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上《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起始课,学生在本课获得的科学结论——电流能产生磁性,是学习《电磁铁的磁力》《神奇的小电机》等课的基础与前提。
教材安排的活动比较多:一是利用小灯泡电路与指南针让学生初步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二是用短路电路增大指南针的偏转角度;三是在这两个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电流能产生磁性”这个科学结论;四是用通电导线圈进一步加大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解释;五是应用通电导线圈能加大指南针偏转角度这一发现制作电流检测器。
由于学生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这一奇怪的现象,自然而然得就会产生“为什么”的疑问,这时引导学生去分析解释得出绪论,时机更恰当效果更好,所以我对教材安排活动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本课我设置了三条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通电导线与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是:能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电流产生磁性的科学结论三、教学设计:我对本课的设计分为谈话引入、科学探究、小结延伸三个部分。
引入时我先通过谈话与课件,让学生认识奥斯特的发现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个发现究竟是什么;接着以“看看在座的各位小学生,有没有能力取得和奥斯特一样的伟大发现!”引入新课。
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求胜心理,又能增强学生得出结论后的成就感,还能为情感目标“体会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做一定的铺垫。
在科学探究部分我安排了三个环节:<一>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发现:电流能产生磁性我先利用展台介绍实验器材:组装好的简单电路和指南针,并借机复习简单电路、指南针的特点、铁和磁铁能使指南针转动等相关内容,为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绪论”的突破进行复习铺垫。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电和磁》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2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和磁》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电和磁》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第三课,自此课起我们进入电和磁两种重点学习的能量形式。
本课以电磁学开创性事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引入,让学生参与"重演"发现电生磁现象的过程。
本课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讲述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科学史重要事件;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两个活动,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重演"奥斯特的实验,经历发现新现象、分析、解释的过程。
二是制作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将通电直导线替代为通电线圈开展电生磁实验,为后续的电磁铁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研讨",在"探索"部分实验开展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指南针指针出现偏转的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是丹麦的奥斯特首次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通过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知道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性,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重演奥斯特实验,进一步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和磁之间是有关系的。
4.知道电和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能可以转化为磁能,磁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索磁和电之间的关系,懂得磁和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学难点:通过两个实验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四、说学情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一些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其中电能和磁能与生活密切相关,电和磁两者建立的联系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开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学习了《磁铁》和《电》,对二者有了知识的积累,但是时间已经久远,教师需要花一些时间调动学生的记忆,对磁铁、电路连接等作必要的复习回顾,在实验开展中指导电路连接等操作,学生能够完成实验。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电能和磁能》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 出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和电磁炉的照片,了解电产生磁 的运用实例,感受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 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呢?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理解磁具有能量,把隐性的概念显性化,同时引出 聚焦的问题——磁能如何由电能转化而来。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生活中的具体物品引出磁 能的概念,并进行“磁能如何转化而来”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探索 环节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三部分研讨,深入讨论能量的转移和转换过程。 第四部分拓展,了解磁能如何转换为电能,建立能量互相转换的认识。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 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 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 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表扬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方 法。我做得还有些欠缺。学生的回答有不少答案都能令我感到意想不到 ,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表扬。但我为了抢时间,抢进度,却忽略了教学中 这一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难点
探究电磁铁南北极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电可以转化为磁,并且通过实验发 现通电线圈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说到磁,学生就一定会想到 磁铁,会将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和能指南北极的性质,与通电线圈产生 的磁进行联系、联想甚至是比较。所以本课的研究内容和环节的推进, 都是顺着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奇的需求逐步展开、层层深入的,但对 于学生自己绕线圈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项目,由于受到学生动手能力强弱 的影响,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和磁》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电和磁》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内容。
这些内容既是对电磁学基础的介绍,也是对电和磁关系探究的深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电和磁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电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单元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的概念、电路的连接等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磁学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电和磁关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基本电磁学知识,学会使用电磁铁、制作简易发电机等实践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电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基本电磁学知识。
2.教学难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演示、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磁铁、线圈、电池、铁钉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学习资源:相关电磁学知识的书籍、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电磁现象实例,如电磁起重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和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基本电磁学知识。
通过PPT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现象,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重要部分,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和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和磁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电和磁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电和磁的实验操作,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使用实验器材,如通电导线,磁铁等,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磁场,磁极等,以及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铁的极性等,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联系。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图示,展示电和磁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关键词,如电流,磁场,磁极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参与度,以及对电和磁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到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铁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流、磁场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同时,学生对电和磁的内在联系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此外,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能运用电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电磁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电磁感应原理。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联系,电磁设备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介绍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3.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磁感应的内在联系。
