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课程设计

摘要

本设计基于响水煤矿地质条件,设计煤层为2号煤层,采区设计年产量为1.20Mt/a。

采区内2号煤层厚5-6.5m,平均6m,倾角6°-8°,平均7°左右,局部含夹矸,结构较简单、稳定,属于低瓦斯煤层。经计算,采区工业储量3223.16Mt,保护煤柱损失量300.27Mt,设计可采储量2922.89Mt。

根据采区地质条件,提出三个技术上可行的准备方案。方案一:一煤一岩上山;方案二:两条岩石上山;方案三:两条煤层上山。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使用方案二。为保证单个工作面产量达到采区设计生产能力,计算出工作面长度为200m。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两班割煤、一班检修,截深0.6m,每个采煤班割2刀。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区段间不留煤柱。经计算,采区实际生产能力为1.26Mt/a,服务年限为24.4年。

设计采用综采工艺,采高6m,用全部垮落法处理工作面的采空区,通风方式为U 型通风。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及三机配套原则,确定工作面设备为:采煤机型号MG300-W、液压支架型号ZZ4400/18/38,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64/264。

关键词:2号煤层;采区布置;综采工艺;U型通风;沿空掘巷。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xiangshui min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2 # coal seam of coal seam, the mining area desig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0 Mt/a.

Within the mining area no. 2 coal seam thickness of 5-6.5 m, an average of 6 m, 6 ° ~ 8 °inclination, an average of around 7 °, local containing dirt band, structure is simple, stable, belongs to the low coal seam gas. Through calculation, the mining area industrial reserves 3223.16 Mt, protective coal pillar loss 300.27 Mt, design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922.89 Mt.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feasible in technique preparation plan. Solution a: a coal rock up the hill; Scheme 2: two rock up the hill; Solution 3: two coal seam up the hill. Through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finally determined using scheme 2.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 single working face production reaches mining area design, calculate the working face length of 200 m. Face adopt \"38\" manufacturing, two class cut coal, a class of overhaul, and cut 0.6 m deep, each coal class 2 cutter. By adopting the technology of along the empty left lane, section between the coal pillar. By the calculation, the actual mining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6 Mt/a, length of service is 24.4 years.

6 m design using fully mechanized process, mining height are broken, with the working face goaf caving method, all the data, for the u-shap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of form a complete set of compressors, determine the equipment as follows: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number, hydraulic support model ZZ4400 MG300 - W / 18/38, scraper conveyor type SGZ - 764/264.

Key words: no. 2 coal seam; Mining area layout; Fully mechanized process; U-shaped ventilation; Roadway driving along goaf.

目录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

摘要 (Ⅲ)

ABSTRACT (Ⅳ)

目录 (Ⅴ)

第一章采区地质特征 (1)

1采区概况 (1)

1.1井田位置及交通 (1)

1.2地形地貌 (2)

1.3气象 (2)

1.4地表水 (3)

1.5地震 (3)

2采区储量计算 (3)

2.1采区的工业储量及可采储量 (3)

2.2采区采出率 (2)

第二章采区巷道布置 (5)

1采区巷道布置初选及可行性方案确定 (5)

1.1采区布置方案 (5)

2.1采区巷道布置 (5)

2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的最优方案 (8)

2.1上山布置 (8)

2.2区段划分及区段平巷 (9)

2.3采区车场及硐室 (11)

第三章采煤方法、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2)

1开采程序 (12)

1.1开采顺序 (12)

2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12)

2.1采煤方法的确定 (12)

2.2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2)

2.3回采工艺方式 (12)

3采区工作面配备及生产能力验算 (13)

3.1工作面生产能力 (13)

3.2回采工艺设备选择 (14)

4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 (14)

4.1采区生产能力 (14)

4.2采区服务年限 (15)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及机电设备配备 (16)

1采区生产系统 (16)

1.1运煤系统 (16)

1.2运料系统 (16)

1.3通风系统 (16)

1.4排水系统 (16)

2安全技术措施 (16)

2.1机电设备配备 (16)

2.2安全技术措施 (16)

第五章采区经济技术指标 (17)

主要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采区地质特征

1 采区概况

1.1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位置

井田位于盘县南部,行政区划属响水镇、大山丫镇和忠义乡管辖。矿井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15″-24°42′00″,北纬24°30′00″-25°32′30″。位于响水河边,与南昆铁路威红支线小雨谷站及盘南电厂毗邻。

图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1.1.2交通

井田内交通方便,南昆铁路威(舍)红(果)段从井田西部沿响水河经过,并建有小雨谷站,盘(县)兴(义)公路由井田东部的大山镇经过,大山镇距盘县59km。另外,井田西部的响水至威箐、水塘、盘县有公路相通,全程60 km,响水镇至大山镇有简易

公路相通,距离14km。

1.2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貌属构造—剥蚀地貌,发育单面山。含煤地层与其上覆飞仙关组、下伏峨眉山玄武岩组构成宽缓的单斜谷,其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单斜谷前、后两坡冲沟均较发育。局部地段发育滑坡、崩塌及剥落等坡地重力地貌;地形平缓开阔地带属溶蚀构造为主的岩溶地貌,常见溶蚀洼地、漏斗、溶洞及落水洞等岩溶形态。整个井田地貌形态为中部高两翼低的展布形态。最高点为井田东部的大山丫,标高+2153.76m,最低点位于西部响水河河谷,标高+1355m,相对高差为798.74m。地质情况见综合柱状图1-1。

