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4. 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2.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文章分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阅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运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训练,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了解学生对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本册语文教材。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习并巩固初中语文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文本。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解读;
2.词语解释;
3.阅读理解;
4.写作展示。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文解读
1)导入:以课文《背影》为例,询问学生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展示课文,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词语解释
1)教师提供一些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读音,并简单解释词义。
2)进行句子填空,巩固所学词汇。
3.第三阶段:阅读理解
1)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
4.第四阶段:写作展示
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复习课,学生在课文解读、词语解释、阅读理解和写作展示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中,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互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如何写?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课文的画面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三、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之声》视频、音频2、(学生)自学课文字词反复朗读课文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铃儿响叮当》。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简介影片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影片以善良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__届奥斯卡影片奖。
(三)、了解剧情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
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剧情表演第一个场景表演:由一个女学生表演主角“玛丽亚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的情景。
(歌词可以读)(播放背景音乐《音乐之声》主题曲)第二个场景表演:由八名女同学分别表演玛丽亚、修道院院长、贝尔塔、玛格丽塔、贝尔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亚在修道院内的情形。
初中语文总复习《满井游记》教案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教案【《满井游记》】课型:课内文言文复习课课时:一课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赏浅易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点实词,翻译重点句子,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内容、领会情感,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流程:一、【读】1、通读原文,1—8班要求能够背诵、默写文中的重点句子、段落(在原文中标识),9—16班要求能够背诵全篇。
2、看原文说翻译,解决重点实词(在文中加点)和重点句子(在原文中用横线标识)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尽量达到字字落实。
二、【讲】(要求详读教参)1、讲清全文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
文章共为三段:第1段写欲游不能的苦恼。
第2段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第3段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
接下来,以问题贯穿,研读主体段1、先总写,后分写,分写了哪些景物?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鱼鸟等。
2、读一读比较分析:重点写的是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水和山,水是冰面初融清澈的初春之水,山是残雪消融、清新润泽的早春之山。
作者如何写水和山?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鲜妍明媚”画出春山之态。
然后,分别用两个长句作喻,水如新开之镜,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动。
而且两个喻体之间相互应和,又把山拟人化,突出山水相映的情趣。
3、文中哪些词语词语突出了早春的特征?始、乍、新、乍、将未、浅鬣寸许。
4、从第二段中何处可见作者的感情?(1)直接抒情可见:若脱笼之鹄——自由、畅快(2)借景抒情可见:写山水之美——赞美、喜爱(3)侧面描写可见:游人——赞美游春(4)借物抒情可见:鸟、鱼皆有喜气——爱春(5)点睛之笔可见:“始知……”句——肯定、惋惜归结: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心情,对自然界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对自我向往自然、闲适自由人生态度的肯定。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七篇中考语文复习教案最新七篇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都有哪些?教案不能面面俱到。
而是要以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为基础,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语文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作者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3.体会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生在世不过短短百年,但是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无数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小到选择今天吃什么,去哪里玩,大到可能会面临生与义的选择,当你们面临这样的选择时,又会把自己心中的天平倾向哪一边呢有同学说了文天祥的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的同学说到夏明翰曾经说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看来大家在生与义之间都选择了后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看看在生与义之间孟子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板书:鱼我所欲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等。
明确: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2.学生自读,解决重点字词。
明确:①得:通“德”,恩惠,感激。
②为:今为(介词,为了)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动词,做)也。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1.同桌交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找出文章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板书:生、义)2.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味的。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插叙》教案
中考复习专题—插叙【教学目标】插叙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插叙作为一种重要的记叙顺序,能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
通过插叙,你能欣赏到作品的文学底蕴,感受到情节的起伏,了解人物形象,更好地感知作者的感情。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2.考点探源(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①插叙是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②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与顺叙的内容不在一条线上;③插叙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内容上、结构上产生联系,起到补充交代,突出人物性格、文章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一)以文析法案例1:《秋天的怀念》“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要点:(1)这部分内容运用了插叙,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2)体现母亲负责、爱孩子的慈母形象,为让孩子不担心,从不透露自己的病情;(3)为后文母亲的突然去世作铺垫。
归纳要点:①补充交代内容②人物形象③铺垫案例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
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1)这里运用了插叙,插入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使文章内容更丰富;(2)与下文中读书的枯燥无味形成对比,突出百草园生活的美好;(3)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归纳要点:①补充交代内容②插叙内容的性质③插入神话、故事等,增添文章的趣味性、神秘性、可读性。
案例3:《驿路梨花》文章为什么写“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和“解放军盖茅屋”的内容,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答案要点:(1)文章运用了插叙,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和照料者,以及为了方便过路人,梨花姐妹经常过来照料的情节;(2)突出哈尼族梨花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3)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4)使叙述更完整,行文有波澜,避免了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5)为下文作铺垫。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表现手法(铺垫伏笔衬托)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表现手法:伏笔铺垫衬托)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基于课标的要求,中考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学情分析学生对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已经积累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复习时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基础性的阅读训练加以巩固。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阅读表现手法方面的题,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表现手法考点的常考题型。
