,(1)写出图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 .(2)若AD =9,BD =4,则CD =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既检测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又帮助学生把有关相似的基本图形、基本策略、基本经验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整理,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目标达成.【问题应对】第1题学生可能只想到平行相似一种情况,可以追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答案吗?若还有学生存在困难,可让学生分析“△ADE 与△ABC 相似”和“△ABC ∽△DEF ”两种表示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何不同?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问题2中的④学生可能选错,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证两三角形相似,已经具备了公共角相等,如AC CD AB BC =CD AB ⊥果添加两组边成比例的条件,要注意公共角必须成为夹角.第3题在学生回答准确的情况下再提出:图中还有哪些比例中项的数学式子?帮助学生熟悉常用的几种式子,公共边的平方等于共线边的乘积.【教师活动二】相似中的基本构图有哪些联系?插入微视频.【设计意图】微视频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而且更完整清晰地再现了各个基本图形及之间的联系.三、综合运用【教师活动一】出示问题1.已知点B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B =∠AED =∠C =90°,AE =ED ,AB =6,BC =8,求CD .变式训练一上题中,若AE 与ED 不相等,BE =3,其它条件不变,求CD .变式训练二等边∆ABC 的边长为3,点P 为AB 上一点,AP =1,点E 为CB 上一点,∠CPE =60°,求BE 长.【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问题.【教师活动一】反思:通过上面的问题,有什么想法?一条直线上只要有三个等角,就能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如何验证你的发现?我们把这种基本构图称为一线三等角,由一线三等角可以得到两三角形相似,从而求出线段的长度.变式训练三Array在∆ABC中,AB=6,AC=BC=5,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出发,沿边AB向点B运动,且满足∠CPE=∠A,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以点C为圆心,CE为半径的圆与AB相切时,求t的值.【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完成问题.【设计意图】设计习题组,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基本思路,基本构图.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变化中的不变,弄清条件改变,但解题的思路不变.这也是解决一题多变问题常用的方法.这一环节的题目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终是为了促进目标2的达成.【问题应对】题目设计由易到难,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题目之间的联系,解决后面的问题有困难,可以适时追问,例如:全等和相似有什么联系?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联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变与不变,“优化”解题策略,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规律.【教师活动二】出示问题2.链接中考(2015威海中考)(1)如图1,已知∠ACB=∠DCE=90°,AC=BC=6,CD=CE,AE=3,∠CAE=45°,求AD的长.(2)如图2,已知∠ACB=∠DCE=90°,∠ABC=∠CED=∠CAE=30°,AC=3,AE=8,求AD的长.【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完成问题.【设计意图】链接中考题目,拉近了教学与中考的距离,让学生明确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在中考中的常见命题思路,该题第一步考查全等,第二步考查相似.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两道题的条件改变,但解题思路不变.【问题应对】解决这样的综合题学生可能有困难,可以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四、盘点收获【教师活动】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说说你的体会.【学生活动】小组内畅谈收获【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及时盘点所学知识,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问题应对】学生在总结时如果有遗漏,要及时补充.五、达标检测【教师活动】1. 如图,已知AB∥EF∥CD,AC、BD相交于点E,AB=6cm,CD=12cm,求EF.F F EDCBA2. (选作)如图,路灯距地面8m ,身高1.6m 的小明从距离路灯的底部O 点20m 的点A 处,沿AO 所在直线行走14m 到达B 点时,影长如何变化?【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及时反馈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今后更好的改进教学.第二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体现了分层教学.