图1-2

1.3气象

井田内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降雨量1382.9mm,最大2105.5mm,最小791.5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约占全年的87.8%。

风向以东北风为主,也常见西南风,历年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力≥8级。最大风速和最大风力多为西南风,一般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雪凌11月至竖年4月间,冻结期12月至竖年2月,雪凌线在+1700m以上。

1.4地表水

本井田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山洪飞瀑,河水暴涨暴落,枯季流量深微。井田内主要河流有响水河、铁厂河、鲁楚河、雨谷小河等。响水河为井田内最大河流,枯季流量1.47m3/s,丰水期流量200~250m3/s。

1.4.1地面河流

本井田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黄泥河),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经本区的主要河流:响水河、铜厂河、马依河等。枯季流量分别为 1.47m3/s、0.039m3/s、

0.0379m3/s。

1.4.2水库

矿井附近现有水库5座,分别为清底河水库(库容620万m3)、沙坝水库(库容105万m3)、大滥滩水库(库容45万m3)、跳马河水库(库容7.5万m3)、滑石水库(库容15.6万m3)。均为农灌水库,其中清底河水库、沙坝水库水质、水量均可满足矿井用水,但距离矿井较远,引水工程量大,且存在与农业争水问题。拟建的响水水库,位于矿井主场地西面,距主场地约750m,为盘县响水电厂供水水源。根据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2001年1月“盘县响水火电厂(扩容)供水水源规划设计报告”,除去响水电厂取用水量后,响水水库剩余水量能够满足本矿井用水要求。

1.5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矿井抗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烈度为Ⅵ度。

2 采区储量计算

2.1采区的工业储量及可采储量

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在本设计中,设计采区的储量及是第一阶段的储量。该采区的面积为3808496.545m2,除去留设采区的边界煤柱外,可得到采区的可采储量的面积为

3453696.545m2。

所以采区的工业储量为:

Q2

工=α

γcos

÷

?

?M

S=3808496.545×6×1.4÷0.99= 3223.16万t

根据所留设的采区边界保护煤柱,可得采区的可采储量的面积为3453696.545㎡。所以采区的可采储量为:

Q2

可=α

γcos

÷

?

?M

S=3453696.545×6×1.4÷0.99=2922.89万t 采区内的保护煤柱损失量为: 3223.16-2922.89=300.27万t。

2.2采区采出率

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

采区的采出率为:

(采区工业储量-开采损失)/采区工业储量×100%(3-1)

采区的工业储量为 3223.16万t;开采损失主要有:工作面的落煤损失为工业储量的3%~7%,该采区取4%,所以落煤损失为128.92万t;采区内煤柱的损失为300.27万t。所以总的开采损失为429.19万t。

所以采区的采出率为:( 3223.16-429.19)/2922.89×100%=96%。

第二章采区巷道布置

1 采区巷道布置初选及可行性方案确定

1.1采区布置方案

本阶段的采区,主要开采2号煤层。根据矿井开拓布置煤层赋存条件,阶段不宜布置倾斜条带开采。因此,在阶段中部布置二条上山,形成双翼开采,两翼工作面走向长壁布置方式。

1.2采区巷道布置

1.2.1上山布置

(1)采区上山数目的确定

该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属于大型矿井,而该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等特点,需要布置一条运输上山和一条轨道上山。运输上山用作运煤;轨道上山用作运料、排矸、进风、人员的进出。

(2)采区上山布置

上山按其在煤层或岩层中布置的情况和数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一岩一煤上山(如图2-1)

图2-1

当煤层群最下一层为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时,可将轨道上山布置在该煤层中,运输上山布置在底板岩层中。这种布置可以减少一些岩石上山工程量,适用于产量不大,瓦斯涌出量不大,服务期不太长的采区。

②两条岩石上山。(如图2-2)

图2-2

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两条岩石上山,它多用于煤层群最下一层为厚煤层,或开采单一厚煤层的采区,当煤层群的最下一层为薄煤层或煤线时,可将两条上山布置在该薄煤层中。两条岩石上山布置的应用,在瓦斯涌出量不大的联合准备采区中较为普遍。两条煤层上山也可以在单层准备时应用。

③两条煤层上山(如图2-3)

图2-3

在煤层中布置两条岩石上山即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它多用于煤层群最下一层为厚煤层,或开采单一厚煤层的采区,两条煤层上山布置的应用,在瓦斯涌出量不大的联合准备采区中较为普遍。两条煤层上山也可以在单层准备时应用。

2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的最优方案

2.1上山布置

该阶段的设计生产煤层为一层,设计开采的层煤的厚度为6m,属于厚煤层;该采区的瓦斯涌出量不大,煤层的赋存比较稳定,且煤层的顶底板和围岩的岩性相对较弱些,所以结合本采区的实际情况,该采区的上山布置类型采用二条岩石上山,将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布置在2号煤层底板15米处。为了减少应力的集中,便于井筒的维护,井筒间距取40m。根据综合柱状图,2号煤层底板8--15m之间有一层厚度8m左右的砂岩的岩层,岩性较好,岩石强度高,岩层稳定且较厚,在该层位中布置岩石斜井,服务年限长,巷道易于支护和维护。因为岩石上山易于维护,无须留设保护煤柱,这样减少了煤炭的损失量。

