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可持续发展和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一、选择题(一)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
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每日、每周、每月地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回答1~3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C.北京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2.居住在天津的主要原因是天津()A.环境质量较北京好B.气候条件较北京优越C.商品房房价(租)较北京低D.交通位置较北京优越3.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主要得益于()A.政策的支持B.交通条件的改善C.人口的老龄化D.逆城市化参考答案 1.A 2.C 3.B(二)[2019·河北唐山模拟]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
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1--2题。
1() A.高端装备制造B.旅游产业C.信息经济产业D.历史经典产业2、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
第2题,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功能扩大无关,则②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④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①③正确。
故选B项。
答案:10.B 11.B(三)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2.从a到d()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解析:1.A 2.D第1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专题: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面积763.2平方千米,四面环山,距都会札幌市60千米以上。
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
煤炭是该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因此也以“煤都”闻名日本。
自20世纪60年代能源变革起,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煤矿企业相继破产。
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
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
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最鼎盛时期的116908人(1960年4月30日)锐减至8316人(2018年2月28日),而该市年龄65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50%。
下图示意夕张市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夕张市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A.煤炭地位下降和开采成本增加B.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C.新能源兴起,传统煤炭市场萎缩D.纬度高,受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2、夕张市产业转型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交通不便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C.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D.产业调整方向失误参考答案1---2、A.D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随着资源数量的减少,开采成本逐渐提高;再加上石油等新的能源被逐渐使用,煤炭地位开始下降,故夕张市开始走向衰退,A项正确;该题要抓住关键词“根本原因”。
“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材料没有提及,B错;“新能源兴起,传统煤炭市场萎缩”和夕张经济衰退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根本原因,故该题选A。
第2题,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煤炭外运交通便利,故A项错误;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故B项错误;人口老龄化是产业转型失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该市为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多,不适合种植蜜瓜,实施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是方向性失误,故选D。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升选择精练及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升选择精练及答案(一)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数值在50~52之间,乙地在64~66之间,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在46~48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
故B正确。
第2题,乙地等值线向较低处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
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1、B 2、A(二)[2019·河北质检]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
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
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将阳光房建在房屋南侧的城市,大多位于()A.北温带B.北寒带C.南温带D.南寒带2、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A.春季、秋季B.秋季、春季C.夏季、冬季D.冬季、夏季3、晴日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A.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B.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C.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D.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解析:第1题,阳光房能充分得到光照,建在房屋南侧,说明南侧光照条件好;北温带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则南侧光照条件好。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流域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一、选择题(一)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2.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①沿途缺少河流补给②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③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④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 1.B 2.C(二)[2019·山东济宁模拟]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1--3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流流经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且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而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海水入侵的,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
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少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故A 正确。
注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较好。
答案:1—3、B D A(三)英加水电站是刚果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
读英加水电站位置图,回答1~2题。
1.与英加水电站发电量无关的是()A.刚果河流域降水丰富B.电站所在地集水面积广C.刚果河流域经济发达D.电站所在地地势落差大2.有关英加水电站建设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会淹没水电站上游部分地区B.截断鱼类洄游路线C.触动地壳而诱发地质灾害D.促进下游航运发展解析:1.C 2.D第1题,英加水电站位于刚果河流域,该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地处峡谷,集水面积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专题测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届⾼考地理⼀轮总复习配套专题测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治区西部,境内在荒漠环境中⼟质较好、⽔源丰富的地⽅往往形成⾃然绿洲,⽽⼈⼯绿洲是伴随⼈类的出现及其定居和农耕活动⽽形成的。
额济纳旗绿洲是阿拉善境内⾯积第⼆⼤的绿洲,下图为额济纳旗地理位置⽰意图,下表⽰意1975—2010年额济纳旗绿洲⾯积变化情况(单位:km2)。
读图完成1~3题。
年份1975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然绿洲林地42.93 49.64 162.53 162.45 162.45草地672.87 816.48 393.40 558.42 570.20⽔域92.96 120.02 78.89 103.97 103.97⼈⼯绿洲耕地197.87 198.38 38.44 38.44 39.64林地 3.65 3.65 17.77 17.77 17.77草地11.60 9.80 26.29 26.29 28.21 建设⽤地8.48 10.68 11.03 11.03 18.52⽔域0.00 0.00 0.00 0.00 25.55⼩计1030.36 1208.65 729.35 918.37 966.311.影响额济纳旗⾃然绿洲内草地⾯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降⽔B.光照C.⽔源D.蒸发[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荒漠环境中⼟质较好、⽔源丰富的地⽅往往形成⾃然绿洲,⽽该地⾃然绿洲内草地⾯积会随着⽔源的变化⽽变化,主要因素为⽔源,故选C。
