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赏析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水调歌头·盟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词作诗人罢官归家不久。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我们来看看。
水调歌头全文介绍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候。
宋朝辛弃疾词作鉴赏此词约作于宋朝淳熙五年(1178年)当时词作诗人以大理少卿出领湖北转运副使,溯江西行。
舟停泊在扬州时,与友人杨济翁(炎正)、周显先有词作往来唱和,此词即其一。
周生平未详。
杨则是有名词人,其原唱《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存于《西樵语业》中,是忧愤时局,感慨“报国无路”之作。
词作诗人在南归之前,在山东、河北等地区从事抗金活动,到过扬州,又读到友人伤时的词章,心潮澎湃,遂写下这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词作。
词的上片是“追昔”。
词作诗人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原,“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猎”,借指发动战争)。
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
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
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坚守大江。
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写对方行动以“起”、“猎”等字,是属于动态的;写宋方部署以“列”、“耸”等字,偏于静态的。
相形之下,益见前者嚣张,后者镇定。
“组练(组甲练袍,指**)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
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人感觉正义战争前途光明,以下三句进一步回忆当年完颜亮南进溃败被杀事。
完颜亮南侵期间,金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军事上屡受挫折,士气动摇军心离散。
辛弃疾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弃疾(1140年5⽉28⽇-1207年10⽉3⽇),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
南宋豪放派词⼈、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与李清照并称“济南⼆安”。
下⾯是分享的⾟弃疾宋词《西江⽉·夜⾏黄沙道中》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西江⽉·夜⾏黄沙道中》 宋代:⾟弃疾 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说丰年,听取蛙声⼀⽚。
七⼋个星天外,两三点⾬⼭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作:溪头) 【译⽂】 皎洁的⽉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
往⽇的⼩茅草屋还在⼟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从《西江⽉》前两句“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看来,写的是风、⽉、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般树头,⽽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之上。
因为⽉光明亮,所以鹊⼉被惊醒了;⽽鹊⼉惊飞,⾃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炎炎下的嘶鸣,⽽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下的景⾊描绘得令⼈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说丰年,听取蛙声⼀⽚。
”把⼈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野,表现了词⼈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扑⾯⽽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由稻花⾹⽽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与⼈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表。
稻花飘⾹的“⾹”,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头的甜蜜之感。
在词⼈的感觉⾥,俨然听到群蛙在稻⽥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作鉴赏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作鉴赏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语注释①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箫的名称。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即舞鱼舞龙。
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作品译文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
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
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
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译文二】像东风一夜吹绽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
宝马雕车芳香飘洒。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光渐渐西斜,一夜鱼龙飞舞笑语喧哗。
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她们笑语盈盈恣意玩耍。
我在人群中寻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无意之间却在,灯火稀落处发现了她。
【评点】本篇为元宵节记景之作。
上片以生花妙笔描绘渲染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灯月交辉、车水马龙、欢歌笑语的欢腾热闹的风光。
“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而“千树”又说明彩灯数量多。
“更吹落、星如雨”写焰火,烟花一明一灭,参差起落,洒落如星。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经典宋词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撤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9.道:说。