2.2区段划分及区段平巷

2.2.1采区参数的确定

(1)分段斜长

由于设计阶段的倾斜长为1655m,设计将该阶段划分为五个分段进行回采,工作面长度定为200m,巷道的掘进采用沿空掘巷,每条分段平巷的宽度均取为4m宽。所以区段的斜长为202m。

(2)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

分段平巷的布置方式有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两种方式

①单巷布置

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采用单巷布置时通常区段轨道平巷超前运输平巷掘进,这样既可探明煤层变化情况又便于辅助运输及排水。但是因为要提前开掘下区段轨道平巷,虽有区段煤柱护巷,但维护比较困难,且增加了联络巷的掘进费用及相应的密闭费用。当瓦斯含量不大、煤层埋藏较稳定、涌水量不大时,一般采用单巷布置,但是须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减少井筒的漏风量。

②双巷布置

采用双巷布置时,可以减少巷道断面,将输送机和电气等设备分别布置在两条巷道内,安置输送机的巷到随采随弃,电气设备平巷加以维护作为下一区段的回风平巷。但是它的缺点是配电点至用电设备的输电点缆需穿过联络巷,当配电点移过一个联络巷时,同时需将输电电缆和油管等也要从原来的联络移巷到下一个联络巷中去。这就要求进行移置和重新拆接电缆和油管等工作,给生产、维护带来了不便。

所以该阶段的分段平巷布置方式最终确定采用单巷布置,设备分巷布置的方式。

2.2.2区段无煤柱护巷的选择

(1)沿空留巷

沿空留巷一般适用于开采缓斜和倾斜、厚度为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这样的方法与留煤柱护巷比可以减少保护煤柱的损失量,而且可以减少平巷的掘进工程量。沿空留巷时区段的布置主要采用的是后退式沿空留巷的方式:先掘出分段运输巷到采区边界,工作面后退式回采,回采后在沿空留出平巷作为下区段的回风巷。这种方式,可克服前进式回采时前方煤层赋存情况不明和留巷影响工作面端头采煤等缺点,但要增加平

巷的掘进工程量。

(2)沿空掘巷

沿空掘巷就是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这种方法利用采空区边缘压力小的特点,沿着上覆岩层已垮落稳定的采空区边缘掘进,有利于区段平巷在掘进和生产期间的维护。多用于开采缓斜和倾斜的中厚煤层和厚煤层。

沿空掘巷虽然没有减少区段的数目,但是不留或少留保护煤柱,减少了采区内煤炭的损失量。又由于巷道布置在采空区的边缘,这样巷道的维护相对要简单许多。由于沿空掘巷的巷道受压较小,对支护的要求不如沿空留巷严格,一般梯形金属支架、木支架均可用,所以该采区区段无煤柱护巷方式采用沿空掘巷。

2.2.3层间的联系方式

该阶段内的设计可采煤层为两层,且两层煤之间的间距都比较小,所以采区内煤层间的联系方式采用石门联系各煤层。

2.3采区车场及硐室

2.3.1采区车场

由于轨道上山布置在2号煤层的底板岩石中,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往往采用甩入石门的甩车场,所以采区中部车场就选用石门甩车的形式,调车方式采用的是折返式调节。

2.3.2采区变电所

采区变电所的布置形式决定采用“-”形,这是因为“-”形的布置最为简单,其支护方式广泛采用料石砌碹。硐室的长度为24m,宽度为3.5m,高3m。硐室内的高压和低压设备一般应分别布置在硐室的两侧,其间过道大于0.8m。硐室地面应高于相邻的底板距离为200㎜,采用100#混凝土铺地,硐室地面的坡度设计为3‰。

2.3.3采区绞车房

绞车房的位置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无淋水、矿压小和易于维护的地点;在满足绞车房施工、机械安装和提升运输要求的前提下,绞车房应尽量靠近变坡点,以减少工程量。根据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采区的布置位置和方式,决定将采区绞车房布置在地表。绞车房应有两个安全出口,即钢丝绳通道和绞车房的风道,绳道的位置应使绳道中心与上山轨道中心线相重合,尽量使绳道中的人行道位置与轨道上山一致。绞车房的断面一般设计为半圆拱形,用全料石或混凝土拱料面墙砌筑,本矿井的采区绞车房的支护方式

采用的是全料石砌筑。

第三章采煤方法、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 开采程序

1.1开采顺序

根据煤矿设计规范要求,为缩短建井工期,便于更快出煤生产,阶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分段开采顺序为后退式(相对井筒),分段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工作面开采顺序为后退式,煤层间开采顺序为下行式。

2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2.1采煤方法的确定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主要用于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或缓斜3.5~5.0m厚煤层,其采煤系统比较简单。所给条件煤层厚2#为6m,;倾角8°为缓斜中厚煤层,所以选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瓦斯涌出量小。且现代工作面长度有加长趋势,因此采煤工艺选取的方法有综采和普采两种选择,但是要则优选。方法一:综采

工作面推进度为2300m,两翼每翼为1150m,因此对工作面长度较短,初期投入较多,工作面搬家时间长,工作面接替紧张;所以技术经济效果不显著,不必采用此法。方法一:普采

