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分析报告及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本试卷主要依据《考试说明》(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和《课程标准》(从课改理念的角度)命制。

在考点的选材上主要体现出下列特点:第一,知识的基础性和历史性。

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要求学生用学科语言答题,做到史论统一。

第二,考生的主体性。

通过探究性问题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品质。

第三,试题的人文性。

关注现实,从社会史的角度切入,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历史问题的灵感,从平凡的历史事物中挖掘问题的本质,考查学生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II卷各题的评分情况和揭示的问题如下:第33题阅卷分析一、命题立意本题以当前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稳定社会、关注民生、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时政热点,创设背景材料,分别考查古今中外政府职能的发挥、政治体制的探索,考查学生史政结合、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其中第(1)问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组织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第(2)问考查美国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探索;第(3)问主要考查苏联政府职能发挥的双重作用;第(4)问与第(1)、第(3)小问衔接进一步考查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决策指导作用”,上述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二、本题得分最高分13分,平均在8-9分左右,不同试卷差距较大。

三、做题主要优点1、学生能够按照题干要求,结合史实论证、诠释材料中的观点,做到史政结合。

2、创新答案也在试卷中呈现:如第(1)问,有的考生以专制主义集权在“组织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权巩固建设、军事维护边疆稳定”等角度组织答案,条理清晰,不漏要点。

3、在答题纸允许的范围内,多答要点,让阅卷老师圈点要点,也值得学习。

四、存在问题第1问:一是侧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概括;二是概述性的要点较多,缺少史实做依托,如,大兴土木工程、兴修水库等。

三是回答史实不全面,失分较严重。

第2问:一是侧重对材料前半部分的理解,忽视后半部分“政治体制’的探索。

二是侧重国家结构形式的分析,尤其是对联邦制内容的叙述。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模版]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模版]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模版]第一篇: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模版]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名师堂提供的2017年全国高考调研仿真试卷(四),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和选修一、三、四。

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力度。

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

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

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本次考试卷面满分100分,选择题12道,共48分。

材料题5道,其中必做题2道,选做题3道,共52分。

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对材料理解运用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多。

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本次试卷难度与高考相当,题目比较灵活。

全卷分值分布合理,粗略统计一下:必修一约36分,必修二约37分,必修三约12分,选修一15分,选修三15分,选修四15分。

全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过分关注细节的题目基本没有。

全卷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新材料新情境”这一特点。

总体而言,本次测试具有鲜明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历史复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信度与效度都较好。

三、答题情况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得分在24分左右。

错得比较多的题目有:第25题,文言文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第28题,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分不清楚;第30题,对材料理解不到位;第32题,对苏格拉底的思想理解不够透彻;第35题,对经济政策概念理解不够。

其它一些题目相对而言区分度比较明显一些,但要准确快速作答,也并非易事。

(二)非选择题40题第1问,平均7.718分,考查明清时期苏州市镇兴盛的条件,存在问题是学生不能完全找出材料所给信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40题第2问,平均7.13分,考查近代中国苏州城市衰落的原因,存在问题是学生不能完全找出材料所给信息,对材料的概括总结能力较差。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印象及二轮备考思路一、试卷总体印象及成绩分析1、对于试卷的总体印象毫无疑问,对于这次皖西高中联考之阶段性检测,命题者是予以高度重视的。

从命题的思路、试卷的呈现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命制者把握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的脉搏,并使试卷命制力图贴近课标全国卷的用心。

该次历史命卷呈现出如下特点:1)、在考查的范围及内容方面力图贴近新课标全国卷本次历史学科检测采用全国卷文科综合样式命题,以历史必修课程三个模块册为考查范围,突出学科骨干知识,考点分布符合全国卷考试大纲要求。

尤其突出表现在选择题的命制方面。

在中国古代史方面命制了4道,近代史部分3道,现代史部分1道。

世界史方面4道。

可见命卷者以考查中国史为主。

在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文化史和经济史,在题例和分值分布方面基本符合新课标全国卷近三年来的命制规律。

不过中国现代史部分分值比重过大。

考查范围、内容及分值比重具体分布如下表:2)、原创性强虽然个别题目其文本部分令人熟悉,但该卷命制的题目基本是以全新的内容呈现,富于新意。

尤其是在非选择题方面,基本都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结合历史史实、历史现象进行考查,不但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而且创新性强,令人耳目一新。

