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现代物流)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现代物流)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现代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贸易术语,运输与保险知识,合同条款与作用,国际磋商与价格核算,进出口贸易种类,经销与代理知识,支付方法与索赔方法,贸易争端解决和仲裁等。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现代物流高级技工专业。

本课程40学时,计2.5个学分。

(其中理论20学时,实操20学时)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工作任务为线索来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来设计教学活动,融“教、学、做”为一体,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原理及总体框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通过学习,要求既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又掌握一定的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操作技能。

具体包括:1.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2.掌握系统的、实用的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知识;3.能选择的合适的方式在国际市场寻找潜在客户;4. 能够基于商品和潜在客户进行商务洽谈并订立完整的合同;5. 能够按照合同履行相应的进出口行为;6.能够在合同履行之后顺利的完成交单结汇过程;7.具有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五、课程内容与项目学习目标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教、学、做三位一体,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业务技能;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情境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充分利用基地各种设备和软件,应用多媒体、投影、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及业务要点(2)教材建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程》,高职高专规划新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主编-何翔,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035017总学时:48学时(实验12课时)总学分:3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法学专业预修要求:民法学、商法、国际公法、国际贸易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以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规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课程。

在掌握我国有关贸易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接触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规则和通行做法,了解调整贸易活动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异同,作为进行涉外经贸活动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法学本科专业。

大纲与教材配套使用,要求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重点及难点。

大纲正文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二、国际贸易法的特点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四、国际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货物贸易法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与发展一、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复习题:论述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第二章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与惯例 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国际货物买卖惯例。

重点难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它几种国际贸易惯例。

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一、大陆法系二、英美法系三、我国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立法第二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一、《公约》的产生与适用范围二、《公约》的结构三、《公约》的法律地位四、我国对《公约》的态度第三节国际货物买卖惯例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二、其它几种国际贸易惯复习题:1、简述《公约》的适用范围和我国对《公约》的态度。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是一门关于重要商业现象的重要课程,主要是学习特定标准倡议及用于企业组织跨国并购和交易的实践知识。

此外,该课还结合现实世界经济问题,讨论政府政策对其贸易有何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特性和实践会引发的社会经济变化。

《国际贸易》的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商业实践:探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以及国际商业活动的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技巧。

2.管理经验:学习国际经济管理和贸易领域政策的使用,并了
解这些政策如何影响竞争力和交易方式。

3.研究领域:着眼于全球商业格局,分析各个地区的国际贸易,包括其结构、性质、内容和流程。

4.国际贸易法:讨论外国政府对外商的规定和要求,以及由此
可能导致的贸易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和合同问题。

5.经济学:介绍全球贸易格局的理论基础,包括主要交易中心
及其和贸易政策的联系,以及影响全球经济结构的各国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最大的价值在于,学习者可以对运营全球贸易的
各个部分有更充分的理解,并熟悉市场模型,以改善跨国贸易的绩效。

并且,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跨国贸易的法律法规,使用各种贸易机制,从而提高贸易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学习者还可以为组织参与国际市场活动改善政策,提升其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商务英语听说【适用专业】国际贸易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业操作中常用法律法规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国际贸易业务所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有初步认识,具备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业务中法律依据判断的基本职能力,并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国际贸易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为课程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查找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依据的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依法办理国际贸易一般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建议本课程时为54课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常用法律法规的识读等项目活动,使学生能了解国际贸易法律关系和代理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查找与国际贸易业务相关的货物运输、合同履行、争议仲裁、国际支付方式、海关及商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树立法律意识,为发展各专门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会识别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种主体的法律地位能查找国际贸易代理的相关法律条款能查找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中应遵循的有关法律条款能查找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相关就法律条款能查找有关汇票的法律规定能查找我国讲出口贸易管制和货物讲出境海关监管方面的主要法律规定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法律和维权意识。

《国际贸易学》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学》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国际间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的规律、机制和影响。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操作,具备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具体化1. 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规则和趋势;熟悉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如贸易保护、贸易摩擦、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备跨文化交流和谈判的能力,能够与不同国家的贸易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利益。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关注和敏感性,树立全球视野和开放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1. 国际贸易理论:介绍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基本理论,分析不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国际贸易政策:阐述自由贸易、保护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政策类型,分析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