工作面长度适中,推进速度也适当,有利于采掘平横,初期投入少,工作面搬家时间短、费用少,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采用此法比较合理。通过比较用方法二比较好,所以采用方法二进行采掘。

2.2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由于所给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所以最好采用双滚筒割煤机以适应煤厚度变化,采高范围在1.0~3.5m,适应煤厚。

对于2#煤层进行采割时用二班制,每天推进度为4刀,并用双滚筒单向往返割煤一次;

进刀方式:

在工作面上下端部开开切口,使采煤机能直接推入煤层,即采用直接进刀方式,用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的方法进行前进。

2.3回采工艺方式

2.3.1回采工艺方式的选择

在煤层比较稳定,构造不太复杂的大型矿井及特大型矿井的回采工作面,可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近几年来,“综采”与其它一般普通机械化采煤相比具有较高的产量、生产能力达、较少的消耗、操作简单、更好的安全性等优点,在煤炭系统得到较快的推广,也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煤炭工业重点发展的回采工艺致之一。由于本矿井的煤层比较稳定,煤层的倾角较缓,所以决定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

3采区工作面配备及生产能力验算

3.1工作面生产能力

一个采煤工作面的产量

A

O =LV

MγC

(3-2)

工作面长度主要取决于采区条件和工作面装备水平,随着煤炭科技进步,综合机械化装备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外回采工作面长度也有加长的趋势,综采工作面长度已达到200m以上。

式中:L—采煤工作面长度,m;该工作面的长度取为200m

工作面年推进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开采技术条件、工作面装备水平、工作面长度、采高、推进长度、生产管理水平等。根据本矿井煤层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配备的综采设备性能,结合国内目前类似条件的回采水平,确定工作面年推进度为V

—工作面推进度,m/a;该工作面每年生产时间为330天;每天割煤刀数为四刀,采煤机的截深为0.60m;所以工作面年推进度为792m。

M—煤层厚度或采高,m;取6。

γ—煤的密度,t/m3;取1.40。

C

—采煤工作面采出率,一般取93%~97%,薄煤层取高限,厚煤层取低限。本采区取95%。

所以该采煤工作面的年产量为A

=200×792×6×1.40×95%=126.4万t,因此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年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3.2回采工艺设备选择

3.2.1采煤机

3.2.2刮板输送机

运煤的中心问题是采面刮板运输机的选型问题,在选择运输机的问题上应考虑刮板运输机的能力应略大于采煤机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应考虑其结构形式应与采煤机的结构形式相配套。因此选用型号为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选用SGZ764/400型,与采煤机配套,输送能力800t/h。见表3.3.

表3.3 刮板输送机

结构型式型号

输送能

设计长

刮板链型

链条规格Φd×

t

中部槽规格

铸焊SGZ764/320 700 200 1.1 中双链26×92

1500×724×

290 SGZ764/400 800 200 1.1 中双链26×92

1500×724×

290

3.2.3刮板转载机

刮板转载机选用SZZ960/250型,输送能力2000t/h。

3.2.4破碎机

破碎机选用LPM220型,破碎能力2200t/h。

3.2.5顺槽胶带输送机

顺槽胶带输送机均选用带宽1.2m的SSJ1200/M型,输送能力1500t/h,顺槽长度不同配备相应功率的多电机驱动。

3.2.6 工作面综采支架

工作面综采支架选择:ZZ4800/18/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4800kN,支护强度大于0.8MPa,支撑高度1.8~3.8m。

4 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

4.1采区生产能力

该矿井的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t,结合矿井内的地质构造情况和煤层的赋存条件等多种因素,在确定出矿井工作面的长度为200m后,可以计算出矿井只需要一个工

作面生产即可保产,即A

=200×792×6×1.40×95%=126.4万t。所以在此采区内只

需布置一个回采面生产即可。

4.2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的生产能力的基础是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而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取决于煤层的厚度、工作面长度及推进度。本设计采区的可采储量为:Q

=2922.89万t采区的服务年

限为:T=2922.89÷120=24.4a

第四章采区生产系统及机电设备配备

1 采区生产系统

1.1运煤系统

采煤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溜煤眼→运输上山→采区运输大巷

1.2运料系统

采区运输大巷→轨道上山→区段回风平巷→工作面

1.3通风系统

采区运输大巷→轨道上山→采区进风行人斜巷→区段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

1.4排水系统

采煤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轨道上山→采区运输大巷

2 安全技术措施

2.1机电设备配备

提升机、皮带机、架空乘人装置、主排水系统、主扇通风机、空压机、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掘进机、供配电系统设备。

2.2安全技术措施

防火、防水、防尘、放瓦斯、防爆破及地面防洪措施,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综合防瓦斯突出措施,包括采煤、掘进规程中所应附的各种安全措施,工作面遇顶板松软或破碎、过旧巷、断层、煤柱、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和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时的安全措施,串联通风措施,巷修措施。