3)、体现一定思辨性新课标全国卷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不再以认知技能为测试中心,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能力,思辨性特别强。

具体说来,首先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基于文本的历史分析能力,相应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归纳、比较、解释等能力。

这次历史命卷力图体现学科思辨性特点,在考查基本历史知识基础上,巧妙设置知识和思维陷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试卷难度,达到考查的目的。

如选择题第25题唐朝筒车题。

该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辨识诗句所描述的是何种灌溉(生产)工具。

但这只是考查的一层。

选项中没有“筒车”这一文本信息呈现,命制者巧妙地给出了与“筒车”同一时期的“曲辕犁”这一信息,通过思维转换增加了思维难度。

此题还辐射出对历史时序性的考查。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12篇完整版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12篇完整版

《历史试卷分析》历史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根底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根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根底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表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表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总分为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总分为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与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根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根底知识不结实,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局部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应不与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根本常识,对根底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结实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开展。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 本试卷为人教版高三历史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 考查内容。

- 涵盖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内容。

从古代史到近现代史均有涉及,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部分。

- 得分情况。

- 整体得分率约为60%。

其中第5题、第12题和第20题错误率较高。

- 典型错题分析。

- 第5题:题目内容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下,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正确答案是B门下省。

学生错选A中书省的较多。

原因在于学生对三省的职能记忆混淆,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这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三省六部制具体职能的记忆。

- 第12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 意大利商业城市的繁荣 B. 刺激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C. 促使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D. 使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正确答案是B。

很多学生错选D。

学生没有理解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的直接影响和先后顺序。

新航路开辟首先刺激了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而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在17世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新航路开辟后商路转移的直接影响。

这表明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方面存在不足。

- 第20题:“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 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正确答案是A。

部分学生错选B。

学生没有准确区分苏联在冷战不同阶段针对北约的不同应对措施。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及对策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及对策

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②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和强调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欠缺;③审题和解题缺少方法和技巧。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把考纲要求的四中能力测试目标落到实处。

历史能力测试四种目标是什么呢?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即强调解读题目中的历史信息。

第一层次是审清题目的考查意图和要求,基本要求为“精”、“准”二字。

第二层次是提取题目中材料的有效信息。

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呢?一是要求题目要求来提取信息;二是依据以学知识去理解材料有效信息的内涵。

第三层次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强调链接课本知识。

第一层次是根据试题考查要求去链接知识。

第二层次是将题目中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有效链接。

第三层次是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强调阐释历史的能力。

第一层次是表述事物的现象和特征,关键是从特征入手。

第二层次要求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层次是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强调解决情境问题,即解决新的情境问题的能力。

第一层次是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

第二层次强调表述思路的清晰性,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

第三层次强调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三轮复习要处理好两件事:一是模拟测试,二是回归教材。

在高模拟测试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精选近三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和今年的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及时暴露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②进行有征对性的强化记忆和理解以弥补一轮复习中的不足,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③进行规范化做题,训练学生的应试技能。

①②③①②③在回归教材时要求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系统复习主干知识,线索清晰,要点完备;②对与社会热点相联系的内容,要抓住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思考其现实意义有哪些;③注意查缺补漏,细致入微,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看,因为只有最后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高三“二练” 历史试卷分析与高考备考建议

高三“二练” 历史试卷分析与高考备考建议

高三“二练”历史试卷分析与高考备考建议一、试题评价市教研室组织的市高三“二模”文综的历史试题,从总体上看,难易程度中等偏上,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拟性。

试题紧扣新课标高考方案的要求,注重考查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主干知识,覆盖了三个必修模块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选修模块的内容,较为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记忆、理解、综合归纳和整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试题特点:1.知识考查较为全面,设问准确。

选择题部分,12道题从选题内容到设问分项,从语言表述到组织答案,都表现出相当的成熟性,侧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选择题答案唯一,没有争议。

非选择题部分,联系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把众多知识点贯穿于一体,设问明确,重在分析背景、原因、影响及对事物的历史评价,体现新课标要求。

2.材料运用适当,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查。

这是新课标高考的一个大趋势,也能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

3.以问题立意,关注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件。

如40题,结合中、外历史,考查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以及在明清之后却没有向近代转变的原因。

又如43题从近代中国的两场改革(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对比与联系中,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及见解。