(一)2013某某《放学》《创新中考》第150页第2题: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二)《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解题题典》第191页3. 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析。
(6分)(三)九年级上册课文《故乡》中“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一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归纳题型: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三、解析下列试题,总结答题思路。
1.2013某某《放学》《创新中考》第150页第2题: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答案: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罴的。
②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
(每点1分,共2分)2.《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解题题典》第191页第三题: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并简要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带上诗歌去旅行,万水千山总是情教学目标:1.回顾初中学段学习的古诗词(重点)2.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实现共情(难点)一、导入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人们一路走,一路歌,让很多地方都有了诗情,“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今天让我们带上诗歌来一次旅行,去铁马秋风塞北,聆听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羌笛;到杏花春雨江南,领略一片片生长红豆的河山。
二、西出阳关,边塞我把旅行的起点选在了西北,在历史的版图上,这方土地狼烟四起。
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边塞,没有任何一个边塞的诗文能如此撩动人们的琴弦。
(岑参、冯唐、李广、琵琶、羌笛、大漠、烽火,玉门关、楼兰——课件出现这些代表性的名字)这些名字有没有让你心驰神往?这里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余光中称这是最浪漫的一条路,当中原文人的足音叩响这片大漠时,他们看到了什么?心中又在想什么呢?(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师:这两首诗背景都是诗人奉旨出使边塞。
你从词语/意象/诗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王维——孤独苦闷和心胸开阔纳兰性德——凄惘(悲伤失意)怀古之情解释心胸开阔(王维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被称为“神来之笔”,它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谁来描绘一下?苍黄的戈壁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影。
极目远眺,只见天尽头有一缕灰白色的狼烟升腾,殷红的落日静静地悬于黄河之上,粼粼的河水闪着金色的波光。
师:透过这无限开阔、苍凉宏大、色彩瑰丽的画面,你感受到诗人拥有一颗怎样的心灵?阔大的心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悬念的设置与作用》教学设计
中考专题复习--悬念的设置与作用【教学目标】悬念的设置与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溯源(一)导入语什么是悬念?悬:悬挂;念:念头。
把你的念以悬挂起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让你想马上看下去。
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注明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
文学作品中所谓的“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悬念的特征就是在文中设置一个疑问,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
(二)考点溯源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预习提示”、“批注”和课后“思考探究”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①悬念是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②悬念题的题干往往有“为什么”“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语。
③悬念的表达效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一)以文析法案例1:《谁是最可爱的人》初看标题,你有怎样的感受?试分析题目的好处。
答案要点:(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用疑问句的形式作为标题,开门见山,点明文章主题案例2:《驿路梨花》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案要点:本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置了三层悬念和两次误会。
(1)第一层悬念:“我们”正为夜晚住宿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人没灯,由此产生“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的疑问。
(2)第二层悬念(第一次误会):“我们”误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然而他不是,那么主人到底是谁?(3)第三层悬念(第二次误会):“我们”和瑶族老人误以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她也不是,那么谁才是小茅屋真正的主人?归纳要点:①不断推进情节发展②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③使全文情节跌宕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引人入胜。
语文中考总复习《红岩》 教案
语文中考总复习《红岩》教案一、作者简介罗广斌(1924年--1967年),作家。
重庆忠县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
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
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
后在重庆市文联专门从事创作。
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楼自杀。
杨益言(1925年—)四川武胜人。
中共党员。
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
早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籍四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
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
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
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参加了重庆“一一"二七被难烈士追悼会”和“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的筹办工作。
二、创作背景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三、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中考复习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 - 初中作文】【篇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教学设计第 1 页共 9 页 1第 2 页共 9 页 2第 3 页共 9 页 3第 4 页共 9 页 4第 5 页共 9 页 5【篇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人教版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中考人教版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一)探索月球奥秘(七上)1、人类第一次登月:1969、7、21,美国“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
2、中国探月卫星:2007、10、24,嫦娥一号。
3、日期: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4、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5、传说月饼的来历:朱元璋抗元起义6、月亮别名、雅号:玉兔、嫦娥7、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含作者、出处。
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与月有关的成语:山高月小日月如梭 9、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10、歌曲:贝多芬《月光曲》阿炳《二泉映月》(二)黄河,母亲河(七下)1、黄河的相关知识:①源头:巴颜喀拉山②入海口:渤海③长度:5464公里④流经:9省(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2、神话传说:河伯献图3、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龙门石窟4、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分明)河清海晏(形容太平盛世)中流砥柱5、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6、诗句(作者、出处):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歌曲:《黄河大合唱》 8、广告: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马的世界(七下)1、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老马识途2、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3、历史人物故事:赵高指鹿为马田忌赛马九方皋相马4、古诗句(含作者、出处):①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5、古代的车马:驾二马为“骈” 驾三马为“骖” 驾四马为“驷”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 天子——万乘之国诸侯——千乘之国6、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的卢马(刘备)白龙马(唐僧)汗血马昭陵六骏(唐太宗)7、艺术作品中的马:徐悲鸿的《八骏图》《十面埋伏》(四)戏曲大舞台(七下)1、京剧: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
初中语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复习所学的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技能。
3. 复习所学的古诗文、现代文等文学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难点:掌握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复习效果。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和内容。
2. 讲解与示范: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复习任务。
5. 总结与反馈:对复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复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复习成果。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视频、音频等。