《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节中考复习课,学生已经在初三时学过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虽然初步具有用几何语言对命题进行推理证明的能力,但是对于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通过关注相似图形的变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应用等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还应与全等形等知识联网.另外,注重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分类,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教法设计:兴趣引导、启发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勇于探索、大MN O B A胆创新的精神.《相似三角形复习》效果分析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三角形 复习课教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能够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2、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
(2)相似三角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例题讲解例 1:如图,在△ABC 中,DE∥BC,AD = 3,BD = 2,AE = 4,求 CE 的长。
解:因为 DE∥BC,所以△ADE∽△ABC。
所以\(\frac{AD}{AB} =\frac{AE}{AC}\)因为 AD = 3,BD = 2,所以 AB = AD + BD = 5所以\(\frac{3}{5} =\frac{4}{AC}\)解得 AC =\(\frac{20}{3}\)所以 CE = AC AE =\(\frac{20}{3} 4 =\frac{8}{3}\)例 2:如图,在△ABC 中,∠C = 90°,D 是 AC 上一点,DE⊥AB 于 E,若 AC = 8,BC = 6,DE = 3,求 AD 的长。
解:在 Rt△ABC 中,AB =\(\sqrt{AC^2 + BC^2} =\sqrt{8^2 + 6^2} = 10\)因为∠A =∠A,∠AED =∠C = 90°所以△ADE∽△ABC所以\(\frac{AD}{AB} =\frac{DE}{BC}\)即\(\frac{AD}{10} =\frac{3}{6}\)解得 AD = 53、课堂练习(1)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 AB、AC 上的点,且DE∥BC,如果 AD = 2,DB = 1,AE = 15,求 EC 的长。
《相似三角形(复习)》说课稿
《相似三角形(复习)》说课稿桦川二中李婷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几何证明和计算问题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探究一些与相似有关的综合题更是一个热点。
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与方程、二次函数和圆有着紧密的联系,以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常见基本图形:①平行线型;②斜交型;③垂直型;④旋转型为背景的综合题是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深化,同时,四种常见的类型又为图形间的演变做了很好的铺垫。
基于以上认识,参考教学大纲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掌握相似三角形常见类型;理解基本图形间的演变关系并能从复杂图形中分析出基本图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
为顺利完成上述目标和体现复习课的教学特点,我们确立了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为相似三角形常见类型,而从复杂图形中分析出基本图形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就不能再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了。
教师就要注意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把自己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启发和信任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立足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一过程教学理念。
例如:四种相似三角形的常见类型,我们没有机械地直接给出,而是通过让学生做相应的类型题,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得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四种常见类型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垂直型相似的第三种基本图形时,与物理学科中光的反射定律相对比,一方面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图形,另一方面也在比较中完成了学科间的整合。
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带详细答案)
14、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第 7 题)
A.
B.
C.
D.
15、在同一时刻,身高 1.6 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 0.8 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 4.8 米,
则树的高度为(
)
A、4.8 米
B、6.4 米
C、9.6 米
D、10 米
二、填空题
1、如图, D,E 两点分别在 △ABC 的边 AB,AC 上, DE 与 BC 不平
面积分别为 1,4,则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面积之和
为
.
6、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 S1:S2 与它们对应高之比 h1:h2 之间的关系
B B3
B2 4
B1 1
O A1 A2 A3
A4 A
(第 5 题图)
为
.