总的说来,此次历史科的命题视角较广,考试内容都是考纲所要求掌握的要点和重点,体现了对高三教学过程的宏观把握,能够对我们的复习迎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试卷分析下面参照市二中学生的考试结果,对试卷作一简单分析。

选择题部分。

抽样调查统计结果:12道选择题,分值48分,平均得分36分。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第24、26、30、31、33、34、35题,失分率较高的题目重要集中在25、27、28、29、32题,总体看,选择题难度中等偏高,得分率不是很理想。

以下就出错率较高的5道题进行逐一分析。

如25题,学生答错,大多是选择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高三历史试题分析报告总结

高三历史试题分析报告总结

高三历史试题分析报告总结根据对高三历史试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首先,高三历史试题的难度适中。

试题涵盖了历史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试题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整体而言,试题难度与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匹配,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次,试题的形式多样化。

在试题的设计中,既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也有分析材料和写作题。

这样的设计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对于分析材料题和写作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将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再次,试题的命题思路新颖。

高三历史试题中,有一部分试题是针对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变革进行思考与分析的。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将历史事件与现实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这样的命题思路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试题的评分标准明确。

对于高三历史试题而言,评分标准的明确性对于学生的备考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试题中,解答题通常会给出详细的评分要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答题的要求和得分点。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评分标准,更加有针对性地备考和答题,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试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试题的难度适中,形式多样化,命题思路新颖,评分标准明确,这些特点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要充分利用试题作为学习的参考和对知识掌握的检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为历史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英文回答:The analysis report of Senior Three History Test Papers. Chinese 回答: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英文回答: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Examination.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is good. The students have a good grasp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an answer the questions flexibl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of some knowledge points, and the lack of ability to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Chinese 回答:1. 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总体情况良好。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灵活答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部分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等。

英文回答:2. The Specific Problems.(1)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ome knowledge points. For example, in the question about the Opium War, some students can only answer the basic facts, but cannot explain the deeper reasons behind the war.(2) Lack of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For example, in the question abou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some students can only list the events of the revolution, but cannot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revolution.Chinese 回答:2. 具体存在问题。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分析报告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分析报告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分析报告一、试题的总体设置来看本试题难度适中,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历史复习情况,但区分度不好,这实际说明历史成绩整体偏低的问题。

从各题的难度来看,难度比较大的是:选择题的2、4、10、14、22题,主观题的27题第二小题、29题第一小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全体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都偏低,分数主要集中于47分左右,客观题、主观题均分都低。

三、存在问题及分析从选择题正确率低于50%的题来看,第二题选A/D的学生各占30% 原因:对中外的定义不清楚;常态化含义不清楚。

第四题选B的学生占到50% 原因:对民主革命的含义不清楚。

第十题选D的学生占到50% 原因:此题指向性不明第十四题选D的学生占到70% 原因:对建国后的土地政策不清楚第十五题选C的学生占到70% 原因:对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不清楚第十六题选A/C的学生各占到20% 原因:忽视地图复习第十七题选D的学生占到50% 原因:惯性思维,民主制度的含义第十八题选D的学生占到40% 原因:材料的理解不到位第二十二题选D的学生占到45% 原因:民族融合的含义及材料解读第二十五题选D的学生占到30% 原因:材料解读能力欠缺从主观题通过率低于50%的题来看,第二十六题第一小题原因:国民党一大召开的背景及意义第二十七题第二小题原因: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二十八题原因:观点不明确,史实运用角度单一、内容少。

第二十九题第一小题原因:概括归纳的能力不足,材料解读能力不足四、教学改进意见1、在试题讲评中,有针对性的补充学生知识的不足,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2、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基本历史概念的复习和地图的运用。

3、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引导学生阅读史料,逐步提高对史料的解读与理解能力。

4、在平时的复习中,不仅要将主干知识和基本概念将透和整合,而且适当扩展延伸,特别重视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总结,评论观点,提出观点的四项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模块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模块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模块考试试卷分析本次考试内容包括必修一(1——13课)内容,现对其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命题总的来看比较成功,主要表现在:1.从内容上看,本次考试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25道,每题2分,共50分。

材料题3个,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考所考察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完全针对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未出现超纲现象,且对于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重点突出,分配合理。