3. 国际贸易实践:介绍国际贸易规则(如WTO、自由贸易区等)、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如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及应对策略。

4.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进行模拟贸易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学的理论知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参观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网络教学: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复习。

五、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分的30%。

国际贸易 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 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号:c21404学分:4学时: 7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国际贸易教学基本要求》确定的课程内容,注重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须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

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政策;跨国公司、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希望学生认识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趋势(包括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一)知识目标1.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

3.掌握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国际贸易合同的商定,并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二)能力目标1.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知识对于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认识到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能够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

3.会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中的案例,特别是争议和违约案例。

(三)素质目标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忠诚、守信、求实创新、服务奉献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热爱专业、吃苦耐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良好的学习观念。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客服岗前准备,共20学时;第二部分:客服销售技能,共22学时;第三部分:售后服务,共18学时;第四部分:客户关系管理,共12学时。

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课程设计若干工作任务,对应具体学习性工作任务,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 》课程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Trade Law】Syllabus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国际商法》是全校国际商务类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及商务英语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作为国际商务类人才,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实务操作,而且应该掌握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从而具备防范贸易风险,解决贸易法律纠纷的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对涉外法律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国际商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际贸易、又懂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涉外企业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教学的教学要达成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掌握国际商事组织法、代理法、合同法、国际贸易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以及国际民事诉讼和商事仲裁法等重要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商法规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在未来的商贸实践活动中,做到规范经营,防范法律风险。

3.素质目标:增强其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使其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具有较好的诚信品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好的忠诚品质;具有较好的开拓精神。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国际商事统一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司法判例的研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具有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国际经贸法律案件,调解国际经贸争端以及其它法律服务能力。

为将来从事国际经贸法律研究或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尽量弱化理论讲解,以案例和大量的事实作为教学的基础,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两大法系不同规定,及公约惯例中的重要规定。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课程标准国际贸易是当今全球经济的核心部分,对于培养具备国际贸易技能和知识的人才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贸易领域的专业教育质量和一致性,国际贸易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这些标准旨在规定学生在学习贸易相关课程时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成果,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

首先,国际贸易课程标准应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对于初学者,导入模块可以提供有关贸易的基础概念、国际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和条款等内容。

此外,课程还应涵盖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以及可持续发展和道德问题等相关议题。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了解贸易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贸易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贸易理论部分应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贸易关税、非关税壁垒、货币汇率等概念和原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步骤,包括市场分析、供应链管理、国际支付和物流等。

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贸易工作做好准备。

此外,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是国际贸易课程标准的重要一部分。

这包括学习使用贸易相关软件和工具,如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进出口操作软件等。

学生还需要参与模拟贸易活动、编制贸易报告和处理实际贸易案例。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国际贸易课程标准还应将国际合作和跨文化交流作为重要内容。

由于贸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不同文化和商务礼仪对于成功进行商业交流至关重要。

因此,课程应该包括国际商务礼仪、文化差异和国际合作框架等内容,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和谈判的能力。

最后,国际贸易课程标准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估。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项目作业、论文写作、组织交流活动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得到全面评估,而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表面内容。

相应地,教师也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评估这些课程。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国际贸易法是指规范国际贸易关系的法律体系,它涉及国际贸易中的各种法律规则和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法的学习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法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内容。

一、导言在导言部分,可以介绍国际贸易法的定义、意义和发展背景。

国际贸易法的定义是指规范国际贸易行为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它的意义在于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和有序,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法的发展背景可以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国际贸易法中的核心原则和价值取向。

其中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非歧视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国际贸易法的基石,对于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公正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际贸易法的主要领域国际贸易法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分别介绍这些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四、国际贸易法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国际贸易法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和协调。

在教学大纲中,可以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商会(ICC)等国际组织的职能、作用和影响。

