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作业练习第三单元高考真题精选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 •昆明一中月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A.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③注重理论研究 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 ①②B.②③ C.③④ D . ①④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A.神话统治阶级B.服务于小农经济C.服务于祭祀活动D.战胜自然灾害4.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 ,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
《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
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③中国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黄帝内经》一一中医奠基之作B. 《伤寒杂病论》一一“万盛宝典”C.张仲景一一“医圣”D. 《本草纲目》一一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姓名 朝代 著作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者作一脉相承A.①②B. ③④ 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C.②④D.①()7. (2013 •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8.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雪》中写道:首词中所说的“风骚”本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VIP专享】人教社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课后练习及答案
45
45
67
472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
A.甲骨文
B.大篆
10.词起源于民间,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社会条件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市民阶层的壮大
A.①②③
二、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西方有关科技方面的数据统计
年代
公元 1~400 年
公元 401~1000 年
公元 1001~1500 年
公元 1501~1840 年
B.②③④
科技发明(件)
1、填空题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
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
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
3、汉赋中的佳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 》、《上林赋》,东汉(
的《二京赋》。
4、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2.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 )
A.唐朝
3.被称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 )
A.《黄帝内经》
B.三国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4.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字体,其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
A.由象形到发音
C.由象形到会意
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5、乾隆道光年间,形成“
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二、选择题
),汉字按照(
)计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做好每一份试卷的练习,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两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解析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合理利用会造福社会;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对科技的认识和利用不当,会限制或危害社会的发展。
甲乙从不同角度对四大发明的评价都有各自的道理。
答案 C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指中国古代的( )A.印刷术B.天文历法C.指南针D.儒家学说解析培根的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革命性影响,它们分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答案 A3.康熙帝在其所编纂的《数理精蕴》一书序言中写道:“天文算术之学,我中土讲明而切究者,代不乏人。
自明季空谈性命,不务实学,而此业遂微。
”这表明康熙帝的认识是( )A.中国的天文算术在清朝时领先于世界B.清朝时期开始出现西学东渐C.明朝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明朝以后天文算术开始衰落解析康熙帝的意思是:我们中国研究天文算术人才辈出,但自从明朝以后人们崇尚空谈,不务实际,才导致了其衰落。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精修订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高中历史必修①第三单元水平测试训练一、选择题1.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深远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逐渐在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C. 以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3.当代英国政治权力的真正核心是 ( ) A.上院 B.议会 C. 首相 D.下院4.现代英国不同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控制的主要途径是()A.军事斗争B.议会斗争C. 政党斗争D.群众斗争5.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英国首相身兼①国家元首②政府首脑③议会党团领袖④多数党领袖()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A.选民B.国会C.联邦法院D.内阁7.在美国,享有立法权的机构是 ( )A.国会B. 总统府C. 联邦法院D. 内阁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9.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依据了谁的思想(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康德10.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拥有对法律最高司法解释权的是(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联邦法院1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1875年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2.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中,不能反映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是( )A.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B.国会可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C. 众议院可对总统弹劾D.国会可征税、征兵、调整国外贸易和州际贸易13.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
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
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B.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2.“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
“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
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3.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人教版)
高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13、(1)造纸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的传入,为宗教改革开了先路;火药传入欧洲,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每点2分,共8分,若考生只列举四大发明达3个以上给2分,列举2个以上给1分)(2)政治:专制集权高度膨胀,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答“闭关锁国、海禁政策阻碍了发展”可给1分)经济:传统的农耕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当世界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明清时期虽然出现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但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礼教纲常愈趋苛严,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新思想的出现与发展。
(每点3分,共9分)(3)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分)(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崛起;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活动,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积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深化改革开放;等等。
(3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可在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14、答案:(1)风格: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颜真卿的楷书墙庄浑厚,雍容大度,讲求规范法度。
时代特征:国家统一强盛的盛唐气象。
(6分)(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
(或注重意境)(4分)社会风貌:宋代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
(4分)(3)作者:达·芬奇、拉斐尔(4分)风格:以写实的手法揭示人性的美,是古典主义的典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 100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100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
B“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
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
2“诸子百家”活动的宗旨是
A游说君主,寻求进入统治阶层
B研究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C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D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