7、.ΔABC的三边长为 2 , 10 ,2,ΔA'B'C'的两边为1和 5 ,若ΔABC∽ΔA'B'C',则Δ
【例 1】如图 ABC 中,AB=AC,点 D、E 分别在 CB、BC 的延长线上,且 BAE ADB 。
求证: AB2 CD • BE 。
证明:在 ABC 中, AB ACABC ACB
在ACD和ABE中 ACD=ABE,ADC=BAE
ACD∽ABE AC = CD
BE AB AB=AC AB2 =CD BE
5+6+I=180=2+4+I 5+6=2+4 又1=2,4=3且1+5=3+6 1+25+6=2+4+3+6 5=3 DBI∽EIC DI:CE=BD:EI
初中数学复习相似三角形教案
初中数学复习相似三角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根据相似比例求解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三、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归纳法: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导入,如:小明的房子与小刚的房子相似吗?为什么?请学生们思考并讲解。
2.知识点讲解(20分钟)步骤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步骤2: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边比例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对应边的比例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A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步骤3:示例讲解。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判定条件的应用。
3.拓展探究(20分钟)步骤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份练习题,完成后进行讨论。
步骤2:学生展示和讲解。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讲解。
-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4.知识运用(20分钟)步骤1: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课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步骤2:学生讲解和讨论。
-随机点名学生讲解答案和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
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对一道中考题的解答,让学生认识到有时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较简便。
2、以小题目的形式来回顾梳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并重点得到“三垂直型”;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题型。
3、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感受图形从一般到特殊的变化;感受到题目的多解性;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感受图形从特殊到一般(“三垂直型”拓展到“三角相等型”);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觉。
5、通过课堂及作业训练学生会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巩固“三垂直型”和“三角相等型”。
设计方案:一、情境: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折痕为DG,则AG的长为()A.1 B.C. D.2(检查学生做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这道题目也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计算。
有时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较简便。
今天我们复习相似三角形。
(出示课题)二、梳理相似三角形基本图形:在我们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同学们做了许多题目,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同时检验一下同学们对图形的感觉。
1、如图(1),已知CA=8,CB=6,AB=5,CD=4(1)若CE= 3,则DE=____(2) 如图(2)若CE= ,则DE=____.2、如图(3),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DBC=∠A,BC= ,AC=3,则CD的长为()(A)1 (B)2 (C)(D)3、如图(4),∠ABC=90埃?SPAN>BD⊥AC于D,DC=4 ,AD=9,则BD的长为()(A)36 (B)16 (C) 6 (D)4、如图,F、C、D共线,BD⊥FD,EF⊥FD,BC⊥EC ,若DC=2 ,BD=3,FC=9,则EF的长为()(A)6 (B)16 (C) 26 (D)(这四道题目先留时间给学生在下面做,再让一个学生上黑板讲解。
)由这四条题目让学生感受图形从一般到特殊的变化。
《第27章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第27章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第27章相似》复习一、诱导复习1.导入课题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何关联?重点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呢?(板书课题)2.复习目标(1)疏通本章知识,弄清知识脉络.(2)进一步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并能运用这些判定和性质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3)知道什么是位似,能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知道位似变换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3.学习重、难点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位似图形的性质.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P24~P59.(2)复习时间:10分钟.(3)复习方法:阅读课本,运用图表梳理本章知识.(4)复习参考提纲: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当相似比等于1时,这两个图形全等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又有哪些性质?......abc⎧⎪⎨⎪⎩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b⎧⎨⎩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性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③什么叫位似?位似与相似有何关系?位似变换的点的坐标有何规律?两个图形相似且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以原点为位似中心,新图形与原图形的相似比为k,那么与原图形上的点(x,y)对应的位似图形上的点的坐标是(kx,ky)或(-kx,-ky).④试画本章知识结构框图.2.自主复习:学生参考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画知识结构框图,理顺知识脉络.(2)生助生:小组交流、研讨.4.强化复习:师生互动梳理知识,画知识结构框图.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剖析、考点跟踪.(2)复习时间:12分钟.(3)复习方法:小组交流协作.(4)复习参考提纲:①如图,已知AB∥CD∥EF,AF交BE于点H,下列结论错误的是(C)A.BH AHHC HD= B.AD BCDF CE= C.HC HDHE DF= D.AF BEDF CE=第①题图第②题图第③题图②如图,AC⊥BC,∠ADC=90°,∠1=∠B,若AC=5,AB=6,求AD的长. ∵AC⊥BC,∴∠ADC=∠ACB=90°,又∵∠1=∠B,∴△ADC∽△ACB.∴AD AC AC AB=,即556AD=,解得 AD=256.