2.从命题特点方面看,本次命题特点分明,主要表现在:一是立足教材,紧贴高考,命题取材多样化,命题视角多元化,目标考查多维化,体现出“基础性”、“全面性”、“拓展性”的原则;二是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着力树立起学生的“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新史观。

3.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比较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设问时把握了论从史出的原则,对考生的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中文科教学和高考备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4.具体分析第26题,考察的核心信息是各国经济体制创新与调整,是必修二第三单元重点,三个设问都是基于基础知识,只是设问的问法发生了变化。

比如第一小题“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实施战略上退却的含义及目的”,本题命题意图是考察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如果设问是直接问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估计同学们都会,但是并没有这样设问,造成学生失分严重的现象,这也反映了现在学生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能熟练的记忆基础知识,但就是缺乏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的能力,根本原因还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材料的解读不到位。

所以在讲评过程中,除了落实基础知识点外,还是侧重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

第27题,考察的是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阶段特征,是以小论题的形式考察。

本题是学生拉开差距的一道题目。

答的好的同学可以拿满分,但如果开头论点弄错,写再多也是零分。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2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2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2郴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报告一、命题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是在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和组织下,在第一次质检的基础上,对我市高三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的一次全面诊断,目的是查找我市高三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和探讨出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为我市历史二轮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我们在命题中依然遵循了如下原则:1、命题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其诊断功能。

2、充分体现高考导向的功能。

根据2011年历史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向,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十分注重考查学科意识和学科的思维能力,在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下,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概括和归纳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比较和综合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社会教育功能。

命题突出时代特征,联系现实社会热点,关注历史学科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力图贴近高考、贴近学生。

4、回归教材,适当创新。

通过全市第一次质检考试,发现不少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课本不熟悉。

因此,本次考试增加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5、难度系数力求控制在0(6—0(75之间。

二、基本情况分析1、总体情况分析郴州市2012届高三第2次质检各县人平统计北湖区资兴市苏仙区桂阳县永兴县宜章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全市人均分 60.8 63.5 69.6 59.1 60(5 61.3 62.7 61.0 67.9 61.1 59.7 63.1排名 8 3 1 11 9 5 4 7 2 6 10郴州市2012届高三第2次质检省示范性中学人平统计市一中资兴市二桂阳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桂东一安仁全市市立中三中一中一中一中一中一中一中中一中人平人均分 64.5 69.2 72.8 62.7 50.2 67.1 67.1 62.3 62.3 67.4 58(9 67.1 65.2 排名 7 2 1 8 12 5 6 9 10 3 11 4郴州市2012届高三第2次质检市示范性中学人平统计市三中资兴永兴永兴宜章宜章临武汝城安仁安仁市示范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六中二中二中二中三中人均分 57.4 50.0 60.4 62.1 51.0 52.7 45.2 47.2 52.7 47.1 52.9 排名 3 7 2 1 6 4 10 8 5 9郴州市2012届高三第2次质检普通中学及预科人平统计明星学校菁华园湘南中学永兴五中苏仙预科桂阳预科嘉禾预科汝城培训桂东教工人均分 66(6 64.4 69.4 45.7 70.8 81.1 64.9 72.0 73(8排名 6 8 5 9 4 1 7 3 22、选择题情况分析:选择题得分率统计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率 83% 31% 22% 44% 78% 65% 76% 76% 91% 80% 64% 78% 76%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率 69% 60% 25% 95% 89% 96% 89% 78% 93% 78% 51% 91%说明:本次分析主要选取宜章一中为对象,进行了抽样分析。

20XX年南京市期末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20XX年南京市期末高三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导向基础能力启示——20XX年南京市期末高三历史试卷分析南京市九中XXX一、命题的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是南京市教研室为备战201X年新高考所作的首次尝试。

考试内容覆盖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的全部内容。

命题在坚持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图文并茂,凸显人文特色,反映了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命题的的导向1、导向《考试说明》自江苏省自主高考命题以来,高考历史从来不超纲,《201X年考试说明》就是201X年高考命题的纲领。

本次命题所有试题都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编制,没有超纲现象。

2、导向《教学要求》及其“史论共享”《教学要求》及其“史论共享”具有江苏特色,是省考试院为平衡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而编制的指导高中历史教学“教学大纲。

选择题13和23题第一问“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最久远的是?”的命题思路都是来自其“史论共享”。

