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 课件】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理论

合集下载

心理测量学7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7PPT课件
12
2、落后的指标和起因 3、对智力落后的治疗
13
二、智力超常 1、推孟的研究中孩子的特点: 2、超常者的人格 维布和麦克斯久思描述为:好奇的、活跃和精力充沛的 其他认为:讨厌的、蛮横的、固执的、反叛的 问题解决和抽象思维活动上出色,对数字、音乐着迷 3、数学超常儿童 斯坦利研究中的数学天才儿童趋向与表

4
(二)智力的理论 Galton和感觉敏锐度 1.二因素论 Spearman的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2.多因素论 Thurstone的群因素(语文理解、言语流畅性、推
理、空间想象、数字、记忆、知觉速度)
5
3. Guilford的智力结构模型(内容×操作×结果=150)
产品
单元
能力。 Thorndike(1921):智力是从真理或事实角度产生良好反
应的能力。
2
Thurstone(1921):智力是抑制本能反应,灵活地想象不 同反应,并且把修改后的本能反应转换为外显行为的能力。
Wechsler(1939):智力是个体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 考以及有效地应付环境的总体能力。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0
类别
关系
体系
转换
内容
视觉 听觉 符号 语义 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蕴涵
评价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记忆 认知
操作
6
4. 智力层次理论 Vernon
G因素
言语和教育
操作和机械
数学 语文 …
空间知觉 机械能力 …
7
5.二维结构模型 希莱辛格和古特曼(1966) 第一维: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图形和空间能力 第二维:规则应用能力、规则归类的能力、学术成就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2讲_智力测验概念与理论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2讲_智力测验概念与理论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2讲_智力测验概念与理论智力测验理论与实践本讲主要内容能够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力测验什么是智商和IQ的意义智力测验的发展简史智力结构理论假说智力的测量方法智力的发展变化智力差异及其原因文化公平问题一、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一般理解智力的科学定义不同学者的智力定义1. 智力的一般理解通俗的说法智力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最基本的、一般的能力,聪明的人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比不聪明的人高。

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把衡量聪明程度的标尺,但这把标尺在不同情境或对不同人时,它的尺度是会变化的。

对商人而言,能挣钱就是聪明的商人;对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好就是聪明的学生;对政客而言,会搞关系,会利用人就是聪明的政客。

2. 智力的科学定义智力(Intelligence)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学者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最有讽刺意味的定义要算著名的评论家E.Boring (1923)的说法:“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

如果问他“什么是智力测验?”他也许会说:“测量智力的东西就智力测验”。

由此看来,什么是智力的问题,每个人都知道,又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

3. 不同学者的智力定义1921年,《教育心理学杂志》的主编问过14名著名心理学家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差别很大,但也有共同的成份,即智力包括:a. 学习的能力,b.适应环境的能力。

六十五年后,Sternberg和Detterman(1986)向24名专长在智力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家问过同样的问题,他们也认为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智力的重要成份,同时他们强调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性。

元认知指人们理解和控制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二、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和智力量表(intelligence scale)两个词,严格来讲是有区别的,在实际应用中常不加区分。

智力测验主要指测量智力的工具,一些能反映智力水平高低的作业;智力量表主要指测验结果的量化系统―常模,和一整套有关实施和记分的程序和规定。

最新心理测量学课件7课件PPT

最新心理测量学课件7课件PPT

4、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 提前入学、加速和跳级;提前学习、独立学习、指导、丰富
学习内容、特别班级、特别小组和特别学校等
四、心理能力人口统计学相关的研究
1、心理能力的年龄差异 (1)横向和纵向的研究 (2)特殊能力 (3)终端下降 (4)弗林效应:关于智力随年龄变化的另一种现象,只
是它更关注代际间的变化。
6 Cattell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7.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社交、自知
8 智力的生物学理论(反应时) 作出反应
9 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Sternberg 智力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情境: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新环境 智力经验:处理新任务、自动化加工
Piaget(1972):智力是总括性的术语,指用来适应物理 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平衡的高级形式。
Sternberg(1985):智力是指自动信息加工和产生适合于 新情况的行为的心理能量,它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 识获得成分。
Eysenck(1986):智力是将信息无错地传递过皮层的能 力。
* JavaServer Pages(JSP)技术1.2 * Java Servlet技术2.3
开 发 技 术
* JDBC API 2.0 * Java XML处理API(JAXP)1.1 * Enterprise JavaBeans技术2.0 * Java消息服务(JMS)1.0 * Java命名目录接口(JNDI)1.2
* Transation Script (属于结构性思维) * Domain Model(属于OO思维)
骅 基础架构层 (infrastructure)
存储持久数据