③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与△DEF相似的三角形共有(B)A.1个B.2个C.3个D.4个④如图,△ABC内接于⊙O,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AE是⊙O的直径,连接BE,求证:AD·AE=AB·AC.∵AE是直径,AD⊥BC,∴∠ABE=∠ADC=90°,又∵∠E=∠C,∴△ADC∽△ABE.∴AD ABAC AE=,即AD·AE=AB·AC.⑤如图,小明为测量学校操场上小树CD的高,他站在教室里的A点处,从教室的窗口望出去,恰好能看见小树的整个树冠HD.经测量,窗口高EF=1.2 m,树干高CH=0.9 m,A点距墙根G 1.5 m,C点距墙根G 4.5 m,且A、G、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帮小明计算出小树CD的高.∵FG∥DC,∴△BFE∽△BDH.∴FE AG DH AC=.即12151545....DH=+,解得 DH=4.8(m).∴CD=CH+HD=0.9+4.8=5.7(m).即小树CD的高为5.7 m.2.自主复习:学生参考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复习参考提纲的解题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同桌之间交流、研讨.4.强化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和方法?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主动性,小组交流协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是全章的复习课,教学时先由师生共同回顾本章的知识,建立全章的知识框架图,然后由学生提出有关疑问,教师予以解答.本章的核心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中,因为涉及了构造全等三角形作为中介,学生不太习惯,所以在进行本章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并分析证明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转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C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2.(10分)如图, 小李打网球时, 球恰好打过网, 且落在离网4 m 的位置上, 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 为(D)A.0.6 mB.1.2 mC.1.3 mD.1.4 m3.(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顶点A 的坐标为(2,3),若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画△ABC 的位似图形△A′B′C′,使△ABC 与△A′B′C′的相似比等于12,则点A′的坐标为331122,⎛⎫⎛⎫-- ⎪ ⎪⎝⎭⎝⎭或,. 4.(20分)李华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一块10 cm×5 cm 的长方形版面要支付180元的广告费,如果她要把版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要支付多少广告费?(假设单位面积广告费相同)解:将边长扩大3倍后,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所以要支付广告费:180×9=1620(元).5.(20分)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CB 和△DCE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ED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F.求证:(1)△ACB ∽△DCE ;(2)EF ⊥AB.证明:(1)∵32AC BC DC EC ==,∠ACB=∠DCE=90°,∴△ACB∽△DCE.(2)∵△ACB∽△DCE,∴∠B=∠E,又∵∠E+∠CDE=90°,∠BDF=∠CDE,∴∠B+∠BDF=90°,∴∠BFD=90°,即EF⊥AB.二、综合应用(20分)6.(20分)如图, △ABC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 AD是边BC上的高, BC=40 cm, AD=30 cm, 从这张硬纸片上剪下一个长HG是宽HE的2倍的矩形EFGH,使它的一边EF在BC上, 顶点G,H分别在AC,AB上,AD与HG 的交点为M.求这个矩形EFGH的周长.解:设HE为x,则HG为2x.∵四边形EFGH是矩形,∴HG∥BC,∴△AHG∽△ABC,∴HG AMBC AD=,即2304030x x-=,解得x=12.∴矩形EFGH的周长为(12+2×12)×2=72(cm).三、拓展延伸(10分)7.(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1)求证:△DEC∽△AEB;(2)当∠AED=60°时,求△DEC与△AEB的面积比.(1)证明∵∠BDC=∠BAC,∠DEC=∠AEB,∴△DEC∽△AEB.(2)解:∵AB是直径,∴∠ADB=90°,又∵∠AED=60°,∴∠DAC=30°,∴12 DEAE=,∴14DECAEBSS∆∆=.。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10篇)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10篇)《相似三角形》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会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3、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概念2、在具体的图形中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并写出比例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数)重要方法:1、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它的相似比是1。
2、相似三角形中,利用对应角寻找对应边;反过来利用对应边寻找对应角。
3、书写相似三角形时,需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①国旗上的☆,②同一底片不同尺寸的照片。
以上图形之间可以通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2、经过相似变换后得到的像与原像称为相似图形。
那么将一个三角形作相似变换后所得的像与原像称为相似三角形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合作学习如图1,在方格纸内先任意画一个☆ABC,然后画出☆ABC经某一相似变换(如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后得到像☆A ′B ′C ′(点A ′、B ′、C ′分别对应点A 、B 、C)。
问题讨论1:☆A ′B ′C ′与☆ABC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讨论2:☆A ′B ′C ′与☆ABC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相互比较得到结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由合作学习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概念(1)相似三角形:一般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表示: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如☆A ′B ′C ′与☆ABC相似,记做“☆A ′B ′C ′☆☆ABC ” 。
注意:在表示三角形相似时,一般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定义的几何语言表述:A B C A ′B ′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数学教学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判定定理2、3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
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教案标题:相似三角形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学生将能够识别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