2.1990—2000年,额济纳旗⼈⼯绿洲⾯积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地区蒸发加剧B.上游⼤量⽤⽔,弱⽔⽔量减少C.限制放牧,草地⾯积增⼤D.⼈⼝激增,城市占地⾯积增加[解析]由材料可知,额济纳旗⼈⼯绿洲主要是得益于弱⽔的灌溉⽔源,⽽如果弱⽔上游地区⼈⼝数量增加,⼤量引⽔,使得⽔量减少,额济纳旗的⼈⼯绿洲急剧减少,故选B。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含答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一)下列做法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是()A. 在我国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B. 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大面积植高大乔木,防止荒漠化C. 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垦沼泽地D. 在我国西南林区大量采伐林木【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地伙伴论的深层次理解和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综合分析。
人地伙伴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在我国主要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可以实现对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而西北沙漠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我国西南林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大量砍伐森林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沼泽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因此东北许多地区已禁止开垦,甚至退耕还沼泽。
(二)通常,底层海水pH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高于近海表层海水。
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图为2000年以来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2.造成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B.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C.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D.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解析:1.B 2.A第1题,由图可知,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下降态势,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2题,胶州湾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渤海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着入海径流流入胶州湾,导致海域内藻类大量死亡,藻类吸收的二氧化碳大幅减少,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表层海水pH下降,故A正确。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专练题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专练题题: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一)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1--2题:1.撒哈拉大沙漠所在的大陆是( )A.①B.②C.③D.④2.各大陆中,比重最高的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2、B A第1题,撒哈拉大沙漠位于非洲,由于纬度较低,非洲主要是热带荒漠,有极少部分的亚热带荒漠;因为受副高(或信风)影响区域广,因而热带荒漠面积是各大洲中最大的,据此可判断图中②为非洲大陆。
第2题,温带荒漠主要是由于深居内陆的位置,导致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的,在亚欧大陆分布最广泛。
图中①就是亚欧大陆,③是澳大利亚大陆,④是南美大陆。
故A项正确。
(二)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读图,回答1--2题: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D.以家庭农场为主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C.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解析:1—2、C C 第1题,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玉米生产的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第2题,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可以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回答1--3题:1.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2.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3.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解析:1—3、B D C第1题,根据题干提示,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中习题:流域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含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中习题: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一)[2019重庆合川中学练习]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千米,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
下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总体变化是()A.河床高程先降后升B.河床高程上升C.河道纵比降减缓D.河道纵比降渐升2、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防洪B.御咸蓄淡C.促进水产养殖D.保障饮水水源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在建上浦闸后,从上浦闸到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河床平均高程上升,从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至河口,河床平均高程下降,与建闸前相比,河道纵比降减缓。
第8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河床高程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严重,河水含盐度较高,严重影响着下游的农田灌溉。
修建上浦闸后可以有效防御海水上侵,起到御咸蓄淡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引水来灌溉下游肥沃的平原农田。
答案:1—2、C B(二)读澳大利亚某流域及开发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量季节变化大B.由西南流向东北C.河流结冰期长D.下游流量逐渐增大2.下列对图示流域的开发或治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实施东水西调,缓解流域缺水B.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土地C.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D.实行梯级开发,大力发展航运解析:1.A 2.D第1题,图中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其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大分水岭的大气降水,大分水岭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该河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由于降水量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有农田分布,导致河流水量逐渐减少。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中习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含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稳中提中习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一)(2019重庆璧山中学训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1--2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原有工业基础雄厚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当地市场广阔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B.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1、解析:从Ⅲ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Ⅰ、Ⅱ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
答案:B2、解析: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A、B。
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C(二)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1.A 2.D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
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
第2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含答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一)[2019·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解析: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