B“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性本善”
4儒家经典的“六经”不包括
A《诗经》《尚书》B《礼》《易》
C《乐》《春秋》D《论语》《孟子》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孔子办私学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 .....。
必修3第3单元历年高考题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必修3第3单元历年高考题集1、2001年上海10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2、2002年上海14.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无线电通讯实验成功C.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 D.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3、2003年上海23.‚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所以伏尔泰也可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这一推理最可靠的前提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A.有少数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 B.有少数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C.一般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D.一般都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4、2004年上海14.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5、2004年上海23.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6、2006年上海6B、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A、拥有教育权B、获得劳动权C、争取人身自由权D、享有政治参与权7、2006年上海9B、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8、2006年上海2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 B.①③9、2004广东18.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10、2005年广东18、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A、蒙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禁欲主义思想D、浪漫主义思想11、2005江苏18.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12、2006年江苏17.文艺复兴时期刨立‚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布鲁诺D.开普勒13、2000广东27.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14、2001年江西22.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7·南平期末]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关。
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A.寻求物理规律B.重视实用性C.是经验的总结D.领先于世界答案 B解析“物理规律”“经验的总结”“领先于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D三项错误;根据材料“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事物,故B项正确。
2.[2016·淮南二模]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
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答案 D解析宋代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是不符合史实的,故A项错误;只有在平民阶层消费涉及通俗种类,其他各阶层并无明显的差异,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的是通俗类的发展,故C项错误;因为在书画消费中实现共通,故D项正确。
3.[2017·赣州期末]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
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答案 D解析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是由封建经济与政治决定的,伴随儒学确定为统治思想,封建等级观念是不断加强的,故A项错误;其民分士、农、工、贾四等,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并不意味“士”人为首的观念被打破,故B项错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话本,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推动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doc
★★★★★ 高效课堂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规范 干净 认真 工整1 单元测试第三单元1.《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 ,而天雨粟 ,鬼夜哭。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 ,毫不可信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字发明的影响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2.《梦溪笔谈》记载:“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 ,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
”该技术出现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D.宋元时期3.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 ,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 ,女装拘谨、保守 ,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 ,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迟缓B.专制集权的巩固C.程朱理学的盛行D.审美意识的进步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叙述错误的是A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编制了《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了300年C .战国时期石申编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D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5.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 ,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 ,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 ,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6.《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 ,明显来自儒家A .“仁政”思想B .“天人感应”学说C .宋明理学思想D .“经世致用”思想7.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 ,公权答云: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请判断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最为相近 ,同样人品高尚 ,书法为后人学习 ,并有许多著名临摹楷体碑帖流传的盛唐时代书法家为A .张旭B .颜真卿 C. 怀素 D. 欧阳询8.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 .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出现B .唐朝各种诗体臻于完善39C.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D.唐朝风格多样的诗歌的出现9.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划时代地把恋爱主题和整个社会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 ,艺术地揭示了专制帝国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 江南制造总局图2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图3 中国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学生图4 汉阳铁厂的炼铁高炉请回答:(1)据上述图片,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4分)(2)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就自然解决了。
它们为了实践自己的观点作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其实践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改革;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洋务派注重向西方学习。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努力: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打着“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等。
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说明:在近代中国,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答第(1)问,一方面要注意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每张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回答第(2)问,要紧密结合洋务派为实现“自强”“求富”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进行分析。
在近代中国,造成外患的根源在于政府的腐败,所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22.阅读下列材料:时间华资工厂华资资本1913年698家330824000元1920年1759家500620000元——《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1915年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材料三: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平天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
1915年年底,袁世凯称帝后在天坛祭天(见下图)。
材料四: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 高考真题精选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高考真题精选[全国卷真题调研]1. [2016·全国卷Ⅱ]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 B解析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但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体,排除A项。