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译文二】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评点】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比照,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片的中心句。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激情万丈但却心地单纯,对于人们口中所说的“愁〞,没有切身的体会,因而无法理解,总是登高远望。
词人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力地带动下文的表达。
前一个“爱上层楼〞补充说明首句,因为不知道何为“愁〞,所以总爱登高望远;后一个“爱上层楼〞又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因为总是登高望远,所以“为赋新词强说愁〞。
正是这一重复,将上片四句串接起来,短短四句即说明了同一个完整的意思。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就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
上片描写抒情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柔中寓刚。
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沉郁顿挫,寄托遥深。
作品原文: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⑴摸鱼儿:词牌名。
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
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⑵淳熙己亥:淳熙是宋孝宗的年号,己亥是干支之一。
淳熙己亥对应公元1179年。
⑶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
⑷同官王正之:作者调离湖北转运副使后,由王正之接任原来职务,故称“同官”。
王正之:名正己,是作者旧交。
⑸消:经受。
⑹怕:一作“恨”。
⑺落红:落花。
⑻无:一作“迷”。
⑼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
⑽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⑾飞絮:飘飞的柳絮。
⑿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万,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
”⒀蛾眉: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
⒁相如赋:即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XX历城(今属XX)人,南宋著名词人。
一、●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鉴赏: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X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
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
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XXXX,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
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辛弃疾的高考重点诗词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诗词赏析
【导语】⾟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但⼜不拘⼀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有之。
他善于运⽤⽐兴⼿法和奇特想象,对⾃然界的⼭、⽔、风、⽉、草、⽊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他还善于吸收民间⼝语⼊词,尤其善于⽤典、⽤事和引⽤前⼈诗句、⽂句,往往稍加改造⽽别出新意。
⾟词现存六百多⾸,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弃疾《西江⽉·遣兴》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西江⽉·遣兴 宋代:⾟弃疾 醉⾥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夫。
近来始觉古⼈书。
信著全⽆是处。
(著通:着)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推松⽈去。
译⽂ 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有那闲⼯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 昨⼉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开⾛开!”。
注释 ⽤《孟⼦·尽⼼下》“尽信书则不如⽆书“意。
《汉书·龚胜传》“胜以⼿推常(夏侯常)⽈‘去’。
“见黄季刚师《读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词此句。
赏析⼀ 欣赏这⾸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戏剧性场景并⾮⾟弃疾发明,但是在他⼿上得到了发扬光⼤,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主抗⾦⽽不为南宋统治者所⽤,只好借酒消愁,免得⽼是犯愁。
说没⼯夫发愁,是反话,⾻⼦⾥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书,信着全⽆是处。
”才叙饮酒,⼜说读书,并⾮醉后说话⽆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乱语。
它是词⼈的愤激之⾔。
《孟⼦·尽⼼下》:“尽信书,则不如⽆书。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引导语:辛弃疾是南宋最大的词人,他的《沁园春》大家学习过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其中的10首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进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一首令人解颐的新奇滑稽之作,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而又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自己心中的苦闷。
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闲居瓢泉时。
...酒徒就该像刘伶那样只管有酒即醉,死后不妨埋掉了事,才算是古今达者。
...怨意不论大小,常由爱极而生;事物不论何等好,过了头就会成为灾害。
...作者委婉地述说了自己长期壮志不展,积愤难平,故常借酒发泄,以至于拖垮了身体,而自己戒酒,实出于不得已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