采矿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0°,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 m3/t,二氧化碳涌出量很小,煤尘有爆炸危险,涌水量不大。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540m,走向长度5110m,双翼对开,每翼长1555m,倾向长度2000m。 3、矿井生产能力:设计年产量为120万/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9年。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开拓,全矿井共划分4个采区,共40个工作面,上山部分24个,下山部分16个。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9年,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0年,在底板开围岩平巷。拟采用采区式通风,在两采区中央上部开回风井。在采区巷道布置中,全矿井有一个采区生产,工作面机采,分上、下山开采,共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一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2条煤巷掘进,采用2台11Kw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有大型火药库一个,独立回风。 5、井下同时最多人数为200人,回采工作面的最多人数为30人,温度t=18℃;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为15人,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 m3/min,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8kg 。选择任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较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等总原则。具体地说,要适应以下基本要求: 1)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2)进风井口要有利于防洪,不受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 3)北方矿井,冬季井口需装供暖设备; 4)总回风巷不得作为主要行人道; 5)工业广场不得受扇风机的噪音干扰; 6)装有皮带机的井筒不得兼作回风井; 7)装有箕斗的井筒不得作为主要进风井; 8)可以独立通风的矿井,盘区尽可能独立通风; 9)通风系统要为防瓦斯、火、尘、水及高温创造条件; 10)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深水平式或后期通风系统的发展变化。

《采矿学》教学大纲

《采矿学》(Mining Science)课程教学大纲 88学时 5.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采矿学》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讲授现代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开拓方式、矿井开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对采矿原理、煤矿井下生产系统、环节和开采技术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现代煤矿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从事矿井采掘施工、组织生产的能力,及采煤工艺、采区(盘区或带区)及矿井开采设计的能力,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开采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二、适用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 煤矿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不同采煤工艺方式的装备、装备配套原则、工艺过程、工艺技术管理及参数确定方法、适用条件、选择采煤工艺方式的依据;掌握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了解采煤方法的发展趋势。 2.掌握单一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厚煤层大采高采煤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厚煤层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和工艺过程。 4.掌握放顶煤采煤法的基本理论、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和适用条件。 5.掌握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基本理论、不同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技术参数、工艺过程及适用条件。 6.掌握准备方式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7.掌握准备巷道布置的基本理论;采区(盘区或带区)设计及技术参数确定方法;了解准备方式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8.掌握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的型式、设计方法和轨道线路设计的基本知识。 9.了解煤田划分井田的方法;掌握矿井储量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原则、井田开拓方式分类和井田开拓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依据。 10.掌握立井、斜井、平硐及综合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采矿工程系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序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4)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4)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5)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7)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 (11)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8)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8)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22)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3) 小结 (25) 参考文献 (26)

序论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 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 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南以F4断层为界,北以相邻采区煤柱为界,上部标高-50m以上为风化带煤柱,下部边界为水平煤柱。 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平均长度960m,倾角平均为12°。采区共有两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运输和回风石门标高分别是-250m和-50m。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2.煤层特征 本采区内赋存4,5号两层煤,4号煤层和5号煤层均为中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岩爆炸指数为34-70%。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特征表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煤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 加深对《采煤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 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 图纸打基础。 设计题目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k3煤层,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版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长度1000m,采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平均倾角12度,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较松软,k2和k3属于中硬煤层,是简单结构,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 m 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下方25 m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的不同中由同学自行决定.

附表1:设计采区综合柱状图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的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 2、计算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采区工业储量 由公式Z g=H*S*(m1+m3)*r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1000m S------- 采区走向长度,2100m r-------- 煤的容重,1.30t/m3 m i------ 第i层煤的厚度,6.9+3.0+2.2=12.1m Z g=1000*2100*12.1*1.3 =3303.3(万t) 2.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Z k=(Z g-p)*C (公式1-2) 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内容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一、二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l和K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2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一、二煤层倾角条件:题目一: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8°;题目二: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6°。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设计题目三、四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开采K1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3.5m,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该采(带)区走向长度2500m,倾斜长度980m,采(带)区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0.3,该采(带)区K1煤层具备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为12m3/t。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三、四煤层倾角条件:设计题目三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2°;设计题目四的煤层平均倾角为20°。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三、课程设计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每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五、设计说明书容 第一章采(带)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河南理工大学自考助学 采矿工程专业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河南理工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2014年6月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自学考试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采矿课程设计大纲 0 前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应根据设计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1 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 1.1 井田地质特征 煤层埋藏条件:煤层层数、倾角、厚度、层间距。煤的容重、硬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表土厚度及性质、风化带深度。 井田内的主要地质构造:断层性质和要素、褶曲分布形态。 矿井涌水量: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 表1-1 煤层及顶底岩性特征 1.2 井田范围及储量 井田范围:沿走向长度、沿倾斜长度、井田内煤层面积。 矿井工业储量: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后的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矿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的储量。 表1-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1.3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工作制度:全矿年工作日数,日工作班数,每日净提升时数。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根据可采储量和K A Z T K ?=关系式,分析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2 井田开拓 2.1 井田内划分 工作面总线长计算,保证年产量的工作面长度和个数。区段斜长计算和区段数目的确定。 井田划分为阶段(或盘区),确定阶段斜长、阶段数目,或盘区上山或下山斜长。 确定水平数目、位置和高度,计算水平服务年限。 阶段内的布置方式及参数:采区、分段和分带。 2.2 开拓方案的选定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水平,分析选择进入地下的方式,以及相应的井底车场型式。 根据上述所提出的水平数目、阶段内布置,井筒型式等,提出2~3个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说明书附各开拓方案插图,图中标明井筒位置、深度、开拓巷道、通风系统等),经过技术分析比较,选择技术上最优和安全性最好的方案。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XX: 学号: 指导老师:

