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3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优秀课件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 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 于北方,房屋朝北。
3. 影子的朝向问题
物体的影子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中午
下午
上午
南
日落
西
西北
楼
房
中午影子
北
东南
下午影子
日出
东
东北
4. 影子长短问题
2m
2m
30° 影子长度
60° 影子长度
结论: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5.楼间距问题
太阳高度 越低,楼 距越远
底楼终年采 光条件:太 阳高度最小 时也有光线 照射
5.楼间距问题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
• 在我国,纬度低的地方楼间距小些,
纬度高的地方楼间距大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N (20)°与直射点纬度相差1度,H就相差1度
23°26′
66°34′ 90° 66°34′
23°26′
S 0°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
一年中最大值,地区南半球各纬度
同
达一年中最小值;
一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南地区达一
一.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方向
2、公转的轨道
远日点
太阳 地球
近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4 、公转的周期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C
D
66°34´S 90°S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日 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的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小值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赵亮家要装太阳能,为了使太阳能发挥 最大的作用,其采光面的倾角应满足什么 要求?北京与上海太阳能的倾角一样吗?
探究问题2
读图回答: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 0°
2、此时是什么节气? 日期是多少? 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前后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等长 ,赤道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 反映了 日照时间 的长短 昼半球:h>0° 晨昏圈:h=0° 夜半球:h<0°
夜长: 昼长: 昼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夜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要学会从昼弧和夜弧长短看
夜弧
晨 昏 线
昼长夜短
昼弧
太 阳 光 线
A
B
C
D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地球公转及意义
地球公转及意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个运动是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重要关系,对地球生物和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公转的过程和它对地球的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过程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结果。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这是由于引力的作用造成的。
地球在绕太阳的过程中保持着一个恒定的角速度,称为一年,它约为365.25日。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被称为黄道。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中接收到不同的阳光照射。
当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时太阳的光线更加强烈,导致该地区的天气较为炎热。
而当地球公转到达远日点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导致该地区的天气较为寒冷。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 导致季节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发生变化,这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时,夏季开始;而当地球公转到达远日点时,冬季开始。
这种季节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冬季的寒冷使得一些动物冬眠,而夏季的温暖则有利于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2. 影响气候地球的公转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收到的阳光量不同,这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
这种温度差异引起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风。
地球公转还导致了气候带的形成,例如赤道附近气候炎热,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
3. 确定时间和历法地球公转的周期确定了一年的长度,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的基础。
基于地球公转周期的变化,人们制定了历法来记录和安排时间。
历法的制定对于农业、商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至关重要。
4. 影响导航和定位地球公转对于导航和定位至关重要。
地球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经度和纬度。
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GPS系统等技术来准确测量位置,并进行定位和导航。
总结: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重要过程,它导致了季节变化、影响气候、确定时间和历法,以及对导航和定位产生影响。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
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所以太阳公转也会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地球的公转的力来自太阳的自传,就像轴带动轮子转动一样,而太阳的重力(万有引力)又让地球不能飞离太阳。
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
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是固定的值,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地球在过近日点时,公转的速度快,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超过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1°1′11″/日,线速度为30.3千米/秒;地球在过远日点时,公转的速度慢,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低于它们的平均值,角速度为57′11″/日,线速度为29.3千米/秒。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注意:
昼弧占纬线圈总长 度的比例越大,则 昼越长。 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 昼弧短于夜弧, 则昼短夜长 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等长
夜弧
昼弧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 欧美: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 点划分四季。 中国传统上: 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 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2、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的结合 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的结合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速度 关系
黄赤交角( ° ) 黄赤交角( 23°26′)
太阳回归运动正弦曲线分布图
夏至日(6.22前后) 夏至日
春分日(3.21前后) 春分日
秋分日(9.23前后) ) 秋分日(
春分日(3.21前后) 春分日
冬至日(12.22前后) 冬至日
周期: 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日 时 分 秒 称为一个回归年 称为一个回归年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2、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中午,称为正午太 阳高度。 3、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 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 度有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有北 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有南 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5210万千米
14710万千米
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倾斜着地轴绕太阳公转。 因而产生出许许多多的
地理现象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是什么首先,地球的公转是造成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状,使得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出现。
当地球远离太阳时,阳光的照射面积较大,而且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路径较长,导致辐射能量的衰减,此时出现寒冷的冬季;而当地球靠近太阳时,阳光的照射面积较小,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路径较短,辐射能量较强,此时出现温暖的夏季。