...词中大量采取散文句法以适应表现内容的需要,此即以文为词。
与原有调式不同,又大量熔铸经史子集的用语,从而丰富了词意的表现,在词的创作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二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家居上饶、铅山之际。
绍熙五年(1194),稼轩先以谏官黄艾论列,罢闽帅任,主武夷山冲佑观,旋又以御史中丞谢深甫论列,降充秘阁修撰。
庆元元年(1195)冬,以御史中丞何澹奏劾而落秘阁修撰职。
至本年九月,再以言官弹劾罢宫观之虚职。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将领,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
以下是对辛弃疾部分诗词的解析:
1.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通过“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寻找心中理想伴侣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她的情感历程。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闲居期间写给好
友陈亮的,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其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句,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和壮烈,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表
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遭遇的不满之情。
其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其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他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辛弃疾诗词赏析
I
远处,看不见故土家园。失望中,词人低头俯视,脚下滚滚赣江在群山中穿行,弯弯曲 曲,朝东流去。这令忧愁的他突然释怀。青山虽然遮住了人们遥望故土的视线,但却挡不住 奔腾不息的江水,江水注定是要向东流的。因此,主和派、投降派暂时的阻挠,终究挡不住 抗金救国的历史潮流。“毕竟 ”两字,真切地传达出辛弃疾对未来的必胜信心。
I
寓情于景
上片:
比喻
下片: 用典 为国为民
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I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
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收复失地的壮志、壮志难酬的悲愤以
及知音难觅的痛苦。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 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 ,表
达深沉的
。
贰
I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 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 》)
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
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作品简介:《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作品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品注释:1、丑奴儿:词牌名。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陈慥《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
”5、层楼:高楼。
6、“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7、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辛弃疾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辛弃疾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宋]辛弃疾千古李将***,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释】①作期同上。
此“漫兴三首”之三、上片平叙故实,以李广和李蔡作比,影射比附,借古喻今之意甚明。
下片自赋,一代英才志士,却归耕山林,锄草浇园,令人浩叹不已。
结韵语出《孟子》,而反其意用之,不惟愤懑之气溢于辞表,且是对朝廷用人***策的讽嘲。
②“千古”两句:言汉将李广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据《史记·李将***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
匈奴人置广于绳网上,行于两马之间。
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
李将***:即李广,参见前《八声甘州》(“故将***饮罢夜归来”)。
③“李蔡”两句:言李广虽功勋卓著,却终无封侯之赏。
而李蔡人品不过下中,名声去李广甚远,却得以封侯赐邑,位至三公。
事见《史记·李将***列传》。
④芸草:锄草。
芸:同“耘”。
陈根:老根。
笕(jiǎn剪)竹添新瓦:剖开竹子,使成瓦状,以作引水之具。
笕:引水的长竹管。
此作动词用。
⑤“万一”两句:如朝廷诏令举荐“力田”,则非我莫属。
朝家:朝廷。
力田:选拔人才的科目。
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两科。
中选者受赏,并免除徭役。
舍我其谁也:除了我,还能是谁呢?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赏析】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因遭小人算计诬陷而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
这首《卜算子》就是他这时写成的。
题曰“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的`自我解嘲之作,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胸中有郁积,腹中有学养,一触即发,一发便妙,不可以寻常率笔目之。
此词通篇都是在发***治牢骚抒发自己在***治舞台上的失意,但上下两阕的表现形式互不相同。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
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辛弃疾的古诗词风格简析辛弃疾的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鉴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语法单位。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诗歌的思想内涵要超出时代“思想的平均分数”,要高于时代“朦胧的火星”,对人生有更深理解,对时代有更深评价。