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使学生将本专业有关课程融会贯通,全面掌握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学会查阅设计手册、定额手册、设计规X 、安全规程和其他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本教学环节是将来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的预演。 学生应根据“课程设计命题书”所规定的条件和“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由说明书、大图、小图和表格等部分组成。 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采矿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选择、矿块采准工作、回采计算、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等章内容。 设计说明书应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纸用钢笔腾写,腾写后装订成册。封面采用学校统一的设计(论文)封面,设计任务书装在第一页,其次为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文字应精简、扼要、通顺,抄写整洁。说明书应附有必要的插图(3-

4X)。采矿方法大图应用一号图纸按比例绘制,并应符合工程制图各项要求,图纸清晰、正确和美观。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全部内容,并参加答辩,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者所作设计内容、质量、态度和答辩情况,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成绩。 二、设计任务书 由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任务书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依据,每人一份,且不能雷同,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 1、矿石和矿床名称,矿床成因和类型; 2、设计生产能力; 3、矿体产状、厚度、倾角及其变化状况与规律,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 4、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稳固性、硬度、体重、松散系数、粘结性、自燃性、游离SiO2的含量等; 5、品位,主要有用成份,伴生有用成份,矿石和围岩中的品位含量; 6、水文地质条件; 6、地质构造和破坏、断层、节理和裂缝情况等; 7、地表的价值和是否允许破坏等; 8、其他与设计有关的资料; 9、参考书目。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助学院校: 自考助学专业: 姓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O 年月日

前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应根据设计题目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目录 1 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 (1) 1.1 井田地质特征 (1) 1.1.1地层 (1) 1.1.2 构造 (2) 1.2 井田范围及储量 (3) 1.2.1 井田境界 (3) 1.2.2 井田储量 (4) 1.2.3 矿井的工业储量 (4) 1.2.4 矿井设计储量 (5) 1.2.5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6) 1.3 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 (8) 1.3.1矿井工业制度 (8) 1.3.2矿井服务年限 (8) 2 井田开拓 (9) 2.1 井田内划分 (9) 2.2 开拓方案的选定 (9) 2.3方案经济比较 (10) 确定方案 (13) 3 采煤方法 (15) 3.1 选择确定采煤方法 (15) 3.2 采区巷道布置 (15) 3.2.1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 (15) 3.2.2煤柱尺寸 (15) 3.2.3采区上下山的布置 (16) 3.2.4回采巷道的布置 (16) 3.2.5联络巷的布置 (16) 3.2.6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 (16) 3.2.7采区硐室 (18) 3.2.8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18) 3.3 回采工艺 (19) 3.1.1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20) 3.2.2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1) 参考文献 (24)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目录 第 1 章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 第 2 章采矿地质条件 (1) 第 3 章采矿方法选择 (1) 3.1 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 (1) 3.2 采矿方法初选 (2) 3.3 采矿方法的比较与确定 (7) 3.4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 (9) 3.5 采矿方法图 (9) 3.6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9) 第 4 章矿块的采准、切割及矿量计算 (10) 4.1 采准巷道的布置 (10) 4.2 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10) 4.3 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 (11) 4.4 采准切割工程量 (12) 4.5 矿块中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时间 (13) 第 5 章回采计算 (13) 5.1 凿岩爆破 (13) 5.2 矿石的运搬和放矿 (16) 5.3 采场地压管理 (17) 5.4 矿块通风 (17) 5.5 充填 (18) 5.6 回采工作组织 (19) 第 6 章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汇编 (23) 参考文献 (24)

设计任务书 一、矿体赋存条件 某铜镍矿矿床,走向长约1200m,矿体埋深200~450m,平均厚度为28m,倾角850,矿石体重2.98t/m3,矿岩松散系数均为1.6。平均品位Cu2.8%,Ni0.9%。矿石f=11,岩石f =12,均稳固。地表不允许崩落。 二、设计矿块生产能力 设计矿块生产能力为380 t/d。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 (1)采矿方法选择。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采矿方法,确定采矿方法的结构参数,并设计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方案。 (2)矿块采准切割设计。进行采切巷道的布置和断面形状、规格设计,计算采切工程量、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及成本,安排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进度。 (3)回采设计。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出矿、充填、回采等工作。回采工作计算,回采循环作业表等。 2)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标准采矿方法图。 (2)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程序规范,设计内容系统完整。 (3)标准采矿方法图要求用电脑绘制,图纸规格A2;说明书要求简洁、扼要、通顺整洁,插图(示意图)12-15张。 指导教师: 日期:

采矿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一节采区储量 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 第一节井筒 第二节大巷 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 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 第二节采区车场与硐室 第五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系统和回采巷道布置 第二节采煤工艺 (含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结与分析