答案:C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不合理灌溉主要是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二)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数据表明:用1 kg 鱼食,至少生产50 kg蔬菜和0.8 kg鱼肉。
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
如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A.固体杂质B.二氧化碳C.氮磷元素D.有害细菌2.在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目的为()A.缓解热岛效应B.提供绿色食品C.提高资源利用率D.美化环境3.有人提出,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推广该系统,其面临的问题为()A.产品价格下降B.设备投资过大C.能源浪费严重D.劳动力成本增加解析:1.C 2.B 3.A第1题,氮磷元素是蔬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无土栽培的蔬菜会大量吸收水中的氮磷元素,净化水质,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蔬菜对水中的固体杂质、二氧化碳、有害细菌吸收地很少。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十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第十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河南郑州三模)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蜂巢屋”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墙体厚达80厘米。
左图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蜂巢屋”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蜂巢屋”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地形崎岖B.气候干旱C.森林密布D.河湖众多2.“蜂巢屋”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有()A.夏季通风B.夏季排水C.冬季采光D.冬季保温答案1.B 2.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整体气候干旱。
受气候影响,当地植被稀少,河流稀少,选项C、D错误;当地木材缺乏,但黄土广布,地势平坦,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泥土筑起黄土塔,A项错误,B项正确。
故选B项。
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据材料和图可知,圆锥形屋顶利于冬季快速排泄雨水,减轻屋顶压力;同时减弱春秋季的风沙对房屋的冲击。
厚墙可以阻隔阳光,减缓夏季高温,冬季保温,减小室内温差。
(2019云南玉溪一中二调)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3~4题。
3.贺兰山对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A.阻挡西部沙漠入侵B.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C.提供冰川融水补给D.抬升夏季风,增加降水量4.图中Ⅰ~Ⅳ区域()A.Ⅰ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 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C. 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D. 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答案3.C 4.D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Ⅰ区是宁北冲积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河水。
贺兰山位于宁夏西部,对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阻挡了西部沙漠入侵;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山地能够抬升夏季风,增加降水量。
第4题,图中Ⅰ~Ⅳ区域,Ⅰ区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区,引黄河水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A项错。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包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含答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一)“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牧童经济”体现()A.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 人类中心论思想C. 人地相关论思想D. 人地伙伴论思想2. 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A. 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 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3. 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 土地沙漠化B. 资源短缺C. 破坏性地震D. 温室效应【参考答案】1. B 2. B 3. C1. 结合材料“牧童经济”反映以人类的发展为中心,疯狂掠夺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故选B项。
2. “牧童经济”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故选B项。
3. “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而破坏性地震是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C错误。
(二)[2019·湖南衡阳模拟,1]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
当地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
据此完成1--2题。
1、寿光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得以形成且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B.劳动力廉价C.气候适宜D.市场广阔解析:市场需求量是影响商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该模式形成并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广阔。
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气候适宜是基本条件,但不是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
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题。
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 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 700 0.13 1 164 1 414棉花8 700 3.62 31 493 5 390蔬菜12 300 1.81 22 313 5 393瓜类 4 500 5.30 23 861 6041.A.昼夜温差大B. 水源充足C. 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A.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答案1—2、A C(二)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终形成马铃薯产业集群。
马铃薯产业集群有利于()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解析:1.B 2.C第1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气候凉爽,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初时种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但是地形崎岖;西北优势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第2题,产业集群可以扩大区域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三)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答案**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双转移”(下图)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
具体是指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A.劳动力成本下降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D.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2、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参考答案1---2、DA(二)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多样。
读厄瓜多尔地形图,完成1~2题。
1.造成厄瓜多尔气候类型多样的因素是()A.国土面积广大B.纬度与地形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2.厄瓜多尔香蕉出口量巨大。
与我国海南岛香蕉生产相比,厄瓜多尔比较明显的优势是()A.气候适宜B.土壤肥沃C.技术先进D.受台风干扰较小解析:1.B 2.D第1题,厄瓜多尔纬度低,中部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因而气候类型多样。
第2题,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台风无法形成;而我国海南岛在夏秋季节,台风侵袭次数多。
(三)[2019·合肥模拟]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
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
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一)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读图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参考答案1---2、C.A(二)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如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湖北B.吉林C.山东D.江苏2.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非农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D.山地面积广阔3.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④增加科技投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1.B 2.A3、C第1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