4.应用:介绍电磁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电动机等,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实用性。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电学知识,对实验操作和观察也有一定的经验。
然而,学生对于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并能够解释其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
2.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3.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观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同时,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电能和磁能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3.实验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原理。
4.实验二:让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 -> 磁能磁能 -> 电能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优质课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的性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电磁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电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加强。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场,但对其原理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磁场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讲授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电磁感应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3.电动机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磁场性质:讲解磁场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磁场的特点。
5.巩固知识: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现象、电动机原理、磁场性质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能和磁能》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电能和磁能》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电能和磁能》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课文,本课聚焦部分借助生活中的磁能用具,引导学生聚焦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呢?本课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利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并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及影响因素,在观察的同时需要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
二、说教学目标1.懂得磁铁也具有能量,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等等都具有磁能。
2.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
3.通过在铁钉上绕线圈并通电测试实验,懂得电能可以转化成磁能。
4.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5.了解磁能和电能是怎样相互转换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索电能和磁能之间的关系,懂得电能和磁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索电能和磁能之间的转换方式。
四、说学情上一课通过重现奥斯特实验,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认识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掌握了扎线圈的一些方法,知道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电能产生磁。
为本课更深入的学习能量的转移与转换做好铺垫。
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并能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长长的导线、铁钉、电源、电池、开关、大头针、指南针等等。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电导线或者线圈周围存在着磁场,而且电和磁之间也存在着关系,他们可以相互转换。
2.磁铁也具有能量,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电磁炉等物体身上都有磁能的影子,并且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是通过适当的装置由电能转换而来的。
3.出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电磁炉等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初步了解这些物体都是利用磁能工作的。
4.究竟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电和磁的说课稿范文
电和磁的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电和磁的基本规律和应用;3.学会运用电和磁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电和磁的相互关系;2.电和磁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电的基本概念(1)电的本质:电为原子或分子内电子的运动形成的带电粒子运动形成的物理现象。
(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单位安(A)。
(3)电压: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伏特(V)。
2.磁的基本概念(1)磁场:一定空间内磁性物体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2)磁力线:磁场中力线,磁感线的密度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3)磁通量:磁场通过平面的总量,单位韦伯(Wb)。
3.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量的速率成正比。
(2)楞次定律:电动势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率的方向相反。
4.安培力和洛伦兹力(1)安培力:导体内电流所受的相互作用力,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2)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方向垂直于粒子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5.应用(1)长直导线磁场的计算。
(2)托马斯杆加速器中的粒子运动。
(3)电磁感应在发电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4)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5)电磁辐射及防护。
四、教学手段和媒体1.投影仪2.多媒体课件3.实验仪器:多用途数字示波器、电磁铁等4.黑板、彩笔五、教学时序第一课时1.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电和磁的相互关系第二课时3.电磁感应4.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第三课时5.应用(1)长直导线磁场的计算。
(2)托马斯杆加速器中的粒子运动。
第四课时(3)电磁感应在发电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4)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5)电磁辐射及防护。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引入(1)提问:您知道电和磁有什么关系吗?有哪些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应用?(2)介绍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电和磁的基本概念(1)电和磁的定义。
(2)电流、电压、电功率等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基本规律。
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科学《电和磁》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电和磁》。
一、说教材本课先用一段话告诉学生,科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
他发现了什么呢?书中没有说出来,这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自己来做实验发现。
第一部分:通电导线和指南针学生学过的磁铁的知识、简单电路的知识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开始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通电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教科书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
第一步是正常的电路,实验现象不会很显著,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多探索一会儿。
第二步用的是短路大电流,现象非常明显,但只能在老师带领下做一两次。
这样安排注重的不是只让学生看到现象而是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第一步探究中有机会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作比较,能初步意识到电流大小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把非正常短路电路作为特例处理也是恰当的。
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教科书要求分析观察到的现象。
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最后归纳出只能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教科书插图呈现了做线圈的方法。
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用一节电池效果已经不错。
让学生在实验中试一试,会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本课电生磁的实验,先用小灯泡电路做,再用短路电路做,最后绕线圈做,三个实验形成了一个活动结构——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构。
二、说学情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这部分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电和磁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深入学习电学和磁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电和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深度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和磁的一些基本性质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2.教学难点:电和磁的联系,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的存在和作用。
2.探究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利用实验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
3.探究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掌握电和磁的性质和规律。
4.电和磁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
5.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总结和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电:带电粒子电荷电场磁:磁体磁场磁极电生磁: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生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一、说教材《电和磁》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它不仅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现代科技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作用与地位电与磁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是自然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和磁》这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初中阶段电学和磁学知识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电磁学、电磁波等更高级知识打下基础。