【心理测量学 课件】认知心理学与智力的测量

【心理测量学 课件】认知心理学与智力的测量
– 呼吸 、心跳 、血压。包含了延髓、脑桥、 网状 结构(维持注意力)等
• 丘脑 :感觉 、运动
3.1 脑部各部位的功能
• 丘脑下部
– 体温 、情绪、 饥饿 口渴、心跳节奏 ,与脑下垂 体一起,不断调节身体以适应环境
• 边缘系统
– 情绪反应。包括了扁桃体或杏仁核, 海马回, 乳头 状体 等
• 海马回 :学习、记忆 • 基底神经结 :运动 • 中脑
智力的信息加工取向与测量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es of Intelligence
Testing
信息加工取向
• 关注智力的心理过程,不关心个体差异
1. 基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2. 信息加工取向(如问题解决)的推动 3. 脑部位功能与临床测验、脑造像技术 4. 从复杂的认知成分到混合理论及多重智力
4.1 Sternberg-智力的成分
• 执行成分 • 元成分------G • 获得成分 • 保持成分 • 迁移成分
• PMA或群(group)因素:更特定的成分
4.2混合理论和多重智力
1. Sternberg的理论 2. Gardner的理论 3.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4.1 复杂的认知
• Sternberg (1977)认为应该分析从事智力 测验题目的认知过程
• 分析聪明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或 “成分” • 如类比推理中 “律师对客户相当于医生对?” • 类比推理的成分
– 编码(encoding)、推论(inference)、计划
(mapping)、运用(application)、合理化 (Justification)、反应(response)
• 智力类型

心理测量课件_智力测验

心理测量课件_智力测验
智力理论与智力测验
闫巩固 博士
本章要点
智力理论 智力测验(个体)
• 比奈智力测验 • 韦氏智力测验 • 达斯和纳格莱瑞的PASS模型与认知评估系统
智力的一些特殊问题
问题
智力高是什么意思? 你如何看待智力?
• 写出高智力者的5个最重要的特征?
专家是如何看待的?
1
智力的一些定义
Binet(cited in Terman, 1916): The tendency to take and maintain a definite direction; the capacity to make adapt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attaining a desired end; and the power of autocriticism. Freeman(1955): Adjustment or adap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to his total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to learn, the ability to carry on abstract thinking. J.P.Das(!972): the ability to plan and structure one’s behavior with an end in view. H.Gardner(1983): the ability to resolve genuine problem or difficulties as they are encountered. R.J. Sternberg(1986): mental activities involved in purposive adaptation to, shaping of, and selection of realworld enviorments relevant to one’s life.