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A项错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故B项正确;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C项错误;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故D项错误。
第2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块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1~2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 1.00 52.57 1.001.00青海0.86 47. 44 0.14 0.95河南0.82 42.43 7.74 1.07黑龙江0.93 56.90 1.00 0.29浙江 1.65 63.20 0.83 2.56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2019·四川绵阳高三诊断)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的八卦形态。
图1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2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3~5题。
3.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B.水灾多发C.水运便利D.耕地充足4.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5.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少 B.台风登陆减少C.防灾意识增强D.堤防趋于完备(2019·山东济宁高三一模)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边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图),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一、选择题(一)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199元/斤。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气候湿润,有机质含量高B.热量条件好C.年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2.珠三角地区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主要原因是()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②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③水稻生产用水量大,灌溉水源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1---2、D A(二)[2019·湖南衡阳模拟,1]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
当地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
据此完成1--2题。
1、寿光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得以形成且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B.劳动力廉价C.气候适宜D.市场广阔解析:市场需求量是影响商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该模式形成并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广阔。
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气候适宜是基本条件,但不是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D2、影响众多蔬菜加工企业布局在寿光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丰富B.交通便利C.地价低廉D.工业基础好解析: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说明有原料优势,则主导因素是原料丰富。
交通便利、地价低廉、工业基础好不是蔬菜加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答案:A(三)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16世纪传入我国,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我国玉米分布图回答1~2题。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可持续发展和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该河流域地理环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流域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该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D.该河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大部分地区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2、以下有关该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适的是()A.依据地形状况,充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B.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建设梯级水电站C.开发当地各种金属矿产,利用水电,发展冶金工业D.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暂缓解析:第1题,该河流域北部为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属于“无烟工业”,是该流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2、B D(二)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向北注入杭州湾,上浦闸是曹娥江干流上的一道涵闸,距河口约60 km,于1979年建成,它的建成对曹娥江河床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
如图为曹娥江建上浦闸前后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建闸前相比,建闸后曹娥江河床剖面的总体变化是()A.河床高程上升B.河床高程先降后升C.河道纵比降减缓D.河道纵比降渐升2.上浦闸在曹娥江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防洪B.御咸蓄淡C.促进水产养殖D.保障饮水水源解析:1.C 2.B第1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在建上浦闸后,从上浦闸到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 处河床平均高程上升,从距离上浦闸大约10 km处至河口,河床平均高程下降,与建闸前相比,河道纵比降减缓。
第2题,由材料可知,曹娥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下游是肥沃的曹娥江河口平原(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河床高程较低,受海水潮汐的影响严重,河水盐度较高,严重影响下游的农田灌溉。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试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巩固练习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附答案一、选择题(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答案:B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答案:B(二)如图为我国1985~2005年某地经济发展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及资源消耗指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5~1995年该地()A.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B.经济发展指数持续下降C.资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D.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2.该地呈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状态的时期是()A.1985~1990年B.1990~1995年C.1995~2000年D.2000~2005年解析:1.C 2.C第1题,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85~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资源消耗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2题,1995~2000年,该地环境污染指数较低,同时经济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资源消耗指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此时该地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可持续发展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固基优选题:可持续发展含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2019四川广安选用)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
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①加速洪水下泄②增加河床淤积③减少上游来水量④缩短航运里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第1题,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故B项正确;裁弯取直加快河水下泄,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裁弯取直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
第2题,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
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
故A项正确。