第一章前言 一、设计的目的 1、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奠定基础。 二、矿井开采条件 1、二 1 煤层 二 1 煤层位于组下部,矿区围标高为-600~+300m,埋深约179~1080m。上 距砂锅窑砂岩一般为65.02m,下距L 9 石灰岩7.2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0~16.26m,平均5.74m,为薄~特厚煤层。 二 1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分别为0.14~0.05m,岩性为炭质泥岩。 二 1 煤层顶底板特征: 1)顶板:二 1 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0~7.35m,平均1.93m,抗压强度58.5Mpa;老顶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厚 1.03~28.52m,平均14.82m,抗压强度44.6~103.5Mpa、抗拉强度4.83~5.23Mpa。二1煤层顶板受滑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不稳定,不易管理。 2)底板: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砂岩,平均厚7.42m;局部直接底板为粉细砂岩、炭质泥岩及泥岩,采煤过程中,泥岩易遇水膨胀发生地鼓现象。 大部分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有时可成为直接顶板,厚1.03~28.52m,平均14.82m。大部分直接底板为砂质泥 岩或条带状细粒岩,平均7.24m;间接底板为组L 7~8 石灰岩。 2、煤质 (1)、物理性质 二 1煤层物理性质:二 1 煤层以粉煤为主,为黑~灰黑色,玻璃光泽,粉状、 鳞片状产出,强度很低,手捻即成为煤粉,易污手。煤层中下部常有碎粒或块状

采矿工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目录 序论 (2)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矿区基本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主要地址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矿井开拓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采区基本开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区开采煤层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采区基本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采区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计算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者:采煤巷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采区上山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等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综采面设备选型........................................................................................................错误!

采矿课程设计

摘要 本设计基于响水煤矿地质条件,设计煤层为2号煤层,采区设计年产量为1.20Mt/a。 采区内2号煤层厚5-6.5m,平均6m,倾角6°-8°,平均7°左右,局部含夹矸,结构较简单、稳定,属于低瓦斯煤层。经计算,采区工业储量3223.16Mt,保护煤柱损失量300.27Mt,设计可采储量2922.89Mt。 根据采区地质条件,提出三个技术上可行的准备方案。方案一:一煤一岩上山;方案二:两条岩石上山;方案三:两条煤层上山。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使用方案二。为保证单个工作面产量达到采区设计生产能力,计算出工作面长度为200m。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两班割煤、一班检修,截深0.6m,每个采煤班割2刀。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区段间不留煤柱。经计算,采区实际生产能力为1.26Mt/a,服务年限为24.4年。 设计采用综采工艺,采高6m,用全部垮落法处理工作面的采空区,通风方式为U 型通风。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及三机配套原则,确定工作面设备为:采煤机型号MG300-W、液压支架型号ZZ4400/18/38,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64/264。 关键词:2号煤层;采区布置;综采工艺;U型通风;沿空掘巷。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xiangshui min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2 # coal seam of coal seam, the mining area desig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0 Mt/a. Within the mining area no. 2 coal seam thickness of 5-6.5 m, an average of 6 m, 6 ° ~ 8 °inclination, an average of around 7 °, local containing dirt band, structure is simple, stable, belongs to the low coal seam gas. Through calculation, the mining area industrial reserves 3223.16 Mt, protective coal pillar loss 300.27 Mt, design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922.89 Mt.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feasible in technique preparation plan. Solution a: a coal rock up the hill; Scheme 2: two rock up the hill; Solution 3: two coal seam up the hill. Through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finally determined using scheme 2.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 single working face production reaches mining area design, calculate the working face length of 200 m. Face adopt \"38\" manufacturing, two class cut coal, a class of overhaul, and cut 0.6 m deep, each coal class 2 cutter. By adopting the technology of along the empty left lane, section between the coal pillar. By the calculation, the actual mining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6 Mt/a, length of service is 24.4 years. 6 m design using fully mechanized process, mining height are broken, with the working face goaf caving method, all the data, for the u-shap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of form a complete set of compressors, determine the equipment as follows: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number, hydraulic support model ZZ4400 MG300 - W / 18/38, scraper conveyor type SGZ - 764/264. Key words: no. 2 coal seam; Mining area layout; Fully mechanized process; U-shaped ventilation; Roadway driving along goaf.

采矿课程设计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 2013年6月

目录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1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 1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 6 第三节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8 第四节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12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21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21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验证 ---------------------------------------31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33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设计条件和思路: 1、采区生产能力选120万t/a 2、计算采区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3、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 一、工业储量的计算 该采区走向长度3600m,倾斜长度1100m 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 γ? S Z L ? ? =M g 式中 Z——矿井工业储量,万t; g L——采区走向长度,m; S——采区倾斜长度,m; M——煤层厚度,m; γ——煤的容重,t/ m3;取值为1.30 该井田包含两层中厚煤层,由于该煤层稳定,地质条件简单,因此取Z g=Z d 上煤层工业储量:Z g=3600×1100×3.5×1.30=1801.8万t 下煤层工业储量:Z g=3960000×2.5×1.30=1287万t 则矿井工业储量为:Z g=1801.8+1287=3088.8万t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绘图要求

黑龙江科技学院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绘图要求(讨论稿)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系 二О一二年五月

一、图纸幅面要求 1、图纸基本幅面尺寸宜选用基本幅面(见表1)。 表1 图纸基本幅面尺寸 2、根据地质条件的需要,可以按照图1选用加长幅面。也可以在基本幅面的基础上,按照A4幅面的短边或者长边整数倍加长。 图1 图纸幅面 注:粗实线所示为基本幅面;2.细实线、细虚线所示为加长幅面 二、图框格式要求 1、在图纸上应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并应采用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见图2),装订边宜位于图框左侧。基本幅面图框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没有特殊要求时,图纸宜选用X型图框格式。