我在此整理了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1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诗歌鉴赏】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原文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有别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翻译
我这辈子该怎么评判我自己来,老天爷你就别问了,我现在就在危楼里躺着呢怎么着吧。
独自躺在了危楼里,我还就不信人世间还有别人能比我更愁的。
你来啦?你来的可不巧,正是睡觉的好时候,你还是回去吧。
你还是回去吧,把我的愁当个事给西风说一天去。
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赏析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整首诗是用牢骚戏谑的语气
抒发的,但又不失辛稼轩的豪迈,虽然看上去是一时游戏,但仍然是诗人的佳作。
当时辛
弃疾正是赋闲在家的时候,所以整首词在说一个愁,其实不是婉约派等的那些爱恨离愁,
而是壮志未酬,志气难抒的愁。
当时山河破碎,诗人志向高昂,却不得用,而被闲置家中
看着国家继续沉沦,那种煎熬和郁闷积蓄成了诗人的愁绪和怨愤。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宋词辛弃疾西江月赏析
宋词辛弃疾西江月赏析宋词辛弃疾西江月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宋词辛弃疾西江月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翻译/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
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⑹旧时:往日。
⑺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⑻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⑼见:同“现”,显现,出现。
⑽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赏析/鉴赏这首词,是淳熙八年(1181),作者因言官弹劾,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时写的。
诗篇用两个画面,集中描写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
第一个画面:写晴。
第二个画面:写雨。
在作者的笔下,晴有晴的风味,雨有雨的奇特,很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意趣。
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月,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身临其境,先感其美。
就在信手写景的同时,作者又于人们不知不觉之中,自然地抒了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10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宋] 辛弃疾钰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④,可怜⑤无数山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⑦。
江晚正愁余⑧,山深闻鹧鸪(zhè gū)⑨。
编辑本段注释①造口:即皂口,镇名。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戴颖涛篆刻“西北望长安”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
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余”也有写作“予”)⑨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异常凄苦。
编辑本段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的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编辑本段词牌【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此调原出外来舞曲,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项,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
小令,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本调四十四字,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两平两仄。
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句。
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换用平韵。
第四句为五言拗句。
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
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
第三、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
此首相传为太白创作,但这两首词没有收入宋本《李太白集》,而始见于宋人笔记,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
明代胡应麟、胡震亨等已疑为后人伪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辛弃疾(1104——1207),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但因为非常仰慕霍去病,便改字幼安,旨在效仿霍去病,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有趣的是,虽然相隔千年,两人的名字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去病”与“弃疾”,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关联。
这首《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大概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或五年,此时辛弃疾已经60岁,闲居瓢泉。
关于茂嘉其人其事,现在知晓不多,只知道茂嘉是辛弃疾的族弟,排行第十二。
辛弃疾共写过两首关于茂嘉的词作,另一首是《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而这首《永遇乐》是辛弃疾为送茂嘉赴调而作。
关于“赴调”,根据宋代的相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
虽然茂嘉事历不详,但是赴调一事,应该与刘过《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同为一事:“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离筵不用多愁。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南来,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余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据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十九记载:“章宗完颜璟承安二年(即宋宁宗赵扩庆元三年1197),天下大旱,山东及泽,潞间,寇盗屯结,至万余人。