3. 参考资料:相关语文复习资料。
八、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复习效果。
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复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2. 分析和总结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3. 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复习指明方向。
2. 教学环节一: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a. 字词: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b. 语法:梳理和总结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式、成分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c. 修辞:回顾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3. 教学环节二:分析和总结技巧和方法a.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如快速阅读、重点阅读、推理判断等,并通过对中考题型的分析,总结解题技巧。
b. 写作:分析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并进行作文训练。
c. 口语表达:通过模拟面试、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教学环节三:专项训练a. 根据中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b. 分析训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c. 总结训练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进步情况。
3.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含说课稿)
中考语文复习之《病句修改》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
2、让学生掌握修改常见病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点拨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以合作议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方法:点拨探究法、合作议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设计: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句,今天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病句的修改。
二.讲授新课:了解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成分残缺 5.成分赘余 6.结构混乱7.表意不清8.不合逻辑(一)用词不当:(1)昨天晚上我看了二场电影。
(计件量词前一般用“两”,不用“二”。
)(2)这种收音机原来售价60元,现为20元,售价降低了三倍。
(“下降”和“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
可改为“降低了三分之二”。
)(3)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结果与预期一样,应为“果然”。
)(二)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排列不当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词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针对性练习:把下列a-f6个定语填入横线上她是教练。
a优秀的b国家队的c一位d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e篮球f女(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多项状语排列不当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针对性练习:例3、在“那位失主点了一首歌”句中加入以下几个修饰成分:①又②昨天③为表谢意④为他⑤诚挚地⑥在电视台例4、把下列a-e5个状语填入横线上许多老师交谈。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难点)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让自己有创造力。
(重点)教学内容:一、基础部分:1、作者信息: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词语及正音:汲(jí)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孜不倦汲取: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二、课文内容简析:一)概括每段内容:1段:以一个选择题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
2段:说明选择题的答案不是的。
3段: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上句总领前文;下句发问,引出对创造型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
5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7段: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成都市20__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成都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内外兼顾,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评估的要求,立足于A卷。
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语文中考所需的知识网络,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试题,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意识,注意总结梳理规范答题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注意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1、2课时字音第3、4课时汉字第5、6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第7、8课时标点符号第9、10课时修辞第11、12课时病句(文的修改第13、14课时缩句、扩句、仿句第15、16课时名句的识记第17、18课时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第19课时中外名著第20课时口语交际第21课时获取信息与时事第22课时图文转换第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第二部分现代文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第三部分文言文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第46、47课时课外阅读第48课时诗词赏析第四部分写作篇第49、50课时中考作文概述第51、52课时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第53、54课时材料作文第55、56课时话题作文第57、58课时选题作文第59、60课时中考高分作文要旨第61-90课时综合(模拟练习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第一、二课时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û er(复韵母6个 ai ei ao ou ie ûe(鼻韵母8个 an en in û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 "(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û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û上两点省略,如雨(yu;û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û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û、吕(lû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ãr tïng,"花儿"拼作huür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 (论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③形近字的误读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二、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A.脂肪(zhÿ干涸(hã心旷神怡(yíB.魁梧(wú酝酿(niàng杳无音信(yǎoC.湖泊(bï和谐(xiã彼竭我盈(jiãD.褴褛(lǚ违背(wãi大声疾呼(jí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A.铿锵(qüng挪动(nuï不无裨益(bìB.琴弦(xián褴褛(lǚ载歌载舞(zàiC.兑换(duì处理(chù哄堂大笑(hōngD.摇曳(yâ别墅(shù大事渲染(xuü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 项中"锵"的注音"qü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 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惟妙惟肖xiào (2参天耸立sǒng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ào",也可以读"xiü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þr"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A.绽放(zhàn对称(châng潜滋暗长(qiánB.斟酌(zhýn)C.模样(mï)D.提防(tí)袭击(xí)教诲(huì)赔偿(cháng)深恶痛疾(wù)不屑置辩(xiâ)人迹罕至(hǎn)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ân"C 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ú"D 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ÿ"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嗟 jiý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贮 zhù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ü"" 贮"容易读成"chǔ"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 C.瞠目结舌谪守巴陵堂而皇之 B.不辍劳作 D.杞人忧天缀满繁星挤眉弄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 A 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ã, B 项"辍"读chuî,"缀"读zhuì,C 项"瞠"读chýng,"堂"读táng,D 项"杞"读qǐ,"挤"读jǐ 三、附录:《重点汉字的读音》《常见多音多义字辨析》《常见容易读错的成语》、、(详见《成功中考》第4-7页)四、模拟练习:(参见《成功中考》第2-3页[NextPage] 第三、四课时汉字一、考点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 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 6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二、备考指南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 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二)笔画和笔顺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7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