地球公转导致了不同季节的交替出现,为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其次,地球的公转还影响了地球的气候。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使得太阳光直射的位置在赤道附近,赤道附近的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大,故气温较高;而在地球的两极地区,由于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故气温较低。
这种温度差异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形成。
此外,地球的公转还影响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面上的一部分始终处于太阳照射之下,而另一部分则处于太阳照射之外。
随着地球的公转,地球上各地的昼夜交替出现。
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导致昼长夜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日照时间的差异,影响了生物的生长与繁衍。
此外,地球的公转还对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产生了影响。
例如,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导致了地球上的地理带的出现。
这些地理带因温度与降水变化而有所不同,从而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影响。
此外,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上的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的分布也受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影响。
总结起来,地球的公转对地球上的生物、气候、昼夜变化以及自然现象等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四季变化、不同地理带的形成、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环境。
地球的公转还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影响,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运行。
地球的公转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课件绝对经典
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
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
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
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返回 3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 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北极还是南极来确定,“北逆南顺”;如果没有标注南极或
北极,则默认上端为北极,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下图
中地球自转方向均为逆时针,说明地球的上部是北极点,从
而确定地球的公转方向也为逆时针。
返回 2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2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
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
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返回 3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返回 3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链接拓展——太阳高度日变化的描述 (1)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 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
返回 2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应用闯一关]
1.(2012·邯郸调研)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
(3)题。
返回 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1)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1.3 地球公转及意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由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3、四季更替
(1)天文含义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2)气候四季(北温带许多国家)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6.“曼哈顿(西五区)悬日”出现在当地时间19时左右,此刻光 照图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据6月22日的太阳光照侧 视图,要求绘出极地光照图:
N N
S S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四季的形成 四、五带的划分
秋分日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至日
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1)赤道: 全年昼夜平分
(2)二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3)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1月初 最快 B点 远日点 7月初 最慢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夏至日
春分日
冬至日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日前后,在天气晴朗的日 落时分,就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 “曼哈顿悬日”(见下图)。据此回答5~6题。
5.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及 每年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必修1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案8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回顾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1、在图1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和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2、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直射点在进行回归运动,在图2中标出节气和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二、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称为 。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一般规律是: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
2、根据图3、4、5填空。
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 递减。
⑵.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⑶.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⑷.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 值,冬至日达全年最 值。
南回归线及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 值,冬至日达全年最 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 日达到最大值。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异) 计算春分日时,0 º、20 ºN 90°N 、20 ºS 、90 ºS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计算夏至日时,0 º、23º26′N 、66 º34′N 、23º26′S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5、某地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是该地地方时的 点.北京时间为12:00时,北京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是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
因为北京时间 (是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6、我国北京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 、北方地形平坦开阔B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C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D 、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7、北京市某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根旗杆,在一年当中该旗杆正午影子最长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8、志丹县某间面向南面的房子上有一个窗户,在一年正午时刻射入该窗户中阳光最多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学案 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下) 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昼弧与夜弧、昼长与夜长1、晨昏线可以把纬线分为 和 两部分, 代表昼长, 代表夜长。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高一地理教案
房山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教案 编号:06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2课时)【课程标准解析】1.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2.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3.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五带的分布与界限。