2.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荷与电场,电流与磁场,电磁感应,以及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掌握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2)掌握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3)了解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通过分析电磁现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2)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3)电和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2)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3)电和磁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
四、说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和磁》这一章节的内容,我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亮点:1. 启发法:- 我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电和磁现象背后的原理。
例如,通过提问“电荷是如何产生电场的?”来引导学生理解电场概念。
- 亮点: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不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电磁铁和磁场的性质等。
在《电和磁》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对电流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电磁铁工作原理的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讲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场对电流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4.知识讲解: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磁场对电流的影响,深入剖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5.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进一步巩固对电磁铁工作原理的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磁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科学说课稿电与磁_教科版
小学科学《电与磁》说课材料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磁联系的一个方面,电能生磁,它是我们学习电磁现象的核心,是磁现象的延伸,也是学习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础。
2、教材特点:本节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本节的科学内容几乎都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体现了直接经验的作用和价值,也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如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磁场分布相似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有比较形象和具体的感性认识。
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能够通过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能力目标:(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的关系二、教学设计1、导入:为了能让学生进快进入状态,我用小魔术“旋转的磁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问题:除了磁铁能使磁针偏转,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也使磁针偏转。
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奥斯特实验”。
2、电流的磁效应:在学生对电能生磁兴趣正浓时,带领学生回忆电与磁的相似之处:电流和磁场都看不见摸不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等等,并介绍这是科学家们曾经探讨过的问题,直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一次实验意外地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为后来电磁感应现象发现奠定了基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让学生自己模仿奥斯特实验,并在实验中发现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不仅经历了科学发现的过程,也能感受到科学家们成功的喜悦。
《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说课稿《电和磁》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闻名发觉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觉”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相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试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验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的思维过程;其次,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试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探讨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试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说明;探究使指南针指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觉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视察、擅长思索的品质的重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的试验探讨和设计(用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说明。
四、教学打算小组打算: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闸刀、导线、指南针、线圈、试验记录单(每组3份)老师打算:,一套学生用的器材,纸质指南针模型(用于学生的汇报)五、教学过程下面谈谈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入部分干脆以谈话的形式绽开,跟学生讲奥斯特的奇妙试验,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引起学生的留意,激发他们的新奇心和爱好。
(二)新课1、点亮小灯泡首先,以点亮小灯泡作为一个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旧学问的同时,为后面奥斯特的试验做好试验打算。
然后对指南针做简洁的视察和介绍,让学生能够相识到指南针的指针静止时是指向南北方向的,这是为试验做好认知打算。
2、通电导线与指南针接着让学生重演奥斯特的奇妙试验,让学生看着中的试验图,让学生找出这个试验的操作和留意点,让学生参加到试验中来,我觉得假如干脆将试验步骤呈现给学生的话,简单让学生失去主观能动性。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4《电能和磁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磁能》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以及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对电能和磁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和磁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电能和磁能的转化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知道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
2.让学生掌握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电能和磁能的概念。
2.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
3.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能和磁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
3.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4.总结提升:对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进行总结,使学生对电能和磁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电能和磁能的转化原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说课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电和磁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等知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电和磁》这一章节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他们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电和磁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实验的演示和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电和磁的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电和磁的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电和磁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荷的性质、磁铁的性质、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2.教学难点: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电和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和磁现象,如电视遥控器、磁铁吸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和磁实验,如摩擦起电、磁铁吸引铁钉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和磁的现象。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电和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上)科学说课PPT课件 电和磁教科版(13张)
教学目标
❖ 科学知识 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 过程与方法 能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 实验,能通过分析进行科学的解释。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再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 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 品质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在交流 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在此 环节中电池正负极接法不同是容易想到的, 线圈 的绕线方向学生就不一定想得到,此时 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提示,体现了教师是科 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的课程基本理念。
最后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让学生 经历一个探究过程,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得到 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说板书设计
❖ 教学过程中,我完成下面的板书: 2 电磁铁
电磁铁的磁性:产生 消失 南北极的因素: 绕线! 电池!