3、导向人教版教材学生学习应该按部就班,按图索骥,教材是学生历史复习的第一“抓手”。

在江苏使用两个版本教材的情况下,仍可以以我们自己的教材为蓝本,以不变应万变。

第21题所有的材料都是来自于人教版教材,第23题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必修三第一单元后的“探究活动课”4、导向主干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立意本次命题所考查的知识均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新情境的创设,20道选择题有13道提供了新的情景及材料,阅读量加大,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体现了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

5.导向对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关注本次命题通过新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

如选择题的第2题,以为“告别田赋”切入点,考查我国田赋的起源。

21题的基层民主与十七大,22题的世界和谐以及24题明治维新的周年纪念都涉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评价与分析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评价与分析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评价与分析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评价与分析一、总体评价xx市2018届第三学期期末的历史命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尽量结合近五年全国标卷历史试题结构、特点命制。

考查范围是必修Ⅲ、选修I中1-专题,部分涉及历史必修I、II的内容。

试题的立意一是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二是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着力考查学科思维方法与学科能力;三是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设计遵循科学性、政治性、规范性、公平性要求,符合教育测量技术的标准,较好地体现了质量检测功能。

二、试卷结构说明:1类别,指考查内容属于政治、经济、思想又化三大类中的种类;2注:能力要求中,I指获取和解读信息,Ⅱ指调动和运用知识,Ⅲ指描述和阐释事物,Ⅳ指论证和探讨问题。

三、试题特点本套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坚持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基本命题方向单选题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春秋战国、汉、魏晋、宋、明清这些重点朝代的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化,西方的民主政治等。

主观题涉及国民性格,思想解放与革命、宗教改革等。

本次历史命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深化对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加强对发现问题、“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重心指向历史思维能力。

如42小题考查概括、阐释能力,43小题明确考查概括、简析等。

2试题新颖,很好地体现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

如42小题,既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解放与革命”。

3学术品味浓厚。

如24题,考查墨家衰落的原因,2小题考查古代家训,宋代丹棱人唐庚,德国宗教改革等。

四、统计及试题分析我市本次参考人数6969人,从阅卷情况看,选择题人均分2496分,难度02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1 选择题学生得分情况、试题与问题分析表二、全市主观题得分统计表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难度高于00的题有24(032)、2(028)、26(026)、30(040)、31(048)33(046)、34(048)题,其余试题难度偏易。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文档旨在对高三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对该考试的全面分析:1. 考试目标和内容高三历史期末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和理解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相关背景。

2. 考试难度和分值分布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的难度适中。

考试分值分布合理,将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了适当的权衡。

例如,选择题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解析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3. 考试质量分析通过考试的质量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良好。

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选择题,并对历史事件有较为准确的记忆。

- 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一些学生在解析题中未能清晰地展开论述,需加强论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 部分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方面存在困难。

需要更多的练和研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 学生对历史思想和观点的理解程度有所不足。

需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4. 改进建议考虑到上述分析结果,以下是对考试质量改进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思辨和分析中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

- 加强对历史思想和观点的教学。

通过阅读和解析经典文献、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 加强解析题的训练。

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综合分析和论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 提供更多的练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对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和改进建议。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和考试成绩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商洛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洛南中学任怀武2013-1-29一、考务评卷工作总结我校本次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评卷工作严格按照学校年级组的安排,以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心来完成这项工作,在备课组长的具体领导下,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在备课组办公室阅卷;阅卷前先由备课组长组织研究熟悉试题及答案,先进行试评。

由两位老师(专业和非专业)负责阅一卷选择题,我们四位专业任课教师负责阅二卷主观材料题,阅卷工作各人分工明确,严格遵守阅卷工作操作程序,流水作业,认真细致,宽严适度,标准始终如一,既要保证阅卷的速度,更要保证评卷质量。

统分,复核,登分全员参与,细致入微,努力把失误降低到最小程度。

保证了这次市统考历史成绩的质量和信度。

二、测试成绩概况汇报年级人均分64.6分,三个重点班和四个补习班及格率达90%,五到十人不及格,80分以上各班10人左右,年级80分以上总共79人。

六个普通班各班80分以上2-3人,普通班及格率48%。

年级选择题最高46分,材料题最高45分,年级最高成绩达91分,最低成绩34分。

总的来看重点班和补习班的成绩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高分人数均较多,远远高于普通班。