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题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正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一部分,B项正确。
三国曹魏时期当时流行的字体是隶书,这与材料“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不符,排除C项。
中国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排除D项。
2.[2016·全国卷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 C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 对于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表达,正确的有 1.②唐朝时草书、行书流行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④雅俗共赏是行书的特点③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A ①②③④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2.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管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三峰巨石悬,长( ) 画万岁枯松倒。
叫瞰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资料描述的书法形式是A.A B.B C .C D .D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述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 3.2010 ) ( 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类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 A 戏剧表演.B舞蹈艺术. C 书法艺术. D,“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价值,又有适用价值,雅俗共赏。
这类书体是篆书.A 隶书.B 楷书.C 行书.D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到句式灵巧,这) (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A 种现象反应了 5.中国古代文学多元化的创作风格.B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赏识到( 6.小说《封神演义》.A 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B 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C 京剧《空城计》.D 唐朝以来,商业日趋发展,城市走向繁华,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7. )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③宋朝民俗画的发展①小说的出现和繁华①②③④. AB ①②③ .①③④ .C ②③④ D.唐诗及从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隆重深邃、简短、精练。
宋词及此后的诸文体 8.更偏向于老百姓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老百姓文学变化的历史原由不包( 括) 商品经济趋势繁华,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A 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感情欢乐.B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老百姓的审美诉求. C.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沟通等多种要素的综合结果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并且有好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过去作9.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并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不过惟利是图,贪) ( 得无厌的形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综合练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康有为2.魏源《海国图志》的内容包括①介绍西方科技知识②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制度③赞扬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从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动的本质是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洋务派要实施新政D.学习西方的科技4.倭仁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要是为了A.否定洋务“新政”B.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C.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D.防止“以夷变夏”5.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直接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不受其人欺蒙”C.引进西方科技D.变革传统的教育制度6.所谓“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①王韬②梁启超③.薛福成④X观应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③“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④“与外人商战”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最早在A.某某B.某某C.某某D.9.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①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②西方的启蒙思想③西方的进化论④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11.下列关于百日维新问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顽固派、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反对维新派的思想武器B.两派的论战使维新思想的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D.维新变法的实际作用是:思想启蒙,促进人民觉醒12.下列事件(或社会现象)中,哪一件成为下杂志产生的直接原因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辛亥革命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C.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主X尊孔复古D.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锐意改革13.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救亡之道首先是A.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B.改革政治制度,扩大某某权利C.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D.以西方文明取代中国的封建文化14.蔡元培为北大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目的在于A.让各种学术主X在北大自由发展B.让新思想在北大传播C.为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开展开路D.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1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某某科学,其“科学”的含义是指①自然科学法则②科学精神③反对封建迷信愚昧④反对偶像崇拜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提倡某某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7.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陈独秀B.鲁迅C.胡适D.蔡元培1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推动中国某某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19.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A.李大钊等的积极宣传B.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C.反对传统文化的结果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所以是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主要是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①唯物主义史观②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③经济学说④社会主义理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③④21.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主要是因为A.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B.李、胡的“问题与主义之争”C.五四运动期间对学生运动的态度D.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22.李大钊、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面上看,其实是A.是否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争B.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李大钊主X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D.李大钊、胡适两位知识分子的学术论争23.上世纪20年代初,某某工人称誉为“做了我们工人的喉舌”的刊物是A.《劳动界》B.《劳动者》C.《劳动音》D.《工人周刊》24.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和马克思主义一道代表着中国进步思想的理论是A.基尔特社会主义B.无政府主义C.杜威的实用主义D.三某某义25.陈独秀等最终选择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问题与主义之争”教育了广大青年B.陈独秀、李大钊等要组织中国共产党C.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问题D.