这样的板书,简单明了,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方便学生记忆新知识。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电和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 本课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课。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电导线 和指南针;第二部分,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学生对于 磁铁和指南针的性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电和磁之间 的关系还是第一次接触。本课意在培养学生透过表象 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 题并进行探究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和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背景和目标
《电和磁》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和电现象的基础上初步揭示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的。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2、教材内容特点:
本课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磁场。
通过奥斯特实验和通电线圈的实验来概括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因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简单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对磁铁、磁极、磁性有了初步知识,对学习电流的磁场这一新知识已有了认知基础。
从对磁体周围的磁场的了解到了解电流周围的磁场,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愿望,渴望了解究竟。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让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发生明显偏转的实验讨论和操作;
教学难点: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和、观察和思考。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问题启发、点拨引导。
学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六、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线圈等。
七、教学流程设计:
1、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在正式上课前,我设计与学生谈话的内容为两个问题。
一是不接触指南针,你有什么办法使指南针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二是为什么会使磁针发生偏转?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是为了复习磁铁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作铺垫。
2、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谈话引入:
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
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使用电打开了大门。
奥斯特做了什么实验?他有什么发现?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
1.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让学生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流过电路再流回电池的负极)。
(2)简述奥斯特做的实验。
要求学生用小灯泡电路中的导线来做这个实验,并示范实验方法。
要求学生观察:接通电流,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有什么现象。
(把拉直的导线靠近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流,看到小磁针转动了,指的方向偏离了南北方向,我们说小磁针偏转了。
断开电流,小磁针回复到南北方向位置。
)
(3)让学生多做一会儿实验,学生可能有更多的发现。
如通电导线离磁针远近不同,磁针的偏转程度会不同;导线在磁针下方磁针也会偏转,但方向相反;把导线顺着磁针移动,各处都一样……如果希望学生能有些新的发现,教师可以做一些启发提示。
(4)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使磁针偏转得多些呢?
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
提示把一切准备好以后再通电,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
这一点,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
(5)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作出解释的能力。
不要简单地就得出“电生磁”的结论,而要学生把新现象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说
出理由。
教师要反复追问,怎么就认定是电流产生了磁性,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过去的经验,怎样做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通过研讨,要启发学生明确认识到,只有铁或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是铜的,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应该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2.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用导线在手指上绕线圈,简单方便。
也可以用导线在1号电池上绕10圈左右做线圈,那样会大小统一而且更整齐。
(2)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比直导线强多了,用线圈靠近指南针,多数情况下指针都会明显偏转。
教学中无须指导学生怎么放线圈,而让学生自己去试,线圈怎么放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实验中,学生说不定会在头脑中把通电线圈与磁铁建立某种联系。
通过实验,学生自己会发现: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3)在检测一节废电池有没有电之前,必须用小灯泡测试废电池确实不能点亮小灯泡了。
3、课堂小结,总结探究结果,体验成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