最新心理测量学课件六ppt精品课件

最新心理测量学课件六ppt精品课件
1155
第十五页,共73页。
随后将该量表向较低年龄水平扩展, 又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幼儿智 力量表。这两个量表基本上保留了原测验 的形式,只是降低测验难度(nádù),并且 增添了一个迷津分测验,用于测量知觉速 度和准确性。
1166
第十六页,共73页。
4.1.2.4 样本(yàngběn)的大小要适当
7
第七页,共73页。
从本世纪20年代起,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 和吴天敏便开始斯坦福一比奈量表的中国版修 订(xiūdìng)工作。1924年,陆志伟在1916年 斯-比量表的基础上修订(xiūdìng)而成《中国 比奈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他和吴天敏合作 发表第二次修订(xiūdìng)本。1978年,吴天 敏主持第三次修订(xiūdìng),1982年完成 《中国比奈测验》。
这三种量表具有许多(xǔduō)共同特点: 它们均由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构成,每个量表 由几个分测验组成,所有分测验上的分数合成 则为全量表的总智商。施测3个量表时,言语 分测验和操作分测验交替进行,进行的顺序均 为事先确定,每个量表有所不同。
1177
第十七页,共73页。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每个分测验上的原 始分数,都被转换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 3的标准分数。然后,把言语分测验的标准 分数相加可得言语量表分,操作分测验的标 准分数相加可得操作量表分,所有分测验的 标准分数相加可得全量表总分。最后,将这 些量表分数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15的离差智商(zhìshānɡ)分数,便可得到言 语智商(zhìshānɡ)、操作智商(zhìshānɡ)和 总智商(zhìshānɡ)。
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稳定的,而人与人之 间的智力差异取决于每个人拥有的G因素量 的多寡。自1904年斯皮尔曼提出智力一般 因素的存在之后,这一理论观点不仅对今 后智力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 也成为(chéngwéi)智力测验产生的基础。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P355 16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五、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1. 现代心理测验的开始
波林:在测验领域,“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 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10年。”
(1)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最早 关注个体气质特点与智能差异,即个性差异;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 性,设计了差异测量的方法,这可被看作是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 顿提出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K.Pearson)发展出积差 相关,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使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评 估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其实际测量集中在1884后的6年。
(2)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 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等 。这些测验可以 达到了解、诊断和预测的目的;
(3)心理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 恐怖量表等 。这些测验主要用来进行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
12/22/2019
P351 13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正确看法
第一,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人 们收集有关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的资料,获得对人的心理活动规 律性的认知和进行科学决策;
第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其使用中会带 来系统的和随机的误差,所以可信但不能全信、可靠但不是绝对可靠 的。“无用论”和“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12/22/2019
P353 12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心理测量学》
三、如何看待心理测验
错误看法
第一,万能论:心理测验测验完美无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第二,无用论:侵犯隐私,违背民主原则 , 种族歧视,宿命论等; 第三,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心理测量学》课件

《心理测量学》课件
2 发展深度学习
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更为智能、精准的测量,推动测量新模式、新机理。
3 发展互联网应用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应用,创新心理测量的方式和手段。
心理测量的分类
智力测量
评估个体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 等方面的表现。
人格测量
评估个体的人格特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 等方面的表现。
心理病理测量
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态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行为测量
评估个体行为的反应、倾向及发展趋势等。
心理测量的标准化
1
效度
2
测量结果应当反映所要测量特质的真
实状态。
3
可靠性
测量结果应当具有一致性和重复性, 避免误差。
标准化
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性、可比性和解 释性,加强心理测量的可靠度和效度。
心理测量的误差
标准差误差
由于个体差异、试题设计等原 因,测量数据出现偏差。
反应偏误
测量误差
由于受试者对试题的个人喜好、 态度、心理因素等的影响而引 起的偏误。
由于测量工具、环境、测量人 员等原因,测量数据出现误差。
心理测量的应用
领域 军事 教育 临床 社会
主要应用 选拔军人、评估战斗员能力、分析战场信息等。
学生成绩评估、选材、选专业、升学考试、招 生等方面。 诊断、评估、治疗、康复的辅助手段。 评估社会人员各类能力、洞察社会现象变化等。
心理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发展数据挖掘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实现信息多源整合,更好地挖掘隐含知识。
《心理测量学》PPT课件
心理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将心理可观测特性转化为数值形式并进行量化分析的 学科。
心理测量的历史
1

《心理学课件:智力与智商测量》

《心理学课件:智力与智商测量》

智力和职业成功的关系
医生
具备高智力的人们通常能够更 好地应对复杂的医学知识和技 能,从而更容易取得医学方面 的成功。
科学家
强大的智力和推理能力可以帮 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阐释 自然世界,并深入探究生命和 宇宙的奥秘。
企业家
高智力的人们通常具备更好的 决策能力和商业眼光,这是助 其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 因素。
智商和情商的关系
智商和情商有时候是互相竞争的。高智商但低 情商的人可能更难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取得 成功。
字母(letter)
主流智商测试空间推理题例子
1
哪个图案可以拼出下面这个物
品?
下面的几何图形,哪个形状可
2
图案D
以拼出心形?
图案C
3
下面的几何图形,哪种图形是
阴影部分的投影?
图案A
智力测量的应用和效果
1 应用
智力测量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也有助于专业人士在评 估、医疗和教育方面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力测试的起源和发展
1
1879年
2
首个力测试诞生,由法国心理学家
Alfred Binet 和Theodore Simon 共同
发明,并逐步完善。
3
1950年代
4
Weschler Intelligence Scale问答式智 力测试诞生,对Stanford-Binet进行了
改进和完善。
1800年代
启蒙运动和普及教育的发展后,智力 测试迎来了自己的黎明期。
《心理学课件:智力与智 商测量》
智力是我们的生命智慧的表现。智商测量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和改善自己。
智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1 智力是什么