【重、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教法:归纳、多媒体、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三: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同一纬度地区一年内随季节的变化,如下图合作探究:1、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与夜的长度有什么规律?2、北半球哪一天白昼最长?哪一天最短?哪一天极昼范围最大?哪一极夜范围最大? (教师点拨) ☆自主学习四: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学案内容合作探究6: 如果地轴与黄道面垂直,地球表面还有没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四季和五带的变化吗?若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如何变化?若黄赤交角为0呢?【典例剖析】: (教师精讲) 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3)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① 7:18 16:48 ② 6:54 15:30 ③ 6:36 16:50 ④8:2418:56(1)、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2)、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右图的 ( )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3).③位于②的 方向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练习巩固】: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行到A 点时,日期是_____________前后,速度_________(快或慢),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_______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
(2)当地球运行到D 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线)。
(3)地球公转一周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______________年。
(4)若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 、BC 、CD 、DA 四段中的________段,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起向___________移,一直________移到直射__________。
地球公转及意义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2)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3)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
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因此,地球公 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 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 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 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行为。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基本呈圆形的椭圆轨迹,这个运动是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之一,它的周期是365.25天。
地球的公转带来了许多地理意义,对于地球特征、气候、季节和生物分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完全的圆形,离太阳距离会有所不同。
地球在转动过程中,每个时刻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由此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来临。
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这一时期被称为夏至。
在这一时期,南半球将迎来夏季,北半球则迎来冬季。
而当地球转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这一时期被称为冬至,南半球迎来冬季,北半球迎来夏季。
春分和秋分则是地球公转过程中,两个半球接收到太阳辐射相等的时期,标志着春季和秋季的开始。
地球的四季变化对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繁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地球的公转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有不同的气候。
而地球的公转使得每个地区在一年中有不同的气温和气候。
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集中和强烈,使得赤道地区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等特殊气候。
而在地球的两极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的斜射角度和强度较小,导致了寒冷的气候条件,形成极地和寒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使得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另外,地球的公转也对地球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不同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太阳照射程度不同,这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一些植物对日照时间和温度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当温度升高、光照增加时,许多植物开始生长,开花繁衍;而当温度下降、光照减少时,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地球的公转也导致了动物迁徙的季节性变化。
一些动物会根据气候和食物供给的变化,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迁徙到适应性更好的地区,以满足生存和繁衍的需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S 夏
公转方向
秋
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 1.公转方向“相反”:北“逆”南 “顺”
例题1、某物体随地球公转从5月1日运行到10 月1日,公转的线速度怎么变化? 例题2、二分二至日
3、右图为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约是每年的1月初 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
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 正确的是 AC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3.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BC 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 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
A:25°S
B:25°N
30°W
25°E
C
C:20°N
30°E
60°W
D:23.5°S
例3:每年的儿童节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 的情况为:
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2、产生五带 图: 例4:假如黄赤交角的度数变为20°,热带、温带、 寒带范围怎么变化?若黄赤交角度数为30°,又怎 么变化?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
夏至日
冬至日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 高度最大,从此条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直射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目标定位】一、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总结】(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春秋分,太阳直射点由 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 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由 向南北递减。
(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达到最大值, 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达到最大值, 最小;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H )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公式:H =90°-|φ-θ|,φ为所求点的纬度,θ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合理设置房屋的朝向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门窗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 为:L=(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α为倾角,h 为正午太阳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1)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 北运动,此期间,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此时,北 半球的昼长也达到了全年的最大值,而且极昼范围也 达到了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南半球相反。
试简述:夏至日到秋分日期间、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 以及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昼夜长短的变化。
3、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全球哪 个范围内在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最 远?哪个范围在一年中离太阳直射
点最近?