答案:1---2、B .A(二)如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1~3题。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制冷C.取暖D.烹饪解析:1.B 2.A 3.C第1题,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挪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因此水电站的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即多为高水头电站,故B选项正确。
第2题,由于水库位置相对较高,修建水库有利于蓄水,很少引发库区移民,故A选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提升精练习:可持续发展及答案专题: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三门峡水利枢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下游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有()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解析:第1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下游河床抬高速度。
第2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易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答案:7.C8.B(二)如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1--3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流流经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泥沙沉积量减少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1.B 2.D 3.A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导致气压差也较大,冬季西风势力更强;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止海水入侵而建,结合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可判断水闸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的原因是夏季河水下泄量少于冬季,则夏季时海水更容易入侵。
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减少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减少。
注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变好。
(三)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
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结合材料可知()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D.耕地面积不足解析:1.D 2.B 3.C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第2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量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
第3题,华北地区的积温比乙产区多,但乙地成了油菜优势产区,故A项错;油菜属旱地作物,虽需一定的灌溉用水,但受水资源限制较少,故B项错误;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D项错误;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区,故C项正确。
(四)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南昌是江西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2.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D 2.A第1题,读图,南昌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光伏产业是对太阳能的开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蓝肺”空气质量好,不是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第2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
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
(五)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如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解析:1.A 2.C第1题,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第2题,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六)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市也更注重生态保护,“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因区制宜’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管制”是山东省济宁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
下图示意济宁市生态功能分区。
据此完成第1--2题。
1.目前,带动济宁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是()A.以微山湖、曲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业B.依托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的重工业C.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D.依托京沪高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2.济宁市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重点是()A.Ⅰ区进行农业垦殖,建成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化的商品粮示范基地B.Ⅱ区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建成华北大型乳肉及蔬菜、瓜果基地C.Ⅲ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D.Ⅳ区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答案1.B 2.D解析第1题,济宁市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和依托京沪高铁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规模都比较小,无法成为龙头产业,A、D两项错。
济宁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工业,可作为带动该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B项对。
生态农业依托的加工业为第一产业,其产值和附加值比较低,无法成为带动该市发展的龙头产业,C项错。
第2题,Ⅰ区为平原农业生态区,进行大规模农业垦殖,会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A项错。
Ⅱ区重点发展大型城郊农业,投入成本太高,不可取,应重点整治矿区,恢复矿区,B项错。
Ⅲ区为丘陵保护区,建设大规模现代化果园,虽做到了经济与生态结合,但对丘陵造成破坏,C项错。
Ⅳ区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可取的,D项对。
二、非选择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该区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
位于冀中的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1)简析冀中南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3分)(2)说明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原因。
(4分)(3)分析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的好处。
(4分)解析:第(1)题,可从棉花生长周期,以及当地气候要素(光照、热量、降水)相匹配角度分析。
第(2)题,工业区位条件分析,首先要明确工业类型,再从影响因素及当地具备的条件角度分析。
第(3)题,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都有影响,但本题侧重从容城县角度分析。
答案:(1)棉花的播种期,气温回升快,温度高,利于播种;生长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适中,有利于生长;成熟期晴天多,利于采摘。
(2)接近棉花生产地,原料丰富;土地面积广,地租水平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靠近京津冀,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市场广阔;有产业基础,协作条件好,生产能力强。
(任答4点即可)(3)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上海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容城服装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等。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
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近30年来,M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图a示意研究区域,图b示意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1)据图简要说明M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2)推测30年前M区域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3)针对M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若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直接看出,M区域湿地面积明显减小,而农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明显扩大,这与城市、农业的发展有关。
第(2)题,30年前M区域的气候“冷湿”与当时的湿地面积较大有关。
第(3)题,M区域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湿地的减少导致的,故应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退耕还湿;湿地恢复后,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会得以增强。