此外,还可以介绍国际贸易法领域的一些重要机构,如国际贸易仲裁院和国际贸易法庭等。

五、国际贸易法的案例分析在教学大纲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法的原则和规则。

案例分析可以涉及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国际贸易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案例。

六、国际贸易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教学大纲的最后,可以展望国际贸易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贸易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国际贸易法可能涉及新兴领域,如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

此外,国际贸易法的多边合作和争端解决机制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International Trade Law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分:3.0适用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国际贸易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国际货物贸易有关的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各种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学会用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纠纷,为今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法学基础、国际商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贸易实务中出现的纠纷,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国际贸易法总论1.国际贸易法概论(4学时)(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体系(2)国际贸易法的历史发展与统一(3)国际贸易法的渊源(4)国际贸易法的主体(5)为什么要学习国际贸易法(二)国际货物买卖法论2.国际货物买卖法(12学时)(1)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有效成立及其主要条款(4)买卖双方的义务和违约救济(5)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3.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法(4学时)(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涉及的法律(2)国际航空、铁路货物运输涉及的法律(3)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涉及的法律(4)航运和陆运货物保险涉及的法律4.国际贸易支付的法律与惯例(4学时)(1)支付工具及国际票据法律制度(2)托收的法律实务及《托收统一规则》(3)信用证的法律实务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4)国际保付代理的法律实务5.国际技术贸易法(4学时)(1)概述(2)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3)国际技术贸易方式(4)国际技术贸易管理(三)国际贸易管理法论6.国际贸易管理法律(4学时)(1)国际贸易管理法概论(2)国际贸易待遇(3)世界贸易组织7.反倾销法(4学时)(1)概述和基本概念(2)调查与征税程序(3)反倾销措施的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4)下游产品的监督与规避税令的防止(5)反倾销协议中的争端解决\8. 反补贴法(4学时)9.保障法(4学时)10.我国管理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4学时)(1)我国对外贸易法及其基本原则(2)我国对货物进出口的管理(3)我国的海关、商品检验、外汇管理制度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有关部门进行实践和调查,并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两篇文章。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国际贸易法》课程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Trade Law】Syllabus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国际商法》是全校国际商务类专业(包括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及商务英语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作为国际商务类人才,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实务操作,而且应该掌握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从而具备防范贸易风险,解决贸易法律纠纷的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对涉外法律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国际商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际贸易、又懂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的涉外企业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教学的教学要达成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掌握国际商事组织法、代理法、合同法、国际贸易法、票据法、产品责任法以及国际民事诉讼和商事仲裁法等重要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商法规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商务活动,解决国际商事纠纷;在未来的商贸实践活动中,做到规范经营,防范法律风险。

3.素质目标:增强其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使其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具有较好的诚信品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好的忠诚品质;具有较好的开拓精神。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国际商事统一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司法判例的研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具有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国际经贸法律案件,调解国际经贸争端以及其它法律服务能力。

为将来从事国际经贸法律研究或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尽量弱化理论讲解,以案例和大量的事实作为教学的基础,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两大法系不同规定,及公约惯例中的重要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商务英语听说
【适用专业】
国际贸易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业操作中常用法律法规的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国际贸易业务所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有初步认识,具备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业务中法律依据判断的基本职能力,并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国际贸易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为课程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查找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依据的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依法办理国际贸易一般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建议本课程时为54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常用法律法规的识读等项目活动,使学生能了解国际贸易法律关系和代理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查找与国际贸易业务相关的货物运输、合同履行、争议仲裁、国际支付方式、海关及商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树立法律意识,为发展各专门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会识别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种主体的法律地位
能查找国际贸易代理的相关法律条款
能查找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中应遵循的有关法律条款
能查找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相关就法律条款
能查找有关汇票的法律规定
能查找我国讲出口贸易管制和货物讲出境海关监管方面的主要法律规定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法律和维权意识。

(4) j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应遵循的新规定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示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课操作性。

4.2教学评价
(1)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考核的环节,注重平时成绩记录。

(2)强调课程结束后总结性评价,结合案例分析、法律条款查找等等手段,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资源,通过搭建器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练习”、“在线答疑”、“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高依法处理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使用于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三年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