1、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不会超过南北纬23.5度?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小,则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范围如何变化? 移动范围变小
3、若黄赤交角的度数为零,则太阳直射点如 何移动? 始终直射在赤道上
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C、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
是
,等于00的是
。
(3)图中A、B、D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
。
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
(1)任何一条完整的纬线所跨经度均为360度,所跨时间差均为 24小时 (2)任何一条纬线上昼、夜的比值即为各自所跨经度的比值 (3)任何一条纬线上昼长等于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晨线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图
C
A
CN
晨线
B
AC为昏线,CB为晨线
晨昏线与经线相交,交角为23.5°,与南北极圈相切。
画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图 A
N
昏线
B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照射图
A
N
晨线
B
AN为昏线,NB为晨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经过南北两极
例题:下列太阳光照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中, 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昼夜状况的是
***关于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该半球各地都 是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时,则北半球昼长变 长,夜长变短,南半球相反;
(3)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时,则北半球夜长变 长,昼长变短,南半球相反。
思考: 杭州哪个期间昼夜等长?哪个期间昼长夜短?
哪个期间昼变长?哪个期间夜变长?
(3)太阳直射点南移极限是_2_3_._5_°__s_ (纬度)。今天太阳 直射点在__北 半球上。
例: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光在 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C
B.在北回归线上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三 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判读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图
A、教师节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
D)
(4)(4)这几天地球的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二 黄赤交角(一轴两面三角度)
66.5° 23.5°
N
地轴
23.5ºN
黄道面
23.5º
A
23.5ºS
B
S
地 轴
1、在图上标上赤道面、 黄道面、地轴
黄道面
② ① 赤道面
2、角①称为( 黄赤交角 ),度数为
( 23.5º
1.3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
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中心 (2)公转方向 (3)公转轨道及两点 (4)公转周期(恒星年) (5)公转速度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关系
例题:读图回答问题:
A
B
⑴、A为——点,时间是——,速度——。
⑵、B为——点,时间是——,速度——。
(3)下列节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3、赤道上一年中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次)
4、海口(20ºN)一年中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次)
5、某地一口水井,一年中有一天太阳直射 井底,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23.5ºN 或 23.5ºS )。
1、在什么范围内, 一年中太阳直射两 次?
23°26´N 0°
南北回归线之间。 一次?
南北回归线上。
3、在什么范围内,一年中没有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
1、5月27日、10月1日、2月5日、7月7日
9月23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哪个位置?
问
向哪个方向运动?
题
拓 2、相对南北回归线、赤道、30°N、60°S、
展 巩 固
以及10°N、10°S而言,太阳直射点 哪一天离它最近?哪一天离它最远?
)
3、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度数关系为
( 相等
)
4、如果有朝一日②变为60°,则黄赤交角的度数及 回归线的度数如何变化.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相同? (2 (3)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哪条纬线上?过后它将向
(4)各点之间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教材P21 图1-14
***思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结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B
A
A
C
D
A点太阳直射在赤 道,春分日,3月 21日前后。
B点太阳直射在北 回归线,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C点太阳直射在赤 道,秋分日,9月 23日前后。
D点太阳直射在南 回归线,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思考:
1、北京(40ºN)一年中有几次太阳直射? (零次) 2、汕头(23.5ºN)一年中有几次太阳直射? (一次)
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四地昼最长的是( D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宾
下列日期中,我国各地昼长与夜长相差最大的 是( D )
A教师节 B植树节 C国庆节 D元旦
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 间最早的是( B )
A 3.21 B 6.22 C 9.23 D 12.22
(标准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为当地地方时的6点和18点)
扩展一 昼夜长短的静态分布规律
扩展二 昼夜长短的动态规律
一、昼夜长短状况
(1)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太阳都直射在北半球, 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北半球各地都是昼 长夜短,而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南半球相反, 赤道昼夜等长。 (2)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期间,太阳都直射在 南半,球 这是北半球的 冬半年 。此期间,北半球各地都 是 昼短夜长 ,而且纬度越高, 夜长 越长。 南半球相反,赤道 昼夜等长 。
右图中的曲线代表的是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地 球表面运动的轨迹。读图并回答:
(1) 当太阳直射点移至A点时北半球为_6_月_2_2 日,_9_月__2_3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
(2) 北半球_夏__至_日至_冬__至_日太阳直射点南移,春__分__日至 _秋__分_日太阳直射赤道及其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