[课件]第五章心理评估2-人格与智力测验PPT

[课件]第五章心理评估2-人格与智力测验PPT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9
2、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以WAIS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 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通过全国取样, 制定了城、乡两套常模。 全量表(Full Scale,FS):共11个分测验,可获得 全智商(FIQ)。

言语量表( Verbal Scale,VS ):共 6 个分测验,可获得 言语智商(VIQ)。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31
二、现代常用人格测验方法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二)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16PF)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四)洛夏墨迹测验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32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 )
1、概述:

编制:

194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和麦金利合作 编制而成。我国宋维真修订了该表使之适合中国国情。 全版本:共566个条目。 常用版本:399题,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 4个效度量表。条目内容均与临床有关。主要用于测量 病态人格。


①知识测验
②领悟测验
③算术测验
④相似性测验 ⑤背数测验
例 堡垒
机关
⑥词汇测验:测量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17
4、 WAIS-RC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4.2

操作分量表

①数字符号测验 ②填图测验 ③积木图案测验 ④图片排列测验 ⑤拼图测验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2、常用的划分标准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4
(三)智力水平的分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正是Spearman的g因素, g (IQ)的不同可很好地解释测验
2.3Cyril Burt and Vernon
• 提出一个3层次模型
–g
– 群体因子(group factors),一些测验的相关高 于与其它的测验
• v:e, verbal-educational ability • k:m, spatial-mechanical ability
– 处理抽象的关系 – 不可教 – 超文化
• 晶体智力
– 代表学识的积累
• 智慧wisdom? • 专家expertise?
– 从成年后开始下降
– 随年龄增长
– 代表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4.2 再问智力随年龄下降吗?
• F随年龄下降,C随年龄上升 • 下降与教育因素:教育机会增长
测验结果的相关
• 产生一个简单结构 (simple structure) • 发明了因子旋转法,强相关的会聚成一类 • 去除了负的载荷
旋转过的正交因子
Verbal PMA
• 因子呈直角(零相关)
Maths PMA
旋转的、非正交的因子
• 后来,
Thurstone称
Verbal PMA
– G 是次级因素分
吉尔福特
产品
单元
类别
关系
体系
转换
蕴涵
评价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记忆 认知
操作
4.2 Cattell– 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
• Cattell 认为Crystallised and Fluid Intelligence是G的一部分,称为 gf 和 gc
• 流体智力
智力的因素分析型理论
(Factor Analytic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1. 理论目标 2. 从 Charles Spearman Thurstone 3. 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4. 发展何去何从?
1. 理论目标
• 解释个体智力的差异
• 不解释智力行为的发生(最初)
4.随后的发展
• 两种:
– 智力结构论
– 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
4.1GUILFORD Structure of the Intellect
• 智力结构论:更系统描述智力
– 内容content – 操作operations – 产品products
• 心理能力:C+O+P • COP的子测验往往高相关
– 不关心智力的认知状态/过程
• 立论基础
– 为什么项目或分测验彼此相关? – 因素分析
2. 1 Charles Spearman
• 发明了因素分析法 • 智力两因素论
– 智力(分)测验结果几乎都正相关 – G因子可以解释这些相关 – 所有行为都包括一般和特殊因素 (g + s) – G是先天的 – S因素不一定是天生的
析的结果
– PMA之间相关
Maths PMA
新问题:因子不独立,难于解释
3.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论?
• 因子分析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
– 如果分测验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Spearman 的方法注定要发现一个因子
– 如果分测验之间呈现某种程度的类别, Thurstone会发现不同的因子
• EFA只是一种数据概括、缩减的方法
2.2测验结果的图形表示和因子
• 每个测验看成一条线 • 线之间的夹角代表相关 (夹角的余弦) • Cos0o 是1,完全相关的线在同一个方向 • Cosine 90o 是0, 完全无关的线成直角
言语测验
g 数学测验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如果分测验正相关,第一个主成 分将提供合理的、最佳的概括.
–s
g
v:e
k:m
tests
tests
2nd principal component
•成分正交;成分的负载可为负 / 为正
Thurstone -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 使用整体评价 (单“IQ”分数)不合适 • 不喜欢负的因素负荷 • G不具有真正的重要性,只是反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