本试卷选择题以材料分析题型为主,突出能力考察,失分率较高的是第如3、6、7、11、17、19题,主要暴露了学生的分析审题能力较差以及基本史实史论记忆不牢固。

材料题总体回答普遍较好,平均达32分,最高分45分,尤其26题得分较好。

28题最容易得分,但学生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认为,涉及内容选修教材没有学过,好像就觉得题难,其实恰恰相反,所考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在必修中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点。

29题选修教材内容,考察王安石变法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在7-8分左右。

这次考试成绩基本上反映了我校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课现状,达到了本次考试检测的目的。

三、对历史试卷的评价总的来讲,试题难易程度切近高考,材料题略低于高考,知识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分值比例适当,试题文字阅读量大,无论是客观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命题能力立意非常明显,体现新课程理念,紧跟高考命题趋势,足可见命题人下了一番功夫,是一份较高质量的试题,应该能够反映我市高三历史一轮教学复课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分析报告及教学建议
通观试卷,绝大部分题目设计较好,符合高考题的风格,看似很难,细细考
虑很容易。

通过这次训练是学生从做题思路和做题规范上都有了一次很好的提
高。

一、就统计情况看,学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选择题看:一方面学生缺乏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另一方面不能对材料
有透彻的理解。

出错率高的题目是25、28、33、35。

2、从材料分析题看:出错率高的题目主要是第41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抽象分析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选做题上,学生完成情况比较良好。

二、从阅卷环节看,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机读卡有破、脏、折的现象;
2、学生在粘贴条形码的时候,位置不符合要求;
3、学生的条形码信息有误,系制作的失误,需及时修正;
4、部分教师对于阅卷系统不能熟练操作;
5、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

根据以上答卷中失分现象与原因,概括总结出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
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平常积累的知识来解答试题中的问题。

如选择题基本都是需要依据相关基
础知识才能确定正确答案,间接考查了有关基础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1)迁移知识的能力差。

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情景大多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
但解决这些新角度、新情景问题所依托的知识却是在教材之中的,作答时只需按题目要求,从时间、空间范围上与教材内容加以对应,稍加归纳整理即可。

(2)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

一是找不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对有效信息缺乏概括归纳。

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是高考卷的主要特点,必须加强训练、减少失误。

(3)概括归纳、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

首先是概括归纳不够精练、
准确,答案内容多而得分少;其次是分析评价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思
考问题,思维角度单一、片面。

(4)审题能力差。

审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而学习能力
的高低最终主要表现在审题能力上。

学生审题能力差表现在缺少解答问题的一些
基本方法、技巧,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关键内容词、条件限制词,如何确定回答
内容的主次、多少,做到详略得当。

3.行文答卷仍缺乏答题技巧
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无谓的文
字重复;三是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
效果;四是围绕答案的一个方面“揪住不放”,使用大量文字进行阐释和说明,
“一条道跑到黑”,无暇顾及其他答案内容。

教学与备考指导建议
1.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教学,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
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从质和量两方面着手:
从量的方面看,就是要全面复习,所有重要的概念、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
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等内容都应学习掌握。

从质的角度看,就是要将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

2.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针对前面分析的学生在知识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审题
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做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注意培养从材料中提
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做到:能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3.加强学生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
高考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最终落脚到行文答卷上,这是真正的“临门
一脚”功夫。

对此,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

(1)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

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

“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

“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
点突出,一目了然。

“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

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
防止过小或过大。

(2)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

“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显角度较易确定,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
论结合,避免文学化语言。

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2至3句话表述即可。

4.教师应当高度关注的几项工作
(1)重视典型高考题、典型错题、日常考练题的思路解析、审题感悟、表
达技巧、拓展变式及方法提炼,坚决杜绝就题讲题、死背答案的高耗低效现象。

(2)严扣课标和考纲要求,找准不同版本教材的交集,以所用教材为依托,
提炼出知识内在联系、关键点、易混点、易错点和隐性知识,准确定位重点、难
点及常考点,找出突破的措施和落实的方法。

(3)精心研究考试说明,深刻领会高考指导思想,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4种能力、12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的选练考评及精讲点拔等环节中;排查
近三年高考题中涉及知识的高频点和低频点,研究题型示例,加强已考题型和末考题型的训练。

(4)教师的点拔必须立足于精心备课、吃透学情,讲出体系、讲出角度、
讲出方法、讲出规律,真正讲透核心主干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