图2 图框格式 1-纸边界线;2-图框线;3-周边;4-标题栏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尺寸B ×L(mm ) 1189×841 841×594 594×420 420×297 297×210 c 10 5 a 25 2、加长幅面的图框尺寸,宜按所选用的基本幅面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 三、标题栏要求 1、标题栏的画法(尺寸为mm )及格式要求 图3 标题栏的绘制及填写要求 由指导老师填写 由审核老师填写 8号字体 5号字体 10号字体

2、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绘图比例 采矿制图常用比例应符合表3的规定。采区平、剖面图制图比例一般选择1:2000。 表3 采矿制图常用比例 五、字体 字体应选择长仿宋字体(T仿宋_GB2312),字体的高度不小于3.5mm,字体宽度比例为0.7。 六、线宽 1、图边线:b=0.8mm 2、断层线、采区剖面图中煤层线:0.6mm 3、标题栏外线:0.30mm;标题栏内线:0.18mm 4、斟探线:0.20mm 5、巷道线:0.40mm 6、方格网线、煤层底板等高线、标注(引)线、其它线:0.2mm 7、采掘工程平面图巷道宽度:2.0mm 七、图例 八、其他要求 1、坐标的标注应在内外边框中间标注比例内外边框能放下的比例,煤层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工程系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序论 (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4)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4)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 (5)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7)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 (11)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8)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8)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22)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23) 小结 (25) 参考文献 (26)

序论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 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 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南以F4断层为界,北以相邻采区煤柱为界,上部标高-50m以上为风化带煤柱,下部边界为水平煤柱。 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平均长度960m,倾角平均为12°。采区共有两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运输和回风石门标高分别是-250m和-50m。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2.煤层特征 本采区内赋存4,5号两层煤,4号煤层和5号煤层均为中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岩爆炸指数为34-70%。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特征表 序号煤厚(m)顶底板岩性层间距(m)倾角 (°)稳定性 最大最小一般顶板底板最大最小一般 4 2.2 1.8 2 粉砂 岩粉砂 岩 24 18 20 12 稳定 5 2.7 2.3 2.5 粉砂 岩粉砂 岩 12 稳定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前言 第一章井田地质特征 目录 矿井储量及年产量5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范围及储量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5 6 10 第二章井田开拓12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井田内划分 开拓方案的选定 开采顺序 12 15 23 第三章采煤方法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结束语 参考文献采煤方法的确定 采区巷道布置 回采工艺 灾害预防 26 27 31 34 37 38

前 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 程》、《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 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 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 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 不同有很大差异。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的 发生。在 21 世纪,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 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 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 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 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 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 师指正。 设计题目如下: 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度 8000m,,倾斜长度 2600m 。 煤层埋藏特征:煤层厚度 m 1=3.9m, m 2=2.8m ,煤层倾角α=17°, 层间距 H=10m;表土层厚度 30m,风化带深度 10m; m 1 顶板为砂质页岩,底板为砂 岩;m 2 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煤层埋藏稳定,井田无较大构造;地 面标高+220m. 煤的容重γ1=γ2=1.35t/m ,煤质中硬,坚固性系数 f =2~3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 Q 正=200 m /h; 矿井最大涌水量 Q 大=300 m /h,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q=7.5 m /d·t;煤有自然性,自 然发火期 11 个月,煤尘有爆炸性。 3 3 3 3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优秀]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2)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3) 第三章:采区工业和可采储量 (6) 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8)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4) 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第七章:采区巷道断面设计 (21) 第八章:采区生产系统及设备 (27) 第九章: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5) 第十章:安全措施 (36) 第一章课程设计大纲 一、实践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在“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采煤方法”、“矿井设计”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采区设计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的综合性的教学过程. 通过采区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灵活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采区开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1.编写采区设计说明书一份(30~50页); 2.设计图纸部分: ①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平面图1:2000,剖面图1:1000); ②工作面布置图(平面图1:100或1:200,剖面图1:100或1:50),其中附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及工人出勤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加深对采矿工程专业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就业岗位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独立完成教学要求,提高设计工作能力; 3.使学生能熟练采区设计内容级步骤,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绘图、计算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一. 采区的位置及开采范围 本采区位于河北某矿4采区(二水平),走向长度2125米,倾向长度1150米/cos13°=1185米.煤层面积2518125米2. 二. 采区地质 1、地质构造: 本井田储量丰富、地质构造中等,井田为单斜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矿井地质构造简单.地层走向为34 o,倾向向东南倾斜,倾角10o—15o.其特点是断层少,褶曲起伏变化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对矿井开采,尤其是初期开采影响很小. 2、煤层 本井田共有3个煤层,煤层总厚17.44米,含煤系数为8.7%.不稳定的煤层为10、11、12号煤层,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砂质泥岩、粉砂岩. 三. 开采技术条件 经地质分析及预测, 12号煤瓦斯涌出量小于1米3/t,煤层最大瓦斯涌出量2米3/t,为低瓦斯矿井.经鉴定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12号煤瓦斯绝对涌出量4.0 米3/米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