3. 学生将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理论来解决与比例、长度和角度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征解决如比例、长度和角度等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如何让学生通过相似三角形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准备:1. 班级白板和粉笔。
2. 教学材料包括相关教科书、练习册和讲义。
3. 尺子、直尺和角度计等几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前置知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出示两个形状类似的三角形,让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并引导学生提出相似的条件和定义。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图形示例,简单明了地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结合教科书中相关例题,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AA、SAS、SSS等。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相似三角形的一些重要特征和性质。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与具体问题的解答,例如求解边长比例、角度比例等。
2. 进行一些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理论并可以灵活运用。
3. 点名抽查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理论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如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未知量等。
2. 鼓励学生尝试解答一些挑战性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解题方法与思路。
五、归纳与总结(5分钟)1. 针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难点,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和讨论解决方法。
2. 再次强调相似三角形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加强对该知识点的复习和理解。
六、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适量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相似三角形的计算和解题应用。
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共8篇)
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二〕才能训练点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2.利用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才能.〔三〕德育浸透点数学来于消费理论,又反过来效劳于消费理论.〔四〕美育浸透点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说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根底、打破难点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p →推导→计算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2.难点:同重点.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场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陌生.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根底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板书:公式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板书: S = ah附图〔出示投影1〕。
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究求知,讲授新课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展有关计算〔出示投影2〕例1 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p :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如今知道吗?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老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标准性.【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p ,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出示投影3〕例2 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评讲时注意1.假如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那么给予表扬和鼓励:假如没有学生这样计算,那么启发学生这样计算.2.此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标准性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测试反应,稳固练习〔出示投影4〕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2.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假如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3.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培训课题组活动主题研讨课例材料-B表
(1
)求
''
AC
A C
和∠B’
(2)求△ABC和△A’B’C’的周长比和面积比
(3)若AD⊥BC,A’D’⊥B’C’,求AD和A’D’的比
三、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四、反馈与矫正
1、如图,在△ABC中,DE∥BC,AD=1,BD=2.
(1)求
DE
BC
的值;
在反馈与矫正练习时
可以抽出一点时间让
学生来进行点评和讲
解,活跃上课的气氛,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
率。
D
A
B C
D’
B’C’
A’
(2)若梯形BCED的面积为16,
求△ADE的面积。
2、如图,在△ABC中,点D是
AB边上的一点,要使△ADC与
△ABC相似,可以添加一个什么条
件?
3、如图,在圆中,弦BE与弦CD交于
点A.
(1)求证:△ABC∽△ADE
(2)已知AB=6,AE=2,AD=3,求AC
的长。
4、如图,在Rt△ABC中,∠
ACB=90°,CD⊥AB.
(1)求证:△ACD∽△ABC
(2)求证: AC 2=AD ●AB
(3)找出图中其余的相似三角形
5、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
BC=10cm,高线AH=8cm。
要把它加
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
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上。
求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面积。
6、如图,AD⊥AB,BC⊥AB,垂足分别为A,B,且AD=2,BC=6,AB=7,P是线段AB上的一
个动点。
问: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
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求出
PA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五、回顾与小结
六、布置作业
我的在上课时教师为了上课的进度,老师讲的比较多,对于简单的题目可以由学生来讲解,多了解学生的思路和想法,提高课堂的参与率,还有就是可以放几题填空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