……遣龙虎将军张天翼,……与贼连战皆败,天翼战死,寇执逐张。
溃兵皆聚天井关,潞守张清臣不知为计,急奏求援。
”这段金国历史,正印证了刘词的记述,本是统一的大好机会,而茂嘉反被由北南调,明为升官,实则把他调离了边界。
面对这样的事,一生立志收回中原的辛弃疾自然心情杂陈,如骾在喉,不吐不快。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所谓“烈日秋霜”,比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经受考验的刚毅节操。
词的一开头作者就拿出了光荣的家谱,说千百年来自己的先辈们都是忠肝义胆、秉性刚直的人物。
辛姓的确历史悠远,源流亦有不同说法。
据罗泌《路史》所载,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
另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
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头为辛姓,称辛氏,便产生辛姓。
而辛姓中也确实有很多名臣,例如先秦辛甲,西汉辛庆忌,唐代辛云京等都是一代名臣。
然而对于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作者并没有多做讲述,而是将笔思一转,向族弟参讲起“辛”字的含义,姑妄讲之,姑妄听之。
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就,一笔一字都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相伴相随。
其实,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尚在在湖南任上的辛弃疾在《摸鱼儿》中便写道:“闲愁最苦”,如今已过去20年了。
20年的时间毕竟不短,想想这20年做的最多的事只是和农夫聊聊庄家的长势而已,这种“辛苦”必定如群虫啮骨,痛不可极;20年来“二圣不归,八陵不祀,中原子民不行王化,大仇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谢枋得《辛稼轩先生墓记》),对于已经60岁的辛弃疾来说,人生最大的“辛酸”或许莫过于此。
“更十分”三字一转,在前三句从内涵与外延讲述“辛”字后,又从“辛”的本义加以发挥。
说这是辛家人的本性,而有些人就像吃到捣碎的胡椒肉桂,不堪其辛辣,却欲呕吐。
“捣残椒桂”化自苏轼《再和曾布<从驾>诗》:“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余辛”。
这里辛弃疾把“辛辣”当做自己品格的写照,群小闻而远之,以此来表现自己高洁不屈、举世独清的品格。
词的上阕主要表现辛氏人刚直的品性,下阕则是带有自嘲意味的劝诫。
世上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恐怕都不会到我家来吧。
而那些纨绔子弟钻营取巧,佩金带玉,何等趾高气扬。
“儿曹”即子侄辈。
把那些权贵看做子侄辈,这里辛弃疾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了他对权贵宵小的轻蔑不屑,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暗示茂嘉十二弟辛氏人绝不会谄媚权贵,趋炎附势。
因此便转而叮嘱茂嘉:“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对床风雨”出自韦应物《与元长全真二生》:“宁知风雨夜,复对此床眠。
”苏辙《逍遥堂诗引》称,幼年与兄苏轼共读书,读到韦应物这两句诗“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后来苏轼做凤翔幕府,留诗中有句“夜雨何时听萧瑟”,后用“对床风雨”意指兄弟间的亲切交谈。
这是辛弃疾在勉励茂嘉,不要以离别为念,同时又预言式地告诫他,等到他面容衰皱如靴纹时就会记起今天的临别戏言了。
“靴纹绉面”语出欧阳修《归田录》:“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于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言强笑以遣之。
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辛弃疾是在以此劝诫茂嘉,官场有官场的规则,当你明白到这一点时就会体会到今天我说的话。
这首词虽说“戏赋”,行文运笔也处处用幽默调侃的语调,但是仍然能明显地从中感受到“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的失落与无奈。
有时候强颜欢笑比痛哭流涕更让人心酸,而这首词中的酸楚、无奈更是感人肺腑。
辛弃疾在《千年调》中这样写道:“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年老体衰的自己看着族弟外出做官,内心涌起的不单单只是对他的期望与不舍,早已洞悉官场百态的辛弃疾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深深感到,在当时的官场与社会上,正直与阿谀、真诚与虚伪、有为与无能的斗争中,往往是那些唯上命是从,极尽阿谀逢迎、虚与委蛇之能事,反而攫取得一己之私利,欣然自得,了无愧色。
官场是个大染缸,他担心茂嘉在官场中迷失了自我,因此写作此词的目的之一便是勉励茂嘉像辛氏先辈、像自己一样刚毅不屈。
这首《永遇乐》并不像辛弃疾那些向来为人称道的豪放词那样激昂壮阔、跌宕起伏,相反,这首词平实质朴,下阕虽然较多用典,当总能出为白话,明晓通畅,正像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细细品读,如两人对面促膝,执手抚背,低耳絮语,字字情意真切,感人至深。
另外,辛弃疾的这首词明显受到屈原《离骚》的影响。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开篇一样的自搬家谱,写自己高贵的出身,并以此暗寓自己高贵的品质;“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啊,赐给我相应的美名: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啊,把我的字叫为灵均——美好的名字都如同高贵的出身一样,美好的事物总是不想被破坏的,表现出了高度的洁身自好、自爱。
辛弃疾借用了屈原的构思,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连用五个“不美好”的“辛”字来概括艰辛愁苦的人生经历,但无论怎么悲辛、辛酸,自己仍然没有同宵小同流合污,保持了独立高洁的人格,反而更显可贵。
王国维《人间词话》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
”在他看来,南宋一朝,出了辛弃疾,其他词人,不足为道。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他不但把辛弃疾与苏轼放到了同样的高度,更看到了两人词风的不同。
深受佛老思想影响的苏轼在某方面有点像李白,超然旷达,而辛弃疾则似杜甫,慷慨激昂,跌宕起伏。
在苏轼、柳永时,词多为“私人词”,即写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生情感,带有明显的私人性、个体性;到了辛弃疾则开始把国家民族、社会百姓这些为世人所共有的情感内容大规模地纳入词境之内,成为一种表达国家民生的、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国家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辛弃疾)词其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
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