他们已经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875年,洋务运动开始,传教士林乐知如是说:“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姚莹D徐继畲2、“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由不包含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3、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 林则徐B魏源C严复D梁启超4、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③促使了人民的觉悟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5、 19 世纪 90 年月,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含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确立了经济基础②民族财产阶级的形成为其供给了阶级基础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供给社会环境④西方先进思想的流传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 D ②③④6、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一致性是A 坚持反封建B除去清代剩余权力C 反对尊孔复古D展开文学革命7、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鲁迅8、新文化运动与财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对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 流传了西方财产阶级民权同等思想B较为完全地批评了封建正统思想C 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亲密联合9、中国最早举起流传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10、以下事件促使了马克思主义流传的是A 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11、传入中国的各样思潮中,最后被陈独秀、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接受的是A 基尔特主义B无政府主义C适用主义D马克思主义12、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选项是A 器物—思想—制度B器物—制度—思想C 思想—制度—器物D制度—思想—器物二、资料分析题1、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钱玄同的文章呼吁说:“青年啊,假如你还想在二十世纪做个人,你还想中国在二十世纪算个资料二鲁迅发布文章指出:“此刻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由于科学能教道理理解,能教人思路清楚,不准鬼混,因此自但是然的成了讲鬼论的人的仇家。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3单元 第10课 学业分
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下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A.B.C. D.【解析】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A项为甲骨文,B 项为小篆,C项为隶书,D项为楷书。
【答案】 B2.下面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被誉为“书圣”。
该作品的作者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欧阳询D.怀素【解析】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3.下图说明()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解析】三教合流主要是指宋明以后,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
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
【答案】 D4.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其代表作品是()A.《墨梅图》B.《清明上河图》(局部)C.《夫妇宴饮图》D.《步辇图》【解析】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其代表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文人画;《夫妇宴饮图》是东汉时期的人物画;《步辇图》是唐代阎立本的人物画。
【答案】 B5.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注重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并加以创新。
右图为齐白石的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继承与发扬中国画传统的是() A.风俗画 B.工笔画C.文人画D.花鸟画【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材料中的画作有绘画也有书法,还有诗作,因此是文人画。
【答案】 C6.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主要说明了()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剧种互相吸收融合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高考真题精选[全国卷真题调研]1. [2016·全国卷Ⅱ]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 B解析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但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体,排除A项。
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题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正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一部分,B项正确。
三国曹魏时期当时流行的字体是隶书,这与材料“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不符,排除C项。
中国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排除D项。
2.[2016·全国卷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 C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解析首先,依据材料玄奘西行“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概括,提炼出其中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注意题目要求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再次,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地方卷真题借鉴]4.[2016·北京高考]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 A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诗经》“十五国风”涉及的15个诸侯国或地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国风·周南》,A项正确。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中提及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而题干图片涉及的诸侯国表明是秦朝统一之前,排除B项。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中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和焚书坑儒,应当在图片所示时间之后,排除D 项。
5.[2016·上海高考]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答案 C解析“册”和“典”是用于记录文献资料的书籍。
青铜鼎主要是用来祭祀的,故A项错误;殷人不会将重大事件记录在石碑上,故B项错误;殷人以占卜的方式决定国家重大事件,然后记录到兽骨或龟甲上,因此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甲骨文,故C项正确;陶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故D项错误。
6.[2016·上海高考]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答案 A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处于中国宋元时期。
13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入欧洲,A项正确。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出现在汉朝,排除B项。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出现在唐时期,排除C项。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7.[2016·海南高考]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答案 B解析中国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书同文”,规定小篆为全国通用,故B项正确;其他三种字体都不是国家强力推行的,故排除。
8.[2015·江苏高考]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 C解析由材料“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可知,司马相如的赋符合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文化需求,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由材料“天子大悦”“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可知,赋成为给统治者“润色鸿业”,歌颂丰功伟绩的载体,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项错误,符合题意。
由材料“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可知,赋使读者觉得很有气势,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9.[2015·广东高考]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隶书B.小篆C.行书D.草书答案 A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可以推断该字体不是小篆,排除B项;行书、草书是在隶书等字体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不是在篆书之后,排除C、D两项。
答案为A项。
10.[2015·福建高考]如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
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答案 B解析依据材料的信息可知,许慎强调“历”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史”指记录过往的事情,同时记录者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记录事实,即历史为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故选择B项。
A项的“一切”说法过于绝对;C项的“书籍”说法不准确;D项的“文化形式”是指文化的表现形式,材料信息没有涉及。
11.[2015·福建高考]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个无所畏惧、毅然赴约的英雄形象,排除A项。
从材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可知,关汉卿借用关羽独赴单刀会的典故来吊古抚今,排除B项。
从材料“大江东去浪千叠”,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有类似,体现的是豪放派,排除D项。
材料没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故选C项。
12.[2015·四川高考]“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四个题肢中只要排除一个即可。
诗句式齐整,每句的字数一样,而词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排除②,故C项正确。
13.[2015·重庆高考]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答案 C解析由“安史之乱”可知,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根据相关知识以及这首诗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该诗人为杜甫(该诗标题为《月夜》),故选C项。
14.[2016·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